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与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方案设计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方案设计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MediaDisp系统方案书常州华夏杰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年12月目录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布端......................................................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端......................................................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播放端......................................................错误!未定义书签。

显示终端:..................................................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丰富的节目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灵活的场景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播放时间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Android的工业控制监控软件设计

基于Android的工业控制监控软件设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3100)作者简介:彭 鑫(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智能移动系统;谭 彰,高级工程师;黄文君,教授;王兴华,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2-09-07 修回日期:2012-10-03 E-mail :huangwj@基于Android 的工业控制监控软件设计彭 鑫1,谭 彰2,黄文君1,王兴华2(1. 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2.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53)摘 要: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 平台的工业控制移动监控软件设计方案。

采用面向对象和层次化的方法,开发一个具有工业流程图显示、报警推送、安全认证等功能的监控软件。

在原有工厂网络拓扑结构中架设移动终端服务器保证系统兼容性。

运用Android NDK 开发、多级页表映射和异步网络传输的方式提高位号点数据的传输速度,保证软件的实时性。

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传统上位机软件只能运行于PC 机端问题,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关键词:Android 系统;移动监控;控制系统;工业流程图;报警推送;页表映射;登录认证Design of Industrial Control Monitoring Software Based on AndroidPENG Xin 1, TAN Zhang 2, HUANG Wen-jun 1, WANG Xing-hua 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yber-systems and Control,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2.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0053, China)【Abstract 】A design for Android-based on industrial control mobile monitoring software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and hierarchical method, it developes a monitoring software with industrial flow chart, alarm pushing and login authentication functions. To ensure the system compatibility, mobile terminal severs is erected on the basis of factory original network topology. Combining the Android NDK development, multi-level page table mapping and asynchronous network transmission, the software enhances the tags data transmission speed to ensure real-tim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ftware has a good practicality, it can bring convenience for field operators.【Key words 】Android system; mobile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industrial flow chart; alarm pushing; page mapping; login authentic- cationDOI: 10.3969/j.issn.1000-3428.2013.07.019计 算 机 工 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9卷 第7期 V ol.39 No.7 2013年7月July 2013・体系结构与软件技术・ 文章编号:1000—3428(2013)07—0086—04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P3111 概述传统控制系统监控上位机软件一般运行于PC 机端,现场监控人员需要固定在中心监控室中进行查看操作,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1.19•【文号】工信部网安〔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0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的通知工信部网安〔2024〕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现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1月19日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工业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运行的基础核心。

为适应新时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以下简称工控安全)形势,进一步指导企业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安全根基,制定本指南。

使用、运营工业控制系统的企业适用本指南,防护对象包括工业控制系统以及被网络攻击后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运行的其他设备和系统。

一、安全管理(一)资产管理1.全面梳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等典型工业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软件、数据等资产,明确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工业控制系统资产清单,并根据资产状态变化及时更新。

定期开展工业控制系统资产核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配置、权限分配、日志审计、病毒查杀、数据备份、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

2.根据承载业务的重要性、规模,以及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建立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清单并定期更新,实施重点保护。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相关的关键工业主机、网络设备、控制设备等,应实施冗余备份。

(二)配置管理3.强化账户及口令管理,避免使用默认口令或弱口令,定期更新口令。

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合理设置账户权限,禁用不必要的系统默认账户和管理员账户,及时清理过期账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制 系统信 息安全 防护指南 》
工业 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关经济发展 、社会稳 定和国家安全 。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 和工业 化融合 的不断深 入 ,工业 控制系统从单机走 向互联 、从封 闭走 向开放 、从 自动化走 向智 能化。在生产力显著提高 的同时 ,工业 控制系统 面临着 E l 益严 峻的信息安 全威胁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 网融合发展 的指导意见 》 ( 国发 [ 2 0 1 6 ]2 8 号) 文 件精神 ,应对新 时期 工控安全形势 ,提升工业企业工 控安全 防护水平 ,工 业和信息化 部编制 了 《 工业控制 系统信息安全 防护指南 》( 以下简称 《 指南》 ) ,近 日发 布 ,以指导工业 企业制定 工控安全 防护实施方案 ,推动企业分期分批达到本指南相关要求 。
《 指南 》坚持 “ 安全是发 展的前 提 ,发展是安全 的保障 ” ,以当前我 国工业 控制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出发
点 ,注重防护要求的可执行性 ,从管理 、技术两方面 明确工业企业工控安全 防护要 求。 落实 《 国家 网络安全法 》要 求 《 指南 》所 列 1 1 项要求 充分体现 了 《 国家 网络安全法 》中网络安全支持 与促进 、网络运行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 、监测 预警与应急处置等法规在 工控安 全领域 的要求 ,是 《 国家 网络安 全法 》在工业领域 的具体应用 。 突出工业企业 主体 责任 《 指南 》根据 我 国工控安全 管理工作实践 经验 ,面 向工业 企业提 出工控安 全防护 要求 ,确立企业作为工控安全责任 主体 ,要求企业 明确 工控安全管理责任人 ,落实工控安全责任制 。 考虑 我国工控安全现 状 《 指南 》编制 以近五年我部工 控安全检查工作 掌握 的有关情 况为基础 ,充分 考虑

