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长命的妃子告诉你,知足常乐的人活得久。

合集下载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是谁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是谁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是谁在整整200多年的清代中,许多皇后都活不了多久,而孝庄皇后则称为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孝庄皇后活了多少岁公元1613年,孝庄皇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落。

在入宫之前过了12年的草原生活。

或许这里寒苦了些,但应该也是她最为自由的日子。

公元1625年,孝庄皇后嫁给了皇太极,开始了她的后宫生涯。

公元1629年至1633年,孝庄皇后先后诞下三位公主。

又于1638年,诞下爱新觉罗·福临。

公元1643年,皇太极暴毙,福临登基成为顺治帝。

孝庄皇后被称为圣母皇太后。

公元1648年,多尔衮被称“皇父摄政王”,孝庄皇后和他的绯闻,从这时开始愈演愈烈,著名的“太后下嫁”之谜,也由此而起。

公元1650年,顺治帝亲政,为孝庄皇后屡上徽号: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

公元1661年,玄烨登基为帝,史称康熙大帝。

孝庄皇后被尊为昭圣太皇太后。

上徽号曰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在康熙执政期间,孝庄皇后在前者擒拿鳌拜、平定三藩等事件中出谋划策、捐献钱款,可谓作出了后宫表率,所作所为让世人极为敬重,孙儿康熙对她更是爱戴至极。

公元1688年,孝庄太后以75岁的高龄病逝,后被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所以孝庄太后活了多少岁?答案是75岁。

孝庄皇后简介公元1613年,孝庄皇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落。

当时的科尔沁部落,四周强国环伺。

作为一个弱小的游牧部落,它只能选择依附在一个强国的羽翼之下,才能得以生存。

而联姻又是维系国与国之间友好的途径之一。

因此部落中高层阶级的美女,都会以联姻的方式嫁到他国。

因此在孝庄皇后13岁那年,她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为帝之后,孝庄皇后常常被前者视为贤内助,无论是朝事还是琐事,都会与她探讨。

而孝庄皇后也是聪颖之人,时常能帮助自己的丈夫。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定妃万琉哈氏:能够活到97岁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定妃万琉哈氏:能够活到97岁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定妃万琉哈氏:能够活到97岁
本文导读:许多人会疑惑,康熙的所有妃子里,为什么唯独定妃会如此的长寿呢?从定妃的来看,家族出自上三旗辛者库,为皇帝世仆,家族世代担任膳房总领、宫内管领等职务。

而定妃本人应系参加内务府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后被康熙帝纳为后妃。

并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家族成员也没有长寿之人,就连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祹也只活到67岁。

难道,她是有什么独特的长寿之方吗?其实,定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唯一特别的地方是,康熙皇帝去世以后,它是唯一出宫生活的太妃。

出宫生活有什么特别呢?或许,就是因为离开那座紫禁城,离开了尔虞我诈的生活。

过上了平静安详的生活,日子变得轻松了,或许是长寿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定妃出宫后是跟着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祹一起
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才是定妃能够长寿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为什么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就长寿呢?清朝所有的前朝妃子里定妃也是唯独能和自己儿子生活在一起的太妃了。

有人会问,雍正皇帝的母亲为什么没有长寿呢?这个问题就不言而喻了。

能够享受着天伦之乐,没有了后宫里的尔虞我诈,这样的生活,对皇家后宫里的妃嫔们,或许真的是一种奢望吧。

从定妃长寿的原因,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有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呢?我们平时陪父母的时间有多少呢?有多少人的父母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正在享受天伦之乐呢?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长命百岁。

清朝最长寿的嫔妃,纯悫皇贵妃活了96岁

清朝最长寿的嫔妃,纯悫皇贵妃活了96岁

清朝最长寿的嫔妃,纯悫皇贵妃活了96岁本文导读:说到古代后宫女子,我们都知道她们不仅要经历产子的危险,还要在后宫众多女子中为了皇帝的宠爱而明争暗斗,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是很发达,所以后宫中的很多女子都是英年早逝。

