小麦概述

合集下载

小麦简介介绍

小麦简介介绍
分类
小麦可根据其籽粒颜色、生长习性和产地等多个方面进 行分类。按照籽粒颜色,主要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 ;按照生长习性,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的起源和传播
起源地
小麦起源于西南亚的“肥沃新月地带”,包括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 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种植小麦。
传播路径
05
04
抽穗期
穗状花序从旗叶鞘内抽出,此阶段决 定每穗粒数。
小麦的光温反应特性
光照反应
小麦是长日照植物,即需要在日照长度超过一定临界日长(一般是12-14小时 )的条件下才能抽穗开花。
温度反应
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受温度影响显著。低温能促进分蘖,而高温则利于穗的发育 和成熟。不同品种对温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
01 单位面积穗数
与分蘖力、主茎成穗率及播种密度等因素有关。
02 每穗粒数
受品种遗传特性、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等多重因 素影响。
03 粒重
受灌浆期的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供应等因素 影响。粒重的稳定与提高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 质具有重要意义。
03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使用低筋面粉,加入油、糖等原料,经过搅拌、 成型、烘烤等工序,制成饼干、蛋糕等烘焙制品 。
小麦的副产品综合利用
01
02
03
麸皮利用
小麦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麸 皮可用于生产饲料、肥料 等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
胚芽利用
小麦的营养 价值。
废水处理与利用
02
面粉种类
根据粒度不同,面粉可分为特一粉、特二粉、标 准粉、普通粉等,适用于不同面制品的生产。

中药材 小麦 概述说明

中药材 小麦 概述说明

中药材小麦概述说明功能主治简介: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①《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

②《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详情见下文]用法用量:内服:小麦煎汤,1~2两;或煮粥。

小麦面冷水调服或炒黄温水调服。

外用:小麦炒黑研末调敷。

小麦面干撒或炒黄调敷。

【别名】:来、麳【汉语拼音】:xiaomai【成份】: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

脂肪主要为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的甘油酯。

尚含少量谷甾醇(sitosterol)、卵磷脂(lecithin)、尿囊素(allantoin)、精氨酸(arginine)、淀粉酶(amylase)、麦芽糖酶(maltase)、蛋自酶(protease)及微量维生素(vitamin)B等。

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加工采集】: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ticum aestivum L.采收和储藏:成熟时采收,脱粒晒干,或机成面粉。

【药材鉴别】:【炮制】:【药理作用】:镇痛及抗病毒作用,从小麦中提取的脂多糖(LPSw)静脉注射或灌胃,均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的镇痛作用,LPSw可激活巨噬细胞而发挥抗病毒作用,临床上对各种疱疹患者有效。

【功能主治】: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①《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

②《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③《纲目》: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汤火灼伤。

小麦面敷痈肿损伤,散血止痛。

生食利大肠,水调服止鼻衄、吐血。

④《医林纂要》: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简要概述如下:
小麦分类:①按生长季节: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秋季播种,越冬后春季返青,夏季收获;春小麦则春季播种,同年内夏末或秋季收获。

②按穗型结构:有硬粒型、半硬粒型和软粒型等,依据籽粒硬度划分。

③按遗传特性:可分为普通小麦(六倍体)、二粒小麦(四倍体)和一粒小麦(二倍体)等。

形态特征:①根茎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秆直立丛生,叶鞘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

②花与果实:穗状花序圆柱形,含多朵小花,成熟后形成颖果,即小麦粒。

③颖果结构:果皮与种皮愈合,横切面显示果皮表皮细胞壁厚,中层细胞数列,有明显横细胞排列。

④籽粒构造:由外至内包括角质层、糊粉层、胚乳和胚,胚乳富含淀粉,为主要食用部分。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颖果)不仅是人类主食,也是加工面包、面条等多种食品的原材料。

第二章 小麦

第二章 小麦
硬度指数: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磨粉加工品质:小麦加工成面粉过程中,加工器具、
流程和经济效益对小麦的构成和物化特性珠要求,主要包 括:出粉率、容重、籽粒硬度、灰分、色泽等
食品加工品质:不同面食品在加工工艺上和成品质量
上对小麦籽粒和面粉质量的要求,包括:面筋含量、沉淀 值、降落值、面团品质等
n叶抽出=n-3叶分蘖= n-3节根伸出
第三节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的培育
主要内容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小麦高产群体的调控
一、小麦的产量形成
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穗数×单穗重
穗数的形成:
穗数=蔸数×单蔸分蘖数×分蘖成穗率
蔸数:按合理基本苗公式计算
第二章 小麦
学习内容

