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人物上

合集下载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水墨人物PPT课件3浙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水墨人物PPT课件3浙美版

根据现有素材,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
拓展欣赏
工笔重彩偏重于线描和色彩,但在一丝不苟的细致描绘中,自由大 胆取舍、变形变色、夸张意象。在抒情性和象征性上,它与水墨画异体 同功。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六年级美术上册《水墨人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水墨人物》教案
2、准备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要求。
2、出示上节课的优秀习作对本节课提出要求。
二、精讲探究
1、欣赏《小婴戏图》(宋)
体会图中四位小孩子嬉戏的动作情态,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他们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表现出怎样的动态?
2、欣赏现代画家周思聪《水墨小品》
体会画面中的小孩与两只小猪之间的动态关系。
10、水墨人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了解水墨人物画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水墨人物画的精神气质以及情感的表现,注重笔墨的艺术趣味。
2、努力掌握水墨人物表现技法,注重以线造型、骨法用笔的基础训练,遵循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规律,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水墨画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热爱之情,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3、用细线粗线相结合,干擦湿染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粗细结合的方法画人物的方法)
三、练习展评
1、根据以上的方法和步骤,用水墨画方法表现一幅人物画。
2、巡回指导巡视学生的作业情况,解决作业中出现的个别情况。
3、讲评小结:评析学生本节课的作业情况,展示优秀的学生习作。
四、反思扩展
水墨人物画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从古到今,我们的水墨人物画在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技法和风格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后探讨比较古今水墨人物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
(根据老师的讲解掌握表现水墨人物的方法)
2、根据人物形象的年龄确定用什么方法去画。
方法:
(1)用细墨勾画
方法提示:
a、线条的轻重
b、人物主要地方的强调。(了解用细墨线勾画人物的方法)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欣赏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欣赏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欣赏中国画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第一章: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概念1.1 水墨画简介: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2 水墨人物画的定义:阐述水墨人物画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1.3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介绍毛笔、墨、纸、砚等传统水墨画工具和材料。

1.4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讲解勾勒、皴擦、泼墨、泼彩等技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画家2.1 唐代水墨人物画:介绍吴道子、韩干等画家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

2.2 宋代水墨人物画:阐述李公麟、梁楷等画家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

2.3 元代水墨人物画:分析黄公望、倪瓒等画家的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4 明代水墨人物画:介绍沈周、文徵明等画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画家3.1 近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变革:阐述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在技法、题材等方面的变革。

3.2 齐白石的水墨人物画:分析齐白石的独特风格及其在水墨人物画领域的贡献。

3.3 徐悲鸿的水墨人物画:介绍徐悲鸿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及其影响。

3.4 潘天寿的水墨人物画:阐述潘天寿的水墨人物画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第四章: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4.1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分析当代水墨人物画在题材、技法等方面的多元化趋势。

4.2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画家:介绍刘文西、李可染等画家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

4.3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新生力量:阐述新一代水墨人物画家们的创作特点及潜力。

4.4 水墨人物画的创新与传承:探讨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和发扬水墨人物画的传统。

第五章:欣赏与创作5.1 欣赏水墨人物画的方法:讲解如何欣赏水墨人物画,提高审美能力。

5.2 创作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步骤:阐述从构思、构图到完成作品的创作过程。

5.3 水墨人物画的临摹与写生:介绍临摹和写生在提高水墨人物画技能方面的作用。

5.4 学生水墨人物画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美术《水墨人物》教案

小学美术《水墨人物》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创作一幅有特色的水墨人物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从生活、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构思,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自己的风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墨人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水墨画吗?有没有注意过水墨画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墨人物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水墨画基本技巧的掌握:包括笔触、墨色浓淡、水分控制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举例:如何运用不同笔触表现人物脸部的轮廓和质感,如何调配墨色以表现人物的服饰特点。
(2)人物头像、身体比例和动态的表现:教授学生如何观察人物特征,把握人物的比例和动态,使作品更加生动。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视频、现场模特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作的特点,并进行动态速写练习。
(2)水墨画中墨色浓淡的掌握:墨色浓淡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突破方法:教师示范墨色调配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墨色浓淡的变化规律。
(3)个性化表现与创新: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水墨人物画,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水墨人物-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水墨人物-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水墨人物-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人物画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介绍水墨人物画的历史、特点、分类等。

2. 水墨人物画的绘画技巧:讲解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

3. 观察与表现人物特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学会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4. 水墨人物画作品欣赏:欣赏经典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人物画的绘画技巧,观察与表现人物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人物的神态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墨画教材、PPT、视频、经典水墨人物画作品等。

2.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调色盘、洗笔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经典水墨人物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绘画技巧等。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水墨人物画的绘画过程,并讲解绘画要点。

