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关键技术的研究.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林木作为林业资源中的主要繁殖树种,其培育和种植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林业品相和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树种的培育和种植,更是需要采用创新的种植技术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珍稀树种的重要性珍稀树种指的是一些稀有濒危的树木品种,其数量较少,分布范围较窄,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珍稀树种通常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能够提供珍贵的木材和药材资源,同时对于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珍稀树种面临着生存威胁,数量急剧减少,生长速度缓慢,造成了林业资源的不足和资源利用效益的下降。
针对珍稀树种的培育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创新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珍稀树种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加资源供给,改善资源结构,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效益的提高。
二、创新种植技术对珍稀树种的影响1. 生长速度提高通过创新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珍稀树种的生长速度。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珍稀树种进行育种改良,培育出更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生长速度更快的新品种。
通过土壤改良和水质调控等措施,可以为珍稀树种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加快生长速度,提高资源供给。
2. 优质木材生产创新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珍稀树种的木材质量。
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可以使珍稀树种生长周期缩短、木材密度增加、材质均匀。
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管理,可以培育出具有更高价值的木材品种,提高木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
3. 生物多样性恢复创新的种植技术有助于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引种和保护种技术,可以将珍稀树种引入到更广泛的生态环境中,扩大其分布范围,增加其种群数量,有助于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珍稀濒危植物馨香木兰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馨香木兰快繁技术试验研究一、目的意义馨香木兰(Magnolia Odoratissma Law ef R.Z.zhou)别名馨香玉兰(中国木兰)、条羹花、夜来香,为木兰科(Magniliaceae)木兰属(Magnoilia)新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
该树种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见于云南省西畴县新马街乡岩溶地区裸露石灰岩山地,呈单株或群状丛生,散生在灌木林或常绿、落叶疏林中,多与其他树种混生,属非优势种[2]。
自然状态下,馨香木兰5-7年可开花结实,种子虽然具有繁殖能力,但传播范围小,种子从蓇葖果中自然脱落后,到次年才能萌发生长,易被鸟、鼠类取食,天然更新困难,再加上长期以来,不注重保护,种群数量日益减少。
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调查资料显示,馨香木兰现仅存200余株,根据IUCN地方濒危等级标准评价,该树种已属于极危种(CR)[3-4]。
馨香木兰花和叶极香,是提取香精的优良原料。
据云南省林科院检测,馨香木兰含精油率较高,为0.2%-0.21%。
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芳樟醇、松油醇、龙脑脂、罗勒烯、石竹烯、美烯、毕澄茄烯、金合欢烯等,不含黄樟等致癌物质,可用于化妆品和皂用香精中,是花香鲜韵型香精,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5]。
此外,馨香木兰还能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总悬浮微粒等,是优良的环保树种;馨香木兰树形优美,枝叶茂盛,四季常绿,花期常,花芳香美丽,栽培管理容易,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可应用于城乡、庭园、风景名胜区绿化,也可作为植物园、树木园栽培,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6]。
1992年西畴县林木种苗站聘请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积极开展馨香木兰扦插育苗、高压育苗和播种育苗试验,以期探索出馨香木兰快速繁育技术,为这一优良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ABT、GGR、萘乙酸、吲哚丁酸等植物生长激素对馨香木兰进行扦插、高压;用不同的育苗基质、育苗方法播种育苗,探索不同激素、浓度、扦插时间、扦插基质和不同育苗方法、育苗基质的馨香木兰快速繁育技术。
濒危稀有树种前红松的速繁技术研究

