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各种显微镜的原理和适用场合

各种显微镜的原理和适用场合

各种显微镜的原理和适用场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显微镜——这个神奇的“放大镜”,让我们能够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

不管你是科学迷还是对生物学有点好奇,相信这段小小的探索旅程会让你大开眼界。

1. 光学显微镜首先,咱们从最常见的光学显微镜说起。

这家伙是最经典的“老朋友”了。

它通过光线来放大样本,就像你用放大镜看细节一样。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也不复杂,简单说就是透过镜头把物体的影像放大,然后你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1.1 原理光学显微镜的核心在于透镜。

光线从样本穿过,然后被显微镜的镜头放大。

就像是你在太阳下拿个放大镜烧纸一样,虽然没那么刺激,但道理差不多。

显微镜里有几个镜头,分别负责不同的放大倍数,方便你查看不同层次的细节。

1.2 适用场合这种显微镜非常适合用来观察生物样本,比如细胞、细菌什么的。

它特别适合学校的实验室和医学研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

2. 电子显微镜接下来,是电子显微镜,它可是“高级玩家”了。

和光学显微镜不同,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而不是光线来照射样本。

由于电子的波长比光线短得多,所以它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能看到更小的细节。

2.1 原理简单说,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束扫描样本,然后通过探测器来形成图像。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电子摄影机”,但是拍摄的对象是微观世界。

电子束穿过样本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后,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高清图像。

2.2 适用场合电子显微镜非常适合用来研究纳米级的材料、细胞内部结构,甚至是病毒。

它的分辨率高得惊人,所以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材料分析以及医学诊断领域。

可是,它的操作复杂、价格不菲,所以一般都在研究机构和高端实验室见到。

3. 共聚焦显微镜接下来是共聚焦显微镜,它可以说是光学显微镜的“进阶版”。

这种显微镜特别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用激光光源来扫描样本,并且能在样本的不同层次上获取清晰的图像。

3.1 原理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扫描样本,并用特殊的探测器收集图像。

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药物的研发是现代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显微镜技术可以帮助药物研究者观察药物作用的细小过程,并提供精确的图像和数据,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运作机制。

下面我们将探讨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 显微镜成像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代显微镜成像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和高分辨率的水平,这使得药物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观察药物分子与细胞的交互作用。

例如,使用成像荧光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细胞内分子在某些细胞过程中的运动轨迹。

药物研究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观察药物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并了解它们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活动的不同状态,比如生长、分裂和死亡。

除了成像荧光显微镜外,还有其他显微镜成像技术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发挥作用。

例如,透射电镜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微小的原子和分子结构。

同时,原子力显微镜也可以高精度地观察分子和原子的作用,这些观察可以帮助药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机制。

此外,还有冷冻电镜、共价焦距显微镜、扫描透射电镜和光子扫描极限技术等其他成像技术。

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解释和模拟药物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关系。

2. 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药物筛选,即在大量化合物中找到那些对疾病目标具有良好作用的分子。

在此过程中,显微镜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估候选药物分子对特定细胞或疾病相关分子的效果。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于细胞培养板的筛选方法来评估化合物对细胞的影响。

使用显微镜技术可以使研究者观察到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以及被测试分子对细胞的影响。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分子或化合物是否具有治疗潜力。

3. 显微镜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其他应用除了成像和筛选,显微镜技术还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发挥其他重要作用。

例如,显微镜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设计和制造更好的药物输送系统,以提高药物在细胞内的传递效果。

光学显微镜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光学显微镜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光学显微镜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一、简介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工具,它在医学检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光学显微镜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二、病理学领域1. 组织切片检查在病理学领域,组织切片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患者组织样本,并使用特定染色剂对组织进行染色,医生可以观察到组织内部的各种结构和变化。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这些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帮助医生确诊疾病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2. 癌症早期诊断癌症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对活体或活体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医生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的特征,从而及早发现癌症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光学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和放大功能使得医生可以对细小的组织病变进行准确观察。

三、神经科学领域1. 神经原位杂交在神经科学研究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是常见的实验手段之一。

通过将细胞样本进行染色,并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胞结构,研究人员可以得到特定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从而深入了解神经发育和功能。

2. 神经元连接研究神经元之间复杂而精密的连接关系对于理解神经网络功能至关重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科研人员可以使用荧光标记物标记特定类型的神经元,然后观察它们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有助于揭示大脑内部信号传递机制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四、临床医学应用1. 血液检测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各种成分的数量和形态。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判断疾病类型、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2. 结膜检测结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膜内部的细胞排列和损伤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眼部感染或其他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局限性与发展尽管光学显微镜在医学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例如,只能观察到可见光范围内的物体,对于更小尺度和更深层次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

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在诊断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一、显微镜在医学诊断上的应用1. 病理学中的显微镜检查病理学上的显微镜检查是医学领域中显微镜技术的最早应用之一。

