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一、引言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匡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损失并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2. 风险评估的步骤(1)确定评估范围:确定评估的对象和范围,例如企业整体、特定部门或者特定项目。
(2)识别潜在风险:通过调研、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3)评估风险可能性: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评估每一个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通常使用概率或者频率来表示。
(4)评估风险影响程度:评估每一个风险因素发生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包括财务损失、声誉伤害、员工伤亡等。
(5)确定风险等级:综合考虑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通常使用颜色或者数字等方式表示。
3. 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成果之一,应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范围和对象的描述;(2)识别的风险因素及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评估结果;(3)风险等级的确定和解释;(4)针对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建议措施;(5)其他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的目的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措施,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并尽量减少损失。
2. 应急预案的内容(1)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应急指挥部和各职责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
(2)应急响应程序:制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步骤,包括报警、疏散、救援等。
(3)资源调配和协调:明确调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方式和程序,包括人力、物资、交通等。
(4)信息发布和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和沟通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和外部发布相关信息。
(5)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意识。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应急预案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调动人员、设备和资源的行动计划。
作为一种应急管理手段,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预案能够在实际应急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应急预案制定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本次评估基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 确定应急预案涉及的范围和目标,包括预案适用的场所、情况和事件类型,以及预案实施的目标和标准。
2. 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包括自然风险、技术运营风险和人为风险。
通过对各种潜在风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预案所应对的风险。
3.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根据风险概率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组合,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确定应对措施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4.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减少其对应急预案实施的影响。
5. 监测和追踪风险控制效果。
对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跟踪风险控制效果并对其进行反馈和调整。
三、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在本次评估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风险:1. 自然灾害风险:由于气候变化和地质条件等原因,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暴雨等频繁发生,极大影响了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技术运营风险:由于相关设备的老化、故障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应急预案无法及时得到实施,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 人为失误风险:由于人为操作不当、缺乏经验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应急预案的实施受阻,使应急事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1. 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时做好应对预案的制定和完善,以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要求,本文将针对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并撰写一份700字的报告。
一、风险评估概述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是对组织或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以识别潜在风险和灾害,为应急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以下方法:1.文献研究:对现有的应急预案文档进行研究,包括相关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和指南。
2.实地考察:对组织或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应急预案的实际执行情况。
3.专家访谈:与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应急预案的看法和建议。
4.风险评估工具:采用风险矩阵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
三、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对应急预案的评估,我们识别出以下潜在风险和灾害:1.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组织或单位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自然灾害风险评分较高。
2.技术故障风险:如设备故障、电力中断等技术故障对组织或单位的影响。
根据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技术故障风险评分适中。
3.人为事故风险:如火灾、泄露、爆炸等人为事故对组织或单位的影响。
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人为事故风险评分较低。
四、风险分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进行了风险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需要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和减轻措施,如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制定应对洪水和台风的预案等。
2.需要加强技术故障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备份关键数据等。
3.根据人为事故风险较低的特点,可以适度降低投入和控制措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培训员工。
五、改进建议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制定应对洪水和台风的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等。
2.加强技术故障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制定应对电力中断的预案等。
3.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人为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
六、结论通过对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我们了解到自然灾害风险较高,技术故障风险适中,人为事故风险较低。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1. 简介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旨在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以确保组织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灾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定义、目的以及实施步骤,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组织在面临风险和紧急情况时做好应对准备。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和评估组织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威胁的过程。
