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46规划研究||III?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lstudyonBuildingstyleof

ILingangNewCity

Abstract:Reviewingthemakingprocess

ofbu¨dingstyIeInLingangNewCity,we

∞n啊ndoutsome

reasonsaboutcjtyscape

puzzIeOfnewtOwns。andusethemethOd

OfurbandesignsuchascIassificatiOnOr

cont怕sttomod哆theguide¨neofthebu¨d-

ingstyIeinLingangNewCity.

Key

wo喇s:Newc.ty,Bu¨d.ngstyle,Urban

design

临港新城中心区作为新城集中

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

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

质量的标志性地区,它的建筑风貌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临港新城建

筑设计的标杆。因此,风貌研究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中心区

建筑风貌的界定需要通过专项研究

来明确,以满足风貌特色和项目建

设的双重要求。建筑风貌的确立经

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随着开发

建设的进程不断地修正和调整。

1原规划设想的建筑风貌

安亭新镇、浦江镇等作为上海

郊区试点城镇“一城九镇”中先期启

动并初具规模的几个新镇,在建筑

风貌1,上非常有特色,人们常常称

呼它们为“某国”小镇。这些独具

风格的建筑形式如果符合以上地区

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要求,便是成功的。但这些以形态

汐郑科

【摘要】通过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的研究,分析风貌界定的症结所在,尝试

通过比较、分类控制等城市设计方法,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起到控制和引导

的作用。

【关键词】新城建筑风貌城市设计

设计为主导的新镇,往往忽略了这些

基本要求,产生了异国风情和本土生

活之间的两难抉择:如果形式主导、

放弃功能,则看上去很美但缺少实用

价值,如果注重功能、忽略形式。则

放之四海皆准,丧失特色,二者鲜有

兼得者。

而临港新城自规划建设以来,中

心区基本格局和面貌已初步形成,湖

岸景观、城市公园、道路绿化的建设

正初显“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建

筑风貌的确定也经历了以下过程:

①在上海郊区试点城镇规划时,

临港新城(当时为芦潮港镇)的风貌

初步确定为法国风格。随着芦潮港地

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

陆域基地功能的进一步明确,以及随

后上海市政府明确建设海港新城(曾

名)的要求,区域的性质、功能和规

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200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

管理局组织对海港新城总体规划进

行国际方案征集,最终德国GMP公

司方案获得优胜。GMP公司优胜方

案的总体格局是现代花园城市,建

筑风格提倡功能主义和简洁明快

(图1)。

③为了避免将海港新城制定为

一个具体国家的建筑风格,在《海港

新城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

及以后的各类规划中都将建筑风貌

描述为“欧洲现代风貌”。

④2002年由德国GMP公司编

制了《芦潮港新城(曾名)城市风格

鉴定》。便于指导临港新城中心区建

筑设计,作用相当于城市设计导则

(图2)o

GMP的风格鉴定中对新城规

划和建筑设计有着这样的阐述和要

求②:在欧洲贯穿整个城市,包括城

市的街道、广场及建筑立面的统一

的城市规划理念。已有几百年的历

史了。城市建筑群的整体性已引起

人们的广泛注意。今天我们使用城

规的规程,来保证一个城市的统一

性,来赋予一个城市以自己的个性,

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

幸福优越感。要保证一个地区自己 万方数据

的个性。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其当地传统的持续连贯性。我们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当地建筑材料,在当地已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推陈出新,来继续强化和发展当地的建筑个性。通过确定开问宽度、层高、脚线和屋脊高度、建筑材料等等,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当然,在此并不排除在以上各方面运用对比手法的可能性。但是只有运用上等建材以及对其进行符合其材料特性的精美加工,才能保证由其赋予的建筑风格代代相传,长驻人间。

同时针对各个区域甚至单体建筑给出了较为明确的风格要求,分类如表1。

从风格鉴定给出的建筑方案示意中可以看到,临港新城的建筑风貌基本被界定为现代简约又略带有一点ART.DECO风格。可以这样说,临港新城的建筑风貌在2002年起已基本确立,在近七年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延续和遵循着这些设计导则。

上海域市槌印景

2建筑风貌之困惑

城市风格鉴定中为了确保实现如同欧洲城市街道、广场及建筑立面的整体统一性,运用了相当严格的风格界定和导则。尝试通过强化表1中各个方面的规定,形成和强化建筑的个性。以指导建筑设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对欧洲现代建筑风貌的界定在理解上存在误区。“欧洲现代建筑”可谓百花齐放。难以名状,那么如果将它作为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的描述,则会起到排他作用,即这里的建筑不宜仿古,不宜本土,这样一来就会把ART.DECO这种在上海建筑历史中居于重要地位的风格拒之门外。在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中就较难表达,也让建筑师比较难以理解规划师所描述的风貌。如果照搬照抄国外建筑形式,同样面临诸如朝向等涉及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这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城市岛”的设计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欧洲的围合式建筑与上海本土的居住习惯较难兼容,行列式又回到了传统住宅模式。

