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

摘要

论述了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及运用进展情况。采用寻找最佳配比制备ZrO2包覆的SO42-/ SnO2固体超强酸,讨论了ZrO2与硫酸铵的最佳物质的量比,硫酸铵与SnC l4 最佳摩尔比,煅烧温度,固体超强酸的最佳使用量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ZrO2:(NH4)SO4摩尔比为100:6,(NH4)2SO4:SnCl4=1:2时所制备的ZrO2包覆的SO42-/ SnO2固体超强酸,在400摄氏度煅烧

取固体超强酸0.8g原料无水乙醇(20ml)与冰乙酸(10g)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5°c),为较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制得的乙酸乙酯的酯化率为61.75%。

[关键词]包覆固体超强酸制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Abstract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d of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in details.By looking for the best ratio of ZrO2-coated SO42-preparation/SnO2 solid superacids, discusses ZrO2 and ammonium sulfate best amount of substance than, ammonium sulphate and SnC l4 best molar ratio, burning temperature, solid superacids best usage on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impac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o ZrO2: (NH4) SO4 molar ratio of 100: 6, (NH4) SO4: SnCl4 = 1: 2, the preparation of ZrO2-SO42-/SnO2 solid superacids, calcination of the 400 degrees Celsius ,Take solid superacids 0.8g raw ethanol (20ml)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10g)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5 (°C), for greater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conditions in the final of ethyl acetate ester rate of 61.75%.

Key words:coating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synthesis acetic ether

目录

目录 (3)

1. 前言 (4)

1.1 引言 (4)

1.2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状况 (4)

1.3 固体超强酸的应用 (5)

1.4 存在的不足 (5)

1.5 展望 (6)

1.6 本实验中反应的催化条件 (7)

2. 实验部分 (8)

2.1 实验试剂 (8)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8)

2.3 实验过程 (8)

2.3.1 ZrO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42-/SnO2的制取 (9)

2.3.2 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9)

2.3.3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催化机理 (9)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0)

3.1硫酸铵最佳包覆量 (10)

3.2 考察n(NH4)2SO4)与n(SnCl4)的比例对乙酸乙酯的催化效率的影响11

3.3煅烧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12)

3.4催化剂的最佳用量 (13)

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13)

4. 结论 (14)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1 引言

酸催化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的催化类试剂。酸催化反应一般都符合Bronsred规则,即反应速度与催化剂的酸强度成正比,因此提高催化剂的酸强度并加以利用,一直是催化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发展,酯化反应已成为精细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反应,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进步和优化,其中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液体超强酸得到广泛的研究,最早应用于酸催化剂的液体超强酸大多含有卤素元素(尤其是氟),存在着许多缺点,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立法要求日趋严格,化学工业中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希望原料中的每一个分子都能转化为产品,实现污染的零排放,采用无毒无害原料,生产环境友好产品·而催化剂在实现上述目的中起关键作用·酸催化剂在催化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如H2SO4,HF,H3PO4等为常用的酸,它们以分子形态参与化学反应,因此有较好的低温活性,但是,使用这类催化剂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产生大量的废液,设备腐蚀严重及催化剂与反应物产物分离的困难,化学工艺上难以实现连续生产等缺点,而固体酸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可见开发可代替浓硫酸等液体酸的固体酸催化剂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中普遍关注的新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环保立法要求的越来越严格,采用新型无毒高效的催化剂,实现生产过程的“原子经济”化和原料的“零排放”是化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独特的高催化性和选择性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开发为实用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绿色”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2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状况

酸催化反应涉及到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还涉及到烯烃水合、烯烃聚合、芳烃烷基化、芳烃酰基化、醇酸酯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可以说酸催化剂是这一系列重要工业的基础。超强酸是指酸度比100%的硫酸酸性更强的酸,即Hammett酸度函数H0<-11.93的酸,它与以前广泛研究的液体超强酸相比,不仅酸强度大, 且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副反应少、不腐蚀设备、无“三废”污染、可再生重复使用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迅速成为催化剂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并代替传统的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中。1979年Arata和Hino首次合成了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发现酸强度比100%的硫酸高104倍,并报道了它在烷烃异构化反应中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此后人们对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展开了广泛的研究[1-3]。目前固体超强酸广泛用于酯化、烃类异构化、烷基化、脱水、水合、环化、缩合、选择性硝化等重要有机反应中,并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其中由硫酸根促进的SO42-/MxOy 型无机固体超强酸对几乎所有的酸催化反应都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好的产物选择性,而且还易于分离、易再生、不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少及热稳定性好等,因而更是人们目前应用研究的热点。

研究工作集中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酸性及结构表征、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及催化作用等方面[4]。改变制备条件和添加组分,目的是改善超强酸内部结构,增大该固体酸的比表面积,以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总之,固体超强酸在今后仍然是新型催化材料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是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之一,目前的研究重点是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合成技术、应用技术和参杂技术。本文研究的是ZrO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42-/ SnO2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1.3 固体超强酸的应用

近年来在化学领域内新开发的固体超强酸引起了许多研究者们的极大重视,一方面,固体超强酸具有极强的酸性,能在普通条件下使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甚至能使对离子反应几乎无活性的饱和烃在室温下发生反应;另一方面,在固体超强酸存在下,某些极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正碳离子能成为稳定长寿命的化学种,将它们当做中间体用分光法来捕捉,以研究各种复杂反应的过程,从而开发出许多有价值的新反应,利用固体超强酸体系进行有机反应的研究已十分盛行。

近年来,用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对缩醛(酮)、酯化反应催化作用的研究非常活跃,也取得了许多满意的成果,有些已经应用到了工业生产中。对其他反应的催化效果也在不断地研究中。总之,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固体超强酸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其必将应用于更多领域。

1.4 存在的不足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取代硫酸进行催化酯化反应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比酸强度高低不一,不能适应不同反应的需要,且使用过程中活性会逐渐下降,使用寿命还达不到工业化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要求,还有反应中活性中心的溶剂化作用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固体超强酸由负载物(或称促进剂)和载体两部分组成,早期固体超强酸的负载物主要是含卤素的化合物。尽管这类催化剂对各类化学反应都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在反应过程中有卤素析出,对反应装置腐蚀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提出了开发和研究不污

染环境、对生产设备无腐蚀的新一代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另外,固体酸催化剂与其他多相催化反应一样,催化剂表面易发生结炭而丧失活性。且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为细粉状,流体流经催化剂的阻力大,不适合工业上连续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尽管对固体酸催化剂作了大量的研究,但要实现工业化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作,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应是研究工业化的关键问题,如制备出活性更高、选择性更好、成本低的催化剂,研究解决固体催化剂与产物的工业分离、回收、重复利用和再生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表面酸与制备方法、促进剂、载体的关系以及酸性分布与制备方法、催化反应活性的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加强固体酸催化剂失活机理、再生方法的研究,为工业化提供必要条件。

