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 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 (3)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 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课堂小结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
a.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 b.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走上了非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容易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 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一 个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必然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围剿直至颠覆, 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e.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f.苏联东剧巨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相反中国已吸取教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五章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第_14_课___《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多强”推动多极化
普京执政伊始,就将复兴俄罗 斯、重振大国雄风,使俄罗斯 成为多极化中重要一极作为俄 罗斯 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
“多强”推动多极化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国际地位空前 提升,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 步的重要力量。
“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 国家集团。
“两极”中的的“极”与“多极化”的“极” 有无区别?
“两极”中的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来控制操 纵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是凭借综合国力, 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 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多极化”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 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 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
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 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 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
最后一块阵地。
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 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 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他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 独霸世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 单极的世界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 内所有国家的反对。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 联盟的势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 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罪恶的“三角 贸易”以中国澳门为中 心的丝银贸易“马尼拉大帆 船”贸易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课小结
欧洲人侵 入美洲非洲人被贩 卖到美洲亚非拉的 族群混合
欧亚大陆物种 传人美洲
美洲的物种流 向世界各地
各种疾病的 传播
亚非拉 灾难
价格 革命
欧 洲 兴 起
商业 革 命
海 外 扩张
14-18世纪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变动
1、 殖民时代·1581年授予海 盗德雷克骑士称 号;·1583年,写信 给中国明朝万历 皇帝,希望通商; ·1588年,英军 击溃西班牙“无 敌舰队”;·1600年,授权 成立英属东印度 公司;
海盗式掠夺、 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 …不icYsets
力 系
非 洲
菲律宾群岛
欧 -
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 荷兰有1.5万艘海上马军大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 公司,是股份制的起源。17C 上半叶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藏兰殖民地」
1、 殖民时代1566年,爆发尼 德兰革命,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1588年,成立荷 兰联省共和国, 是第一个共和国不同于西葡,同 为资本主义国家 为何败给英国?运输业VS 制造业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 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 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 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 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 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 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
14-18世纪世界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交织中,落后国家何以自处?
客观进步性,主观破坏性!
纵向发展:不同 生产方式的演变 和由此引起的不 同社会形态更迭。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横向发展:各地 区由彼此分散到 逐步联系密切。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课小结
欧洲人侵 入美洲非洲人被贩 卖到美洲亚非拉的 族群混合
欧亚大陆物种 传人美洲
美洲的物种流 向世界各地
各种疾病的 传播
亚非拉 灾难
价格 革命
欧 洲 兴 起
商业 革 命
海 外 扩张
14-18世纪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变动
1、 殖民时代·1581年授予海 盗德雷克骑士称 号;·1583年,写信 给中国明朝万历 皇帝,希望通商; ·1588年,英军 击溃西班牙“无 敌舰队”;·1600年,授权 成立英属东印度 公司;
海盗式掠夺、 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 …不icYsets
力 系
非 洲
菲律宾群岛
欧 -
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 荷兰有1.5万艘海上马军大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 公司,是股份制的起源。17C 上半叶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藏兰殖民地」
1、 殖民时代1566年,爆发尼 德兰革命,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1588年,成立荷 兰联省共和国, 是第一个共和国不同于西葡,同 为资本主义国家 为何败给英国?运输业VS 制造业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 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 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 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 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 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 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
14-18世纪世界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交织中,落后国家何以自处?
客观进步性,主观破坏性!
纵向发展:不同 生产方式的演变 和由此引起的不 同社会形态更迭。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横向发展:各地 区由彼此分散到 逐步联系密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示意图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EC)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近6000亿美元,进口总额约7000亿美元,经济实力超过欧盟,为世界第二大区域间合作联盟。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好莱坞星光大道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本国经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规范跨国公司的活动,使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1.(2010·徐州中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下列图片分别是哪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标志?中国是否都加入了下列经济组织?
A、机遇与挑战并存;B、应当继续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爱因斯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哪幅图片能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2)根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种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EC)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近6000亿美元,进口总额约7000亿美元,经济实力超过欧盟,为世界第二大区域间合作联盟。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好莱坞星光大道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本国经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规范跨国公司的活动,使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1.(2010·徐州中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下列图片分别是哪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标志?中国是否都加入了下列经济组织?
