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24

合集下载

《电信交换原》课件

《电信交换原》课件

能,是实现电信网络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
电信交换机系统
电信交换机系统概述
电信交换机系统是由多个交换机组成的网络,通过通信协议和接 口标准实现不同交换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电信交换机系统的结构
电信交换机系统可以采用分级结构、分布式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等, 以满足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通信需求。
电信交换机系统的管理
04
电信交换设备与系统
电信交换机
电信交换机概述
01
电信交换机是电信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实现不同用户
之间的通信连接。
电信交换机分类
0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电信交换机可以分为模拟交换机和数字
交换机、专用交换机和通用交换机等。
电信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03
电信交换机具备用户线接入、交换局内通信、话务量统计等功
智能交换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交换机 逐渐兴起,能够实现更加灵活、智能 的电信交换。
电信交换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电路交换
通过建立电路连接来实现 用户间通信,适用于实时 、连续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
报文交换
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报文存 储在交换设备中,根据目 的地地址选择路径发送。
分组交换
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小分组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径 发送,适用于数据通信和 互联网通信。
由和传输。
数据被分割成多个数据包,每个 数据包单独传输,并在目的地重
新组合。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性、间歇性 和分布式的数据传输,如网页浏
览、电子邮件和在线视频。
IP交换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案例
IP交换是一种基于IP协议的交换技术 ,用于实现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IP交换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和数据中 心,用于满足高带宽、低延迟的应用 需求。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7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7

用户摘机识别
用户状态
用户扫描 本次扫描结果 SCN 本次扫描结果非 SCN 前次扫描结果 LM 逻辑运算 SCN∧LM
挂机 (断开) 1
ts
100~200 ms
1
1
0
0
1
1
0
0
摘机 (闭合) 0
0
0
0
1
1
1
1
0
0
1
0
0
主叫摘机
用户挂机识别
用户状态 用户扫描
摘机 (占用) 0 100ms
挂机 (空闲) 1
• 对字冠的处理称为字冠分析,即数字分析。 • 对剩余号码的处理称为被叫识别,即来话分析。
字冠分析流程
(3)来话分析
• 若字冠分析的结果是本局呼叫,则通过来话分析进一步分析 被叫用户的情况。
• 来话分析的依据是被叫用户的剩余号码和被叫用户的忙闲状 态。
来话分析流程
(4)状态分析
上述三个分析程序分别对应主叫摘机、号码接收和本局来话三 种特定的情况,而对于呼叫过程中除了这三种情况以外的任何变 化进行响应,就需要进行状态分析。
时间控制表启动以上周期级程序见书第54页图2-29。
工作过程如下(每8ms中断时,时间计数器加1): ① 首先读取时间计数器的值; ② 以时间计数器的值为指针,读取时间表的一行内容; ③ 如果时间计数器的值已为最大值,应清零;若未达到最大值, 则加1; ④ 将时间表中读出的内容与屏蔽表内容进行逻辑乘,逻辑乘结果 中“1”的位置即指出了当前时钟周期应执行的程序; ⑤ 寻找逻辑乘结果中最右边的“1”,设0位等于1,转向脉冲信号 识别程序,执行后返回时间表; ⑥ 检查时间表的1位、2位……,并转向执行其值为“1”的相应程 序;⑦ 把所有位均检查完,并执行完相应程序以后,表明这8ms周期中 已执行完周期级程序,可以转向执行基本级程序; ⑧ 在最后一行(TB)的最后一位上,将时间计数器清零,以便在下 一个8ms周期从新开始。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0-11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0-11