其次。临港新城选址在东海之滨,是否可以从滨海建筑风貌入手研究临港新城的风貌。汉堡和鹿特丹的新(城)区HafenCity和Sporenburg就很好地诠释了滨海建筑特色。它们结合滨海港口特色、本国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建成后纷纷被人们奉为现代新(城)区独具特色建筑风貌的典范,更是年轻建筑师竞相学习的楷模,为整个欧洲树立了新(城)区规划设计的标杆。在风格鉴定中也曾经提到可以通过恰当运用上海当地“建筑材料”,在海派建筑风格基础上,推陈出新,来继续强化和发展海派建筑个性。但是在各个项目中鲜有体现海派风格的建筑方案,基本上都是拘泥于围合式的建筑形体,受制于原有规划引导的形态方案,使此条导则流于形式。

再次,临港新城中心区的路网结构其实是非常有特色的,但环形加放射的路网结构一定程度对建筑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方向感差的问题。试想置身于一个圆形界面,所有的径向道路与环路交叉口处的建筑风貌都是雷同的,识别性从何谈起?原有风格鉴定中统一的界面和无差异的建筑风格,进一步加剧了方位感的问题。如何通过界面和高度控制,才能与形式感较强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匹配。才能真正体现临港新城特色的城市风貌,否则就是无特色传统建筑形式加上特色环放道路格局,最终形

47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II?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郑科

威无特色城市形态和风貌。

最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对地块尺度调整的需求。45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在公共设施配置时所需用地常常与相对较小的街坊尺度形成一定矛盾,如中欧中心等项目建筑设计要求整合多个街坊(图3),原有的规划引导缺乏相关研究,造成建筑师“指导”规划师重新调整道路系统以满足功能需求,使得规划师在全局考量上相当被动(图4)。

3几何形式的启发

显而易见,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一般控制要素和指标对建筑风貌根本无法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而原有城市设计对建筑风貌的界定又存在偏差,致使已出让土地报审方案中的建筑形式、肌理和之前提到的现代欧洲风貌大相径庭。同时又出现界面、高低层比例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通过再次界定明确设计原则和方向。

在研究中心区规划结构时不难发现,中心区空间布局是以滴水湖为核心的典型的“田园城市”的布局模式,功能分区随着城市的骨架道路以环状和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的空间布局特点。这样的空间布局较一般的方格网布局更有特征,即功能布局也呈现出圈层模式,极具规律性,比如城市环形带根据离滴水湖空间距离的近远分为城市生活中心带、城市公园带、居住功能带、居住功能补充带等。这样的空间布局形式对建筑风貌控制来说,只要对环形和主要放射道路界面进行控制。即可得到和空间结构相称的风貌特征,这似乎可以简化原有较为繁复的控制要求,进行“抓大放小”的风貌控制方法,即对风貌控制要素中界面、高度、立面、色彩、材质等方面针对临港中心区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明确界面和高度控制为主、其他为辅的原则。

4分类指导控制

在“抓大放小”的原则下,明确风貌控制的底线,即核心控制要素,对临港新城而言,界面和高度是首要控制的,通过这两项要素的积极引导才能形成与形式感较强城市空间形态相匹配的建筑风貌,才能真正体现出临港新城特色。然后根据界面重要程度对建筑风貌进行分区控制,进而对项目的设计、审批、实施进行更有利的引导。

根据中心区环型加放射的道路结构,按照界面和高度控制严格程度分为A—G七个区。A区主要是一环区城市生活中心带沿湖和主要放射道路形成的口门区域。这个核心区域的风貌直接关系到中心区整体风貌的把握和营造,是人们来到临港新城中心区的第一印象,因此这个区的风貌控制尤为严格和苛刻。B区相对次要一些,作为城市公园带的边界和轴向发展的空间序列,这个区域对界面的控制可以适当灵活。C区由于基本分布在一环区城市生活中心带内圈,结合步行街区。建筑风貌鼓励多样化,以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D、E两区主要是城市岛(居住功能)。不

再强调建筑围合。而应增强各岛之间的风貌差异。F、G区为开放空间中的公共设施,风貌的控制将更为宽松(图5)o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A区:严格控制界面整体性,坚持采用围合式或满覆

盖布局。建筑贴线率必须达到90%;放宽建筑密度要求;

