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肉牛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绪论牛产业是农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对牛产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牛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三、发展现状1. 生产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牛产业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牛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牛产业的养殖技术整体水平较为落后,亟需引进和推广先进养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发展趋势1. 产业集约化未来,牛产业将趋向集约化发展,加强养殖规模化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牛产业将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品质。

3. 产业优化未来,牛产业将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全产业链效益,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发展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牛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2. 发展标准化养殖推动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牛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六、结论牛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

在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牛产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本次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肉牛产业是农业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我国肉牛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进行了调研。

二、肉牛养殖现状分析1.养殖规模目前,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家庭农场、规模化养殖场以及合作社等。

家庭农场以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品种较为单一,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规模化养殖场通常规模较大,养殖品种丰富,技术水平较高。

合作社通常将多个农户联合起来,共同进行肉牛养殖。

2.品种选择肉牛品种的选择对于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品种有荷斯坦、安格斯、西门塔尔等,这些品种具有生长快、饲养管理要求低等优势。

3.养殖管理牛舍管理、饲料供给、病虫害防控是肉牛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合理的牛舍管理能够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可以增加肉牛的体重,并提高肉牛的肉质,降低养殖成本。

病虫害防控是确保养殖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1.规模化养殖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肉牛产业呈现出规模化养殖的趋势。

规模化养殖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科技应用现代科技的应用对于肉牛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通过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改善肉质等。

例如,通过基因改良,可以培育出更适合养殖的肉牛品种。

3.绿色养殖绿色养殖是未来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养殖场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减少废物污染、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绿色养殖的重要内容。

四、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饲料供应不足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用地减少,饲料供应成为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大量依赖进口饲料,对饲料的依赖程度较高。

2.疾病防控困难疾病对肉牛养殖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由于养殖场规模不同,养殖条件差异,疾病防控存在困难。

防控疾病需要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以及兽医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五、对策建议1.推动肉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强农村养殖合作社的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水平。

肉牛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肉牛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肉牛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根据肉牛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显示,肉牛业在过去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和潜力。

以下是报告中的一些主要调研结果: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和营养意识的增强,肉牛肉的需求大幅增长。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对优质、安全、健康的肉牛肉的需求更加迫切。

2.养殖规模扩大:肉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多。

大型养殖场和合作社的兴起,使得养殖效益得到提高。

同时,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养殖规模的扩大。

3.养殖技术进步:肉牛养殖技术不断创新进步,高效饲养、疾病防控和营养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新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

4.政策支持:政府对肉牛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技术培训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为肉牛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进出口贸易:肉牛及其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增长趋势。

国外肉牛品种的引进和出口市场的开拓,加强了肉牛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增加了肉牛养殖的盈利空间。

然而,调研报告也指出肉牛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1.环境污染:大规模肉牛养殖对环境造成影响,包括水污染和气味问题。

政府和养殖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2.饲料供应:肉牛养殖对饲料的需求量大,但国内饲料供应短缺。

如何保障饲料的供应和提高利用效率是肉牛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疫病防控:肉牛疾病的防控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养殖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加强疫病监测、疫苗研发和防控措施的推广是提高肉牛养殖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总体来说,调研报告显示肉牛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需要解决相关问题和挑战。