基于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军事、服务等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本文将介绍基于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ROS介绍ROS是一个开源的、底层模块化的、分布式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提供了一套底层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和一系列支持工具、库和驱动程序。

通过ROS,用户可以简单地编写机器人相关的应用程序,并可以通过ROS的多重实现方式轻松实现机器人的开发、集成和测试。

ROS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和服务/客户端机制,即用户可以通过发布/订阅机制来传输消息和数据,通过服务/客户端机制来传输请求和响应。

这种设计使得ROS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多种底层硬件和传感器,以及多种机器人操作和控制。

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基于RO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一、硬件平台的选择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机器人的底盘、传动、电机等,需要依据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常见的机器人控制硬件平台有Turtlebot、Robotic Arm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设计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功能需求和ROS的分布式服务体系。

ROS节点是实现ROS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通过ROS通信协议进行数据和消息传输。

因此,设计架构时需要充分考虑ROS节点的分布式特性,将各个节点进行适当的分离,实现节点的互联。

三、编程语言和工具选择ROS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工具,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Python等,常用的工具有ROS Command Line Tools、Rviz、Gazebo等。

选择编程语言和工具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开发经验和可支持的平台进行选择。

ITC-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说明书

ITC-信息发布系统解决方案说明书

方案设计说明国家级高新企业,全球案例超过60万个2017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总机: 传真: 网站:地址: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钟村街工业B 区一号楼一 流品 牌 塑造世界目录第一章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页后端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素材管理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持多种终端显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画面一览无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系统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控制程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控制程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等。

因此,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

控制程序是一种通过程序来控制机器或设备的运行,以达到预设的目标和任务。

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控制。

在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时,需要明确控制任务和目标。

例如,要设计一个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需要明确生产线的运行流程、设备的参数和特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等。

只有明确任务和目标,才能为后续的控制程序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

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模型。

控制算法是控制程序的核心,它决定了控制程序的性能和精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是控制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描述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需要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在选择好控制算法和数学模型后,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程序的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程序的逻辑关系、变量的命名和定义、以及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等问题。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调试,才能保证控制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对控制程序进行评估和优化。

评估是检验控制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控制程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评估结果,可以对控制程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程序的文档进行整理和完善,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使用。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它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控制。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模型、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代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控制程序的性能和质量。

基于KingVIEW工控机界面设计系统与应用

基于KingVIEW工控机界面设计系统与应用

电子技术0 引言工控机界面是工业控制系统的终端人机交互主要方式[1,2],工控界面中通常包含了工程师对机器进行控制的各种组件,包括按钮组件、对话框组件、输入法组件、动画模拟组件、下拉框组件等,高级的界面系统还包括鼠标控件及外界键盘功能[3,4]。

工控机界面系统是工程师与控制系统对话的桥梁,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系统可显著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并保证工件加工质量。

KingVIEW是一种可方便地集成用于多种类型PLC控制器的上位机设计系统,其应用范围及领域也在不断地开拓和发展。

张运楚[5]等利用KingView组态软件与Matlab计算仿真功能结合,实现了变电所液压操动机构能量储存的实现过程,使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实现了与Matlab的通信,使得用户可方便地操作和监控控制效果。

孟亚男[6]等设计了一种基于KingView的采气井监控系统,将设计目标工况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作为监控数据,通过KingVIEW软件进行组态监控系统配置的设计,并与PC机进行了通信。

陈龙燕[7]针对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技术改造问题,基于KingView和ZigBee通信技术设计制作了一套污水处理曝气过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并实现了与西门子PLC和变频器的连接,实现了污水处理曝气过程无线远程实时监控。

分析可知,基于KingVIEW界面设计系统进行工控机界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及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KingVIEW与其他软件与数据库的无缝连接技术也亟待发展,这对进一步优化设计系统与便于工业控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KingVIEW工控机界面设计系统KingVIEW工控机界面设计系统主要由工程管理器、工程浏览器、开发系统组成,了解和熟悉KingVIEW的三大设计系统对高效率地设计工控机界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KingVIEW支持ocx控件发布的web功能,可实现快速班报、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表可视化操作界面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该软件发布系统包括确认发布模块、发布软件校验模块、打包附码模块和软件包分发模块构成,所述确认发布模块用于接收并确认软件发布请求信息,从而根据请求信息发送对应的软件;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发布请求信息,对已有的该软件进行校验,检查其是否可用;所述打包附码模块用于将待发的软件进行压缩打包,并贴入MD5码;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用于将压缩打包好的软件根据请求信息进行分发,从而完成软件的发布。

