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及思考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及思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一种关键的竞争手段。
本文将分析几个商业模式创新的案例,探讨它们成功的原因,并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共享经济模式的成功案例——滴滴出行共享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手段来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共享。
滴滴出行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经济企业,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打造一个智慧出行平台,让司机和乘客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互通、协同和互利互惠。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滴滴出行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同时中间商获得可观的收益。
成功的原因:1.满足消费者需求。
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滴滴出行发现大众出行的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深受市场欢迎。
2.优化服务模式。
滴滴出行聚焦于提供专业的出行服务,同时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来不断优化出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3.与政府合作。
滴滴出行能够与政府合作,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态,使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经验启示:1.聚焦核心用户需求,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成功把握商业机会。
2.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只有在技术上走在前列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二、智能制造模式的成功案例——美的集团智能制造是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使传统工业制造向先进制造演进,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生产。
美的集团是一家拥有智能制造优势的企业,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工业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工业智能化、自动化,并优化企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成功的原因:1.注重技术的投入。
美的集团不断为企业提供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致力于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创造新的业务模式。
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美的集团开创了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服务。
3.开放和生态化发展。
美的集团不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了多方良性互动的生态圈。
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及发展背景,分析了共享经济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随后探讨了企业在共享经济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企业应对共享经济挑战的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了一些企业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总结了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意在为企业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研究、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述、影响、挑战、应对、案例分析、启示、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共享经济日益成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代表。
共享经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平台的建设和信息的传递,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和共享,进而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通过对共享经济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企业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分析共享经济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应对共享经济的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企业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1.2 研究意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可能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变化,因此需要进行创新。
通过研究共享经济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实现持续创新和增长。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情况,分析共享经济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共享经济带来的挑战。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剖析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剖析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概述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台搭建:共享经济平台是连接资源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桥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匹配和交易的便利化。
平台通常提供在线预订、支付、评价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共享服务。
2. 资源共享: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包括闲置房屋、汽车、办公空间等。
资源提供方通过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源进行共享,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需求方则可以通过平台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
3. 信用体系:共享经济平台通常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体系,对资源提供方和需求方进行信用评估,建立信任机制。
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
4. 社群建设:共享经济平台通常会建立用户社群,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社群建设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推动平台的持续发展。
二、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优势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资源利用效率高:共享经济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资源提供方可以将闲置资源进行变现,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 降低成本:共享经济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
