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百年耻辱

合集下载

百年耻辱铭心记

百年耻辱铭心记

百年耻辱铭心记
一个人的创伤可以痛苦一生,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

——题记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在蓝天下庄严奏响,我不由得留下激动、自豪的泪水。

,今天的祖国妈妈正不断的走向繁荣、走向富强!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那心酸的百年屈辱。

1840年,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伴随着一声声刺耳的炮声、一阵阵凶恶的魔鬼尖叫声,中国,一个曾经古老而又傲视四方的“东方巨龙”被西洋的大炮打的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从此,中国近代的被侵略史和屈辱史拉开了帷幕。

我们不会忘记昔日那惊艳绝伦的万园之园如今已满目疮痍,聆听着圆明园中野草苍凉的哭泣,看着那断壁残垣曾在滴血的残阳中带泪的控诉,我的心仿佛被撕裂一般的疼,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卢沟桥上那一个个曾经无力哀鸣的石狮,犹如一个个撕心裂肺的孩子看着母亲备受屈辱而束手无策……
翻开百年历史,看着一页页血的控诉,这一切源于当时清政府的无能、软弱。

但我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向上的民族,风雨飘摇中林则徐那刚毅的背影惊醒了沉睡的雄狮,祖国母亲从水深火热中走出来!当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当神七飞上太空,翟志刚走出舱门……中国沸腾了:我们的母亲强大了!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每一个龙的传人,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才能真正让我们这条“东方巨龙”在这没有终止的腾飞中搏击长空,飞得更高、更远……。

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

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

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中国屈辱的历史事件你知道分别有哪些吗?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100字(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中日战争及中日21条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894年~189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937年~1945年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了,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

它们决定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

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臣从仓皇出逃西安。

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地点:中国结果:英国胜利起因:虎门销烟领土变更:割让香港岛予英国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我国的近代史既是让人印象深刻,又是一段让人心痛不已的屈辱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篇一:《中国近代史论文——论中国近代革》[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民族奋斗史。

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题,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的内容。

回顾中国近代史,探索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历程。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欺压与凌辱,深受国弱民贫的危害。

鸦片战争的屈辱、联军侵华的无奈、日本扩张的悲惨遭遇……但同时,就其本质与主流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民族民主革命、艰苦探索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世界知名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矛盾也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也拉开了中国革命的序幕。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革命的目标是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革命性质是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因为前后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屈辱历史演讲稿

中国屈辱历史演讲稿

中国屈辱历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来宾、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有关中国屈辱历史的演讲。

这是一个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历史时期,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发展。

在演讲的过程中,我将带领大家回顾那段历史,展示它对中国人民的深远影响。

中国屈辱历史指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一系列屈辱事件。

这段历史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割地赔款的开始。

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面临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失去了许多领土和自主权。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时期,他们经历了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境地。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解放,它不仅为中国走向现代化铺平了道路,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开始。

然而,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依然面临巨大的屈辱。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战胜后,瓜分原来属于德国的山东半岛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这次瓜分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抵抗潮流。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具有震撼性的示威运动,它在中国引发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情绪和思想自觉。

在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新的道路,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

这次运动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走上了屈辱历史的终结之路。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回顾中国屈辱历史,我们不仅要记住那段痛苦的岁月,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汲取教训。

中国屈辱历史教育我们要坚定信心,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耻辱的历史资料

中国耻辱的历史资料

中国耻辱的历史资料当时间进入抗战胜利的第70个年头,我们又一次以极其隆重的方式来纪念。

我们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角度,那就是日本对中国东北50年侵略历史当中的文化侵略部分。

下面由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中国耻辱史--鸦片战争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耻辱史--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屈辱历史事件简介

中国屈辱历史事件简介

中国屈辱历史事件简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经历了很多辉煌与苦难。

其中,“屈辱历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痛苦和耻辱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遭受了来自外部强国的压迫和侵略,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下面就是中国屈辱历史事件的简介: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屈辱历史的开端。

在1839年至1842年期间,英国侵略者侵占中国广东、福建等十余个港口,贩卖鸦片,致使中国人民瘾痴不已,国民经济严重受创。

中国政府派遣林则徐等人奋力抗击。

最终,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天津条约中国在1860年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向英国交出北京等重要城市,并赔款2000万两白银。

