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激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意义朱娟;刘志峰【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5)014【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1例溃疡性结肠患儿(结肠炎组)、30例慢性感染性腹泻病患儿(慢性腹泻组)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PCT、CRP、TNF-α、NO和SOD水平.结果结肠炎组血清PCT、CRP、TNF-α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SOD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其中PCT、CRP和TNF-α水平慢性腹泻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PCT、CRP、TNF-α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儿(P均<0.05),SOD水平则明显低于轻中度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儿(P均<0.05).结论血清PCT、CRP、TNF-α、NO、SOD水平可能成为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其中NO、SOD水平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总页数】4页(P1492-1494,1498)【作者】朱娟;刘志峰【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相关文献】1.感染性腹泻和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中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 [J], 刘连娜2.口服银杏叶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标志物及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 [J], 陈少青;单晓彤;魏成喜;王伊林;卜范艳3.感染性腹泻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血清IL-17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J], 牛文元;张镁硒;赵青;原慧云;杨探保;秦海荣4.矽肺患者血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邹有硕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病机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J], 薛春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LRP3敲除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NLRP3敲除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王珠环;张尔馨;郑沁薇;郝微微【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24(32)2【摘要】目的采用不同浓度DSS及给药时间诱导NLRP3-/-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并分析与评价其优劣性,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更贴切临床的动物模型。
方法SPF级48只雄性NLRP3-/-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2只小鼠(空白组、2.5%7 d组、3%7 d组和3%5 d组),采用不同浓度DSS和给药时间相结合诱导UC小鼠模型,观察和评价小鼠的体重、DAI评分、HE 染色、结肠长度及相关指标(IL-6、TNF-α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评价造模的效果。
结果(1)DSS各小组在不同浓度及给药时间均能诱导UC模型;(2)随着浓度梯度增加及给药时间延长,NLRP3-/-小鼠的体重减轻越显著、粪便潜血呈阳性越明显、DAI评分越高,甚者出现死亡;(3)经HE染色发现,NLRP3-/-小鼠肠黏膜屏障组织病理损伤随DSS给药时间增长或浓度增高而加重;(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的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而紧密连接蛋白水平表达(ZO-1)较空白组有所降低。
结论(1)NLRP3-/-小鼠在2.5%DSS 7 d、3%DSS 7 d和3%DSS 5 d条件下均可诱导UC模型;(2)结合DAI评分、HE染色和相关指标检测以及小鼠生存率,NLRP3-/-小鼠在3%DSS 5 d条件下诱导UC模型更贴切UC临床表现,更有利于后期药物干预。
【总页数】9页(P168-176)【作者】王珠环;张尔馨;郑沁薇;郝微微【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相关文献】1.GOLPH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基因型分析2.瘦素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表型分析3.单核细胞特异性KCNQ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分析4.内皮细胞条件性敲除EMCN小鼠模型建立及肿瘤肺转移对比分析5.ARL1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建立和表型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氧化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氧化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发布时间:2022-06-05T07:20:49.3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月1期作者:程兰姜威通讯作者陈刚韩宇鹏聂思垚[导读]程兰姜威通讯作者陈刚韩宇鹏聂思垚(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研究者们认为氧化应激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本文经查阅文献,对氧化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进行概述【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氧化应激发病机制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其特征是肠粘膜损伤,血便,复发和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粘液,腹泻和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也是消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们认为氧化应激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起着重要作用[1]。
