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1

合集下载

测绘学概论第1章 总论

测绘学概论第1章 总论
测量,就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地球表面自然形态 的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 置及其属性等,
描绘,是根据观测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地图制图 的方法将地面的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等绘制成地图。
1.1测绘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利用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1.1测绘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实地和地形图的对应关系
1.1测绘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 和作用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一、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海平面变化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一、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岩石圈研究
冰盖研究
海洋研究
大气研究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二、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
鸟巢与水立方建筑施工测量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二、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
三维工程设计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洪水监测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火灾监测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沙尘暴监测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天地图
1.5 测绘学的科学定位和作用
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工程测量学
➢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 量——工程竣工后 为监视工程状况, 保证安全,进行周 期性的重复测量, 观测其变形情况
1.3 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三、工程测量学
➢ 高精度工程测量— —采用非常规的测 量仪器和方法,使 其测量的绝对精度 达到毫米以上要求 的测量工作
1.3 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及对策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及对策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总论 (1)(一)问题的提出 (1)(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2)(三)研究意义 (2)二、分析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 (3)(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二)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三、对策与建议 (4)(一)学校层面 (4)1、幼儿园应做好入学准备 (4)2、小学应做好衔接工作 (4)(二)家庭层面: (5)(三)园校、家园、家校应加强双向合作 (6)结语 (6)参考文献 (7)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及对策摘要: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身心都面临着极大的变化和发展。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的好坏关体系到儿童能否适应正番茄苗的、有系统的学校教育生活。

研究幼小衔接问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避免其入小学后可能产生的适应障碍。

其中,学习适应性是幼儿衔接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因此,本研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总之,学校、幼儿园和家庭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能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入学坡度,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学生,幼小衔接,学习适应性一、总论(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儿童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

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性的学习,学习成为其主导活动。

学习与游戏不同,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1总论练习题1 答案

1总论练习题1 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是()。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规章的制定机关。

规章包括由国务院部委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的范围。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运输100台电视机的合同,由此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承运的该100台电视机B.甲乙双方C.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甲、乙双方签订运输合同而形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承运的电视机,而是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A.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B.工商局局长与其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但并不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只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不是经济关系,所以B选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4.下列各项选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修理行为B.摩托车C.嘉奖表彰D.空气【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摩托车)、行为(修理行为)、非物质财富(嘉奖表彰)以及权利。

经济法基础第1章总论(1)(QXM)

经济法基础第1章总论(1)(QXM)

第一章总论(1)第一节法律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08年单选、09年多选)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理解】(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考题·多选题】(2009)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与特征。

AB选项属于法的本质,CD选项属于法的特征。

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09、10、12年多选)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主体(1)公民(自然人)最常见的法律关系主体。

【注意】包括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

(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包括无国籍人)【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1)权利即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地理——总论1

经济地理——总论1

最多人口的國家 中國 1284303705 印度 1045845226 美國 280562489 印尼 231328092 巴西 176029560 巴基斯坦147663429 俄羅斯 144978573 孟加拉 133376684 尼日利亞129934911 日本 126974268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世界银行按GNP分类:(93年) 低于695USD: 低收入国家 696~8625USD:中等收入国家 高于8625USD:高收入国家 中国 1090USD 03年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 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 974年达到40亿,1987年突破50亿, 1999年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3 亿。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有望被控制在89 亿左右。 世界人口5大国: 中国(13亿) 印度(10亿) 美国(2.97亿) 印度尼西亚(2.23亿) 巴西(1.81亿)
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 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分布规律 核心:区域经济特点 各国各地区海运经济的地理分布规律 研究任务: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服务 家分类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 低收入 中等收入 国家 高收入 按资源与生产关系的状况分:
亚洲
50% 30%
人口最密集的地带: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亚洲东部 欧洲(北欧、东欧除外) 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 稀少的地方:北极圈、沙漠、 Amazon 流域、赤道非洲 人口分布的总特点:
世界上的种族和民族 黄色 棕色 黑色 白色 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民族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北美、亚太地区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8 第一章 总论
2、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主要是以国家 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纪律和会计 信息为依据,对将进行和已经进行的经 济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督。
3、两者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 督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前提), 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保障)。
9 第一章 总论
18 第一章 总论
(二)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 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1、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指会 计核算和监督谁的经济活动,它规定了会计核 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
19 第一章 总论
30 第一章 总论
3、相关性原则
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 管理的需要。
会计应尽可能满足各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如投资者要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以决定是 否投资或继续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了解企业 的偿债能力,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税务部门 要了解企业的盈利及生产经营情况,以决定为企 业的纳税情况是否合理等等 。会计核算就要为各 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要面向社会,要满足所有 方面的要求。
(3)可验证:指有可靠的依据以复查数据
的来源及信息的提供过程。
28 第一章 总论
2、可比性原则
a.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 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 的会计事项时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 可比的会计信息。
这里的可比,是指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 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该原则要求 不同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核 算方法与程序进行,所有企业单位的会计核 算必须建立在相互可以比较的基础上,使其 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便于比较、分析、汇总, 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最新1老年医学总论1PPT课件