要说清朝长寿的后宫女子当然是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乾隆的生母。

在雍正驾崩后登上皇太后的位置,活到了86岁的高龄。

而比这位皇太后活的更久的是雍正帝的另一位妃嫔——纯悫皇贵妃,她活了96岁,这在当时也算特别高寿的嫔妃了。

这位女子其实不是满族贵族,她是汉族人,姓耿,所以被称为耿氏。

在雍正还是贝勒爷的时候,她就在王府中近身侍奉雍正。

由于相处时间长,日久生情,她就为雍正生下五阿哥弘昼。

当时孝圣宪皇后因为生下的弘历聪慧过人,所以雍正对孝圣宪皇后宠爱有加。

但是和孝圣宪皇后不同的是耿氏并没有因为弘昼的出生而得到宠爱。

所以,在王府中她一直外于受冷落的状态。

当然并不是雍正不喜欢施,而是她的性格使然,她性格冷,不爱名利。

所以这种受冷落的状态持续了她的一生。

雍正登上帝位之后,这位女子也是一直不争不抢。

她不仅自己不争不抢,而且教育自己的儿子也是要做好自己,不要去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权夺利。

其实,她的这些做法也是因为她深知自己是汉族人,大清朝的皇位尊贵,是不可能传到她儿子手中的。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弘昼早就没有了争的心思。

乾隆继位后曾有意扶持弘昼,但是他心并不在朝政。

因为他的与世无争,乾隆也是对他并没有防备之心。

深知儿子无心朝政的秉性,耿氏从来不用担心会不小心开罪于皇帝以及皇太后,自己在后宫中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也是过得怡然自得。

乾隆三十五年,她的儿子死了,她难免会有些落寞和悲伤。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走出了丧子的悲痛中,又开始享受自己无忧无虑,悠闲自得的生活中。

乾隆四十九年,也就是她儿子去世14年后,她在自己的宫中安详离世。

她的一生活了96年,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相比于大多数人来说,已是十分富有了。

没有参与后宫妃嫔的争宠,让她得以在后宫残酷的斗争中存活了下来。

有福之人,长寿之人——清代孝圣宪皇后

有福之人,长寿之人——清代孝圣宪皇后

有福之人,长寿之人——清代孝圣宪皇后玲珑【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48-49)【作者】玲珑【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宫廷中的后妃都非常出名。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虽然在历史上不是那么显眼,但却被称为大清“最有福气,最长寿”的皇后,她就是雍正帝的妃子,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

母凭子贵根据清廷的记载,钮祜禄氏生于公元1692年,是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

她十三岁入雍亲王府侍奉胤,初入胤府邸的时候,并不得宠。

后来据说一次胤生病,钮祜禄氏尽心尽力地照顾,这才引起了胤的注意。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她生下了弘历,有了小贝勒,她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被封为侧福晋,还经常受到赏赐。

弘历幼年便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胤自然也对钮祜禄氏更加重视了。

胤即位以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即封钮祜禄氏为熹妃,雍正八年晋封为熹贵妃。

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熹贵妃成了事实上统摄后宫的人。

雍正十三年,胤去世,弘历(乾隆皇帝)即位,便将钮祜禄氏尊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开始了四十二年皇太后的幸福生活。

有福之人传说弘历12岁的时候第一次随父亲进紫禁城见爷爷康熙帝,康熙一眼就看中了弘历的聪颖过人,大加称赞,十分喜爱,还要接到宫里读书,亲自抚养,并因此决定召见弘历的生母。

据说钮祜禄氏进得宫来,跪在康熙面前请安,康熙一语不发,盯着她看了一炷香的时间,只说了四个字:“有福之人。

”自此,钮祜禄氏更得胤的恩宠。

孝圣宪皇后生活在清代最鼎盛的年代,乾隆皇帝又是个孝子,在母亲身上可谓穷尽全天下之力供养。

乾隆经常出巡,游山玩水。

而每次外出,不管是南巡还是秋,他都要把母亲带在身边,这在封建王朝时代也是不多见的。

不仅如此,太后出行的座驾一定要最舒适的,太后上下车船,乾隆都一定要亲自搀扶、护送。

就这样,前半生小心翼翼伺候夫君的钮祜禄氏在后半生里三登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饱览了大清江山,是清代出巡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皇太后。