4.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水墨人物画的绘画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课后自主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水墨人物2. 内容:水墨人物画基本知识、绘画技巧、观察与表现人物特征、作品欣赏等。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主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

2. 观察作业:观察身边的人,用文字描述他们的外貌、神态、动作等特征。

3. 欣赏作业:收集自己喜欢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是否充分,是否给予学生有效指导。

10、水墨人物第一课时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苏少版

10、水墨人物第一课时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苏少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人物的基本画法,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2.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画法。

3. 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画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人物的神态和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颜料、宣纸、画册、投影仪等。

2. 学具:毛笔、墨、颜料、宣纸、画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水墨人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墨画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水墨画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2. 讲解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画法,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基本画法。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表现自己的人物特点。

2. 学生进行水墨人物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水墨画的特点2.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画法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中的创作实践环节。

补充说明:一、创作实践环节的设计理念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作实践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将所学的水墨人物画基本画法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水墨人物画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 水墨人物 ∣ 浙美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 水墨人物 ∣ 浙美版 (共19张PPT)
指墨画欣赏
指 墨 画 欣 赏
结语
大师 的 正 真 成为 • 希望
敢想敢试敢做 求变求异求新
• 潘天寿的指画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 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 《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 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 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 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 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 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 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
秘诀二
• 枯湿浓淡 水墨交融
秘诀三
• 随类赋形 指掌兼用
再看看已经成为小大师的同学大作
可以开始了吗?
• 作业 选取自己喜欢又能表现的事物,完成一幅指墨作
品。 要求:充分尝试运用指墨技法,画面饱满,形象
生动,富有情趣。
注意: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保持桌面、地面和衣 物的整洁;画细致部位注意控制水分。
• 手指没有毛笔的尖、齐、圆、健特性,但手指落墨时会产生一种毛笔 难以达到的拙态韵味,因此要充分发挥指画稚拙、朴实、挺健的特点, 不必追求毛笔作画那样的效果。同时,指墨画创作也离不开生活,大 凡画中之形,都孕育于自然,在技艺勤耕探索之中,只有不断观察自 然,体验变化,培养画外功夫,才能做到指传心意,落墨挥洒,得心 应手。
听我说:指墨画大师
• 第二位大师
•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 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 专教授,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为捍 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 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 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 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 教育家,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 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 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 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浙美版(2021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3水墨人物 教案

浙美版(2021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3水墨人物 教案

浙美版(2021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3水墨人物教案浙美版(2021秋)美术六年级上册3、水墨人物教案写意人物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复制优秀的水墨人物作品和人物素描,学生可以掌握用笔和水墨表现人物的写意技巧和特点,加深对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追求的理解,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有意造型等,从而提高笔墨的形式和表现力,为今后人物画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和实际操作。

1对要求掌握的内容应达到深刻领会、熟知知识的内涵,基本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2对要求理解的内容达到记住并能解决问题。

3对实际操作的内容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

三、教学难点及重点:难点:1。

写意人物画的传统学习方法2写意人物画白描的写生方法重点:1。

写意人物画技法2水墨对人物画造型方式的探索四、教学要求:本课程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在为期六周的学习时间里,要求学生要完成对写意人物画临摹以及意笔线描人物写生和水墨人物写生的学习任务。

其中,第一周为写意人物的临摹阶段,第二周和第三周为意笔线描人物写生,要求学生每六学时完成一幅线描写生作业,后三周为水墨人物写生,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两幅人物写生作品。

作业基本要求为:人物比例、动态、结构准确,要把握好对象的特征及精神气质,有完整的笔墨艺术处理。

5.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示范、辅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相互穿插进没关系。

67教具生宣纸、高丽纸、毛边纸、笔、墨、水、中国画颜料、调墨调水用具等。

教学过程水墨人物分两步进行:写意线条画:写意线条画是水墨人物画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墨人物画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基础较扎实,下阶段的水墨人物就能较顺利进行。

要尊重以线造型的艺术规律,注重骨法等,用较有变化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神情气质,注意各种不同质感线条的表现,在以线为主的前提下可适当运用少量皱擦,以丰富线描的效果,为过渡到水墨人物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中国绘画学中都是崇尚写意精神的,但水墨人物与工笔人 物还是不同的。水墨人物画更加适合于中国文化强调的绘画者与描 绘对象之间的那种“神遇而迹化”、“得意而忘形”的精神追求。
三、中国水墨人物画现状
A.实际上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西学东进,西 方绘画中的明暗表现手法、形体结构学、透视学及 色彩学、解剖学原理等等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中 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学中,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就迈 出了更新的一步。
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 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 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 画作品。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 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 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
黄 慎
闵 贞
《 钟 馗 图 》
《 醉 八 仙 》
⑨ 晚清画坛,任伯年的出现一扫沉寂阴霾的氛围,将人物画的形与神,笔法气
韵,东方审美情结与西方造型的一些手段完美结合。他是中国人物画自古至今的 一座丰碑。徐悲鸿先生曾对任伯年先生有非常高的评价。 (从梁楷的水墨简笔写 意到任伯年的绘画之间横跨了七百多年,才出现巨大的转机)。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 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 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 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 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 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 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
任 伯 年
任 伯 年