氧化应激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并且是导致DNA损伤的主要驱动炎症,一直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进展的潜在因素。
氧化应激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恶化。
结肠上皮含有多种抗氧化系统,如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低分子量抗氧化分子即还原型谷胱甘肽。
结肠粘膜中的酶防御系统参与维持蛋白质的还原状态,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药物和重金属离子的侵害。
富含硫醇的蛋白质,金属硫蛋白,在有毒金属的解毒和防止氧化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UC 患者的大肠上皮细胞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金属硫蛋白的表达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UC患者金属硫蛋白浓度的增加表明,在炎症反应期间产生的ROS的潜在有害作用导致金属硫蛋白合成的诱导。
此外,各种细胞因子和促氧化激活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是一种促炎症的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NF-κB活化也会增加脂氧合酶、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进而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
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及疗效的影响

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及疗效的影响王昊;吴万春;韩真;金道友;汪萌芽【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年(卷),期】2006(11)1【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机制;同时观察抗焦虑药物对处于应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UC对照组、UC应激组、UC+氯硝西泮组和UC应激+氯硝西泮组各20只,用免疫接种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后,用猫恐吓的方法建立心理应激模型。
建立心理应激模型期间分别给予各组生理盐水、氯硝西泮(2 mg.kg-1)灌胃。
15 d后处死大鼠,以组织损伤评分、结肠组织MPO和NO活性等指标来评价其炎症和损伤程度。
结肠组织损伤评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出。
并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结肠组织MPO、NO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
结果:应激模型组的血清皮质醇、肠组织MPO、NO含量及结肠组织损伤评分较UC对照组明显增高;UC应激+氯硝西泮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UC应激组;而UC+氯硝西泮组上述指标与UC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结论:心理应激可以明显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无抗炎作用,但可通过影响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减轻了心理应激对内脏的影响,缓解炎性肠病症状的加重。
【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心理应激;溃疡性结肠炎;氯硝西泮;大鼠【作者】王昊;吴万春;韩真;金道友;汪萌芽【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生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1【相关文献】1.应激和人格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J], 刘蔚;王进;王红;陈香宇;李建生2.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陈静;袁明勇;张雪莲;吴娟;昝金华3.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李良4.应激和人格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J], 董延妍5.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刘雅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昆明小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昆明小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杨阳;周协琛;李涛;李炎;曹俊阳;赵蕊【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23(44)2【摘要】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构建昆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并筛选建模最佳浓度。
32只雄性昆明小鼠分成4组(空白组、30、40、50 g/L DSS组),每组8只。
各组小鼠分别自由饮用7 d无菌水或不同浓度DSS,每天记录小鼠体重,观察腹泻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造模结束后测量结肠长度并观察结肠组织形态。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SS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发小鼠的体重减轻、腹泻和便血症状。
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DSS均破坏了结肠组织形态,但30 g/L DSS组小鼠结肠炎症发生程度较轻,而40 g/L DSS组与50 g/L DSS组小鼠结肠炎性病变严重,表现出明显的急性UC的特征。
由于50 g/L DSS组小鼠精神状态不佳,故选择40 g/L DSS作为昆明小鼠造模最适浓度。
研究结果表明自由饮用7 d 40 g/L DSS可以成功建立昆明小鼠UC模型,诱使其出现腹泻、体重下降、便血等疾病活动状态,表现出黏膜糜烂、炎症浸润等急性UC病理组织学特征。
