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都市水墨人物画
浅谈当代水墨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当代水墨画的艺术特色摘要:历史悠久的水墨画和中国古文化历史的衍生、发展及其源流是不可分割的。
它的发展一如中国文化的发展,脉路清晰,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具有独特传统意识的画种。
从形态精神、艺术功能、语言结构、笔墨形态等方面浅谈在传统文人画基础上发展的当代水墨画。
这与西方艺术的造型艺术观大异相去。
画中融合的是中国儒家的伦理学,道家的自然观和佛家的禅宗等等,东方美学与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精神。
诚然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的水墨画在对古代文化之精华继承的基础上,在西方的造型艺术观影响下而不断创新。
关键词:水墨画;艺术特色;文人画;中国文化;历史一、悠久的历史水墨画是中国画纯用水墨作画的一种画体。
据考古发现,中国水墨画的出现,可以推至汉代。
山西平陆汉墓壁画已有水墨略加淡彩的山水画;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中,有纯用水墨画的“主薄”、“小吏”等人物画,具有浓、次浓、淡、次淡等墨度。
传为南朝梁萧绎撰之《山水松石格》,也有信笔妙而墨精之语。
唐朝时,郑虔、王维作水墨,合适作画三绝俱;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称殷仲容工写帽及花鸟,或用墨色,如兼五彩;唐末,王洽已用泼墨山水。
五代时期,笔墨并重搜妙真,水墨轻岚写潇湘。
两宋时期惜墨如金写烟岚,水墨苍劲立新风,此时水墨画以趋向成熟。
元朝以后由于宣纸开始做为绘画的主要书写材料,水墨画开始盛行,达到“雄浑厚子墨精神,铅华洗尽露墨化”的艺术气象。
明清时期,已能较充分发挥水与墨之功效,达到胸襟潇洒墨花飞的艺术效果。
近代又呈现出黑墨团中天地宽,南潘北李意进新的艺术气象。
现代水墨画尤为普遍,对水与墨在国画中的作用,更有多样之发挥。
几乎被视为中国画之代表。
二、回归绘画本体的当代水墨画中国画历经近百年争争吵吵发展至今,终于形成了多元并举的基本格局。
尤其是被指称为“非传统”或“现代水墨”、“实验水墨”等名谓的当代水墨画(本文中的“当代水墨画”专指与传统文人画在语言样式上有较大不同的当代探索性水墨画),已然在诸多质疑、嘲讽声中得到了它应该得到的文化席位,并显示出它强大的发展潜质。
“笔墨当随时代”——探析姜永安的水墨人物

一、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当随时代”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所提出的观点,是石涛关于绘画方面的重要观点。
石涛在笔墨方面有其见解:“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
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
”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发展与演变,历代文人墨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笔墨。
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用以描绘对象、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有笔有墨谓之画”,“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可见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笔墨一直是中国画领域的核心问题,许多评论家对于石涛“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有人认为中国画中的笔墨应当跟随时代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绘画也应有所创新,一成不变的作品必然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画的技法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式,不应该再进行过多的变革和创新。
如果一味追求创新而失去了中国画本来的韵味,那么中国画将失去它本身的特点。
笔墨本身带有强烈的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有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美感、形式感的笔墨。
回顾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所推崇的艺术形式和内涵,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关注当代的社会环境。
古人通过笔墨来描绘形象和抒发情感,笔墨是时代背景、美学思想和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融合。
对于现代的水墨人物画家来说,其主要职责是用现代的笔墨语言来反映、表现和描摹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
姜永安便是进行笔墨探索的艺术家的其中一员。
二、姜永安的水墨人物画(一)姜永安水墨人物的个人风格姜永安以人物画著称,其创作题材广阔,主题性创作、传统题材小品、生活人物写生等多方面都有不俗表现。
姜永安的水墨与现代人物肖像产生了深入交流,水墨与人物肖像之间有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对水墨都市绘画实践和探索的体会

对水墨都市绘画实践和探索的体会1. 引言1.1 水墨都市绘画的概念水墨都市绘画是一种结合中国传统水墨和现代城市元素的绘画形式,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表现方式。
在水墨都市绘画中,艺术家以传统的水墨技法表现现代城市的景象和情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都市绘画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城市景象用水墨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传达出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思考和表达。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运用快速笔触和简洁线条,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不失传统水墨的内涵和情感。
水墨都市绘画通过将传统水墨技法与现代城市主题相结合,为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
它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和审美情趣,更蕴含着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水墨都市绘画的概念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语境,引领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
1.2 水墨都市绘画的意义水墨都市绘画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同时将其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结合,展现出新的艺术风貌。
通过水墨都市绘画,艺术家们可以表现出对都市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呈现出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以及其中人们的情感与思想。
这种绘画形式可以让观者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引发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关注。
水墨都市绘画也能够激发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促进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水墨都市绘画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表现和审美欣赏,更在于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对都市生活的理解和反思,以及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推动和启示。
通过水墨都市绘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现代都市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探索艺术与生活的契合之处,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文化环境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水墨都市绘画的特点水墨都市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它融合了传统水墨画和现代都市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论农民的朴素美在水墨人物画中的体现》

