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完整word版)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1。

範仲淹有誌於天下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

(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

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誌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2.陳蕃願掃除天下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麽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

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

”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誌向,與眾不同.【原文】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

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文字版五篇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文字版五篇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文字版五篇【篇一】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文字版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瀧上。

刘邦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l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

” 项羽大怒,说:“明天犒(kdo)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

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幡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

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

”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

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

亚父就是范增。

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

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喑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

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历史故事在文化传承、思索启发、人文素养培育、借鉴指导和爱好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精选篇1)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

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很多劳工趁机脱逃。

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

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全部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命去吧!我从今也逃亡去了。

”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情愿追随他。

晚上,刘邦喝了不少酒,乘着酒兴连续赶路。

月色苍茫,小径曲折。

在逃往芒砀山泽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突然惊叫一声,忙回头向刘邦报告、“前面有一大蛇挡道,请绕道而行吧!”刘邦醉意朦胧,朗声大笑道、“英雄豪气,所向披靡,区区一蛇,安敢挡吾道路?”说话间,拨开众人,仗剑前行,果见一巨蛇横卧路中,摇头摆尾。

刘邦正欲用剑砍去,只见那白蛇道、“我乃贵为天子,焉游四海,诛秦平分天下。

”刘邦不允,白蛇道、“你斩吧,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

”刘邦酒壮英雄胆,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

说吧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立刻蛇血喷溅,染红了土地,至今这里长出的草还是红的。

白蛇化作一股青气漂浮空中,喊道、“刘邦还吾命来,刘邦还我吾命来。

”刘邦道、“此处深山野林怎还你命,待到平地准还你命来。

”刘邦贵为大于,金口玉言,后来王莽篡权杀了汉平帝,把四百年的汉室分成两半。

传奇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还了刘邦所许之愿。

此是后话。

刘邦斩蛇之后,连续前行,又行数里,酒劲上涌,醉卧道旁。

其次天早上,有人经过斩蛇之处,见一老妪痛哭不已,问道、“你为什么痛哭?”老妇人道、“我儿子被人杀了。

”行人问道、“是谁杀的?”老妇人道、“我儿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挡道本是向赤帝子讨封而来,却被赤帝子杀了。

中国历史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经典故事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充满了许多经典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她的丈夫范喜良被征召去修建长城。

孟姜女在家里等待丈夫归来,但一直没有消息。

她决定去长城寻找丈夫,历经艰辛,最后发现范喜良已经去世。

悲痛欲绝的孟姜女在长城脚下痛哭,最终感动天地,长城崩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

孟姜女将丈夫安葬后,自己投河自尽。

这个故事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和民间反抗暴政的精神。

2.孔明借东风:
赤壁之战时,蜀汉与东吴联军面临强大的曹军,诸葛亮为了帮助联军取得胜利,决定借助东风。

在关键时刻,诸葛亮通过祈求和智慧成功地“借”来了东风,从而使得火攻计策成功实施,最终击败了曹操的军队。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

3.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他忠诚于国家,致力于恢复中原。

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然而,
在朝廷内的奸臣陷害下,岳飞最终被冤杀。

岳飞的故事成为了忠诚、勇敢、坚定的象征。

4.关羽单刀赴会:
关羽,刘备的义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

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被敌人围困,但他单枪匹马突破重围,并在敌军将领面前英勇地单刀赴会,最终成功突围。

这个故事展示了关羽的勇猛和忠诚。

中国有名历史故事

中国有名历史故事

中国有名历史故事1. 《勾践卧薪尝胆》你知道勾践有多牛吗?那可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啊!他被吴国打败后,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卧薪尝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着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耻辱。

这不就像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一样吗?最后勾践成功复仇,多厉害呀!2. 《蔺相如完璧归赵》哇塞,蔺相如可真是个大英雄啊!秦王想要和氏璧,蔺相如竟敢孤身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这得多勇敢!他在秦王面前据理力争,丝毫不惧,最后成功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这就好比在一场艰难的比赛中,他为赵国赢得了关键的一分,太了不起了!3. 《鸿门宴》哎呀呀,那鸿门宴可真是惊心动魄啊!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碰撞,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样。

刘邦明知危险,还敢赴宴,项羽却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这就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选择就能决定命运啊!4. 《苏武牧羊》苏武真的太让人敬佩了!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

被流放到北海牧羊,他却从不放弃,这和我们遇到挫折不放弃不是一样的吗?他就像那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引方向。

5.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那可是相当精彩啊!孙刘联军对抗曹操大军,这就像以小博大。

诸葛亮的智谋,周瑜的果敢,大家齐心协力,最后以少胜多。

这不就像我们团结起来克服一个巨大的困难一样吗?6. 《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那可是三次亲自去拜访啊!这是多么真诚啊!就好像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不放弃任何机会。