它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评估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以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和最紧迫的。
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收集信息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需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业务环境、历史数据、风险事件案例等。
这些信息将为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背景和基础。
2.2 识别风险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需要利用风险识别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SWOT分析等,来识别和列举可能的风险和威胁。
这些风险可以涵盖各个方面,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
2.3 评估风险识别到风险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评估风险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如风险矩阵、概率分析等。
评估结果通常以风险等级来表示,以便组织能够优先处理和规划应对措施。
2.4 制定应对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避免、减轻、转移、接受等。
具体的策略选择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来确定。
3.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灾难时,组织为了迅速、有效地对抗和应对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计划。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护人员的安全,保障组织的持续运营,并减少潜在的损失和影响。
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3.1 级别划分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风险等级,应急预案将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一套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3.2 响应流程应急预案应包含详细的响应流程,即在事件发生时应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步骤。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一、风险评估1.1 什么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潜在风险的系统性分析和评估,确定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便做出相应的管控决策的过程。
风险评估有助于组织了解并评估其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制定措施降低潜在的影响。
1.2 风险评估的方法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定性分析: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主观分析,以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定量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和数学模型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定量评估。
•风险矩阵:将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结合起来,以便快速识别和优先处理高风险项。
1.3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组织资产和利益: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组织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不确定性对组织的影响。
•提高应对能力: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助于组织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预案,提高对潜在风险的应对能力。
•保障持续经营:有效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稳健的经营模式,提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应急预案2.1 应急预案的概念应急预案是指在面临紧急情况时,组织为有效应对危机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应急预案旨在在紧急情况下有序、迅速地行动,确保危机的最小化和业务的持续。
2.2 应急预案的编制制定应急预案需要经过以下的步骤:•确定目标:明确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的目标和重点。
•风险评估: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可能面临的应急情况和应对措施。
•制定方案:根据应急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流程,包括应对人员、设备、通讯等方面的安排。
•演练和修订: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根据演练情况调整和完善预案。
2.3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保障员工安全:应急预案为员工提供了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指引,保障员工的安全。
•减小损失:通过有序的应急响应和高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小事故和灾害造成的损失。
•维护组织声誉:有效的应急预案展现了组织的危机处理能力,可有效维护组织的声誉。
应急预案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在事故处置完毕后,进行事后处理工作,包括现场清理、事故调查 、原因分析、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
05
应对措施的实施与监控
实施计划
1 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实施计 划,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规定完成时限。
资源保障
确保应对措施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 充分保障,以满足实施计划的需求。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 员操作等方面,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培训与教育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完成工作 任务。
遏制措施
快速响应
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相关人员 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紧急处置。
控制事态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防止事故影响范围扩大。
减轻损失
在事故发生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缓解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 急处置程序和资源调配方案。
资源保障
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资源得到保 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 面,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 展。
02
识别潜在风险
内部风险
80%设备故障设备可能老化、维护不当等原 因出现故障,影响生产或服务。
100%
员工失误
员工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或生产事故。
80%
管理漏洞
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可能 导致企业面临风险。
外部风险
02
01
03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 损失。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应急事件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的步骤如下:1.确定评估领域:根据不同的应急事件,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领域,如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
2.识别风险:对所选择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3.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频率和概率,以确定其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影响程度。
