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练习)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电 1、在电解水的反应中,2H2O6克氧气,则同时生成 2 ___克氢气。 2、在化学反应SO2+2X H 2S 化学式为_____。 3S+2H2O中,X的
3、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P-31,O-16)
•设 •写 •标 •列 •解 •答
10t
100×10t =18t x= 56 答:需要碳酸钙18t。
反应物
可算 可算
生成物
小结: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 质量,便可求出其它任何一种物质 的质量。
常见的错误类型:
1、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没有写对、没有 配平化学方程式;
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计算错误; 3、解答过程中找不准物质的对应关系,列比 例式不正确; 4、数学计算错误。
3、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得到3g氧气时 停止加热,此时剩余固体成分为( D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 KMnO4 和 K2MnO4 D. K2MnO4、MnO2 和KMnO4
4、用13克某正2价金属M与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4克氢气, 65 求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内容 例题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 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相对原子质量Ca ~ 40 O ~ 16 C ~ 12 )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高温
x
=
CaO + CO2↑ 56 10t 56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思路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式进行计算求解。
如:加热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24 0 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 B.19.6︰9 C.32︰9 D.46︰93.小林和小明同学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A.C B.H2 C.Fe D.P4.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的x值,将一定质量的这种硫酸铜晶体放入坩埚中,称量、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至不含结晶水。
(化学反应为:CuSO4·xH2O CuSO4+xH2O)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称量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物品坩埚坩埚+试剂坩埚+试剂坩埚+试剂坩埚+试剂质量/g 19.13 21.61 20.98 20.72 20.7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坩埚质量为19.13gB.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2.48gC.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1.59gD.结晶水的质量为0.63g5.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6.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g。
7.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共10g,用足量的H2还原后共得到8.4g铜。
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
8.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
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
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B)
A.3∶2
B.12∶11
C.8∶11
D.35∶3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3.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245
96
x
9.6 g
2x45=99.66g
x=24.5 g
故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0 g-24.5 g=5.5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5.5 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5.现有含一定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8.78 g,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杂 质不反应),制取了0.56 L氧气(对应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试 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CH4=催=高化=温=剂=C+2H2
16
4
32 t
x
146=32x t
x=8 t
答:32吨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8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能力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0.在化合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 所示,现将6 g A和 8 g 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C )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4.四名学生计算 30 g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CO2 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x 表示 CO2 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考点精讲【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依据(1)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恒定的质量比是计算的依据。
【典型例题】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A.24:32:56 B.24:32:40C.2:1:2 D.48:32:80【举一反三】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2.复印机市场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需求量很大,目前最普遍使用共沉淀法生产,其原理可表示为:FeCl2+FeCl3+NaOH→Fe3O4+H2O+NaCl,已知此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又知Fe3O4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
则参加反应的FeCl2和FeCl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A.1:1B.2:1C.3:4D.1:23.(2019•枣庄模拟)镁在氧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的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
由此推知8 g镁在氧气与氮气的混和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A.13.3 g B.12 g C.11.1 g D.无法确定【技巧方法】①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从量的角度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相关知识的延续。
其计算依据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②在物质化学反应体系中是按固定的质量比例关系进行反应的。
这个质量比例关系即是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Ph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 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式,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P-31,O-16) , )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 课题 : 的简单计算
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 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1Kg的氢气就 的氢气就 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 的汽车跑大约100Km。 能供一辆功率为 的汽车跑大约 。 水是生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 水是生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 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 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 怎么算? 怎么算?
练习: 练习:
1、若把17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若把 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物装入试管加热使之完全分解, 物装入试管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称得试 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2.2克,则 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克 (1)生成氧气的质量多少克? 4.8g 生成氧气的质量多少克? 生成氧气的质量多少克 (2)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多少克?7.45g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多少克?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多少克 K-39、Cl-35.5、O-16 、 、
学习内容
•设 设 •写 写 •标 标 •列 列 •解 解 •答 答
x
=
10t
100×10t =18t × x= 56 需要碳酸钙18t 18t。 答:需要碳酸钙18t。
课堂练习: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练习: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 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 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试题和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试题和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测试题1.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 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 B.44克 C.56克D.100克5.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0 g。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u2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O的混合物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6.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
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
(填写元素名称)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 2×18 2×218 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2×182×2=18 kgx…………………列 x =18 kg×2×22×18=2 kg……………算(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5、列出比例式;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简明地写出答语。
