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2、我们每个人能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些什么?

(1)不虐待动物。(2)不打猎。(3)保护动物,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4)不乱砍乱伐,保护植物。(5)多种植花草树木。

第三单元土壤

1、土壤是指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

土含砂较多;黏质土含黏土较多;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2、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

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3、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批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

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4、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在春

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第四单元水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测量水的体

积用(量筒)或(量杯)。

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

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流水有力量)

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

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

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

第四单元空气

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会(流动)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有(重量)。

2、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3、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多栽花草树木

等。

第五单元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塑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它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用(℃)表示。195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

2、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

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单位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而重量不变。(也有一

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水冻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冷的杯子倒沸水时容易炸裂;火车轨道会留有空隙;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防止温度高时,因气体膨胀而引起爆胎;温度计也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直到两者温度

相同。

6、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进行传递,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

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7、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比如: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

第二单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可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

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

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力、风向、湿度和气温、。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方向是风吹来的方

向。

7、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计)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

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8、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

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0、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

关天气的许多信息。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1、一天中下午2点到3点之间气温最高。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竺可桢)他写了《物候学》

一书。

第三单元养蚕

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四

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因为旧皮阻碍了身体的生长,蚕蜕皮时不吃也不动。

2、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

丝绸打开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誉为“丝绸之路”。

3、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变态)。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实验: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悬挂大头针或曲

别针,观察数量的多少,找到磁性最强的部分。)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

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4、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是一块天然的磁石雕磨的。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

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5、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磁性黑板、磁悬浮列车、磁选机等。

第五单元多彩的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是直线传播的,其最好的证明之一是(小孔成像)。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

播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