固体超强酸的改性研究成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今后研究和开发的另一个主要方向。一方面是促进剂的改性的研究,人们主要集中于研究这类无卤素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合成了各种含SO42-负载物的催化剂,极大地丰富了催化反应与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是对载体的改性研究,通过改性催化剂的载体使催化剂能提供合适的比表面积、增加酸中心密度、酸种类型、增加抗毒物能力提高机械强度等作用。目前改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金属氧化物ZrO2、TiO2和Fe2O3为母体,加入其他金属或氧化物形成多组元固体超强酸:引入稀土元素改性;引入特定的分子筛及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等。制备新型类分子筛结构的固体超强酸为解决原有固体超强酸比表面积小、活性点利用率低、孔径小、不适于分子反应的弊端,一方面可通过担载的方法解决;另一方面就是制备介孔或大孔的类分子筛结构的固体超强酸。对于有关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机理研究,目前仍缺乏一个能被普遍认可的理论,因此,今后还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

1.5 展望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用,二十一世纪化工生产的要求和特点将更加促进固体酸在化学工艺上的利用,随着人们对固体超强酸不断深入研究,催化剂的种类也从液体含卤素超强酸发展为无卤素固体超强酸、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无论是催化剂的制备、理论探索、结构表征,还是工业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发现,固体超强酸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中的热点。而它与液体酸相比,固体酸的低腐蚀性、易于产品分离、能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制备与储存相对较容易的特点是一大优势。另一方面,其本身包含大量不同强度的酸性点,且有时性质不同,针对特定的反应应选择适

当的固体酸催化剂成为可能。目前在固体超强酸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要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弄清超强酸性和催化活性产生的机理和规律,从理论上指导合成和制备各种高性能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应用研究上则根据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提高使用寿命和拓展使用范围。

目前国内外不少化学工作者正在开发、研究固体酸催化剂以取代传统的酸催化剂,特别是环境友好催化剂倍受人们关注。在以前进行的固体超强酸催化材料的研究开发中,绝大多数是将二价的SO42-酸根离子负载在金属氧化物上或另外一种氧化物负载于金属氧化物上,形成SO42-/MxOy型的固体超强酸[5-6]。

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本身就有着许多优点和高催化活性。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经过改性的SO42-/MxOy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调节了催化剂的酸的强度和酸密度,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寿命等一系列性能指标,使其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另外,通过对固体超强酸的进一步改性,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寿命等性能[7]。因而在不久的将来用它来取代液体酸是可能的。固体超强酸被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催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而且是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之一,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成为了越来越受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类新型催化材料,因而对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但是固体超强酸还只是处于开发研究阶段,研究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催化剂的制备成本高,受制备条件影响大,所以固体超强酸的催化理论研究还需加强,对固体超强酸能催化的有机反应还要进一步探索,其工业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是否可制备出催化效果更好的改性固体超强酸等问题都有碍于固体超强酸的推广应用。如果能够圆满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固体超强酸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催化技术也将会有一个新的突破和飞跃[9-10]。

1.6 本实验中反应的催化条件

酯化反应是典型的酸催化反应,催化剂是影响反应速率和收率的关键因素。与传统硫酸催化剂相比,固体酸催化剂活性高、与反应物异相容易分离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且有易回收、可重复使用可实现连续生产等优点,因此作为替代浓硫酸的新型催化剂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纯净的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极好的工业溶剂,被广泛用于醋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乙烯树脂、乙酸纤维树酯、合成橡胶、涂料及油漆等的生产过程中。目前工业上的制备是在浓硫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乙酸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此法存在着对设备腐蚀严重,副产物多,后续处理工艺复杂和酸废水排放量大等一系列问题[11-13]。

自1979 年Hino等[14]首次合成出SO42-/ Fe2O3固体超强酸以来,由于其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及特殊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可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行业。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对烯烃双键异构化、烷烃异构化、醇的脱水和醇的酯化等许多反应都显示很高的反应活性,甚至对有些反应在常温下就显示较高的催化活性[15]。与含卤素的固体超强酸及浓硫酸催化剂相比,具有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对水稳定、对热稳定、酸强度高、制备方法比较简便、后处理简单及可重复利用等许多优点[16]。但传统方法制备的该类催化剂的酸性和活性尚不能令人满意, 且存在易积炭失活和比活性远低100%的硫酸,尤其在使用过程中活性会逐渐下降,使用寿命还达不到工业化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要求。

鉴于此,本文对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把ZrO2包覆在固体超强酸SO42-/ SnO2表面,应用于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制备出酸性、活性、稳定性均较好的催化剂。较固体超强酸SO42-/ SnO2,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

本实验以常规试剂ZrO2、硫酸铵和SnCl4为原料,采用“定量包覆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ZrO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42-/ SnO2,并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ZrO2与硫酸铵,硫酸铵与SnCl4摩尔比对固体超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各种条件下对催化酯合成的影响,并从中找出最优条件[17-18]。

在本实验中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时间为2h,原料乙醇(10g)与冰乙酸(20ml)的配比,催化剂用量为0.8g,此时催化合成的酯化率可达61.75%左右。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二氧化锆(北京化工厂);硫酸胺(洛阳化学试剂厂);结晶四氯化锡(汕头市光华化学厂);冰乙酸(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所用水均为高纯水。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电磁搅拌器(南京市华波电子仪器厂);电动搅拌器(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真空抽滤装置(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恒温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马弗炉(上海实验电炉厂);。

2.3 实验过程

2.3.1 ZrO 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 42-/SnO 2的制取

称取30g 左右的ZrO 2,磨细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浸泡3h ,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在烘箱中110℃干燥3h 。将SO 42-/ZrO 2 固体超强酸放入SnCL 4的无水乙醇溶液(10g.l -1)里,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中110°C 。再放进马弗炉中煅烧2.0小时,得到SnO 2包覆的SO 42-/ZrO 2固体超强酸。

2.3.2 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取20mL 无水乙醇、10g 冰醋酸、0.8g 上述制备的Fe 2O 3包覆的SO 42-

/ZrO 2固体超强酸加入100mL 单口圆底烧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的水浴中边搅拌边加热,回流2h 。反应完毕后离心分离,取清液 5.00mL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5mol/LNaOH 溶液滴定,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 。若设反应前20mL 乙醇、

10g 冰醋酸的混合液5.00mL 用0.5mol/LNaOH 溶液滴定,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 0,则此酯化反应的酯化率为[19-21]:

2.3.3固体超强酸SO 42-/ZrO 2的催化机理

载体 ZrO 2粉体先后经(NH 4)2SO 4溶液、SnCl 4无水乙醇溶液浸渍后,表面附着了一层(NH 4)2SO 4和一层SnCl 4。(NH 4)2SO 4层在内,SnCl 4层在外。无水乙醇在空气中挥发后,SnCl 4水解成Sn(OH)4,SO 42-不是与金属形成硫酸盐,而是与金属原子形成双齿配位结构,并通过Zr=O 双键的诱导效应,使得Zr-O 键上电子云强烈偏移,提高了金属原子的正极化程度,强化L 酸中心,从而可呈现超强酸性,同时更易使H 2O 发生解离吸附产生B 酸中心。由此可推断催化剂L 酸和B 酸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式中M 代表Zr 。