《论农民的朴素美在水墨人物画中的体现》一、引言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这众多的描绘题材中,农民形象成为了画家们创作的重点。
这不仅是因为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社会的劳作任务,还因为其身上所散发的朴素美被无数艺术家捕捉和塑造。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民的朴素美在水墨人物画中的体现。
二、农民朴素美的内涵农民朴素美是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相互辉映的美,是一种对生活和大自然无比亲近的态度和信仰。
这种美主要体现在农民的质朴、善良、坚韧和勤奋等方面。
他们的形象简单、真实,不做作,且有着丰富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情感色彩。
三、水墨人物画中的农民形象水墨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之一,以简洁的线条、鲜明的墨色表现人物的形态和情感。
在画家的笔下,农民形象往往显得真实而又生动。
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坚韧与勤劳,肤色则是与大地相似的黄色或古铜色,反映出他们在田间的辛勤劳作。
这些元素在画家笔下的融合与创作,形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民形象。
四、水墨人物画如何体现农民的朴素美(一)绘画技艺的运用画家们通过高超的绘画技艺,如灵活的线条、丰富的墨色变化等,将农民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他们运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农民的身体形态,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表现出农民的肤色和情绪。
这些技艺的运用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好地体现了农民的朴素美。
(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画家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农民劳作的场景、手中的农具、脸上的汗水等,这些细节在画家的笔下都变得栩栩如生。
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使画面更加真实,也更好地展现了农民的朴素美。
(三)情感的传递水墨人物画不仅是对农民形象的描绘,更是对农民精神的传承和赞美。
画家们通过画面传递出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在画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描绘农民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场景,画家们让观众感受到农民的朴素美和坚韧精神。
五、结论水墨人物画是表现农民朴素美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水墨都市绘画实践和探索的体会

对水墨都市绘画实践和探索的体会水墨都市绘画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水墨绘画和现代都市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这一形式的实践和探索,我深刻体会到了水墨都市绘画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
水墨都市绘画注重对都市生活的表达。
都市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它既是繁忙和复杂的,亦是充满魅力和活力的。
水墨都市绘画通过对都市景观、建筑和人物的描绘,表现了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的实践中,我尝试通过绘制都市的高楼大厦、拥挤的街道、繁华的商业区和热闹的夜市,展现了都市的繁忙和喧嚣;我也通过绘制人们的生活场景、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和都市中的种种角色,表达了都市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生活状态。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水墨都市绘画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山水田园,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现实与变化。
水墨都市绘画在表现技法上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传统水墨绘画以水墨、笔墨等工具为媒介,追求形神兼备的美感,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而水墨都市绘画则更加注重对现代艺术形式和媒介的运用。
在我的实践中,我尝试了传统绘画的技法,如线条勾勒、水墨渲染和重墨描绘,同时也尝试了现代绘画的表现方式,如色彩运用、创新构图和分层描绘。
这种技法的结合使得水墨都市绘画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和繁华。
水墨都市绘画在观念上强调个体化与情感表达。
传统水墨绘画注重景物的写实与表达美感,追求以物为主的客观性。
而水墨都市绘画则更加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感知与体验,以及对都市生活的情感表达。
在我的实践中,我注重观察和感受都市生活中的细节,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都市的思考和感悟。
我发现,通过绘画,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都市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受到都市给予我的刺激和压力。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水墨都市绘画更贴近个体的内心世界,也更加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现力。
通过对水墨都市绘画的实践和探索,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
水墨都市绘画不仅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够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技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国画花鸟毕业论文题目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国画花鸟毕业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3a85bc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f.png)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国画花鸟毕业论文题目1.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2.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3.浅谈自然色彩写生4.浅谈中国古代画——敦煌壁画“飞天”5.水墨画的美学特色6.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7.浅谈中国人物画8.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9.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10.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11.浅谈色彩写生12.中西绘画色彩比较13.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14.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15.浅淡“书画同源”16.浅谈中国画的空白17.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18.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19.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20.中国画贵在创作1.谈徐渭的杂花图卷2.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3.线描艺术的魅力4.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5.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6.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7.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8.论白描仕女画9.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10.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11.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12.论白描13.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14.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15.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16.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17.“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18.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19.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20.谈临摹21.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22.油画之我见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3.浅谈素描写生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14.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15.浅谈中国山水画16.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17.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18.略论中国画的构图19.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20.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水墨人物画发展概况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49水墨人物画发展概况文/陈曦摘要:水墨人物画是我国较早独立成科的一门艺术形式,历经漫长的历史积累和沉淀,以其独特的体系屹立于美术之林。
我国的人物画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的人物画都各具特色,艺术理念、笔墨技巧等也随之不断演变。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独特性自古至今,水墨人物画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
随着时代的衍变,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人物画的创作技法与内涵。
新石器时期的人物画大多绘制在生活用品上,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就画有手牵手似是跳舞的人物形象,即“舞蹈纹彩陶盆”,商周时期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于青铜器上的图案,以及漆器上的画像。
例如在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人物龙凤图》和 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的《人物御龙图》,这两幅帛画已初具中国传统绘画中以线造型的基本特点。
人物画在汉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从整体上看,汉代人物画比较稚拙,但是却对魏晋南北朝、隋唐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发展的成熟期,画家开始将绘画技法系统化,同时脱离了汉代的稚拙风格。
代表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一作中的人物皆散落在山水之间,却毫无孤立之感,人物之间神情的顾盼使画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魏晋时期随着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王微的《叙画》等绘画理论著作的诞生,中国绘画体系开始理论化、成熟化。
顾恺之“形神论”的提出,奠定了古代人物画发展的美学基础。
他的人物画一改形似而追求神似,为写意画的产生埋下种子。
但其所追求的写神与后来衍变的写意并非相同,他的画更多以线条为主要元素,而宋代的写意画即体现线形之感又突出团块形特征,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隋唐绘画不失为繁荣昌盛之阶段,取得突出成就。
“家国情怀”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思政启示——以蒋兆和作品为例

