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研究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研究
者 地 下 室 时 ,单 台 的 容 量 不 要 超 过 3 MW ;如 果 设 置 在 屋 顶 ,单 台容 量 则 不 可 以超 过 2 MW 。 ( 4)能 源 站 站 址 要 符 合 环 保 要 求 以 及 防 火 、 防 爆 等
能 ,从而 实现供 电能效 的提高。 = 、燃气冷热 电三联供 系统设 计 1 . 燃气冷热 电三联供系统设计原则
化和 分散 化的方式布置在距 离用户较 近的地方 ,可以同时
的方法就 是开发新的可再生能 源和 提高传统 化石燃料的利 用率 。而在 我国的能源消耗 中,煤 、石油 、天然气等燃料
所 占的 比 重 是 非 常 大 的 ,所 以 必须 对传 统 的 能 源 系 统 进 行
向用 户供 热、供 冷和供 电,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一种能源
( 2) 用户 要全年都有热 、冷负荷 的需求 ,并且 电力 负荷 的使用规律和热 、冷 负荷 的使用规律相似 。 ( 3) 联供 系统 的年 运行 时间不要 少于3 5 0 0 h 。 第三 ,使用燃气冷 热电三联供应 系统 需要 的能 源站站
址条件 :
( 1)燃气冷 热 电三联供 应系统 的能源站 要靠近供 电 区域 的主配 电室 ,而且供热 、供冷 的区域半径不要太大。
在 可持 续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同 时 实现 节 能环 保 ,两 个 行 之 有 效
产 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 ,但 又完 全不同于 热电联产 ,传 统 的热 电联 产是 以大型化和集 中化的方式 ,将产 生的 电力通
过上 网输送 ,为整 个大区域 中的用户提供 电能 ,同时通 过 管道 为用户输送 电能 ;而冷热 电三联供 系统是以机组小型
供 应方式 ,属于新型的分布 式能源系统 。 燃气 冷热 电三联 供 系统 的原则是 能级 对 口、梯级 利 用 ,首先是 燃气燃 烧得 到 的高 品位热 量通 过燃气 轮机 发 电,然后利用余热锅炉将燃机中 出来的中温烟气进行余热 回收 ,从而产生高品位的蒸汽 ,通过蒸汽轮机进行再次 的 做 功发 电,余热锅炉中排放出的烟气可以利用低温余热回 收装置而产生热水 ,产生的热水就可 以提供给用户使用 , 其中不足的热负荷可 以利用汽轮机抽汽直接给用户提供热 能 ,或者是驱动溴化锂热泵给用户提供热能。温度高时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浅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浅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浅析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化石能源的短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自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建筑运行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约占27%。

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天然气三联供系统以其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供电安全等优势逐步应用于建筑供能领域,实现了能源的多次利用和阶梯式供应。

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技术相比,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为小型用户供给能源,其形式安全、可靠一、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产生背景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直是政府的发展目标。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全面的考虑其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在这种大的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我国在能源方面发展的主要对象。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一直呼声不断,近年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极大的增加了国际市场天然气的供应,我国自俄罗斯进口来的天然气及自身天然气的发展,使整个能源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石化资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恰逢其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又称燃气热电冷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制冷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并被称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二、燃气冷热电联供的优势及应用燃气冷热电联供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节能、减排、经济、安全、削峰填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多种不可替代的优势。

1)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运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先發电,再利用余热,体现了由能量的高品位到低品位的科学用能,且使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2)降低排放,保护环境:由于采用清洁燃料,大量减少了烟气中温室气体和其它有害成分,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和当地的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起到减排效果。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1. 引言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利用燃气发电系统产生的余热和冷凝水,结合燃气制冷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共同供热供冷的系统。

通过优化能源利用、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降耗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传统空调供热供冷系统的节能改造和提升。

通过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节能分析,可以为推动燃气冷热电技术在供热供冷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燃气冷热电系统简介燃气冷热电系统是一种集热电、空调、供暖等功能于一体的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其核心是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在发电的同时产生的废热进行供暖或制冷,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综合利用。

