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翻译实践汉译英

合集下载

英语中的“协会”

英语中的“协会”

英语中的“协会”作者:张顺生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第01期摘要:为了在英汉互译(尤其是汉译英)实践中,能够准确翻译好“协会”一词,对英语中的协会词进行较系统地梳理,旨在构建“协会”英译策略。

关键词:协会,英译Abstract:view of the fact ther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English words with the meaning of “xiehui” in Chinese before coming up with a strategy of how toKey words:xiehui,corresponding English terms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不断增多,各种协会不断登场,如何将汉语中的“协会”翻译到位非常重要。

在《新华词典》[1]中“协会”是指“以促进某种共同事业为目的而组成的群众团体”。

关于“协会”的翻译,大型汉英工具词典《汉英综合词典》[2]提供了association、society和union三个语词,而《汉英词典》[3]则仅提供了association和society。

据此,我们可能觉得英语中能够译成“协会”的词数量似乎并不多。

然而,只要查看一下各国的翻译协会,就会发现“英国翻译协会”叫做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加拿大翻译协会”叫做Canadia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ouncil,“美国翻译协会”叫做,“纽约翻译协会”叫做New York Circle of Translators,美国“西北翻译协会”叫做Northwest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Society。

不难看出:不仅英语国家(英国、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翻译协会的名称用词不尽相同,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美国翻译协会、纽约翻译协会和美国西北翻译协会),翻译协会中所使用的“协会”语词也不尽相同。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

3.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4.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现代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及测试学(应用语言学、测试学、第二语言写作、)3.翻译理论与实践4. 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新闻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

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1-5: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课堂PPT)

1-5: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课堂PPT)
英国的J.Catford:“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字材 料替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 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8
Ⅱ. Nature and Scope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
Nature性质:
Translation is not a word for word activity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年 张光明 《英语实用文体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9年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Ⅱ. Nature and Scope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
英 国 翻 译 教 育 家 Peter Newmark : “ It is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at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翻译是按作者的创造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 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
2
实用文体翻译1:简历 实用文体翻译2:求职信 实用文体翻译3:通知 实用文体翻译4:致辞 实用文体翻译5:企业或学校简介 实用文体翻译6:六级英语 实用文体翻译7:考研英语 实用文体翻译8:新闻英语 实用文体翻译9:论文题目、摘要 实用文体翻译10:科技英语
3
Suggested reading books and websites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发表时间:2009-05-21T16:12:36.780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舒春霞[导读]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常对其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

本论文着眼于此,分析了此现象,溯源逐本,并佐之以具体实例,更进一步阐释翻译实践中,应遵循各自习惯,适时适地进行语态转换,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摘要]:在进行中英互译时,常对其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

本论文着眼于此,分析了此现象,溯源逐本,并佐之以具体实例,更进一步阐释翻译实践中,应遵循各自习惯,适时适地进行语态转换,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语态转换;原因分析;实例分析中英语言中均有主动与被动两种不同语态,两者的使用也多有相似,但仍不乏相异处。

最明显之处,则在英语倾向被动表达,而汉语常用主动表达方式。

据统计,在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前30页便有135个被动句,但老舍的代表作《骆驼详子》共211页,但仅近200句被动句,平均2至3页才1句,就汉语而言,被动表达方式使用较少。

除此,英语科技,新闻,论述及公文文体中,此倾向更明显。

英学者John Swales统计后表明,科技英语中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被动方式来表达的。

由此,便可管中窥豹,得知英语中被动句使用范围较汉语更广泛。

Ⅰ.被动与主动语态(voice)是语言借助动词表示主语与谓语关系的一种形式,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执行者,叙述强调的是动作;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叙述强调的是动作完成后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英汉语中均有主、被动语态两种表达方式,但细究之则不难发现其不同之处。

其一,英语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广泛,汉语中被动句使用较少。

在英语语言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都可以使用被动,其使用更是常见于科技文章、报刊文章和官方文章。

经典英译汉文章翻译赏析

经典英译汉文章翻译赏析

英译汉文章翻译赏析时间:2009年06月01日【英译中选段六】原文(by Robert Frost)The Gift OutrightThe land was once ours before we were the land’s.She was our land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Before we were her people. She was oursIn Massachusetts, in Virginia;But we were England’s, still colonials,Possessing what we still were unpossessed by,Possessed by what we now no more possessed.Something we were withholding made us weakUntil we found out that it was ourselvesWe were withholding from our land of living,And forthwith found salvation in surrender.Such as we were we gave ourselves outright(The deed of gift was many deeds of war)To the land vaguely realizing westward,But still unstoried, artless, unenhanced,Such as she was, such as she would become.(原载 )译文(余光中译):全心的奉献土地先属于我们,我们才属于土地。

