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技术和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方案

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平方米。
该建筑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简介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预应力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在预应力筋表面涂敷防腐油脂并外包塑料护套,使其与周围混凝土不发生粘结。
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可沿纵向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有效地减小预应力损失,提高预应力的施加效果。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二)材料准备1、预应力筋: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锚具:采用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的锚具,其规格和型号应与预应力筋相匹配。
3、油脂和护套:选用符合要求的防腐油脂和塑料护套,确保预应力筋的防护效果。
(三)设备准备1、千斤顶:根据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并进行校验和标定。
2、油泵:与千斤顶配套使用,保证供油稳定。
3、压浆设备:用于预应力孔道的压浆作业。
(四)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2、搭建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四、施工工艺流程(一)预应力筋的制作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的长度和下料尺寸。
2、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3、在预应力筋两端安装锚具,并涂抹防腐油脂,套上塑料护套。
(二)预留孔道的设置1、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或板中预留预应力孔道。
2、孔道的位置和尺寸应准确无误,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3、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安装时应保证其密封性和牢固性。
(三)预应力筋的铺设1、将制作好的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预留孔道内。
2、预应力筋的铺设应顺直,不得有弯曲、扭结等现象。
3、固定预应力筋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四)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预留孔道和预应力筋进行检查,确保其位置和状态正常。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JSQB03-21421-2002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编制人:刘敏涛审核人:劳国成批准人:李广荣2002-11-28发布 2002-12-28实施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JSQB03-21421-2002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预应力筋。
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及《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93标准的规定。
2.1.1.1用于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φj12、φj15)或碳素钢丝(φs5),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85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85的规定。
2.1.1.2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2.1.1.3无粘结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
2.1.2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吨位以及工程使用情况选定,但必须采用I类锚具。
2.1.2.1钢绞线张拉端选用夹片锚具,固定端通常用挤压锚具;钢丝束张拉端可选用镦头锚具或斜开缝夹片锚具,固定端采用镦头锚板。
2.1.2.2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静载锚固性能和疲劳锚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的规定。
2.1.2.3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2.1.3主要机具有:液压千斤顶、电动高压油泵、液压挤压机或液压镦头器等。
2.2材料运输与存放2.2.1无粘结筋应成盘或顺直运输。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1 材料要求1.1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宜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的规定。
1.2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绞线展开后应平顺且伸直性好,表面不得有油污、氧化铁皮、裂纹、小刺或机械损伤,表面允许有轻微浮锈。
1.3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和《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 3007的规定:1外观要求:护套表面应光滑、无凹陷、无裂缝、无气孔、无明显褶皱和机械损伤;2 润滑脂用量:对ΦS12.7钢绞线不应小于43g/m, 对ΦS15.2钢绞线不应小于50g/m;3 护套厚度:对一、二类环境不应小于1.0mm,对三类环境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1.4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进场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外观质量应逐盘检查,润滑脂用量和护套厚度应按批抽样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任取3盘,每盘各取1根试件。
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161的规定。
1.5 无粘结预应力筋所采用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ηa≥0.95εaрu≥2.0%1.6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的选用,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力值及工程应用的环境类别选定。
对单根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筋,其张拉端宜采用夹片锚具,即圆套筒式或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埋入式固定端宜采用挤压锚具或经预紧的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
1.7 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可采用圆套筒锚具或垫板连体式锚具。
1圆套筒锚具构造由锚环、夹片、承压板、螺旋筋组成(图41.1.7 a);2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其构造由连体锚板、夹片、穴模、密封连接件及螺母、螺旋筋等组成(图41.1.7 b)。
(a )(b )图41.1.7 张拉端锚具系统构造1-夹片;2-锚环;3-承压板;4-螺旋筋;5-无粘结预应力筋;6-穴模;7-连体锚板;8-塑料保护套;9-密封连接件及螺母;10-模板;11-细石混凝土;12-密封盖;13-专用防腐油脂或环氧树脂1.8 锚具系统固定端可采用挤压锚具或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
现浇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基本规定1.1 后张法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承担。