例: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二氧化硫?解:(1)设未知量设: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x克的二氧化硫.(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S + O2点燃SO2(3)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32 64和已知量、未知量32g x(4)列出比例式,求解xg643232=x=323264g⨯=64g(5)简明地写出答案答: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生成二氧化碳共4.4g,那么同时生成氨气的质量为()A、7.9gB、1.8gC、1.7gD、3.5g2、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A、1:8B、1:2C、1:6D、1:1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PB、H2C、SD、C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22:9,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6H12O6B、CH4C、C2H2D、C2H5OH5、在敞口的试管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试管里的固体的质量为3.0g时,剩余的固体残渣含有()A.KMnO4和MnO2B.KMnO4、MnO2和K2MnO4C.K2MnO4和MnO2D.KMnO4和K2MnO46、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现取碳酸氢钠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A、4.4gB、8.8gC、10.6gD、6.2g7、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9:8,等质量的X、Y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4:3,则X、Y两种元素在化合中的化合价依次是()A、+1、+2B、+1、+2C、+3、+2D、+2、+38、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A、4:1B、2:1C、3:2D、1:19、 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10、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表示,则(80-48)克表示的质量为:A. 生成物MgO的质量B. 参加反应O2的质量C. 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D. 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C+O2CO2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点燃270℃固体质量时间48克80 克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2、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电解3.6g 水,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
1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20g H 2、O 2、N 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容器,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的H 2O 为18g ,请帮助该同学判断一下,剩余气体是 。
三、实验与探究14、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
为得知15.8 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小柯:实验测定法 小妍:计算法小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15.8g 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1300mL 。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4KMnO O ×100%=%5.40%10015864=⨯ 氧气的质量为:15.8g ×40.5%=6.4g 答:15.8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6.4g 。
/mL ,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算出15.8 g 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本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
A .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B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C .氧气中含氧元素(3)请计算15.8 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0分)15、我国又迎来了一个航天高峰,继“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神舟七号”又发射在即。
“神舟六号”携带了50kg 的氧气,供宇航员呼吸之用,同时还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用来吸收二氧化碳。
有些宇宙飞船内是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来除去舱内所含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LiOH +CO 2=== Li 2CO 3+H 2O(1)试计算1g 氢氧化锂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2)若用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锂,试计算1g 氢氧化钾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 +CO 2===K 2CO 2+H 2O )(3)利用(1)和(2)所得的结果,试解释为什么宇宙飞船选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碳比用氢氧化钾更好?(4)若每位宇航员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现有4位宇航员在进行一项为期7天的太空任务,试计算在宇宙飞船上应携带氢氧化锂的质量。
(在宇宙飞船内的温度和气压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33g/L )紧跟教材训练答案1、C 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NH 3和CO 2的质量比为17 :44,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4.4gCO 2时,同时生成NH 3的质量为1.7g 。
点拨:44是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4.4是因为44的1/10,口算即可得出生成的氨气质量的数值为氨气相对分子质量17的1/10,即1.7g 。
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很多类似的计算,利用其倍数关系,可快速得出答案。
2、A 解析:当氢与氧气完全反应时,生成18g 水,由水的质量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的质量分别是2g 和16g ,即其质量比为1:8。
3、B 解析: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 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 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54P +O 252PO 5 2H 2+O 22H 2O S +O 2SO 2 C +O 2CO 2消耗32份质量的O 2所需4种物质的相对质量分别为:24.8、4、32、12,所以相同质量的这4种物质消耗O 2最多的是H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点拨:这各方法我们称之为“归一法”,即假定某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或假定每种物质各1g ,写出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比较出结果。
4、A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只有A 选项中C 6H 12O 6 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点拨:本题虽然利用化学方程式也可比较得出答案,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却更为简便。
5、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试管里的固体质量为3.0g 时,生成O 2的质量为3.16g-3.0g=0.16g 。
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0.16gO 2参加反应的KMnO 4的质量为1.58g ,所以试管里的KMnO 4没有完全反应,故选B 。
6、D 解析:加热NaHCO 3生成Na 2CO 3、H 2O 、CO 2,在270℃时,H 2O 和CO 2一样变成气体散失了,即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CO 2与H 2O 的质量之和。
解法一:设生成的H 2O 的质量为x ,生成的CO 2的质量为y 。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H 2O 和CO 2的质量分别为:1.8g 和 4.4g ,即减少的总质量为1.8g+4.4g=6.2g 。
解法二:设生成的Na 2CO 3的质量为x 。
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Na 2CO 3的质量为10.6g ,即减少的质量为:16.8g-10.6g=6.2g 。
点拨: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条件,考虑到影响物质质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如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成水的蒸发等。
7、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与化合价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解法是设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a ,则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a ;设X的化合价为x ,Y的化合价为y ,设相等的质量为w ,则化学方程式可写成: 2X +2xHCl ===2XCl x +xH 2↑ 2Y +2yHCl ===2YCl y +yH 2↑ 18a 2x 16a 2yw a xw 182 w ayw162a xw 182 4ayw 162 323y x 即x 为+3价,y 为+2价。
点拨: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及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根据题意都可写成字母或代数式的形式,在配平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把这些字母或代数式看一个数值,采取适当的方法配平,按正确的步骤进行解答。
8、A 解析:首先要分析并写出本题所涉及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Cu +O 22CuO C +O 2CO 2 依题意可知:Cu →CuO 时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与C →CO 2时减少的C 元素的质量相等。
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与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
在CuO 中,Cu:O=64:16=4:1,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也为4:1。
点燃△点拨:此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的物质是CuO,CuO 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从而得出原混合物中失去碳的质量与生成物CuO中的氧元素质量相等,即要找出使总质量不变的等量关系。
9、BD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字母化方程式的计算,可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x,同时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y,第一次反应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z。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A + B + C == D15g z 30g25g 15g y x列出比例比可求出:x=50g,则选项B正确;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5g:15g=5:3,故选项C错误;y=10g,则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为25g:10g=5:2,所以选项D正确;z=9g,则第一次反应后剩余的B的质量为15g-9g=6g,所以选项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