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学总论

合集下载

骨学总论躯干骨.pptx

骨学总论躯干骨.pptx
I. 骨的分类
第一节骨学总论
第4页/共45页
骨的分类
分类
形态
功能
分布
不规则骨 不规则 形成含气空腔,共鸣 脊柱、颅底
长骨 长管状 受肌牵引起杠杆作用 四肢
短骨 立方形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腕,踝
扁骨 板 状 围成腔 保护 头,胸部
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腕和踝部。
短骨
第8页/共45页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扁骨
第9页/共45页形状不规则如 颅骨; 椎骨; 髋骨.不规则骨
第10页/共45页
二 、构造 Structure

骨密质
骨松质
骨外膜
骨内膜
红骨髓
黄骨髓
血管神经等 blood vessel, nerve
胸廓
第35页/共45页
胸骨 sterum
肋骨ribs
第36页/共45页
(二) 胸骨
1、分部
2、胸骨角: 柄与体连接处, 平对第二肋, 向后平对第四 胸椎体下缘。
第37页/共45页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胸骨体 剑突
(二)胸骨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骨、肌、关节三者的关系
第1页/共45页
第一节 总 论第二节 中轴骨骼第三节 附肢骨骼
第一章 骨学
运动系统
第2页/共45页
一、骨的分类
按部位: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第一节 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中轴骨
第3页/共45页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a. 椎体 b椎孔c棘突:
第32页/共45页
(4) 骶骨、 尾骨

第01章 骨学

第01章 骨学

? 其他:
? 平滑的骨面称面surface。骨的边缘称缘border,边缘的缺口称切迹notch。

三、骨的构造
? 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 骨密质compact 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 骨松质spongy bone 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一、躯干骨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为不规则骨, 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端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椎体呈扁圆柱形, 表层为密质, 内部为松质。椎弓左右对称, 前部缩窄的部分为椎弓根, 其上、下缘为椎骨上、下切迹。后部较宽的部分为椎弓板。上、下两个相邻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从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即椎弓正中向后伸出的一个棘突,向两侧突出的一对横突,两侧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和向下的一对下关节突。
?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diploe;有板障静脉经过。
? 骨膜periosteum 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erarnen,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
? 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可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进行暂时性止血。

1.1骨学总论

1.1骨学总论
人体骨与关节解剖学
骨学总论
骨与关节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运动系统
组成: 骨、关节、骨骼肌 骨借关节连结成骨骼(被动部分) 骨骼肌产生动力(主动部分)
功能: 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为动力。
人体支架,支持、保护功能,运动功能
骨学总论
骨bone是器 官,成人共有206 块骨,依其存在部位可 分为颅骨、躯干骨和 四肢骨。前二者统称 中轴骨。
张力线
二、骨的构造---骨髓
2.骨髓性状
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髓穿刺
二、骨的构造---骨膜
3.骨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被覆于除关节面外的,新鲜骨的表面, 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
外骨膜 内骨膜
注意:骨膜对骨的修复、再生、再造十分重 要,故,在做粉碎离断性骨折,清创时应注 意保留骨膜,以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
骨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
骨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缺钙或疏松
骨质缺钙 骨质疏松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
分泌亢进: 巨人症
分泌减少: 侏儒症
谢谢!
一、骨的分类---形态分类
长骨: 管状、分布在四肢 短骨:立方形如腕骨、跗骨 扁骨:板状,参与构成腔壁,颅、 胸、盆腔壁 不规则骨:椎骨、 上颌骨(含气) 籽骨---髌骨
---按骨的部位分类
听小骨
脑颅 8
颅 骨:29块 面颅 15
听小骨 6 椎骨 26
躯干骨:51块 肋骨 24
胸骨 1 上肢 64
四肢骨:126块
下肢 62
成人总计:206块
二、骨的构造
骨质 关节软骨 血管
外骨膜
骨髓 内骨膜骨质源自骨密质 骨松质骨膜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第一章骨学【一】总论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小儿更多)。

按照部位分为:①中轴骨颅骨躯干骨②附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按照形态可分为:①长骨(肱骨,指骨):“一体两端”,体为骨干,端为骨骺。

骨干与骨骺融合处为干骺端。

这部分是幼年时软骨骨化与骨干融合,遗留的痕迹成为骺线。

②短骨(腕骨,跗骨)③扁骨(肋骨)④不规则骨骨的形态描述——①突起:棘,结节,粗隆,髁等。

②凹陷:窝,压迹,切迹。

③空腔:管,窦,孔,裂,小房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和骨髓。

①骨质:骨松质和骨密质。

骨松质由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干。

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和长骨的两端,质地致密。

②骨膜:除关节面,骨表面都附有骨膜,对骨的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③骨髓: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幼年时均为红骨髓,五岁以后,红骨髓渐渐被脂肪组织(黄骨髓)取代。