小麦概述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与器官建成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 小麦子粒品质及调控 小麦栽培技术
第一节 小麦概述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我国小麦的分区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1、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球35%-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断裂时间 指从加水搅拌开始直至从峰最高处降低30BU所
需的时间。 公差指数 指曲线最高点中心和出峰后5分钟曲线中心之差 ,以BU表示。该值越小,面团的耐揉性越好。
软化度 指曲线最高点的中心和达到最高点后12分钟曲线 中心之差,以BU表示。
评价值 是一项综合评价粉样品质的单一数值,面团形成
用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并分离出面团中的淀 粉、糖、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剩余胶 状物即为湿面筋。再通过离心进行水分分离, 称重测定。

小麦的知识

小麦的知识

小麦的知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

它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制作面包、面条、饼干等食品。

小麦的种植历史悠久,起源于中东地区,经过数千年的培育和改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小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具有直立茎,长有狭长的叶片和穗状花序。

小麦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

春小麦播种于春季,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强;冬小麦则播种于秋季,经过冬季的休眠,春季发芽生长。

根据用途的不同,小麦又可分为硬粒小麦和软粒小麦,硬粒小麦适用于面包、面条等制品的生产,而软粒小麦适用于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的制作。

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小麦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25摄氏度,对日照要求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此外,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小麦时,需要注意及时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小麦的收获期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收割后需要进行脱粒、打磨、筛选等加工过程,最终生产出小麦粉或小麦胚芽油等产品。

小麦粉是一种重要的食用原料,广泛用于制作各种食品,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

小麦胚芽油富含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除了食用价值,小麦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用途。

小麦秸秆可作为饲料、原料纸浆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充分利用小麦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小麦还具有药用价值,小麦胚芽油、小麦多糖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

总的来说,小麦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人们对小麦的种植、加工和利用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相信小麦这一神奇的粮食作物将继续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福祉。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小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小麦的知识点

农作物小麦的知识点

农作物小麦的知识点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下面是关于小麦的一些知识点:1.小麦的分类:小麦属于禾本科麦属,包括柔麦、硬麦和骨麦三个主要类型。

其中,柔麦适合用于制作面点,硬麦适合制作面粉,而骨麦则富含蛋白质,适合用于饲料。

2.小麦的种植:小麦生长适温范围在15-20摄氏度之间,冷耐性强。

小麦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种子繁殖是主要的种植方式,种子经过处理后,进行春季或秋季的播种。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茎的分蘖或根茎的分蘖方式。

3.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秋季小麦和春季小麦两种类型。

秋季小麦在秋季播种,冬季保持越冬休眠,到来年春季恢复生长。

春季小麦在春季播种,夏季生长期较短,成熟期相对较早。

4.小麦的生长环境:小麦适应性广泛,生长适宜于阳光充足、湿度适中且气候温和的地区。

较好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5.小麦的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

苗期是小麦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实叶展开的阶段;分蘖期是茎离地面开始发出分蘖,并形成穗的基础;孕穗期是小麦的茎长出穗,并逐渐形成小麦粒;抽穗期是小麦茎从分蘖发育到抽穗开始。

6.小麦的病虫害:小麦的常见病虫害有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瘟病、蓟马等。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防治病虫害,通常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农药、轮作、灌溉和清洁耕作等。

7.小麦的主要用途: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谷粒可供人类食用,制作面粉、面条和面包等食品。

小麦还可以磨成小麦胚芽油,用于制作食用油,而小麦秸秆则可以作为饲料或用于制作纸张、纤维和燃料等。

8.小麦的全球产量: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小麦的总产量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4年全球小麦的总产量达到7.55亿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总之,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麦基本介绍

小麦基本介绍

小麦基本介绍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它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属于谷物类作物。

小麦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生长环境,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

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一般来说,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生长过程中,小麦需要充足的阳光、适量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

因此,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地区。

小麦的主要部分是穗,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

小麦的种子被称为麦粒,通常是金黄色的,呈长椭圆形。

麦粒可以磨成面粉,用于制作面食、面包和糕点等食品。

小麦面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品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烹饪和烘焙中。

除了食品用途,小麦还可以用作饲料和工业原料。

小麦秸秆可以用来制作纸张、纤维板和生物燃料等产品。

小麦的副产品麦麸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和牲畜。

小麦的种植和收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农民们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耐心。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小麦品种,并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8个月到10个月,其中包括了播种、生长、抽穗、灌浆和收割等阶段。

在收割时,农民使用收割机将成熟的小麦穗割下,并将麦粒和秸秆分离。

接下来,麦粒会经过清理、磨粉和加工等过程,最终制成小麦面粉。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还为农民提供了生计和经济来源。

因此,保护和发展小麦产业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经济价值。

在全球范围内,小麦的种植和利用对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小麦产业的保护和发展,以确保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有关小麦的资料

