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一、引言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和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我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自我评价。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1.控制环境公司重视内部控制,上级管理层高度重视,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资源,并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和规范。

但是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风险评估公司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对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科学评估,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然而,由于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控制活动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同时,公司还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责任和权限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但是在一些业务领域的控制活动方面,还需要与业务发展相适应,及时更新和完善。

4.信息与沟通公司建立了一套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和传输实施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同时,公司的沟通机制也比较完善,能够及时沟通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

但是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监督评价公司建立了监督评价机制,能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了全面的审计和评价。

但是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提高,以更好地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问题。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我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让员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

2.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评估新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定期更新和完善控制活动制度和操作规范,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自我评估。

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其业务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有助于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环境,控制程序,风险识别,监督和报告等。

本报告的目的是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确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公司内部控制系统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它是指组织内部控制的框架,包括管理的责任,组织的结构,文化和氛围,人员的素质等。

公司的控制环境具有良好的责任分工,组织结构清晰,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强烈的认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公司的文化和氛围也非常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2.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是指组织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财务报告的准备,资产保护,财务管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管理等。

公司的控制程序设计完善,各项控制措施均已落实,财务报告的准备程序规范,资产保护措施有效,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有效,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规范。

3.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组织识别和评估其业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公司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强,定期对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及时发现和评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4.监督和报告监督和报告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发布内部控制的报告。

公司的监督和报告工作规范,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布内部控制的报告,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完善,控制环境良好,控制程序规范,风险识别能力强,监督和报告工作规范,因此,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总体上是有效的。

四、存在的不足尽管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1)控制程序的实施不够系统,有些控制措施实施不到位;(2)风险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有些风险没有及时发现;(3)监督和报告工作有待加强,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布内部控制的报告;(4)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微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实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实时、准确地收集、通报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自评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自评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自评报告1. 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保护资产、防止失误、欺诈、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一套自我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本报告旨在对我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自评,发现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 自评结果我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2.1 人员控制-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

- 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够严格。

- 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制定,导致工作流程不规范。

2.2 流程控制- 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流程衔接存在问题。

- 流程制定不完善,缺乏详细的操作指南。

- 对关键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点认识不足,导致漏洞存在。

2.3 信息系统控制- 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不全面,存在一定的信息泄漏风险。

- 缺乏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导致数据安全风险。

- 数据备份和灾备措施不够完善。

2.4 资产控制- 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对公司资产进行有效的分类、登记和监管。

- 资产盘点工作不够及时和准确,存在遗失和滞留的风险。

- 资产使用情况核查和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

3. 改进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公司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3.1 人员控制- 加大对管理层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

- 完善人员配备计划,确保各部门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 清晰定义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3.2 流程控制- 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建立流程衔接的沟通机制。

- 完善流程制定,编写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流程的规范执行。

- 对关键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点和控制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信息系统控制- 进行全面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修补存在的漏洞并加强安全防护。

- 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权限的正确分配。

- 完善数据备份和灾备措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我公司特编写本份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和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

二、内部控制目标1. 风险管理公司致力于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

2. 资产保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资产保护机制,通过明确资产管理责任、确保资产安全、保护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等方式,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3. 信息准确性公司高度重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评估程序,以确保所有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内部控制自评方法1. 独立性评估公司组织专业团队对内部控制进行独立评估,评估团队由内外部专家组成,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2. 资源调配评估评估团队会对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以确定内部控制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3. 流程评估团队将重点评估公司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包括业务流程、财务流程、采购流程等,以确保流程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四、内部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1. 风险管理问题在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时,发现存在未能及时识别和应对的潜在风险。

为此,公司决定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风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资产保护问题评估过程中发现,公司的资产保护机制仍存在漏洞,无法有效保障资产安全。

因此,公司决定加强对资产保护政策的宣传培训,建立更加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资产的安全性。

3. 信息准确性问题在对财务报告准确性进行评估时,发现公司报告中存在一定的错误和遗漏。

为此,公司决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内部控制改进计划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和有效应对。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一、引言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企业目标,保护企业资源、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合法合规运营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公司当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水平。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果1.控制环境:评估结果为较好。

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组织架构,员工的内控意识较强。

2.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一般。

公司能够较全面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3.控制活动:评估结果为优良。

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活动,确保了各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流程较为完善。

4.信息与沟通:评估结果为较好。

公司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沟通较为畅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较好。

5.监控与改进:评估结果为较好。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追踪改进情况,但还需要加强对改进措施的跟踪和评估。