 万方数据

48

建筑高度仍然保持多层18—22m,高层

40。65m;高层:裙房比例小于3:7;一期建

设区以外不再强制设置底层柱廊;建筑色彩材

质延续控规指导性指标,轴线与环线交叉的口

门两侧地块允许出现色彩较重的建筑,以增加

其识别性。周边后建地块要与之协调。

B区:适当控制界面整体性。朝向开放空

间一侧建筑贴线率分为两种情况:一环区外侧

建筑必须达到90%,C3路外侧行政办公建筑必

须达到60%;建筑高度仍然保持多层侣一22m,

高层40m;不再强制设置底层柱廊;建筑色彩

材质延续控规指导性指标。

C区:不再一味强调界面围合和贴线限制;

建议建筑形式结合步行街和开放空间统~设计;

高度控制可适当调整,调幅在50%;容积率不

变,高度带来的容量变化可在整体开发区块内平

衡;放宽建筑密度要求;不再强制设置底层柱廊;建筑色彩材质建议突破控规指导性指标要求,无须拘泥。

D、E区:城市岛不宜牵强附会周边围合形式。应考虑到日照要求和本土居住习惯,尽量避免东西向住宅出现,通过建筑贴线同样可以营造岛屿效果。住宅建筑控制高度可适当突破,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绿地和开放空间面积;同时高层建筑范围需要控制,尽量集中布置;材质和色彩应该以城市岛为最小单元,岛内做到协调统一,岛间可以各具特色、不拘一格(图6)。

F、G区:建筑空间布局尽量灵活,不拘泥于原有总体设计,建筑材质尽可能通透。

各个分区结合区位特征对界面贴线率、

围合度、高度、高层裙房建筑面积比例等等作

相应的细则规定,抓住“田园城市”理念的关

键要素这个“大”之后,放开一些“小”,诸

如建筑风格、色彩等非决定性要素,鼓励有序

引导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因为在界面、高

度确保统一的前提之下,鼓励多样性同样可

以呈现出和谐的建筑风貌。如一环区五个地

块设计中就把握了界面和高度控制为核心要

素。对各自为政的建筑方案进行及时的协调

和统一,为A区的风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图

上海城市槌卅嘿

7)。同时调整一些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引导,如通过原有环湖地区街坊的整合,为巨型公共建筑的尺度需求提供可能,建筑尺度的变化丰富了城市形态并满足了功能需求。

5结语

通过此次回顾临港新城的建筑风貌界定过程,临港新城规划管理和实施部门已经形成了定期的评价协调机制,制定了分类指导控制细则,明确了控制要素,基本满足了风貌特色和项目建设双重要求,可以引导项目设计、审批、实施。加快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步伐。

诚然。回顾中心区的建筑风貌确定的历程,以及在分

49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作者:郑科, ZHENG Ke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浦东院

刊名:

上海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2009(4)

参考文献(8条)

1.西村幸夫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 2005

2.吴伟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 2007

3.冯·格康芦潮港新城城市风格鉴定 2002

4.这里所说的建筑风貌是指建筑及其环境硬件特征的总和,包含建筑风格、界面、高度、材质、色彩等要素,是城市有形的可感知的意象,即"貌",是城市风貌(Cityscap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传统、文化、生活等无形意象"风"的载体

5.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 2004

6.郑科上海郊区新城(镇)建筑风貌评估的尝试--以临港新城中心区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8(zk)

7.临港新城中心区规划实施后评估 2008

8.察晓丰基于系统理论的城市风貌及其评价研究[期刊论文]-新建筑 2007(0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847046.html,/Periodical_shcsgh200904015.aspx