它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显微观察,可以判断病变的类型和性质,进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目前,病理学检查已成为识别肿瘤和其他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2. 微创手术时的显微镜辅助显微镜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比如说,在脑部手术中,显微镜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细地观察脑部结构,从而避免手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此外,显微镜在眼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领域也被广泛使用。

二、显微镜在疾病研究上的应用1. 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显微镜技术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协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性质,同时也可以提供有关疾病发展机制的重要信息。

比如说,在对肿瘤的研究中,显微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肿瘤形成的过程,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2. 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显微镜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而探索疾病的发展机制。

例如,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显微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神经元的发育和连接过程,从而揭示出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机制。

三、显微镜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除了在医学诊断和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外,显微镜在医学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

目前,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显微解剖、组织学和病理学等课程中。

总之,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谓是多岐多样。

它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同时也为医学研究和教育带来了新的展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会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一、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一、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一、显微镜的分类(一)、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单目、双目和三目显微镜。

单目价格比较便宜,可以作为初学爱好者的选择,双目稍贵点,观察的时候两眼可以同时观察,观察得舒适些,三目又多了一目,它的作用主要是连接数码相机或电脑用,比较适合长时间工作的人员选用。

(二)、根据其用途以及应用范围分为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

1、生物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在很多实验室中都可以见到,主要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

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悬浮体、沉淀物等的观察,可连续观察细胞、细菌等在培养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

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2、体视显微镜又称为实体显微镜、立体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正像立体感的目视仪器,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农林等。

它具有两个完整的光路,所以观察时物体呈现立体感。

主要用途有:①作为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组织学、考古学等的研究和解剖工具。

②做纺织工业中原料及棉毛织物的检验。

③在电子工业,做晶体等装配工具。

④对各种材料气孔形状腐蚀情况等表面现象的检查。

⑤对文书纸币的真假判断。

⑥透镜、棱镜或其它透明物质的表面质量,以及精密刻度的质量检查等。

3、金相显微镜主要是用来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是金属学研究金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

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不仅可以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非金属物质的组织结构及集成电路、微颗粒、线材、纤维、表面喷涂等的一些表面状况,金相显微镜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化工和仪器仪表行业观察不透明的物质和透明的物质。

手术显微镜用途

手术显微镜用途

手术显微镜用途手术显微镜是一种高精度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细的操作和观察。

它通过放大手术区域的图像,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看到细小的结构和细胞,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一、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显微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神经外科手术通常需要非常高的精度和准确性,手术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让神经外科医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例如,对于颅内肿瘤的切除手术,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肿瘤的边缘,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切除肿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神经。

二、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显微镜在眼科手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眼科手术需要对眼球进行高精度的操作,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眼球的细节结构,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例如,白内障手术中,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眼球的晶状体,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切割和吸除,恢复患者的视力。

三、耳鼻喉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显微镜在耳鼻喉科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耳鼻喉科手术需要对细小的结构进行操作,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这些结构,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

例如,在耳朵的听觉小骨手术中,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听觉小骨的细节,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进行修复和重建。

四、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显微镜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对微小的组织和血管进行操作,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这些组织和血管,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进行手术。

例如,在显微外科的皮瓣移植手术中,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皮瓣的血管和组织,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切割和重建。

五、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显微镜在妇科手术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妇科手术通常需要对细小的器官和组织进行操作,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这些细小的结构,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

例如,在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手术显微镜可以放大子宫肌瘤的边缘和周围组织,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切除肌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子宫的功能。

手术显微镜在各个医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摘要】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原子力显微镜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机制,揭示了许多生物过程的奥秘。

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原子力显微镜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科研人员理解蛋白质的构型和功能。

在药物研发领域,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快速地筛选药物候选物,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

原子力显微镜还在疾病诊断和生物材料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子力显微镜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必将继续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生物医学,细胞,分子,蛋白质结构,药物研发,疾病诊断,生物材料研究,进步,前景。

1. 引言1.1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科研人员观察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人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细胞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进而研究细胞的生物活动过程。

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原子力显微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科研人员可以观察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在药物研发领域,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研究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和思路,促进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2. 正文2.1 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基于原子份子力的显微镜,可以实现纳米级别的图像分辨率,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生物体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形态和表面结构的研究: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在纳米尺度下对细胞的形态和表面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揭示细胞表面的微纹理、微结构及细胞器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几种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几种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孙文(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摘要】: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使人肉眼能看到,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其大致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视频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扫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这些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显微镜医学研究细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等组成的照明装置。

机械系统是为了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而配置的,包括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照明设置的主要部件有光源、滤光器、聚光镜和玻片等。

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1]。

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一、医学检验中常用的荧光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用途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由光源、滤色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区别在于光源和滤光片不同。

通常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可发出紫外线和短波长的可见光;滤光片有二组,第一组称激发滤片,位于光源和标本之间,仅允许能激发标本产生荧光的光通过(如紫外线);第二组是阻断滤片,位于标本与目镜之间,可把剩余的紫外线吸收掉,只让激发出的荧光通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反差,又可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损伤[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孙文(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摘要】: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使人肉眼能看到,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其大致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视频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扫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这些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显微镜医学研究细微结构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等组成的照明装置。

