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_2

合集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

(《行路难(其一)》)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露从今夜白,______ 。

(《月夜忆舍弟》)______ ,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醉翁亭记》)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中“婵娟”在这里指的是______ 。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丙辰年。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__ ,作者是______ 。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联系全文思考,下列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_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葱笼着.落(zháo)倔强玲珑剔.透(tī)B.确凿祈.祷(qí)逞能回环曲.折(qǔ)C.诘责绯.闻(fěi)狼藉相形见绌.(chù)D.旁骛嬉.闹(xī)萧索强.聒不舍(qiǎng)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8分)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

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或许,诗歌是人类心灵最隐秘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情和真纯的心愿?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着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

因而,。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A ),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B ),把文字中的最精妙的语言称为( C ),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D )。

人间最深情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诗歌让我们亲近大地的美和人性的光辉。

诗歌有最善的灵魂、最美的人生、最真的人性。

诗意是我们所有美好的祈愿,是人性纯净的本源,又是人间理想的境界,是人类所希望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是人的心灵所能达到的最奇妙的境界。

人诗意地栖居,成为永恒的渴求。

(节选自严凌君《青春读书课·人间的诗意》)①根据语境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词语。

(4分)候选词语:诗意诗句诗境诗情选择:ABCD②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③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文文意连贯。

(2分)3. 下列有关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伊索寓言》中多数篇章表现劳动人民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狼和小羊》等。

B.《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杀死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儒艮(俗称美人鱼)。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初三语文期末练习卷(建议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4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欲说还休,却道“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傍晚时分小明遥望山野,满目皆是浓浓秋意,让他不禁想起《野望》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2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追和陶渊明诗引(节选)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①耳,置家罗浮②之下。

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

先生平生独喜为诗。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③。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吾今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④,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有删改)【注】①儋:即儋州。

②罗浮:即罗浮山。

③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意思是平实中透着文采的华丽,清淡中透着丰富的意味。

④悛(quān):改变。

2.【甲】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_(人名)【丙】文中提到了“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

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带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题1默写(18分)小题1: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小题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题3: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小题4: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亭记》)小题5: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小题6:回看射雕处, 。

(《观猎》)二、写作题2写作(60分)读书,帮助初到欧洲的林徽因驱散“孤独和无所适从”。

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你的读书经历。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小题2: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1分)钓鱼诸岛①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

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 ,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岛本岛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周长13.7千米,面积约为3.8平方千米,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biàn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2),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4),弛担持刀《狼》(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三、标题2.(4分)阅读下面的末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网。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摩弓如满月,西北塑,射天狼。

(1)“霜”在词中的意思是(2)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岳阳楼记①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就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无谁与归。

(1)选文作者是朝代)的。

(2)选文①,②段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3)“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①,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②令收,因欲杀之。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详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详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详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其二)》)2.______________,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______________,弛担持刀。

(《狼》)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霜”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7.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岳阳楼记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质量监控语文试卷(word原卷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质量监控语文试卷(word原卷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020.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柳永)2. __________________,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陶渊明)3.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白朴)4. 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5.《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如今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

(3分)7.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浦东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浦东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浦东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2.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登高》)4.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5.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酿泉为酒, 。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2分)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无法找到“古仁人”的无奈。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不仅是为君王的安危而担忧,也为国家、百姓而担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D.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拾樵司马光余见童子拾樵于道,约曰:“见樵先呼者得之,后毋得.争也。

”皆曰:“诺!”既而行,相与笑语戏狎,至欢也。

瞲①然见横芥②于道,其一先呼,而众童子争之,遂相挞③击,有伤者。

余惕④然,亟归而叹曰,“噫!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恃.其欢而信其约。

一旦有先呼而斗者,能无伤乎?”【注】①瞲:xuè,惊讶地看。

②芥:小草。

③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④惕:忧虑、恐惧。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后毋得.争也()(2)恃.其欢而信其约()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14. 在“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这句话中,在作者看来与别人交往中应该“戒”怎样的人?(2分)15.这个小故事阐明的道理是(3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共21分)游戏与发明①有些中国人现在很牛,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动不动就要拿咱中国和西王发达国家比试比试。

在比的过程中,一方面无奈地承认差距,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差距不大,只要假以时日就可以照样可以迎头赶上。

更有甚者,借一些不负责任的西方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将领导世界之类的豪言壮语。

我以为,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虚妄。

如果我们将当今世界范围所流行的一切,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还是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成某种游戏,你将发现,没有一种游戏是今天的中国人发明的。

从现代政治到市场经济,从航天技术到足球比赛,从奥运会到互联网,电视、电影、电话、飞机、地铁、汽车、高速公路、可口可乐、西服皮鞋、信用卡、摇滚乐……没有一样起源于中国。