诸葛亮最终被他打动,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7. 《空城计》哇,诸葛亮的空城计简直绝了!面对司马懿的大军,他竟敢大开城门,自己在城上弹琴。

这就像我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多牛啊!司马懿还真就被他唬住了,这也太有意思了。

8. 《昭君出塞》王昭君真是伟大啊!她为了国家的和平,远嫁匈奴,这得有多大的牺牲精神啊!她就像一只美丽的和平鸽,飞到了远方。

她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有时候个人的付出可以换来更大的和平与安宁。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

这些故事或讲述了英雄人物的事迹,或述说了中国文化的智慧,或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带您一起探索中国的丰富历史背景。

故事一:愚公移山故事背景: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山的北边。

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高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这两座山挡住了他家门前的去路,他无法通过。

故事梗概:愚公觉得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使他的生活非常不便。

他决定和儿子一起,用铁锹挖掉山体,以便能够畅通无阻地过山。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愚公和儿子终于成功地挖了两座山的一部分,山变得矮了很多。

虽然有人嘲笑他们的愚蠢,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完全无用的,但愚公和儿子坚定地继续下去。

他们的坚持感动了神仙,一对由神仙组成的夫妻路过此地,被愚公和儿子的行动深深震撼。

神仙夫妻决定帮助愚公实现他的愿望,将两座山搬到别的地方去。

故事意义:《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坚毅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困难和障碍,只要我们有正确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克服。

故事二:白蛇传故事背景:《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杭州市,讲述了一段关于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故事梗概:白娘子是一条化成人形的白蛇。

她和青蛇、小青一起修炼成精,拥有了人类的外貌和智慧。

某天,白娘子在西湖游玩时遇到了许仙,两人一见钟情,相爱并结婚。

然而,因为白娘子本质是一条蛇精,地仙法力高强的观音菩萨认为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天道,于是派了法海来对付白娘子。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白娘子终于战胜了法海,拯救了许仙。

故事意义:《白蛇传》讲述了一段跨越种族的真爱故事。

白娘子为了和许仙在一起,不惜放弃了她作为蛇精的本性,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持和牺牲。

中国长篇历史故事精选【五篇】

中国长篇历史故事精选【五篇】

中国长篇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篇一】中国长篇历史故事精选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

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

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

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

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

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

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

”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

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能够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

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

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不过在这五步之内,我能够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

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岳飞抗金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国。

金国建国后,洞悉北宋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便于天会三年十月,发兵十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

九月,贡献太原后,转兵向东,进攻东京。

金东路军在完颜宗望率领下,攻克了重镇真定府等地。

十一月,金东西两路军进至东京城下,对东京形成合围之势。

宋钦宗急忙派遣康王赵构赴金营求和,许诺以黄河为界,金军不答应,向东京发起猛攻。

十一月,东京城破,宋钦宗降金。

五年四月,北宋被金国灭亡。

金兵虽然南下,攻克汴梁,但河北各州县大半还在宋军手中,虽然士气低沉,但是民气高涨。

康王几经生死,最后终于到达应天府即帝位,历史上被称为南宋,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

南宋建立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进入南北对峙阶段,先是金兀术撤路过镇江,被韩世忠败于黄天荡;另一支金兵在攻陕西时,为宋将吴玠阻于和尚原。

岳飞也在广德境内开始堵截金兵,六战六胜,擒获金兵头目,于是,岳家军的名字开始在金兵中流传。

待金兀术北返,再遭岳飞截击,在镇江东清水亭的战斗中,致使金兵横尸15里,收复了健康。

收复建康的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活很困苦。

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

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

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

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

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

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

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

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

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

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

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

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

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

她又是大宫儿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

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

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

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

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

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

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

从早到晚这个卦馆没开张,眼看就要日落西山,李清照坐了一天,腰也痛、腿也酸、眼也花,正要起身关门,就见身影儿一闪,一个俊俏的姑娘。

这姑娘头插玉簪,身穿粉纱,站在门口儿。

李清照一愣,仔细地看粉那姑娘的一举一动,就见那姑娘朝东南望了望,恨得她瞪瞪眼。

又向西北望了望,酸得她泪汪汪,又望望天,看看地,满脸挂粉愁云。

李清照眼尖,她看得一清二楚,心里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正在琢磨,那姑娘进门来,李清照欠了欠身,让姑娘在对面椅子上坐下。