A、机遇与挑战并存;B、应当继续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爱因斯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哪幅图片能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2)根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种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流通量增加
的商业强国崛起
里斯本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塞维利亚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塞尔维亚港
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 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2)对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
伴随新航路开辟,商业领 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 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教皇子午线以东为葡萄牙势力范围, 包括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 教皇子午线以西为西班牙势力范围, 包括美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菲律宾。
17世纪
西班牙殖民地示意图(红色)
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
18世纪
葡萄牙殖民地示意图(绿色)
英国殖地示意图(红色)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1)对殖民地
与
世
整体化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大变革时代: 世界格局的演变
带来
人口迁移、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印度洋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 改变人类文明格局、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 人类文明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
文化: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3、人类文明格局:
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 从属与西方。
4、国际政治格局: 以西欧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亚、非、拉美、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对欧洲: (1)经济: ①欧洲同亚非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欧)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③西欧成为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的中心。 (2)导致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 ①引发了“商业革命”。 ②引发了“价格革命”。 ③社会分化: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的解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历史进程: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财富化为 资本,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第14课世界格局的演变_课件(中华书局版_共36张_ppt)

答: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冷战。形成两极格局 对峙的局面。
材料三 (见图)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 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3分)
答:苏联解体。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或世界格局出 现多极化趋势)。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 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
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20世纪圆了美国的 梦想,21世纪将是 “美国的世纪”; 到 2015年前将没有哪 个国家能对美国构 成全球性的挑战。 ——克林顿
79页参与园地:1.填表 国际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之间的对抗 冷,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美国不占首要地位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暴力,更加混乱,更 少民主和经济增长更加困难的世界。 ——塞缪尔· 亨廷 顿 材料二 少数国家垄断一切,这种形式过去多少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今后也 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邓小平 (1)材料以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答:维持美国首要地位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 (2)材料二 的观点可以在哪些历史事件中得到证实? 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气势汹汹,想一口把南联盟吃掉,但它们已经发现自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大斗嘴”
普京来做客,布什当司机
快乐预习感知:
一 二
一、“冷战”结束与“一超多强”
美国 1.“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 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企图建立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2.“一超多强” (1)“一超”:美国 。 (2)“多强”:欧盟、 日本 、俄罗斯、中国 等成为制约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的主要力量。 ① 欧盟: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②日本:到 1989 年,其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经济强国。 随着 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日本越来越要求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标。 ③俄罗斯:“冷战”结束后, 俄罗斯 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其主要目标是恢复大国地位,实现民族振兴。 ④中国:实行全面的 对外开放 政策,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 升,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⑤其他: 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南非 、巴西等地区强国也在迅速崛 起。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共20张ppt)

甘'花 薯生可化和142Z肌 们 线 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欧洲马林遍
洋发暂伦海峡
第美 洲洲
四州
榄等水果引入美洲
裸麦燕麦
非 洲 非
好望角
欧洲
亚洲
里断本
大素
萄 心
橄 横
番茄
南
鸡
马
印
;
部。 ……吸收天州心T作物,旧加丁习时长物供应,地市寸致八口和 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材料三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 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新全球史》
0制莫桑
西
摩座加畔岛
英尔菇比准珊 期 海
不哇岛
印 度
洋
新 荷 兰(澳大利亚)大 洋
巴 西塞古特亚松赛加布宣诺斯艾利
阿森松品圣赫勒拿岛的热同洋
道 壹 于 糖
罗安达洲
古巴岛西 哥 城
新何姆斯特丹(纽约☆马群岛尔被多黎各岛海地岛泰马城南
新的全球性视野
西方对世界的了解(1一18C)
世界原来这么大 … …
致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北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尼
详阿拉斯加
尔汉格尔斯克
第霍次克湖
两期对洲
海东海品尼拉非律安群岛爱克坦岛
太平洋
斯坦布尔鑫开罗麦加
亚 拉
第 值
德里 P 尔转
洲 ( 明
广州讼
)锡兰岛
场六甲
线
美
印
洲
曼
D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流 动与变 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欧洲马林遍
洋发暂伦海峡
第美 洲洲
四州
榄等水果引入美洲
裸麦燕麦
非 洲 非
好望角
欧洲
亚洲
里断本
大素
萄 心
橄 横
番茄
南
鸡
马
印
;
部。 ……吸收天州心T作物,旧加丁习时长物供应,地市寸致八口和 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材料三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 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新全球史》
0制莫桑
西
摩座加畔岛
英尔菇比准珊 期 海
不哇岛
印 度
洋
新 荷 兰(澳大利亚)大 洋
巴 西塞古特亚松赛加布宣诺斯艾利
阿森松品圣赫勒拿岛的热同洋
道 壹 于 糖
罗安达洲
古巴岛西 哥 城
新何姆斯特丹(纽约☆马群岛尔被多黎各岛海地岛泰马城南
新的全球性视野
西方对世界的了解(1一18C)
世界原来这么大 … …
致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北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尼
详阿拉斯加
尔汉格尔斯克
第霍次克湖
两期对洲
海东海品尼拉非律安群岛爱克坦岛
太平洋
斯坦布尔鑫开罗麦加
亚 拉
第 值
德里 P 尔转
洲 ( 明
广州讼
)锡兰岛
场六甲
线
美
印
洲
曼
D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流 动与变 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世界格局的演变(共45张PPT)