史上最长寿的太后

史上最长寿的太后

史上最长寿的太后推荐文章史上最长寿的妃子热度:人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热度:历史上最长寿的天之骄女——鲁国公主热度:吉尼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热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范本热度:古时候的那些太后你们知道几个呢,那么多的皇帝,相信没什么人会在意到太后,那你知道是史上最长寿的太后是谁么。

下面就由店铺来给你们说下吧。

中国史上最长寿的太后孝圣宪皇后(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清世宗时为熹妃、熹贵妃,清高宗时尊为崇庆皇太后。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月2日)卒,享年86岁,葬泰东陵。

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生有一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下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熹贵妃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

原隶满洲镶白旗,乾隆元年抬入满洲镶黄族,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岁入侍雍王府,名号为格格。

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皇四子,也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升为侧福晋。

1723年(雍正元年二月),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1730年(雍正八年),晋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崩于慈宁宫,享年85岁。

钮祜禄氏祖上虽为名门,但实为旁支,到了她父亲这一代,已没落至与平民无异,其父官位亦不高。

这也可以说明为何身为名门之后却只能在王府当低阶侍妾。

另外从钦定八旗通志来看,是在乾隆即位后才将其母家与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家族重编为一族。

《裕陵神功圣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圣宪皇后四十二年,晨昏问侍,扶掖安辇,极尊养之,隆祝厘让,善至于终身。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岁的太后驾薨,举国致哀,尊徽谥号定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是谁王政君,魏郡元城人,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与刘奭育有一子,即后来的汉成帝刘骜,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皇后之一。

王政君母亲怀着她的时候就曾梦到有月光照射到胸前,王政君长大后聪慧美丽,性格温顺。

王政君初被许给一户姓许的人家,但男方不幸暴毙,后又嫁东平王,而东平王也早逝,其父便找人为其占卜,得出她有富贵命,于是王政君在学习了一干才艺后被送进宫中为家人子。

后太子刘奭的宠妃司马良娣去世,死前说是其他姬妾诅咒她,所以刘奭迁怒其他姬妾,不愿与她们接近。

因此,汉宣帝刘询令皇后在后宫中选了几个女子送给了太子,王政君就在其中。

太子宫中原有姬妾十余人,但却没有一子,王政君被送入太子宫后,很快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子,及汉成帝刘骜,宣帝很开心,时常将刘骜带在身边。

后刘奭即位,王政君被封为婕妤,三天后立为皇后,但这之后王政君都不怎么得宠,她的儿子刘骜甚至差点被废除太子之位。

刘骜继位之后,尊王政君为皇太后,刘骜因酒色倾骨最后暴死,定陶恭王之子刘欣继位,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其后王政君在汉平帝、孺子婴期间均为太皇太后。

公元9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王政君愤怒地将传国玉玺砸在了地上,使玉玺崩碎了一角。

王政君不愿与王莽同流,因此忧愤而亡,终年八十四岁,死后与汉元帝刘奭合葬在渭陵。

王政君和窦漪房都是大汉有名的皇后太后,那么两人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其实两人的关系并不大,两人所处的年代差了近100年,也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只是两人都是汉室的媳妇,从这一点上来说,窦漪房是王政君的烈祖婆婆。

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他们的曾孙的孙子是王政君的公公,也就是她老公的爹汉宣帝。

所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真正把两个人联系起来的还是她们的传奇经历。

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皇后太后,她一生经历了7个朝代,当过5个皇帝的皇太后,是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

王政君的一生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说她幸运是她从一个普通的小宫女成为了这样一个身经七朝的神奇的皇太后。

古代最长寿的妃子,她因坚持这一习惯活到93岁

古代最长寿的妃子,她因坚持这一习惯活到93岁

古代最长寿的妃子,她因坚持这一习惯活到93岁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很多长寿的人,但就像大熊猫一样,很少。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的寿命很短,基本能活到50多岁,就算很长寿。

像80、90后这样的人的存在绝对是凤毛麟角。

古代人寿命短与环境密不可分。

因为科技不发达,医疗水平先进,也限制了人的寿命。

普通人活不了太久,皇帝后宫的女人也一样。

虽然他们很难长寿,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今天后宫的一个妃子不仅长寿,而且活到93岁,在今天可以称之为长寿。

