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工程塑料的改性应用
工程塑料改性方案

工程塑料改性方案引言工程塑料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因此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用途。
然而,由于原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成型性能差等问题,使得工程塑料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改性工程塑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工程塑料的特点及应用工程塑料,是一类具有优异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包括聚酰胺、聚酯、聚醚、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
基于其良好的性能,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建筑、家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工程塑料的成型性能、塑化性能等问题,使得它在一些特殊领域中受到了限制。
二、工程塑料的改性方法为了克服工程塑料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目前,工程塑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填料改性、改性剂改性、合金改性、共混改性等。
2.1 填料改性填料改性是指向工程塑料中添加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以改善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常用的填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硅胶等。
填料的加入可以提高工程塑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刚度和耐热性,降低线性膨胀系数和水吸收率。
填料改性的过程中,填料颗粒的分散质是关键,颗粒分散良好可以获得更好的强度和刚性。
2.2 改性剂改性改性剂是指向工程塑料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以改善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改性剂可以提高工程塑料的成型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降低成型温度和周期。
常用的改性剂包括增韧剂、稳定剂、润滑剂等。
2.3 合金改性合金改性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工程塑料通过共混方法得到的新型塑料材料。
不同种类的工程塑料通过共混可以改善其综合性能,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通过合金改性可以克服单一工程塑料的一些缺点,得到新的性能更优异的工程塑料。
2.4 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工程塑料通过共混方法混合得到新型塑料材料。
通过共混改性可以改善工程塑料的成型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工程塑料用PET的现状及展望肖海军

工程塑料用PET的现状及展望肖海军发布时间:2021-07-28T08:01:16.03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肖海军[导读] :PET 综合性能优异,但作为工程塑料应用时,存在结晶速率慢、质脆、易燃等问题,以致国内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使该类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本文介绍了PET工程塑料的发展概况,国内外研究改性热点,并对我国发展PET工程塑料进行展望。
肖海军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宁 314400摘要:PET 综合性能优异,但作为工程塑料应用时,存在结晶速率慢、质脆、易燃等问题,以致国内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使该类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本文介绍了PET工程塑料的发展概况,国内外研究改性热点,并对我国发展PET工程塑料进行展望。
关键词:PET工程塑料;聚酯;结晶;增韧;阻燃1 引言当前,国内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主要应用于纤维、塑料瓶、薄膜等方面,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很少。
PET产量大、价格低廉,并且综合性能优良,但PET分子链中具有刚性苯环以及短柔性碳烷链段,因此结晶速率慢,当PET熔体快速冷却(如注塑成型)时结晶度低,造成相应PET注塑制品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差。
因此通常在实际的注塑加工过程中,不得不保持模具温度高于100℃,以保证PET的冷却速率相对较慢,才有足够的时间让PET熔体充分结晶,最终导致PET注塑加工能耗高、模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限制了PET在汽车、电气及建筑等领域的工程化应用。
PET在性能、来源及成本上的潜在优势使它一直不曾淡出工程塑料领域。
我国开发工程塑料用PET的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国外从事PET工程塑料研究的科研机构大部分属于大公司如帝人、杜邦、DSM等,这样较容易实现产品的工业化,而国内主要是一些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或实验室研究阶段,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使该类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pet塑料物理性能常识[指南]
![pet塑料物理性能常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c0dbd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8.png)
pet塑料物理性能知识PET,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
PET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
另外PET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
PET做成的瓶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PBT与PET分子链结构相似,大部分性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分子主链由两个亚甲基变成了四个,所以分子更加柔顺,加工性能更加优良。
PET的性能(1)一般性能 PET树脂为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体,相对密度1.38,透光率为90%。
PET属于中等阻隔性材料,对O2的透过系数为50~90cm3•mm/(m2•d•MPa),对CO2的透过系数为180cm3•mm/(m2•d•MPa)。
PET的吸水率为0.6%,吸水性较大。
(2)力学性能 PET膜的拉伸强度很高,可与铝箔媲美,是HDPE膜的9倍,是PC和PA膜的3倍。
增强PET的蠕变性小、耐疲劳极好(好于增强PC和PA)、耐磨性和耐摩擦性良好。
PET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
$ a( C9 F+ @6 B(3)热学性能纯PET塑料的耐热性能不高,但增强处理后大幅度提高,在180℃时的机械性能比PF层压板好,是增强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中耐热较好的品种。
PET 的耐热老化性好,脆化温度为-70℃,在-30℃时仍具有一定韧性。
PET不易燃烧,火焰呈黄色,有滴落。
(4)电学性能 PET虽为极性聚合物,但电绝缘性优良,在高频下仍能很好保持。
PET的耐电晕性较差,不能用于高压绝缘;电绝缘性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并以湿度的影响较大(5)环境性能 PET含有酯键,在高温和水蒸气的条件下不耐水、酸、及碱的作用。
PET对有机溶剂如丙酮、苯、甲苯、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油类稳定,对一些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及重铬酸钾等也有较高的抵抗性。
PET耐候性优良,可长期用于户外PET的应用范围PET除纤维之外主要用于薄膜和片材、瓶类及工程塑料三大类。
PET工程塑料现状及展望