政府、养殖企业和相关行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17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j : ,I … 肉 牛 产 区继 续 减 少 , 但 规 模 场 户有 所 增 加 :吉 头 数 ¨ 槛 影 响 门 槛 下 更需 养 牛 敛 富 的 牛 养 殖 者 的 f j ! 橄 林 竹 之 外 的 东 北 产 稳 f } l 略 降 ,两 部 和南 部 两 产 稳 中 性 ,这 二 者 合 力影 响 ' l , 能 繁 牛 整体 仃 艟的增 加 “ 粮 改饲 ”伞 铢青 贮玉 米补 贴政 策在 3 3 个} J { = 点 县实施 . 有升 f 1 . 导 入 r进 口坶 牛 的 大 部 分 . .存 育肥 牛 出 栏 造 ,
肉 产 、 I 、特 别 是 对 牛 扩 群 增 城 的 扶 持 力 度 。坶 牛 的 部 放 牧 与 南 部 常 绿 和 放牧 的低 饲 料 成小 以 及 “ 养l 牛扶 贫”
“ 小 群 体 、大 规 模 ”农 , 养殖 仍 是 产 业基 础 的 主体 .且 母 是其 牛 牛 源 紧缺 态 势 尚 术得 到 明 显缓 解 ,l l r 商 业 资 本 向包 括 母
肥 拦 技 术 ,促 进 了牦 牛产 、 的规模 化 、『 } 场 化进 程 、
是牦 牛 肉的 二 } = 要 乍 产 j 供 给模 式 . .肉牛 产业 继 续 呈 脱高 价 进 了 产 、 链 的延 伸 地 斤 牛 种 “ 以月 J 代 保 ” 的差 化 个 r 格 、高成 小 和低收 益 的 “ 两 高一 低 ”产业 特 征 。
部产 : 的后发优 势叫 { i l J _ , 与育 肥 牛 产 能 力和 牛 肉 销 售 业继 续 进 口低 价牛 肉缓 解 产能 过 剩 爪 力 产 、 链 和价 仇 链 能 力较 为 l , [ 眦 的 小 化 、灵 巧 化 、差 异 化 、功 能 化 屠 审 的延 伸 与捉 质增 效将 成 为 主流指 导思恕