催化剂SO 42-/SnCl 4可能是由于具有较强的解离吸附H 2O 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转化使B 酸中心和L 酸中心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最佳组合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硫酸铵最佳包覆量

称取二氧化锆4g,按n(NH4)2SO4):n zro2=1%,2%,

4%6%8%10%20%30%40%50%60%70%80%90%的比例进行包覆硫酸铵,在磁力

搅拌器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110°c)烘于以后称取5

份固体超强酸在活化温度400℃温度下马弗炉中活化2.0h. 冰乙酸的质量(g)数

值与无水乙醇的体积(mL)数值比为1:2,固体超强酸占冰乙酸质量的8% 表1:不同n(NH4)2SO4):n zro2 的配比合成催化剂的酯化率

Table 1: different n (NH4) 2SO4): n ratio of zro2 synthetic catalysts for

esterification rate

n(NH4)2SO4)

:n zro2

1%10%20%30%40%50%60%70%80%90%

酯化率(%)24.2851.8359.9140.15

62.8

2

60.8863.6

2

53.0067.0146.42

表2:不同n(NH4)2SO4):n zro2 的配比合成催化剂的酯化率

Table 1: different n (NH4) 2SO4): n ratio of zro2 synthetic catalysts for

esterification rate

n(NH4)2SO4):n

zro2

2% 4%6%8%

酯化率(%)37.4855.6564.4057.05

最佳n(NH4)2SO4):n zro2=6:100 在增加硫酸铵的量,酯化率并不会提高,

3.2 考察n(NH4)2SO4)与n(SnCl4)的比例对乙酸乙酯的催化效率的影响

实验中具体考察n(NH4)2SO4)与n(SnCl4)的比例对乙酸乙酯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取二氧化锆分装四份,每份1 g, 按n (zro2):n(NH4)2SO4)=100:4和100:6的比例进行包覆计算出v(NH4)2SO4)(硫酸铵得浓度为0.5mol*L-1)),在磁力搅拌器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110°)。取烘干后的ZrO2:/SO42-三份(各1g)以后按n(NH4)2SO4):n(SnCl4)=1:2,1:1,2:1分别包覆,烘干(110摄氏度),在温度400℃温度下马弗炉中活化2.0h. (具体的滴定记录见备课本)冰乙酸的质量(g)数值与无水乙醇的体积(mL)数值比为1:2,固体超强酸占冰乙酸质量的8%

表3 在n (zro2

):n(NH4)2SO4)=100:4时,催化乙酸乙酯的酯化率In the n (zro2): n (NH4) 2SO4) = 100:4, the 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rate of ethyl acetate,,

1:21:12:1

n(NH4)2SO4):

n(SnCl4)

酯化率(%)37.40 57.34 46.56

表3:n (zro2):n(NH4)2SO4)=100:6时

n(NH4)2SO4):

1:21:12:1

n(SnCl4)

酯化率(%)61.75 38.23 40.72

(M乙醇∶n乙酸=2:1,反应温度为60~70℃,催化剂用量为0.8g)

在n (zro2

):n(NH4)2SO4)=100:4时n(NH4)2SO4):n(SnCl4)=1:1时酯化率最大

n(NH4)2SO4)=100:6时n(NH4)2SO4):n(SnCl4)=1:2 是酯化率最大在n (zro2

):

这是因为SnCl4包覆量过高,使得SO42-不能较好地负载于SnO2上,从而活性中心较少使酯化率下降。(由于时间有限所以选取的比例并不是很完全,而且选取的比例跨度可能有些过大)

3.3煅烧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称取二氧化锆4g,取硫酸铵(0.5mol*L-1)66.48mL,在磁力搅拌器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110°)。研磨所得产物,然后称量的质量m1,按n SnO2:n(NH)4HSO4)=1%的比例进行包覆计算出SO42- /ZrO2固体超强酸入SnO2的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然后加入8.4mLSnO2(10g.L-1)的无水乙醇溶液,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于110℃下在烘箱中烘于),烘于以后称取0.8g×5份固体超强酸马弗炉中活化2.5h活化温度分别设为200℃,300℃,400℃,500℃, 600℃,(具体的滴定记录见备课本)冰乙酸的质量(g)数值与无水乙醇的体积(mL)数值比为1:2,固体超强酸占冰乙酸质量的8%

表4 :

温度/℃200 300 400 500 600

12.58 18.20 26.55 21.12 12.46

酯化率

(%)

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机体的催化活性变高,酯化率逐渐增加,当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时,酯化率达最大,继续提高煅烧温度,其酯化率反而降低,这是

因为过高温度导致超强酸晶体结构被破坏,使酯化率下降。故实验选择酯化温度为400℃左右。

3.4催化剂的最佳用量

称取不同质量的固体超强酸进行酯化反应,考察固体超强酸使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称取二氧化锆4g,取硫酸铵(0.5mol*L-1)66.48mL,在磁力搅拌器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110°C)。研磨所得产物,然后称量的质量m1,按n SnO2:n(NH)4HSO4)=1%的比例进行包覆计算出SO42- /ZrO2固体超强酸入SnO2的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然后加入8.4mLSnO2(10g.L-1)的无水乙醇溶液,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干,然后烘干(烘箱里,于110℃下在烘箱中烘于),马弗炉中活化2.0h活化温度400℃,10g冰乙酸+20mL无水乙醇+催化剂,冰乙酸的质量(g)数值与无水乙醇的体积(mL)数值比为1:2,

表5

催化剂用量0.2 0.4 0.6 0.8 1.0

酯化率(%)12.37 9.13 16.26 22.94 21.44

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在最佳煅烧温度400°C、硫酸铵的包覆量(6%)和SnCl4(10g.L-1)(n SnO2:n(NH4)2SO4)=1:2)的包覆条件制取催化剂5g,按M催化剂:M冰醋酸最佳比值,即催化剂最佳量,进行若干次酯化反应,探究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次数并分析其酯化率的影响见表6.