本技术中,在软件进行分发前对软件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判断其是否可用,从而避免了软件部分代码丢失或部分文件丢失导致软件安装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

技术要求1.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件发布系统(1)包括确认发布模块(10)、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打包附码模块(30)和软件包分发模块(40)构成,所述确认发布模块(10)用于接收并确认软件发布请求信息,从而根据请求信息发送对应的软件;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发布请求信息,对已有的该软件进行校验,检查其是否可用;所述打包附码模块(30)用于将待发的软件进行压缩打包,并贴入MD5码;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40)用于将压缩打包好的软件根据请求信息进行分发,从而完成软件的发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软件发布系统(1)还包括云服务器(50),云服务器(50)即设置于互联网云端的软件发布处理控制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发布模块(10)包括发布指令接收(101)、口令验证(102)、指定软件定位(103)和发布路径创建(104)构成,所述发布指令接收(101)用于接收软件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口令验证(102)用于对验证请求方的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格且可分发;所述指定软件定位(103)用于根据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分发软件名称,定位已有的该软件位置;所述发布路径创建(104)用于建立软件向请求方进行分发的路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包括软件名称确认(201)、识别码确认(202)、版本选择(203)和软件镜像(205)构成,所述软件名称确认(201)用于核对待发的软件名称与请求中所需的软件名称是否一致;所述识别码确认(202)用于识别待发软件的MD5码与请求中软件附加MD5码是否一致;所述版本选择(203)用于在待发软件存在多个版本时,选择对应的版本软件进行分发;所述软件镜像(205)用于镜像复制该软件,以进行分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还包括软件完整性验证(204),软件完整性验证(204)用于读取软件的源代码以及其文件数,判断该软件是否完整可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40)包括发布点确认(401)、链路选择(402)、自动分发设置(403)、返回信息接收(404)和发布记录保存(405)构成,所述发布点确认(401)用于确认软件的分发地址;所述链路选择(402)用于选择分发时是明路分发还是暗路分发;所述自动分发设置(403)用于记录本次分发的地址,根据其需求设置自动分发;所述返回信息接收(404)用于接收软件分发完成后接收地址反馈回的信息;所述发布记录保存(405)用于保存每次软法分发的操作以及分发的地址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40)还包括更新分发设置(406),更新分发设置(406)用于对分发的软件后续更新进行设置,设置自动更新还是手动更新。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接收软件发布指令,获取需要发布的软件名称及信息;步骤2:验证待发软件,对待发软件的MD5码进行验证,判断是否与所需软件相同,同时验证软件的完整性;步骤3:确认软件分发,创建软件发布路径,选择分发链路进行软件分发;步骤4:分发及更新设置,记录分发信息,对该分发地址进行后续的自动以及更新软件的分发设置,完成发布。

技术说明书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软件发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软件需求的增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软件的应用或者产品的特定设置的要求的提高,各种应用或产品或软件功能的完善不断推陈出新。

现有技术中,对应用或产品或软件的研发需要开发人员在本地开发并编译,然后远程登入服务器,并且将编译后的软件包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规则,在服务器上修改与现场环境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接着根据目的地址而执行分发操作,以完成发布任务。

使得软件的发布或更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以及时间,因人工发布软件包占时较久,且不稳定性高,容易造成人为失误,且效率较低,进而使得用户无法更加快速地使用更新后的应用或产品或软件,降低用户体验,同时对于工业行业中的控制软件,由于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和非普遍性,因此需要认真核实发布的软件,以免出错,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软件发布效率低,同时人工操作失误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该软件发布系统包括确认发布模块、发布软件校验模块、打包附码模块和软件包分发模块构成,所述确认发布模块用于接收并确认软件发布请求信息,从而根据请求信息发送对应的软件;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发布请求信息,对已有的该软件进行校验,检查其是否可用;所述打包附码模块用于将待发的软件进行压缩打包,并贴入MD5码;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用于将压缩打包好的软件根据请求信息进行分发,从而完成软件的发布。

其中,所述该软件发布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即设置于互联网云端的软件发布处理控制服务器。

其中,所述确认发布模块包括发布指令接收、口令验证、指定软件定位和发布路径创建构成,所述发布指令接收用于接收软件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口令验证用于对验证请求方的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格且可分发;所述指定软件定位用于根据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分发软件名称,定位已有的该软件位置;所述发布路径创建用于建立软件向请求方进行分发的路径。

其中,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包括软件名称确认、识别码确认、版本选择和软件镜像构成,所述软件名称确认用于核对待发的软件名称与请求中所需的软件名称是否一致;所述识别码确认用于识别待发软件的MD5码与请求中软件附加MD5码是否一致;所述版本选择用于在待发软件存在多个版本时,选择对应的版本软件进行分发;所述软件镜像用于镜像复制该软件,以进行分发。