在S1240 EC74版交换机中可根据交换局的类型和业务应用情况配置 以下ACE:
SACELPUB,普通用户标识,提供静态或动态的用户数据,负责用户 数据的分析,SACELPUB采用主用/备用(Active/Standby)方式;
SACELBCG,商务通信组(BCG)用户标识,提供静态或动态的BCG用户 数据,负责BCG用户数据的分析,SACELBCG采用主用/备用方式;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NA LCE VP 000E 0900 0090 0023 0910 0180 0207 0A40 02D0 0210 0A50 02E0 0017 0B00 0100 0021 0B10 0160 0012 0B80 00D0 0020 0B90 0150 002F 0CC0 01D0 0212 0CD0 0300 001F 0E00 0140 002E 0E10 01C0 0027 0E60 0190 0213 0E70 0310 0034 0F80 0220 0211 0F90 02F0 0035 1200 0230 0036 1210 0240
AA 01C 1 02::47BA11 211 03140 AACA 1KB01C01
AA 01C 1 02::47BA11
电缆插头位置 电缆走向(1:右;2:左;3:直连) 机架位置 机房房间编号
211 03140 AACA 1KB01C01
电缆序号 电缆长度(=0.2m) 电缆部件号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机架分布
S1240程控交换机房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S1240 J型机的机架类型主要有: 外设架(EF架) 用户架(EA架或EB架) 中继架(EH架) 网络架(EJ架) 电源架(EZ架) 磁带架(EK架)等。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2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2
择DTMF接收器是同时进行的,ATSIG FMM向CFCS FMM发送 18164_ACT_CFCS消息,启动CFCS,检查与主叫用户号码相关的数据。
6.主叫分析 CFCS FMM向LSIF FMM发送16047_DATA_REQ消息,LSIF FMM根据该消
息中主叫用户号码的千群号和后3位号码在数据库中提取该主叫用户的 用户数据文件,为以后的呼叫接续做准备。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1.主叫摘机检测 当模拟用户摘机(Hook off)后,由模拟用户线路板(ALCN)向终端控
制单元板(MCUA)发送CH0告警信息,并通过CH16将该失配指示(MMI)信息 存放在ASM模块群集处理的队列中。
操作系统将MMI信息交给SMD SSM来处理,SMD SSM主要完成以下几 项工作:① cross_over检查;② 启动信令系统软件为本次呼叫分配一 个业务控制块(TACB);③ 检查描述用户物理特性的用户数据相关表 R_ELCCOL4;④产生9832_ORIG消息,并发送给LTSIG FMM。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17) 13739_SLCT_CH; (19) 13740_CH_INFO; (21) 15987_SIG_TO_SIG; (23) 16151_CC_TO_SIG; (25) 19130_INTRA_SIG; (27) 15987_SIG_TO_SIG; (29) 3118_CHG_EVENT; (31) 15987_SIG_TO_SIG; (33) 13788_RLS。
(2) 13739_SLCT_CH; (4) 19131_LDSH_INTRA_SIG; (6) 6.1 2980_SLCT_DEVI;
6.2 18164_ACT_CFCS; 6.3 18165_ACT_CFCS; (8) 16047_DATA_REQ; (10) 16736_CC_TO_PAT; (12) 16047_DATA_REQ; (14) 16151_CC_TO_SIG; (16) 16.1 15987_SIG_TO_SIG; 16.2 19130_INTRA_SIG;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25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25
接口特性
STM-16的物理接口一般采用光纤接口。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接入网接口
ADSL接口
接口定义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DSL技术。它允 许在一对双绞线上,在不影响现有电话业务的情况下,进行非对称 高速数据传输,下(上)行速率从1.5Mb/s(64kb/s)到8Mb/s(1Mb/s), 支持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最远接入距离可达5km。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 光缆
蒋青泉
光纤即光导纤维,是由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构成的绝缘波导。光 纤一般由纤芯、包层和外套涂层三部分组成,其外套涂层作为光纤 的保护层,用于加强光纤的机械强度。
光纤通常指玻璃纤维,但光纤并非只有玻璃纤维一种,塑料光 纤也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光纤产品。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1 1 A1 1 1 0 1 1 保留给国际用
帧失步 (目前固定为1) 对告
TS15 TS16
话路15 信令时隙
TS17
话路16
F0 0 0 0 0 1 A2 1 1 复帧同步码 复帧对告码
F1 a b c d a b c d
话路1
话路16
信令码
信令码
F15 a b c d a b c d
话路15
话路30
信令码
信令码
F0
TS31
话路30 1 2 3 4567 8
码字=8bit 3.9μs 同步: A1=0; A2=0 失步: A1=1; A2=1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光纤传输接口
STM是用于支持SDH中段层连接的一种信息结构,它由包括通道 开销的信息净荷、段开销(SOH)和AU指针构成,组织成一种块状的 帧结构,重复周期为125μs。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6-17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6-17

