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钛及钛合金产品力学性能取样方法

《钛及钛合金产品力学性能取样方法》(GB/T XXXX-200X)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的精神,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起草《钛及钛合金产品力学性能取样方法》国家标准,本标准是新制订的国家标准。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本标准以实际生产经验为基础,并参考GB/T2975-98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力学性能试验》制订。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根据钛及钛合金的性能特点和产品的形状,对主要技术内容,如试样切取方法和试样类型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术语等规定与GB/T 2975相同。
——规定了钛及钛合金棒材、管材、板材和饼环材锻件的拉伸、冲击和弯曲等力学性能的代表性取样位置;——断裂韧度试样尺寸较大,几乎能覆盖多数产品的整个截面,所以未规定具体的取样位置。
但由于开口方向不同时,断裂韧度测试值差异很大,所以,规定该测试项目指标时,首先必须规定方向。
本标准参照GB/4161,用图示法规定了不同的开口方向,以方便产品标准使用;•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初稿于2007年12月完成,在网上和单位内部广泛征求了意见。
编制组将对厂内外返回的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形成标准预审稿。
本标准计划2008年1月预审。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的情况我国钛及钛合金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实现了钛加工材的工业化生产。
现年产钛材已过万吨,其中棒材、管材、板材和饼环材锻件是钛及钛合金产品的主要生产品种。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国内钛材的国家标准均已经根据发展需求,进行了修订和不断完善。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钛及钛合金加工材的统一的取样方法标准,产品标准或者只能参照钢材取样方法标准执行,或者同一类产品的不同标准均对此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很不利于产品供需方法检验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增材制造用镍钛合金粉-最新国标

增材制造用镍钛合金粉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用镍钛合金粉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等离子雾化、气体雾化等工艺制备的供增材制造使用的镍钛合金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79.1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GB/T 1480 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GB/T 1482 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GB/T 4698(所有部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GB/T 19077.1 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一部分:通则GB/T 23614.1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GB/T 23614.2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钴、铜、铬、铁、铌量的测定GB/T 35351 增材制造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35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产品按照粉末规格分为Ⅰ类、Ⅱ类两个类别。
5 技术要求5.1 化学成分表1化学成分5.2 粒度产品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 松装密度产品的松装密度应不小于3.60g/cm3。
5.4 振实密度产品的振实密度应不小于4.10g/cm3。
5.5 流动性Ⅰ类产品的霍尔流速应不大于19.0s/50g,Ⅱ类产品的霍尔流速应不大于17.0s/50g。
5.6 外观质量产品呈银灰色,产品应无肉眼可见夹杂物。
5.7 其他需方对产品球形率及空心粉率有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中注明。
6 试验方法6.1 化学成分6.1.1 产品的Ni含量分析按照GB/T 23614.1的规定进行。
6.1.2 产品的Co、Cu、Cr、Fe、Nb含量分析按照GB/T 23614.2的规定进行。
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6]58号)的文件精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制订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测定方法》,该项目计划编号为:2016-0206T-YS。
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18年完成。
1.2 方法简介粉末形貌和球形率是表征金属粉末外观形貌及质量的重要参数,是衡量金属粉末能否满足增材制造工艺要求的重要指标。
其原理是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放大成像,图像快速显示于电脑,直接观察颗粒形貌。
使用垂直投影法或扫描成像法测量粉末颗粒的尺寸,分别量出颗粒的长轴和短轴,长短轴之比≤1.2的颗粒可视为球形,通过统计和计算,可获得粉末的球形率。
1.3承担单位情况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赛隆公司”)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后简称“西北院”)发起并控股,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以重点实验室在高品质金属粉末和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相关领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为基础成立的科技型企业。
赛隆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的企业,针对国内航空航天、船舶、冶金石化、能源电力、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增材制造技术及产品的需求,围绕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开展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金属粉末和粉末雾化生产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复杂金属零件和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装备的技术工艺开发、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
塞隆公司拥有最为完整的增材制造产品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和产业化队伍,核心团队原为西北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科研组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相关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完整保留和继承了西北院在稀有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科技能力和国内领先地位。
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论述