以共享出行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共享汽车或共享单车等方式实现节约成本,避免购买和维护个人交通工具的费用。
3. 提升用户体验:共享经济平台通常提供便捷的在线预订和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进行预订,节省时间成本。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的评价系统了解他人的评价,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4. 创新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兴起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创新,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变革。
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共享经济的商业盈利模式剖析

共享经济的商业盈利模式剖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共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商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共享经济的商业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和前景。
一、平台收取服务费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建立一个连接供需双方的平台,平台可以通过收取服务费来获得盈利。
例如,共享出行平台可以通过向司机收取一定比例的订单金额作为平台费用;共享住宿平台可以从房东收取一定比例的预订金额作为佣金。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平台可以通过扩大供需规模来增加收入,并且不需要承担太多实际风险。
二、广告和推广收入共享经济平台可以通过与商家进行合作,为其提供广告和推广服务,从而获取收入。
例如,共享单车平台可以为品牌商提供骑行活动的赞助和广告机会;共享办公平台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商务活动的推广渠道。
这种模式可以同时为平台和广告商带来双赢的效果,增加了平台的盈利空间。
三、会员制度和增值服务共享经济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会员制度和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
会员制度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特权,并通过会员费获取收入。
此外,平台还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如增加保险保障、提供专业咨询等,通过额外收费来获得更多的盈利。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用户的黏性,刺激用户积极参与,从而增加平台的盈利效果。
四、数据和大数据分析共享经济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解决方案,从而获得收入。
平台可以将用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市场营销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
同时,平台也可以将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和纵向挖掘,形成行业报告和趋势分析,为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平台带来商业价值,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五、众筹和投资收益共享经济平台可以通过众筹和投资项目来获取盈利。
平台可以通过举办众筹活动,吸引用户投资并分享项目的收益。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剖析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剖析共享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和利用的一种商业模式。
它以低成本、高效率和便捷性为特点,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格局。
本文将对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剖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 共享经济的定义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在线平台,将个人或企业闲置的资源(如房屋、汽车、技能等)进行共享和交换的商业模式。
它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2.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平台建设共享经济平台是连接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的桥梁,它提供了在线交易、支付、评价等功能。
平台运营商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费用来获取收益。
2.2 资源共享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满足了用户对各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
例如,Airbnb通过共享房屋,满足了旅行者对住宿的需求;Uber通过共享汽车,满足了用户对出行的需求。
2.3 信任机制共享经济平台建立了一套信任机制,通过用户评价、实名认证等方式,提高了交易的可信度。
这种信任机制是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4 数据驱动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用户需求和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这种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运营效率。
3. 共享经济的优势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资源利用率高共享经济通过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时间闲置的房屋可以通过Airbnb出租给旅行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2 降低成本共享经济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共享,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
例如,Uber通过共享汽车,减少了用户购买和维护汽车的成本。
3.3 创造就业机会共享经济平台为资源提供者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例如,通过共享经济平台,个人可以将自己的技能和服务进行销售,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4. 共享经济的挑战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4.1 法律法规共享经济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如住宿、交通等。
共享经济下的新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下的新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共享。
共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共享经济下的几种新商业模式,探讨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共享出行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共享出行是共享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领域,通过分享私人汽车、共享单车、拼车等服务,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例如,滴滴出行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集结了大量的车辆和乘客资源,通过智能调度和定价系统,提供灵活的出行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交通。
二、共享住宿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共享住宿也是共享经济下的一个新兴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平台,个人可以将自己闲置的房屋或空余的房间进行出租。
这种模式不仅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选择,还降低了旅行成本,同时也为房主创造了收益。
例如,Airbnb就是一个典型的共享住宿平台,通过它,房主可以将自己的房源发布到平台上,旅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场所。