2017年牛肉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牛肉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牛肉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10月目录前言 (1)1、牛肉价格攀升和农户退出肉牛养殖并存 (3)1.1、5年来82%的价格涨幅是行业供需失衡的直观体现 (3)1.1.1、2010年以来全国牛肉价格上涨幅度达到82% (3)1.1.2、行业供需失衡是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 (3)1.2、供给端衰退,农户退出肉牛养殖现象普遍 (6)1.2.1、养殖业的比较优势整体弱于外出务工 (6)1.2.2、肉牛养殖的特性决定了其并不是农户在养殖业中的首选 (8)2、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借船出海应对牛源瓶颈 (10)2.1、牛源供给不足,制约企业发展 (10)2.1.1、架子牛供应有限,导致和育肥牛出现价格倒挂 (10)2.1.2、规模化屠宰企业开工率低位运行 (11)2.2、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借船出海应对 (13)2.2.1、借船出海,并购主要牛肉出口国的相关资产 (13)2.2.2、本土企业通过养殖模式创新扩大供给 (14)3、走私牛肉猖獗,占据消费市场份额超过20% (15)3.1、走私牛肉约180万吨,由广西和香港进入内地市场 (15)3.1.1、2015年国内流通的走私牛肉数量约为153万吨 (15)3.1.2、走私牛肉主要通过香港和广西的口岸进入内地市场 (16)3.2、走私猖獗的原因:部分牛肉出口国进口禁令的存在和国内外的高额价差 (17)3.2.1、部分牛肉出口国被禁止向中国出口牛肉 (17)3.2.1、正规进口利润可观,走私价差更大 (19)4、国家层面多重政策助力牛肉供给端改革落地 (22)4.1、国际贸易:冷冻牛肉贸易税率降低,启动澳洲活牛进口项目 (22)4.1.1、新西兰和澳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税率降低政策陆续落地 (22)4.1.2、澳洲活牛(屠宰用)进口禁令放开 (23)4.2、国内养殖:出台基础母牛扩群补贴措施 (24)4.2.1、2014年首次出台基础母牛扩群扶持政策 (24)4.2.2、扶持政策持续,但效果显现需要时间 (25)5、进口牛肉的市场份额存在天花板吗?来自日本的经验 (26)5.1、日本进口牛肉占比达到59%,对澳洲牛肉高度依赖 (26)5.1.1、日本牛肉自给率40%,远低于猪肉和鸡肉 (26)5.1.2、日本牛肉进口对澳洲高度依赖 (27)5.2、日本企业借助80年代的日元升值收购了大批澳洲牛肉资产 (28)5.2.1、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催生了1985-1989年间的海外并购狂潮 (28)5.2.2、以日本火腿株式会社和丸红为代表的企业在澳洲实现了业务版图的扩张 (30)5.3、日本的牛肉贸易:关税政策无法在根本上动摇进口牛肉的竞争力 (31)5.3.1、1991年日本牛肉贸易自由化 (31)5.3.2、国内外牛肉价差居高不下,高关税率无损进口牛肉竞争力 (31)6、中国企业在澳新的动作:活跃度高,但面临政策风险 (32)6.1、澳新地区牛肉资产并购活动活跃度高 (32)6.1.1、澳洲:中企2015年收购牛肉资产规模超过3.2亿澳元 (32)6.1.2、新西兰:上海梅林独占鳌头 (33)6.2、政策风险亦不容忽视 (34)6.2.1、澳洲:S. Kidman & Co. 的资产交易被澳洲政府否决 (34)6.2.2、新西兰:Lochinver 农场交易被新西兰政府否决 (35)7、牛肉行业公司分析 (36)7.1、上海梅林 (36)7.2、福成股份 (40)7.3、得利斯 (42)7.4、西部牧业 (42)7.5、天马股份 (43)7.6、大康农业 (44)图表目录图表1:2010-2016年全国牛肉价格趋势 (3)图表2:2014年中国猪肉、鸡肉和牛肉表观消费量估算 (4)图表3:表观人均牛肉消费量上升 (4)图表4:2012-2014年国内肉牛存栏量及出栏量情况 (5)图表5:2014年国内肉牛养殖按规模划分占比情况 (6)图表6:外出务工农民工收入情况 (7)图表7:部分养殖业利润情况 (8)图表8:主流畜禽的料肉比范围 (9)图表9:肉牛的饲养周期显著长于猪 (9)图表10:能繁母牛平均价格走势 (11)图表11:架子牛平均价格走势 (11)图表12:小型屠宰点承担了约2/3的屠宰量 (12)图表13:国内2015年四大肉牛产区的规模化屠宰场开工率情况 (12)图表14:国内企业并购新西兰和澳洲牛肉资产 (13)图表15:近期部分官方查获走私牛肉案件 (15)图表16:2015年非法走私牛肉数量约为153万吨 (16)图表17:走私牛肉的主要流入渠道 (16)图表18:2015年全球牛肉出口贸易结构 (17)图表19:2015年中国牛肉进口贸易结构 (18)图表20:近年牛肉贸易禁令及解禁情况 (19)图表21:2015国内牛肉均价是进口牛肉均价的2.8倍 (20)图表22:品种缺陷给肉牛产业带来的竞争劣势 (20)图表23:肉牛饲养成本接连攀升 (21)图表24:新西兰牛肉制品2016年起开始执行零关税(%) (22)图表25:澳洲牛肉制品2016年起开始逐年降低关税税率(%) (23)图表26:澳洲活牛(屠宰用)进口的主要接收口岸情况 (24)图表27:2014年首次对母牛养殖进行补助 (25)图表28:河南省近2年10-499规模基础母牛存栏量小幅下滑 (26)图表29:日本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的21% (26)图表30:日本主要肉类消费的自给率 (27)图表31:2015年日本牛肉进口地区结构 (28)图表32: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出现大幅度升值 (29)图表33: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规模1985-1989年爆发式增长 (29)图表34:日本火腿株式会社在澳洲的牛肉业务架构 (30)图表35:日本火腿株式会社澳洲分部财务状况 (30)图表36:日本东京市场国产和进口牛肉零售价格 (32)图表37:2014-2015中国企业在澳洲牛肉产业并购活动明细 (33)图表38:S. Kidman & Co的澳洲牧场资产明细 (34)图表39:上海梅林业务架构 (36)图表40:上海梅林收入规模 (36)图表41:2015年上海梅林收入结构 (37)图表42:SFF在新西兰牛羊肉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38)图表43:SFF近三年收入和净利情况 (38)图表44:SFF与梅林协同效应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39)图表45:福成股份收入及净利情况 (40)图表46:福成股份2015年收入结构 (41)前言牛肉符合消费升级诉求,看好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牛肉前景以牛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品符合中国消费者目前的健康化、高端化的消费升级诉求,未来牛肉消费场景的扩张将拉动消费量的上升。

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

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

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2017年肉牛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2018-04-10?转自分享:今年猪市给力,牛羊市虽然比去年好些,但不及前几年“羊贵妃、牛魔王”时期。