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论述发表时间:2019-06-04T15:41:18.7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杨翠彦[导读] 在本文中,主要对有色金属复合材料进行了探讨,将重点对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希望为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河北保信安全生产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1 摘要: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有关核心性能指标、运行可靠性及成型质量上差距较大。
从产业现状来看,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总量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离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工程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在本文中,主要对有色金属复合材料进行了探讨,将重点对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希望为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增材制造;复合材料;有色金属;性能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逐渐得以增强,这也相应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的进步,使社会对于有色金属材料的具体需求得到了满足。
所以,为能够有效增强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本文大致对当前较为热门的复合材料来增强有色金属材料性能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1 增材制造的概念分析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技术,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新制造技术。
增材制造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材制造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比如,对于一些尺寸非常大、结构非常复杂、性能要求非常高的构件,3D打印相比传统的减材加工技术,就有诸如节省材料、方便加工、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等优势。
2 增材制造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将其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通过政策引导,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装备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日益拓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增材制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测定方法

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测定方法1.动态光散射(DLS)方法:动态光散射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颗粒尺寸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光散射原理,通过检测粒子在溶液中的光散射强度来确定其尺寸分布。
在测定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时,先将粉末样品悬浮于适当的溶液中,然后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测量光散射的强度和角度分布。
根据光散射的特性,可以计算出粒子的平均尺寸和分布。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形貌观察方法。
通过高能电子束的轰击,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对于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的测定,首先将样品制备成薄膜或固体样品,并且进行金属涂覆以增加导电性。
然后将样品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记录图像。
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可以直观地了解粉末的尺寸、形状和分布等特征。
3.X射线衍射(XRD)方法: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晶体结构分析方法。
对于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的测定,该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晶体结构、晶体形貌和晶粒尺寸等信息。
首先将粉末样品制备成均匀的薄膜或固体样品,并进行X射线衍射测量。
通过分析样品的衍射强度和衍射角度,可以得到粉末的晶格参数、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等信息。
4.氮气吸附法(BET)方法:氮气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
对于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的测定,该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粉末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等性质。
该方法基于氮气在样品表面和孔隙中吸附的原理,通过测量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氮气体积的变化来计算样品的比表面积。
通常,需要将粉末样品事先脱气,并且在低温下进行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总之,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氮气吸附法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样品的颗粒尺寸、形状、分布、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等详细信息,从而深入了解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形貌特征。
测定钛

硬质合金中钛的测定一、方法原理试样用H2SO4--(NH4)2SO4溶解。
在酸性物质中,TiO+2与H2O2 生成黄色化合物,波长420nm下,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试剂H2SO4 1.84 AR (即浓硫酸),(NH4)2SO4 AR柠檬酸30% AR (100ml 溶液中含柠檬酸30g)H2O2 1+9 AR 一份浓H2O2(30%)加入九份水每次配500ml为宜,只能使用一星期钛标准溶液称取高纯TiO2(含量大于59.75%)0.033克。
置于250ml烧杯内,加(NH4)2SO4 3克和浓硫酸6ml,置于电炉上加热溶解至完全取下冷却后,用400ml1+9H2SO4转移至200ml容量瓶内,用水稀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ml含钛0.1ml (H2SO4 1+9 500ml(或1000ml)烧杯中,加入水360ml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40ml浓H2SO4三、分析方法称取试样0.1克于250ml烧杯中,加入(NH4)2SO4 3克和浓硫酸5ml、在电炉加热至溶解完全(并使硫酸转发至3ml左右),取下冷却后,加入柠檬酸(30%)20ml,摇动至沉淀溶解完全。
1/59.75=1.073〔×0.1(mg/ml)×200ml+0.03346mg〕×3.2+0.1071g用水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次溶液称为试样溶液。
两个100ml容量瓶内,分别加试样溶液5.00ml(试样10.00ml、H2SO4 10ml、1+9H2N2 10ml,用水稀至刻度,混匀。