李清照开口就说:“姑娘如今十八岁。

”姑娘一惊,心想:她怎么知道我十八岁?莫不是真碰到女神仙啦!就轻轻点点头。

你知道是为何?其实算卦并不灵,懂“易经”的不过是推理,不懂的就胡诌八扯,主要是靠察颜观色。

这里有句俗话:“穷家祸日十五六,富家闺女十七八。

”穷人养不起大闺女,就得早出嫁——在十五六岁儿。

富家不在乎一张口,就多住两年——在十七八岁儿。

李清照看这闺女的穿戴,知道她虽不是豪富之家,可也是吃不愁穿不愁的茬儿,所以才这么说。

可万一姑娘是十七岁,怎么办?占卦先生就会说:“我说的是虚岁呀!”若姑娘是十九岁,占卦先生就会说:“我说的是实岁呀!”所以这么一蒙就蒙准了。

李清照见姑娘一点头,知道是说对了。

开口又是一句:“为婚姻事。

不如意的亲家在东南!”姑娘大惊:“真是神仙哪!”李清照接着又说:“真心的人儿在西北!”姑娘一听,张大了口,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清照一看,嘴里就嘀咕起来:“金克木,水克火,爹娘又没法儿。

哎呀姑娘,你有克没生呀,你有大灾临头!”姑娘一听,“咕咚”一声就跪下了。

其实,李清照说的金克木,水克火,这都是占卦的家常呱儿,锥子钻木头当然能钻进去,起了火用水救,这是常理,都是阴阳五行的口头禅啊!李清照一看姑娘跪在眼前,心想:占卦为糊口,悉心察看,凡有难事求我,给指条明路,没有大本事的也可给人开开心,倒是一桩好事!就说:“姑娘,不要着急,还有个天乙贵人扶你哪。

”姑娘急说:“在哪?我去求求。

”李清照说:“如不嫌弃,我可以指条明路,可你要对我说实话。

”姑娘一听,眼泪汪汪:“从小爹娘把我许配赵家,亲上加亲,从小同盖一床被,同骑一匹马,哥哥大了就回到西北赵各庄家。

半月前,东南钱家铺的钱老官儿扩仗着有钱有势,逼我和他那又疤又麻的儿子成婚,爹娘叫人家逼的没法,收了采礼。

请大娘活佛爷指我明路一条!”姑娘才要磕头,李清照伸手把她拉了起来,拿起笔在她手心写了个“逃”字,姑娘不解,瞪眼看她。

李清照知道闺女的心,又说:“逃字就是一走准有好兆头儿,这叫走一走,万事休。

” “往哪走?” “西北呀!”这下子把姑娘点醒了,就见她连磕三个头,站起来从腰里掏出几钱银子,放在李清照的卦桌上。

李清照一看,笑嘻嘻站起来,把银子放在姑娘的手心说:“你拿着做盘缠,趁夜快走!”这一下可来事儿了。

过了三天,一男一女手拉手,笑嘻嘻地跑到李清照的卦馆,“噗通”一声双双跪下,开口就是“活菩萨”。

李清照一看不觉笑了,原来还是那个占卦姑娘,领来一个小伙子,双双跪着说:“俺是来投奔你的,还有二老爹娘。

”李清照一听忙问:“两位老人在哪?”说着,两位老人也进门来了,又“噗通”一个,“噗通”一个,都跪下了。

这可难坏了李清照,一下子又添了四口,这可怎么办呵?李清照很为难,姑娘她爹看出来了:“不用愁,这几天折腾了家底儿,手头还有几十两银子,我从小干过水食买卖,再拿起老行当,将就过了这一辈子吧!”又指指女儿:“菊英是个女孩儿家,就算是你的闺女,也好伺候你这个救命恩人。

”李清照一看这个情景,也觉满心欢喜,就又写了,块梅花篆字的牌子挂到门口,上面也有意地写着:“安易饭铺”,这个饭铺就由两个老人和菊英的丈夫照管。

后来,听说买卖做得也怪不错,饭铺的小后院里又盖了间小耳房,是李清照教菊英念书的场儿。

往后,吃穿也就不用愁了。

听说又过了几年,李清照临死以前,菊英真舍不得她,让她留下几句教育自己的话,李清照只说了五个字:“救人如救己”。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二明朝时,县令吴大人是个十足的贪官。

但吴大人处事小心谨慎,从未被人抓住把柄,所以在官场上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这天,吴大人的“生意”又来了。

县里的主干堤被大雨冲毁,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与百姓安居,必须重建一座“堵龙坝”。

吴大人将此事上报朝廷后,拨付的银钱很快便到位了。

吴大人盘算了一下,用于兴修的银钱只多不少。

构造图出来后,吴大人却未惊动当地百姓,而是高悬榜文,欲将此工程承包给有实力的工匠。

榜文三天未揭,本县的工匠都望而却步,他们心知肚明,吴大人此招高明,既能做得利渔翁,又能落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终于有人揭榜了,揭榜之人是外地的工头。

