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法则--解决人生一切烦恼的智慧;镜子法则--让爱流动
镜子训练语录

镜子训练,或称镜子法,是一种自我观察和自我提升的方法,通过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表情和动作,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与镜子训练相关的语录:1. "镜子是你最诚实的评鉴者,它不会说谎,也不会安慰你,只会真实地反映出你的样子。
"2. "通过镜子训练,你可以学会如何更真实地表达自己,因为镜子不会骗你,它展示了别人眼中的你。
"3. "镜子训练是一种自我发现的工具,它帮助你看到自己的行为和表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4. "在镜子前练习,可以帮助你提高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非语言沟通,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交技巧的提升都非常重要。
"5. "镜子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性,它让你无法逃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同时也给你机会去改进和成长。
"6. "通过镜子训练,你可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对于职场沟通和人际交往都非常有帮助。
"7. "镜子训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观察,更是一种自我接纳的过程,它让你学会如何爱真实的自己。
"8. "在镜子前,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微笑和眼泪,这些真实的情感反应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9. "镜子训练是一种每天都可以进行的自我提升练习,它让你更加了解自己,也让你更加自信。
"10. "镜子的反光不仅仅显示了你的外表,它还映照出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有机会深入了解自己。
"这些语录强调了镜子训练在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和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在镜子前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练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提升自我表达和社交技巧。
【吸引力法则】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 三个基本欲望

【吸引力法则】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三个基本欲望【吸引力法则】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三个基本欲望关于人类的三个基本欲望:想要控制,想要获得身份和爱,想要获得安全感。
这三个基本愿望是我们所有麻烦的根源。
我们的本质(真我)是无所限制的存在,是永恒的自由与平和的存在,之所以会产生种种限制性的感觉与想法,首先来自于我们想要与真我分离的欲望。
当我们开始产生意识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当成了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
我们将自己从无限真我中分离了出来,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小我”。
随着意识的出现,我们通过有限的五官和个体意识来认识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认为自己是有形身体的存在。
既然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形的身体,而这个有形的身体有出生、年龄和死亡的规律,我们自然有一个愿望,让这个身体安全——我们开始害怕死亡。
在想要获得安全的欲望的下一层是想要获得认同和爱的欲望,它根源于想要获得安全的欲望,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同与爱,我们才可以让自己安全地生存下去。
下一个层次的欲望是控制的欲望。
所谓控制欲意味着我们想让所有与我们相关的人和事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认可、爱和安全。
随着这三个基本欲望,我们就会产生种种负面的情绪和想法。
想要控制的欲望会使我们产生担心、不安、挫折、沮丧、抱怨、自责等等负面的感觉;想要获得认同的欲望让我们非常在意别人的想法,因而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负面影响;想要安全的欲望让我们产生担心、不安、忧虑、恐惧等等负面的感觉。
简单地说:真我=》小我意识=》想要获得安全的欲望=》想要获得认同与爱的欲望=》想要获得控制的欲望=》情绪感觉=》想法信念=》行为=》外在世界因此,这三个基本愿望是我们所有麻烦的根源。
如果我们被这三个基本的欲望所控制,无论我们拥有多少,我们都无法在心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和平。
而学习放下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三个基本的欲望释放掉,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自然会拥有永恒的自由与平和。
镜子哲理经典句子

镜子哲理经典句子1. 镜子能反射出真实的自我,不会掩饰或改变。
2. 镜子告诉你,外在的美丽只是表面,内在的美丽才是真正的光芒。
3. 镜子是心灵的照妖镜,能够映照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4. 镜子是最忠实的朋友,它不会背叛你,也不会说谎。
5. 镜子教会了我,要先爱自己,才能真正地爱别人。
6. 镜子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不需要去追求别人的标准。
7. 镜子是一面反思的镜子,它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8. 镜子教会了我,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9. 镜子是一面正义的镜子,它不会偏袒任何人,只会展现真实的事实。
10. 镜子告诉我,要保持真实,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改变自己。
11. 镜子是一面自省的镜子,它让我反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12. 镜子教会了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逃避自己的责任。
13. 镜子是一面启示的镜子,它能够帮助我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14. 镜子告诉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梦想。
15. 镜子是一面坦诚的镜子,它不会掩饰事实,只会展现真实的自己。
16. 镜子教会了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苛求完美。
17. 镜子是一面自尊的镜子,它让我学会尊重自己,不要自卑或自负。
18. 镜子告诉我,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要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19. 镜子是一面自信的镜子,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自信心。
20. 镜子教会了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要后悔或抱怨。
21. 镜子告诉我,要学会宽容和原谅自己,不要过于苛责。
22. 镜子是一面成长的镜子,它能够帮助我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3. 镜子教会了我,要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自以为是或骄傲自满。
24. 镜子告诉我,要学会自律和自控,不要被外界诱惑左右。
25. 镜子是一面勇敢的镜子,它能够帮助我克服恐惧和挑战自己。
26. 镜子教会了我,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不要滥用或伤害自己。