表6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反应的影响

Table 6 the number of catalyst on the reaction

1 2 3 4

催化剂重复

利用次数

酯化率(%)64.67 39.69 28.38 20.51

参考系(未包覆SnCL4)

1 2 3 4

催化剂重复

利用次数

酯化率(%)59.15 28.93 24.38

(n乙醇∶M乙酸=2:1,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温度为60~70℃,催化剂用量为0.8g)随着固体超强酸使用次数的增加,催化效率下降的有些大,说明根据本实验所提供的配比合成的固体超强酸的Sn-O结合的并不很好,所以催化效率下降很快。

4. 结论

ZrO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42-/ SnO2对酯化反应亦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不腐蚀设备,便于回收重复使用,且制备简单, 同时该催化剂具有产物后处理简单,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本文制取ZrO2包覆的固体超强酸SO42-/ SnO2的最佳性能条件为:

煅烧温度400°C、硫酸铵的包覆量(6%)和SnCl4(10g.L-1)(n SnO2:n(NH4)2SO4)=1:2)的包覆条件制取,催化剂用量为0.8g,M乙醇∶n乙酸=2:1,反应温度为60~70℃,此时催化酯合成的效果最好,其中酯的收率为61.75%。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

聚甲氧基二甲醚及DMM概述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8是国际上公认的降低油耗和减少烟气排放的新型环保型燃油含氧组分。它最先由美国开始研究,欧洲的几家公司也进行了探索,但都存在收率低、产物分布不理想等问题。国内报道最多的是中科院兰州化物所采用甲醇、甲醛这两种大宗煤化工产品,采用环境友好的离子液体新催化材料,使单程DMMn收率达到50%,其中n=3-8的产物可达45%-50%,但是还在实验室研发阶段。西安尚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永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一套以离子固体为催化剂,甲醇直接到聚甲氧基二甲醚 DMM3-8循环工艺,使单程DMMn收率达到78%,其中n=3-8的产物可达75%-90%,优点为:催化剂不需要回收,直接循环利用,在生成过程中脱出的稀甲醛,不需要加压与降压精馏,回到前一工序循环使用,减少大量的蒸汽,与电耗。以通过实验室小试,模拟试验,2000吨/年的中试装置在安装调试中,5万吨/年的可研报告在编写中。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工业化生产。 DMMn的十六烷值76以上,含氧为47~50%,闪点为65.5℃,沸点为156-350℃。由于DMMn十六烷值高,物性与柴油相近。按比例调和到柴油中,可增加油品含氧量,提高柴油质量,增加含氧量7%以上。DMM3-8环保性能好,减排50%以上的尾气污染,大幅度减少NOx和CO的排放。 在柴油中可添加10%至20%。我国目前交通用柴油每年超过1.5亿吨左右,如果按照15%至20%的比例添加,对DMM3-8的年需求量

超过1800至2400万吨,市场潜力极大,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价值。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后,能消化甲醇,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开辟了我国发展优势煤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的清洁能源技术的新途径。社会效益显著。

11、肉桂酸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肉桂酸的制备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1、了解肉桂酸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抽滤等基本操作; 3、熟悉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肉桂酸又名β-苯丙烯酸,肉桂酸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实验室以苯甲醛和醋酐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钾的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即得肉桂酸。 2、PerKin反应:芳醛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催化剂一般为酸酐对应的羧酸钠盐或钾盐,用无水碳酸钾代替醋酸钾,可缩短反应时间,产率也有所提高。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主要试剂:苯甲醛、乙酸酐、无水碳酸钾、氢氧化钠水溶液、盐酸(1:1)、活性炭、试剂水 2、试剂的物理性质 名称分子量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 肉桂酸148白色单斜棱晶135-1363000.0418 苯甲醛106无色液体-26178.10.3 碳酸钾102白色结晶粉末-73.1138.6253(20℃) 乙酸酐102无色透明液体-73.1140.012(冷) 四、试剂用量规格 试剂用量 苯甲醛 5.0ml(0.05mol) 乙酸酐14.0ml(0.145mol) 碳酸钾7.00g 10%NaOH水溶液40ml 盐酸(1:1)25ml 水110ml 活性炭3小勺

主要仪器:150ml三颈烧瓶、量筒(10ml) 、量筒(100ml)、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水蒸气发生器、玻璃棒、250ml锥形瓶、布氏漏斗、吸滤瓶、表面皿、电炉等 5-1 肉桂酸制备的回流装置 5-2 水蒸汽蒸馏法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 时间步骤现象 1、取5ml苯甲醛,14ml乙 酸酐和7g碳酸钾放入 150ml三颈烧瓶。 无色透明液体。 14:00-14:06 14:07-14:502、将此混合物进行加热回 流45ml,并观察颜色。 起初冒白烟,出现大量泡沫。 泡沫完全消失(14:06),液体 变成乳黄色混浊状。 液体渐渐澄清,微沸,橙红色 慢慢加深,最后为红褐色溶液。 温度172℃。

化学论文 固体超强酸概述

固体超强酸概述 摘要:当下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可持续发展日益被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已是非解决不可。固体超强酸被认为是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之一,因而,对其进行综合论述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固体超强酸的性质和定义、分类、合成方法(各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表征(酸中心模型、酸性、酸强度、酸结构)及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脱水反应、缩醛反应、酯化反应的应用这五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应用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很多有机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酸催化,包括酯化反应、烷基化、酰基化、聚合反应、异构化、氧化反应、醇的脱水反应,还有些如硝化、氢化、羟基化、重排反应、氢交换、降解、卤化、氯化苯以及氯化烷烃的还原等,工业生产上大量使用液体酸进行催化。这些液体常规酸包括硫酸、氢氟酸、磷酸等,它们在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但缺点也很明显。液体酸容易腐蚀仪器、难于和产物分离、造成大量污水排放,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历史由来己久,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相继制定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相比较传统的液体酸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自身的优势也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和重视,对它们的研究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当我们喊出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口号时,环保催化剂的研发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羧酸酯在工业上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上合成羧酸酯一直采用浓硫酸为催化剂,由于浓硫酸存在一些人所共知的缺点,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新的催化剂来取代浓硫酸。目前文献报道的酯化反应催化剂有很多,但绝大部分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几乎未见工业化报道,其中固体超强酸就是一种新型酯化反应催化剂。自1979年Hino等合成ZrO2/SO42-和TiO2/SO42-以来,这种催化剂由于具有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催化反应温度低、稳定性能好、制备方法简便、处理条件易行、便于工业化、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 固体超强酸的性质和定义 超强酸是指比100%硫酸的酸强度还强的酸。其酸强度用Hammett指示剂的酸度函数H0表示。已知100%硫酸的H0=-11.93,凡是H0值小于-11.93的酸均称为超强酸,H0值越小,该超强酸的酸强度越强。 超强酸和通常的酸一样,有Bronsted型(B酸)和Lewis型(L酸)。把质子给予碱B:的HA是B酸,而从碱B:接受电子对的A是L酸。 B: +HA→ B: H+A+ (1)