蒋青泉
➢ 宽带智能网
宽带智能网是基于B-ISDN宽带网络平台上的智能网系统。就是 在以ATM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上利用智能网技术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
IN CS4主要是实现智能网与B-ISDN的综合、智能网支持移动的 第2期目标(IMT2000)。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宽带智能网结构
B-SCE
B-SMS
CTD业务由IN侧的SCP进行详细计费,CTD业务申请者支付费用。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CTD业务实现
蒋青泉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CTF业务指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点击Web页面上的按钮,将指 定信息发送到传真机上。该业务适用于主叫方是从Internet接入的 PC,被叫方是接入PSTN的传真机。
目前,我国通信运营商主要向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用户 提供智能网业务,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将逐步向IP网和宽带网 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加快固网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公话网络。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IP智能网
IP智能网为IP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 IP智能网利用PSTN已有的智能网与Internet进行互通。
CTF业务由IN侧的SCP进行计费,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CTF业 务申请者支付费用。
业务实现过程(预订某旅馆房间): 上网用户找到相应旅馆的广告位置并点击,www服务器将旅馆 预订格式的订单送给用户填写,用户提交后www服务器就启动点击 发送传真的后台PINT客户机程序,PINT客户机先与PINT网关交互信 令后将订单传给PINT网关,然后PINT网关将订单传给电话信息台中 的传真资源并告之传真机号码,传真资源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订 单发送出去。

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包括交换机原理、交换机分类、交换机应用、交换技术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技术的主要知识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了解交换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3.掌握交换技术的优化方法,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4.能够独立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使用交换技术实现网络的优化和管理。

课程大纲第一章交换技术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2.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区别与联系。

3.交换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及作用。

第二章交换机原理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交换机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3.交换机的通信方式和传输速率。

第三章交换技术的优化1.交换技术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2.交换机的管理和配置。

3.交换机的虚拟化技术及应用。

第四章交换机的应用1.交换机的局域网应用。

2.交换机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

3.交换机在互联网接入中的应用。

第五章实验设计1.实验1:交换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2.实验2:交换技术性能测试实验。

3.实验3:交换机管理和配置实验。

4.实验4:交换机应用实验。

课程教学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完成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40%。

2.实验成绩:30%。

3.期末考试:30%。

作业要求除期末考试外,每个章节的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6版),作者:James F.Kurose,Keith W.Ross,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7版,作者: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NA网络工程师教程,作者:张世勇,人民邮电出版社。

