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9如何辨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合集下载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通常基于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形态和性质来进行分级,具体标准如下:
1. 甲状腺0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

2. 甲状腺1级:阴性,超声显示甲状腺正常大小和回声,没有结节或囊肿,也没有淋巴结肿大。

3. 甲状腺2级:良性,大多数是囊性、混合性回声或毛玻璃样回声的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

4. 甲状腺3级:可能良性,有实性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需要定期复查。

5. 甲状腺4级:可疑恶性,超声显示低回声和边界不清的实性结节,恶性风险为5%~85%,需要进一步检查。

6. 甲状腺5级:恶性,超声显示低回声、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的实性结节,恶性风险高达85%~100%,需要立即进行活检或手术。

7. 甲状腺6级: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

此外,通过评估甲状腺结节的组成、边缘、回声、形态、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异常淋巴结肿大等,也可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甲状腺结节良恶要分清

甲状腺结节良恶要分清

甲状腺结节良恶要分清甲状腺是人体当中的一个腺体,能够平衡人体的激素水平,当甲状腺出现问题人体的内分泌就会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甲状腺结节属于异常增生的肿块,发生时结节会随着食物的吞咽上下移动,可大可小,有多发也有单发。

那该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恶性呢?一、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方法:1、B超检查,B超的分辨率比较高,通过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是良性或恶性。

良性结节大部分为囊性,边界比较清晰。

恶性结节大部分为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血流信号丰富,有存在钙化的情况,检查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会有异常。

2、针穿刺检查,这种方法属于病理检查的范围是金标准也就是最终诊断。

做细针穿刺先B超定位结节的位置,穿刺针在B超的引导下进入结节。

穿刺针是空心针,穿刺后针内会带出来少量的细胞,医生涂片后可在显微镜下判断细胞性质。

一般来说细针穿刺是可以确诊的,但由于细针穿刺的组织比较少,医生很难通过少量的细胞做出诊断。

3、手术,当细针穿刺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时,就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既是诊断,又可治疗。

在手术中切取甲状腺结节组织来确定结节性质,如果是恶性结节可进行扩大切除。

若是良性结节就切除较大的结节,还可以保留甲状腺。

4、触诊方法,触诊的方法是需要用一只手的拇指将甲状腺推向一侧,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轻微滑动感知甲状腺结节的质地。

良性结节的质地是偏韧的,恶性的结节质地偏硬。

5、临床表现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己偶尔触摸发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合并下列病史和体检检查结果,则提示甲状腺癌可能性较高: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男性;结节生长迅速;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要点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要点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要点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 12.8-18.6%,超声目前检出率已经高达 60%,其中有 5~15% 为恶性结节。

近年来甲状腺癌成为发病率增高最快的实体癌。

2012 年中国卫生部统计报告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 3 位。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最主要的是进行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以下归纳总结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 6 大要点。

高危因素1.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 全身放射治疗史。

3. 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 MEN2 型、家族性多发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4. 男性(女性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概率更高,但男性发生甲状腺结节后恶性可能性更高)。

临床表现1. 症状伴压迫症状:声嘶、发声困难、呼吸 / 吞咽困难,排除声带病变;结节生长迅速(一个随访周期内体积增加 50%,有两个进线超过 20%,且>2 mm)。

2. 体征结节触诊:结节形态不规则、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颈部淋巴结触诊: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B 超检查B 超推荐用于所有可疑甲状腺疾病患者。

B 超可用于协助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CT),进行 DCT 术前分期。

其中 B 超对乳头状癌 B 超检出准确率可达 90%,微小浸润滤泡型甲状腺 B 超高回声易表现为良性病变。

B 超诊断甲状腺良性占位:1. 多为多发病灶2. 病灶周围有完整「晕环」3. 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4. 纯囊性结节,无或有粗大的钙化影像5. 血流不丰富且以周边为主B 超诊断甲状腺恶性占位:1. 多为单发结节2. 病灶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晕环」缺如3. 内部不均匀,实性低回声结节4. 细沙粒样、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5. 血流丰富且以内部血流为主6. 颈部淋巴结异常影像:淋巴结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钙化、皮髓质界限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实验室检查根据 2017 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意见。

甲状腺结节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主要是通过超声,对甲状腺结节不同表现做分类,包括甲状腺结节回声是否实性、边界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纵横比是否>1、是否有钙化等特点,进行分类评估。

