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协会的眼科手术能力评估标准(ICO-OSCAR)

合集下载

眼科手术技能评价量表OSCAR-ECCE

眼科手术技能评价量表OSCAR-ECCE

人工晶体置入、旋转 和最终位置 11
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开 始铺单。 不能将眼睛稳定在良好的位 置 不能成功地通过巩膜。烧灼 止血的强度和定位不充分或 过度。 切口的深度、定位和大小不 当。 不确定使用粘弹剂的时机、 种类和用量。在穿刺过程中 难以进入前房。 . 晶状体囊刀的移动笨拙或粗 糙,挖的太深或太浅,晶状 体的移动危及小带,对风险 辐射控制不佳。、 切口结构和/或大小不当,在 操作过程中损伤了虹膜。切 口扩大不完全,失去组织平 面,沿切口残留的丝条。 晶状体 - 囊粘连的水分离粗 糙且不完全,妨碍了晶体旋 转和摘除,且手术医师未意 识到。 因尝试而导致晶囊撕裂的辐 射或后囊撕裂;不能固定或 摘除晶体核。 在将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 边缘下方方面存在很大困 难,不能控制抽吸孔的位 置,不能按需调节抽吸的速 率,不能充分剥除皮质物 质,用抽吸器的口损伤了晶 体囊或虹膜。 不能置入人工晶体,不能做 成置入不可折叠型人工晶体 的充分的切口:不能将较低 的触点放入囊袋中,不能将 上方接触点旋转入位。可折 叠型:不能将人工晶体加载 入注射装置或钳状骨针内,
睫毛被完全覆盖,切口部位明确, 铺单未妨碍视野。 准确且持续地将眼睛稳定在良好的 位置。 准确熟练地通过巩膜。适度且准确 的烧灼止血。 良好的切口深度、定位和大小。 将导管末端防止在晶体囊和内皮的 适当位置,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了 正确剂量的粘弹剂。在提供多种粘 弹剂时能够选用适当的种类。 轻柔且精确地移动晶状体囊刀;逛 街囊切开的大小适当,且深度及控 制均良好。 切成斜面的精确平行的切口边缘, 无虹膜脱垂,可轻松摘除核。
精确且受控的水分离术。
熟练地摘除核,对移动和操作控制 良好。 保持抽吸口向上,在灌洗模式下将 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边缘下方。 在液体流恰好足以封闭末端的情况 下开始抽吸,有效去除全部皮质。 向瞳孔的中心方向轻轻剥除皮质物 质,以防韧带薄弱。 在较深且稳定的前房和囊袋内进行 人工晶体的置入和操作,切口适用 于植入物的类型。不可折叠型人工 晶体:下方触点顺利置入囊袋内; 在不对晶体囊撕裂部位和韧带造成 过度牵拉的情况下将上方触点旋转 入位。可折叠型人工晶体:能够将

全飞秒专家共识2020解读

全飞秒专家共识2020解读

全飞秒专家共识2020解读2020年的全飞秒专家共识是关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全飞秒激光技术的一个共识文件。

全飞秒激光技术是一种用于眼科手术中的高精度激光技术,可以用于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

这份专家共识文件是由国际眼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efractive Surgery,简称ISRS)和欧洲角膜和屈光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ons,简称ESCRS)等专业组织共同制定的。

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权威的指导,帮助眼科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全飞秒激光技术。

这份共识文件涵盖了全飞秒激光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步骤、手术效果评估、术后管理等内容。

它对于全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范围、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

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份专家共识文件对于眼科医生来说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权威的专业指导,帮助医生了解全飞秒激光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其次,它对手术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帮助医生判断哪些患者适合接受全飞秒激光手术。

此外,它还对手术操作的步骤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帮助医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患者来说,这份专家共识文件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全飞秒激光技术,包括手术的原理、过程和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它对手术效果的评估和术后管理进行了解读,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注意事项。

此外,它还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说明,提醒患者在手术前后要注意的事项。

总之,全飞秒专家共识2020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对于眼科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指导意义。