局
考点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及影响
巴黎和会 时间 主导国 核心 条约 1919年 英、法、美 德国问题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英、日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实质
影响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地区 欧洲 、 西亚、 非洲统 东亚 、 太平洋 的统治秩序 治的新秩序
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结合所学和上面三幅图,语言描述三个时期美苏争 霸的特点和典型事件。
2、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考点3考点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3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2、苏联解体于哪年?其实质是?
4、五四运动导火线?与哪一会议相关?有何启示?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习题检测 夯实考点 当堂检测,夯实考点
1、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签字:一 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 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以下地点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说明美国想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考点2
考点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及影响
巴黎和会 时间 主导国 核心 条约 1919年 英、法、美 德国问题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英、日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实质
影响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地区 欧洲 、 西亚、 非洲统 东亚 、 太平洋 的统治秩序 治的新秩序
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结合所学和上面三幅图,语言描述三个时期美苏争 霸的特点和典型事件。
2、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考点3考点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3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2、苏联解体于哪年?其实质是?
4、五四运动导火线?与哪一会议相关?有何启示?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习题检测 夯实考点 当堂检测,夯实考点
1、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签字:一 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 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以下地点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说明美国想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考点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形成了世界力量 的均势状态,在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
③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 的发展和胜利。
④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12
⑵消极作用: ① 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
治。 ②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
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什么是“世界格局”?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极”的条件
1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或:当今世界格局)
。 。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经济出现
趋势,
趋势。
2
一、什么叫“世界格局”? 决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含义:世界格局是指国际主要政 治力量(国家或结合体)之间的力 量对比,是一种大国关系的相对稳 定状态。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3
“世界格局”是“世界秩序”的基
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大国实力消
长及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
格局必然变动。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
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
14
四、成为世界权力一“极”的条件 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指具体
的国家,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凝聚力的 国家集团。其中,特别强大的一极 (世界权力中心),就是世强大的综合国力。
包括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
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科
技能力等。
(实力)
条件2: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
8
2.1945~1991:以雅尔塔体系为基 础的两极格局
• 历史背景(条件):
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美国经济军 事实力膨胀,苏联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
• 确立: 四次会议 • 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 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
• 国际组织: 联合国
9
• 演变 -两大阵营的对抗(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
解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过程:
30年代希特勒德国打破《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扩军 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日本武装侵略 中国(东北全国);英、法等国执行绥靖政策,国际联盟名存 实亡,体系基本解体。
1938~1939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 德区乃至全国。
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意识形态 ⑶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
作用
11
•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 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对 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⑴积极作用:
①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 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 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19
不同点:
(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 意志;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图示
巴黎和会 一
凡尔赛 体系
确立了 在西方 的新秩
序
构 成 国
战 结
际
关
确立了在
系
束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 体系
太平洋地 区的新秩
新 格
序
局
7
作用: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秩序
评价: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帝 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必然激化帝国主义国 它建立在战胜国对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 持久
⑴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 础上建立
⑵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 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⑶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 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 印
⑷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18
或:都是按照世界大国的利益和意志重 新划分世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 局,都带着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都 说明弱国无外交,都极大地伤害了当 事国的民族感情……。 )
力,即对周边邻国、所处地区、
国际组织及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具
有别国不得不正视的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
16
思考:世界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1、那些极? 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
中国,第三世界的兴起等 2、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
极? 3、多极化的趋势有何影响?