那么,2017年肉牛养殖前景怎么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

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1995-2015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走势图(来源:智研咨询)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消费量对比图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11%、9.4%、2.3%、1.6%上升至2016年的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

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

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

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

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肉牛产业是指以养殖肉牛为主的产业,包括养殖、繁育、屠宰和加工等环节。

肉牛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目前在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发展成就:1. 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肉牛育种和饲养技术不断提高,总产量逐年增长。

2. 技术水平提高:肉牛养殖技术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为现代化的集约型,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3. 品种改良成效初显:通过引进和自主繁育,我国肉牛品种不断丰富和改良,品质和产量逐渐提高。

4. 加工业发展:肉牛屠宰和加工业规模逐步扩大,肉制品加工工艺也得到改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面临挑战:1. 资金投入不足:肉牛养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肉牛产业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改造和技术更新的资金支持不足。

2. 饲料供应不稳定:饲料是肉牛养殖的重要成本之一,我国饲料供应链体系仍不完善,饲料价格波动大,供应不稳定。

3. 市场需求波动:肉牛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市场需求波动大,高峰期和淡季交替频繁,养殖者难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

4. 疫病防控困难:肉牛养殖容易受到各类疫病的威胁,疫病防控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三、发展对策:1. 增加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对肉牛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资养殖业,并提供相关技术和知识培训。

2. 健全饲料产业链:完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加强饲料质量监管,提供稳定的优质饲料供应。

3. 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和规模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养殖计划,避免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

4. 强化疫病防控措施: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高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保证肉牛的身体健康。

总之,肉牛产业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增加政府支持力度、健全饲料产业链、调整养殖结构和强化疫病防控措施等对策,有助于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一、产业概述肉牛产业是指以养殖牛用于牛肉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产业。

肉牛产业主要包括育种、饲养、屠宰及加工等环节。

肉牛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对满足人们的肉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肉牛产业作为满足肉食需求的重要产业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一二线城市,对高品质的牛肉需求更加旺盛。

同时,肉牛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等。

三、市场竞争肉牛产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由于市场需求大,许多养殖户纷纷投身肉牛养殖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养殖户在提高种源品质、科学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竞争力。

四、发展趋势1.系统化管理:肉牛养殖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需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合理进行饲养、疫病防控和环境控制等,以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2.种源优化:种源的优化是提高肉牛肉质的关键。

目前,肉牛养殖中普遍采用黑白花种和荷斯坦种等肉牛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抗逆力。

3.市场多元化:随着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多样化,肉牛产业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了常见的牛肉之外,牛脂、牛骨、牛骨汤等副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4.绿色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的饲养和环境保护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养殖户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

五、问题与建议1.科技支持:肉牛养殖行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并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以增加养殖效益。

