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探讨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探讨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的左甲状腺素的临床疗效。

方法11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不给予患者任何药物治疗,仅进行随访记录,观察组给予患者小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1年后促甲状腺激素、总胆固醇、游离型甲状腺激素、三酰甘油水平,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结节直径。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总胆固醇以及游离型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为(0.32±0.12)mIU/L、(3.74±0.62)mmol/L、(25.91±4.61)p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1.67±0.81)mIU/L、(4.24±0.81)mmol/L、(16.03±3.57)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水平(1.35±0.21)mmol/L与对照组(1.37±0.2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结节直径分别为(1.72±0.39)、(1.71±0.38)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结节直径为(1.32±0.35)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7±0.37)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坚持服用小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患者体内结节的增长和病情的发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左甲状腺素;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是指患者的甲状腺内出现肿块,并随着吞咽动作的进行而产生上下移动的情况,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女性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几率为男性患者的4倍,且发病率也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加[1]。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Sep 28(18)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性疾病。

在临床上,根据结节性质可将其分为良性与恶性,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占绝大多数,而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仅为5%[1]。

但也有研究指出[2],若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患者极易出现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甚至发生恶变的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及早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为研究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选取6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

入选标准:(1)符合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标准[3],经B 超、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2)结节直径均<10cm ;(3)患者愿意参加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4)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肝、肾脏器疾病;(2)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3)近1个月内曾使用过降脂药或避孕药等;(4)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不耐受;(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将上述6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分组,单数纳入观察组,双数者纳入对照组各34例。

观察组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22~58(36.48±1.52)岁;体重54~73(62.16±1.61)kg 。

对照组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24~59(37.01±1.36)岁;体重53~76(62.84±1.58)kg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安慰剂主要由淀粉、乳糖以及生理盐水制成,不含有任何药物的有效成分。

1.2g ~3.0g/次,2次/d ,连续治疗并随访1年。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引言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压迫症状或甲状腺癌。

目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L-T4)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选取了80例确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为20-60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等),并进行谷氨酸转氨酶(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

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患者意愿,采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方案,包括首次剂量设定、用药频次和监测周期等。

结果经过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其中约70%的患者结节缩小幅度超过50%。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患者的相关症状也有所改善,包括焦虑、颈部不适等。

讨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性已得到初步验证。

L-T4能够抑制TSH 的分泌,从而减少了甲状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同时通过调节甲状腺功能稳定了患者的内分泌环境。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不仅仅能够缩小甲状腺结节,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L-T4治疗还有可能预防结节的进一步发展和再生。

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减小结节的体积。

本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样本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实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治疗方法,但是关于其治疗效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本文旨在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研究纳入了80例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为20-60岁不等。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疗程为6个月。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评估。

二、治疗效果评价1. 影像学评估80例患者在接受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有53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有所缩小,占总数的66.25%;有15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大小保持不变,占总数的18.75%;只有12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继续增大,占总数的15%。

2. 临床症状改善3. 甲状腺激素水平三、讨论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对良性甲状腺结节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80例患者中,有超过60%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在治疗后有所缩小,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有所改善。

这些结果表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对降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均有积极作用。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在本研究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表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设立对照组,难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本研究仅对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未能探究长期治疗的效果。

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量、更严谨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本研究结果。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但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低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成效分析

低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成效分析

低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成效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6T08:15:35.92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3期作者:谢发兰[导读] 目的: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谢发兰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1120,摘要:目的: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

在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期间分别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观察组)和常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治疗效果和相关激素水平。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良性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横截面平均直径、最大横截面面积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各指标的数据均明显减小,且小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素、游离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以上因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游离甲状腺素、游离碘甲状腺原氨酸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胸闷,对照组发生胸闷2例、心悸3例、手震颤1例、恶心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各为2.22%(1/45)、15.56%(7/4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减少,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帮助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在临床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推荐使用。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观察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观察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36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观察研究李全玉(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云南文山 663099)【摘要】目的 研究并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0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1年后,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T4、FT3均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理想,能缩短甲状腺结节的体积,抑郁结节生长,可以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8.36.01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多发内分泌性疾病,临床按结节性质可以分成良性和恶性,大多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发病率在5%左右。

有研究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会引发吞咽障碍和呼吸困难。

所以,实施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取90例患者分成两组应用不同方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45例。

