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格式3000字美术类毕业论文(十三篇)

美术毕业论文格式3000字美术类毕业论文(十三篇)有关美术毕业论文范文一:传统工艺美术新价值研究摘要:在工艺美术设计发展中,传统工艺美术具有重要地位。
从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不但代表了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同时也集聚了工艺美术的大量成就,成为了工艺美术的里程碑。
基于对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正确理解传统工艺美术优点,并发现传统工艺美术新价值,对推动工艺美术发展和解决工艺美术设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应立足工艺美术设计实际,深入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发掘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新价值;一、引言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较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青铜器以及漆树和漆器,都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了所处时代的发展。
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价值最高。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工艺品,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
从目前掌握的工艺美术文化中,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高。
第二,传统工艺美术的青铜器引领了当时时代的发展。
青铜器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了重要阶段。
以当时的工艺成就而言,精美的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美术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美术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范围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分成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美术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美术毕业论文篇1:《浅谈影视动画美术风格》引言:我国具有很多影视作品,其中影视动画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因为影视动画作品往往需要设计者站在造型设计的角度去观看艺术,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将影视动画作品与艺术风格两者之间进行联系。
影视动画的发展离不开动态美术风格,而一般情况下,美术风格都会根据不同的影视动画作品而推出不同的艺术象征性。
在众多的动画作品中,还具有着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作品,这些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只有在设计影视动画作品的时候,加强对于艺术表现力的追求和创造,才会在未来的实际发展中更好地将影视动画与美术相联系[1]。
1、视动画美术设计的造型性在影视动画作品中,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动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白雪公主》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其造型的设计方式对于我国的动画设计具有着开拓性的创新意义。
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我国人们对于动画艺术就有着较高的追求,人们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通常会通过观察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对动画构图及色彩的运用进行合理的搭配。
影视动画在美术设计的同时非常注重对造型的设计,因为在动画作品中,人物造型的设计关系到动画的具体情节,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令影视动画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首先就应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造型设计,例如有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造型的设计来彰显其内在的造型结构,运用现代化的三维技术来实现影视动画的制作,这也是为了我国艺术界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视动画美术设计的艺术性影视动画美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影视动画美术在设计的时候都会着重的侧重艺术魅力的展现,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动画美术作品而言,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创作者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对影视动画作品进行创作,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张力,更不存在雷同的问题。
美术学毕业论文高校美术论文

高校美术论文1.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各大高校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突出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分离,具体来讲就是,在现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整体形式是与现代美术教学改革要求一致的,可其本质其实是教学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
2.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从我国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使得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其实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贯穿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我国的整个美术教学中,它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却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以教学改革内容为标准,并结合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进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加强教学思路设计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情况,而老师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重视教学思路的设计,不可马虎了之。
详细说起来,就是教学设计要以课本为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熟知课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随着信息化时代进步,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将课题制教学模式引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老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得到正确结果。
它应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过程及成长历程,及时调节和反馈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自古以来,美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术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美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美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美术鉴赏论文格式》引言世界美术分东西方两大体系,两大体系又衍生出不同的美术创作,产生出美术视野的多元性,就绘画而言,东方绘画以中国为代表,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西方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首先是两个画种几乎相近的起源;其次是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最后我们看看中西方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以及工具材料上的区别。