濒危稀有树种前红松的速繁技术研究陈笑;盖玉红;丁亦男;王光野;魏健【期刊名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3【摘要】前红松( Pinus prokoraiensis Zhao, Lu et Gu) ,松科松属单维束亚属植物,陆静梅等于1990年确立为松属中的一新种. 前红松具有生长速度快、结实早、种子大,树型优美,且耐旱、耐盐碱等特点. 前红松因种子发芽难且仅分布于吉林省土门岭一带被列为濒危植物,因此对前红松进行速繁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前红松的生存状况,还可使前红松充分发挥其生态及经济价值.%Pinus prokoraiensis Zhao, Lu et Gu, a kind of plant of Subgen. Strobus ( Sweet) Rehd. , is a new species of Genus Pinus, be-ing named by Lu Jingmei, Zhao Yutang and Gu Angen in 1990. P. prokoraiensis has many advantageou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rowing fast, fruiting early, having big seeds, and it also can tolerant drought and salt, etc. The P. prokoraiensis was attributable to the endangered plants due to its seeds germinating difficultly and only distributing in Jilin Tumen Ridge. So, rapid propagation not only can help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 prokoraiensis, 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value of the P. prokoraiensis.【总页数】3页(P66-68)【作者】陈笑;盖玉红;丁亦男;王光野;魏健【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130118;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9.4+9【相关文献】1.濒危稀有树种前红松的速繁技术研究 [J], 陈笑;盖玉红;丁亦男;王光野;魏健;2.长白山濒危树种刺楸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王有菊;高扬;王继志;迟锐3.山西稀有濒危树种的新发现 [J], 刘清泉;曳宏玉4.濒危植物太行菊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J], 梁芳;蒋素华;王洁琼;袁秀云;崔波5.稀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群黄酮类化合物多样性研究 [J], 闫桂琴;孙建华;魏凯雁;李永玲;张连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关键技术的研究

指导 姓 名
邢世岩
从事专业
森林培育
教师 电 话
8243903
xingsy@
姓名
徐凯
年级专业
03 级林学
实际 参加 人员
姓名 姓名 姓名
惠光秀 尹倩
马颖敏
年级专业 年级专业 年级专业
03 级林师 03 级林学 03 级林学
姓名
杨平
年级专业
03 级林学
研究 经费
总经费 3000 元
三 、要求在本报告书后,必须附带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的 详细研究资料与结果(论文、实验报告等)材料。
四、如表格不够,可以另加附页。
项目名称
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
的研究
主
姓名
邵陆杰 学 号
持
人 专业年级
03 级林学
2003161303 E-mail
电话
8245241
shaolujie@
从生态效益来看,由于本研究以乡土树种为切入点,所以这些稀有树种的苗木快繁关键 技术研究,对珍稀名贵树种资源保存及开发、对于山东省荒山绿化、干瘠山地植被恢复 与重建及山东生态省建设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效益来看,本项目拉动作用可以引导育苗公司、专业户展开稀有树种快繁育苗技 术推广及应用,减少对山区野生资源的人为破坏,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本项目的技术 推广对于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对于稳定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本研 究对乡村林业(village forestry)发展及人人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及可持续 发展有积极意义。 2.3 学术反映 通过研究整理论文一篇 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关键技术的研究(准备投稿中)
马褂木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马褂木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摘要对马褂木以腋芽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诱导培养基为MS+KT 0.5mg/L+ZT 0.5mg/L+IAA 0.2~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KT 1.0mg/L+I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1mg/L,为马褂木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马褂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马褂木又称鹅掌楸、鸭脚木、枫荷树,属木兰科鹅掌揪属多年生落叶植物,种源稀少,为国家保护的三级濒危树种。
叶互生,裂成马褂状,为园林绿化珍贵树种。