2.市场导向:养殖户应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和趋势,合理有序进行养殖规划,以避免市场饱和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3.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4.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构建与管理,推动肉牛养殖行业的企业、市场和行业协会的协作,形成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肉牛产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1. 国内牛肉消费持续增长,未来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5)1.1国内牛肉消费量稳步增长,提升空间较大 (5)1.2消费升级是牛肉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 (5)1.3牛肉未来消费预测:具备弹性空间,增长大势所趋 (7)2. 供给端:国内不足,进口来补 (8)2.1国内牛肉供应现状及特点 (8)2.2 国内肉牛产业链:规模化程度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 (11)2.2.1上游:肉牛养殖周期长,规模化程度低 (12)2.2.2中游:屠宰开工率低,牛源争抢激烈 (18)2.2.3下游:从西部到东部流通,商超销售为主 (20)3.牛肉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以及价格前瞻 (21)3.1 牛肉价格分析:季节性明显,需求是价格上涨动力 (21)3.2 牛肉价格预测:整体稳中趋降,餐饮分级定价 (25)4.大行业,小公司,行业有望诞生整合者 (26)4.1 国内养殖、屠宰均很分散,整合空间大 (26)4.2 国内资源有限,需要掌握国际资源(如澳洲) (27)4.3 然而,国内肉牛产业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海外 (31)4.4 成功的模式:内外结合,注重RCCB四大要素 (32)5.上市公司肉牛产业布局纵览 (35)5.1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投资肉牛产业 (35)5.2 天山生物:最大的野心,最大的弹性 (36)5.3 得利斯:并购标的质量可靠,关注后续渠道、品牌建设 (38)图表目录图1:2000-2014年国内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 (5)图2: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图3:牛肉消费主要影响因素 (6)图4:2000-2014年国内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 (6)图5:牛肉消费在肉类整体中占比大幅提升 (6)图6:牛肉消费主要影响因素 (7)图7:国内需求主要由国产牛肉满足,走私占1/3 (9)图8:我国牛肉产量稳步上升,年复合增长2%左右 (9)图9:国内牛肉产量地域性显著,“中北四省”是牛肉生产主要地区 (9)图10:进口牛肉价格远低于国产牛肉价格 (10)图11:中国牛肉进口量快速上升 (10)图12:澳大利亚、乌拉圭是进口牛肉主要来源 (10)图13:2014年我国牛肉进口数量(分国家) (10)图14:牛肉走私主要路径 (11)图15:国内肉牛产业链一览 (11)图16:肉牛产业链毛利呈“两头高、中间低” (12)图17:我国肉牛存栏量增长较慢 (13)图18:肉牛饲养周期长 (13)图19:谷饲牛肉和草饲牛肉图示 (15)图20:我国肉牛养殖以小规模散养为主 (15)图21: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上升,但整体规模化率仍较低 (15)图22:肉牛散养总成本不断上升 (17)图23:肉牛养殖成本构成,仔畜费用占比最大 (17)图24:肉牛养殖毛利率快速上升 (17)图25:四大肉牛优势产区大型肉牛屠宰龙头企业数量 (19)图26:中原产区肉牛屠宰数量占比最高 (20)图27: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 (20)图28:我国牛肉价格发展变化三阶段 (21)图29:第一阶段(2009.01-2011.12)牛肉价格变化 (22)图30:第二阶段(2012.01-2013.12)牛肉价格变化 (22)图31:牛肉消费快速增长,供需缺口加大 (23)图32: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是牛肉消费上升主因 (23)图33:牛肉消费增长爆发,其他肉类消费增长放缓 (23)图34:第三阶段(2013.08-2015.12)牛肉价格变化 (24)图35:国内牛肉产量增长趋缓 (26)图36:肉牛补栏量持续下降 (26)图37:澳大利亚活牛出口量世界第一 (29)图38: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9)图39:澳大利亚牛肉产量来自于东南三州 (29)图40:澳大利亚头牛育肥规模化程度高 (30)图41:澳大利亚育肥场规模越大存栏利用率越高 (30)图42:澳大利亚肉牛产业发展壮大原因 (31)图43:我国牛肉产量上升主要由出栏量增长引起 (33)图44:出栏率提升引发我国牛存栏量下降 (33)图45:我国肉牛供应端存在的问题 (34)图46: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进军肉牛产业或在肉牛产业加速布局的情况 (35)图47: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进军肉牛产业或在肉牛产业加速布局的情况 (35)表1:未来牛肉消费增长空间预测 (8)表2:我国肉牛主要养殖品种 (13)表3:我国肉牛主要养殖方式 (16)表4:我国肉牛屠宰与加工形式比较 (18)表5:屠宰加工肉牛产品 (20)表6:中国主要肉牛养殖、加工企业市场份额极低 (27)表7:2013年中国牛肉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税率 (28)表8:部分上市与非公司模式比较分析 (36)1. 国内牛肉消费持续增长,未来需求上升潜力巨大牛肉营养价值丰富。

相比于猪肉而言,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容易消化吸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目前,牛肉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肉类食品之一。

1.1国内牛肉消费量稳步增长,提升空间较大国内牛肉消费增速较快,但人均消费量仍较低。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费国,2000-2014年国内牛肉消费量从510.2万吨增长至729.7万吨,年复合增速为2.4%,高于同期全球牛肉消费量年复合增速1.8%。

2015年1-10月份国内牛肉消费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达到735万吨,增长势头依旧强劲。