节能建筑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节能建筑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节能建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 趋势。因此从最源头抓起,在建筑空间涉及上将节能与环保的概念加以实施,成 为当前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的重点和难点。节能策略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多建筑工程 的重视,相关科研团队也对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鉴于此,文章就 节能建筑下的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 1.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涵 真正的建筑设计是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出的产品是符合现代居 住生活理念的居住空间。不仅具有完美的独特的视觉效果,还有总平面设计和整 体性上的布局。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项目的经济投入,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因此,建筑空间设计可谓是对空间的布局和组织的关 系的多方位全面综合的设计,围绕建筑节能,利用设计手段,在气候、环境的适 应性,结构造型的合理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材料选用的创新性等等方面,都 能够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人对空间的认识是逐步在居住和使用中增进了解的。不同时代的人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因此带来了不同时代的 建筑空间设计思路和成果。建筑空间设计从生活中来,但是又反映生活、改变生活。发展至今,节能的空间设计已经成为带有时代特色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成为 展现现代人生活的舞台。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建筑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充 分利用方面做的还不够。还不能真正做到与气候和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同时,一 些建筑空间设计只注意了模仿,忽视了适应性,导致建筑本身的设计没有问题, 但是与所处的地区气候格格不入,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2.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用节能策略的意义 2.1环境友好设计。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受到环境作用的同时作用于周围气候,进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带来一定的变化,造成 生态系统受损,而采用节能策充分考量高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依存关系,实现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调整,逐渐形成多层次美化体系,不仅保证了建筑物的美感,还确保了周围的生态平衡。 2.2节能环保设计。采用节能策略实现对建筑可利用资源的全方位应用,采用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极大的节约建设成本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此过程中,出于对光污染的考量,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比如安装太阳挡板和节能 门窗等,意义在与升华节能策略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建筑资源的有 效整合实现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以达到建筑室内的节能效果。 2.3舒适化设计。采用节能策略给用户营造出一个安全、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以此来满足对建筑可持续应用的需求。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不仅对 周围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保护作用,还能保证建筑室内的绿色环保和安全舒适, 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施工成本的节约,建筑节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的重点问题,对当下提倡的绿色节能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3.基于节能建筑的建筑空间设计 3.1建筑表层空间 由于“双层表皮”玻璃幕墙能够很好处理建筑表皮与建筑内外环境间的关系,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1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

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 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

上海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

上海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 号 2009 年9 月

1 工程概况 临港新城港区进港航道工程新辟连通杭州湾北岸临港新城港区与漕泾东航道与东海大桥主通航孔的临港主航道和临港支航道各一条。航道按5000 吨级杂货船全潮通航、 2 万吨级杂货船利用自然水深乘潮通航设计,临港主航道宽度 1000m,长度25.1km,临港支航道宽度800m,长度7.7km。临港航道通行密度2012年为5.99艘次/d; 2020年为15.26艘次/d o 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软式拖底扫海和航标投放,扫海总面积 58.1km2,工程总投资2177.26万元。 2 工程分析 2.1 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工程实施能打通临港新城港区与外海的航运通路, 为临港新城重装备企业原材料和货物运输、临港物流园区物流输送提供高效、便捷、廉价的航运通道,为临港新城支柱产业发展的提供有利条件。工程的实施是临港新城港区通航的重要保障,对临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和航运中心的建立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与《上海港总体规划》、《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临港港区详规》等规划目标、要求相符。 本工程路由已避开了海底管线区进行布置, 船舶航行、锚泊不会对海底管线安全造成危害; 航道利用自然水深不进行开挖疏浚, 不会对海洋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满足捕捞 区相关管理要求; 同时本工程连接临港新城港区、漕泾东航道和东海大桥主通航孔, 为临港新城港区通航创造必要的条件也满足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满足《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要求。 2.2 航道布置环境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航道轴线布置避开了沉船等障碍物避免了进行炸礁处理和沉船清障处理等作业,减小了施工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航道

关于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分析与研究

关于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2T15:54:11.32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张发科1 王成2 [导读] 文章首先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再次探讨了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10 摘要: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筑空间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建筑空间设计质量。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协调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再次探讨了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1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分析 1.1关系 城市建筑形象,对于我们来说,是给我们所带来的最直接的视觉表现。在城市建筑形象当中,蕴含着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风貌等方面的形象,这一系列的现象,在城市建筑的空间、色彩、装饰以及体形等各个方面,均有着充分的体现。空间作为物质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可以说是建筑的灵魂所在。建筑外观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直观的形象,为我们展现出了城市的信息、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关注建筑外观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将城市建筑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感知空间;其二是认知空间;其三是符号空间。空间表现形式的不同,其空间认知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建设设计当中,积极应用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带给我们更加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简洁,最后到复古,视觉传达设计始终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举个例子来说,从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建筑当中,视觉和空间设计两者之间是相互积极促进的,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这也就赋予了贝氏建筑更高的艺术价值以及经济地位。 1.2 现状 1.视觉传达的协调性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建筑空间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关于商业产品的促销工具,例如海报、商业广告等。但是,建筑的本质就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也是视觉传达的载体。建筑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在被视觉化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商业元素的影响,建筑的外观形式出现了杂乱的现象,站在审美的角度上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效果。 2.传达中的标示性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明,美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由美,另一种则是依存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审美特点,同时也有具备实用性的特点,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是,由于标示设备是将图形作为基础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能够传达含义,因此简洁、精致是标示设计关注的重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空间当中,尤其是一些商业性建筑。标志将建筑物的内外立面作为根本载体,这是建筑立面和标志的协调适当的效果。 2建筑空间的特点 2.1 实用性 实用性是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特点,而建筑空间的实用性特点就是指建筑空间有作用、有用途,使使用者实际的需要得到满足,比如,建筑如果是为了当作厂房,就要以实际生产为依据,对厂房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造;如果建筑是为了当作住房,则需要具备能够与人的生活起居相适应的实用性特点和功能。建筑空间的实用性是建筑最基本、最本质的需求,如果建筑空间的设计不能满足实用性,那么相应的建筑也就不存在价值。 2.2 合理性 实用性是建筑空间的基本特征,建筑空间具有实用性之后,还需要具有合理性,主要是能够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比如,在设计住房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到居住者的基本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还要考虑到室内的环境,室内空气的流通,从而保证环境的通畅,可以在屋内设计落地吊窗,这样既可以使人们对于采光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将房屋空间与周围的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2.3 美观性 建筑空间的美观性,主要是指人们在审美方面的需求建筑空间能够使人们得到满足,并且人们在审美方面能够认同,比如,人们如果计划买房子,首先会考虑的是房子的价格,如果在价格上合适,就会对房屋的空间设计进行观察,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具不具备美观性。建筑环境周围的搭配与设计关系到建筑空间的美观性,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并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相结合,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美观性。 2.4 多功能性 建筑空间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得到保证后,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多功能性,对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行考虑,从而使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从而使建筑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空间构成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3.1 点元素的应用点元素 在现代建筑空间构成要素中属于重点要素,有效的将点元素连接起来,能够连成线。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点元素进行应用,还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由于在现代建筑中,存在着过多的点元素,有效的将各个点元素连接在一起,即能够使空间的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如果将三个点连接在一起,这样人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由这三个点所构成的区域,如果连接的点更多,则人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点所连接的区域中。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点元素更好的进行应用,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从而有效的将