另外两个100ml容量瓶内,分别加入钛标准溶液5.00ml、30%柠檬酸1.00ml 、1+2 H2SO4 10ml、1+9 H2N2 10ml,用水稀至刻度,混匀。
以上显色后溶液,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吸光值得测定,波长420nm,比色槽光径5cm,以蒸馏水为空白,吸光值分别取平均值:A试、A标。
四、计算公式A试.C标.V标×100A标Ti%= %V分M试V总以上:A试——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A标——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C标——标准溶液的浓度(0.1mg/ml)V标——标准溶液的加入量(5ml)V分——试样溶液的分取量(5ml)V总——试样溶液的总体积(100ml)M试——试样的称取量(100mg)五、注意1.1+2的H2SO4溶液:在1000ml烧杯内,加入400ml水,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加入200ml浓H2SO4。
钛及钛合金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204015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FRFTP12149A) mail: luxin@ ustb. edu. cn **路新( 1979 - ) , 女, 博士, 副教授。E收稿日期: 2012 - 09 - 19
140
粉末冶金技术
2013 年 4 月
Table 1 表 1 粉末注射成形钛合金性能 Properties of titanium alloys fabricated by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密度 / % CP Ti 98 Ti6Al4V 97 Ti6Al2Sn4Zr2Mo 96. 4 Ti6Al7Nb 97 Ti45Al8. 5Nb 96 TiAl ~ 100 NiTi 97 Ti12Mo 94 合金成分 相对 氧含量 / % 抗拉强度 / MPa ( 质量分数) 0. 20 510 0. 20 850 910 0. 20 760 382 0. 18 440 0. 23 1 005 1. 13 1 000 伸长 率 /% 20 12 14. 1 13 0. 46 1. 0 17
Research progresses of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for titanium alloys
Lu Xin,Liu Chengcheng,Qu Xuanhui (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low density, high specific strength, favorable biocompatibility and outstanding oxid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Ti and its alloys have shown tremendous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automobile,national defense,medicine and cosmetics,etc. Titanium products with complex shapes can be produced by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at low cost, which makes the technique contributed to the material produc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itanium alloys fabricated by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IMTi alloys were reviewed,especially in terms of powder preparation,binder,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Finally,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for their application,the further development emphasis and reserch direction of PIMed Tialloy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titanium alloys;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research status
测定钛含量方法标准

测定钛含量方法标准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这测定钛含量的方法标准!你可别小瞧了这钛含量的测定,它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秘之旅呢!想象一下,钛就像是隐藏在各种材料中的小调皮,我们得想办法把它给揪出来,准确地知道它到底有多少。
那怎么测定呢?这可有好多门道儿呢!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像是一个精准的侦探,通过化学反应来找出钛的踪迹。
就好像我们在玩捉迷藏,根据一些特定的线索来锁定目标。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不能有一丝马虎,不然可就找不到那个小调皮啦!还有一种仪器分析的方法,就如同拥有了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能够直接看到钛的存在并准确测量它的量。
是不是很神奇呀?这双“眼睛”可厉害着呢,能把钛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辨出来。
不同的测定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就跟不同的工具一样,有的适合在这个场合用,有的适合在那个场合用。
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就像我们挑衣服,得挑适合自己的才行呀!在测定钛含量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从样品的准备到具体的测定操作,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这可不是能随便应付的事儿,要是不仔细,那得出的结果可就不靠谱啦!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而且哦,这测定的环境也得讲究呢!不能有太多干扰因素,不然那个小调皮钛就会被干扰得找不着北,我们也就没法准确测量啦。
这就好像我们在安静的图书馆才能专心看书一样,环境很重要呢!测定钛含量的方法标准就像是一个指引我们前进的地图,告诉我们该怎么走,怎么才能准确找到钛的含量。
我们得好好遵循这个标准,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呀!总之呢,测定钛含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按照标准来,就一定能成功找到那个隐藏的钛含量。
这不仅对科学研究重要,对很多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呢!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这测定钛含量的方法标准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编制说明
(送审稿)
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6]58号)的文件精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制订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测定方法》,该项目计划编号为:2016-0206T-YS。
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18年完成。
1.2 方法简介
粉末形貌和球形率是表征金属粉末外观形貌及质量的重要参数,是衡量金属粉末能否满足增材制造工艺要求的重要指标。
其原理是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放大成像,图像快速显示于电脑,直接观察颗粒形貌。
使用垂直投影法或扫描成像法测量粉末颗粒的尺寸,分别量出颗粒的长轴和短轴,长短轴之比≤1.2的颗粒可视为球形,通过统计和计算,可获得粉末的球形率。
1.3承担单位情况