最新实验十一肉桂酸的制备

实验十一肉桂酸的制 备

实验十一肉桂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热过滤及水蒸汽蒸馏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 芳香醛与含有α-氢的脂肪族酸酐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芳基取代的α,β不饱和酸。这种缩合反应称为Perkin 反应。本实验将芳醛与酸酐混合后在相应的无水羧酸盐存在下加热,可以制得α,β不饱和酸。 CHO(CH3CO)2CH3COOK CH CHCOOH CH3COOH + + 按照Kalnin所提出的方法,用碳酸钾代替Perkin反应中的醋酸钾,反应时间短,产率高。 三、实验药品: 苯甲醛3mL(3.15g,0.03mol),碳酸钾4.2g(0.03mol),乙酐8mL(8.64g, 0.084mol),饱和碳酸钠溶液,活性碳,浓盐酸。 四、实验仪器: 三口瓶,温度计,空气冷凝管,瓶塞,滴管,水蒸汽蒸馏装置,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接引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布氏漏斗,抽滤瓶。五、实验步骤: 在250mL三口瓶中放入3mL(3.15g,0.03mol)新蒸馏过的苯甲醛[1]、 8mL(8.64g,0.084mol)新蒸馏过的醋酐[2]以及研细的4.2g无水碳酸钾[3]。三口瓶,一口装温度计,一口装回流冷凝管,一口用塞子塞上,上加热[4]回流 30min。由于有二氧化碳放出,初期有泡沫产生。

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稍冷向反应液中加入20mL冷水,振荡下慢慢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5](注意有大量的CO2气体产生,不要冲料),调节反应液呈弱碱性pH=9~10。用二口瓶作为水蒸汽发生器,如图安装水蒸汽蒸馏装置,进行水蒸汽蒸馏,蒸出未反应的苯甲醛,直至馏出液无油珠澄清为止。 待三口烧瓶内的剩余液稍冷,加入半匙活性碳,在石棉网上煮沸2~3分钟,趁热进行抽滤,滤液转移到烧杯中。将滤液用浓盐酸酸化(不易过快,否则晶型过细),使呈明显酸性(pH=3)[6],用冷水浴充分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挤压除去水份。 产品在水中或30%乙醇中重结晶[7]。产品包在方形滤纸中,自然晾干,下次实验称重,计算产率。 肉桂酸为无色晶体,有顺反异构体,通常以反式异构体形式存在,熔点135~136℃,沸点300℃,d 1.245 。 附注 [1] 苯甲醛久置会氧化为苯甲酸,这不但影响反应的进行,而且苯甲酸混在产品中不易除干净,将影响产品的质量。故实验前要重新蒸馏,收集170~180℃馏分供使用。

固体超强酸制备

探究思路:两个要求:“保证活性高作为前提,以使用次数作为重要比较指标” 其实,一个固定酯化反应采用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均以该酯化反应作为探究优化制备条件)作为催化剂,所得到的酯化效率差别不会大,只要肯花功夫、时间探究便可达到,所以探究重点摆在对比固体超强酸的稳定性上即提高其使用寿命,而使用寿命以催化活性高作为前提(不同催化剂间催化效用相差不大下,尽管催化效率较差点,但使用次数好,这也算是好催化剂),但在催化效用有一定情况下,探究使用寿命才有意义,随意首先需要探究出优化的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条件和酯化条件。 借助微波酯化反应探究最佳活性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然后以活性最佳的催化剂探究微波酯化反应条件。 微波辐射酯化反应——“微波辐射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S2O2-8/M X O Y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最佳的微波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0 g,酸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0∶2。0,微波功率为595 W,微波辐射时间为30 min,产率84。1%。 主要试剂和仪器:冰醋酸(CP),正丁醇(AR),微波炉,阿贝折光仪(或红外光谱波峰测试)实验过程: 在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7 mL(0。1 mol·L-1)的冰醋酸和9。1 mL(0。1 mol·L-1)的正丁醇(最适宜的酸醇比为1。0∶2。0),加入2。0 g催化剂,然后将圆底烧瓶装好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置于微波炉内。在搅拌下先以65 W的功率加热1 min,再以最适宜的微波功率是595 W,一定反应时间加热回流时间30 min。反应完毕取出圆底烧瓶,待反应物稍冷,过滤出催化剂,粗产品经提纯、干燥、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在合成反应中,有些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水,为了提高转化率,常用带水剂把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可作带水剂的物质必须要与水水作用产生共沸物使得水更易被蒸出,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它可以是反应物或者产物,例如如:环已烯合成是利用产物与水形成共沸物;乙酸异戊酯合成中,反应初期利用原料异戊醇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或原料,产物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并用分水器分水,同时将原料送回反应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原料减少,则利用产物乙酸异戊酯与水形成 二元共沸物. 带水剂也可以是外加的。反应物及产物沸点比水高但反应又产生水的,外加第三组分,但第三组分必需是对反应物和产物不起反应的物质,通常加入的第三组分有石油醚,苯甲苯,环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 在250mL单口平底烧瓶中加入10mL正丁醇、6mL乙酸,再加入适量的三氯化铁作催化剂,放入微波炉内,装上回流冷凝管及分水器,在一定功率微波连续辐射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分出有机层,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

肉桂酸的制备完整版

肉桂酸的制备完整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实验六:肉桂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回流、简易水蒸气蒸馏等装置。 二:实验基本原理 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类似羟醛缩合的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芳香醛,这个反应称为Perkin反应。催化剂通常是相应酸酐的羧酸的钾或钠盐,也可以用碳酸钾或叔胺。 三:主要试剂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其他性质 苯甲醛:分子式C7H6O,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 kPa (26℃)折射 率,闪点 64℃,引燃温度192℃。是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醛。在 室温下其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乙酸酐:分子式C4H6O3,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 kPa (36℃),闪点49℃,引燃温度316℃。相对密度。折光率。低

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780mG/kG。有腐蚀性。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有催泪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肉桂酸:分子式C9H8O2,又名β-苯丙烯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通常以反式形式存在,为白色单斜晶体,微有桂皮气味。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 四: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 五:实验装置图 主要仪器: 1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温度计,简易水蒸气蒸馏装置,抽滤装置,250mL烧杯,表面皿。 六:实验简单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记录

2009级应化—《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朱莉娜

《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绿色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品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了解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后续课程有化工工艺学,毕业论文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知道该学科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绿色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品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了解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3、了解和掌握绿色催化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在催化领域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生产方面的工作。 三、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认知。 理解———是指能懂得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绿色催化理论说明、解释并运用到实践中。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绿色催化的具体操作。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本课程属于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专业必修课:理论课学时数72,学分4个。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自我经验叙述、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尤其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原始的课堂实录,或者是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教材可选用王延吉等主编的《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六、课程评价 1、考核由平时成绩30%(作业、论文,学生课堂出勤和表现),期末考试70%(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论述。考试时间2小时)三部分组成。 2. 集中考试说明 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有可能的话,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3) 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25%;填空题15%;简答题40%;论述题20%。 4) 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载体 B.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C.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简述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D.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例:以某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工艺为例、试比较其传统合成方法与经过绿色催化技术改进后的合成方法之间的优缺点。