②中国人的发明似乎完全集中在古代,例如著名的四大发明;所有相对世界而言的属于中国的符号好像也和今天无关,例如孔子、长城、故宫、大熊猫、武侠……至于水饺、灯笼、春节这些与民俗民生有关的事物在今天仍然盛行,但也局限在国门之内或者华人世界。

就今天现状来看,我们不能不看到,世界对属于中国事物的兴趣主要还是猎奇,而没有深入到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层面。

③今天的中国人就像一名运动员,有野心也有拿奖牌奖状的实力,但他绝不是裁判。

在某个比赛项目上或许技能超群,但项目本身并不是中国人设立的。

有背后的权威力量和机制控制、左右着一切,建立规则、树立标准并加以裁定,在此范围内中国人基本上是不沾边的。

着急也没有用,大呼小叫不公平也于事无补。

发明游戏并有人来玩是一件愿打愿挨的事。

相对世界而言,今天的中国人所创造的玩法只供内需,加以推广让大家都来玩一把基本无门。

当然了,如果所有的人都来玩你的游戏,即使你玩得不如对方,那也是胜利,而且是最根本的胜利。

这种胜利的滋味中国人已经很久没有尝到了。

④在辉煌的古代,这滋味中国人是尝过的。

比如满清入主中原,最后还不是汉化了吗?还不是得玩汉人的游戏,只不过比汉人玩得还好而已。

汉人也不是为此而备感骄傲吗?今天可不行了,得玩别人的游戏了,就算你玩得比人家好那又有什么用?还不能算是根本意义上的胜利者。

因此中国人郁闷啊。

但郁闷比麻木要好,就不会虚妄地认为玩别人的游戏只要玩得高级就可以喧宾夺主了。

⑤承认某种前提性的缺憾可使我们变得谨慎,也更加聪明,有劲也才可以不往一个地方使。

比较是立体的,不仅要比数量、规模、实力,更重要的还得比质量、方式、方向,原创性的发明永远是最重要的。

无论哪个时段的文明都是以创造性的开拓为其标志的,当今的全球化亦然。

中国人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跟进者、赶超者、状元或冠军,更高的追求是做开创者、设计者,制定规则并率先而行。

应该像古代中国人那样具有虽败犹荣的资本和骄傲(如果真的比不过人家),而不可以有得理不饶人的傲慢——那是根本的粗鄙。

⑥如果有一天,现代的中国人发明了一项或多项游戏(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或者其它方面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玩,玩得兴致勃勃,那就真的有点厉害了。

但目前尚看不到这样的迹象,所以我们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16.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5分)17.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18.纵观全文,第④段划线句“因此中国人郁闷啊”,中“郁闷”的主要原因有:(1) (3分)(2)(3分)19.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②划线句“至于水饺、灯笼、春节这些与民俗民生有关的事物在今天仍然盛行”,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B.在作者看来中国人很聪明,能把别人的“游戏”玩得比别人好。

C.作者认为中国人在没有发明新“游戏”之前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豪言壮语。

D.本文作者的意图是:告诫国人不要满足于玩别人的“游戏”,自己要成为“游戏”的发明者。

20.读完本文后,请你为改变当代中国鲜有创造发明的现状提出建议。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共27分)特殊的晚宴①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

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

②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

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

”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

保姆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保姆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

她说:“你先待在这里,晚宴还没有开始,别出声。

”③不断有客人光临主人的书房。

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保姆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

他们亲切地拍拍男孩的头,然后翻主人书架上的书。

男孩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晚宴的开始。

④保姆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保姆的区别。

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

主人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

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这是一个凳子。

”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

”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

“这是你的,”她说:“现在晚宴开始了。

”⑤盘子是从主人家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有给儿子买香肠了。

⑥男孩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有见过洗手间。

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

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淡淡香气,幸福极了。

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

⑦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唱起歌来。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

他去厨房问保姆,保姆说:“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

”主人看保姆躲闪的目光,就在房子里寻找。

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

那时男孩正在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

他愣住了,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

”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男孩说:“知道,这是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

”他问:“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

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

”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⑧主人默默地走回餐桌前,对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

”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

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

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独享……我们共进晚餐。

”那天,他和男孩聊天,唱歌。

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dòng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

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饮料和烤得金黄的鸡翅,他们露出夸张羡慕的表情。

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

⑨多年后,男孩长大了。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那次特殊的晚宴。

21.根据拼音写汉字:整dòng房子(2分)22.这篇小说开篇交代了男孩的家是“破旧平房中的一间”,照应了下文哪些内容?(4分)(1)(2)23.小说中的主人维护小男孩自尊的具体表现是:(6分)(1)(2)(3)24.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划线句:“你躲在这里干什么?”,这个句子的语气是否符合主人的身份?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