小麦-有关小麦的资料

小麦-有关小麦的资料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levant)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

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一年生草本,高30~120公分。

叶鞘无毛。

叶舌膜质,短小。

叶片平展,条状披针形,长10~20公分,宽5~10公分。

穗状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10公分,宽约1公分,穗轴每节着生1枚小穗。

小穗长约10公分,含3~5小芝,两侧鹾扁,侧面向穗轴,无柄。

颖卵形,近革质,中部具脊,顶端延伸成短尖头或芒。

外稃扁圆形,顶端无芒或具芒。

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脊。

颖果卵圆形或矩圆形,顶端具短毛,腹具纵沟,易与稃片分离。

花果期7~9月。

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deg;~50deg;,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原地区)均有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年(1954-1971) 3年(1975-1978) 1年(1981-1982) 3年(1983-1986) 4年(1992-1996)
1986年以后河北省的小麦生产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播种面积(103 hm2) 2494.1 2350.2 2421.3 2453.1 2508.3 2528.0 2541.8 2525.5 2455.5 2500.7 2591.2 2720.7 2764.0 2729.9 2678.8 2579.8 2434.7 2192.0 2165.5 2372.0 总产量(104 t) 826.8 723.5 792.2 913.8 927.7 900.4 917.9 902.1 921.7 1060.3 1139.1 1330.7 1253.6 1280.5 1208.0 1122.7 1095.0 1018.0 1052.2 1148.5 单产(kg hm-2) 3315 3075 3270 3720 3705 3562 3611 3572 3753 4240 4396 4891 4535 4691 4509 4352 4498 4644 4873 4842

其他麦类

裸大麦:青稞
普通大麦
其他麦类
黑麦
大麦 大麦
燕麦
裸燕麦--莜麦
周散型
燕麦
侧散型
其他麦类
荞麦 荞麦
燕麦
黑麦和小黑麦的研究


小黑麦是采用小麦与黑麦属间有性杂交并使杂种的染色体加 倍,人工创造的新物种 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与黑麦(染色体组为RR)合成的小 黑麦有
四倍体(AARR,28个染色体) 六倍体(AABBRR,42个染色体) 八倍体(AABBDDRR,56个染色体)
四)我国小麦分布和区划
1种植的省份: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排名前三
名是河南、山东、河北,其次安徽、江苏、四川 和湖北等。 2种植的类型:我国兼种冬、春麦,冬麦区分南 北两大麦区,主要分布长城以南和淮河以北。 3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耕作栽 培制度,品种类型分布、播种和成熟期早晚、并 尽可能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将我国划分三个主 区(春麦区、冬麦区、冬春麦兼播区),十个亚区(1.东北春麦区
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


我国的小麦生产仅次于水稻,是第二大作物。由表2-1可见, 近50年中我国小麦有很大发展。在前30年中,播种面积和 单产都有所提高,之后则主要是单产提高。 从总产量提高1 000万吨所需时间看,大致为:
5年(1949-1954) 4年(1971-1975) 3年(1978-1981) 1年(1982-1983) 6年(1986-1992) 1年(1996-1997) 以后在徘徊中略有下降。

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世界上以小麦为主粮的人口占1/3以上。世界上小麦面积和总产量居谷类作物之首,出口 量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70%。
1世界小麦的分布,主要分布北纬67°(挪威和
芬兰)-南纬45°(阿根廷)之间。主要产区是欧亚 大陆和北美,种植面积占总面积90%,其中春麦与冬 麦之比是1:4,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和加 拿大,约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90%。主要产国有俄 罗斯、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英国。 2世界小麦的生产形势,从种植面积变化不大,甚至 有些减少。单产水平持续增长,近半个世纪,小麦生 产发展很快,总产量提高一倍多,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是靠单产的提高。单产最高 (2005统计荷兰)8719.6Kg/h㎡(折合亩产582公 斤)。 总产最高国家( 2005统计)中国9700万吨。其次印 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
织、造纸等
小 麦 营 养 特 别 提 示
存放时间适当长些的面粉比新磨的面粉的品质好, 民间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面粉与大米搭 配着吃最好。 小麦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 《本草再新》把它的功能归纳为四种:养心,益肾, 和血,健脾。《医林纂要》又概括了它的四大用途: 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对于更年期妇女, 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 而达到预防乳腺癌的目的。 小麦粉(面粉)还有很好的嫩肤、除皱、祛斑的功效, 法国一家面包厂的工人发现:无论我们年纪有多大, 手上皮肤也不松驰,甚至还娇嫩柔软,其原因就是 他们每天都要揉小麦粉。