燃气冷热电系统主要由燃气发电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气锅炉、换热器、冷热水泵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燃气冷热电系统具有能量利用高效、环境污染少、运行稳定等特点。

燃气发电机组通过发电产生的废热可被充分利用,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燃气锅炉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维护成本等优点。

2.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源利用特点分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制冷、供热和发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具有独特的能源利用特点。

燃气冷热电系统采用燃气发电技术,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电力,同时利用废热进行供热,实现了能源的多重利用。

这种一体化设计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燃气冷热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能源进行灵活配置,有效平衡制冷、供热和发电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燃气冷热电系统还具有分布式能源特点,可以实现多能源互补、灵活调度,降低能源输送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燃气三联供系统改造工程相关问题解决方案

燃气三联供系统改造工程相关问题解决方案

燃气三联供系统改造工程相关问题解决方案摘要:针对燃气三联供系统改造工程在系统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室外无应急散热设备布置空间、冬季进风温度低、能源机房面积狭小、通风系统运行噪声大、建筑物内多区域供电可靠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燃气三联供系统;改造工程;应急散热;通风静压箱一、概述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能源综合利用形式,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并逐渐应用[1],其节能效益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供能成本[2],越来越多的建筑针对现状供能系统开展燃气三联供改造工程,将现状供能系统(燃气热水锅炉供热+电制冷机组供冷)全部或部分改造为燃气三联供系统,由燃气内燃机发电,发电后的余热通过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

本文涉及的燃气三联供改造工程分为改建和扩建两种情况:①改建工程:当既有建筑供能负荷不变时,拆除全部或部分原供能设备(燃气热水锅炉和电制冷机组),在现状能源机房(锅炉房+电制冷机房)内增加燃气三联供系统设备,即燃气内燃机和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以替代拆除设备的供能能力。

②扩建工程:当既有建筑供能负荷增加时,在现状能源机房(锅炉房+电制冷机房)附近的房间内增加燃气三联供系统设备,即燃气内燃机和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同现状供能系统(燃气热水锅炉+电制冷机组)共同满足建筑所需全部冷、热负荷。

燃气三联供改造工程通常存在设备布置空间有限,对能源机房外噪声控制要求高,既有供配电系统的多个配电室需供电等特征。

本文通过近年已实施的燃气三联供改造工程,针对系统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室外无应急散热设备布置空间、冬季进风温度低、机房面积狭小、通风系统运行噪声、多区域供电可靠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改造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1室外无应急散热设备布置空间为了保证燃气内燃机正常运行,其冷却水热量需由散热设备散出,以使燃气内燃机冷却水以额定回水温度返回燃气内燃机,继续起冷却作用。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高思静;李兴泉;郭畅;石丹阳【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高效能源利用形式,也是提高能源综合效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小型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设备组成的系统为例,通过计算比较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对不同情况下制冷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发电效率为40%时,节能效果有所降低,最小只有0.6%;当发电效率为55%,多数机组已不能满足节能性要求.%CCHP is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in the form of energy cascade utilization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By taking a system with small gas turbines as power equipment as an example and comparing the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electric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paper studies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in the different cases. The results show;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much better during low averag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to 40% , energy-saving effect will decrease, and the minimum is only 0.6% ; when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reaches 55% , the majority of units can not satisfy the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s.【期刊名称】《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8)001【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发电效率;节能【作者】高思静;李兴泉;郭畅;石丹阳【作者单位】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090 引言冷热电三联供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高效能源利用形式,它可将发电之后的低品位热能用于制冷供热,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摘要: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的综合产能、用能分布式系统。