大致可分为以下6类:
1类:称为完全正常甲状腺,但实际临床中,完全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的1类甲状腺,相对成人而言非常少见;
2类:指纯囊性甲状腺结节,基本100%为良性结节;
3类:称为可能良性的结节,恶性可能性不到5%。

基本表现为囊实性结节,或虽为实性结节,但边界清晰,呈比较典型蜂窝状的急性甲状腺肿表现;
4类:指有一定恶性风险和可能的结节,4类结节恶性占比非常宽泛,可从5%-80%。

若为4A类结节,恶性可能性为5%-20%、10%。

若为4B类结节,则有20-50%的恶性可能,若为4C类结节,则有50-80%的恶性可能;
5类:恶性可能性非常高,占80%以上;
6类:是指经过穿刺、病理确认的恶性甲状腺癌患者。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1> 症状及体征: 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

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

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适感。

肿块一般质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面部潮红、腹泻(1日10余次,水样泻,便前常有腹痛和急迫感,但无脓血便)。

肿块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2> 彩色B超检查: 不仅可以明显辨别甲状腺肿块属于囊性或为实质性,还可以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以此为诊断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血流丰富者有恶变可能。

桥本氏甲状腺炎【概述】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通常也叫桥甲炎,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

【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30~ 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本病可分为八种类型: (一)桥本甲亢:患者有典型甲亢症状及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甲亢与桥本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相互并存,相互转化。

(二)假性甲亢:少数可有甲亢的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TMAb阳性。

(三)突眼型:眼球突出,甲功可正常,亢进或减退。

(四)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发病较急,甲状腺肿痛,伴发热,血沉加快,但摄131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滴度阳性。

(五)青少年型:占青少年甲状腺肿约40%,甲状腺功能正常,抗体滴度较低。

(六)纤维化型:病程较长,可出现甲状腺广泛或部分纤维化,甲状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TI-RADS分级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超声评估方法。

该分级系统共分为7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超声特征和恶性风险。

以下是关于TI-RADS分级的详细介绍:
1. TI-RADS 1级(正常甲状腺):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恶性风险为0。

2. TI-RADS 2级(良性病变):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无回声或均匀回声,无钙化或钙化非常细小,这种结节往往是良性的。

这个级别的恶性风险为<5%。

3. TI-RADS 3级(可能良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存在某些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有粗大钙化,恶性风险为5%~10%。

4. TI-RADS 4级(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更加明显的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存在微小钙化或簇状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10%~80%。

5. TI-RADS 5级(高度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恶性特征,如结节形态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极不均匀,存在粗大钙化或蟹足样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80%~95%。

6. TI-RADS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这个级别是指经过病理活检已经证实为甲状腺癌的结节。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级别的超声特征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TI-RADS分级仅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一种方法,不能完全确定诊断结果。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诊断。

完整版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完整版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清晰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应用,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由触诊发现的4%〜7%增至19%〜69%,而且,在触诊发现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0%〜48%经超声检查发现为多个结节,在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一般而言,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恶性结节有原发性肿瘤,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屯状腺滤泡细胞癌、HUrthle细胞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瘤以及罕见的继发性转移癌等[1]。

临床上,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前2种多见,分别占70%和15%左右。

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愈后较好。

值得庆幸的是,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仅占其中的5%〜10%。

不过,Burgess和Tueker明报道,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更为明显。

所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关键。

以下简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发病隐匿,较少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通过体格检查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而发现。

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必须对甲状腺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仔细检查和评估,并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

提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证据包括:(1)颈部接受大剂量放射线辐射或射线治疗史;(2)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或乳头状甲状腺癌家族史;(3)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4)男性患者甲状腺结节更可能是恶性病变;(5)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6)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7)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下列4种情况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可能性相同: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触及的结节、意外甲状腺结节(即偶然瘤)[3]。

另外,现有资料提示,甲状腺小结节和甲状腺大结节具有一样的侵犯性,能侵犯甲状腺包膜、周围淋巴结,故认为结节大小不是判断其是否有侵犯性的指标[4]。

超声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超声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超声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以通过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对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而言,在超声检测结果中,结界较小,没有明显的钙化,结节周边非常清晰;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体积大,增长迅速,有明显钙化情况。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1.结节数目根据超声检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数目,可以将其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由于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实际数量都会比检测数量多。