1.2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标定后使用期限不应超过半年,并配套使用。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说细的适合于工程的预应力施工力案。
(2)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选定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锚具、预压板等。
(3)预应力筋、锚具等的验收及复验(4)预应力施工设备的检修、标定。
2.2 材料要求(1)无粘结预应力筋1)无粘结预应力筋是带有专用防防腐涂料层和外包层的预应力筋,有钢绞丝和钢丝束两种,其构造见图22.2.2。
常用无粘结筋的规格及技术性能见表22.2.2-1。
(本工艺标准提倡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不宜采用平行钢丝束无粘结筋)。
(a)(b)123AAAAA--A1、234图22.2.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构造(a)无粘结钢绞线;(b)无粘结钢丝束1-钢绞线;2-平行钢丝;3-塑料护套;4-油脂常用无沾结筋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表22.2.2-12)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预应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60t为一批,每批抽取一线试件作为学性能检验。
检查方法: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其性能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1993)的规定,其塑料外套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厚度应均匀,不得过松或过紧、破损。
检查数量:每60t为一批,每批抽取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当有工程经验时,并经观察认为质量有保证时,可不作油脂用量和护套厚度的进场复验。
4)无粘结预应力筋所用的纲绞线和钢丝不应有死弯,如有弯列时必须切断。
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工艺

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工艺一、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8度抗震设防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二、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1制作无粘结筋用的钢丝和钢绞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1.2无粘结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建筑油脂”,其性能、产品质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1.3无粘结筋包裹层材料采用低密度高压聚乙烯(温度在190℃时,融熔指数为1.5~5范围内)。
1.4已制作完毕的无粘结筋成品的质量应符合要求。
无粘结筋用钢丝、钢绞线、不允许有死弯,见死弯必须切断。
钢丝应为通长,严禁有接头。
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甲型、乙型锚固系统构造、技术要求等,必须符合要求。
1.6配套张拉设备有油泵及千斤顶,其技术性能符合要求。
机具有顶压器(液压和弹簧两种)、张拉杆、工具锚等。
2、作业条件2.1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有试验报告单。
2.2无粘结筋配制及钢筋加工完成。
2.3锚具已经检查验收。
2.4张拉设备已经过检定,机具已准备就绪。
2.5张拉部位的脚手架及防护栏搭设已完成,并经检查符合作业要求。
2.6已按设计提出的要求对无粘结筋的张拉顺序、张拉值、伸长值、无粘结筋的铺设以及操作、质量标准等进行了技术交底。
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梁、板模板支搭→非预应力下钢筋铺放、绑扎→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端部节点安装→非预应力上钢筋铺放、绑扎→无粘结预应力起拱、绑扎→隐检验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张拉→端部处理2、检查修补无粘结筋:无粘结筋进场后,应及时核查筋的规格、尺寸和数量,逐根检查筋的外包裹层质量及端部配件,对配有甲锚钢丝束,应认真检查锚杯内外螺纹、镦头外形尺寸、漏镦现象等,并将定位连杆拧入锚杯内,拧入深度符合要求。
经检查无误后,可分类堆放。
对包裹层破损的无粘结筋,用塑料胶条修补。
3、端模预留孔位置:在张拉端帮模外侧,按施工图所注无粘结筋位置弹线、编号和钻孔。
配甲锚筋孔径为φ40,配乙锚筋孔径为φ30。
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技术

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技术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只有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
通过近年来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来看,主要分为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模板工程,这三大部分都与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筋工程(1)钢筋工程的组成及制作要求钢绞线:建筑工程一般会采用无粘结钢铰线,即钢绞线包塑采用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其质量要求符合JG3006-93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标准的规定。
无粘结筋制作:下料长度的正确与否是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的关键。
下料长度可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
计算公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结构长度;第二部分为外露工作长度,此部分由锚固形式、张拉方式与千斤顶型号决定。
下料长度=构件内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锚具厚度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在加工厂完成,不需现场提供下料场地及下料所用的电源。
(2)钢筋的涂包成型涂包成型工艺可以采用手工操作完成,内涂刷防腐沥青或防腐油脂,外包塑料布,也可以在缠纸机上连续作业,完成编束、涂油、镦头、缠塑料布和切断等工序。
挤压涂料工艺主要是钢丝通过涂油装置涂油,涂油钢丝束通过塑料挤压机涂刷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再经冷却筒模成型塑料套管,此法涂包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是整个预应力施工的关键,它将最终决定构件中预应力值的大校张拉前要提供混凝土试验报告,达到拆模要求后,将水泥砂浆清理干净,安装好锚板以备张拉。
无粘结筋采用YDC2240Q前千斤顶单根张拉。
本工程拟投入以下主要张拉设备:电动油泵(ZB42500)1台;前卡式千斤顶(YDC2240Q)1台。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对千斤顶与油表在有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万能机上按主动态(即和张拉工作状态一致)方式进行配套标定。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无粘结预应力筋成型后,及时检查成品的数量、规格,无误后方可分类堆放,准备铺筋。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二层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结构营造大空间的使用要求, 桁架梁跨度 28.0m ,上、 下弦杆梁截面为 800*1400 ,腹杆截面为 500*1000 。
腹杆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筋 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5223-2002 的 相关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绞线和钢丝不应有死弯, 当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无粘结预应力筋中的 每根钢丝应是通长的,严禁有接头。