它全面解读了全飞秒激光技术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帮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眼科培训项目认证ICO国际指南

眼科培训项目认证ICO国际指南
1. 任务和结果 2. 教育成果 3. 学员评估 4. 学员 5. 教员 6. 教育资源 7. 培训项目评估 8. 监督和管理 9. 持续更新 每个子部分定义为“特定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一部分对应的具体内容”
WFME 建议该类指南应具有两个目标水平:“基本水平”(必须或一定要具备的水平) 和“进阶提升水平”(应该努力实现的水平—类似于“高级标准”)。ICO 综合了现有指南,并 将其改编特化,专为眼科培训项目使用。
眼科培训项目认证 ICO 国际指南
培训项目认证是一个具有标准化结构、过程和目的的,包括自我评估和外界专家评议 的过程。国际眼科理事会(ICO)坚信,对适用于包括住院医师、眼科护士和眼科所有相 关人员在内的医疗团队的任意层级水平的医疗培训项目进行认证,均有助于保证培训质 量,并最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眼科医疗服务。
进阶提升: 学员需接受关于文献、科学数据严格评价及循证医学的正规教学,并接触科研。项目内容 需适应科学发展。 2.3 项目内容
基本标准: 培训过程需包括临床实践操作和相关理论,以确保学员的能力可达到 1.1 中所述的标准。 内容包括:白内障、角膜接触镜、角膜和外眼疾病、眼睑和泪器疾病、青光眼、神经眼 科、眼肿瘤、光学和屈光、眼眶病和眼整形、病理学、儿童眼科和斜视、系统性疾病咨 询、葡萄膜炎、低视力和屈光手术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培训项目还应包括沟通技巧、 医学伦理、公共健康和患者安全方面的内容。
进阶提升: 培训项目需确保与政府及利益相关者保持合作的同时,保持合适的独立性。
1.3 教育成果
基本标准: 眼科培训应基于学员的能力水平。基于能力水平的培训模型现已发表,这些模型的大纲列 于附件 A 中。虽然无需刻意接受这些模型,但应遵循其总体原则。培训项目必须根据知 识、技能和态度定义预期的教育成果。

2023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2023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2023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年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以保证手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年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以保证手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引言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眼科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操作风险而制定的标准。

本标准旨在指导眼科手术的操作者进行手术操作,并评估其手术过程的质量。

根据手术的不同类型和难度,本评分标准将综合考虑多个操作因素,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安全。

2. 评分标准2.1. 技术水平评估- 操作者的眼科手术技术水平会被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

- 初级操作者应具备基本的眼科手术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常见且简单的眼科手术。

- 中级操作者应具备较高水平的眼科手术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和一定难度的眼科手术。

- 高级操作者应具备出色的眼科手术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和高风险的眼科手术。

2.2. 操作风险评估- 操作风险将根据手术类型和操作难度进行评估。

- 手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白内障手术、视网膜手术、角膜移植手术等。

- 操作难度将根据手术的复杂性、风险性和技术要求来评估。

2.3. 操作过程质量评估- 操作过程质量将根据手术操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和安全性来评估。

- 操作规范性评估将考虑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步骤的顺序和要求、器械使用的正确性等因素。

- 操作精准性评估将考虑手术操作的准确度、操作时间的控制和手术中的技术要求等因素。

- 操作安全性评估将考虑手术中的并发症风险、术中麻醉的控制和手术结束后的病人安全等因素。

3. 结论根据2023年眼科手术操作评分标准,眼科手术医生将根据其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手术类型和操作难度进行操作风险评估。

同时,手术过程的质量将根据规范性、精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本标准将为眼科手术的操作者提供指导,并确保手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评分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国际眼科考试