其树形优美,树干笔直挺拔,绿叶繁茂别致,独具特色。
初夏开花,带黄绿色,气味氛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遮荫作用。
特别是叶形奇特,入秋叶色金黄,季相分明,是世界贵重观赏树木,也是优秀乡土园林绿化树种,为园林庭园观赏树种和行道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马褂木雌雄花成熟期不同,很难保证种子充分受精,而且它还有一个后熟过程,种子发芽率较低,所以无性繁殖显得尤为重要;但其扦插难度大,生根率通常不到30%。
因而通常采用组培繁殖,有见效快、系数高等优点,对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意义重大。
1材料和方法1.1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取马褂木长势良好的单株作为母株,取枝条基部2~3个未萌发的腋芽作外植体,放入饱和洗衣粉溶液中摇洗30min,用流水冲洗干净,移到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30s,倒净酒精后,用0.1%的升汞溶液清毒10min,倾出升汞液,用无菌水冲洗6~8次,将材料浸泡在无菌水中待用。
用解剖刀切下腋芽顶端接种于诱导培养中。
1.2培养基与培养条件1.1.2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MS+KT 0.5mg/L+ZT 0.5mg/L+IAA 0.2~0.5mg/L+蔗糖40g/L+琼脂7g/L,pH值为5.8;增殖培养基:MS+KT 1.0mg/L+IAA 0.1mg/L+蔗糖30g/L+琼脂7g/L,pH值为5.8;生根培养基:MS+NAA 0.5~1mg/L+蔗粮30g/L+琼脂7g/L,pH值为5.8。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摘要:2008年,“森林重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被提出,成为我国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
在重庆城市发展中,林业是一大重要战略,尤其是珍稀树种种植必须得到重视,本文重点以红豆杉、杜仲这两类珍稀树种为例,探讨了其种植技术,以期进一步实现林业品相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种植技术;珍稀树种;红豆杉;杜仲一、引言对重庆地区的地质、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可得,此处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植物生长,物种丰富。
长期以来,重庆也一直十分重视国土绿化工作,不断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大力落实城市森林建设工作。
二、重庆地区珍稀树种资源现状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加强林业种植、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方可有效维持陆地生态平衡。
重庆是一个山地城市,森林资源颇为丰富,珍稀、濒危树种众多,例如:银杏、苏铁、巴山冷杉、大果青?e、胡桃、厚朴、红豆杉、杜仲、峨眉含笑、黄连木、兰果树、珙桐、小叶白蜡树、西南红山茶等等。
但是,此类珍稀树种多数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处于保护区以外,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珍稀树种资源的认知不足,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现象,不少珍稀树种屡遭损毁,日趋减少,甚至是出现濒危状态。
近些年,随着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相继实施,“森林重庆”这一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区域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珍稀植物的栽植面积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有效提高林业品相,为“森林重庆”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珍稀树种的种植技术分析,提高林业品相下文即以红豆杉与杜仲两种珍稀树种为例,对其种植技术开展具体分析。
1.红豆杉种植技术(1)红豆杉繁育①种子采回后用0.5%NaOH溶液浸泡10~15min,然后用清水与细纱多次进行清洗,以将种壳上的角质层充分清除,以提高种胚的吸水能力。
②种子初步清理完成后,通过细河沙对其进行多层存储,注意存储地点需阴凉,河沙潮湿,含水量不得过多,半月重复一次即可。
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园林园艺83NEW FARMERS新农民NO.29 2019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吴琳生(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 三明 365100)摘 要:香樟树为常绿大乔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珍贵乡土树种。
香樟树冠大且荫浓、枝叶茎花散发香气、材质致密、可提炼樟脑油,是良好的园林绿化、经济用材树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市场对香樟种苗的需求逐渐旺盛,本文主要研究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
关键词: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1 香樟的生长特征香樟属于樟科樟属,为常绿乔木,也称作樟木、芳樟以及樟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长达数千年,寿命能够达到千年以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福建、江西、浙江、台湾等省,生长于海拔600m以下的平原、丘陵以及河岸地区。