在受伤后,黄骨髓可以部分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二】躯干骨1,椎骨总述:共有24块椎骨。

分别是颈椎7,胸椎12,腰椎5。

外加骶骨(5块骶椎),尾骨(3~4块尾椎)共计26块。

椎骨的一般形态:①椎体: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

寰椎没有椎体。

②椎弓:是弓形骨板。

椎弓和椎体围成的孔称为锥孔。

③椎弓根:椎体与椎弓的连接部分,其上下缘分别称椎上、椎下切迹。

④椎弓板:椎弓根向后扩展变宽形成。

⑤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1)棘突:一个,椎弓后面伸向后下方的突起。

(2)横突:一对,在棘突两侧。

(3)关节突:两对,在椎弓根和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形成上、下方突起(一侧),共两对。

2,胸椎胸椎特点:①有肋凹以及横突肋凹(形成肋椎关节)②棘突长,斜向后下方。

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有半圆形浅凹,称为上、下肋凹(合称为椎体肋凹)。

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形成肋头关节。

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关节面相关节形成横突关节。

横突关节和肋头关节并称为肋椎关节。

肋椎关节是一种联合关节。

运动解剖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学总论

运动解剖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学总论

(三)骨的构造
骨是一种器官,活 体的骨由骨膜、骨 质、骨髓以及血管、 神经等构成。骨质 是骨的主要组成成 分。
1.骨膜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为:
(1)骨外膜: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外 表面均有其覆盖,其又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许多 胶原纤维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 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二者与骨的生长发育 和修复有关,同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 经,与骨的营养有关; (2)骨内膜: 骨髓腔的内面,也含有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造骨和破骨等 功能。
(2)短骨:为一般形似立方体且成群分布。短骨 短骨:
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踝部,如腕骨和跗骨,具有使手 和足的运动灵活以及分散压力等作用。 扁骨: (3)扁骨:多呈板状, 面积较大,薄而坚固。 扁骨主要分布于颅和肩 胛骨等处,参与形成体 腔,具有保护脏器和为 肌肉提供较大的附着点 等作用。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主要分布于躯干、颅 部和髋骨等处。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 叫做含气骨,如上颌骨、蝶骨等。
(四)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分别赋予骨以硬度和韧性,骨的物 理特性是由二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的。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骨重 量的1/3,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骨胶原纤维在骨 板中成层排列,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 2/3,主要是钙盐(磷酸钙、碳酸钙等),沉积在骨胶原纤维的 周围,它们使骨具有很高的硬度。 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 合,使骨十分坚韧,硬而不脆,可承受很大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关系也随之变化。
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的适应 性是相当强的。它能在质量、数量、结构分部以及 微结构完整性等方面皆以最佳状态来适应外界力学 环境的变化。

系统解剖学完整版

系统解剖学完整版

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骨学总论、(一)名词解释 1.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 2 肋,向后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四)问答题 1.简述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

骨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2.椎体有哪些共同特征?椎骨的共同形态一般具有椎体、椎弓、椎孔和突起。

椎体位于椎骨的前份,呈短圆柱形。

椎弓位于椎体的后方,是弓形骨板,可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二部分。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

由椎弓发出 7 个突起:1 个棘突、2 个横突、2 个上关节突、2 个下关节突。

3.颈椎在形态上有何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面。

第 3~7 颈椎体上面侧缘有椎体钩。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横突孔。

第 2~6 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4.在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哪些重要骨性标志?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有:第 7 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骶角。

5.胸骨角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胸骨角位于胸骨柄和体的连结处,微向前突,可在体表扪及。

它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

二、颅(一)名词解释 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骨学总论

骨学总论


长骨long bone 短骨short bone 扁骨flat bone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长骨 long bone

多位于四肢, 呈管状, 分一体两端。 骺软骨(幼年) 骺线 (成年)


短骨(short bone) 近似立方形,往往成群连结在一起, 具弹性、耐压,如腕骨、跗骨。
骨 系 统

器官和运动等作用。

骨藉骨连结构成人体支架——骨骼
skeleton。对人体起着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成人骨共有206块。
一、骨的分类
1. 按其位置分为: 中轴骨(80)

颅骨(29块,其中听小骨6块) 躯干骨(51 ) 上肢骨(64) 下肢骨(62)

附肢骨(126)