4.确定优先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将风险按照重要性和潜在危害程度进行排序。
5.制定措施: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减轻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
6.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定期检查和更新应对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7.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应急事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风险评估是应急预案中的一项重要步骤,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能够帮助组织确定应对措施和制定应急预案。
以下是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1. 识别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频率和概率,以及可能对组织产生的影响程度。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如风险矩阵、事件树等。
3. 确定优先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将其按照重要性和潜在危害程度进行排序。
根据优先级制定应对措施的顺序和重点。
4. 制定应对措施: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减轻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
确保应对措施具体、可行,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5.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风险的变化和演变情况,以便调整和更新应对措施。
应急预案中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应急预案中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应急预案是各种组织和机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预先安排的措施和步骤。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中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量化分析,以便了解和掌握风险的性质、范围、概率和影响程度,为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收集信息和数据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包括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专家意见等。
通过充分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2. 识别潜在风险识别潜在风险是指通过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导致损失的各种潜在风险源。
对于不同机构或组织而言,潜在风险可能具有多样性,包括自然灾害、技术事故、人为破坏等。
3.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对于确定的潜在风险,需要进行可能性和影响的评估。
可能性评估是指确定某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影响评估是指测算它们对组织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潜在损失程度。
通过这样的评估,可以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来确定其相对优先级。
4. 量化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可采用风险评估矩阵等方法来将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方便分析和比较不同风险之间的优先级,从而指导后续的防范措施制定与实施。
二、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一环,它们旨在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的损失和影响,提高灾害应对的效果和效率。
根据不同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预警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是防范措施的关键之一。
通过监测和收集各种风险因素的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可以使应急响应更加迅速和准确。
2. 加强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指机构或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能力,包括人员配备、装备设施、培训和演练等。
通过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灾害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煤矿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2016年目录第一章事故风险评估说明 (3)第二章企业概况 (3)第三章危险源与风险描述 (5)1、瓦斯、煤尘灾害风险描述 (5)2、顶板灾害风险描述 (6)3、提升、运输灾害风险描述 (6)4、矿井压力容器危风险描述 (6)5、矿井火灾危风险描述 (7)6、矿井水灾危风险描述 (7)7、供电系统风险描述 (8)第四章风险评估 (8)1 、顶板事故风险评估 (8)2 、井下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9)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 (11)4、井下水灾事故风险评估 (12)5、提升运输事故风险评估 (14)6、地面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15)7 机电事故风险评估 (16)第一章事故风险评估说明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013-10-01实施)等有关规定,按照我矿实际情况,对我矿危险源辨识依据进行分析、评定和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公司成立对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组,并制定《***************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对各类事故的类型、原因、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事故发生的征兆和防范措施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小组第二章企业概况***********行政隶属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管辖,井田面积约7.9410km2,查明总资源量共计9963万吨,设计可采储量4996万吨,生产能力为120万/年,服务年限为32年,主要煤种是1/3焦煤。
1、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副斜井采用提升机串车提升。
2、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安装两台FBCDZ-№24/2×250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压风系统地面安装配备SAH160 型空压机,排气量为27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功率160kW。
4、井下排水系统井下主水泵房安装MD155-67×9型排水泵三台,一用一备一检修。
配两趟直径D219×10mm的排水管路,沿副斜井井筒敷设。
5、矿井防灭火系统防灭火系统采用灌浆防灭火系统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助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6、矿井供电系统场地建成10kV变电所1座,双回路10kV供电线路已形成,当一回电源故障时,另一回电源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7、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矿井装备采用KJ70N型监测、监控系统,KJ128A人员定位系统,与鄂托克旗煤炭局监控中心联网。
井下已建有一座100人永久避难硐室,两座22人临时避难硐室。
第三章危险源与风险描述1、瓦斯、煤尘灾害风险描述矿井主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岩段之中。
可采煤层厚度4.5-25.65m,平均厚度约13.37m,倾角在25-32°之间,煤炭品种为焦煤,属Ⅱ级自燃煤种。
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21m3/t,属瓦斯矿井。
煤尘具有爆炸性,应在日常生产及安全管理中将瓦斯事故预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不可掉以轻心。
2、顶板灾害风险描述矿井巷道顶板岩性多为砾岩、中、粗砂岩,岩石硬度系数为f=7—9,井田内没有大的断层、褶曲,属稳定顶板,矿井开采煤层的顶、底板较稳定,井下巷道压力显现不明显,无底鼓现象。
矿井顶、底板条件虽然较好,但存在不少小的断层和构造,由于煤层倾角较大,采掘巷道在遇到这些小断层、小构造,如果巷道布置不合理,或者支护质量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导致顶板事故发生。
