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及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绿色防控技术及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

绿色防控技术及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
现状
目前,绿色防控技术已在全球 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意义和作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防控技术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通过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重要意义和作用
•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天敌和有益生物,维护农田生态系统 的平衡。
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需求将更 加迫切。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具备创 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部署
加强科研投入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绿色防控技 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核 心竞争力。
原理
该技术主要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 机制,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强作 物抗性、调节生态环境等手段,达到 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发展历程及现状
初始阶段
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 防治。
转型阶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始探 索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 防控方法。
发展阶段
绿色防控技术逐渐成熟,形成 了一套综合防治体系。
社会参与型模式
1 2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普 及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农民合作社参与
引导农民合作社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工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
3
社会监督与评价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效果 进行评价和监督,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
在发达国家,专业化统防统治已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和服务体系。

《病虫害绿色防控》课件

《病虫害绿色防控》课件

实践方法:在果树 上悬挂诱虫板,吸 引害虫,减少农药 使用
效果评估:有效控 制了果树病虫害, 提高了果实品质和 产量
推广价值:适用于 多种果树病虫害的 绿色防控,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案例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
地点:福建安溪 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 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茶叶品质 推广: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市场认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利用物理设备:如杀虫灯、诱虫器 等
利用物理原理:如声波、电磁波等
化学防治
农药选择:选择 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农药
施药时间:选择 害虫活动高峰期 施药
施药方法:采用 喷雾、喷粉、熏 蒸等方法
施药次数:根据 害虫发生情况, 合理确定施药次 数
绿色防控技术实践 案例
案例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
绿色防控技术发展 前景
技术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研发新型生物农药,提 高防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 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实现生态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防治:推广物理防治技术,如 诱虫灯、防虫网等,减少化学农药 使用
信息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 治的智能化、精准化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 物来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 药来控制病虫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防治:利用光、电、声、热等 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
农业防治:通过改善农业环境、调 整作物布局等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优势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影响很大。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了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措施。

绿色防控是指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利用生物控制和生态控制手段来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方式。

绿色防控的关键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 合理轮作和间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将不同品种的农作物轮作种植,可以减少同一种类病虫害的滋生。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基因改良和选育,可以培育出高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例如抗虫棉、抗病水稻等。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寄生菌、杀线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引进天敌昆虫来控制某一种害虫的滋生,或者利用寄生菌抑制病菌的生长。

4. 增加农田生态多样性:通过在农田周围植被带的设置、合理保留水田的草甸带等方式,增加农田生态多样性,可以吸引天敌昆虫,减少病虫害发生。

统防统治是指通过病虫害的监测、预测和合理调控,保持病虫害发生在一定的阈值以下的策略。

统防统治的目的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1. 病虫害监测: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农田的病虫害情况,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程度。

可以利用物候观测、粘虫板、诱虫灯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监测。

2. 病虫害预测: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天气气候因素,进行病虫害的预测。

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调整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防治。

3. 合理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阈值,及时、合理地施用农药。

避免盲目大面积喷洒,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 综合防治:采用综合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可以结合绿色防控措施,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来减少农药的使用。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小麦在生长期间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给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仅需要进行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还需要引入绿色防控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希望能为小麦的种植和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小麦病虫害的特点小麦是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期较长,受病虫害的影响较为明显。

小麦主要的病虫害包括条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这些病害都会给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很大的困扰。

小麦还会受到蚜虫、螟虫等害虫的侵袭,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特点,必须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麦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1. 病虫害监测预警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尤其是在小麦的生长季节内,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建立病虫害监测网,及时发布病虫害的预警信息,提醒农民朋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保水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合理施肥和保水技术,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而保水技术则可以减少小麦生长期间的干旱和缺水现象,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业部门可以加强对抗病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工作,鼓励农民朋友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从而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 农药防治当病害发生的情况比较严重时,可以适当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课件

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课件

马铃薯脱毒:
脱毒生姜: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1、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 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 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 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过农残设置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口出口。
一、实施绿色防控的意义
2、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 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 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 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
2、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
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苏云金杆菌(BT)、绿僵菌、白僵菌、微孢
子虫、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 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 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 化推广机制。
四、推进绿色防控的目标任务
X2 5.238 0.660 0.187 0.474 1.848 4.661 2.747 3.378 0.679 2.685 2.768
LC50(95% confidence limit) (μgL-1)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损害,农业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利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通过农户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防控技术和方法,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通过专业化的统一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的误区和盲目行为,提高小麦的防治水平和效果。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而是采用生物和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防治。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小麦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措施:1.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益生菌、真菌和有益昆虫等生物防治剂来防治小麦病虫害。

可以利用寄生性真菌来控制小麦白粉病,将寄生真菌菌丝体喷洒在小麦上,使其感染并杀死白粉病菌。

还可以利用壮观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2.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培育、播种、田间管理等多种措施,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在播种时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进行合理的密植和间作,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采用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还可以利用陷阱、草带、陪作等措施,吸引和防治小麦的主要害虫。

3. 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通过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气象、病虫害监测站点和专业人员的联动,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提供病虫害预测和预报的信息,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

230页PPT详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30页PPT详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30页PPT详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

其内涵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庞老师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ppt课件