正文一、起源及发展的比较(一)起源及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
据有关文献记载,顾恺之当时就曾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庐山图》、《望五老峰图》等山水画。
另外据史料载,当时的夏侯瞻有《吴山图》,戴逵有《吴溪山邑居图》,戴勃有《九州名山图》等山水画问世,可惜都已经失传,所以我们无法具体知道当时山水画的概貌。
⑵画论的出现,就证明山水画艺术即将迈上正确发展的轨道。
这样一直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山水画才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成熟了,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画种,出现了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
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
在西方的艺术史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
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
泰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以后又被克洛德·洛兰的画风吸引。
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雾等前人不曾描绘过的自然景象。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关键词:工艺美术起源演绎思维文化一、引言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
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
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
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
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
“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
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
[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美术本科毕业论文

美术本科毕业论文美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随着美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对学术论文的要求也更加规范。
新的东西总而言之都得取代旧的事物,何况那些思维活跃且天真童趣的小学生呢?美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作为一名老师首先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修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一种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己任,万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态度来进行教学,常人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好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那下面我就以《小学美术课程》浅显地谈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德。
“美术”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其利用价值和意义也许就知之剩少,在教育改革翻天覆地的今天,农村教育正得到合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农村教育大有起色,这是令人欣慰的,然一些地方依旧存在不足,列如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就无法起到教学作用甚至微乎甚微,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弊端,然如何改进这一弊端是发人深思的,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进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美术在教学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制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传统的照搬照画似乎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思维是不受任何的约束,天马行空似的设想让小学阶段的小孩子变得活泼童真,而在一堂附有趣味性的美术课上这些闪光点便能够得到体现,小孩子的内心及对某些事物的认知,例如在一次美学教学中我让学生对美术这个概念作一番解释,这时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我的问题:美术就是画画。
狭隘中的美术确实只是动动铅笔的画画课,然真正美术却是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及周围的客观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的一种内心情感,而这种情感却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再现,而在农村美术教育在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例如在小学版美术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实践的东西,版画,手工制作,多媒体绘画,国画及中国古建筑的欣赏,而这些课程却是农村美术教学力所难及的,多媒体的运用虽在发达的城市中较为普及,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而言以现在的经济力度却如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本着实际的观念,农村美术教育若要得到改观的话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以学生的自身条件还有学校的硬件措施为根本,切不能本本主义以自己的主观意念去践行。
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以美术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实地调研,本文总结了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关键要素。
同时,本文还对美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1. 引言美术学专业作为艺术专业的一种,是培养高级美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毕业论文是美术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展现研究能力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机会。
因此,编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就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大学毕业论文在美术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首先,通过论文的撰写和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并有机会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
其次,毕业论文可以为美术学专业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创新实践方案和研究方法。
最后,优秀的毕业论文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有利条件。
在求职或申请研究生时,毕业论文成果和学术能力是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在撰写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找到自己的研究切入点,并为论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实地调研:在美术学专业中,实地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等地,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氛围和创作背景。
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意义。