>
二、怎样看中国人物画发展中工笔 与写意的关系
从我国绘画史上纵观,堪称杰作的作品,大多都是用笔工整的工 笔画一路。而且主要集中在唐宋时代。而被称为最富民族绘画特色 的水墨画,在人物画领域几乎举不出值得特别骄傲的作品。(山西 永乐宫的人物壁画、敦煌壁画固然非常精美优秀,但都不是水墨人 物画)。写意的人物画与水墨人物画是有区别的。
④五代两宋人物画,首推周文距、顾闳中。而《韩熙载夜宴图》将中国画所推崇的 “六法”精神推向了极高的境界。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⑤宋代人物画延续
唐和五代时期的绘
画风格,产生了如
李唐、苏汉臣、陈
居中、刘松年、李
嵩这批画家(举他
们的作品为例加以
分析)。又一路画
家风格如李公麟,
他利用白描手法,
B.中国画水墨人物发展到今天,人物画家直面人生, 大胆地表现现实生活,已成为人物画创作的主流。 (可以列举十届、十一届全国美展,人物画(水墨 画)的创作,进行欣赏。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 习、借鉴为学生下一步人物画写生提高思想上的认 识)
C.简介新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有代表 性的几个派别:
像 》
石 像 》
周思聪 ---《人民和总理》
②浙派:以浙江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六、七十年代方增先方增先、周昌谷、 李震坚为代表的水墨人物画群体。他们是在继承传统笔墨,尤其是从花鸟技 法基础上,又注重书法帖学中的营养,展示江南人灵秀、聪颖、尚变的艺术 风貌。
①京派:以北京为
中心,继承徐悲鸿、
蒋兆和先生,把西
画素描的造型技巧
与国画的传统笔墨
相揉和,造型严谨、
刻画深入。将北方
人那种厚实、稳重
的性格注入作品的
整体学中,从书法 中碑学中汲取营养,
徐 悲 鸿
从山水画中寻找技
--=<
法,运用于人物画
创作。
伏 尔

>
蒋 兆 和
王 子 武
------ Q
《 阿
《 齐 白
⑦明代肖像画十分盛行,曾鲸的画风独特,后学的人较多。而大画家陈洪绶更具特 点,格调高古、造型夸张、线条细劲、画意深沉,留下的作品较多,代表作品有 《西厢记》、《水浒叶子》、《归去来兮》、《屈原》等。
陈 洪 绶 《 西 厢 记 》
---
⑧清代“扬州八怪”中,部分画家如:金农、罗聘的人物画“疏狂古拙”,黄慎、 闵贞以书法入画,而华喦、费丹旭的画风又转为灵动秀美,也因为他们的出现而 一改清初画坛死气的格局。
有一种高逸的神采。

还有石恪、梁楷为

代表的简笔画派一

---
路,影响相当深远。

应该说是开水墨人

物的先河,也完成

了中国绘画由工笔

向水墨人物画发展 的最重要的过程 。
教 图 卷





-----<泼《墨李








>
⑥元代人物画由于受外族统治,一般的文人士大夫持冷漠的避世态度。而把精力 主要寄情于山水画与花鸟画。少数画家以释道人物和肖像为主,成为元代画坛突 出现象。
顾恺之----《洛神赋图》
-----<
张 僧 繇
宿 神 形 图
>
③唐代以人物画艺术成就最高,阎立本的“密体”,吴道子的“疏体”,形成人 物画最典型的特征。另有周昉、张萱作品的华贵、线条的细劲流畅,影响 深远。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幅佚名的白描人物手卷,也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 典的宗教画,尺幅为292×30厘米,绢本水墨。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 列队行进,姿态丰盈而优美。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 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 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大千观赏此 卷后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与唐壁画同风,“非唐人不能为”。徐悲鸿还在画 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印章。
水 墨 人 物(一)
一、人物画的发展轨迹
①战国秦汉时期,人物画《御龙图》、《龙凤人物图》都属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 品。从这些最早期的人物画中,我们就感受到了“线条”的写意的因素。
②六朝时人物画成熟了,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画家,最突出的有顾恺之、陆探微、 张僧繇,这些早期的人物画,即使是工笔绘画,但其尚意的原则一直是画家的 最高追求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