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教案-《理解与宽容》教案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理解与宽容》探究型教案

《理解与宽容》探究型教案一、课题导入父母和我,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父亲、母亲:很久以来,称呼你们都是用爸爸、妈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话或是提笔都改用父亲、母亲了。
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意见出现了不统一。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我会渐渐成熟,学会为自己做打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安排。
而你们却依旧没完没了地大声命令着:你要怎么怎么样。
说着“小孩子懂什么?”之类。
你们为什么不从主人转变成一个监督者,默默地信任我呢?要知道你们的“参与”只会让我由反感而厌恶。
你们总是说自己像我这么大时如何如何地优秀、有自理能力,为什么不想想,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的自理能力会比你们差呢?为什么总把过错归结在我身上呢?而且不可否认,你们也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吧?为什么总是怨我无能。
在业余生活中,看法的不一致也使我与你们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点。
我喜欢看外国的科幻电影,象《星球大战》、《天煞地球反击战》,我百看不厌,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们说的那句话。
那天,在那么多人面前,父亲你亲口说道:“这,就是傻子拍的电影,傻子在那儿看。
”我在你脸上看到了一脸的鄙夷,而我在心底却觉得你是那么可怜,你从来都没感受过在幻想的世界里飞翔、任思绪在太空遨游的滋味。
生活中象这样的事太多太多……每次我不愿意和你们解释,你们也认为我不懂事、没出息。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横亘在我们之间,难以逾越和消除。
爸妈,为何我们总象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的一天?…… ……问:看完这封信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理解今天我们来学3.1理解与宽容的第一部分(板书:3.1理解与宽容 1.人们之间需要宽容)二、讲授新课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出示三幅图画这些图画说明了什么?(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
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和谐相处,就必须要相互理解)(板书: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2、理解的重要性★顺带讲解理解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理解,我们怎样才能理解他人呢?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二、尊重、善意与沟通1、理解的含义(板书)2、怎样做到理解他人?(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下了第一节课,小红就为钢笔加墨水。
部编本人教版2023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以宽容待人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2023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以宽容待人教案教案概述这份教案旨在通过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教案适用于部编本人教版2023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宽容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意识到宽容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教案内容1. 概念解释- 解释宽容的含义和特点;- 展示宽容与尊重他人的关系。
2. 宽容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作用;- 讨论宽容与沟通、团队合作的关系。
3. 宽容的方法与技巧- 提供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有关宽容的场景;- 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宽容经历;-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宽容相关问题。
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图片或简短故事展示宽容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简要解释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实践探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参与宽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宽容的方法与技巧,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倡导宽容的理念。
教案评估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关于宽容的问题,评估他们对宽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拓展1. 请学生以小组作业的形式,调查社会上宽容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社区成员,讲授他们在宽容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3. 引导学生开展以宽容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如摄影比赛、写作比赛等。
参考资源- 部编本人教版2023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视频、图片、故事等宽容案例资源- 小组活动指导书。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理解与宽容》情境探究型教案

《理解与宽容》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理解与宽容》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与宽容》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
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
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
思想品德:3.1《理解与宽容》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上)