她成为我们的土地历一百余年,我们才成为她的人民。

当时她属于我们,在麻萨诸塞,在佛吉尼亚,但我们属于英国,仍是殖民之身,我们拥有的,我们仍漠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我们已不再拥有。

专八翻译 2006-2009 真题和译文,第一部分,中译英

专八翻译 2006-2009 真题和译文,第一部分,中译英

TEM-8 2006 TRANSLATIONSECTION 1中国民族自古以来从不把人看做高于一切,在哲学方面的表现都反映出人在自然界中与万物占有一个比例较为恰当的地位,而非绝对统治万物的主宰。

因此我们的苦闷,基本上比西方人为少为小;因为苦闷的强弱原是随欲望与野心的大小而转移的。

农业社会的人比工业社会的人享受差得多,因此欲望也小得多。

况中国古代素来以不滞于物,不为物役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

并非我们没有守财奴,但比起莫里哀和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与野心家来,就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

TEM-8 2006 TRANSLATIONSECTION 1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never considered human beings to be superior to other species . As is reflected in Chinese philosophy , in the natural world human beings occupy a reasonable position in proportion to all other creatures and the former do not absolutely dominate the latter . Therefore , generally speaking , we Chinese feel depressed less often and less severely than people in the west , for the intensity of one’s depression literally varies with the magnitude of one’s desire and ambition . As people in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enjoy much fewer comforts than those in an industrial society , they have fewer desires or wishes . Moreover , ancient Chinese always took it as they most fundamental philosophy of life that one should not merely be confined to material pursuits , or be kept in bondage by material things .TEM-8 2007 TRANSLATIONSECTION 1(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浅谈解释性翻译及其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解释性翻译及其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解释性翻译及其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摘要: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会造成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但人类的共性和语言的共性又构成了语言的可译性。

在翻译实践中,解释性翻译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能克服这种不可译性并能通过解释很好地传达源语的内容。

本文拟对解释性翻译的内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做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解释性翻译法;类型;应用一、引言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语法、文风等方面有很多本质的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其特定的语言体系和语言习惯;有五千年历史的汉文化丰富多彩。

英语是印欧语系的一种,受到古欧洲文明的熏陶,有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及民俗和文化背景。

汉英两种语言从形式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给翻译工作设置了许多障碍。

但人类是有共性的,不论其国籍、民族如何,人的心理、生理、思维及感情和道德标准是大致相同的。

人的共性和语言的共性构成了语言的可译性。

解释性翻译作为一个术语和翻译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实践证明,解释性翻译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也是解释源语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解释性翻译的含义与类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文化)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翻译的中心任务就是再现源文的思想,即源文的信息和内容,而不是原文的语言符号。

一个称职的译员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者”,而应是沟通思想的“搭桥人”。

当代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 认为“As a last resort,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on”(翻译中遇到无计可施的情况时,解释就是翻译) 。

事实上,在翻译中,解释性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所谓解释性翻译〔或称增译、加译〕是根据两种语言间不同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了一些短语或句子,旨在译出源语作者感到理所当然,而目标语的读者却不甚了解,甚至感到诧异的意义,是一种翻译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有效手段。

需使用解释性释义的词语在译入语中没有对等词,所以只得通过提供详细解释给出释义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等义。

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英译汉 A Red Sweater翻译实践报告 (1)第二部分英译汉参考文献 (5)第三部分汉译英《华威先生》翻译实践报告 (6)第四部分汉译英参考文献 (9)附录 (10)1、英译汉原文A Red Sweater (10)2、英译汉译文《红毛衣》 (17)3、汉译英原文《华威先生》 (24)4、汉译英译文Mr Hua Wei (29)A Red Sweater翻译实践报告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A Red Sweater摘要: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小说家伍慧明的这部《红毛衣》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不同的经历,展示了在美国社会中,华人是如何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观察和描写两代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现美籍华人的心路历程。

该报告基于笔者A Red Sweater的翻译实践,旨在通过提出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该注意的方面,对其翻译中的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描述,最后得出一些译文的反思与总结,对原文有了更好的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译文。

关键词:年轻的一代;年老的一代;美籍华人;美国文化Abstract: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 Red Sweater written by the novelist Wu Huimin is popular with readers. The translator shows how Chinese strive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in American society by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two generations in a family. The translator observes and describ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shows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Chinese Americans. Based o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report aims to describe the solutions in her translation by propos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she encountered and the aspects sh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t last, the translator draws some reflections and summaries of her translation, so as to ha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further improve his own translation.Key word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older 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s, American culture,1.任务的描述本次翻译的实践内容是一篇英译中的短片小说A Red Sweater《红毛衣》,1一共3860个字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们经历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了坚强、勇敢、团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目前,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第二件事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这一体育盛会不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展示风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

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支持和帮助。

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世界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政治经济走向。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潮流。

这次北京奥运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行的。

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此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力量。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还很落后,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进一步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问题还比较突出。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繁重,道路还很漫长。

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理念和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