专题论述PET 工程塑料现状及展望周晓沧(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仪征 211900) 摘 要:工程塑料是指可作为工程材料代替金属结构部件使用的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
热塑性聚酯(TPPE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PET 等很多品种,PET 是TPPE 中产量最大,价格最低廉的品种。
我国PET 产量居世界首位,但PET 在工程塑料中的应用却很少。
介绍了PET 工程塑料的发展过程、改性及应用。
讨论了我国聚酯企业进入热塑性聚酯材料领域的可行性。
关键词: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塑性聚酯。
中图分类号:T Q32213;T Q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4X (2006)0120034205收稿日期:2006-01-19作者简介:周晓沧(1937-),湖南湘乡人,高级工程师,已发表化工化纤专业论文20余篇。
工程塑料是指可作为工程材料代替金属结构部件使用的塑料。
长期使用温度为100~150℃的为通用工程塑料,长期使用温度高于200℃的为特种工程塑料。
尽管工程塑料的产量仅占全世界塑料产量的3%,但却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而成为塑料中的高利润产品,在汽车、电子、电器、机械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包含聚酰胺(PA )、聚碳酸酯(PC )、聚甲醛(POM )、改性聚苯醚(PPO )和热塑性聚酯(TPPE )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及包含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芳酯等特种工程塑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TPPE 通用工程塑料有PET 、P BT 、PTT 、P BN (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T N (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等品种。
其中已形成商业化应用的为PET 、P BT 和P BN 。
此外,TPPE 也包含多种特种工程塑料,如聚芳酯(PAR )和被称为TPPE 历史新纪元的热致液晶聚酯树脂(T LCP )。
PET 是TPPE 中产量最大、价格最低廉的品种,并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但由于结晶速度慢,导致加工性能差,使得PET 在工程塑料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POE 对工程塑料的改性

POE 的非极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采用溶液聚合或熔融挤出赋予聚烯烃一定的极性和反应活性,是改善聚烯烃与工程塑料之间界面亲和性的常用方法。
POE 功能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接枝的手段实现的,接枝POE(ST-2) 直接与工程塑料共混表现出良好的增韧效果,是一种很好的增韧剂;在复合材料中则既具有增韧效果,也具有增容的作用。
1 、聚酯/ POE 体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作为工程塑料使用时,其缺点是加工中熔体粘度低,在通常的塑加工温度下结晶速度慢、冲击性能差等,限制了它作为工程塑料的广泛应用。
用接枝POE(ST-2) 改性PET 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抗冲击性能,这种材料由60 %~90 %的回收热塑性PET和10 %~40 %的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硅油醚改性的POE 经熔融共混制得。
利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POE 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2g2GMA) (ST-2)增韧PET 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PET/ POE2g2GMA 共混物的韧性随POE-g-GMA 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POE-g-GMA(ST-2)质量分数达到20 %时, PET/ POE2g2GMA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873 J / m 结果表明,POE 接枝物与PET 末端羧基或羟基“原位”反应形成的共聚物改善了PET 与POE 的相容性,显著地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未接枝的POE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 T) 增韧作用不大,而官能化的POE 对PB T增韧显著,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在较低POE 接枝马来酸酐POE-g-MA H 质量分数(10 %) 下发生,意味着在保证增韧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增韧剂的用量,从而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减少了因加入低模量POE-g-MA H 组分而引起材料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损失。
POE-g-MAH (ST-2)与PB T 在挤出过程中原位生成了POE2g2PB T 共聚物,增大了两相界面相互作用,共混体系具有更加均衡的强度和韧性, 综合性能较好。
回收PET的扩链增韧工程塑料化改性