3、提升、运输灾害风险描述副井辅助运输系统担负矿井设备材料运送等辅助任务,存在着断绳、脱钩、跑车等危险有害因素,同时主井皮带如因管理不善存在人员违章乘坐、断带等现象,具有安全隐患。4、矿井压力容器危风险描述矿井压力容器使用涵盖生产的多个工序,压风机储气罐、压风供水管路、氧气瓶乙炔气瓶、液化气罐等设备,一旦出现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5、矿井火灾危风险描述根据库里火沙兔煤矿煤自燃倾向性报告,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Ⅱ级自燃,矿井内部及周边矿井无火区,但也应在日常生产及安全管理上加强采空区及井下密闭管理,如管理不善,可能形成火区和井下火灾事故。另外,由于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和胶带运输机,发生外因火灾的可能性存在。对于电路及电器因超负荷、漏电等原因着火,地面变电所因雷击着火等。火灾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灾害事故,内因火灾给生产造成被动,高温、燃烧产生的CO威胁安全生产,并可能诱发瓦斯爆炸事故;外因火灾如果失去控制将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由于管理不善或电路老化,会引起火灾的矿区内的煤库、火药库、高压配电室、灯房浴室、器材库等地;(2)矿区内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电气设备、易燃品。
6、矿井水灾危风险描述库里火沙兔煤矿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型矿井,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03.1m3/d,正常涌水量为135.4 m3/d,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为裂隙水及地表大气降雨。
库里火沙兔煤矿井田范围内无大的河流、无常年性河流, 雨季时,地表水汇入较大沟谷中,流出井田,水流途径短,持续时间短暂。不利于渗入地下。对本井田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7、供电系统风险描述电是煤矿的动力源,如果系统设计不合理,选择的电气设备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管理制度不健全,将引发井下和地面电气事故:我矿供电线路可能发生断线、倒杆、线路共振等事故;用电设备对人体可能产生电击和电伤;电火花事故,井下供电线网发生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而且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导致发生煤尘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井上下电气设备起火也会引发重大事故。因此, 库里火沙兔煤矿存在供、用电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第四章风险评估1 、顶板事故风险评估1.1事故风险分析1.1.1顶板事故的发生分析1.1.1.1冒顶事故一般发生在掘进巷道、回采工作面的两端头和两顺槽以及交叉巷道施工时措施不力。1.1.1.2按冒顶范围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1.1.1.3按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进行分类,可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冒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大类。1.1.2事故发生的地点及影响范围我矿091101采煤工作面及上、下顺槽巷道分岔口处、091102运输及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由于控顶面积大、支护质量不合格或在其他诱因的作用下发生局部顶板事故甚至伤及人员。
顶板事故危险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几方面:(1)综采工作面上下出口;(2)工作面机道煤壁;(3)综采工作面上下隅角;(4)综掘工作面及巷道经过的压力集中带处;(5)巷道交岔点;(6)遇断层或变化带;(7)巷道维修处;(8)巷道贯通处;(9)巷道倾角大的地段;(10)顶板含水地段。
2 、井下火灾事故风险评估2.1事故风险分析2.1.1火灾事故的发生分析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
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多发生在皮带巷、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等场所。
矿井火灾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灾害性事故,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1.2外因火灾2.1.2.1电、气焊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的具体规定实施电气焊管理以及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现场落实不到位,引发火灾事故。
2.1.2.2胶带机、电缆引发火灾矿井主提升采用胶带机运输,数量多且运距长,存在胶带机摩擦起火的危险;电压等级高,电缆超圈盘放,造成电缆过热引发火灾事故。
2.1.2.3机电设备引发电气火灾矿井机械化程度高,机电设备多,分布范围广,电压等级高,如果管理不善,存在电气设备着火的可能。
2.1.3内因火灾矿井现开采的9号煤层属Ⅱ级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较短。
封闭不好的盲巷、通风较差的巷道浮煤、局部冒顶区域等均有产生内因火灾的可能。
一旦造成内因火灾,其危害程度严重,可造成矿井停产,烧毁设备,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着火地点回风侧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属矿井重大事故。
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3.1事故风险分析3.1.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分析我矿为瓦斯矿井,2014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3m3/min,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20 m3/t。
但由于局扇停风停电或通风设施管理不善,也有造成瓦斯积聚、导致瓦斯爆炸的危险。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将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及通风系统和机电设备,造成矿井停产以及财产损失。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安全隐患。
瓦斯爆炸事故主要与以下五种因素有关:(1)存在引燃瓦斯的点火源(瓦斯最低点火温度650-750℃)火花(瓦斯最低点火能0.28mJ)。
(2)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大于12%。
(3)瓦斯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5%-16%。
(4)管理缺陷。
经鉴定,矿井煤尘爆炸指数在32.88~38.60%之间,均具有爆炸性。
煤尘爆炸,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高压气体及高压冲击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矿井通风系统及巷道破坏,严重的摧毁整个矿井。
属矿井重大事故。
煤尘影响工作环境和视线,降低工作效率,严重时,使工人产生尘肺病。
煤尘产生点主要为采掘工作面、胶带机运输巷及转载点等3.1.2事故发生的地点及影响范围3.1.2.1现我矿的091101综采工作面由于通风管理不到位导致采面上隅角局部瓦斯积聚和091102综掘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通风不良造成瓦斯积聚。
因瓦斯检查不到位、处理不及时,生产过程中溜子运转摩擦打火或电器失爆产生火花引发局部瓦斯爆炸,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矿井井巷和设备、设施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灾难性后果。
3.1.3.2现我矿的一车场北翼石门工作面可能会由于风量不足、局部瓦斯积聚或局部风机停止运行,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瓦斯排放制度再加上电器失爆或人为的一些不可预见的火源引爆瓦斯,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矿井井巷和设备、设施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灾难性后果。
3.2.1尽可能保持矿井正常通风,恢复被损坏的通风设施。
4、井下水灾事故风险评估4.1事故风险分析4.1.1水灾事故的发生分析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分析,影响我矿的水灾类型主要为:老空水水害、091101工作面、091102运输及回风顺槽掘进迎头的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地表水水害。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9、14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岩组分别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井田地形沟谷纵横,地表采空塌陷等易导致地表水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周边小煤窑的积水情况不明;采空区积水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
防治水的主要措施是:(1)留设采区及井田边界隔离防水煤柱。
(2)井下设排水泵房、水仓、水沟、排水管路等排水系统。
并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及抗灾能力。
(3)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空水采取探放疏水的措施。
(4)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察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