她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原来她一直在坚持这个习惯。

这个妃子就是北宋的周贵妃。

这个女人的传说是什么?周出身卑微,因为她家很穷。

四岁时,她随姑姑进宫做宫女,一个四岁的孩子要去做工了。

可想而知,周是在宫中长大的女子,对后宫基本都有所了解。

长大后的周又白又漂亮,还散发着自己的魅力,引得很多人喜欢。

后来,她成了张贵妃。

是当时皇帝最宠爱的人,所以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特意把周让给了皇帝。

后来,周飞到了枝头,有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后来,周给皇帝生了两个女儿,因为公主出嫁后被封为贤妃,但尽管如此,周并没有得到皇帝多少宠爱。

也许皇帝身边的女人太多了。

周从小在宫里长大,所以他特别讨厌那些争爱争美的场面,所以她这辈子基本上不跟其他后宫女子较劲,所以也没人故意为难她,周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皇帝死后,她的生活单调而不乏情趣。

她每天禁食念佛,困了就和衣服一起睡。

这个习惯坚持了40年。

在漫长的四十年里,周重复着这种生活习惯,与世无争。

周先后经历了五帝统治,可以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连女儿都先死了,周的身体特别硬朗。

周的一生虽然是孤独的,但她的生命是漫长的,她的生命中不乏绚烂的色彩。

其实她活这么久是因为她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

婉贵妃一生却不得宠,但是命好,一生平平安安活到老!

婉贵妃一生却不得宠,但是命好,一生平平安安活到老!

婉贵妃一生却不得宠,但是命好,一生平平安安活到老!本文导读: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呢?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历史上真正的陈婉茵是什么样子的。

都知道后宫从来都不是一个让人安宁的地方,如果你不争,那么你要么入冷宫,要么就被遗忘。

每个人无不是在勾心斗角的往上爬。

皇上的宠爱不会平均分配的,谁多一点,谁少一点,介意的大有人在。

但是乾隆有一个妃子,几乎一生都没有受过皇上的宠爱,只是默默的生活在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不争不抢,也无子嗣。

她就是婉贵妃陈氏。

从她的姓氏来看,她应该是汉人,所以她的家世应该并不出众。

清朝是满人的天下,所以陈氏这样的出身在当时的后宫里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优势。

雍正在位的时候,她会送入弘历的府中,据说陈氏也生的貌美,大概以她的自身条件,如果性格再好一点,弘历多少也会宠爱一点吧。

但是她太过安静了。

所以弘历对她一直无感,在府中只是一位格格。

弘历登基后,称乾隆皇帝。

然而陈氏只被封为一个常在。

不过她也不争,无所谓,大概只要有个名分能待在皇上身边即可。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位份都没有变过,直到晋升为贵人。

再到11年后,陈氏才能封为婉嫔。

然而这期间她一直都没有得到乾隆的宠幸。

一个女人最好的年纪里,能有几个11年。

大概这11年里,她连乾隆的面几乎都没有见过吧。

然而成为婉嫔后,才是她人生真正荒凉的开始。

成为嫔位后已经算是一宫主位了,然而她却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46年,与此同时,宫中其他的女子都得到了晋升,只有她整整46年一直在嫔位上一动不动,很自然的更不可能得到乾隆的宠爱。

直到乾隆晚年,才想起对这个女子有所愧疚,将婉嫔封为婉妃,后来还将皇十五子永炎交给她抚养,由于没有宠爱,所以婉妃一生都没有孩子,得到机会照顾永炎后,对永炎视若珍宝,在照顾永炎的生活方面,对永炎的教育也是非常的上心。

乾隆驾崩后,永琰继承大统成了嘉庆帝,他对这份养育之恩始终是念念不忘的,因此便把婉妃尊封为了婉贵太妃,嘉庆帝很孝顺,所以在嘉庆帝的呵护下,婉贵妃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很惬意的,于是她安静的生活在后宫中,直到嘉庆十二年逝世,享年92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最长命的妃子告诉你,知足常乐的人活得久。

在皇上后宫妃嫔众多的古代,每个后宫的妃子甚至是宫女都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宠幸,于是机关算尽,最后可能还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