国际眼科考试
14
基础部分考试
共100道多项选择题
每题5个选项。 每个选项实际为判断对错。 按选项算分,一个选项1分。 总分:500分 建议边做边涂答题卡。 不要只看中文版的,有些题要结合英文版
来做。
15
各组别试题数量
眼和眼眶的解剖 15 眼胚胎发生学 6 神经解剖学 10 生理学基本原理 6 眼生理、生化、细胞生物学 13 眼科药理学 10 统计学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 3 眼科遗传学 7 眼病理和微生物学 5 + 5 光学和屈光 10+10 共计100道题。
➢ Bowman膜和Descemet膜都只有10um厚。
镜片度数换算,符号。 眼部结构毗邻关系
➢ 总腱环,眶上裂
细菌的革兰染色
➢ 下列属于革兰阴性菌的是?
眼部血管、神经(交感和副交感) 和眼睛相关的脑部结构。
➢ 海绵窦的内容物及其毗邻关系
33
考试注意
姓名、准考证号、考前知情同意书填对。 边做边涂卡 第一印象 不要检查 不会的按2:3比例蒙 肯定有很多题一点都不知道,见都没见过。 有些题中英文对照看,翻译的水平差。 注意时间,光学至少需要40分钟搞定。 按顺序做,不要挑着做。
16
试题举例
17
试题举例
18
试题举例
19
20
21
需要看哪些书?
1、《眼科学基础》第二版(王薇译) 2、《眼科学基础》(刘祖国编) 3、《眼镜学》(瞿佳编) 4、《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瞿佳编) 5、光学小软件,挺好,全英文。
资格。 一般面向主治医师。 全英文! 太难!!
5
通过考试者 颁发国际认可的统一证书, 并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推荐, 获得优先申请国际眼科学会奖学金的机会。

OQSAⅡ评估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MIOL术后视觉质量

OQSAⅡ评估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MIOL术后视觉质量
摘要 目的:应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0QSA H )测量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区域折射型和衍射折射型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0L)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01/2020-01在我院诊断 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 化吸除联合MI0L植入术的患者38例44眼。根据植入 MI0L的不同分为区域折射组(19例22眼)和衍射折射组 (19例22眼)°术后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视力,0QAS 口测量客观视觉质量,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 查,记录患者视近脱镜率、视觉干扰症状及满意度。 结果:术后3mo,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CDVA )、裸眼中 视力(UCIVA)及裸眼近视力(UCNVA)无差异(P>0.05), 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及该矫正状态下的中距离 (BCIVA)和近距离视力(BCNVA)均无差异(P>0.05) °区 域折射组和衍射折射组客观散射指数(0SI)分别是1.97± 1.10和 2.07±1.02(P = 0.755) ,MTF cut off 分别为 31.89± 14.61 和 33. 17 士 9. 83c/deg ( P = 0. 734 ) ° 两组患者 0V100%、0V20%、0V9%、主观视近脱镜率、视觉干扰症状 及满意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 >0.05)° 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区域折射和衍射折射 型MI0L术后均能够获得较好的远、中及近距离视力和视 觉质量,0QASH能够客观反映术后视觉质量。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飞秒激光;客观视觉质量 D0I:10.3980/j.issn.1672-5123.2021.7.32
Evaluation of visual quality in cataract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after different MIOL implantation by OQSA II

白内障相关质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

白内障相关质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

白内障相关质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治疗和质控标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白内障手术的质控标准。

白内障手术的质控标准通常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技术、术后管理等方面。

在术前评估中,医生会进行眼部检查,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技术方面,质控标准通常包括手术操作规范、器械消毒和手术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而在术后管理中,包括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评估等。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判定标准。

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判定主要包括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

一般来说,手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是评定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术后视力应该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比如术后视力能否达到驾驶标准等。

此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评定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包括术后感染、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总的来说,白内障手术的质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和医疗机构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术后效果。

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
(试行)
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评分提供指导。

该评分标准是试行性质的,主要用于评估眼科专科建设项目的质量
和成效。

以下是评分标准的主要内容:
1. 专科建设项目的目标与规划 (20分)
项目的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规划是否具备长远发展性和可持
续性。

2. 专科技术团队 (30分)
评估专科技术团队的医疗水平和人员配置情况,包括专家、医师、护士等。

3. 临床服务体系 (30分)
评估专科的临床服务能力和质量,包括设备设施、诊疗流程、
病人满意度等。

4. 病例管理与学术研究 (20分)
评估专科病例管理和学术研究情况,包括病例统计、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等。