2、无粘结预应力筋 本规程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
质量要求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JG161-2004 及《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 JG3007-1993 的规定。
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 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 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其性能应符合下 列要求:一、 在温度-20〜+70C 范围内,低温不脆化,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二、 必须具有足够的韧性、抗破损性;三、 对周围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无侵蚀作用;四、 防水性好。
无粘结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在-20〜+70C 温度范围内不流淌、不裂缝变脆,并有一定韧性;二、 使用期内化学稳定性好;三、 对周围材料如混凝土钢材和外包材料无侵蚀作用;四、 不透水、不吸湿、防水性好;五、 防腐性能好;六、 润滑性能好,摩阻力小。
3、锚具系统第 2.3.1 条 无粘结预应力筋 -锚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无粘结预应力筋必须采用 I 类锚具,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
锚具的效率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 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取;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中各根预应力钢材计算极限拉力之和; 由预应力钢材中抽取的试件的实测抗拉强度平均值; 由预应力钢材中抽取的试件的截面面积平均值;二、无粘结预应力筋 -锚具组装件的疲劳锚固性能,应通过试验应力上限取预应力钢材抗拉 强度标准值的 65%、应力幅度取 80N/mm2 、循环次数为 200 万次的疲劳性能试验。
浅谈无粘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

无粘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处在正常环境下的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中采用的后张无粘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2.材料要求:2.1制做无粘结筋用的碳素钢丝或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19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1995的规定。
2.2无粘结筋的涂层采用“专用防腐润滑脂”其性能、产品质量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93的规定。
2.3无粘结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测试在1900C时高密度高压聚乙烯挤出制品的融熔指数为(M1)0.2—2:聚丙烯(M1)0.5—0.15其性能应符合JGJ/T92—93技术规程要求。
)钢丝束、钢绞线涂料层及包裹层的制作工艺如下:选盘→并束→涂油→包塑→冷却→牵引→收盘。
生产中严禁随意调换挤出量、牵引速度及和温度,保证包塑质量。
塑料使用前必须烘干或晒干,避免成型过程中由于气泡而引起塑料表面开裂。
成型管壁厚度要均匀,发现破损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2.4制作完毕的无粘结筋成品质量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规定,且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丝和钢绞线,不允许有死弯。
当有死弯时必须切掉,无粘结预应力筋中的每根钢丝应是通长的严禁有接头。
2.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锚固系统构造,技术要求等必须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等的规定。
2.5.1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锚具可按(表1)选用(表1)2.5.2无粘结预应力筋必须采用Ⅰ类锚具。
在预应力筋强度等级已确定的条件下,锚具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2.5.3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由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锚具效率系数ηa 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 εapu 确定。
锚具的效率系数按下式计算:ηa =F apu /ηp ×F c apu ; F c apu =ƒptm ×A pm F apu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则极限拉力(kN );ηp -------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取0.97 ;F c apu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中各根预应力钢材计算极限拉力之和(kN );ƒptm --------由预应力钢材中抽取的试件的实测抗拉强度平均值;A pm --------由预应力钢材中抽取的试件的截面面积平均值;2.5.4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ηp 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对于重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锚具,应按国家现锚具类别锚具效率系数ηa 实测极限拉力时总应变εapu (%) Ⅰ≥0.95 ≥2.0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92附录计算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技术和标准
一、材料准备
无粘结筋用钢绞线(或钢丝束)、夹片锚、挤压锚、承压板、螺旋筋、马凳、涂料层、包裹层等。
二、机具准备
高压电动油泵、千斤顶、液压挤压机、砂轮切割机等。
三、作业条件
1、应力筋线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并有同条件养护试件
试验报告。
2、无粘结筋配制及钢筋加工已经完成。
3、锚具已经检查验收完毕。
4、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已经过校验合格,机具己准
备就绪。
5、张拉部位的脚手架及防护栏搭设已完成,并符合作业要求。
四、质量要求
1、预应力分项工程原材料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池》(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9
2、无粘结预应力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符合《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2-10
五、工艺流程
制定预应力施工顺序T加工预应力筋、锚具、承压铁板、螺旋筋、马凳T材料检验入库一支底模、侧模、钢筋绑扎T 定位放线T铺设无粘结筋T固定马凳T安装端部承压板、螺旋筋洞盒T质量检查与设备自检T浇灌混凝土养护T预应力张拉一切割、封堵。
六、施工要点
1、精心施工防止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破损,预应力梁的非预应
力钢筋应连续绑扎,以便预应力工序插入时,预应力钢筋
能一步到位。
2、非预应力筋绑扎: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钢筋绑扎时,由于
预应力张拉端洞盒放置需要,非预应力筋可适当水平移动。
3、定位钢筋(马凳)绑扎:顶应力梁的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好
后,在箍筋上画出预应力马凳的高度,将马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