系统安装于最终用户端附近,首先利用一次能源驱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各种余热利用设备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制冷、采暖、生活热水等。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其节能、削峰填谷、环保、电力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存在冷、热、电多种能量输出,受到可燃性气体价格、电价、建筑负荷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容量配置和运行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从节能性与经济性的角度对具体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分析,就更显得必要。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发电效率节能冷热电三联供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高效能源利用形式,它可将发电之后的低品位热能用于制冷供热,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冷热电联供发展较迅速的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就建成了第一个冷热电联供系统,现如今分布式能源站总数已超过6000 座。

关于冷热电联系统的节能性问题,各方意见不一,多数认为系统是节能的,某些认为节能是有条件的,而另一些认为不节能。

文章从一次能耗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制冷工况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和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分析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节能性。

一、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背景我国1998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指出:“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2000年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指出:“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等设备组成的小型热电联产系统,适用于厂矿企业、写字楼、宾馆、商场、医院、银行、学校等较分散的公用建筑。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1. 引言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概述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燃气动力、供热系统与制冷系统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燃气内燃机发电产生的热量和电能来实现供热和制冷的双重功能。

这种系统利用了能源的多重利用,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包括燃气内燃机、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组等核心设备,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电能和热能,再利用余热进行供热,最后利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将余热转化为制冷能力,实现了热电冷三联供的综合利用。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系统运行的优化调度,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环境负荷,是未来绿色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节能特点、节能效果、节能措施以及节能案例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种先进的节能技术,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正文2.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工作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综合利用燃气、蒸汽等能源,利用吸收式制冷技术,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一体化系统。

该系统由锅炉、制冷机组、换热器、输电线路等组成,通过协同工作,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燃气锅炉燃烧燃气产生热量,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水,将冷却水加热成蒸汽。

蒸汽经过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同时也供暖热水。

然后,蒸汽通过蒸发器将冷却水蒸发,吸收制冷剂。

制冷剂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膨胀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将冷却水降温。

冷却水供暖循环系统,实现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2.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特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具有高效能耗比。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系统可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传统供冷系统中,供热与供电是分开的,而三联供制冷系统则能够有效利用废热或废气发电,充分发挥能源的综合效益。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热、电、冷联合供应的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节能、环保两个方面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效能。

一、节能方面1. 减少能源浪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通过机械制冷、热泵等技术来制冷,以及通过余热发电来提供电力。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热水回收、废气回收等方式来回收能量。

这些措施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2. 优化热力系统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锅炉加热的方式,存在着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则可以通过采用余热回收、热泵等技术,将废温废热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3. 节约空调能耗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冷热媒介来提供冷却与供热服务,从而降低了空调设备的耗能。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调控,减少了能耗。

二、环保方面1. 零废弃物排放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该系统还采用了回收技术,使得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废弃物排放减少了。

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燃煤、燃油等非清洁能源,存在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保。