不论是良性还是恶心甲状腺结节,其发病部位都有可能是单侧或双侧,结节数目并不是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唯一标准。

2.结节的形态在不同的超声切面显示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结节形态主要是由病理性质不同决定的,和生长类型的关联性也比较强,能够作为主观性评估指标,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以把结节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

以22个恶性结节的真实案件为例,其中有3个不规则的结节形态,占比59.1%,形态规则的有9个,占比40.9%,从形态上来看,甲状腺的良性、恶性结节的差异并不明显。

3.结节的边界根据肿瘤的侵犯程度,可以把结节边界分为清晰和模糊两个类别。

边界清晰主要多见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中,如果边界模糊则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大,这和其浸润性生长有密切联系,从超声检查结果来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边界一般都是“毛刺状”,具有侵袭性质。

结节边界的模糊与否,对判定甲状腺的良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4.结节的包膜结节的包膜就是甲状腺周围的正常组织在长期压迫下,产生了新的结缔组织,由于甲状腺恶性结节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其生长过程中会穿透包膜,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严重影响。

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膨胀性生长,具有连续性,腺瘤多为完整的包膜;结节性属于甲状腺肿的增生性病变,因此不管是无包膜还是局部包膜受到侵害都会呈现出不完整的现象。

5.结节的纵横比纵径是和皮肤相垂直的径线,横泾是和皮肤相平行的径线,横泾和纵径的比值就是结节的纵横比,这能够充分反映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甲状腺二次手术,术中发现“甲状腺解剖结构紊 乱,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喉返神经、甲状旁腺、 血管难以显露,如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中损伤 神经、血管、甲状旁腺风险极大,遂行甲状腺右 叶全切”。
• 病理提示(甲状腺右叶)髓样癌。术后查降钙素 和癌胚抗原仍明显增高,考虑甲状腺癌病灶残存。
案例二
• 患者女性,74岁,发现甲状腺右叶结节10年 , 2.8×1.6cm,形态规整,边界清晰,每年复查1-2次,无 变化。
如何辨别甲状腺结节的良பைடு நூலகம்性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张云良
1
案例一
• 患者女性,55岁,9年前发现“甲状腺结节”2.5×1.8cm •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良性结节,此后出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 • 2年前再次发现颈前一肿物,约红枣大小,因肿物逐渐增 大就诊
案例一
• 2018-5月再次复查甲状腺结节2.7×1.7cm,形态尚规整,
边界欠清晰,同时血清降钙素增高。 • 住院后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髓样癌,顺利手术,术后 降钙素正常。
主要内容
背景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处理 特殊人群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与处理
5
主要内容
背景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处理 特殊人群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与处理
6
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18.6%
甲 状 腺 结 节 发 病 率 ︵ ︶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中国10城市15,181例社区居民(≥20岁)接受调查。 10城市甲状腺结节总发病率为18.6%(单发结节11.6%,多发结节7%)。
1.滕卫平. 2010年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
7
实性低回声(相对于甲状腺前的肌肉)结节, 可能含高回声灶但不伴后方声影(即微钙化灶) 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部血流丰富,周边无血流信号
结节纵横比>1 低回声结节伴边缘毛刺或分叶征 低回声团块伴钙化边缘破裂且组织突破钙化边缘
良性结节的超声改变
纯囊性结节
结节内小囊泡占据50%以上结节体积, 呈海绵状改变,99.7%为良性结节
甲状腺球蛋白(Tg)
降钙素(Ct)
21
实验室检查1: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TSH水平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TSH水平。
22
甲状腺结节患者TSH水平≥5.0mU/L时,DTC风险增加4.5倍
甲 状