研究结果可为UC的药物研发及机制研究动物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72-77)【作者】杨阳;周协琛;李涛;李炎;曹俊阳;赵蕊【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6.4【相关文献】1.小鼠葡聚糖硫酸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2.MAPK4敲除对DSS 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3.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制备的技术改良4.青黛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迁移浸润的作用影响5.四神丸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Ⅰ型、Ⅲ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一)胃肠疾病动物模型1、急性胃炎动物模型(1)酸制剂诱发急性胃炎模型:Wistar大鼠,雄性,300g,大鼠禁食24h,在清醒状态下,用下述试剂或物质灌胃:①水杨酸制剂(如20mmol/L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溶液)按100mg/kg体重灌胃;②2ml10mmol/L的醋酸或2ml不同浓度的盐酸(1、10、100mmol/L);③2ml同种动物胆汁或2mmol/L的牛磺胆酸;④2ml15%的乙醇。
4h 后处死动物,剖检可见胃内发生急性弥漫性炎症改变。
胃粘膜表面有浅表糜烂、出血,粘膜层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碱性肠液倒流入胃,刺激胃粘膜可引起炎症,即胆汁反流性胃炎。
常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手术后。
本法取上部小肠的碱性肠液注入已结扎幽门的同种大鼠胃内,使之对胃粘膜产生持续刺激,形成胃炎。
动物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制备上部小肠液,向胃内注入小肠液,2 ml/只(正常对照组注入2 ml生理盐水)。
缝合腹壁,腹腔注射阿托品5 mg/kg体重,以抑制胃液分泌,利于胃粘膜损伤模型的形成。
处死大鼠,开腹,结扎贲门,取出胃,沿胃大弯剪开。
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立即称量胃重,以胃湿重/体重之比(胃系数)表示胃水肿程度。
肉眼观察并计数整个胃粘膜出血点数,作为损伤指数。
模型组动物胃系数和损伤指数明显增加,肉眼观察模型组胃粘膜充血、水肿,皱襞减少,颜色暗红,并有大量散在出血点。
2、慢性胃炎动物模型(1)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酗酒、用药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是此病的主要病因。
组织病理学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最主要指标,主要观察和测量胃粘膜厚度、粘膜肌层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数量、固有层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肠化生发生率等。
综合法一:胆汁(去氧胆酸钠)+热水+主动免疫综合法二:去氧胆酸钠+热糊+主动免疫综合法三:去氧胆酸钠+酒精+氨水+吲哚美锌3、动物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模型(1)X线胃局部照射诱发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5~8周龄的Wistar 或JCL/SD大鼠。
结肠炎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方法

结肠炎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方法原型物种人来源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导致的结肠炎模式动物品系SPF级SD大鼠,健康,6~8W,雄性,体重为180g-20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模型制作方法:动物造模当日计为实验第1天,各组动物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 h,乙醚吸入麻醉,将一直径2.0 mm、长约12 cm的塑胶管由肛门轻缓插入大鼠体内深约8 cm,缓慢注入一定浓度的TNBS的乙醇溶液,1 min之内完成。
灌药完毕后,缓慢拔出塑胶管,用手捏住肛门,提起大鼠尾部,持续倒置3min,避免造模试剂流出,使造模剂充分渗入大鼠肠腔内。
对照组动物使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按上述同样操作进行灌肠。
各组动物均正常饲养。
TNBS的乙醇溶液(将体积分数为5%的TNBS水溶液与无水乙醇以体积2:1混合)现配现用。
应用用于结肠炎药物的研发和机理的研究1. 一般情况观察及体重记录一般观察:观察各组动物的情况,若出现意外症状,记录情况并及时反馈;记录可能出现的死亡率。
体重:从给药前一天开始,每三天称量并记录各组动物体重,直至给药结束,绘制体重变化曲线。
实验过程中体重共记录10次体重统计、变化曲线作图。
2. 肠组织取材及大体评分:各组动物安乐死后,解剖时截取自肛门向上的整段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进行宏观评价:各个结肠组织带标尺拍照,记录原始的大体形态,依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肠组织大体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损伤1分充血但没有溃疡2分充血而且肠壁变厚但没有溃疡3分有一处小溃疡,最长径约0-1cm4分溃疡较大,最长径约1-2cm5分溃疡较大,最长径>2cm对应以上评分标准,记录每份结肠组织的具体评分。
评分标准参考文献:Wallace JL, Keenan CM. An orally active inhibitro of leukotriene synthesis accelerates healing in a rat model of colitis. Am J Physiol,1990 258:G527-G5343.3 结肠组织病理染色:组织做以下处理:每个结肠均分成3段,每个动物取材的位置要尽量一致(不管剪切位置是否有病理损伤尽量保持一致)。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中药及其单体成分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中药及其单体成分的研究进展饶希午;程海波;孙东东;谭佳妮;沈卫星【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癌变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生物等有关.现代医学尚无理想药物治疗UC,而中医药对此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笔者就文献报导统计的最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单体成分进行整理,探讨相关中药及其单体成分的治疗机制,并对此作一综述,为中药应用于UC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9(012)001【总页数】5页(P154-158)【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单体【作者】饶希午;程海波;孙东东;谭佳妮;沈卫星【作者单位】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室;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室;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室;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难治性、慢性和非特异性疾病,以腹泻、脓血或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变通常发生在直肠和整个结肠,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具有一定程度的癌变倾向。