4.计算机网络(第7版),作者:Andrew S.Tanenbaum,人民邮电出版社。

总结本课程面向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换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3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3
数字信号
信号波形在幅度上不连续。 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是信号波形在幅度上是否连续。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示意图
声/电 语音
信道
数字通信系统示意图
电/声 语音
声/电 语音
模/数
信道
数/模
电/声 语音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数字通信的特点
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如PCM通信。
… …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第1路 低通 滤波器
第2路 低通 滤波器
第n路 低通 滤波器
同步控制
PCM 编码
信道
PCM 译码
蒋青泉
低通 第1路 滤波器 低通 第2路 滤波器 低通 第n路 滤波器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语音信号数字化
PCM通信的简单模型
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便于加密处理 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 占用频带宽
(1路数字电话的带宽为64KHz,1路模拟电话的带宽为4KHz)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多路复用方式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在传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多路复用传输方式实现 多个信号在同一条信道上传输。
CH0称为帧同步时隙,用来传送帧同步码(0011011)、国际国内网 络信息、告警信息。
CH1~CH15 及CH17~CH31称为话路时隙,依次编为第1~30路,分别 用来传送30个话路的PCM信号。
CH16称为信令与复帧同步时隙。在随路信令方式中,F0帧的CH16用 来传送复帧同步、复帧失步告警信息;F1~F15帧的CH16用来传送信令 码。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中,除CH0以外的任一时隙均可用作CCS,习 惯上把CH16用作No.7信令链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三网融合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不同业务的综合以及三网融合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 数字通信技术的全面采用。 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 软件技术的发展,通信终端都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
户所需的业务功能。 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IP协议可以作为统一的通信协议。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软交换在NGN中的位置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某本地网智能化改造方案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PSTN的端局演进为接入网关(AG)。PSTN的端局功能由AG和软交 换(SS)设备一起完成,端局的用户数据管理和业务触发由软交换实 现。
PSTN的汇接局演进为中继网关(TG)。PSTN的汇接局功能由TG和 软交换(SS)设备一起完成,端局业务汇聚到TG上。
接入网关
PSTN/ISDN
各类用户终端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接入层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以及各种数据终端提供访问软交 换资源的入口,这些终端需要通过网关或分组接入设备接入软交换 网络。
传送层(承载层)采用分组交换网络传送业务数据。 控制层决定呼叫的建立、接续和交换,将呼叫控制与媒体业务相 分离,理解上层生成的业务请求,通知下层网络单元如何处理业务 流。 业务层的功能是创建、执行和管理软交换网络业务,并通知控制 层做出相应的处理。
系统支撑模块实现软件/数据的加载、设备管理/维护及板间通 讯等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板WSMU、系统管理板后插接口板WSIU、热 插拔控制单元WHSC、核心LAN Switch等。
① WSMU 板作为单元框的主控板,通过系统总线和串口完成包 括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加载控制、数据配置和工作状态控制等功能。
② WHSC 板完成左右共享资源总线桥接、单板热插拔控制、框 内LAN总线交换等功能。不同业务处理框间的信令业务流通过WHSC 提供的LAN总线实现交互。WHSC板本身没有CPU,由系统管理板通过 共享资源总线直接配置和维护。
M3UA协议称为MTP3层用户适配层协议,它把No.7信令的MTP3层用 户信令适配到SCTP层的协议。
M2PA协议称为MTP2层用户对等适配层协议,提供的传输机制支持 IP网络连接上的MTP3协议对等层的操作,把No.7信令的MTP3层适配到 SCTP层的协议。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软交换网络业务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
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由5个模块组成,即系统支撑模块、接 口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由5个模块组成,即系统支撑模块、接 口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NGN
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网络,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分为业务层、 控制层、承载层、接入层。业务提供采用开放的API接口。
NGN是开放式体系架构、业务驱动和分组化的网络。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NGN演进
固定通信网
固定通信网采用基于软交换的NGN实现方案。它包容了所有新 一代通信网络技术:基础传送层指智能交换光网络;承载层指MPLS 和IPv6的分组网;网络控制层指软交换网络;业务层指智能化多业 务平台。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主要由软交换设备、应用服务器、 AAA 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中继网关、信令网关、综合接入设备(IAD)、 智能终端等组成。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软交换实现的功能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1)呼叫控制功能。软交换设备可以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测和资源控制 等。