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陆素锋

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陆素锋 发表时间:2019-04-24T17:03:37.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陆素锋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经济已经迈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对居住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所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南宁市建筑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经济已经迈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对居住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所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小区的整体规划要合理有序,还要求小区的景观设计要舒适美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概念以及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希望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作为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是要保证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房屋资源浪费或者住房资源紧张等现象的出现。 1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概念 那么下面就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概念进行阐述:现代居住小区建设是指以自然分界线或城区道路为标准所划分的区域,这个区域中的人口比较密集,一般在七千到一万五千人之间,现代的居住小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务必要保证一个小区内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我国的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也在蓬勃发展,就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已经引进了很多较为先进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等等,这也为小区生活环境舒适度的提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国目前有很多小区的规划建设已经走在前沿,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还为人们提供了娱乐运动的地方,为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在发展的同时,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大部分小区已经能够保证小区的基本功能性,但在观赏性和适应性方面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需要整改提高。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也是城市的发展的一部分,不能与城市发展的规划背道而驰。现代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不论是对居住人还是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必须认真严肃的对待。 2目前我国居住小区建筑设计所存在的不足 现代小区的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便利,但有些小区过于强调这个目标,只重视了小区的功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比如环境保护,其他公共安全的因素,这也就与小区建设最初的环保舒适的目标脱离了。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设计理念与技术设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引进更加先进的事物。下面将列举几个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如何选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小区建筑设计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与材料的选择应用和建筑技术施工要求是相适应的,但现在的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方面仍然存在材料选用以次充好以及设计人员不够专业,在不能结合实际情况,不会应用先进设备的情况下胡乱设计,胡乱施工,导致小区的建设没有具备该有的性能。第二,由于小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的住宿问题,所以为了小区居民的便利,很多小区会在小区范围内开设商店,娱乐场所等,这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为公众的安全以及治安环境产生影响,有时也会产生噪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第三,另有一些小区为了美化环境也会安装一些假山或者挖一片湖泊等,这也是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危险因素,需要特别注意。最后则是环保问题,这也是很多小区在建筑规划设计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忽略环保问题会导致很多生活资源例如水,天然气等的浪费,这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害处。 3关于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优化方案 3.1对小区的选址问题应该慎重考虑 如何规划设计小区取决于小区的选址,小区周边的环境,地质等都应该是小区选址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一个关系着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一个关系着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所以,小区的规划建设从选址开始就应该认真对待,选择地点的地质,水文,地形,交通,人流以及周边环境都应该作为选址的调查对象。一旦将地点选定,就要将该地的地形数据纳入小区规划设计的依据中,根据该地特点来进行小区的设计规划,扬长避短。比如若将地点选在了多个高层建筑物的东边,这个地点高层建筑物会遮挡光线并且降低空气流通,这时小区的设计就应该尽量不要朝着高层建筑物,且要注意不要将小区楼层的高度建的太低,最好是让小区的朝向与风向是相反的,这样就可以解决采光不足以及通风的问题了。 3.2小区的建筑设计布局要科学合理 小区的建筑设计布局不仅关系着小区的整体美观,也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每栋建筑之间的间距要合适,间距过大会浪费小区资源,过小又会影响底层居民的采光,通风以及引起交通不便等问题,小区的绿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规划设计问题的重点,如何保证绿化规模达标,保证居民的生活环境,如何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完整又不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若是将小区建设在主干道旁,这对于人们的出行来说是十分便利的,但相应的主干道旁的噪音污染以及粉尘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在本文看来,若在这样的地方建设小区,最好建设高层建筑,窗户以及房门朝向不要面对主干道,这样可以减免噪音污染,小区的绿化必须做好,在这种地方的小区绿化率应该比普通小区要高一些,最好是种植一些高大的绿色植物,基础设施可以设置在绿荫中,这样既能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对于小区空气湿度的调节和夏季的降温也有一定的作用。 3.3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有自己的特色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城市风格的打造离不开小区规划设计的特色打造。所以在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当地的色彩,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居住小区。比如川藏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盛行佛教,所以在当地的居住小区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喇嘛和佛教的特点。这样不仅使小区别具一格,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也有很大的意义。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审时度势,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港新城以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必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 临港新城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21世纪新型城市的特征,注重个性化和科学化的人文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功能上划分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五大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合有致,定位明确,结构科学。同时 ,还规划了泥城、书院、万祥、芦潮港四个城市社区。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目标为: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城市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开放的政策支持,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 75公里。