27. 镜子告诉我,要学会感恩和珍惜,不要抱怨或埋怨。
二年级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二年级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二年级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一首先对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说实在的,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把孩子培养成材也是我们家长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共同的愿望。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
下面,作为本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把本班的有关情况向家长们做个汇报:一、汇报班级工作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三周的时间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按照常理,二年级的学生相比一年级来讲,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是比较好管理的孩子了。
我想大部分的家长会觉得孩子都上二年级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再也不用每天催着他们学习了。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想的,都上了一年了,孩子应该什么都知道的,我再也不会像一年级那么累了。
可是,结果是,我错了,我们大家都错了。
我们太高估这群孩子了。
我们忘了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
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两个月的暑假让我们的孩子玩疯了,我们上学期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全部被他们抛之脑后,家庭作业,课堂纪律,全部忘光了。
再加上孩子进入二年级了,对学校环境和老师都比较熟悉,对每天的上课、下课、放学回家做作业等学习情况也都比较熟悉,已经没有了一年级学生初来时的新鲜感,有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倦。
由于以上原因,开学的前一周我们没有讲新课,一直在进行入学教育,希望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到今天为止大部分同学都已适应了学校生活,可是仍有个别同学仍停留在暑假里,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于是就出现了上课不专心听课、做小动作,不主动思考,不完成作业。
[莲山课件 ]学习用品丢三落四等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万事开头难,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不给予关注,后果可想而知。
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如下:一、课堂表现课堂教学很重要。
只有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课,课下才能很轻松地完成作业。
很多在家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课无法做到认真听讲。
谁都绕不开的20个人生定律,懂得运用让你的人生犹如开挂

谁都绕不开的20个人生定律,懂得运用让你的人生犹如开挂导读: 谁都绕不开的20个人生定律,懂得运用让你的人生犹如开挂1、两面定律:很多人日常生活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了外人,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给了亲人。
2、错误定律:当你觉得其他人都不对的时候,往往就是自己错了,不要去固执地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3、效果定律:在伤口上落泪和在伤口上撒盐,效果是其实一样的,所以安慰一个人要讲求方法技巧,否则还不如让他(她)一个人静静。
4、椭圆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圆。
太方,尖角易伤到人;太圆滑,会让人远离你。
最理想的形状是椭圆,既没有棱角,又能够留别人在自己身边。
5、嫉妒定律:人们嫉妒的那些飞黄腾达的人,往往不是陌生人,而是身边认识的人飞黄腾达了。
所以,有钱了也要低调,要知道你的大多数朋友会在背地里嫉妒你,而嫉妒则是人性中最可怕的,足以毁灭一个人。
6、口水定律:当你红得发紫,红的让人流口水时,关于你的口水就会越来越多。
你做的再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让一部分人满意是有必要的。
7、朋友定律: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成就,可能会因为平庸而没有朋友;如果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成就,就可能会因为太优秀或太自大而失去朋友。
8、利用定律:不要怕你被别人利用,就怕没人愿意利用你,能利用你,说明你还有价值。
9、馅饼定律: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懂,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心存侥幸。
如果你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要么是放在陷阱里的诱饵,要么是你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自己还浑然不知。
10、难过定律:为你的难过而感到快乐的人,是你的敌人;为你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的人,是你的朋友;为你的难过而感到难过的人,就是你应该真正放到心里,对他们好的人。
11、镜子定律:你和别人好比两面镜子,你怎么对他(她),他就怎么待你,不必好奇别人怎样评价自己,就想想自己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就可以了。
12、流言定律:流言又称风言风语,是写在风里的文字,注定持久不了,但一定传的飞快。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镜子的法则)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从观照中学习
反省和自我批评都是一种学习过程。为了往正确 的方向去学习,我们必须时时反观自己,就像在
照镜子一样,并且敞开心胸接受事实——这一点 非常的重要。
观察自己和接受事实:只有是事实能帮助我们, 其他的无异于欺骗,最后只会带来失望。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找出具体的解决步骤
如果你的现在和过去笼罩在一种负面的情绪中, 这就表示你必须立刻正视危机。 不可以寄望未来,不可以「只会往前看」,你必 须先为自己目前的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步骤。建 议你不妨把步骤明确列出来。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解决步骤一:提问 翔实而明确的向自己提问,这种做法能帮助我们 找到答案,有了答案就能找出解决办法。 请你问自己:「客观来看,我的问题到底是一个 还是好几个?或者,问题只是出在我看待事情的 态度不对?」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切忌把问题 归罪于别人。怪罪别人只会造成混淆,并且妨碍 知觉的客观性。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汉斯〃鲁道夫〃马兹格(本书作者)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பைடு நூலகம்
从镜中看到的你
你在镜子里看见谁了?望着镜中的自己,你快乐 吗? 要了解自己的特质,就必须回顾以往。这里所说 的回顾,不是指那种「早知道我就该怎样……」 的反悔,而是要回想「我当时做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摒弃「反射心态」。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解决步骤二:定出愿景与目标 明确的定出愿景与目标。我的愿景与目标到底是 什么? 如果把我想要的结果具体勾勒出来,应该是怎样 的一幅景象?