软交换网络结构 软交换网络协议 软交换网络业务 典型软交换设备
现在我们来学习软 交换网络设备,有 四个主要内容……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软交换网络结构
软交换网络基本组成
业务层 控制层 传送层 接入层
SCP
应用服务器 AAA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软交换
软交换
核心分组网
SG No.7信令网
MG
NAS
广义上,软交换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该体系结构可以建立 下一代网络框架,其功能可以涵盖4个功能层面:传输接入层、媒 体层面、控制层面和网络服务层。
狭义上,软交换指软交换设备,定位在控制层。
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它是在IP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 软交换通过软件实现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 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同时,软交换还 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 速提供新的业务。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5)操作维护功能。 (6)计费功能。软交换具有根据计费对象进行计费和信息采集 的功能,并负责将采集信息送往计费中心。 (7)与其他网络的互通。例如,与No.7信令网的互通、与智能 网的互通,以及与采用H.323协议的IP电话网的互通等。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 软交换网络协议
③ 核心LAN Switch实现多框间及与管理设备的互连。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接口模块提供丰富的物理接口,包括窄带接口单元、ATM-2M 接口 单元、FE 信令接口单元、ATM 信令接口单元和时钟源接口单元。
扩展的新业务有语音和Internet相结合的应用、各种多媒体应 用、用户的个性化业务。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IP Centrex业务 ● 统一消息业务(E-mail、来电信息、语音留言、传真文件) ● 视频会议业务(宽带IP电话、行政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 点击拨号业务(普通点击拨号、点击800) ● 个人通信管理类业务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典型软交换设备
SoftX3000硬件物理结构
SoftX3000 硬件体系结构可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维护管理子 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3个部分。
(1)业务处理子系统(主机或前台)是SoftX3000 的核心部分, 由OSTA(Huawei Open Standards Telecom Architecture Platform) 机框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2)协议功能。包括呼叫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媒体控制协议、 业务应用协议、维护管理协议等一系列协议。
(3)业务提供功能。软交换可以支持电路交换机提供的业务,还可以 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等。
(4)业务交换功能。业务交换功能就是识别智能网呼叫,并把它上报 给业务控制功能(SCF),最终由SCF控制整个呼叫,从而保证软交换网络内 的用户享用现有智能业务。
(2)维护管理子系统(后台),由BAM、应急工作站、WS、iGWB 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
(3)环境监控子系统包括每个业务处理框的电源模块监控、风 扇监控模块和每个机柜的配电框监控模块,主要用于保证SoftX3000 正常的工作环境。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源自蒋青泉SoftX3000硬件物理结构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BICC协议称为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它属于应用层控制协 议,可用于建立、修改和终结呼叫,可以承载PSTN/ISDN业务。
SCTP协议称为流控制传送协议,是针对TCP协议缺陷进行修改的应 用层数据分组传输协议,SCTP可以在IP网上承载No.7信令,完成IP网与 现有No.7信令网和智能网的互通,同时SCTP还可以承载H.248、ISDN、 SIP、BICC等控制协议,因此可以说,SCTP是IP网上控制协议的主要承 载者。
DO。
WCDMA
CDMA2000
核 心 网
① 采用ITU No.7信令体系 ② R99网络结构继承了GSM/GPRS 核心网结构,采用基于ATM的Iu系列借 口,采用MAP信令组网 ③ 基于软交换的构架,R4采用了与承 载无关的电路交换网BICSCN的概念 ④ R5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v6,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 ⑤ 智能网采用CAMEL
① 采用北美No.7信令体系 ② 核心网电路域由IS-95 演进而来, 采用IS-41信令组网 ③ 分组网络部分引用IETF的标准, 采用Mobile IP协议 ④ 远期发展将实现全IP,采用SIP协 议进行呼叫控制 ⑤ 智能网采用WIN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第9章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网络设备
以软交换为呼叫控制核心,在分组交换网上提供语音和多媒体 业务。目前主要应用是提供价格低廉、质量优良的IP电话业务。
基本特点:业务、控制与传输、接入分离。 · 用户数据分离 · 承载连接分离 · 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软交换
软交换是在IP电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IP电话网关分成媒体 网关(MG)、信令网关(SG)、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三部分。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移动通信网
移动通信网采用基于IMS的NGN实现方案。全球主流的3G制式
有 3 种 , 分 别 为 WCDMA 、 CDMA2000 、 TD-SCDMA 。 WCDMA 目 前 主 要 有
R99、R4、R5、R6版本,目前比较成熟的是R99;CDMA2000目前主
要1X、1X EV-DO、1X EV-DV版本,目前比较成熟的是1X和1X EV-
软交换网络业务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对传统电信业务的继承和新 业务的扩展。
传统的电信业务有基于传统电路交换的语音业务和一些增值业 务;基于包交换系统的数据业务。其中,传统的语音业务和增值业 务包括现有PSTN/ISDN交换机能够提供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现有 交换机能够提供的Centrex业务、现有的智能网业务等;基于包交换 系统的数据业务包括数据接入业务、数据承载 业务、数据增值应用 业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