附:上海市区至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交通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上海临港新城地图> 临港新城大事记——2008年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视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3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至位于滴水湖边的机关办公中心办公。 4月28日,中船临港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重点专项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5月22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物流仓储项目在临港物流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4号令,公布对《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的修改决定,增加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15平方公里。 7月27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生产的首个核电站主设备——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60万千瓦蒸汽发生器,正式竣工发运往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 8月30日,浦东铁路客车开行仪式在上海南站举行,从上海南站至上海临港新城芦潮港站的客运列车正式开通。 9月1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临港基地落成投产,自主品牌荣威550轿车正式问世。 11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首批启动航空发动机项目。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2004年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线布设,顺堤长6896.9m,西侧堤长512.4m,东侧堤长312.0m,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2003~2020年)》(送审稿)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水流急,含沙量高,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 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

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多元化研究

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多元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8T10:48:31.4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李锐坤 [导读] 室内建筑空间设计体现着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色,展示着一个地域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更体现着设计者的文化底蕴和性格特点,推动着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将详细阐释空间建筑设计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如何促进建筑设计多元化发展提出对策。 李锐坤 深圳市安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室内建筑空间设计体现着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色,展示着一个地域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更体现着设计者的文化底蕴和性格特点,推动着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将详细阐释空间建筑设计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如何促进建筑设计多元化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设计;多元化 引言 从古至今,建筑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域的标志,它象征着国家的人文特色,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风貌和艺术特点,建筑一直融合着文化、技术与艺术,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而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彰显的是文化的细腻和内在底蕴,反映出设计者精巧的心思和匠心。 一、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本土化特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建筑设计也是一样,而目前的很多中国设计师,缺乏文化交流的独立性,在借鉴外国建筑设计理念和思路没有加以甄别和判断,盲目照搬国外的设计风格和图案,这些东西看似美观优雅,但实际上与我国的文化特色格格不入,没有太大的实用性[1]。因此,设计师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化元素,侧重于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关怀,结合国外优秀的建筑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建筑,彰显中国建筑独一无二的魅力。 (二)缺乏人文关怀和原创 室内设计的主体是人,关注到人的感受和体验是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而目前室内设计仅仅建立在简单的图案和花哨的装饰中,忽视了舒适性与环保性,就像住在冰冷的格子间,缺乏情感和安全感,设计师往往片面追求设计的方法和专业性,却忘了设计的初衷。 当今社会,可能多地倡导学习和创新,而绝大多数设计师仅仅停留在学习和借鉴层面,忽视了创新这一质的飞跃,导致大量的室内设计作品都是照搬其他优秀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特色和创新。 二、引导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风格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很多人认为室内建筑设计也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学习国外优秀设计成果的过程中,将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作为设计的主旋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学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将外国优秀设计理念作为辅助,探索出自己独具匠心的专业设计风格和过硬的专业素养。 设计师当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国内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精华和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从广博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能彰显中国特色的优秀成分,将这些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并结合当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紧跟时代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创意、有特色的设计风格,才能在激烈的国际设计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出独树一帜、机具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建筑设计风格,探索出饱含中国特色的室内建筑设计。 (二)紧随绿色设计的时代潮流 什么是绿色设计?室内“绿色设计”是指以健康、安全、舒适为主题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设计,设计的建筑作品能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满足居住者的需求,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而目前社会与人的平衡关系也被考虑在室内设计领域,“绿色设计”使用绿色材料、在家具陈设与室内照明的选取上严格把关,融入了自然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是目前最健康、最环保、最前沿的设计理念。 当前环境问题是一个热议的话题,生态文明已经列入了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绿色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能体现出设计师的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绿色设计”的理念和内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遵循再利用原则以此减少资源浪费,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综合考虑建筑的排气、建材、阳光、通风和网络信息的空间组合价值[2]。重视节省建筑材料、能源和人力物力,将设计案例紧密结合环保再生理念,使得室内的装修布局合理有序、建筑结构坚实牢固,便于二次修补和维修,为住户打造出一个健康、舒适、放心的室内居住环境。 (三)学习国外优秀的设计风格 每个国家的建筑风貌都各有不同,体现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每个国家会根据本国的地势、气候和饮食习惯来建筑自己的房屋,例如在中国云南一带,气候湿润,当地居民就会选用高角主楼来预防潮湿;每个地域的建筑特色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每个建筑设计师去细细品味、耐心学习。 目前的设计师要善于借鉴国外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学习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对于形式上,建筑作品需要熟悉它的图案和线条,将这些进行整合,发展其中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国外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赋予建筑室内设计作品更多的人文情怀,通过学习这些作品,理解当地的文化,感受室内设计多元化的色彩[3。将这些有别于我国建筑设计的元素因地制宜地运用到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去,增添设计的异域风情。 (四)注重人文情怀,设计整体意境 建筑设计展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风貌,需要注重整体性原则,营造一种符合当地特色和居住者需求的意境,而室内设计则需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志权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刘志权 发表时间:2019-09-20T15:30:44.