固体超强酸系列催化剂制备

1. 稀土固体超强酸S2O82- / Sb2O3 / La3+催化剂制备: 将8g SbC13溶于40mL乙醇和20mL苯的混合液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透明锑醇液,再向溶液中加入10mL异丙醇,使醇化反应进行得更彻底,然后加入少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滴加氨水,使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胶状沉淀,低温化12h左右,多次洗涤至无Cl-检出。滤饼于110℃烘干后,研磨过100目筛。搅拌下将Sb2O3浸渍在一定浓度的(NH4)2S2O8溶液中lh,用量为每克Sb2O3用15mL(NH4)2S2O8溶液,抽滤,烘干,置于马弗炉中焙烧,得S2O82-/ Sb203催化剂。将Sb2O3浸渍在一定浓度的(NH4)2S2O8和一定浓度的La(NO3)3的混合液1h,抽滤、烘干置于马弗炉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焙烧,得一系列S2O82-/ Sb2O3 / La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置于干燥器中备用。以代号表示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催化剂。 参考文献:稀土固体超强酸S2O82- / Sb2O3 / La3+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舒华1,连亨池2,闫鹏2,文胜2,郭海福2 (1.学院生化系,554300;2.学院化学化工学院,526061) 稀土,2008.12(29卷第6期) 2. 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2O3制备: 将一定量La203溶于浓度为3.0 mol·L-1的稀盐酸中,配成La3+溶液,再按一定量比量取TiC14与La3+溶液混合,用NH4·H 0[ w(NH3)=12%]水解至溶液呈碱性,控制pH值在8~9,沉淀完全,静置24 h后进行抽滤,并用蒸馏水不断洗涤至沉淀无Cl-存在(用0.1 mol·L-1的AgNO3检验),于105℃烘干后研细.再将该粉末浸泡于浓度为0.8 mol·L-1的稀H2SO4中24 h,然后抽滤,放入干燥箱中在110℃烘干,于一定的温度下焙烧活化3 h,冷却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参考文献: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TiO2-La2 O3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水金,黄永葵,白爱民,赘,聚堂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PPT

肉桂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掌握由 Perkin 反应制备 α, β-不饱和酸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巩固回流、水蒸汽蒸馏、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肉桂酸是生产冠心病药物“心可安”的重要中间体。其酯类衍生物是配制香精和食品香料的重要原料。它在农用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精 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系统命名:3-苯基丙烯酸 属 α, β-不饱和酸 Perkin 反应: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类似羟醛缩合的作用,生成 α, β-不饱和芳香酸的反应。 主反应:
碱催化剂一般为酸酐相应羧酸的钾盐或钠盐,本实验采用醋酸钾作为碱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三、操作步骤

四、数据记录和处理 略 五、实验注意事项
.所用仪器必须是干燥的。因乙酐遇水能水解成乙酸,无水 CH3COOK,遇水失去催化作用,影响反应进行。无水碳酸钾也应烘干至恒重,

否则将会使乙酸酐水解而导致实验产率降低。 2.放久了的醋酐易潮解吸水成乙酸,故在实验前必须将乙酐重新蒸馏,否则会影响产率。
.久置后的苯甲醛易自动氧化成苯甲酸,这不但影响产率而且苯甲酸混在产物中不易除净,影响产物的纯度,故苯甲醛使用前必须蒸馏。 4.无水醋酸钾的吸水性很强,操作要快。它的干燥程度对反应能否进行和产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的影响。 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反应液激烈沸腾易使乙酸酐蒸气冷凝管送出影响产率。 6.在反应温度下长时间加热,肉桂酸脱成苯乙烯,进而生成苯乙烯低聚物。 7.反应物必须趁热倒出,否则易凝成块状。 的质量。 实验中视具体情况,反应时间可以延长,并用 TLC 技术进行反应过程跟踪。 明确水蒸气蒸馏应用于分离和纯化时其分离对象的适用范围,保证水蒸气蒸馏顺利完成。 浓硫酸的滴加要缓慢,要分批滴加。 多。 六、思考题 1.苯甲醛和丙酸酐在无水的 丙酸钾存在下相互作用得到什么产物?写出反应式?
.缩合反应宜缓慢升温,以防苯甲醛氧化。反应开始后,由于逸出二氧化碳,有泡沫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会自动消失。加热回流,控
.中和时必须使溶液呈碱性,控制 pH=8较合适,不能用 NaOH 中和,否则会发生坎尼查罗反应。生成的苯甲酸难于分离出去,影响产物
铬酸氧化醇是一个放热反应,实验中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防反应过于剧烈。反应中控制好温度,温度过低反应困难,过高则副反应增
答: 2.反应中,如果使用与酸酐不同的羧酸盐,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芳香丙烯酸,为什么? 答:酸性条件下,羧酸盐自身也能形成碳负离子,因而反应体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碳负离子。 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文献值) (文献值 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文献值) ( 名 称 分 子 量 10 6.1 2 性 状 无 色 液 体 无 乙 酸 酐 色 10 2.0 8 刺 激 液 体 肉 桂 酸 无 14 8.1 6 色 结 晶 1.2 48 133 -13 4 300 1.3 900 1.0 82 138 -73 -14 0 ∞ ∞ ∞ 1.5 450 1.0 44 178 -26 -17 9 折 光 率 比 重 熔 点 ℃ 沸 点 ℃ 水 溶解度:克/100ml 溶剂 醇 醚
苯 甲 醛

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 百科名片 固体酸克服了液体酸的缺点,具有容易与液相反应体系分离、不腐蚀设备、后处理简单、很少污染环境、选择性高等特点,可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扩大了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 目录 介绍 物质资料 载体的改性 引入稀土元素 失活机理 表征技术 物质特性 优势 介绍 物质资料 载体的改性 引入稀土元素 失活机理 表征技术 物质特性 优势 研究意义 展开 介绍 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强调可持续发展 固体超强酸 的今天,已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可以代替液体酸的固体酸,固体超强酸更是成为热门研究对象。固体酸克服了液体酸的缺点,具有容易与液相反应体系分离、不腐蚀设备、后处理简单、很少污染环境、选择性高等特点,可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扩大了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 物质资料 固体超强酸 酸催化反应涉及到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还涉及到烯烃水合、烯烃聚合、芳烃烷基

化、芳烃酰基化、醇酸酯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可以说酸催化剂是这一 固体超强酸 系列重要工业的基础。在这些生产过程当中应用的酸催化剂主要还是液体酸,虽然其工艺已很成熟,但在发展中却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存在着均相催化本身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缺点,如易腐蚀设备,难以连续生产,选择性差,产物与催化剂难分离等原因。 从而从液体含卤素超强酸发展为无卤素固体超强酸、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无论是催化剂的制备、理论探索、结构表征,还是工业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发现,固体超强酸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中的热点。人们在不断开发新的固体酸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讨固体酸的酸性形成的机理,探讨固体酸催化反应的机理。本文重点对固体超强酸改性、理论研究、表征技术、失活机理及应用领域进行综述,并指出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今后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 载体的改性 催化剂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在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应用中,人们发现主要活性组分s一在反应中较易流 分子式 失,特别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容易失活,这类单组分固体催化剂虽然有较好的起始催化活性,但单程寿命较短。通过对催化剂载体的改性,使催化剂能提供合适的比表面积、增加酸中心密度、酸种类型、增加抗毒物随着人们对固体超强酸不断深入研究,催化剂能力、提高机械强度等作用。目前改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金属氧化物zK)2、Ti02和Fe2Ch为母体,加入其他金属或氧化物,形成多组元固体超强酸;引入稀土元素改性;引入特定的分子筛及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等。 引入其他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对金属氧化物有特殊要求。有些氧化物如MgO、 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的酸度定义