中 图分 类 号 :TH1 5 4 4 . 文献 标 识 码 :A
司 ; 聚聚 丙烯 ( P 、 替 共 聚聚 丙烯 ( P ) 嵌 段 均 P )交 R P 、 共 聚 聚丙烯 ( P ) 线 性 低 密度 聚 乙烯 ( L 烯 辛烯 共聚 物 ( O 等 的马 来 酸 酐 ( P E) MAH) 或
者 甲基 丙烯 酸缩 水甘 油酯 ( GMA) 枝 物 , 接 均为 实 验 室 自 制 ; 乙 烯一 苯 甲基 丙 烯 酸 缩 水 甘 油 酯 低 聚 物
Z cZ 1 wi 0 0型 拉 伸 实 验 机 ; wi 5 1 k Z c 1 3型 冲 击 实 验 k 机 , 国 Z c / o l公 司 ;n to 5 0 R型 弯 曲实 德 wi R el k I srn 5 0 验 机 , 国 I srn公 司 ;S 6 8 美 n to J M-3 0型扫 描 电子 显微 镜(E S M) 日本 电子株 式会 社. ,
rP T 在 1 0℃下 鼓风 干燥 5h 聚烯 烃接 枝物 —E 3 , 8 0℃下鼓 风 干 燥 2h 然后 按 配 比混合 均 匀在 挤 出 , 机上 共混 造粒 , 出 温度 为 2 0 2 0℃. 共 混 粒 挤 4~ 6 将
1 实 验 部 分
1 1 原 料 与 试 剂 .
回收 P T的 扩 链 增 韧 工 程 塑 料 化 改 性 E
袁 飞 虎 ,蔡 炳松 ,刘 述梅 ,赵 建 青
( 南 理 工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程 学 院 , 东 广州 50 4 ) 华 广 1 6 1 摘 要 : 用 聚 烯 烃 接 枝 物 对 回 收 P T(_E 进 行 增 韧 改 性 , 滑 石 粉 、 脂 酸 钠 、uln 9 0为 成 核 采 E rP T) 以 硬 S r 82 y
PET生产工艺以及其改性新工艺

PET生产工艺以及其改性新工艺摘要:近几年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PET”的生产工艺以及其改性应用方面已有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改性方面,通过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改性可以极大的改善其应用范围,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PET 生产工艺改性一、PET简介(一)聚酯概述1.PET性质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通常缩写为PET,在工业生产中,其是一种纤维原料及热塑性工程塑料。
从物理性质上而言,PET聚酯在自然状态下是一种无色的半结晶树脂。
具有质量轻、阻隔性好等特点,如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阻绝酒精和溶剂;与此同时,基于其坚固特点,还呈现出良好的耐冲击性能;从PET生产特点来看,它的一个主要性质即具有特性粘度。
PET合成纤维是当前产品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基于合成改性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由PET生产的非纤维材料逐渐增多,现约占聚酯需求总量的20%。
但在将PET作为非纤维材料时,仍存在诸多加工上的不便性及性能上的缺陷问题,包括结晶速率小、成型困难、模塑温度高、生产周期长等。
这表明,对于PET生产的非纤维材料仍需要进行工艺上的改良。
2.发展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在1941年,由英国人J.R.Whenfield和J T.Dikson研发制得。
初期的工艺方法主要为采用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两种材料,将其直接聚酯化缩聚,从而得到PET物质。
研发目的主要为原料的开发应用。
由于PET产品获得成功研发,以及较强的综合性能,不久便推广更多国家,逐渐被商品化。
在持续的发展中,于1966年,由日本帝人公司开发出玻璃纤维增强制品,之后,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领域中。
待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聚酯工业发展到亚洲;到1995年,聚酯产品市场日益繁华,商品供不应求;近年来,非纤维聚酯的发展速度飞快,呈现出较高的商业价值。
3.生产技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反应,其一为酯化反应;其二为缩化反应。
PPPET材料共混改性探讨摘