3. 可持续发展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该系统通过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实现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该系统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建立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凸缸Ⅱ豫蛐唧妇Dal
EnI触c0【lpo枷0n’B。ij咄100089,China;2.Ch妇Ek岫Ii∞跚岫I嘲蛐№2
ZHANGWeit,DUANChen-Uan92,LIUYong-ha03
CoI雠I|ctmc0.
Ln,Waxi 214072,China;3J3eijingGasEnergyDevelolmaeatsLt&,B两i嵋lOOl01,China)
585kJ/m3;空皇谧度.129蛔甜;空气比热容1004.sJ/fkg・K)。
由于主机间内布置的用气设备较多,燃气管线敷设占
1004.8J用空间较大,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主机间燃气系统 正常工作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12次m,事故通风时,通 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0次m。其中不包括燃烧通风量,计算 得出主机间事故通风量不少于60000m3/h。 结合上述计算结果,送排风机选型时需要同时满足工艺 用风量和事故用风量要求,其中排风机的风量应扣除燃烧用 空气量,考虑设备投资和运行负荷变化最终选型如下:内燃发 电杌组专用送风机2台,单台风量20000m,/h;送风兼事故两 用风机2台,单台风量30000m3/h;排风机2台,风量15000
制冷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均睃2个通向疏街疠向的甲
级防火外门,发电机房设3个通向疏散方向的甲级防火门。发 电机房内的各房间门均为开向发电机房的甲级防火门,隔墙 符合防火墙的要求。发电机房内的润滑油箱间的油箱容积为 lm3,其内所装发电机组润滑油闪点高于200"C。
86
万方数据
面温度超过区域内易燃物质引燃温度的设备附近可划为非爆 炸危险区域”,笔者认为目前燃气锅炉和直燃机及发电机组均 配备非防爆型电器(燃烧器和附属控制器),同样证明了没有 必要采用防爆电器,因此锅炉房内的电控设备通常不必防爆。 本项目由于天然气母管的计量装置布置在发电机房内且未单
600kV・A干式变压器,3台1 250kV・A干式变压器。本工程
采用2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2路高压电源引自附近的联合 公用开闭站。对于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 末端互投。
3建筑专业防火防爆设计
制冷机房位于门诊楼的地下2层,制冷机房建筑面积 642m2,所处原设计防火分区面积为973m2。发电机房和高低压 变配电室位于门诊楼与康复楼之间地下车库连接部分,发电 机房建筑面积764m2,所处原设计防火分区面积为983.9m2;高 低压变配电室建筑面积534m2,所处原设计防火分区面积为
【作者简介】张伟(1980-),男,黑龙江鹤岗人。工程师,从事热能动 力工程设计与研究,(电子信箱)zhangvvei@ippr.neto
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分布式能源是世界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可 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能源将电力生产、热力 供应、供冷除湿、天然气梯级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因素,在 信息化智能控制和通讯遥控技术支持下,进行跨行业的优化 整合,将“需求-—生产—供应”产业链置于信息'f-b控制系统下, 使资源效益最大化,资金和环境代阶最小化。天然气冷热电三 联供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 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 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天然 气冷热电三联供在国际E发展迅速,在我国主要城市已得到
某医院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问题分析
Analysis of the Hospital Gas CCHP Design Problem
张伟t,段晨亮z,刘永浩,
(1.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100089;2.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元锝214072; 3j匕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35
展目标之一,对于新建设的能源负荷中心应优先考虑区域型 分布式能源系统或楼字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根据调查数据,目 前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分布式能源最高节能率可达42e, 写字楼类建筑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2。7%,商场类建筑可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34.4%,医院类建筑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1.4%,体育场馆类建筑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2.7%,酒店类 建筑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4.3%。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广泛应 用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使用清洁燃料,大大降低污染物的 排放量,是治理PM2.5的有效措施,可有效提高环境质量,从 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主要论述了如何 解决医院类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中消防、通风和防
制冷机房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发电机房的火灾危险性 为丁类(发电机房内的润滑油箱间建筑面积7m2,其火灾危险 性为丙类),高低压变配电室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0/耐,应联动事故排风机,持续
lmin后,关闭燃气紧急切断阀。 针对现在普遍存在的主机间内电气设备是否采用防爆电 器的争论,根据GBJ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 置设计规范:》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的第2.2.2条 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
【摘要】羁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在皿际上发展迅速,在我圜主要城市已得至q政策上妁明确支持,整个行业已处于
全面发展的大好阶段,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针对北京市某医院天然气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设计过程中消防、防火、防爆及通风问题的解决方案.
【A蟾蛔殴酗曲耐笋cc髓himc删i砌幽d叩B雠is疆阻h曩sbeald嘲dyg哪。矗弘崎i况
此医院总建筑面积为7.4x104m2,设计空调制冷负荷为
综合考虑后选择。 6016kW,供热负荷为4800kW,供电负荷为4440kW,生活热 水负荷为2 640kW。三联供配套能源中心建筑面积为l
940m2,
4给排水及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发电机房消防设计采用高速水喷雾灭火系统。灭火系统 设计参数如下:保护面积按2台2.9MW锅炉同时作用计,总 共为145m2,压制火灾喷水量为9L/min-m2,喷头进水压力取 0.35MPa,水喷雾用水量为28.3L/s,火灾延续时间lh,一次灭 火用水量为102m3。发电机房及控制室配备磷酸铵盐干粉灭火 器(MF5x12=60kg),制冷机房消防设计采用原设计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针对高低压变配电室、高压分界室、电气设备间、电 缆夹层等4个防护区进行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设计,为全
量卿.91MW。
制冷间内主要设有3台螺杆式电制冷机组,型号为
WCFX54TRC,制冷量俨1257.4kW。
医院电气为~级负荷用户,高低压变配电室内布置2台