三、共享办公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共享办公是共享经济领域另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
随着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的增加,共享办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办公空间的机会。
通过租用可以灵活使用的工位和办公空间,降低了创业者的办公成本,并提供了便利的办公环境和资源共享。
例如,WeWork就是一个典型的共享办公平台,通过物理办公空间的共享,创造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工作社区。
四、共享知识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共享知识是共享经济下的另一个新兴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人们可以共享知识与技能。
不同领域的专家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享,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教育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知乎、慕课网等平台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人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参与讨论、学习和交流。
五、共享服务新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下的又一新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平台,人们可以分享各种服务资源,如家政服务、代购服务、共享养老等。
单车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分析

单车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骑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共享单车更是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以投放自有的单车到城市中,给市民提供租赁、共享的服务,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智能锁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实时计费和运营管理。
共享单车的兴起,归功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技术的发展,也源于新生态经济时代的来临。
一、单车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产品模式、服务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四个方面。
具体来说,单车共享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基于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共享资产”,即提供去中心化的租赁自行车服务。
服务模式则是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在线租车、线上充值、退款等等。
盈利模式主要有广告收益、提供车位收益、用户付费收入和补助收入等多种收益来源。
运营模式则与获得大量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选择优质的商业联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商业模式的优劣分析单车共享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而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商业模式的优劣是单车共享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具体来看:1. 优势:a. 高效的出行方式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单车共享具有使用灵活、快捷方便的特点,让用户可以快速地摆脱堵车或其他交通系统的限制,从而提高出行的效率和质量。
b. 稳定的用户群体单车共享企业常常以基于零成本的优惠手段来引入、留存用户。
通过精细挖掘应用场景,扩大服务范围,让用户形成分享、互动的习惯,从而促进了用户群体的稳定化。
c. 融资能力强共享单车存在较高的框架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因此,这类企业在融资方面具备很强的筹资能力,可以吸引大量投资人的青睐。
2. 劣势:a. 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租赁差额和广告收贴等收入来源,但财务状况的缺乏可阻碍企业稳定发展,因此,需要确保资金的长期稳定性。
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分析共享经济模式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崛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闲置资产或服务与需求方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企业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将资源和需求方进行连接和匹配,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个商业模式下,企业以资源整合和交易配对为核心,以线上交易为主,通过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订单的匹配和资源的共享。
目前,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的热点,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等,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在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中,企业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对资源进行整合和交易,实现资源和需求方的匹配。
不同的共享经济企业存在着不同的商业模式,本文将对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Uber与滴滴的商业模式比较Uber和滴滴是共享经济领域最为成功的两个企业,它们在共享出行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Uber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则是中国的顶级出行服务公司。
虽然两家公司均是共享出行服务,但它们的商业模式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是资源整合的不同。
Uber主要采用的是P2P的模式,即个人拥有的车辆和空闲时间可以通过Uber平台进行共享。
而滴滴则是采用了C2C的模式,即通过将私家车主和出行者进行匹配,实现共享出行服务。
这导致了Uber与滴滴在资源整合方式上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它们的盈利模式。
其次是盈利模式的不同。
Uber主要通过抽成的方式盈利,即对司机的每一单订单进行抽成;而滴滴则是采取了包括打车服务、顺风车、代驾等多种方式来盈利。
这使得两家公司在盈利模式上存在差异,也影响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再者是服务范围的不同。
Uber主要服务于国际市场,其服务范围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和城市;而滴滴则主要服务于中国国内市场,其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国内多个城市。
这导致了两家公司在服务范围上的不同,也影响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共享经济的持续升温,资本角逐上演也愈渐激烈。
从共享经济的起源、成因入手,通过五个方面的考虑对共享单车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商业模式得以成功运行的主要着眼点,进而对当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进行梳理和探讨。
标签: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1 共享经济的相关研究
共享概念由来已久。
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朋友之间信息的共享、邻里之间互借东西,都是形式意义上的共享的概念。
但这种共享有其局限性,其受制于物理空间和信任关系,首先,信息或实物的共享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其次,共享成立必须以双方的信任关系为前提条件。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提出。