但是有些人的观念就不一样,他们认为能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于是学会在后宫权利与生命之间作取舍。

很多妃子总是因为心急,想要得到封赏,最后白白葬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年华。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你用健康和生命就能够换来的,后宫的爱情,就像现在社会的爱情一样,后宫的女人无论你怎么动手脚,无论怎么骚舞弄姿,皇上不喜欢你就是不会喜欢你,哪怕宠幸你一次也只是暂时的,也只是一时兴起而已。

现在的女人,为了赢得男人的赞赏和关注,在脸上动刀子,整容等等,是自己在欺骗自己,不会因此真正的改变了自己。

而历史上有一位妃子,她不是那个最漂亮的,也不是那个最优秀的,但却是最容易知足常乐的。

她比康熙皇帝小了整整七岁,而且出生平凡,父亲只是一个正五品郎中,经过层层
的选拔进入后宫的定妃。

但一开始,她还不是个妃子,因为皇帝的女人千千万,比她美丽的比比皆是,但是上天总会眷顾那些善良的、有准备的人。

她从不担心自己能不能去侍寝,但一次偶然的机会,皇上在选妃子侍寝的时候翻到了她的牌子,后来,她顺利的产下了一个皇子。

古代都有母贫子贵的说法,所以那些有了皇家子嗣的人,就以为自己能顺利提高自己的地位。

定妃不是这样的,虽然生完孩子的她还是依旧没有得到什么封赏,这时候二十六岁的她,能够承受巨大的后宫压力而自在的活着。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和她的儿子,也就是十二皇子才能够平安的活着吧。

直到几年后,她才被封为定嫔,这个级别在古代还是算低的,但是这个时候她已经58岁了,能够这么健康的活着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她不争也不去抢,而是默默的修养自己,她非常懂得保养和生活,等到康熙退位,雍正继位的时候,已经64岁的她才被封为定妃,没有权利的束缚和羁绊,她过得比任何一位妃子都要开心。

正是因为她有这样的能力和修养,她才能一步步的走到如今这个可以安享晚年的阶段,凭着她的悉心调教,她的儿子也成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子。

他儿子曾经还能够多次的跟随康熙出行,政治才干也一天天的增长,他承继了母亲的优良传统,不去和其他皇子争夺太子的位置,因此和他的母亲一样成为了长寿的佼佼者。

也是康熙膝下这么多皇子中命最长的一个,而定妃,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直到第四个朝代才死掉,活了97岁,是所有康熙的妃子中活的最久的一个。

因此在后宫,不争不抢不一定就会有不好的下场,知足方能长乐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完美的体现了,在这个走不出去的局里,他们能安然度过此生。

不用像已经得宠的妃子和皇子一样,日日夜夜担惊受怕,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其他人给算计死。

吃饭也不敢好好吃,怕有人在饭菜里动了手脚,在古代,人的平均年龄都不是很高,能活到七十岁就算是长寿的了。

更何况到现在,能活到九十岁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说定妃懂得生活和保养,这样的女人,才能一直得到赞赏和青睐。

在一个权势和天下的主导社会中,伴君如伴虎,馆陶公主的女儿就是反例之一,刘彻娶了她。

但是却出于刘彻的母亲,那个时候馆陶是长公主,地位颇有名望,一次馆陶公主问刘彻是否愿意娶自己的女儿为妻,才小小年纪的他就聪慧过人,回答出了令长公主满意的答案。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门亲事刘彻才能够登上汉武帝的位子,十六岁就成了皇帝,虽说这门亲事掺杂了各种政治因素,但是夫妻一场,刘彻对她竟然毫无情分可言。

他以一个不会生育的理
由就废掉了她的皇后之位,并且把她打入了冷宫,虽然她一直都报有能够出去的希望,但随着母亲,兄弟都去世之后,她也渐渐的抑郁而死。

她也未曾想争相抢,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她处于这个局里再也无法逃脱,母亲是公主,自己就一定要当皇后的心可能从小就被教导成型。

现在才知道没有背景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不用担心被报复,更不会踏入帝王之家一不小心在冷宫里守上几十年,如若相似定妃一样,定也能活的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