此次条约,打通了外国势力侵占中国的大门。

3、辛丑条约中国在1901年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向8个国家支付赔款4500万两白银,恭请天子子弟出京道歉,外交权交出,海关在中国境内实行洋人管理等不平等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八国联军(英、美、法、俄、日、德、奥、义)入侵中国,烧杀抢掠,在北京等地留下了深重的历史伤痕。

5、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中国和日本两国发生了战争。

由于中国国力减弱,军备腐化,导致战败。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放弃对朝鲜的宣传和传教、割让台湾,开放旅游、商贸等领域,并赔款2.30亿两白银。

6、中日战争1937年,中日两国爆发了全面战争。

日本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了30万中国平民。

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

7、二战期间的侵华罪行日本侵略者在二战期间非常暴虐,他们在中国大规模实施了袭击和战争罪行,包括轰炸、焚杀、屠杀、强征和侵占等行为,造成了大量无辜生命的损失,造成了历史性的痛苦。

总的来说,中国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痛苦。

这个时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如今的中国,已经重现了昔日的繁荣和强盛,但这段痛苦而耻辱的历史,永远都不应该被遗忘。

中国百年征程历史事件

中国百年征程历史事件

中国百年征程历史事件中国百年征程是指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波澜壮阔的征程。

在这个百年中,中国经历了外患内忧、山河沉浸之痛,而新中国的成立,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历史事件。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讲述中国百年征程历史事件。

一、外患内忧——百年耻辱烙印1840年以来,中国的命运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中国封闭自守,面对英国人的铁蹄,毫无抵抗之力,从此开始全面开放。

之后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一个个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固执又脆弱的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逐渐入侵中国,百年耻辱烙印让中国成为了东方弱国。

二、血泪斗争——烽火连天的国家实情一系列的外患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应,这也导致了中国的内忧。

在这百年百年征程的历史事件中,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的斗争。

例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等反抗、抵抗的历史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烙印。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让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块不可磨灭的印记。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的独立解放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从主权被剥夺的半殖民地状态中走出来,这也是中国百年征程的一个历史事件。

中国走出来之后,便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并在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中国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逐渐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也成为中国百年征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采取的是自己的改革开放、自力更生的发展模式,不断的推进着经济改革和科技进步,持续加快着现代化的脚步。

目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中国百年征程历史事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经验。

历史学习和领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加强,都是中国走向未来的重要保障。

百年屈辱史带给我们的思考

百年屈辱史带给我们的思考

百年屈辱史带给我们的思考
百年屈辱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痛苦时期,这段时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百年屈辱史让我们意识到了国家的弱点和不足。

在这段时期,中国不断被列强侵略和压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中国会变得如此脆弱?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其次,百年屈辱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在这段时期,中国人民不断遭受欺凌和压迫,但他们从未放弃反抗和追求独立的信念。

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坚定信念,不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百年屈辱史也让我们感到了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在这段时期,列强之间的争斗和冲突,不仅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也对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我们需要坚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总之,百年屈辱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这段历史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百年耻辱
1、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进城兵力约50000人,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

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1937年12月13日,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

之后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

2、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达10000人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这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

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与南京大屠杀同等性质的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炸。

1939年4月底重庆的浓雾渐渐消失之后,重庆也就失去了其天然的保护屏障。

日本帝国主义趁此机会制定了“五月攻势”作战计划,决定集中力量,对重庆进行猛烈空袭。

其中,尤以5月3日、4日的轰炸最为惨烈,总计炸死市民3991人,炸伤市民2287人,炸毁房屋4871间,市民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因国民党政府迁都而一度繁华的重庆市区顿成断垣残壁,战时首都重庆遭受了其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浩劫,日本飞机也创造了其有史以来空中大屠杀的黑暗纪录。

“五三”、“五四”大轰炸不仅给重庆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给重庆市民心灵的创伤更是难以弥合。

3、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26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更是让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儿早已垂涎已久的“大蛋糕”虎视眈眈!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入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慈禧、光绪等一干人逃亡陕西西安,随后慈禧以光绪之名下”罪己诏“,通电李鸿章急速从广东北上与洋人谈和。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八国联军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不计其数,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清国内部及远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清廷衰落、俄日冲突升级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