PP PET材料共混改性探讨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耐磨、耐热、电绝缘性好及耐化学药品等优良性能,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双轴拉伸薄膜、中空容器等。
但是由于PET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比较高,在通常加工温度下,结晶速度较慢,冲击韧性差,因而阻碍了PET树脂在某些方面的应用。
针对PET和PP的缺点,人们一直致力于对其进行改性。
将两者进行共混,能进一步优化其性能:PET能提高PP的强度、模量、耐热性及表面硬度;而PP 则能提高PET的加工、冲击、耐环境应力开裂和阻隔等性能。
特别对解决两种废旧塑料的回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简单二元共混1.1共混方式简单二元共混是将PET和PP树脂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共混温度高于PET的熔点(一般为270-280℃),然后观察其形态和(或)通过注塑成型或模压成型制备成试样进行相关性能测定。
1.2共混物形态PET和PP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这是由于PET属极性聚合物,溶解度参数大(δ=10.7),而PP属非极性聚合物,溶解度参数小(δ=7.6-8.0)。
两者简单共混形成典型的不相容体系,两相界面清晰,界面黏结松散。
当PP与PET质量比为20/80、40/60时,PET基体是连续相,PP组分呈球形液滴分散;当PP/PET为80/20时,PET是分散相,PP是连续相;而当PP/PET为50/50时,两相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结构与"海-岛"结构共存的相形态。
VerfaillieG等研究了PET和PP不相容共混物在压制成型时,成型条件和模具的表面性质对共混物的表面和本体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剪切作用较小时,表面和本体形态相似;剪切作用较大时,若PET为分散相,表面的PET粒子变形较大,且表面的PET 浓度大于本体内部,若PP为分散相则表现相反。
1.3共混物性能1.3.1非等温结晶性能对于结晶性共混物,由于第二组分的存在,改变了结晶组分在混合物内的化学与物理环境,因此,结晶行为不仅取决于两熔体组分的相容性,而且与第二组分是否起到异相成核作用或两组分界面间是否具有诱导成核作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T工程塑料的改性应用
工程塑料是指可以作为工程材料代替金属结构部件使用的塑料,长期使用温度为100-150℃的为通用工程塑料。
PET工程塑料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在汽车、电子、电器、机械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元件、家电部件、汽车塑料配件等对所用的工程塑料的耐热性和阻燃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因而往往需要对PET工程塑料进行改性。
改性PET工程塑料的种类
PET工程塑料常见的改性方法有增强改性、阻燃改性等。
PET增强级: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高耐热、表面光泽好、颜色稳定性好,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烘箱把手、轴承、家电外壳等,牌号有PET1200,PET1300,PET1210M,PET1305M等。
PET增强阻燃级:阻燃性(有卤&无卤)优异、高RTI、易着色、符合ROHS、UL认证,主要应用于变压器骨架、连接器、开关等电子电器零件,牌号有FRPET1300,PETFR2300等。
PET合金:合金增强、合金增强阻燃、合金玻纤增强,主要应用于汽车门把手、保险杠、运动器材等,牌号有PET/PBT G8230,PET/PBT FR8230,PET/PC 4600,PET/PC G4620。
具有RTI155℃UL黄卡认证的增强阻燃PET材料:RTI 155℃UL黄卡认证对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及长期热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测试周期长、成本高昂,所以国内改性高分子的RTI认证还处于初级阶段。
而在2013年,聚赛龙的高RTI增强阻燃PET就率先通过了认证并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
PET工程塑料的应用
在家电领域,PET工程塑料主要应用于灯头、豆浆机底座、直发器、IH方煲线圈盘、电熨斗外壳、气炸锅等。
在汽车领域,PET工程塑料主要应用于门把手、雾灯支架、反射镜、放热孔、发热线圈、空调出风口等。
聚赛龙PET工程塑料应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