这工头信誓旦旦,依榜文条件,如期保质完工。

不仅如此,此人还登门拜访吴大人。

见过吴大人后,工头自称姓胡,是特地来感谢吴大人,略表心意的。

吴大人宽心地一笑,这人真懂事,省去了很多口舌麻烦。

吴大人说:”这‘堵龙坝’可是个大活儿,胡师傅可得好好把握啊。

”这话里有话,胡工头岂能听不出其中的内涵,说:“小人仔细盘算过了,贵县开出的价码赚头不大,若是在稳固方面能放开尺度,则另当别论。

”吴大人脸一沉:“本县令一向不以乌纱作为赌注!”胡工头一笑:“那事情明朗了,就这个数。

”说罢,他扬起巴掌张开五指晃了晃。

这是本地及周边通用的暗语,手心对人,代表黄金,手背对人,代表白银。

胡工头的孝敬,指的是五根金条。

吴大人摇了摇头,胡工头立即缩回手指,吴大人见状,犹豫再三后,只好点了点头。

接着,胡工头往怀里一掏,将五根金条恭敬地递了上去。

谁知,吴大人摆手道:“别来这套,本官消受不了。

”吴大人一边说,一边抖了抖袖子。

胡工头愕然,看到吴大人抖袖子那个小动作后才恍然大悟,看来传言不虚,吴大人的确小心谨慎。

想到此,他将捏着金条的手缩回袖子,朝吴大人伸了过去,这行话叫“拢袖”,此等“外财”是见不得光的,在袖子里完成“交易”,天知地知两人知,免得夜长梦多。

事已办妥,皆大欢喜,就在胡工头起身告辞的时候,吴大人突然说:“胡师傅,本官与你坦诚相见,你却留了一手,很不地道啊!”胡工头坦然道:“吴大人言重了,胡某办事一向光明磊落,毫无保留,您多心了。

”只听吴大人冷哼了一声,对胡工头说:“若真是这样才好,夜深了,外头黑灯瞎火,胡师傅初来乍到,还是由本官亲自护送胡师傅返程吧。

”胡工头连忙推辞,吴大人却执意挑着灯笼陪行。

两人前脚刚走,吴大人府上的家丁后脚便出了门,他们穿着夜行服,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去。

原来在两人“交易”时,吴大人无意中一抬头,发觉屋顶上竟有一道缝隙。

不用说,当时吴大人家的屋顶上,正趴着一个人,于是,他暗中向家丁做了吩咐。

吴大人判断得没错,家丁们一路追赶,果然追到了一个精瘦的汉子。

将那汉子团团围住后,家丁们恶声道:“把怀里的东西交出来!”那汉子心里有鬼,欲先发制人,无奈双拳难敌四手,很快,便被家丁们打趴在地。

几个人从他怀里搜出了一个长长的纸筒。

等家丁们赶回吴府,吴大人已等候多时了。

退下家丁后,吴大人打开那个纸筒,不由得张大了嘴。

没想到胡工头请来捉画的丹青高手境界已炉火纯青,将两人交易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甚至能捕捉到吴大人面部的细节。

稍有经验的画师便可鉴定出,此画是现场绘制,绝非凭空臆想,完全可作呈堂证供。

将画付之一炬后,吴大人安心多了,再与胡工头谋面时,他对此事绝口不提,只是冷笑。

不料,胡工头却不以为意,表情自若。

吴大人不免狐疑起来,胡工头手里失了王牌,居然还能坦然应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见胡工头似乎胸有成竹,吴大人抽了一口凉气。

晚上,吴大人关门闭户,仔细查验起金条。

这一查却发现,胡工头竟在金条上也动了手脚,刻着“永清胡”三个小字。

有刻着“永清胡”记号的金条,再加以胡工头指证,岂容吴大人抵赖?没过两天,吴大人揣着一肚子还未消退的闷气,约见了胡工头:“胡师傅的手段果然高明,不过我有句话要提醒你,你的那点花花肠子,早就被本官参透,还是那句话,做人要坦诚相见!”胡工头矢口否认,吴大人却吩咐道:“熔金炉……”说罢,拂袖而去。

吴大人话音一落,胡工头便心知肚明,他那些留下铁证的金条,全被吴大人扔进火炉做了加工。

当晚,胡工头辗转反侧无法安睡,没捏住吴大人的把柄,叫他寝食难安。

若此工程出了岔子,吴大人完全可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自那以后,胡工头对吴大人恭敬有加,经常出入吴府,二人关系渐渐融洽,胡工头还成了吴府的座上宾。

终于,堵龙坝修建完毕。

胡工头收工回乡后,长嘘了一口气,此事总算尘埃落定,白花花的银子进了荷包。

叫人没想到的是,没过一年,堵龙坝就出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