庞老师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ppt课件

黄刺蛾 Monema flavescens (Walker)
2020/12/2
13
3、棉田天敌诱集技术
棉田周围种植8~10米苜蓿带 棉花套种玉米 棉花间种高粱 棉花间种油菜 棉花间种绿豆
2020/12/2
14
4、稻—鸭共育技术
每亩可节约农药防治和人工成本90 余元, 每亩养鸭15~20 只,价值可达600 元 左右,每亩实际节支增收可达700 元以 上。
2020/12/2
19
4、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
寄主:15目、149科、700多种 剂型:粉剂、悬浮剂、油剂、微胶囊剂 小地老虎、马尾松毛虫、小菜蛾、菜粉蝶 蚜虫、烟粉虱 玉米螟 白僵菌封垛:化蛹前15~20天,防效>70% 白僵菌颗粒剂:玉米心叶末期,85~95%
2020/12/2
20
2020/12/2
37
(六)生态调控技术
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 生态控蝗技术 果园生草技术
2020/12/2
38
1、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
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1999 “863”)
《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 (Nature,Science,2000)
优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 平均每亩增产 42.74 千克优质稻谷
2020/12/2
18
3、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应用技术
截止1991年:520种(鳞翅目455种)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MNPV 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laNPV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标准增加了904项。
三、1811项国家标准等同于或严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有1999项。而新国标 中有1811项指标等同于或严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占90.6%,这表明我国在食 品安全领域逐步与国际接轨。
食品安全第一案例
2013年4月20日经报请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对胡某、 唐某执行逮捕。胡某、唐某在洪山区青菱乡乔木湾租住地 开设作坊,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以及无根豆芽生长剂生产 豆芽。
风向
+ :) + +
#43;
+
+ :)
+ :)
• 特点:对目标昆虫高度专一,极度敏感、不直接 接 触(植物)、对环境、人类、野生动物、自然 天敌完全无害,无抗药性问题,操作简单、省时; 主要防治害虫雄性成虫。
性诱迷向技术1 需要早期、低密度下使用
风向
?
2019/7/30
+
18
性诱迷向技术2 在高虫口密度下无效
:)
:) :) :)
2019/7/30
植物病虫草鼠灾害暴发流行的原因之一
人类自身行为不检 或干预失当
植物保护职责
促进“四大安全”: 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安全、 贸易安全
绿色植保起源
人类健康 食物安全 生态安全 甚至国家安全 和整个人类生存安全
实施绿色植保的依据
• 1、农业法----第三单第二十四条:加强对动物疫病和植 物病、虫、杂草、鼠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实施 植物保护工程。
尽量降低破坏生态的风险。
绿色防控三个层次
A. 有限绿色防控(初级阶段) :是指针对作 物的某个或少数几个病虫害所采取的局部 性或阶段性绿色防控措施。
B. 全程绿色防控(中级阶段):是指针对某 种作物生长全过程所采取的系统性绿色防 控措施。
C. 区域绿色防控(高级阶段) :是指针对某 个特定生态区域内各种作物上的主要病虫 草鼠害采取的协同性和系统性绿色防控措 施。
新农残国家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较 2012年的旧版国标增加了胺鲜酯等65种农药、小黑麦等43种(类)食品名称、 1357项限量指标,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品种和百姓经常消费食品 种类。
二、 首次制定果汁果脯限标,重点增加鲜食农产品限量 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指标,比现
1732.7
总产量 (万吨) 18739.8
10929.8 15194.8 1380.0 5619.6
762.4 1210.0 11295.1
56452.0
世界排 位
1
1 2 4 1 3/1 1 3
1
农业生物灾害(新态势)
100
年均发生60多亿亩次
80
60
40
20
0
年份
面积(亿亩次)
1949 1953 1957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以前制裁这类毒食品生产者很困难,必须找到受害 群体,查出受害者中毒损伤的部位,才能汇成完整“证据 链”。《食品安全法》《解释》实施后,只要食品中添加 了有害物质,就可直接立案。
在生产过程中,只要使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 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就可以 直接立案,不需要额外再去鉴定是否对人体有害了。”
• 3、中央会议文件精神----,201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 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新的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D2763-2014
2014年8月1日,“国家出台---史上”最严农残国家标准的GB2763-2014 一、农药种类增加,最大残留限量指标进一步扩大
O O
O
OH
O O
OH OH
O
O
OH O
O OH
O O O O
OH
O O
O O
O O
O
O O
OH O
O O
O O
O O
O O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原理及特点
• 原理:是利用自然界中,昆虫雌成虫在性成熟后, 会释放一种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释放至空气中, 刺激雄虫触角中的化学感觉器官,引起雄性个体 性冲动,引诱雄虫前来交配的自然现象,通过人 工仿生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并缓释至田间,引诱 雄蛾至诱捕器,并用物理方法杀死雄蛾,从而, 破坏其交配,最终达到防治害虫的技术。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蓬安 2018.1 冯礼斌
农作物生产地位
●中国是农业种植 作物
大国,粮、棉、
油、糖、果、菜、水稻
茶等种植面积和
小麦 玉米
总产均居世界前 大豆
列。
马铃薯
棉花
油菜
甘蔗
蔬菜
种植面积 (万公顷)
2917.9
2372.1 2949.7 890.0 443.7 592.6 659.4 158.5
推行绿色防控技术的方法
(1)树立科学的“植保观”。强化四个意 识:科学意识、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社 会意识。
(2)贯彻落实“绿色植保”理念。
(3)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对 待病虫绿色防控工作。
(4)采取政府主导,多方配合方式。
(5)加快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制和技术的 集成。
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 先进机械应用 增效减量技术生物多样性技术 四诱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 农艺综合措施 物理防控技术 化学防治
一、性诱技术
生物处于一个化学的环境中 organism in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HO O
O
O O
OH
O
O
O O
O O
OH O
O O
O
O
OH
N
O
O
O
O
O
什么是绿色防控?
• 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 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 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 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 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 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的目的的过程。
绿色防控的主要原则
尽量降低作物的经济损失风 险;
尽量降低使用有毒农药的安 全风险;
• 2、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 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第二十八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 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 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 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