而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其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以及共享平台。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再分配,共享经济有五个基本要素: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和流动性。
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实现最优配置效率,使所有权和使用权总体收益最大化,进而实现零边际成本。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关于共享经济的研究结论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节约成本理论,不论是从执行成本还是准备成本来看,该种经济模式都能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提升处理效率。
第二,资源稀缺理论,资源总量有限而消费需求無限,在这种情形下,资源的配置以及利用效率就愈显重要,共享经济从根本上抑止资源闲置甚至浪费。
第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大数据和信息化使得共享模式成为可能,共享平台作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的纽带,能够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对流。
第四,协同消费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1978年,Marcus Felson & Joe L.Spaeth 在《社群结构与协同消费》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协同消费的概念,这是一种经济合作模式,是使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共同收益最大化的一种协同方式。
针对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基本也证明了以上观点。
2 ofo商业模式分析
ofo源于大学生创业项目,初衷是为了解决校园自行车易盗,校园师生短距离出行的问题,从北大校园开始投入。
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上线共享单车超过650万辆,累计向全球投放城市超过150座、为超过1亿用户提供出行服务超过10亿次,日均订单量超过2500万。
ofo从上线至今,结合用户需求,拓展自己的平台,形成了独有的商业模式。
所谓商业模式,实则是一个链状体系,一个价值传递增值的循环。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明确一下五个问题:首先必须考虑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解决什么需求,这种需求是否具有刚性,目标群体是否明确。
对于ofo来说,
从一开始,需求定位就是明确的,从大学生市场开始,无疑是明智之举,大学生群体集中,需求频次相对较高且基本呈现刚性特征。
其次需要考虑这个需求市场是否具有增长的空间,对于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来说,市场的增长性比较可观,但也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在智能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产品的使用者会持续增加,但是无桩这一特征也决定其投放三四线城市甚至小县城出现瓶颈,不论是维修方面还是用户正常使用方面都是一个问题。
第三方面需要考虑的是新的模式会对传统模式甚至与之相关的产业所形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换句话说,该模式的实施会动了谁的奶酪。
从起步至今,共享单车在其产业链中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对私有自行车和有桩公共自行车的替代效应,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的不断普及,对私有自行车销售和维修市场都会有一定冲击,自行车产业结构会陆续调整和升级。
当然在倡导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于该模式持有比较正面的态度,相继出台的政策对其发展来说,也算是一阵春风。
顺应“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发展的风口,对共享单车乃至整个共享经济的发展可谓是顺势而为。
第四方面需要考虑的是该模式的持续性,是否容易被模仿,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持续性不单独存在,它和盈利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该模式刚刚起步阶段盈利的可能性和强度均比较小,持续性必须支撑企业走过资本扩张并且实现规模的过程,直达盈利期的到来。
共享单车产业看似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运营模式差异较小,实则不然。
ofo和摩拜单车已经形成共霸市场的局面,共同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ofo单车近期表明已占据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的65%(来自:纽约研究公司7park data),从打入市场开始,不断进行概念和理念推出,不断改善产品使用感,不断更新运营路径,引领产业主流。
以此来抵制竞争者的跟进模仿,不断保持其经营模式的持续性。
最后一点需要考虑的是盈利模式,任何商业模式的最根本立足点一定是其盈利模式,如今的共享单车市场正是一场资本盛宴,盈利模式尚未清晰,本文基于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对此提出几点讨论,作为行文的第三部分。
3 ofo盈利模式分析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分析ofo的盈利模式,分别为实物模式和资本模式。
3.1 实物模式
3.1.1 短时租赁
短时租赁虽然提供的盈利非常细微,但是其低廉的租金
是争夺用户或者挖掘用户的手段,更有甚者,通过媒介发送免费骑行券等。
这些并不为利润买单,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以保证押金的获取和收益。
形式似乎并无盈利,实则是盈利模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3.1.2 基于未来的垄断地位
所有的新兴产业都会经过一阵资本角逐的疯狂期,但终会回归平静。
共享单车也不例外,在多轮融资以后,已经开始出现重新洗牌的势头,共享单车的目前
形势与当年团购初兴之时的场面何其相似,当年拉手网、窝窝团、大众点评、美团网等等一片乱战,到如今只剩下美大纵横江湖。
未来的单车市场,势必也会只剩巨头称霸,其对于价格的掌控可能更具主动性,比如现在美团加收运费甚至提价。
3.1.3 广告收入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APP的下载量不断提升,通过运营手段增加用户对APP的粘性,在APP中进行广告代理将是一个实现盈利的途径。
同时可与其他APP进行广告互相代理扩大影响力。
3.1.4 商家联盟
这是本文对于未来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一个探索和猜想,在大数据时代,共享单车可以基于个人信息和经常出行路线的匹配及时推送量身定制的广告优惠或者其他消费信息。
比如通过与各个用户所经过区域的商家进行联盟,推送实时消息,促进消费节奏。
3.2 资本模式
3.2.1 押金形成的资金池
押金具有大额且稳定的特性,只要作为单车的常用用户,其押金一般情况下不会要求退还。
目前摩拜和ofo都拥有至少30亿元的押金,通过收取押金所获得的巨大资金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巨额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
3.2.2 迎合资本市场
共享单车风靡一时,吸引了全社会的注意力,资本市场必然不会放过这一热点,就融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的估值一路飙升。
比如美图公司模式,因为用户量足够多,使用频率足够高,即便盈利能力平平,但依然可以上市。
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资本市场的力量。
4 结语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产物,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对产业结构以及商业模式的带动将不是个别,很可能是大数据改革的前奏。
参考文献
[1]周坤维. 共享经济时代的企业商业模式分析——以ofo共享单车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17,(03):96.
[2]葛文静. 共享单车价值网模型的构建及盈利模式探讨——以摩拜和OFO 共享单车为例[J]. 中国商论,2017,(15):174-176.
[3]梁洪耀,姚玲. “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以共享单车为例[J]. 中国市场,2017,(27):5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