(3)案例研究:在美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中,经典案例的研究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某位艺术家或特定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其中的艺术特点、表达手法和情感内涵。
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思路,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4. 提高美术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1)选择合适的研究问题:毕业论文的研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美术教育为主题的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为主题的毕业论文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整个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工作的根本课题,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美术教育为主题的毕业论文篇一《浅谈乡镇小学美术教育》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资的不断增多,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有了较大改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已经逐步走进课堂。
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乡镇学校紧跟步伐,素质教育在乡镇学校得到相对有效的开展。
关键字: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师资缺乏;教育资源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是把美术本身作为教育的媒介,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
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
因此,怎样更好的开展美术教育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本人在乡镇小学校从事美术教学有九年了,粗略地了解乡镇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在此笔者尝试分析一下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一、影响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诸多因素1、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知不足。
现在的中考、高考可能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命运,从学校领导到基层老师再到学生家长,都存在着重视主科,轻视副科的认识,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上,而忽视或者不了解美术教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
我做过这样的调查:我询问过很多学生家长“您认为学习美术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很多家长说不知道,有一部分家长说,学习美术看看孩子有没有天赋,有天赋就培养培养,看看将来上大学能不能考个美术专业。
这样的答案很明显,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功能一点也不知道。
他们普遍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学文化、考大学,美术也不考试,学的好不好无所谓,甚至开不开这门课程都没意见。
有美术天赋的孩子在乡镇学习生活,他的天赋往往是被埋没的,即便是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具有这样的天赋,也很难能培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谢赫的“气韵生动”以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作 者:学 院:专 业: 美术学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日 期:所具有中国传统民族色彩的绘画可以统称为中国画,国画和水墨画也可称之为中国画。
中国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画注重“气”,尤其是“韵”。
古往今来的中国书画作品都蕴含着其特有的气韵。
谢赫六法中提出气韵生动,从艺术理念到表现形式中国画都体现出了其强烈的主观性,与注重写实绘画技巧的西方艺术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气韵生动”使中国画的传承有了进一步的升华,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个性,现代中国画领会到了“气韵生动”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推动了整个中国画的发展。
关键词气韵生动/国画/情感/结合前言ﻩ1一、气韵概念及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韵的含义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气韵学说前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谢赫的“气韵生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韵生动”学说的产生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谢赫“气韵生动”的体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气韵生动”对现代绘画的发展与影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韵生动推动现代绘画的发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气韵生动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总结ﻩ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表现艺术,她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其涉猎范围广袤,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传统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
传统中国画中,强调抒发画家的精神气质、情趣、韵致和主观情怀。
特别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强调艺术形象要把主体情感与大自然万物的内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围绕“气韵生动”,用“气”来抒发绘画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一种灵动的精神状态。
“气韵”结合着自身的丰富情感,体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或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抒发着对艺术的执著和热忱。
从中体现了一种对万千事物敢于尝试和挑战的精神状态,“天人合一”将是我们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它能使画家迸发出强大的艺术想象力,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感受,同时也能使观者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一、气韵概念及结构(一)气韵的含义气韵,最先是用来形容人物的精神气质,礼仪风尚,后来用于书法绘画评论领域,具体是指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情趣。
世间万物的本体也可以说是人物神情姿态的本体,萌发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自身的才情个性尽情的彰显出来,这些都是围绕“气”来说的。
“气”在绘画精神中有阳刚一面。
而“韵”是生动的将人的主观意识积极的向深一层精神世界里靠拢。
中国画中所说的“气韵”和中国诗学中的“意境”都是举足轻重的,是无法用感官去感知的,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就是围绕“气韵生动”这一核心点来概括,是我国传统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凝聚了画家和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
(二)气韵学说前的形式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最早关于“气”的学说。
就是太史伯阳夫的言论中提出的思想,紧接着庄子又提出了“一气”的思想。
“气韵”一词的得来是随后有不同与别类的独特丰富感觉转变过来的。