如果真的让我做到了,我会感到满足吗?或者, 它反而会为我带来新的或更大的问题?
业力管理八个法则的解读

业力管理八个法则的解读1. 法则一:因果律这个法则认为,每一种行为或决定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简而言之,你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将会影响你的未来。
如果你采取正面的行动,你将会收获正面的结果。
而如果你采取负面的行动,你将会面临负面的结果。
因此,要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以吸引更多的正面结果。
2. 法则二: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指出,你所关注的事物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主导。
如果你不断地思考和专注于负面的事情,你将会吸引更多的负面情况和经历。
相反,如果你专注于积极的事物和目标,你将会吸引更多的积极和成功的经历。
因此,要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你希望实现的目标上,避免过多关注负面的事物。
3. 法则三:振动频率法则振动频率法则指出,一切都是由能量构成的,并且每种能量都有其特定的振动频率。
当你的思维、情绪和信念与你希望实现的目标相一致时,你将会与目标的振动频率保持一致,从而更容易吸引和实现它。
所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状态,与你希望实现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振动频率。
4. 法则四:信念系统法则信念系统法则认为,你的信念和价值观将会决定你的行为和经历。
如果你相信自己无法实现某个目标,你就会放弃努力,从而无法实现它。
相反,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你就会更有动力和决心去追求它。
因此,要学会培养积极的信念系统,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5. 法则五:自我影响法则自我影响法则的核心概念是,你的内在世界会影响你的外在世界。
你的思维、情绪和信念会影响你的行为和选择,进而塑造你的生活。
因此,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内在世界,保持积极的思维、情绪和信念,以实现更好的外在结果。
6. 法则六:行动法则行动法则强调,只有采取实际行动才能实现目标。
思考和计划虽然重要,但没有行动是无法取得真正的成果的。
因此,要学会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并持之以恒地迈向目标。
7. 法则七:责任法则责任法则认为,你对自己的生活负有责任,你的选择和决定将决定你的成败。
不要将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归咎于外部因素,而是要认识到自己拥有改变和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墨菲定律镜子效应

墨菲定律镜子效应(原创实用版)目录1.墨菲定律的定义与含义2.镜子效应的概念与特点3.墨菲定律与镜子效应的关联4.镜子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如何应对镜子效应正文1.墨菲定律的定义与含义墨菲定律,又称“墨菲法则”,是一种经验法则,其原文为“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即“如果事情有可能变坏,那么它就一定会变坏。
”这一定律主要用来描述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种种不如意和意外情况,强调的是事物出错的可能性往往被人们忽视。
2.镜子效应的概念与特点镜子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物极必反”思想。
它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镜子效应强调的是事物变化的双向性,即正反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化。
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等。
3.墨菲定律与镜子效应的关联墨菲定律与镜子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墨菲定律关注的是事物出错的可能性,而镜子效应则强调的是事物变化的双向性。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者常常共同作用,使得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和不如意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又往往导致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4.镜子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镜子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投资领域,当投资者过于乐观时,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从而引发市场波动,最终导致投资损失。