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3~56岁,平均(40.5±4.6)岁;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2~56岁,平均(41.2±4.3)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以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1.苏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苏州215000;2.苏州市中医医院肾内科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经超声确诊并在我院治疗随访的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小剂量左甲状腺激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不同年龄、不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情况。

结果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能取得理想效果,有效缩小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年龄小、TSH水平较高的患者,经确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后,应立即行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左甲状腺素;疗效观察甲状腺结节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

甲状腺结节和多种因素有关,常见因素有药物、饮食、放射线暴露、年龄、碘摄入量、性别等。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以药物治疗为主,小剂量左甲状腺素为临床常用药物,不易引发不良反应,便于口服,给肠胃带来的刺激小,药效平衡,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本文运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患者的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年龄区间20-65岁,平均年龄(41.3±3.8)岁。

部分患者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微颈部不适或异物感,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活组织检查确诊是良性结节,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血糖及血脂检查结果均正常,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有恶性肿瘤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纳入、排出标准①纳入标准:经超声及血生化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甲状腺结节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无认知功能低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免疫类病症患者与血液类病症患者;伴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效果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效果分析

· 药物与临床研究 ·152020年 第25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效果分析刘 青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核医学科 河北邯郸 056200摘 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所收治患者5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250例,予以常规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研究组250例,予以小剂量治疗。

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研究组中,显效173例、有效72例,总有效率为98%,与对照组的98.8%相比较,X 2为0.12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与对照组的7.2%相比较,X 2为4.21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

结论:小剂量疗法有利于保障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良性甲状腺结节;左甲状腺素钠;小剂量;常规剂量良性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以中年女性多见。

相关研究指出[1],多发结节发生率高于单发结节,具有发展为甲状腺癌可能。

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良性结节若使用常规剂量用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不利于临床疗效保障。

因此,应寻找更合理、有效治疗方案。

本文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所收治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价值。

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所收治患者5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250例,男98例,女152例,年龄38-61岁,平均(45.23±6.19)岁;对照组250例,男90例,女160例,年龄39-59岁,平均(45.52±6.3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15T10:10:17.3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作者:黎亚玲[导读] 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黎亚玲
(陕西省工人疗养院内科陕西西安 7106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比较用药前后甲状腺生化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本组患者甲状腺生化指标水平有明显改善(P<0.01),且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P<0.01)。

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11/80)。

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左甲状腺素钠片;小剂量;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89-02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甲状腺细胞的局部生长异常所致,初期多为良性,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发展为恶性肿瘤[1]。

本文主要研究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展开详细研究并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甲状腺高能腺瘤者、高血压不稳定者、快速性心律失常者。

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介于21岁至57岁,平均年龄(37.47±2.35)岁。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口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生产企业: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08;规格:25μg×60片)治疗,初始剂量控制为每日12.5μg,治疗7d后可将剂量增至每日25μg。

1.3 观察项目
连续治疗1年。

观察比较用药前后甲状腺生化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展开t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本组患者甲状腺生化指标水平有明显改善(P<0.01),且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P<0.01),详见表1。

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11/80),其中震颤症状4例、心悸3例、胸闷4例,均在暂时停药后自行缓解,不影响疗程的完成。

3.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1、2]表明,甲状腺结节病因机制复杂,如果其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可能发展为毒性甲状腺肿甚至甲状腺癌。

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必须谨慎区分其性质,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这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治疗。

但目前手术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复发率仍然很高,手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了创伤,因此建议采用保守药物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3]。

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异性药物,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也不尽相同。

左甲状腺素钠片在临床较易被患者接受,但大剂量使用也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4、5]。

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小剂量(12.5~25μg)左甲状腺素钠片在控制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确保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药物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周颋.甲状腺结节的癌变特征[J].中国老年,2016(19):38-39.
[2]汪虹,曹钟,邵迎新,等.1239例甲状腺结节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J].现代肿瘤医学,2015(7) :921-925.
[3] E Nou,N Kwong,LK Alexander,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time interval for repeat evaluation after a benign thyroid nodule aspir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4,99(2):510.
[4]容建策,容健伟,郑文诺,等.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15-16.
[5] SW Lee,HJ Lee,HJ Kim,et bined categorical reporting systems of US and cytology findings for thyroid nodules: guidance on repeat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J].Radiology,2013,266(3):956-9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