3.1理解与宽容教案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教学过程
(含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过渡语:我们上完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学习了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这些都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希望和同学或朋友相处得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那要怎么才能做到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相处有方》,先来学习第一节“理解与宽容”。
1、图片引入:展示图片《少女还是老妇》、《酒杯还是人像》。
学生观察。
←少女还是老妇
酒杯还是人像→
小结: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效果。
说明看问题的角度、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2、探究园:“家庭故事”
思考:小敏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 (学生发言)
(不能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
3、探究园:班级风景—“小苏的苦恼”
活动目的: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1理解与宽容第
二课时。
八年级政治教案-《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教材探究园提供了两个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角。
小苏的苦恼以主人公小苏为集体着想的良苦用心却不被同学理解而产生的苦恼;家庭故事以主人公家中婆媳因一些家庭琐事而不能相互宽容与理解,由此产生家庭矛盾。
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出谋划策,帮助主人公摆脱烦恼。
正文内容分为两个小节: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尊重善意与沟通。
学习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理解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主动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化解人际矛盾和冲突,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待人接物方面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情绪调控、社会经验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绪情感的敏感期,人际误解和矛盾冲突时常发生,加上现在学生大都是独身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遇事容易斤斤计较,人际交往的往往使他们陷入极大的困扰之中。
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所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设计理念:1、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大力提倡小组内成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内化为行动,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在活动中感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学重点:1、理解的重要性。
2、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教学难点:在理解中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复习第二单元、预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二、续一续:教材p56《小苏的苦恼》,同学讨论。
八年级政治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的关系
理解是宽容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他人的立场、情感和经 历,才能产生真正的宽容之心。
宽容促进理解的深化
理解与宽容相辅相成
理解能够消除误解,为宽容提供基础; 而宽容则能包容差异,促进理解的进 一步深入。
在宽容的氛围中,人们更愿意开放心 态、倾听他人,从而加深彼此的理解。
理性看待矛盾冲突
认识到社会矛盾冲突是 不可避免的,以理性、 平和的态度看待并处理。
寻求共识与合作
在矛盾冲突中,积极寻 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 方案,促进共识与合作。
宽容对待错误
对于他人的错误或过失,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给 予改正的机会和空间。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1 2
增进社会团结
理解与宽容有助于消除社会隔阂,增进不同群体 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我将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政治理解与宽 容理念付诸实践,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倡导政治理解与宽容
我将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政治理解与宽容的重要性,倡导 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与他人交往。
欣赏他人的优点与贡献
发现优点
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给予肯定和赞 美。
感恩付出
对于他人的帮助和贡献,心怀感激之情,表达感谢之意。
共同成长
在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他人共同成 长和进步。
04 校园生活中的理解与宽容
同学之间的理解与宽容
尊重差异
同学之间在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应相互尊重, 不嘲笑或歧视他人。
05 社会生活中的理解与宽容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关系问题。
这时候,宽容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将这种品质培养到孩子身上,就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
一、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更是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然而,许多孩子面对种种压力和挫折时,往往会因为情绪太过激烈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表现,甚至对他人出言不逊、行动不当。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校。
二、教育方法宽容和理解的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应该注重以下方法:1.以身作则。
父母、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质,注重言行一致,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2.启发式教育。
教育孩子宽容与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从中寻求平衡。
3.讲述故事。
讲述一些互相包容的故事和事例,如《发明气球的蒙特哥夫人》等,从中让孩子领悟宽容和理解的内涵和重要性。
4.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要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家人的爱和支持,让他们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样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外界。
5.充分体现互相理解。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父母、老师要认真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们平等地沟通。
三、具体教育内容教育宽容与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培养,例如:1.培养孩子善于听人讲话和体谅他人的需要。
2.强调各种环境中的尊重和体谅。
如,体谅在大自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家庭中的有序和和谐。
3.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而应该多想想他的出发点和想法,要寻求公正和和平解决方法,引导孩子从犯错中学习。
四、总结教育宽容与理解,要从婴幼儿时期便着手,一直渗透到孩子成年。
《理解与宽容》教案

课题: 3.1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的内涵,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理解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
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
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做到理解他人?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海曙光医院打砸事件老师总结: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我们社会将会更美好。
讲授新课:1.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2.什么是理解他人?3.怎样做到理解他人?(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自主探究投影:树叶活动找一找:让学生从一堆树叶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结论:其实这些叶子就象征着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千差万别。
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
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
(二)什么是理解他人?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处境、感觉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如何理解他人?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材料:小健参加了校运会400米的比赛,比赛前他每天下午都到田径场训练,结果他取得了第8名,班主任公开表扬了他。
但课间却听到有同学这样说:“小健跑步并不厉害,偏要争着去报名。
他只不过是想出风头而已。
”(1)如果你是小健,你会怎样做?(2)其他同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结论:当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尊重别人与自己的个性、意愿和选择,我们就能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行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与宽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宽容的内涵,认识理宽容在建立和谐人
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
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
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
懂得尊重他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反馈教学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弥乐佛师:弥乐佛最大的特征是什
么呢?生:(略)师:一个是肚子大,还有一个就是永远都这么乐呵呵的。
他笑什么呢?这么大肚子装的是什么呢?生:(略)师:弥乐佛肚子里装的就是宽容。
看着这个弥勒佛,
我们是否想到一副对联呢“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
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横批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宽容”,一个人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所的内
容。
理解与宽容(板书)情景设想: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
师:如果这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生:(略)师: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
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读完这则小故事,同学们有何感想呢?生:(略)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有一颗宽容的心,他能包容学生对他的冒犯和不尊重,原谅和不计较他的过错,最后他也获得了学生的尊重。
拥有宽容的人,在遇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他会把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恨。
拥有宽容的人,他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笑容。
如果我们对任何的冒犯和过错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放不开,那么,我们一定会获得恨累。
因此,宽容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一)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板书)1、宽
容的内涵(板书)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