三、改进意见1.风险评估:公司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定期对风险进行更新和重新评估,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的敏感度,以及对风险应对策略的规划和实施。

2.控制活动: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并建立更为详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3.信息与沟通:公司应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即时传递和共享,以便更好地协调和配合。

4.监控与改进: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的跟踪和评估,组织定期的内控自审、内审和外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结论通过对公司当前内部控制情况的自我评价,我们发现公司整体上具备较好的内部控制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风险,公司应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操作规程的制定,提高信息共享和沟通效率,加强对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的跟踪和评估。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司资源,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合法合规运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为了全面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本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了自评,并就自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自评方法。

为了确保自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自评。

首先,我们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政策、流程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确保了解各项控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其次,我们通过对公司内部员工的访谈和调研,了解了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执行情况。

最后,我们对公司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数据和风险事件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内部控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三、自评结果。

经过自评,我们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内部控制政策不够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政策的制定和更新存在滞后的情况,部分政策内容不够具体和细化,导致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的不足。

2. 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政策的认知不够深入,执行情况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的失效。

3. 内部控制监督不够完善,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的盲区和漏洞。

四、自评分析。

针对自评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政策,公司将加强内部控制政策的制定和更新,确保政策内容具体、细化,以适应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

2. 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公司将加大对员工内部控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执行情况。

3. 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公司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结论。

通过本次自评,我们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我们相信,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内部控制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六、致谢。

在本次自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向所有参与自评的同事表示诚挚的感谢。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自评报告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自评报告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自评报告内部控制工作自评报告为了规范学校管理、控制风险、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的行业、资产结构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

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自我评价如下: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一)内部环境控制环境提供学校纪律与架构,并影响教职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我们近年来不断改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

目前,学区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明确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学区、学校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着高速度发展步伐。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表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各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师德师风专题活动,教职工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做小事、做细事、做具体事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教职工中不断涌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人力资源政策。

我们不断的培训促进了教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员工的考核、晋升与奖惩使得教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

4.内部审计机制。

我们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我们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学校经费使用安全。

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样本
119
4 308
6 427
越慢,句子越长,读者记忆与理解所需的时间越长。
表3
样本配对过程
(二)样本函数来源 本文选择沪市2007年至2008年作为本文
年度
2007 2008
沪市(自愿)
119 136
深市(强制)
119 136
的样本区间,本文需对比研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 可读性的异同,故研究样本从2007年开始。由于IPO、配股、增股以
报告长度越长,其可读性水平越低。年度报告长度以年度报告字数的对数衡量年度报告的可读性水平(如葛伟琪,2007;Li,2008),年
度报告越长,阅读障碍越大,信息处理成本越高,可读性水平越低。年度报告长度容易理解和计算,且适用于各种语言,可作为披露复
杂性(尤其是披露的信息数量)的替代变量(Li,2008)。(2)Lix指数。Lix指数法由Bjornsson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Lix指数越大,可读性
length1
3.595769 0.3742032 3.680927 2.71767 4.469527
length2
3.544067 0.3717361 3.62978 2.678518 4.417106
lix1
62.55841 9.533733 62.32666 45.46771 98.62248
游婷婷 易三军: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游婷婷 1 易三军 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2、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本文主要以2007年至2008年沪市内控自评报告为对象,比较分析了沪深两市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 性水平差异。研究表明: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总体上处于难或比较难的水平,沪市强制性披露的内控 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沪市(自愿)与深市(强制)比较而言,沪 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深市。
(2)自愿披露样本
length1
3.630706 0.3245731 3.689575 2.247973 4.191172
length2
3.57389 0.3214918 3.630428 2.206826 4.127202
lix1
65.68173 10.65994 65.50542 33.59667 96.30822
对过程见(表3)。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摘选自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来 自巨潮网,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专业同学设计 的程序计算得出。
lix2
55.55709 8.263787 55.33598 40.8409 87.60401
四、检验结果分 析
表5
沪市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比较
自愿披露
关键词:内控自评报告 可读性 披露性质
一、引言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是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而做出的自我评价。作为公司治理重要内容,公司内 部控制评估相关信息的披露,是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公司透明度的重要环节。内控自评报告信息能否有效传递依赖于目标 读者对信息顺畅阅读的程度或者投资者是否能准确把握内控自评报告信息,即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可读性是指读者能以最 佳速度阅读、理解给定文章并找到兴趣的程度,包括兴趣、逻辑和可理解性等关键要素以及相互间的相互作用(Chall,1958)。内控自 评报告可读性是指,内控自评报告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内控自评报告使用者是否具有理解它的能力和兴趣。会计报告可读性的研 究主要集中于年报可读性。已有研究表明各国年度报告总体上处于难或非常难的可读性水平(Still,1972;Courtis,1986;Courtis, 1998;Smith和Tafller,1992;孙蔓莉,2004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是年度报告中的一部分,国内对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大都 集中在改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上,而未考虑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分析投资者对 其阅读并理解的水平。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的研究是从报告编制角度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新理念,为内控自评报告编制者如何 编写更易读的内控自评报告以及监管者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规范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我们首次 在中国运用公式法研究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与计算机专业同学合作编制程序测试中文的可读性水平,同时运用Microsoft Word 计算字数和句子数得出可读性指数,做加强检验以增强结论的稳健性。第二,文章将内部控制披露的性质分为自愿和强制来对比检 验两种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的差异。
64.26271 10.27075 64.1595 33.59667 98.62248
淆,我们剔除了这些公司,样本筛选过程见(表2)。深市样本的选择 以沪市样本为基础配对选取,具体配对方法如下:以行业和资产规 模(资产总额)作为选择标准,根据2007年沪市披露内部控制自评
lix2
56.70325 8.857015 56.39785 29.74256 87.60401
Lix 指数 20-25
可读性程度 极容易
以及每句话的字数和汉字的笔画数。由于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中
30-35 40-45
容易 中等难度
文字符和英文字符都存在,本文在计算总字数时统计总汉字数和
50-55