最新1老年医学总论1PPT课件

01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优先使用非药物治疗
02
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
疗等。
选药依据
03
根据疾病的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的
副作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8
常见药物副作用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减少药物 副作用的发生。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选择副作用小、疗效好的药物
进行治疗。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 等因素,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加强用药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2024/1/28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认知障碍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与动脉硬化、血管 弹性降低有关。
2024/1/28
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 少,易导致血糖升高 。
如阿尔茨海默病、血 管性痴呆等,表现为 记忆力减退、思维混 乱等。
12
诊断方法与技巧探讨01源自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既往 病史、家族史等。
02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 况,包括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等。
Chapter
2024/1/28
3
老年医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2024/1/28
老年医学定义
研究人类衰老的机理、人体老年 性变化、老年病防治以及老年人 卫生与保健的科学。
研究对象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关注 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 问题。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五、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 用者包括外部 使用者和内部 使用者。
员工
投资 者
债权 人
企业 管理
政府

客户
供货 商
1.2 会计职能和会计对象
一、会计职能的定义
是指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具 有的功能。
反映
监督
职能
职能
基本 职能
反监 映督 什什 么么 ??
反映职能,是通过会 计特有的逻辑和程序,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 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准 确、及时的记录、计 算和报告。
监督职能,是对特定 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会 计核算的真实性、合 法性、合理性进行检 查,以确保该主体的 资产安全、合法经营。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不同的行业会计反映的业务内容有所不同
生产准备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原材料
在产品
产成品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技术 (3)会计的反映职能
3
2、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2)对经济活动要进行完整、连续、系统而 综合的计算和记录; (3)会计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 (4)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
3、本书的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
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 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 益。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 《员工招聘与筛选实务手册 》,吴志明著,机械工业出 版社 • 《招聘与录用》,廖泉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人才甄选与招聘实务》,熊超群著,广东经济出版社 • 《人才选聘——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艺术》,李宗红, 朱洙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 《成功招聘》,张顺主编,海天出版社 • 《有效的招聘》,凌文辁,方俐洛主编,中国纺织出版 社 • 《人力资源吸收与选拔》,梁晓雅,四川人民出版社
30
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加里· 德斯勒)
• • • • • • • “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双向沟通/确保公平对待 在员工中创造一种团队意识 彻底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选聘” 员工的就业安全 合理的报酬 员工的自我实现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31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工作生活质量是指组织中的所有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传统的领导模式
– “师傅型领导(人治)” – “指挥型领导(法治)”
• 现代领导模式
“育才型领导” – 同舟共济,以下属为中心,上下级共同决策,领导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者当教练; – 组织目标有二:一是完成工作任务,二是下属不断 进步,提高素质; – 以育才为导向,使培养人成为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
5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授课方式
• 多媒体讲课 • 互动教学 • 自主学习:实验教学—个人、小组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6
学习要求
• 人到心到,理解授课内容 • 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 积极参与互动教学环节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7
• 如何理解管理
– – – –
“热身问题”—基础知识与课程定位
14
•相对数量
人力资源率 = 人力资源绝对量 / 考察范围的总人口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劳动参与率 = 就业人口 (直接人力资源) / 考察范围的总人口
15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关系
质量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数量
人 口 资 源
劳动力 人 资源 力 资 源
人才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
开发 报偿 与 激励 气 整合 有 浩 然 调控 学 无 止 境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做好招聘服务、咨询工作(如广告、材料 收集与调查、组织面试、发布录用信息、 组织体检、劳资关系等相关法律的咨询与 服务。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为员工培训提供服务(如场地、器材、资 金、后勤等); 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计划; 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人 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培训。 绩效评估方法与制度的确定;工资、福利 制度的制定及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员工福 利及其他特殊需求服务 沟通制度的制定;沟通渠道的畅通保障; 部门间的协调;信息的处理;企业文化的 传播;员工组织同化工作的开展;员工档 案的管理
目的 留人 (Preservation) 先导
选人 (Pick)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识人 (Perception) 育人 用人 (Professional) (Placement) 动力 基础
海信的人才观.ppt
核心