香樟喜光,树高可达到30~50m,适宜在温暖且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抗寒能力极低,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
叶片互生、离基三出脉、形状呈卵形或者是椭圆形;花小且独特;果实为浆果,成熟之后呈紫黑色。
花期在4月到5月,果实的成熟期在10月到11月。
幼龄香樟树的树皮是绿色且平滑的,随后变为灰褐色或者是黄褐色。
2 播种繁育2.1 采种在10月到11月,选取树干通直圆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0~50年生樟树作为采种母树,当浆果呈紫黑色时进行采种,随采随处理。
果实采用堆沤法处理,种子洗净后晾干,用湿藏法进行露天埋藏,既能起到催芽,促进出苗整齐、迅速的效果,又可省时省工。
2.2 圃地准备应选择地势开阔、土层深厚、交通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段建立苗圃地,圃地土壤疏松肥沃,以轻、中壤土为宜。
冬季翻耕土壤时,深耕细整,全面耕到,均匀碎土,三犁三耙,同时做好土壤消毒、施足底肥工作。
苗圃地整好以后,在播种前几天,当土壤不湿不干且天晴时作高床。
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播种,樟树种子种皮紧实,透水性差,经湿藏的种子播种前应进行温水浸种催芽。
樟树种粒大,可进行条播育苗。
2.3 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分次揭除覆盖物。
当幼苗展开2~4片(对)真叶第一次间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第二、三次间苗和定苗,最终以产合格苗2万株/667m2为宜。
遂昌县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研究

遂昌县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研究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繁殖材料总称,野生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则是当地经天然筛选而保留的优胜者,是构成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良种繁育的优质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研究开发和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然概况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总面积3 946km2。
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无霜期250d左右,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复杂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木本植物的繁衍和森林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是,由于受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仅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坡谷地和地形陡峭的地段,如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白马山和湖山2个省级森林公园,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调查方法采用线路调查、走访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调查,将调查结果整理编写了《遂昌县林木种质资源》成果报告,在此基础上对遂昌县珍稀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资源进行研究。
3调查结果经野外调查,遂昌县有木本植物100科348属1 036种,约占浙江省木本植物的70%。
按植物种类分裸子植物9科28属60种,被子植物90科320属976种。
据其生态学、生物学特征及分布状况研究并确定筛选出遂昌县珍稀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
3.1珍稀树种种质资源遂昌县珍稀树种10科13属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2种。
(1)南方红豆杉(Taxusmairei)。
红豆杉科,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分布于九龙山枫树洋、中心坑、龙门坞、九龙坑等地海拔1 000~1 400m山坡谷地,树姿古朴,枝叶浓密,假种皮红色,十分优美,为优良园林绿化树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4 17 17
3 17.65%
17 17 18 17.33 0.58 3.33% 16.22 1.65 10.14%
1.3.3 制定了两个树种的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流苏播种育苗的技术规程: 播种地的安排 播种地要安排在土质好、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 先将流苏播于沙床 中,子叶出土后,移植于圃地;对播种当年主根长侧根少或苗木分化程度大的树种可采取小 苗分床移植,先密播于圃地或沙床中,苗木进入生长初期后,分床移植。 种子处理
三 、要求在本报告书后,必须附带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的 详细研究资料与结果(论文、实验报告等)材料。
四、如表格不够,可以另加附页。
项目名称
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键技术 项目编号
的研究
主
姓名
邵陆杰 学 号
持