总字符数两种数值。根据统计出的结果,每个汉字的平均笔画数在
60+
非常难
7到8之间,大于等于10个笔画数的汉字占总汉字数的平均值为
表4
沪市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描述性统计
及银行业的公司必须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为了避免披露性质的混
(1)全样本 length1 length2 lix1
平均值 标准差 中位数 最小值 最大值
3.614833 0.3480168 3.689575 2.247973 4.469527 3.56034 0.3451311 3.630428 2.206826 4.417106
报告的公司,选择深市相同行业的公司,然后从相同行业的公司中 选择2007年资产规模相近的公司。若行业小类中的配对样本不够 就从行业大类中选取。2008年的配对样本的选择同2007年。样本配
lix2
57.65756 9.231516 57.12775 29.74256 85.00124
(3)强制披露样本
露存在自愿和强制两种性质。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相对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企业而言,自愿披露内部控
制自评报告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更高。
三、研究设计
(一)可读性的衡量方法 可读性的以下两部分构成。(1)长度(Length)。内控自评报告报告长度Length=log(NWords),内控自评
市出台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在
表6
2007 年沪深两市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比较
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
深市
沪市
深市 - 沪市
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08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
表2 年度
沪市样本筛选过程
2007
2008
合计
23.33%,因此将大于等于10个笔画数的汉字划分为复杂的汉字。
总样本 减:银行业
133 11
337 20
477 31
lix指数值越大,可读性水平越高。单词长度和句子长度被证实是测
IPO
8(其中 7 家为银行业) 5 13(其中 7 家为银行业) 试阅读难度的优良指标(Klare,1964),单词越长,读者认识的速度
(3.1617***) (3.290***)
自愿披露组和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也都处于难 或非常难的水平,但自愿披露组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低于 强制披露组,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分析正好相反。原因可能在于:沪
lix2
57.6575657.1277555.55709 55.33598 2.100472 1.79177 (2.4544**) (2.565**)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一)制度背景 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沪市)、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市)等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做 出了一系列规定。证监会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规 定:鼓励央企控股的、金融类及其它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出具的、经审计机构核实评价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上海 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也有类似规定。但是上交所2006年和2007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年度 报告工作的通知”都规定:本所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 “上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 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08年 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深交所2007年和2008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工作的通 知”都规定:本所上市公司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上述相关制度规定分析可以得出: 沪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的年报中可以自行选择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属于自愿披露的性质;但是2008年“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 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其他公司可以自愿选择。深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年报披露的同时应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 价报告,属于强制披露的性质。 ( 二)理论分析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信号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便于外部投资者能够区分高质量 与低质量的企业。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降低其所承受的信息风险。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 及时,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越深入,越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公司的融资成本就越低。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 和有效性较高的企业越有动力自评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企业的印象管理行为是企业有意或无意地试图控制企业信息主要 受众的印象的行为。操纵可读性是企业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孙蔓莉,2004)。在传播语言学中,认为受众对信息的认知具有选择性, 读者会选择阅读容易理解的内容而放弃陌生难懂的内容。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内部控制制度较完善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自评价报 告撰写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其可读性,以便投资者准确了解内部治理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的公司在内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