17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的大变革之后。
●近现代二个主要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
雅尔塔体系
(二战)
4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一)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格局 1.15世纪末至16世纪80年代:西班牙逞威的时代 2.16世纪80年代至1763:多强争霸的时代 3.1763~1919:一超多强,英国是霸主
英帝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受到三次大挑战
③ 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 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 地区战争爆发的根源。
13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世界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1.1991年以来(暂时)一超多强格局,
美国独霸
2.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强)化
(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12) 2.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欧盟的壮大 3.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崛起
第一次: 1775~1781:北美独立战争 第二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法国 第三次:1871~1918:德意志帝国
5
(二)1919年以来的世界格局
1.1919~1945: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基础的多强格局
(1)背景: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 生了变化。
战争摧毁了俄、德、奥等帝国,英、法、 意等国家被削弱,俄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日本借助战争大大扩充了实力。战后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国要 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急需调整。 (2)形成:
-美苏争霸(5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 动摇:70年代
原因: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力量的逐渐强大,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0
• 特点: ⑴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⑵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
③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 的发展和胜利。
④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12
⑵消极作用: ① 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
治。 ②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
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什么是“世界格局”?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极”的条件
1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或:当今世界格局)
。 。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经济出现
趋势,
趋势。
2
一、什么叫“世界格局”? 决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含义:世界格局是指国际主要政 治力量(国家或结合体)之间的力 量对比,是一种大国关系的相对稳 定状态。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3
“世界格局”是“世界秩序”的基
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大国实力消
长及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
格局必然变动。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
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
14
四、成为世界权力一“极”的条件 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指具体
的国家,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凝聚力的 国家集团。其中,特别强大的一极 (世界权力中心),就是世强大的综合国力。
包括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
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科
技能力等。
(实力)
条件2: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
8
2.1945~1991:以雅尔塔体系为基 础的两极格局
• 历史背景(条件):
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美国经济军 事实力膨胀,苏联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
• 确立: 四次会议 • 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 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
• 国际组织: 联合国
9
• 演变 -两大阵营的对抗(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
解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过程:
30年代希特勒德国打破《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扩军 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日本武装侵略 中国(东北全国);英、法等国执行绥靖政策,国际联盟名存 实亡,体系基本解体。
1938~1939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 德区乃至全国。
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意识形态 ⑶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
作用
11
•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 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对 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⑴积极作用:
①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 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 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19
不同点:
(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 意志;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图示
巴黎和会 一
凡尔赛 体系
确立了 在西方 的新秩
序
构 成 国
战 结
际
关
确立了在
系
束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 体系
太平洋地 区的新秩
新 格
序
局
7
作用: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秩序
评价: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帝 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必然激化帝国主义国 它建立在战胜国对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 持久
⑴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 础上建立
⑵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 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⑶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 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 印
⑷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18
或:都是按照世界大国的利益和意志重 新划分世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 局,都带着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都 说明弱国无外交,都极大地伤害了当 事国的民族感情……。 )
力,即对周边邻国、所处地区、
国际组织及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具
有别国不得不正视的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
16
思考:世界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1、那些极? 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
中国,第三世界的兴起等 2、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
极? 3、多极化的趋势有何影响?
17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的大变革之后。
●近现代二个主要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
雅尔塔体系
(二战)
4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一)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格局 1.15世纪末至16世纪80年代:西班牙逞威的时代 2.16世纪80年代至1763:多强争霸的时代 3.1763~1919:一超多强,英国是霸主
英帝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受到三次大挑战
③ 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 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 地区战争爆发的根源。
13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世界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1.1991年以来(暂时)一超多强格局,
美国独霸
2.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强)化
(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12) 2.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欧盟的壮大 3.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崛起
第一次: 1775~1781:北美独立战争 第二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法国 第三次:1871~1918:德意志帝国
5
(二)1919年以来的世界格局
1.1919~1945: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基础的多强格局
(1)背景: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 生了变化。
战争摧毁了俄、德、奥等帝国,英、法、 意等国家被削弱,俄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日本借助战争大大扩充了实力。战后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国要 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急需调整。 (2)形成:
-美苏争霸(5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 动摇:70年代
原因: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力量的逐渐强大,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0
• 特点: ⑴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⑵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