人 专业年级
03 级林学
2003161303 E-mail
电话
8245241
shaolujie@
1 篇(已投稿) 本 次
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实际,以珍稀、名贵、优良、野生、半野生的种质资源
成果 为研究对象,以种子休眠、嫁接亲和力等为切入点、对山东省流苏、木绣球等重要的 应用 稀有树种的苗木快繁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种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开发及苗木快繁 情况 提供关键技术。
研究工作总结简介
请按照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以学术总结为主,总字数在 1500 字。 1.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结果。 2.该研究的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学术反映。 3.同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说明存在问题与建议。
珍惜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几个定位是:(1)针对山东省珍稀、名 贵、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2)种子繁殖、营养繁殖难度较大的树种;(3)目前市场前景, 尤其是作为城乡绿化有重大开发价值的树种;(4)这些珍稀优良树种大多仅有几株、几片, 种质资源稀少,急需大面积育苗和开发;(5)关于这些树种种子休眠类型、生理休眠的原因、 不定根的诱导、嫁接愈合机理、根蘖特性等尚缺乏系统研究。这些树的共同特点是:野生、
指导 姓 名
邢世岩
从事专业
森林培育
教师 电 话
8243903
xingsy@
姓名
徐凯
年级专业
03 级林学
实际 参加 人员
姓名 姓名 姓名
惠光秀 尹倩
马颖敏
年级专业 年级专业 年级专业
03 级林师 03 级林学 03 级林学
姓名
杨平
年级专业
03 级林学
研究 经费
总经费 3000 元
1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1 主要研究内容
1.1.1 收集材料并对材料结合已有研究资料分析研究 1.1.2 种子收集、处理、种子特性研究 1.1.3 开花结实特性、种子处理、嫁接、播种、种子休眠机理研究
1.2 试验研究方法
针对流苏、木绣球自花不孕、结实率低等对其影响种子生产的雌雄株配置、雌雄花期相 遇、花粉活力、传粉受精、胚发育等进行定株连续 3 年调查、测定。研究其成熟后,果皮变 化规律、种子成熟期、脱落方式、脱落特性、脱落时期、采种期、采种方法,据绿化树种的 特殊性,采种方法分乙烯催熟(浓度 500~2000mg/l)、人工采集分别进行。采用人工脱粒、盐 水净种、干燥分阴干和晒干。对于脂质种子应采用小苏打、或沤制后碱水去蜡。
3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建议及完成情况
由于本项目的研究人员经验不足,难以在较高层面上对实验从各方面进行驾 驭,因此在实验初期设计不够全面,操作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小的失误。但是 随着研究的进行,实验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更加熟练,水平不断提高。该项目一 切按课题报告要求及步骤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达到了各项预期目标并提前完成。 通过本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建议研究组 的成员能够吸取这次研究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注意掌握研究领域内 前沿的科研进程,并大量的翻阅各种资料,以求在研究中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3.2 了解种子萌发抑制机制,探明种子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途径,掌握木绣球亲和机理。 流苏种子的发芽特性流苏种子解剖发现,其种子外被一层黑色皱皮,如果这层皮很易去掉则 为优质种子,反之黑皮粘着则为空粒或坏种子。研究发现,沙藏 6 个月后流苏种子可以出现 胚根(附图),但长度仅有 0.2—0.5cm;而发芽 60 天后仍不见胚芽出现,仅是胚根的加长, 直到发芽后 120 天,大多种子出现的三级侧根,主根长达 10cm 时,仍未见胚芽或子叶出现, 这也许是流苏种子播后长期不出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流苏苗木快繁有重要意义。由于木 绣球自花不育,这使对木绣球的嫁接在快繁苗木应用中作用显著。
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管理委员会 二ОО七年三月
填表说明
一、 填写结题报告书前,请先征求指导教师意见。报告书的 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一律要 求用打印稿件。
二 、报告书为十六开本,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由指 导教师和所在院(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送大学生研究训练(SRT) 计划项目管理委员会。
播种育苗种子采用层积(stratification)、PEG、GA3 处理。嫁接亲和力采用舌接、劈接、 芽接等技术研究愈伤诱生期、愈合期及成活期。种子生理休眠原因:采用瓦布格微量检压仪 测定、种皮透性、电镜切片研究种果皮解剖构造。
种子品质检验按 GB1999 进行。 种子活力测定。种苗生长和评价测定按 Perry 方法,幼苗分级法分级值=∑CiNi 计算。冷 冻测定按 Fiala 方法进行。电导测定法按 Matthew 等方法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按 Baskin 方法 进行。TTC 图形法按 Perry 方法进行。据 Warburg 仪测定种子的呼吸速率及呼吸商。用精密 酸度计测定种子呼吸强度。基于种子活力下降与酶的活性有关这一理论,重点检测 sod 等酶 活性。 原始资料应建立数据库、资料经 SAS 软件分析。主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聚 类分析等。