癌 检 出 率 ︵ % ︶
血清TSH水平(mU/L) •1994年至2007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843名行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TSH 水平。甲状腺结节患者TSH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的相关性。
34
术前FNAB会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
参数 甲状腺结节患者 术前穿刺活检例数
1972年~1979年 1,140 0
1980年~1992年 5,403 5,403
甲状腺结节手术例数
术后甲状腺癌检出率
1,140
3.1%(35例)
483
32.7%(158例)
7.Carpi A, et al. J Clin Oncol.,1996, 14(5):1704-12.
4. Haymart MR,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93: 809–814. 23
实验室检查2:甲状腺球蛋白与降钙素
检测 项目 Tg
临床意义
多种甲状腺疾病均可引起 Tg水平升高
指南建议
不建议用血清Tg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 良恶性
Ct
血清Ct >100 pg/ml,提 不建议也不反对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 示甲状腺髓样癌(MTC) 性评估中使用血清Ct检测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是良恶性鉴别。
15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
1
病史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2
3
16
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增加的因素
头颈部辐射史
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乳头状甲状腺 癌家族史 年龄<14 岁或>70 岁 男性 结节变大 结节质硬 颈淋巴结病 结节固定 持续发音障碍、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35
甲状腺结节FNAB指征
√ 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
√ 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合并以下情况
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 有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的病史或家族史 • 超声征象 • 其他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高危病史
超声提示结节有恶性征象
伴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
18F-FDG
体积增大超过50%的甲状腺结节,是FNAB的适应证。
52
指南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
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选
择手术治疗。
53
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适应证
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适应证
出现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
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
超声引导下FNAB可以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诊
断准确率。
38
超声引导下FNAB的取材成功率提高15%
百 分 比
P=0.0003
•1998年至2003年间,386名行穿刺活检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触诊穿刺组(n=202)和 超声引导组(n=184)。
8. AS Can, et al. BMC Research Notes 2008, 1:12.
触诊怀疑甲状腺结节
X线或CT、MRI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
PET提示甲状腺结节
26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鉴别
良性结节的超声特点
海绵状回声(结节内>50% 为纤细分隔的囊性结构) 囊性结节包膜光整
大部分囊性结节(>50%)含胶质成分(强回声伴「彗星尾」 征) 结节边缘「蛋壳样」钙化
恶性结节的超声特点
乳头状癌
PET显像阳性
36
伴血清Ct水平异常升高
FNAB不作为常规的情况
√ 直径<0.5 cm 的低风险结节,应进行超声监测而非活检
√ 甲状腺结节,合并以下情况
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 • 核素显像 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能的“热结节”
• 超声征象
37
指南推荐:超声引导下FNAB
33
FNAB诊断DTC的敏感度达83%,特异性为92%
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率 假阴性率
83%(65%~98%) 92%(72%~100%) 75%(50%~96%) 5%(1%~11%)
假阳性率
5%(0%~7%)
6.Carmeci C, et al. Thyroid,1998, 8(4):283-9.
44
相关指南推荐:其他辅助检查
不建议将CT、MRI和18F-FDG PET作为评估甲状腺 结节的常规检查。
经FNAB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 标本进行甲状腺癌分子标记物检测。
对于术前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结合甲状
腺穿刺和基因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45
甲状腺结节评估小结
29
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
实性低回声结节
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
结节内血供丰富
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
30
颈部淋巴结异常超声征象
• 淋巴结纵横比改变 • 淋巴结内不规则血流信号
• 边界不规则或模糊
• 内部回声不均
• 内部出现钙化
• 皮髓质分界不清 • 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
31
超声检查小结
39
FNAB结果判定
结节为恶性 的可能性
FNAB结果 取材无法诊断 或不满意 良性 不确定 可疑恶性 恶性
可能的病变类型
1%~4%
0%~3% 5%~30% 60%~75% 97%~99%
细胞成分太少或仅为炎性成分
胶质结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 炎或囊性病变 细胞增生活跃或滤泡性病变 可疑乳头状癌、髓样癌、转移癌或淋巴瘤 乳头状癌、髓样癌、转移癌或淋巴瘤
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 的相对适应证。
42
核素显像可显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放射性分布状况
正常甲状腺显像
43
异常核素显像的分类
热结节
• 甲状腺失去正常形态 • 在甲状腺解剖部位可见 • 放射性浓集区
• 对侧叶未见显像或显像模糊
温结节
• 双侧叶内放射性分布均匀
• 未见到明显的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或浓集区
冷结节
• 甲状腺肿大,形态不完整 • 可见单一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
5.Costante G,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7, 92: 450–455.
24
指南推荐: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鉴别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25
什么情况下需要行超声检查?
40
FNAB小结
FNAB诊断DTC的敏感度达83%,特异性为92%。 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FNAB是敏感度和特异 度最高的方法。 超声引导下FNAB可以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41
什么情况下适合行核素显像?
直径>1cm且伴有血清TSH降低的甲状腺结节,应行甲
状腺131I或99mTc核素显像,判断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
• 结节触诊:结节数目、大小、质地
• 颈部淋巴结触诊: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
2.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