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过于强调自己的优点时,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警惕镜子效应的出现,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5.如何应对镜子效应要应对镜子效应,首先需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双向性,即正反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过于乐观或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教育课程:镜子的法则--让爱流动今天晚饭时,顿顿不能少酒的爸爸,今天连酒都没喝,他说喝醉了,就无法体会到这种高兴的心情了,那样太可惜了。
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都盼你早点儿回来呢。
妈妈幸子想:“每晚都得来一杯的父亲,今天竟然没有喝酒,自己说出去的话,真能够让父亲的心里充满幸福啊,”幸子的眼里又充满了泪水。
“怎么了?哭了?”丈夫从浴室中出来问。
幸子把这一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地和丈夫说了。
早上,给铃木打电话的事。
上午,把对父亲的怨恨写到纸上的事。
下午,给父亲打电话后和解的事。
“是吗,爸爸也哭了呀?”丈夫听着听着,眼中也浮出了眼泪。
还有,欺负儿子的孩子向儿子道歉的事。
“哦,世上真有不可思议的事啊,我不太懂铃木的做法,但你看来确实好多了,太好了。
”接下来,幸子哭着和丈夫道了歉,丈夫也听得流出了泪。
第二天,幸子向铃木做了汇报,并从内心里表达了谢意。
铃木:“我也接到你丈夫的电话了。
我能够帮上忙,真是太好了。
我对你的勇气和行动肃然起敬。
那么,你以后要做的事非常重要:你每天,在自己的心里,对你的丈夫和儿子默念100遍『谢谢你们』,然后,我有一些推荐的书。
以后我会选几本,把书名传真给你,请一定买来读读(注:书单将在次报告的最后列出)。
当天的傍晚十分,儿子回来了。
“我回来了”儿子兴冲冲的大叫。
“妈妈,我告诉你啊,今天呀,朋友们又叫我去一起打棒球了,我现在就去啊”,儿子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幸子的眼中,又充满了幸福的泪花。
她声音哽咽了,“快去快回”这句话,终于没有说出声。
后记:谢谢您读到最后。
如果有谁读了这个报告后,想传给其他人,请一定转告他们。
请想像出他们的笑脸,与他们分享快乐。
您的这种付出的行动,也许会给别人的人生带来和解和原谅。
人生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写到这里,我要对亲爱的读者们说一声谢谢。
在以上的故事中,我虽然变更了出场人物的姓名及职业,但是所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曾经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讲述了这个故事,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读者给我来信:“痛哭了很久。
”“这个故事使我得到了勇气,去宽恕长年不能宽恕的人。
”“使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感激。
”……读者们的感动和感谢深深地融动了我。
我还把这个故事打印出来,在我担任讲师的企业研修(提高EQ的研修)班上散发。
我给研修班的同学们留了作业,让他们在参加研修的第一天晚上阅读这个故事,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感想。
约九成的同学都表示,在阅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流出了眼泪”。
所以我坚信在这个故事当中,有着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让我们想要倾诉的某种感情。
我自己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流下了眼泪。
每当我用心去审视某个人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故事,感到心里好像被清洗了一般。
这个故事终于得以成书出版了,我无比高兴,并衷心希望这个故事被更多的人口口相传。
那么,我的读者,你从这个故事里感受到了什么呢?对于无力解决儿子的问题而烦恼的幸子,铃木教给她可以解决烦恼的一个简单法则。
这个法则就是“我们人生中的现实,是反映我们内心的明镜”,这就是镜子的法则。
如果你常常怨天尤人,那么现实生活就会反映出你的不满,让你的周围充满更多愤懑和烦恼。
相反如果你常怀感激,那么你的人生中就会充满更多值得感谢的事。
人生是反映内心的明镜,换言之,所有的现实际遇,都顺应我们内心的起伏变化。
也可以说,内心的根源衍生出现实的结果。
这种法则和传统宗教或是东方哲学中的概念是相通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法则,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命运就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通过各种培训,我帮助很多客户达成了目标并实现了自我。
我确信这个法则对所有人都适用。
运用这个法则,很多人打破了困境,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同样,当我们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应该留意的是自己的灵魂。
当知道这个法则的铃木得知幸子的烦恼--心爱的儿子被别人责备,他留意到幸子心里应该在责备某个人。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状态不好,会怎么做呢?比如说,镜子中的自己头发乱糟糟的,这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恐怕你不能把手伸到镜子里,去抚平镜中人的头发吧。
我想你还是会把手伸到自己头上,来整理头发。
这样一来,镜子里的那个人的头发也变得整齐了。