固体超强酸的酸度定义 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是指其酸性中心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对的能力,可以采用Hammett酸度函数H0表达。在所测量的样品中加入少量指示剂B(一种极弱的碱),B与质子结合后生成的共轭酸BH+具有不同性质(如颜色等),根据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的[B]/[BH+]值,则可求得H0: H0=P k BH+-lg([BH+]/[B]) P k BH +=-lg(K BH+) 式中,K BH +是化学反应BH +→B+H+的平衡常数。 H0越小,则表明酸的强度越强,100%H2SO4的H0=-11.94,H0<-11.94的酸就称为超强酸[5] 2.3.3 催化剂失活机理 一般认为,固体超强酸的失活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表面上的促进剂的流失,如酯化、脱水、醚化等反应过程中,水或水蒸气的存在会造成超强酸表面上的促进剂流失;使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中心数减少,导致酸强度减弱,催化活性下降;在有机反应中,由于反应物、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吸附、脱附及表面反应或积炭现象的发生,造成超强酸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或失活;反应体系中由于毒物的存在,使固体超强酸中毒,使负电性显著下降,配位方式发生变化,导致酸强度减小而失活[17]。以上几种失活是暂时的失活,可通过重新洗涤、干燥、酸化、焙烧和补充催化剂所失去的酸性位,烧去积炭,恢复催化剂的活性3。这也就是固体超强酸与液体超强酸相比,具有可重复使用性的原因。 2.4实验内容2.5 对比实验 1. 使用先前制备的SO 42-/ZrO 2的 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用电子天平准确称 取5g冰醋酸、6.8g正丁醇和0.4g该催化剂,再取出1g反应混合物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测其酸值,剩余混合物加入白钢罐中,在恒温油浴120℃加热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

————————————————————————————————作者: ————————————————————————————————日期: ?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 一、实验原理 利用柏琴(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一般认为脂肪酸钾盐或钠盐为催化剂,提供CH 3COO-负离子,从而使脂肪酸酐生成负碳离子,然后负碳离子和醛或羧酸衍生物(酐和酯)分子中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形成中间体。 在珀金反应中,是碳酸钾夺取乙酐分子中的α-H,形成乙酸酐负碳离子。实验所用的仪器必须是干燥的。 主反应: 副反应: 在本实验中,由于乙酸酐易水解,无水碳酸钾易吸潮,反应器必须干燥。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反应温度太高,易引起脱羧和聚合等副反应,所以反应温度控制在150~170℃左右。未反应的苯甲醛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离。 机理: 【此机理中的碱为无水乙酸钾】 二、反应试剂、产物、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三、药品 四、实验流程图 五、实验装置图

(4)干燥装置 六、实验内容 在250ml三口烧瓶中放入3ml( 3.15g,0.03mol)新蒸馏过的苯甲醛、8ml(8.64g,0.084mol)新蒸馏过的乙酸酐,以及研细的4.2g无水碳酸钾。三口烧瓶的侧口插入一根200℃温度计,温度计要求插入液面以下,采用空气冷凝管缓缓回流加热45min。由于反应中二氧化碳逸出,可观察到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出现。 反应完毕,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20ml水,再慢慢加入碳酸钠中和反应液至pH等于8。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蒸出未反应完的苯甲醛。待三口烧瓶中的剩余液体冷却后,加入活性炭煮沸10-15min,进行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或溶液pH=3)。冷却,待晶体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抽干,让粗产品在空气中晾干。产量:约3.0g(产率约65%)。 粗产品可用热水或3:1的水-乙醇重结晶。肉桂酸有顺反异构体,通常以反式存在。 纯肉桂酸为微有桂皮香气的无色针状晶体。熔点mp=133℃。 (一)制备阶段: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资料

中药学专业毕业环节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二O一五年三月

1 香豆素概述 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根据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1.1 简单香豆素 简单香豆素是指仅在苯环上有取代,而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者8位没有形成呋喃或吡喃环的香豆素。取代基可以是羟基、甲氧基等。如伞形花内酯、当归内酯、七叶内酯都属于简单香豆素。 1.2 呋喃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呋喃香豆素。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3 吡喃香豆素 吡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吡喃香豆素。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4 其他香豆素 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香豆素皆属于此类。主要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2 香豆素的性质及应用 香豆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于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从零陵香豆中分离获得[1]。随着分离、分析技术、合成方式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类对香豆素的了解逐渐加深,提取与合成也趋于方便、高效、快捷。至今,人们已可从自然界分离或人工合成香豆素其衍生物共计1200余种[2]。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合成、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总量越来越大,总类越来越多,特别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的用于各个领域,随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长期存在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近十年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的状况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固体废弃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资源化、可持续发展 1 固体废物概述 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31号)(以下简称《固体法》)在第八十八条对固体废物做了定义: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式很多,《固体法》根据产生源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与总量也与日俱增,加上固体废弃物产量难以控制,污染范围广,难治理,因此固体废弃物问题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1.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现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还是以填埋为主要方式,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处理量大、成本低廉等优势,不足之处是大量占用耕地,并且污染地下水源,其渗沥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质,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土壤遭到污染。一些病菌通过农作物的富集由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固体废弃物堆放过程中,某些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有些微粒状的废物会随风飘扬,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玷污建筑物及花果树木,影响人体健康。 2 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处理不当会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2.1 工业固体废物 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为9.45亿吨,2005年为13.44亿吨,同比增长42.3%,2008年为19.01亿吨,与2005年相比增长41.4%,而到2011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已经达到32.28亿吨,与2008年比增幅达到69.8%。由此可见,我国的固体废弃物产量正在逐年飞速增加,这些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

固体超强酸

摘要 论述了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及运用进展情况。采用寻找最佳配比制备ZrO2包覆的SO42-/ SnO2固体超强酸,讨论了ZrO2与硫酸铵的最佳物质的量比,硫酸铵与SnC l4 最佳摩尔比,煅烧温度,固体超强酸的最佳使用量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ZrO2:(NH4)SO4摩尔比为100:6,(NH4)2SO4:SnCl4=1:2时所制备的ZrO2包覆的SO42-/ SnO2固体超强酸,在400摄氏度煅烧 取固体超强酸0.8g原料无水乙醇(20ml)与冰乙酸(10g)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5°c),为较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制得的乙酸乙酯的酯化率为61.75%。 [关键词]包覆固体超强酸制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Abstract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d of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in details.By looking for the best ratio of ZrO2-coated SO42-preparation/SnO2 solid superacids, discusses ZrO2 and ammonium sulfate best amount of substance than, ammonium sulphate and SnC l4 best molar ratio, burning temperature, solid superacids best usage on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impac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o ZrO2: (NH4) SO4 molar ratio of 100: 6, (NH4) SO4: SnCl4 = 1: 2, the preparation of ZrO2-SO42-/SnO2 solid superacids, calcination of the 400 degrees Celsius ,Take solid superacids 0.8g raw ethanol (20ml)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10g)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5 (°C), for greater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conditions in the final of ethyl acetate ester rate of 61.75%. Key words:coating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synthesis acetic ether