其中,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还包括软件完整性验证,软件完整性验证用于读取软件的源代码以及其文件数,判断该软件是否完整可用。

其中,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包括发布点确认、链路选择、自动分发设置、返回信息接收和发布记录保存构成,所述发布点确认用于确认软件的分发地址;所述链路选择用于选择分发时是明路分发还是暗路分发;所述自动分发设置用于记录本次分发的地址,根据其需求设置自动分发;所述返回信息接收用于接收软件分发完成后接收地址反馈回的信息;所述发布记录保存用于保存每次软法分发的操作以及分发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还包括更新分发设置,更新分发设置用于对分发的软件后续更新进行设置,设置自动更新还是手动更新。

其中,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软件的发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接收软件发布指令,获取需要发布的软件名称及信息;步骤2:验证待发软件,对待发软件的MD5码进行验证,判断是否与所需软件相同,同时验证软件的完整性;步骤3:确认软件分发,创建软件发布路径,选择分发链路进行软件分发;步骤4:分发及更新设置,记录分发信息,对该分发地址进行后续的自动以及更新软件的分发设置,完成发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由服务器接收软件的发布请求,根据请求的内容自动定位所需的软件位置,然后将软件进行镜像复制打包发送,从而省去了人工操作恶麻烦,同时在进行软件分包发送时,利用口令确认接收端的身份信息,利用MD5码确认软件是否一致,从而既确保软件安全发送,也保证发送的软件正确,避免影响设备使用。

2、本技术中,在软件进行分发前对软件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判断其是否可用,从而避免了软件部分代码丢失或部分文件丢失导致软件安装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

3、本技术中,在软件分发完成后,可用根据记录的软件分发位置信息,并结合用户与软件商的需求,对用户进行自动分发设置,从而将用户设定的所需的软件提前进行发送,提高了软件的分发效率,避免用户等待。

4、本技术中,服务器架设于互联网云端,在进行软件的分发时,就可以利用云端的高速率,宽连接口,进行快速、多户发送,从而提高软件的发送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模块化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确认发布模块的系统模块化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发布软件校验模块的系统模块化框图;图4为本技术中软件包分发模块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图中标记:1、软件发布系统;10、确认发布模块;20、发布软件校验模块;30、打包附码模块;40、软件包分发模块;50、云服务器;101、发布指令接收;102、口令验证;103、指定软件定位;104、发布路径创建;201、软件名称确认;202、识别码确认;203、版本选择;204、软件完整性验证;205、软件镜像;401、发布点确认;402、链路选择;403、自动分发设置;404、返回信息接收;405、发布记录保存;406、更新分发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阅图1~4,一种工业控制软件发布系统,该软件发布系统1包括确认发布模块10、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打包附码模块30、软件包分发模块40和云服务器50构成,所述确认发布模块10用于接收并确认软件发布请求信息,从而根据请求信息发送对应的软件;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发布请求信息,对已有的该软件进行校验,检查其是否可用;所述打包附码模块30用于将待发的软件进行压缩打包,并贴入MD5码;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40用于将压缩打包好的软件根据请求信息进行分发,从而完成软件的发布;所述确认发布模块10包括发布指令接收101、口令验证102、指定软件定位103和发布路径创建104构成,所述发布指令接收101用于接收软件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口令验证102用于对验证请求方的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格且可分发;所述指定软件定位103用于根据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分发软件名称,定位已有的该软件位置;所述发布路径创建104用于建立软件向请求方进行分发的路径;所述发布软件校验模块20包括软件名称确认201、识别码确认202、版本选择203、软件完整性验证204和软件镜像205构成,所述软件名称确认201用于核对待发的软件名称与请求中所需的软件名称是否一致;所述识别码确认202用于识别待发软件的MD5码与请求中软件附加MD5码是否一致;所述版本选择203用于在待发软件存在多个版本时,选择对应的版本软件进行分发;所述软件完整性验证204用于读取软件的源代码以及其文件数,判断该软件是否完整可用;所述软件镜像205用于镜像复制该软件,以进行分发;所述软件包分发模块40包括发布点确认401、链路选择402、自动分发设置403、返回信息接收404、发布记录保存405和更新分发设置406构成,所述发布点确认401用于确认软件的分发地址;所述链路选择402用于选择分发时是明路分发还是暗路分发;所述自动分发设置403用于记录本次分发的地址,根据其需求设置自动分发;所述返回信息接收404用于接收软件分发完成后接收地址反馈回的信息;所述发布记录保存405用于保存每次软法分发的操作以及分发的地址信息;所述更新分发设置406用于对分发的软件后续更新进行设置,设置自动更新还是手动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