5. 其他评价指标 (满分10分)
考虑其他评价指标,如科室管理、医疗安全、质量控制等。

评分标准的具体细则和加权分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分结果将作为专科建设项目的参考依据,用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眼
科专科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是《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的
简要内容,希望能为专科建设项目的评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分解:凹槽未在中心或深度不 足,而且进入核上区,自中心部 位取代核,从而根本无法分解 核,眼睛持续运动。 粉碎:总是危及或损伤毗邻组 织,无法完成任一分段的粉碎。 分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产 生明显的伤口灼伤,在捕捉前房 周围和进入囊袋的碎片方面存在 困难,对第二器械末端和保持超 乳头末端下方的第二器械的难度 方面意识不够。
8
一直保持末端的可见性,将眼睛保 持在初始位置而不需压住或牵拉眼 球。 使用脚踏板控制的充分的超声能量 进行了销蚀,向前运动时未改变眼 睛的位置且未推动核,对核进行了 安全处理(粉碎时)或凹槽的深度 和宽度适当(分治技术),根据前 房的内部状况控制超声动态特性。 熟练控制脚踏板。 可以安全有效地操作核,且对悬韧 带和眼球的牵拉极小。
在将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边缘下方 方面存在极小的困难。抽吸口通常向 上,对皮质进行了 360 度处理,皮质 剥除缓慢,技术错误很少,残留的皮 质物质很少。
分解:凹槽处于中心,其深度足以 保证分解的进行,长度未达到核上 区,核未从中心位置被取代,器械 放置的深度足以简单且成功的分解 核,眼睛保持在初始位置。 粉碎:在没有不慎损 伤毗邻组织 (尤其是晶体囊)的情况下处理了 核并采用了垂直或水 平的粉碎技 术。所有片段的核粉碎的全部厚度 均在控制内,且为液体方式。 分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无伤 口灼伤。碎片 “漂浮”至乳化头的末 端且不需在前房周围和囊袋内捕捉 碎片。第二器械在超乳头的下方, 以防激荡时触及后囊。 保持抽吸口向上,在灌洗模式下将 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边缘下方。 在液体流恰好足以封闭末端的情况 下开始抽吸,有效去除全部皮质。 向瞳孔的中心方向轻轻剥除皮质物 质,以防悬韧带薄弱。
分解:一些凹槽处于中心,一些进 入核上区,在大多数凹槽内置换了 核,在太浅的凹槽内尝试使用器械 分解核,眼睛经常运动。 粉碎:在大多数粉碎操作中危及或 损伤毗邻组织,能够完成一些片段 的粉碎。 分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产生 明显的伤口灼伤,捕捉了大多数前 房周围和进入囊袋的碎片,第二器 械有时在超乳头末端的下方。
睫毛基本上被覆盖,铺单时对视野的 妨碍极小。 切口选位较好或无漏液,但不是两者 兼有。 不需指导。 在适当的时间给药。给予了适当的剂 量和类型。导管末端的位置适当。在 提供多种粘弹剂时不确定哪种是正确 的选择。 在控制中,几乎无不协调或复位操作 ,无皮质撕裂。 大小和位置几乎准确适用于核的密度 和植入物类型,具有可控性,仅需少 量指导。 见液体注射入适当的位置,能够旋转 核,但是遇到的阻力较大。 在较大的难度下第一次即置入探针和 第二器械,未损伤切口、晶体囊或后 弹力层。 在大多数时间保持末端的可见性,在 轻压或牵拉眼球的条件下可使眼睛基 本保持在初始位置。 在销蚀时使用了正确的能量,仅有极 小的误差,偶尔出现乳化头所致的核 的运动,在处理或固定核(粉碎时) 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或在获得适当的开 槽时需要少量重复尝试,对超声动态 特性控制非常好,偶见前房深度的改 变。使用脚踏板时极少出错。 能够充分旋转核,但是会牵拉悬韧 带。