肉桂酸的制备

CH COOH CH n CH 2 CH CH CH []n 2 肉桂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巩固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芳香醛与具有α-H 原子的脂肪酸酐在相应的无水脂肪酸钾盐或钠盐的催化下共热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芳基取代的α ,β-不饱和酸,此反应称为Perkin 反应。反应式如下: H 3C O CH 3 O O K 2CO 3CHO + 150~170℃ CH CHCOOH +CH 3COOH 副反应: Perkin 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相应酸酐的羧酸钾或钠盐,有时也可用碳酸钾或叔胺代替。反应时,可能是酸酐受碳酸钾的作用,生成一个酸酐的负离子,负离子和醛发生亲核加成,生成中间物 -羟基酸酐,然后再发生失水和水解作用而得到不饱和酸。反应机理如下: H 3C O CH 3 O O K 2CO 3 H 3C O O O H 3C O O O C 6H 5 O _H 3C O O O C 6H 5 OH H 2O 2_ 水解 C 6H 5 CH 3 O + CH 3COOH H 3C O O O C 6H 5 三、仪器及试剂 药品:苯甲醛,乙酸酐,无水醋酸钾,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活性炭 仪器:150 mL 三口烧瓶,空气冷凝管,水蒸气蒸馏装置,锥形瓶,量筒,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红外干燥箱 四、实验步骤

在1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1g(0.03mol)无水碳酸钾,3mL苯甲醛(3.2g,0.03mol)和5.5mL醋酸酐(6.0g,0.06mol),其一装上温度计,另一个用塞子塞上。反应液始终保持在150~170℃加热回流45min。 反应混合物稍冷后,加入20mL热水,进行水蒸气蒸馏,直至无油状物蒸出为止。待烧瓶冷却后,加入20mL10%氢氧化钠水溶液,使生成的肉桂酸形成钠盐而溶解。加热煮沸后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待滤液冷至室温后,在搅拌下慢慢滴加浓盐酸至刚果红试纸变蓝。冷却结晶,抽滤析出的晶体,并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称重。可用3:1的稀乙醇重结晶。纯净的肉桂酸为白色晶体,可以通过测熔点、做红外光谱图来表征其结构,熔点为132~134℃。 4.1g无水碳酸钾 3mL苯甲醛 5.5mL醋酸酐150-170℃反应液 冷却 <100℃ 加入20mL热水 捣碎固体 水蒸气蒸馏 滤液 浓HCl 混合液 冷却结晶 洗涤 干燥 粗产物肉桂酸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久置的苯甲醛含苯甲酸,故需蒸馏提纯。苯甲酸含量较多时可用下法除去:先用10%碳酸钠溶液洗至无CO2放出,然后用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干燥时加入1%对苯二酚以防氧化,减压蒸馏,收集79℃/25mmHg或69℃/15mmHg,或62℃/10mmHg的馏分,沸程2℃,贮存时可加入0.5%的对苯二酚。 2、无水碳酸钾必须无水,反应之前做烘干处理。 3、加热回流反应系统必须无水,玻璃仪器预先烘干。 4、冷凝管的上方要加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反应体系。 5、反应过程中体系的颜色会逐渐加深,有时会有棕红色树脂状物质出现。 六、思考题 1.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 答:水蒸气蒸馏主要蒸出未反应的苯甲醛。 2.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中和反应中产生的副产品乙酸,使肉桂酸以盐的形式溶于水中。

应用化工毕业论文 固体超强酸上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xx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毕业论文固体超强酸上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毕业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学号: 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 2011年 1 月 3 日

目录 一增塑剂的发展 (2) 1、增塑剂简介 (2) 1.1、概述 (2) 1.2、增塑剂作用机理 (3) 1.3、增塑剂的分类 (3) 2、增塑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 3、新型环保增塑剂的种类 (4) 3.1、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 (4) 3.2、环氧类增塑剂 (4) 3.3、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4) 3.4、聚酯类增塑剂 (5) 3.5、多元醇酯增塑剂 (5) 4、增塑剂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趋势 (5) 二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工艺 (8) 1、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工艺优化研究 (8) 2、催化剂在酯化合成中的应用情况 (9) 三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质与制备 摘要:本文介绍了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生产柠檬酸三丁酯无毒增塑剂,开发柠檬酸三丁酯合成新工艺的核心在于研发出催化活性高、腐蚀性小、易分离、重复使用和再生性能好、成本低的催化剂。 关键词: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合成,固体酸 一增塑剂的发展 1、增塑剂简介 1.1、概述 增塑剂是添加到高分子聚合物中增加材料塑性,使之易加工,赋予制品柔软

性的功能性化工产品,也是迄今为止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助剂种类。它被广泛应用于玩具、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电子与医疗部件等大量耐用并且易造型的塑料制品中。 1.2、增塑剂作用机理 增塑剂是具有一定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与聚合物相混合时,升高温度,使聚合物分子热运动变得激烈,于是链间的作用力削弱,分于间距离扩大,小分子增塑剂钻到大分子聚合物链间,这样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代替了聚合物极性分子间的作用,使聚合物溶涨,增塑剂中的非极性部分把聚台物分子的极性基屏蔽起来。并增大了大分子链间的距离,减弱了分子间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大分子链易移动,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使之易于成型加工。 1.3、增塑剂的分类 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一般内增塑剂是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所引入的第二单体。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有规度,即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内增塑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而且必须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因此内增塑剂用的较少。外增塑剂一般是一种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溶点的固体,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酯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它们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外增塑剂性能比较全面且生产和使用方便,应用很广。现在人们一般说的增塑剂都是指外增塑剂。 增塑剂按塑化效果可以分为主、辅增塑剂。主增塑剂分子不仅能进入树脂分子链无定形区,也能进入分子链结晶区,因此它不会渗出,也不会喷雾,而形成表面结晶,这样就可单独使用。辅增塑剂则因相容性差,增塑剂分子只能进入树脂的无定形区而不能插入结晶区,单独用它们就会使加工制品渗出喷雾,所以只能和主增塑剂混合使用。 2、增塑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球已加快了无毒增塑剂产品的研发力度,特別加快了卫生要求高的塑料制品基础应用研究。而在我国,已被国外淘汰的DOP 等增塑剂还大有市场,而且增塑剂生产企业对于无毒新型增塑剂的开发和推广并沒有引起足够关注。国内市场上80%的增塑剂都是DOP、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增塑剂,价格低廉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也把DOP列为可用于食品包裝的增塑剂品种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的增塑剂产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