一、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的艺术价值蒋兆和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也是美术教育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物画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当中,他开过画室教过学生,也在美术专业院校中培育出许多中国水墨人物画著名画家,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整体发展。
在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历史进程中,蒋兆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观念中融入西方素描写实元素,将西方素描的造型方法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结合,使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真实生活,促进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的发展并构建了丰富多元的人物写实性语言体系,开辟了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形象多变的肥沃土壤。
他吸收了西方素描的人体结构与写实造型基础,使得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让人们看见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独特韵味。
蒋兆和的绘画技法也对当代人物绘画有着巨大的启发。
素描是西方造型的基础,线描是中国绘画的手法。
蒋兆和将这套融合了中西的绘画体系分为三步:第一步,以线为主,强调用线,用线去画人物素描,这为后面的白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步,用白描进行写生,同时结合默写和速写训练;第三步,以水墨写生为主,骨法用笔,以形写神。
这也演化成现代造型的基本原则,同时吸收了山水画当中的皴擦点染的技法,形成了皴擦点染的系统绘画技法体系提升了中国画的写实能力、表现能力和抒情能力,使中国人物画向前大大地迈出了一步。
二、蒋兆和作品中“家国情怀”的体现在《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这一幅画作当中(图1),胸前佩戴鲜艳红领巾的小女孩正手握着毛笔,在纸上书写着自己的学习成绩,希望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
旁边还有一位扎着头花的小女孩微笑地看着她书写的信件,两个小女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眼神中充满着期待,想象着志愿军叔叔收到信时的美好景象。
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画作是蒋兆和从生活中采集而来的,这是他家庭的真实写照,画面中的两个女孩正是蒋兆和的女儿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论都市水墨人物画
从传统水墨人物画到现实主义写实水墨人物画再到当
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其间发生了许多观念及形式上的转变。
不同的艺术高峰代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价值标准,这种因为
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绘画变革,就是一个绘画历史的发展过
程。
都市水墨人物画作为现代水墨画的一个分支,在中国
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作为水
墨画的领航者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都市水
墨人物画可以说是在传统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他既延续了传统,同时又具有创新精神。他是伴随
着现代水墨一起成长发展的,在中国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完全超越了传统水墨画及写实
水墨画的艺术框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还很好的
表现了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唯美性、时代性、可塑性和思想性。
都市水墨人物画与现实主义写实水墨人物画一脉相
承但又存在着差异。
首先从现实主义关怀来看,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在面
对需要表现的人物时,其心态是微妙复杂的,他既要体现对
现实的关怀,同时又要注重趣味、性情的抒发。因此,相比
于写实水墨人物画则多了一份写意的轻松,这来自于他们处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理笔墨与物象关系时相对自由的心态,这使得画面语言与现
实中人物拉开了距离,使画者与画中人保持了距离。并且它
相比写实人物画的“再现”现实转为“呈现”现实,更强调
艺术家观念的渗入和主体意识的创造。使观众尽可能摒弃写
实水墨人物画的“真实之境”从而获得个人化的独特审美经
验。
其次,相对于现实主义写实水墨人物画追求的写实精
神来讲,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和
归纳,正如张启亚所说“中国绘画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
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他追求的不是形象的
真实性,典型性,而是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通过形象的
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都市水墨人物画则很好的
体现了这一点。同时都市水墨人物画削弱了人物解剖结构的
“物质”特征,而更在意水墨语言对结构的再构建,这使得
这些形象常带有符号性特征。张望、刘庆和、李孝宣、田黎
明等作为都市水墨画的灵魂游走于艺术画坛。
都市水墨人物画一直在向前发展,回顾都市水墨人物
画发展历程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时期的
审美时尚,决定了主流性的题材门类,也产生了与之相应的
绘画技法。这种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绘画变革,就是一
个历史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