但在人均消费方面,我国2014年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5.2公斤,低于世界其他主要牛肉消费国家,同世界同期平均消费量8.6公斤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图1:2000-2014年国内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图2: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申万宏源研究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申万宏源研究城镇消费为主,农村占比不断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及农科院司智陟博士的测算,2010年农村居民牛肉消费量仅占国内牛肉消费总量的20%,城镇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4倍左右,城镇居民是国内牛肉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2012年农村牛肉消费量占比提升至24%,城镇农村人均牛肉消费量之比下降到3倍,国内牛肉消费仍以城镇为主,农村消费需求正不断上升。

1.2消费升级是牛肉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牛肉作为一种较为高档的肉类消费品,其消费需求主要受到长期直接因素和短期间接因素两方面的影响。

长期直接因素包括人均收入以及居民消费观念和结构的变化,短期间接因素主要有季节性因素、疫病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人均收入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牛肉消费趋势性上涨。

2009-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964元增长至20167元,增长近1倍,同期人均牛肉消费量也由4.25公斤增长至5.24公斤,增长23%,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

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随之而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和饮食观念的变化则激发了牛肉消费热情。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人们对于牛肉营养价值的不断认识以及西式餐饮文化的传播,牛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已由1990年的4%大幅提升至2014年近10%,与此同时猪肉的消费占比则由81%下降至65%,饮食结构的升级使得人们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倾向于消费牛肉等高档食品。

这两方面因素刺激近年牛肉消费量趋势性增长。

此外,中国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也导致牛肉消费近年来稳步增长。

图4:2000-2014年国内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图5:牛肉消费在肉类整体中占比大幅提升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申万宏源研究一、四季度牛肉消费需求旺盛,二、三季度相对较低。

季节环境因素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短期消费行为。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由于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牛肉需求较大;春节之后二季度由于节后因素以及天气逐渐变暖,居民肉类消费需求整体略有下降;三季度牛肉整体需求开始稳中有增;四季度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与居民火锅消费量增长等因素影响,牛肉消费量稳步增长并将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

图6:牛肉消费主要影响因素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口蹄疫等肉牛疾病降低牛肉消费。

目前,肉牛常见疾病主要有口蹄疫、蓝舌病、等。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特点;蓝舌病主要以口腔、胃肠道粘膜发生溃烂性炎症变化为特征,传染性较强,我国至今还未大规模爆发肉牛疫情。

肉牛疫病会在短时间内降低人们对于牛肉的消费热情,引起牛肉消费需求短期波动。

禽流感等其他因素也会间接影响牛肉消费。

猪肉、牛肉、鸡肉是我国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牛肉的消费也会受到猪、鸡消费的影响。

由于牛肉价格大幅高于猪肉和鸡肉价格,猪鸡之间存在的比价效应没有在牛肉消费上得到体现,但是猪鸡等禽病相关因素却会对牛肉需求有间接影响。

2011-2013年H5N1禽流感以及2013年春爆发的“黄浦江死猪”事件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人们对于鸡肉和猪肉的恐慌,“谈鸡色变”和“避猪不食”间接促进了居民对于牛肉的需求,牛肉价格在此期间涨幅近60%。

1.3牛肉未来消费预测:具备弹性空间,增长大势所趋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是大势所趋。

世界银行预测我国2015-2017年GDP 增速将放缓至7.1%,7%和6.9%左右,经济增速的放缓将直接导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的下降。

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我国2015-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增速降低但数量仍呈增长趋势,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24705元。

收入的持续提升加上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会进一步促进未来牛肉消费需求增长。

我国未来牛肉消费量有望达到1100万吨,增长近40%。

在牛肉消费攀升已成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未来需求增长空间有多大呢?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按照目前牛肉均价63元/公斤以及总人口13.67亿来估算,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我国总人口(亿)13.68 牛肉平均价格(元/公斤)63 我国牛肉平均消费量(公斤) 5.2 世界其他国家平均牛肉消费量(公斤)8.6 人均牛肉消费量差距(公斤) 3.4 未来我国牛肉消费增长量预测(万吨)465.12 未来我国牛肉消费量预测(万吨)1194.82 我国现阶段牛肉消费额(亿元)4597 牛肉消费额预测(亿元)7527 增长空间预测39%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申万宏源研究2. 供给端:国内不足,进口来补2.1国内牛肉供应现状及特点目前市场上牛肉供应主要由国内、进口、走私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