24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 人力资源规划 • 人员吸收 • 培训与开发 • 绩效管理 • 薪酬与福利管理 • 安全与健康 •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功能模块.ppt
37
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划分
职能
获取
直线经理的活动与责任
提供工作分析的有关信息; 人力资源计划与组织战略的 协调与均衡;直接参与面试; 决定人员的录用与分配 工作丰富化; 给下属提供工作反馈信息; 组织员工培训; 指导、帮助员工设计个人发 展计划 直接负责员工绩效评估、工 资、奖惩制度及其他激励措 施的实施 组织员工沟通;指导员工的 合作与协调;冲突与处理; 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松下公司:“造物之前先造人” 海尔集团:“先造人才,再造名牌”
33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 • • • •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 队伍。 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 脱颖而出的制度。 为公司的快速成长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 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企业文化。 我国不缺乏科技创新的种子,只缺适宜这些种 子生长的沃土和春雨、和煦的阳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 34 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四个概念的 16 包含关系
人才资源
劳动力资源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人 力 资 源 人 口 资 源
17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的比例关系
人力资源的特征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与时间性。 •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自我强化、自主择业、自我 激励。(能动性) • 使用过程的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 用都有时效性。 • 闲臵过程的消耗性。 •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蓄电池”理论,不断开发 • 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 特殊资本性。两重性—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 同时又能创造财富。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13
人力资源绝对数量的构成图
② 少 年 就 业 人 口 ③ 老 年 就 业 人 口
①适龄就业人口
④求业人口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少年人口 16岁
⑤ 就学 人口
⑥ 家务 劳动 人口
⑦ 部队 服役 人口
⑧ 其他 人口
病 残 人 口
适龄劳动人口 老年人口 男源的生产力, 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保护人力资源的再生能力。 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对人力 资源的培养和发展。 19
人力资源管理
• 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臵、使用、开发、维护等 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 活动。
– 宏观:政府运用各种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促使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整,有效利用等管 理活动。 –微观:企事业单位对各级各类人员从招聘录用、配臵 使用、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调整晋升、 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的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分工
• 机构设臵
–低级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最高阶段 1-机构.ppt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35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36
• 所有的人员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责分担.ppt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定位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 模型.ppt
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 的交流渠道,有权影响决策,改 善自己的工作,进而导致人们 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 满意感和更少的精神压力 的过程。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途径 把员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 实施民主管理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QWL小组 工作环境设计科学化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32
—人力资源是投资的结果和产物。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不断地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 高增值性。投资收益率递增
18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开发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活动与过程。 • 宏观:国家对全社会人员进行正规教育、 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 务。 • 微观:企业事业单位通过人力资源的投资、培训、
工作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协调合作
工作 人 人 人
工作
薪酬 需求 匹配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畴
22
从无到有
获取
从数量到质量 从外到内
整合
工作分析 与绩效考核
开发
行为动力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行为方向
调控
报偿 与激励 系统观
23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功能关系示意图
人力资源管理的5P模型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28
取得最大的人力资源使用价值
V(价值) = F(功能) / C(成本) 人的使用价值最大 =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人的有效技能的发挥=人的劳动技能×适用率×发挥率×有效率
– 适用率= 适用技能 / 拥有技能(即是否用其所长) – 发挥率=耗用技能 / 适用技能(即工作中干劲如何) – 有效率=有效技能 / 耗用技能(即效果任何)
8
• 管理中如何运用系统的思维模式?学习研究中如 何运用系统思维模式? • 如何理解管理的权变原理?实践中如何运用? • 你认为《招聘与筛选》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9
第一章
招聘、选拔与人力资源管理
10
本章主要内容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及其作用 • 招聘与筛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招聘与筛选工作的影响因素
人 价值导向 晋技术系列 绩评价目的 事 培训 升专业系列 效评价方式 管评价结果 管 上岗培训 管 管理系列 理的应用 理 开发培训 理
气 有 浩 然
建素质模型
建业绩标准
建薪酬体系
27
学 无 止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支持系统 境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取得最大的人力资源使用价值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气 有 浩 然 学 无 止 境
3
本课程教学计划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规划 第四章 招聘策略与程序 第五章 获取职位候选人(人员招募) 第六章 人员选拔与评价 第七章 面试 第八章 情景模拟 第九章 人员录用与岗前培训 第十章 招聘工作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