2. 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

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体腔的壁,对腔 内器官有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二、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 和骨髓构成,并有血 管和神经分布。
(一)骨质 bony substance
密质: 既致密又坚硬, 抗压和抗扭曲。 松质: 骨小梁交织构成, 呈海绵状。
(四)骨的血管和神经
长骨的动脉来自滋养动脉、干骺端 动脉、骺动脉和骨膜动脉。不规则骨、 短骨和扁骨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 骨的神经有内脏传出神经分布血管, 躯体传入神经分布骨膜。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 是骨胶原和粘多糖蛋白, 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 为无机盐(主要是磷酸钙), 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

人群

实验01骨学总论

实验01骨学总论

实验01 骨学总论【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学习者应当可以达到下列教学目标: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了解骨生发育过程中如何增长和增粗。

4.了解骨的血管、神经和骨的可塑性。

【实验资源】1.纵行剖开的长骨标本,示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腔。

2.骨髓湿标本,脱钙骨和煅烧骨。

3.长、短、扁和不规则骨。

4.成人和儿童长骨X线片。

【实验提示】1.观察骨膜时用镊子轻轻挟起,不要挟损或撕脱。

2.观察煅烧骨时应轻拿轻放。

3.在观察骨骼在躯体整体配布时,认真思考骨的形态与其所在部位的机能联系。

4.对X线片的示教,只了解其大概,不必深究。

【实验内容】正常人体内有206块骨,其中包括;躯干骨(椎骨24块,肋12对,胸骨、骶骨和尾骨各1块) 51块颅骨(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 23块四肢骨上肢骨(上肢带骨2对和自由上肢骨30对) 64块下肢骨(下肢带骨1对和自由下肢骨30对) 62块听小骨(位于颅骨内,在内容上属于感觉器) 6块共计 206块1.骨的形态分类(1)长骨:主要位于四肢,呈长管状,有一体两端,如肱骨,两端处往往膨大,称为骺。

(2)短骨:主要成群位于既能负重又要灵活运动的部位,如足踝部和手腕部。

短骨形似立方体,常有多个关节面。

(3)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隙,具有其生理意义,如上颌骨。

(4)扁骨:多呈板状,通常位于体腔的壁内,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如颅盖骨、肋和髋骨等。

2.骨的构造(1)骨膜,密质骨、松质骨和骨髓腔的观察取一块没有去骨膜的湿骨标本,可见其表面有一层不光滑的软组织,用手术刀做一个十字切口,然后有镊子缓慢撕开此层纤维性膜,这就是骨膜,在剥离过程中认真体会骨膜与骨之间的连接。

再取一纵剖的长骨标本观察,在骨中央可见一腔隙称为骨髓腔,其周围的壁外层的色淡而且非常致密称为骨密质,其内层的结构疏松称为骨松质,骨密质在骨干最厚,而趋向两端逐渐变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类型2
4 3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折类型3
6 5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折修复过程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质疏松症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结束
谢谢大家
长骨 不规则骨
扁骨 短骨
长骨的形态
• 长管状,多位于四肢,如肱骨、
股骨等
• 形态特点:一体两端,体(骨
干)内的空腔叫骨髓腔,两端 膨大称骨骺,干骺端幼年时有 一骺软骨,成年后骨化成一骺 线。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股骨的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的基本构造
• 下肢骨62
• 髋骨 • 股骨及胫腓骨 • 跗骨 • 跖骨和趾骨
骨的形态划分
• 长骨
• 肱骨、尺桡骨和掌骨及指骨 • 肱骨、胫腓骨和跖骨及趾骨
• 短骨
• 腕骨及跗骨
• 扁骨
• 胸骨、肋骨(保护胸腹腔脏器) • 颅盖骨(保护脑) • 髋骨(保护盆腔器官)
• 不规则骨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学总论
运动系统组成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连结
骨骼肌
全身骨骼 206
• 颅骨29
• 脑颅8 • 面颅15 • 听小骨6
• 躯干骨51
• 椎骨:26 • 肋骨:24 • 胸骨:1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 上肢骨64
• 肩胛骨,锁骨 • 肱骨及尺桡骨 • 腕骨 • 掌骨和指骨
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髓: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膜:含丰富血管和神经,并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长骨组织学结构
扁骨——颅盖骨构造
外板、内板和板障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长骨构造
骨骺:关节软骨 骨干:骨髓腔 干骺端:骺线
2. 年龄特点:
1. 幼儿: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无机质较少。骨的韧性和弹性较好,不易骨折,但
易变形。
2. 老年人:与幼儿相反,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少,而无机质较多,易骨折。 3. 成年人: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最合适。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折类型1
2 1

压碎缩性源自性骨骨折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的发生——软骨化骨(大多数)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
颅 盖 骨
的 发
及生
——


)膜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的生长——长高、长粗和改建
温州医科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金联洲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 化学成份:
1.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和粘多糖,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2. 无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