9
10
核:旋转和操作
在销蚀时能量的选择中犯了中度错 误,试验性,乳化头所致的核的经 常性运动,难以粉碎核或在许多尝 试之后得到了适当的开槽,对超声 动态特性控制不佳而导致前房深度 的波动。在脚踏板的操作方面有难 度。 能够部分旋转核,会牵拉悬韧带。
核:通过分段的 安全超声乳化白 内障吸除术进行 分解或粉碎
不确定使用粘弹剂的时机、种类 和用量。 在穿刺过程中难以进入前房。 . 需要指导,验性,追求而非控制 破裂,可发生皮质撕裂。 大小和位置不适于核的密度与植 入物类型,可发生撕裂。
铺单时需要少量的语言指导。睫毛 覆盖不完全。 局部压力致漏液和 /或虹膜脱垂,导 致到达晶状体囊和囊袋的手术途径 和可视性不佳。 需要少量指导。 知道给药时机,但是所选种类或用 量有误。
眼球指数
15 16 17
切口不偏和尽量 减少眼睛转动与 角膜变形 眼睛置于显微镜 视野的中央 结膜和角膜组织 的处理、 眼内空间意识
几乎持续的眼睛运动和角膜变 形。 总是需要重新定位。 组织处理粗糙并导致损伤。 器械经常接触晶体囊、虹膜和内 皮,不能将钝性的第二手器械保 持在适当的位置。
眼睛经常不在初始位置,经常变形 折叠。 偶尔需要重新定位。 组织处理处于边界水平,发生极轻 的损伤。 偶尔意外接触晶体囊、虹膜和角膜 内皮,经常将钝性的第二手器械放 置在晶体囊和工作中的超乳头末端 之间。 虹膜偶尔处于风险中。在确定使用 钩、环或其他虹膜保护方法的时机 和操作方面需要帮助。 偶尔做做停停,无效和不必要的操 作较常见,手术持续约 60 分钟。
人工晶体置入、 旋转和最终位置
13
不能置入人工晶状体,不能做成 置入不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的充 分的切口:不能将较低的触点放 入囊袋中,不能将上方接触点旋 转入位。可折叠型:不能将人工 晶体加载入注射装置或钳状骨针 内,不能控制人工晶状体的注 射,不控制末端的放置,人工晶 体不在囊袋内或注射后上下倒 置。
1 2
铺单: 切口和穿刺: 成形和技巧: 粘弹剂:
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铺 单 切口的结构、位置和大小不当。
3
恰当使用和安全 置入 撕囊: 皮瓣的起 始及整个过程。 撕囊: 成形和环状完成 。 水分离: 可见的流体波与 随意的核旋转 超声乳化白内障 吸除术探针和第 二器械:置入眼 内 超声乳化白内障 吸除术探针和第 二器械:有效使 用和稳定性 核:销蚀或基本 粉碎
使用和翻译本文件仅限非商业用途,并请注明出处为 ICO。访问和下载 ICO-OSCARs: /ico-oscar
眼科手术技能评估量表
OSCAR-Phaco
不适 用, 由指 导医 师完 成( 评分 =0)
新手 (评分= 2)
初学者 (评分= 3)
进阶者 (评分= 4)
胜任者 (评分= 5)
在较深且稳定的前房和囊袋内进行 人工晶体的置入和操作,切口适用 于植入物的类型。不可折叠型人工 晶体:下方触点顺利置入囊袋内; 在不对晶体囊撕裂部位和悬韧带纤 维造成过度牵拉的情况下将上方触 点旋转入位。可折叠型人工晶体: 能够将人工晶体加载入注射装置或 钳状骨针内,在可控的情况下注射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固定对称,光 学部和两个触点均在囊袋内。
14
切口关闭(包括 缝合、水化和按 照要求检查安全 性)
如果需要缝合,则需要指导,且 对缝线布局不当,动作缓慢且存 在很大困难,散光,弯针,缝合 旋转不完全,可导致伤口漏水, 不能彻底清除粘弹剂,不能使切 口不漏水或没有检查切口的密封 情况。最终眼压不佳。