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刘志权张欣[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必须要对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加以充分的明确,并且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恒大地产集团北京公司北京市 1000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必须要对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加以充分的明确,并且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的建筑当中经常会存在很多相似性建筑,进而人们会对建筑体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加以忽略,在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当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构成元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以此来形成建筑 基础空间结构,不断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质量。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建筑设计;实践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大大地增加。尤其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于建筑物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看重面积和质量了,更看重许多其他的元素,例如科技化,多功能化等方面。因此建筑的设计就越来越困难。本文就通过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进行探究。 1 建筑空间概述建筑空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总称,将其细化后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建筑空间”,即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借助相关建筑材料所搭建成的一个空间结构的总称。建筑空间的种类有很多,而不同的建筑空间都是由不同的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所组成的,一些特定的空间构成元素既能够起到营造气氛的作用,也能够增强建筑空间本身的美观度。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当中,所表现出的作用非常明显,重点表现在建筑空间内部的构成元素。在建筑体的整体功能的发挥效果以及建筑空间整体性能美观以及舒适程度的表现都需要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针对建筑空间元素进行有效的运用过程中,重点建筑空间当中的点、面、线以及光影等各个要素方面来加以充分的考虑,通过这种测试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程度,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设计和使用质量。 2 空间构成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建筑空间内部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体的整体性能以及美观性,为建筑体的整个结构风格以及外部的形态添加更多的审美条件。在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设计工作当中,不能单纯的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考虑,针对建筑体的外形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当中,所表达出的空间审美效果也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建筑整体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满足建筑体的外在形象,同时建筑工程项目重点是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出更加良好的生活以及公共区域。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可以充分发挥出该项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体的功能发挥,建筑体的使用价值展现属于和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联系比较紧密的功能类型,充分的运用建筑体内部的空间构成元素,可以有效达到最佳的建筑设计效果。以建筑功能设计为例,在针对建筑体的内部光影进行调整和设计工作当中,通过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保证建筑光影的设计工作效果表现得更加出色。 2.1 点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点作为几何图形当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因为线和面都是通过点所组成,因此点是建筑空间结构当中的基础环节,并且也是最关键的设计环节。针对平面图形的设计工作来讲,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点,对于立体设计工作来讲,立体图形当中所起到的是衔接性的作用,要想有效保证整个立体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在空间构成要素当中需要将若干个点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这也是点所具有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等特性。对建筑结构来讲如果只是单纯一个点,通常情况下会产生视觉聚焦的效果,而在若干个点相互之间会产生密切的关联性,同时彼此相互之间会有较强的吸引力,最终会形成一种比较强大的空间磁场,对人们的视觉效果产生一种较强的冲击感。 2.2 面元素的实践应用构成物体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元素便是面,同时面也是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面可以实现对建筑空间的隔离,将建筑内部空间同外部空间进行有效的区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备有非常多的不同的面域,例如不规则面,平面以及曲面等。面的不同所带来的形式表现也就不同,在建筑空间中所体现的效果也就不同,如果面足够平整并且对称,可以营造一种简洁并且整齐的氛围,如果面是蜿蜒曲折的,那么该面可以进行动感变化范围的一种烘托,如果面是不规则的,那么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时进行面元素的实践应用时需要将不同面之间具备的变化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建筑空间可以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2.3 线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线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另外,由于线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活动,比如说一条线会让人的目光和思维不由自主的顺着线的延伸方向发展,而多条有序平行曲线会给人带来紧张感,无序的大量繁杂的线会带给人混乱感等。线的这些属性,使得线在建筑设计方面更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2.4 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体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当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多个点线面等不同元素所构成的综合体,作为点线面元素的综合体,如果没有体元素所表现出的特性,那么点线面元素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结构效果。体元素主要的功能是将建筑体的内部结构由抽象化转化成为直观化,也就是将点线面所形成的虚拟形态,有效的转化成实物形态,在建筑的设计工作当中所表现出的作用非常明显,体元素作为一种空间结构,通过人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感觉性和可触摸性等特点,所以在建筑体进行设计工作当中,必须要对整个空间结构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还需要保证建筑体的结构设计效果得以充分的发挥。 2.5 光影元素的实践应用光影元素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懂得如何更好的应用这些光影元素,光影元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也使得世界变得五彩缤纷,而建筑设计过程中,光影元素的应用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空间内要有良好的采光性,这不仅仅要取决于室内窗口的设计,决定于建筑空间中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光反射原理,并能够不同光照下展现出不同的光彩,进而提升建筑空间的室内美观度。近年来,人们也开始研究利用光影元素取暖的相关设计,未来建筑设计中,光影元素将会被更多的应用到建筑空间内。结束语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1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户型设计 1.1管网的架设设计 高层住宅小区,因为绝对高度比较高,所以其排水以及供电的管网设计方面存有着比较大的难度,管网设计规划不科学,往往会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排水不顺畅,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秩序。首先,在高层住宅小区的管网设计与架设的过程当中,厨房与卫生间这些需要经常用水的地方的管道设计,应该采用竖向管道,并设置集中的管道井,同时在竖向管道的操作后台设置宽度为1m的管线区。此外,因为高层住宅小区的的层数一般都比较多,如果当管道出现堵塞或是漏水问题的时候,往往需求到下一层里面去实行维修,这在很大水准上,对下一层住户造成了不便与影响,所以,在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尽量将所有的管道都集中安装在同一层楼里,合理部署,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本层内实行维修,提升了维修的效率,也降低了对其余住户的影响。 1.2人性化设计,注重居住质量 据调查,愿意居住在较高层数的人们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3%,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楼层的层数越高,意味着居住质量也就越高,居住环境也就越舒适。事实上,楼层的高低与居住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层住宅小区因为层数比较高,所以在实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注意住宅的采光问题,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安排窗口以及门口的朝向,保证日常的采光能够满足住户的要求;最后,要注意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楼层数高,尤其是在阳光猛烈的天气里,楼层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考虑比如安装隔热板等方法,落实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浅谈居住区建筑设计分析