诸多研究已经表明,遗传易感性、黏膜免疫系统活化、肠腔内共生细菌抗原的反应以及持续性病理细胞因子的产生存在于炎症性肠病的启动和慢性进展过程中[1-3]。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进行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较大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应激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作者:李楠王雪明稽杨张林张虹宋晶莹石玉玲
【摘要】目的探讨用联合免疫噪声应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免疫造模组;C组为噪声应激组;D组为免疫+噪声应激联合组。
比较造模后20 d 各组血清皮质醇、结肠组织中MPO、NO水平和结肠组织损伤评分。
结果联合免疫噪声应激法较免疫组、噪声应激组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血清皮质醇、结肠组织MPO、NO含量均明显增高。
结论联合免疫噪声应激法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持续时间长,优于单一因素,是一种有价值的可行造模方法。
【关键词】免疫复合法;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噪声:激素
Found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Ulcerative Colonitis Model by Combining Immunizatione with Stress
Abstract: Objective To found and appreciate ulcerative colonitis model by combining immunization with stress. Methods A total of 80 Wiste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20 rats per group), i.e. Group A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B (immunization model group), Group C (noise stress model group) and Group D (immunization plus noise stress model group). Results Tissue lesion score, serum cortisol, tissue myeloperoxidase (MPO) and NO were obviously higher in Group D
than in Group B or C.Conclusion The ulcerative colonitis model founded by combining immunization with stress is feasible and better than any of other models.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onitis; model; immunization; noise; stress
溃疡性结肠炎(UC)素来以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为特点,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1]。
一种理想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探索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明确疾病治疗方法及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国内外对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肠道本身黏膜病变及化学影响因子方面,对外界因素的综合考虑较少[2],已知噪声应激与胃肠疾患关系密切。
我们在众多造模方法中,选取了免疫法结合噪声应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并检测大鼠溃疡面积及血清中皮质醇、结肠组织中MPO、NO活性,探讨多因素造模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免疫组(B)、噪声应激组(C)和免疫+噪声应激联合组(D),每组各20只。
1.2 免疫造模方法二硝基氯苯乙酸模型,大鼠颈背部脱毛,以2%二硝基氯苯(2,4 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液滴背连续7 d 致敏。
第8天经肛门插入结肠8 cm 处注入0.04 mmol/L DNCB乙醇液0.25 ml。
2周左右出现UC症状,4周左右症状更为严重。
1.3 噪声应激造模方法使用的噪声源系磁带录制的施工工地电锯切割瓷砖的强噪声,由录音机输至扬声器发出。
实验时大鼠均匀置于隔音室内,头部正对扬声器,距离25~30 cm。
经B&K2209精密脉冲声级计及频谱分析仪检测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0.25~4.00 kHz,每次校正噪声强度为110dB(A),暴露时间为上下午各3 h,噪声暴露过程中声压级变化范围不超过1dB(A)。
1.4 组织处理 A、B组大鼠均在无噪声环境下生活,C、D二组大鼠加每天暴露于强噪声下6 h,连续刺激20 d,4组模型分别于10、20 d 经乙醚麻醉后,从眼球静脉取血5 ml,分离血浆,-20 ℃下冷冻待测激素。
所有大鼠20 d 取血后处死,剖腹,取出结肠沿大弯侧剪开展平,观察溃疡大小,求出其面积。
结肠黏膜损伤积分(CMDL),按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标准
1.5 多肽激素含量检测将血样解冻后,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多肽激素含量。
药盒分别由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解放军总医院提供,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
1.6 统计学方法用STATA软件对数据作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情况造模动物在溃疡性结肠炎形成后均出现腹泻、黏液血便及稀便、少动、毛发无光泽等变化。
噪声应激后,联合组症状较免疫和应激组明显加重。
D、B组分别死亡各1只,其中B、C 二组出现症状有明显差异,B组>C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