如果需要缝合,缝线的绷紧度足以 保持切口关闭,但是不会因为太紧 而导致散光,在该步骤之后彻底清 除了粘弹剂,在手术结束时检查了 切口且不漏水。最终眼压理想。
6
水分离时液体的注射剂量不足或 位置不当,未实现核旋转。 置入探针或第二器械时难度很 大,前房塌陷,可损伤切口、晶 体囊或后弹力层。 经常看不到末端,很难将眼睛保 持在初始位置,且在此过程中用 力过度。 在销蚀过程中经常使用错误的能 量,并在不适当的时机给予能 量,乳化头运动过度导致 /核的连 续运动,从而无法粉碎核或凹槽 的深度或宽度不够,无法控制超 声动态特性。不能准确使用脚踏 板。 无法旋转核
分解:大多数凹槽处于中心且深度足 够,很少进入核上区,很少取代核, 数次尝试在核中部分解且最后成功, 眼睛通常位于初始位置。 粉碎:在一些粉碎操作中危及或损伤 毗邻组织,能够完成大多数片段的粉 碎。 分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产生极 轻微的伤口灼伤,捕捉了前房周围和 进入囊袋的一些碎片,第二器械通常 在超乳头末端的下方。
国际眼科协会的眼科手术能力评估标准(ICO-OSCAR) 国际眼科协会的“眼科手术能力评估标准”(ICO=OSCARs)是为促进外科手术能力的评估和教学而设计。它将手术过程分解为单个步骤,对 每一步进行评估,评估等级分为为初级新手、者只需要圈出 其观察到的手术的每个步骤的操作情形即可。ICO=OSCAR 应该在手术结束时即时完成,并立即与学生讨论,提供及时的、具结构性的及针 对性的操作反馈。这些评估标准由国际专家小组设计,可以对外科手术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 ICO-OSCAR 导师指引 1. 观察住院医师手术。 2.最好可以在手术结束时立即圈出所观察到的情形。有的人喜欢先让住院医师自己圈出他们认为与操作相符的描述。如果有手术录像,可 以在手术后通过录像回放观察再评分,但这样做的话无法提供效率更高的及时反馈。 3. 记录下评估表中未包含的评估意见。 4. 跟住院医生回顾评估结果。 5. .制定改进计划(如:湿实验操作/紧接着的下一个手术的注意事项)。 建议: • • 如果以前曾有过病例,查阅 ICO-OSCAR 记录,注意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由不同的导师对同一个住院医师进行评估,导师们最好在开始之前一起评估几个以往的记录病例,以确保他们的评分方式是相同 的。
充分去除皮质的 灌洗和抽吸技术 12
在将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边缘 下方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不能控 制抽吸孔的位置,不能按需调节 抽吸的速率,不能充分剥除皮质 物质,用抽吸器口损伤了晶体囊 或虹膜。
在将抽吸头置入晶体囊撕裂边缘下 方和保持开口向上的位置方面存在 中等困难,在无对合末端的情况下 尝试抽吸,对抽吸的动力学理解不 佳,对皮质的剥除控制不理想,急 动且缓慢,可能损伤晶体囊。多次 尝试导致残留少量皮质物质。 在人工晶体的置入和操作方面存在 困难,对眼睛操作粗糙,前房不稳 定,重复尝试导致不可折叠型人工 晶体边缘的损伤:重复的犹豫不定 的尝试导致下方触点在囊袋内,上 方触点旋转入位,但是用力过度导 致晶体囊和韧带撕裂,在置入可折 叠型人工晶体时也需进行重复尝 试:在将人工晶体加载入注射装置 或钳状骨针内方面存在困难,犹豫 不决,对人工晶体的注射控制不 佳,在控制末端的放置方面存在困 难,需要过度操作方可将触点放入 囊袋中。 如果需要缝合,在缝线的布局方面 存在一些困难 ,可能需要再次缝 合,切口关闭不可靠,从而可能导 致散光,可能需要指导,不确定是 否彻底清除了粘弹剂,在手术结束 时,需要额外操作方可确保切口不 漏水。眼压可能不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