机械系统是为了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而配置的,包括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照明设置的主要部件有光源、滤光器、聚光镜和玻片等。

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1]。

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一、医学检验中常用的荧光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用途
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由光源、滤色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区别在于光源和滤光片不同。

通常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可发出紫外线和短波长的可见光;滤光片有二组,第一组称激发滤片,位于光源和标本之间,仅允许能激发标本产生荧光的光通过(如紫外线);第二组是阻断滤片,
位于标本与目镜之间,可把剩余的紫外线吸收掉,只让激发出的荧光通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反差,又可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损伤[2]。

光学系统主要有反光镜、聚光镜、目镜、物镜、照明系统等组成。

荧光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检测细胞中能与荧光染料特异结合的特殊蛋白、核酸等,其标本染色简便、荧光图像色彩鲜亮,而且敏感度较高。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荧光显微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观察对象必须是可自发荧光或已被荧光染料染色的标本;②载玻片、盖玻片及镜油应不含自发荧光杂质;③选用最好的滤片组;④荧光标本一般不能长久保存,若持续长霎时间照射(尤其是紫外线)易很快褪色。

因此,如有条件则应先照相存档,再仔细观察标本;⑤启动高压汞灯后,不得在15分钟内将其关闭,一经关闭,必须待汞灯冷却后方可再开启。

严禁频繁开闭,否则,会大大降低汞灯的寿命;⑥若暂不观察标本时,可拉过阻光光帘阻挡光线。

这样,即可避免对标本不必要的长时间照射,又减少了开闭汞灯的频率和次数;⑦较长时间观察荧光标本时,最好戴能阻挡紫外光的护目镜,加强对眼睛的保护[3]。

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的主要用途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在荧光显微镜成像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

另外在其载物台上加一个微量步进马达,可使载物台沿着Z轴上下移动,将样品各个层面移到照明针孔和检测针孔的共焦面上,样品的不同层面的图像都能清楚地显示,成为连续的光切图像[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放大率等特点。

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细胞三维重建、细胞定量荧光测定、细胞内钙离子、pH值和其它离子的动态分析、细胞间通讯和膜的流动性等过程的研究[5]。

三、相衬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用途
相衬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6]。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
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小,提高反差。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特点:①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镜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镜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聚焦到标本上;②相位板(annular phaseplate)在物镜中加了涂有氟化镁的相位板,可将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迟1/4λ,并能吸收直射光(背景光)的光强,使直射光与衍射光的光强趋于一致,能更好地突出干涉的效果。

相衬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7]。

四、偏光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掁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即可以使一束入射光经折射后分成两束折射光)的晶态、液晶态物质进行观察和研究的重要光学仪器[8]。

偏光显微镜是在一般显微镜的基础上增添了使普通光线转变成偏振光和检测偏振光的装置或观察干涉图样的特殊透镜,即光源前有偏振片(起偏器),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为偏振光,镜筒中有检偏器(一个偏振方向与起偏器垂直的起偏器),这种显微镜的载物台是可以旋转的。

当载物台无样品时,无论如何旋转载物台,由于两个偏振片是垂直的,显微镜里看不到光线。

而放入旋光性物质后,由于光线通过这类物质时发生偏转,因此旋转载物台便能检测到这种物体。

移相装置是偏光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附件[9]。

全波片、半波片及1/4波片可以使通过波片的偏振光分别延迟2π、π和π/2的相位。

而补偿器则可连续调节使通过的偏振光相位发生连续改变。

移相装置对观察光的偏振性质是十分必要的。

五、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主要用途。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C):又称干扰或干涉显微镜。

能看到和测定微小的位相变化,与位相显微镜相似,使无色透明的标本具有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从而增强反差。

从起偏镜片出来的直线偏振光通过光束分解棱镜后,分成互相垂直振动的两条直线偏振光。

两条光线经聚光器折射后射向样品。

因样品内各个质点的折射射率不同,部分光波的位相改变及因干涉而发生横向偏移。

两条光线通过物镜后经第二组光束分解棱镜相合并,由检偏镜发生干涉。

终末像的每一个点是由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互相重叠的不同图像构成的一种混合像,从而使肉眼得以辨识[10]。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细菌等活体,而且影像呈立体感,较位相显
微镜的影像更细致、更逼真。

可用它对活细胞的各个部位作更精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谷祝平,光学显微镜[M],兰州 :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
[2] 郭舜玲,荧光显微镜技术[M],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2.
[3] 施心路,光学显微镜及生物摄影基础教程[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2
[4] 朱祖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5] 杨勇骥,实用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M],上海 :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3
[6] 闫杰.陈新山.郭晖.刘念.张益鹄,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扩张型心肌患者心肌连接蛋白43表达的研究 [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9(12):30-35
[7] 程时,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 :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8] 黄兰,显微镜与电子光学[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91.12
[9] 杜学礼, 潘子昂,偏光显微镜分析技术[M],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6
[10] 姚琲,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分析原理[M],天津 :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