同样,为了彻底解决人生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并消灭自己的心魔。
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仅仅希望对方或是现状有所改变,那么往往不能如愿。
幸子就是通过内心深处和父亲及丈夫的和解,解决了现实中的烦恼--由儿子而产生的烦恼。
这里说到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无需采取行动。
例如,自己被虐待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在现实中尽量做好,同时改变自己的内心。
宽恕,能让你的心获得平静。
现在让我们说一说该如何宽恕。
所谓“不能宽恕”,就是执念于过去种种、责备某个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幸子执念于过去父亲的所作所为,因此她心里总处于责备父亲的状态。
虽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甚少想起父亲,但是内心深处的责备却越积越深。
当我们责备别人时,内心得不到平静。
这不仅是自费力气,还会使我们的内心顿起波澜。
这种状况越是持久,我们将越是痛苦。
遇到这种事情怎么能好受呢?我自己就经历过几次。
我们只能选择“宽恕”或是“不宽恕”。
如果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厌恶感,那么我们可能选择“不宽恕”这个人。
这就是说,我们允许过去的种种束缚住自己。
我们以过去的遭遇为由,拒绝享受平静的人生。
我们还可以选择"宽恕"。
通过宽恕,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会得到解脱。
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过去的枷锁,迎接平和健康的人生。
所谓“宽恕”,并不是让我们认可或是忍受对方的行为,也不是让我们一边厌恶对方一边忍耐。
所谓“宽恕”,就是要松开对过去种种的执念,停止对对方的责备,选择那一瞬间的心灵平静。
你现在心里有没有责备谁?为了实现你自己的幸福人生,有没有想要宽恕谁?宽恕吧!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接纳自我放下执念但是,也许你还是会认为自己永远也无法宽恕某个人。
这时候,请不要责备自己,不要认为“不能宽恕别人,我真失败”,或是“我这样的人得不到幸福”等等。
请你理解自己的伤痛,请你接受现实的自己。
也许,现在的你还没有作好准备,请练习接受自己的种种现状。
首先要宽恕自己,这在心理学被称为“接受自我”。
接受伤痛中的自我,宽恕那个不能宽恕他人的自我。
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慢慢地学会宽恕他人。
在这个基础上,请尝试解读自己缘何执念于此。
所谓执念,就是内心的“深信”。
(关于解读并消除内心的执念,请浏览拙作《使幸福及成功能力与日俱增之EQ手册》,日本实业出版社出版。
)比如说,或许以下因素妨碍了你选择宽恕:宽恕对方会使自己蒙受损失。
自己会如此痛苦,都是对方的责任,自己毫无责任。
与其承认自己也有责任,不如继续当一个受害者痛快。
对方要为自己的罪行遭受报应。
不能复仇就不会快乐。
为了严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宽恕。
还有很多很多,请你好好想一想,这些执念能让自己通往快乐吗?在进行以上八个步骤时,如果你对对方产生了感谢之情,那么请尝试把这种感情转化为言辞,向对方表达。
如果由此萌发了对对方的歉意,在这个念头还没有冷却之前,也把它转化为行动吧。
幸子通过自己的行动,从“不能宽恕”这个念头中解脱出来,她自由了。
幸子那果敢的行为定会改变她的人生。
你的行为也一定有同样的力量。
如果进行第一步时,你的清单中出现了父亲或是母亲的名字,那么请务必为了你的父母做完每一个步骤。
很多人的人生会由此得到令人惊异的好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会投射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上,如果从内心深处和父母和好的话,那么你人生的很多方面都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另外,也有人有过这样的体会:“我像幸子那样鼓足勇气对父母说出感谢的话,可是却遭受拒绝--'现在还说这些干什么'。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会生父母的气吧。
如果你期待能够得到幸子父亲那样的反应的话,那么你一定会怒气冲天。
我觉得,在你说出感谢或是道歉的话语时,最好不要期待得到什么回报。
在不知道对方是否可以接受好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传递好意”。
只要传递出去,就已经成功了。
如果被拒绝,那是因为对方觉得自己为了这件事已经受了伤,也显示出了他/她的脆弱。
也许对方表面上拒绝了,但是其内心一定有所触动。
不管结果怎么样,有勇气采取行动就是值得敬佩的。
请认可这个选择了宽恕的自己。
宽恕之后,请不要再停留在受害人的们置,而应该重新获取对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并以此为傲。
最后,请牢记铃木说过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必然法则’: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为了让人们注意到某件重要的事情。
绝对不会产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拥有解决它的能力,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从学习某些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