梁萧子显用“气韵”一词把作家的情思表达的淋漓尽致。
“气韵”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里。
魏晋南北朝时的顾恺之和谢赫也将“气韵”说引领进一个新的开始。
气韵学说已经与山水画、花鸟、人物、工笔等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实现画面感的灵动真实是需要掌握一阴一阳的气韵才能达到这样完整的效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在他的画学论著中提出了六法,与此同时,中国画的创作,以及绘画理论的发展也随着六法论的提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自此,经过了中国绘画几千年漫长的进化,各朝代艺术家已经意识到一幅画的灵魂,“气韵”理论也渐渐蔓延开来。
二、谢赫的“气韵生动”(一)“气韵生动”学说的产生谢赫的“六法”最先提出气韵的学说,将“气韵生动”看的非常重要。
他的《古画品录》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美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是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六个方面,并且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
什么是气韵,谢赫认为作品中刻画的画面和形象要具有活灵活现,鲜明突出,气质生动的特点,使作品显得富有生命力,要用巧妙的结构,扎实的用笔,精心的用墨给欣赏者艺术上的震感与感受。
谢赫的六法论是围绕着“气韵生动”为核心来命题,同时衍射出“传神兼备”和“以形写神”的主要形式。
气韵已经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
因此,我们认为“气韵生动”在整个谢赫的“六法论”中起到统领全局,气韵贯穿的作用。
随后的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不能称之为画作,被认为是最高的审美标准。
记得画家张彦远说过,简单的说就是,有合适的气韵。
用一个形象的造型,就是绘画艺术的至高境界。
明代画家唐志契也曾说过,绘画要运用好油墨色彩,同时也不可缺少灵气,这里的“灵气”显而易见就是所说的“气韵”。
他们认为生动的画才是六法的核心,精神的核心是力量达到生动繁荣的状态,从而把绘画内容跟形式相辅相成的巧妙结合起来,从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气韵”的问题已然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了,中国古人从自身以及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的生成和运作都源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艺术领域里开始强调“气”和“韵”。
汉末魏初曹丕第一次把“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理论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理论,与文艺创作逐渐的结合在一起,也形成了以“气”为主的艺术风格倾向。
随后,顾恺之又在汉人的思想上第一个提出来“传神写照”的命题,慢慢转化为绘画上的“以形写神”的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出了艺术发展的成熟。
在这之后,谢赫又提出“气韵生动”的理论,更加强调了以传达出人的精神个性为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事物的外形,还要表现出他的内在精神。
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
外形内在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
谢赫要求表现“气韵”要“生动”以致作为美学的第一条标准意义是非常大的。
(二)谢赫“气韵生动”的体现中国绘画理论重视人的精神,强调表达思想和感情。
东晋顾恺之提出的绘画理论,写神,形神兼备。
这些理论都为谢赫“气韵生动”起了铺垫作用。
和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在理论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中国传统绘画不论是“传神写照”或是“气韵生动”都要求注重内在的表现。
体现有气韵生动的作品都是栩栩如生,神形兼备,主题鲜明。
她不仅能描绘出所有绘画的外部特征,还要体现出内在的精神。
绘画只有达到了神形相似,才能被欣赏者理解为气韵生动。
只有真实的表现出绘画的内在气质,才能被称为一副好的作品。
但是在描绘的时候,“气韵生动”比“传神写照”更加富有感染力。
由此看来,“气韵生动”在绘画中更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艺术的气韵是分文别类的,是由不同的艺术元素所组成的。
诗书是依靠语言文字的表达,音乐是根据旋律组合来实现。
而绘画则是用恰当的线条结构来进行的。
线条的千变万化让中国画有了独特的质感、韵味、空间、和情趣。
研究绘画的气韵,就要了解中国画的绘画材料。
国画中的颜色是变化无穷的,它简单却不失变化。
画家经常运用颜色的反衬、调和、浓淡的变化体现出形象的变化多样。
《五牛图》中,韩愰将画中的五头牛勾勒出不同的姿态,有的低着头吃草,有的抬着头走走停停,或者瞻仰后顾,真实自然的将牛的不同形态描绘出来,笔法简练、拙重,把筋骨和皮毛的质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通过线条颜色的变化,使整个画面给人以朴实,厚重之感,有一种身临其境,好像在农村田园间观望着这一切。
线色的不同结合,显示出中国画的不同韵味和气息。
依靠笔墨的运用来实现线色的构成。
要使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得以巧妙就需要要使笔墨融合其情感,不孤立,不突出。
各种线条、色彩相互呼应,最后形成充满情趣的有机整体。
因此,我们从笔墨线色中感受到气韵的形象。
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美,直接吸引到人们的感官并给以享受。
在线条颜色的渐变中寻求和谐的多样性,复杂而简单,在运动中保持平衡,从而实现别样丰满的艺术美感。
同时,笔的墨水密度,灰度,节奏感是精神的外在表现。
“气韵生动”之中的“生动”是用来形容绘画索要表达的一种形态,从而达到神似的效果,并且是在魏晋人伦鉴赏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一完整的审美概念,还离不开艺术家的情感趋势与精神境界,更离不开鉴赏者的审美要求,是谢赫第一次借用这个词将其作为品评一副作品的最高标准。
在中国画的人物画中“气韵”指的是一个人风格、性情、情调,这种美留注于认得形相之间,在绘画上表现出来。
绘画是感性表达的最高形式,是有感而发,是触景生情。
无论是经过长期的沉淀还是突然灵感的显现,都是画家努力找寻的一种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途径。
绘画的气韵虽然与个人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但是气韵并不能够直接再现个人情感。
气韵来源于画家的巧妙构思与创作,并且根据画家自身的绘画功底来实现。
很多画家以“气韵生动”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才能,风靡着整个花坛,从而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着一定的基础,绘画的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换轮回。
各个画家的绘画风格也是为此不同的。
观者欣赏画作也是如此,但是欣赏者都会被气韵环绕的作品所吸引所陶醉。
因此欣赏国画,最关键的是第一眼看到画作时的感觉。
气韵生动的作品会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画面共鸣感,可以引人入胜。
从而体会到画面之外的美感,理解画作更深层次的含义。
画家运用灵活多变的丰富情感,以及多样的绘画技巧,使得气韵在绘画创作中更加别出心裁。
三、“气韵生动”对现代绘画的发展与影响(一)气韵生动推动现代绘画的发展从某个方面来说,“气”和“韵”是建立在内容与形式所要表达的条件之上的。
“气”是骨气、风气、气势的象征,包含着画家的思想与激情。
“韵”则意味着韵味、趣味、滋味,注重作品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和谐感。
当代绘画很多气韵强盛的国画作品都气势非凡,雄壮有力,有势如破竹之力。
韵味深厚的国画作品,清新婉转,有淡雅脱俗之趣。
国画的气韵是广泛存在在各类作品中的。
气韵二字蕴藏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依赖于颜色,线条的表达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气韵生动在推动现代绘画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政治经济的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的引导与限制,它们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形态面貌特征,有不同的侧重点,甚至有许多不同的准则与要求。
在近百年来现代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画的构成和观念都在不断地拓展,现代中国画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气韵生动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画系有益于自己的观念和形式,慢慢形成了更新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