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赛隆公司”)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后简称“西北院”)发起并控股,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以重点实验室在高品质金属粉末和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相关领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为基础成立的科技型企业。
赛隆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的企业,针对国内航空航天、船舶、冶金石化、能源电力、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增材制造技术及产品的需求,围绕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开展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金属粉末和粉末雾化生产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复杂金属零件和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装备的技术工艺开发、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
塞隆公司拥有最为完整的增材制造产品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和产业化队伍,核心团队原为西北
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科研组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相关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完整保留和继承了西北院在稀有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科技能力和国内领先地位。
近三年来,研发团队先后承担增材制造相关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6项,获批经费近三千万元,为我国十余家航空航天、舰船、电力机械研发和生产单位设计开发出三十余种高性能新型钛及钛合金复杂零件,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合作推动了增材制造钛合金植入体的临床试验和推广应用。
西北院是我国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研究与生产的骨干单位,钛及钛合金的研制与开发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具有从事钛粉及钛粉末冶金制品科研生产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始就对钛、锆、铪等金属粉末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掌握了独特的生产加工技术,拥有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钛及钛合金粉末,先后开发了高质量氢化脱氢技术、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气雾化制粉技术和设备,起草了钛及钛合金粉末的相关产品及测试国家和行业标准,生产的钛粉在成分和性能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西北院还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面上、国际合作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钛及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品的制备、应用研究与开发以及测试表征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高品质钛及钛合金粉末的研发、生产以及测试表征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许多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包括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十余项省部级一、二等奖,拥有一百多项专利,发表论文400余篇,制定了相关材料标准和检测标准十余项,先后出版了5部材料专著,在我国乃至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4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任务落实会议精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接到项目下达任务后,立即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明确了成员的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1.5阶段工作
2016年11月接到任务,编制组首先对国际和国外标准进行了查新,收集、分析、研究了相关技术资料,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多次验证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4月形成了标准的草稿。
编制组对国内钛及钛合金粉末的形貌测定方法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分析,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17年10月形成行业标准讨论稿。
2017年11月21日在福建省泉州市进行了标准的讨论会,来自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粉末冶金分技术委员会、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济宁市无界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四川科能锂电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的16位专家对本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讨论,编制小组根据会议汇总意见,采纳了以上专家意见,根据讨论会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及预审稿。
预审稿完成后及时发送至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8年3月15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主持召开了标准预审会,来自全国有色稀有金属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深圳市注成科技有限公司、九江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海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的21位专家对本标准的预审稿进行了讨论,主要提出了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1)该标准名称为“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测定方法”,但标准内容主要是球形率的测定,建议标准名称直接修改为“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2)1章中,将“钛及钛合金粉末形貌和球形率的测定”改为“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的测定”;
(3)1章第二段,将“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微米级的……”改为“具有较好流动性的15µm ~ 400µm的……”;将“亦适用于其他微米级粉末形貌和球形率的测定”改为“其他粉末球形率的测定也可以参照本标准”;
(4)3章“原理”改为“方法”,按内容分为3.1、3.2条,简单描述方法;(5)4章删除4.1、4.2条,添加“球形粉末”的术语和定义;
(6)删除7.1.3、7.2.3条,随后的顺序做相应调整;
(7)7.1.4、7.2.4条中,将“寻找有代表性的视场”改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