浅谈居住区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开展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建筑的灵魂。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区建筑设计满足发展需要。本文对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各类居住小区建设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给人类提供理想的居住环境,确保现代居住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统一,必须要重视居住区的建筑设计。 二.现代居住区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在进行居住区建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强调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属性。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建筑的造型、尺度以及风格等均会对城市景观产生重要影响。②注重建筑本身的景观视野设计。为了给居民提供各种方便,突出小区的功能性和参与性,应注重建筑本身的景观视野设计。③良好的建筑使用功能。工程设计水平越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就越完善,在确保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应加强建筑的使用功能。④与功能一致的结构布置与选

型。对于建筑设计,应重视结构的选型与平面、立面布置的规则性。 三.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 1.工程概述 某工程用地为整体成不规则梯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最短约50米,最长段约92米,地块北侧为河流,东侧为现状厂区,西侧为市政服务中心,南侧为市政道路。本工程规划净用地112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275.65平方米,其中地上90033.8平方米,地下9241.85平方米。 2.居住区规划理念变化 现代居住区规划理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污染排放、能源消耗以及土地资源等因素,合理规划居住区布局,实现住宅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人的各种基本需求。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教育需求、文化需求、交往需求等精神需求,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提供有利条件,保证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三,建立“共享社区”理念。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在空间和布局结构等方面体现“均好性”原则,需要为所有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成为每个人的领地。需要注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