3)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我们可以这样推 断,到了南宋,全国小麦总产量可能已经接近谷子,或者超过谷
子而居粮食作物(五谷--稻麦黍稷豆)的第二位。
3小麦的主要种类
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 毛绒等,种下划分为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两个生理型。
概 述
7小麦是细粮作物。小麦籽粒营养丰
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 14%,高的可达18%-20%;小麦
全粉一般含碳水化合物60%~80%;含 脂肪1.5%~2%。面筋是小麦独有的, 因此可加工多种食品。 8小麦的综合利用效率高。
面粉可用于食品和酿造业; 麦麸为精饲料; 麦秸(和麦糠)可用作饲料、建筑、编

既具小麦多花多粒丰产性,又有黑麦幼穗分化时间长,绿色功能叶片维持 时间长的特点,具备高产和优质潜力
我国培育小黑麦品种
概述二)、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1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
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在河北是第一位。 2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其中,欧、亚大陆 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90 %, 3小麦具有一定丰产性和稳产性。

通用英文名为Triticale,是由小麦拉丁文属名首部与黑麦拉 丁文属名尾部合成。 1970年,Tettell建议将属名定为Triticosecale 在文献中也以Triticale应用较广泛
中国小黑麦的情况

中国的小黑麦研究始于1951年
遗传学家鲍文奎从小麦与黑麦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创造大量小 黑麦原始品系开始,系统开展小黑麦育种工作,1964年首先 在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解决了八倍体 结实性差和籽粒不饱满问题。由此育成的小黑麦3号1973年在 贵州试种成功,之后在西南、西北高寒地区推广,在全国的推 广面积曾达2.5万hm2,使我国的八倍体小黑麦研究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
小麦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小麦的起源和分类 第二,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第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第四,我国小麦分布和区划 第五,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
一)小麦的 起源和分类 1,小麦的 分类地位: 现在的栽培 小麦属禾本 科 (Gramine ae)小麦 属 (Triticum )。其祖先 有野生一粒 小麦、拟斯 卑尔托小麦、 粗山羊草和 野生二粒小 麦等。
虽然小麦种子吸湿快,吸湿能力较强, 但萌发所需水分较多,兼有较强耐 热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可以 贮藏30年以上不变质,也不丧失发 芽力。
概 6小麦较利于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栽 述 培。
小麦为密植作物,有抑制杂草的作
用,尤其对茅草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所以除了杂草太多的情况,一般不 用中耕除草。 即使需要除草,也可在冬前或早春 喷一次除草剂即可。 目前,许多地区已实现小麦机播机 收,且面积逐渐扩大。
在高产田,北方冬小麦单产可达6~7.5 t/hm2,春
小麦已有15 t/ hm2的报道。 但在旱薄地区,经过努力,也可获得稳产。 生长季中的灾害相对较少。
概 4小麦的生长季节可以利用其他多 述 数作物不能利用的暮秋到初春,对
于调整种植制度,提高土地和光能 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都有一定 意义。 5小麦耐贮藏,有利于储粮备荒。
五)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小麦的单产与各主要产麦国的相近,但到 1999年已超过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主要产麦国,但与英国、 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小面积高产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在1950’s初期,我国即有个别单位在个别地块创造了每公顷6 150 kg的高产纪录。目前,无论北方和南方,冬麦和春麦都出现了小面 积7 500 kg,大面积6 000 kg的高产纪录。北方麦区的一些县 (市),已实现全县平均每公顷6 000 kg。 1996年,河南和山东省各有一个县平均产量达到7 500 kg hm2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续多年创9 000 kg纪录。 到1998年,山东、河南、河北都有成县建制麦田产量7 500 kg hm 山东省龙口市连续出现10 500 kg hm2地块。 最高产量纪录为: 1978年青海香日德农场0.29 hm2春小麦高产试验田取得的 15195.75 kg/hm2 。 冬小麦是 1979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取得的



(1)小麦按皮色的不同,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
白皮小麦呈黄色或乳白色, 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较高; 红小麦呈深红色或红褐色,皮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较低。


(2)小麦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可分为硬质 小麦和软质小麦。
角质,又叫玻璃质,其胚乳结构紧 密,呈半透明状;粉质胚乳疏松,呈 石膏状。凡角质占本粮粒横截面1/2以上的籽粒,称角质粒。含角质粒50% 以上的小麦称硬质小麦。 硬质普通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用于制面包、馒 头、中国面条等主食品。 粒质特硬、面粉含量高的硬质小麦,适以制通心粉、意大利面条和挂面。 凡角质不足本粮粒1/2(包括1/2)的籽粒,称粉质粒。 含粉质粒50%以上的小麦,称为软质小麦。软质普 通小麦粉质多、面筋 少,适合制饼干、糕点、烧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