1 用点播或条播撒种。撒播要均匀;条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播幅和行距;点播要根据苗密 度确定株行距。
2 播种要尽量使用播种机具。覆土厚度为种子横径的 1-3 倍 3 播种种时,覆土、镇压后及时覆盖。 4 用塑料薄膜小棚或地膜覆盖,有利苗木生长。 木绣球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建立采穗圃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建立后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 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2 木绣球嫁接培育采用舌接、劈接、芽接 3 接穗应采取木质较好的芽片,芽片应尽量大削些,使接触面较大,以利成活。 4 枝接以劈接为主,通常是先就地栽砧苗,二三年时再改接,北方地区以春分时节为嫁接 适期。
附件 2:
山东农业大学 大 学 生 研 究 训 练 ( SRT) 计 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 珍稀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快繁关键技术的研究
主 持 人:
邵陆杰
所在院部:
林学院
专业年级
03 级 林 学
指导教师:
邢世岩
职称 教授
起止年月: 2006 年 6 月至 2007 年 5 月
填写日期: 2007 年 5 月 5 日
4月5日 4 月 12 日 4 月 20 日 4 月 25 日 5 月 10 日 5 月 15 日 9 月初 10 月 19 日 10 月 26 日 11 月 11 日
备注
芽萌动 芽开放
展叶 展叶初期 开花初期 开花盛期
第 2 次花期
花期基本结束
木绣球有 2 次花期
芽萌动 芽开放
展叶 开花初期 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 幼果出现 果开始成熟 叶变色期 叶脱落 叶完全脱落 花朵败落后即有幼果出现
半野生状态,种子整齐度差;种子产量低而且不稳,种子品质差,发芽率低,出苗时间长; 无性繁殖较难;嫁接无适宜的砧木
珍稀优良乡土树种苗木快繁技术的研究从经济效益来看:(1)某些树种苗木市场上根本 没有,这些树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尚待开发,如木绣球等;(2)某些树种繁殖难度大, 没有种子或发芽率低于 5%或营养繁殖较难;(3)市场需求量大,苗木供不应求。这些树种一 年生苗木价格按 5 元/株计算,每年生产 5 万株苗木,可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25 万元。
1. 3 试验研究结果
1.3.1 探明流苏、木绣球开花结实、种实成熟采集、调制及贮藏技术、种子品质检验、繁殖 能力。对流苏、木绣球的物候期进行动态观测,并对其开花特性及花朵、果实的解剖进行了 观察测定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l) 从物候期看来,与平原地区的植株相比,实验对
象的萌芽期、展叶期、花期及开始出现幼果的时间均滞后大约 1~2d。2)木绣球及流苏的花
校拨经费 900 元
自筹经费 2100 元
实际支出经费 3000 元
研究 期限
计划完成年月 实际完成年月
2007 年 6 月 2007 年 5 月
计划
1.提前完成
完成 未按期完成的原因:
情况
2 .按期完成
3.延期完成
4.终止
研究 成果 形式
实验设计 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
2套
发表论文
1个
制作课件
个
会议交流
2 该研究的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和学术反映
2. 1 研究的意义 近些年来,良种繁育技术进展较快。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当今林 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丰富绿化种质资源得到了国内外高度重视。眼下城 乡绿化就树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外来树种过多,生态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2) 基因安全、生态平衡尚不明了;(3)由于对新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缺乏系统研究,导致栽植成 活率低、生长速度慢;(4)对珍稀名贵、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种质资源缺乏调查、收集、保 存和研究,诸多稀有资源处于野生、半野生,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5)不了解上述稀有树 种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苗木快繁技术,优质苗木供不应求。实践中人们认识到,采用乡土 树种大苗绿化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木绣球和流苏是重要的野生木本花卉及珍贵优良的 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目前,人们对木绣球和流苏开花及 种实解剖特性的研究还较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拟通过对木绣球和流苏开花习性和 幼果解剖的观察研究,为其引种栽培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这两种珍稀名贵的绿化树种的 生产、经营及对树种资源的研究、保存及开发,荒山绿化,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着 积极意义。 2.2 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