淹没组合分配系统,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要求,防护区不超过8
含时,可设为1个组合分配系统,本工程中4个防护区设置为 l套细合分配式系统。 消防负荷选用NII-YⅣ.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 套耐火电缆。消防配电的分支引出线选用NH-BV-0.5kV聚乙 烯绝缘耐火型导线。与消防有关的控制电缆选用NH-KVV型 控制电缆。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本项目火灾自
爆等方面的问题。d》
【参考文献】
【I】张泉根.燃油燃气锅炉房溺十手册Dq.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许居I.机械工业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阍.上海:同济大学出
版社。2007, 【3】cJJl45—20lO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s】. 【4]GB/T18362--2001直燃型澳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s】. 【5】G町5∞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1. 【6]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7】GBs004l—2∞8锅炉房设计规范【s】. 【s]Gn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m3/h
l台,排风兼事故排风机53 420mS/h l台。选用的通风装
置均为防爆型。
6结语
随着我国天然气生产规模大辖;扩张,西气东输一线、二线 供应量稳步提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和接收能力的大力提升,外
独隔离防护,临近布置的发电机绍配套冷却水泵应燃气没计 围环境已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策上 要求采用了防爆电机,加强了保护措施。 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能源规划也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列为发
幽si弘弘∞c路ol强障弘ot∞妇。a叩嫡触班髑触w瞳ill匝∞pl曲I蜘笛。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主机间;通风量
【岣吖w吣】dis扛ibm酣∞口g”m蚓咿啪;v鼬d枷∞vd啪e
【中圈分类号11U20l。5;113246.1
【文献标志码lA 【文章绲号11007-9467(2013)06-0085-03
ha墨b嘲in曩固ood嘲薛of劬b蛔啪,p蛳惦龇deveI叩咖t硪I砌btIted∞组日ofI胁叫鳓hasthe岫呻眦呻础al蛔li丘咖∞锄d
删c
siIpi丘∞no‘&I咧如r缸ipleg鲢o∞li粥k日血喀andp0哪玎inahospi试of王嘲i嵋cityweremrliedforthesystemaaalysi&solution
5通风系统设计
目前大多数楼宇型燃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源项目均设在 主体建筑内,机房一般布置在首层或地下1层,这样便于天然 气及供电系统接入,但对通风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很高。 本项目发电机房设于地下l层,涵盖的设备有燃气热水锅炉、 直燃机和内燃发电机组,涉及到的设计及验收规范较多,设计 时除考虑正常的消防排烟换气次数外,还应详细计算燃烧设 备所需的空气量、消除设备散热所需的空气量及人员新风量 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更好地为运行人员提供舒适的 工作环境。下面以发电机房为例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设备运行策略,结合厂家提供的数据,确定单台设 备燃烧理论用空气量为:内燃发电机组3 444.m3/h,真空燃气热 水锅炉3464m3/h,直燃机l 550m3/h。单台发电机组散热量为 63kW,需要的理论冷却空气量为16969m3/h;真空燃气热水锅 炉本体散热损失约2%,计算可得55 kW,需要的理论冷却空 气量为15 238m3/'a;直燃机本体散热损失约5%,计算可得 61kW,需要的理论冷却空气量为17050mS/h。主要数据取值 为,环境温度:40"C;进风温度:30℃;天然气低位热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