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纤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国内碳纤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国内碳纤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国内碳纤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国内开展的最早的碳纤维工业可以追溯到1962年,总体上与日本碳纤维的研发时间相近,但是在产业化生产和集中度方面却有着极大的差距。以日本东丽(Toray)、三菱(Mrc)、东邦(Toho)为代表的碳纤维产能占全球碳纤维产量的50%,而在国内方面,虽然与日本研发时间相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与日本之间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在1962年开始采用PAN原料研制碳纤维,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组织,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此同时,美日等国家将其视其为战略物资,实施技术禁运,这也导致我国碳纤维的研发止步不前。

2、直到1975年,原国防科委主任开始主持碳纤维研发工作,先后组织了二十多名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组成原丝、碳化等五个专业组。但由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进展速度缓慢。在此之后的80年代中期,我国也陆续尝试走引进开发之路,但均以失败告终。

3、进入2000年,两院院士师昌绪提出要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这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至此我国开始采取措施大力支持碳纤维领域的自主创新,在863、973计划中也将碳纤维作为重点研发项目。

2005年,当时国内的碳纤维行业企业仅有10家,合计产能仅占全球产能的1%;2008年,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开始进入碳纤维行业,但大部分企业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还无任何突破,无论是生产线的运行还是产品质量,都极不稳定;进入2010年,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5%;2012年1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了“十二五”规划,其中碳纤维计划产能为1.2万吨/年,到2022年,预计我国碳纤维的产能约为2.4万吨/年。

现阶段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已经十分迅速,与美日等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针对国内碳纤维产业,从资本构成来看,国有与民有资本均有参与;从地域上看,以江苏为首的等十余个省份都具有碳纤维产业的分布,在产业发展上看,国内的碳纤维产业目前正处于技术追赶、投资活跃、需求强劲的发展时期。

在技术方面,国内碳纤维行业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当于日本东丽公司T300级别的碳纤维生产技术,这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的工业和休闲用品的需求,至于T700和T800级别的产品,则还在研发阶段。

在产业规模方面,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一批具备形成原丝或者碳丝产能的企业,并且,国内碳纤维的产能也在逐年增长,截至到2011年,我国已建成的碳纤维产能约为6900吨,在建产能约为6000吨,合计占全球碳纤维产能的13%。

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碳纤维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仍然处于不断开发和拓展的阶段,所以碳纤维未来的市场规模还无法精确统计。但从近些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碳纤维市场增长十分快速。2008到2011年,我国碳纤维进口量从8200吨

增长到10750吨,增长了约24%;加工量也从7000吨增加到了13200吨,增长了约88%。

爱尔兰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在2017年4月发布了“全球及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7—2021”。报告中指出,在2016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约为83000吨,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约12%,中国作为全球排名前列的碳纤维需求大国,在2016年功消耗了碳纤维19000吨,这占全球碳纤维总量的23%。但是,由于国内的碳纤维生产技术落后和产能不足,其碳纤维严重依赖进口,仅2016年,中国消耗的碳纤维仅有25%是来自国产品牌。但该报告也预测,随着中国碳纤维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国产碳纤维的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将达到35%。

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是一家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模拟仿真计算、批量化制造的先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的企业,其核心团队成员均拥有十余年的复合材料研发经验,碳纤维电池箱、碳纤维6轴关节机器人手臂等都是挪恩的成功合作案例,并且近日,挪恩成功研发了笔记本外壳专用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纳米改性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挪恩始终秉持着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经营原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碳纤维产品,降低客户使用碳纤维的成本门槛,为更多企业带来新的选择。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概述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产品的专业化属性,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因为这样的热忱,李宁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李宁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个冠军团队的背后,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宁公司也是如此。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顺畅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目前,李宁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货物贸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般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都是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这里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馆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游业与旅游代理、计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国家居民的销售。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在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涉及到了相关行业,但总体

万豪发展历史旗下品牌

万豪 发展历史: 万豪国际集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管理公司,万豪国际集团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旗下拥有4,200家酒店、19个酒店品牌,以及在全球各地的4,200家管理和特许经营酒店任职的众多员工。公司由J. Willard 和 Alice Marriott 创办并在90多年来由万豪国际酒店家族领导人掌控大局,其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公司由J. Willard 和Alice S. Marriott 在1927年创建。他们的儿子J.W. “Bill ” Marriot t, Jr. 长大后在家族企业工作,用了50多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酒店公司。Bill Marriott 目前是万豪的执行总裁兼董事会主席。 万豪国际集团的发展起源于1927年,由已故的威拉德?玛里奥特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创办了公司初期的一个小规模的啤酒店,起名为“热卖店”,以后很快发展成为服务迅速、周到、价格公平、产品质量持之以恒的知名连锁餐厅。其成功经验的关键是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就以员工和顾客为企业的经营之重。 威拉德?玛里奥特先生创立的经营思想是:你如能使员工树立工作的自豪感,他们就会为顾客提供出色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连锁“热卖店”的成功经营为玛里奥特涉足于后来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首家万豪(Marriott )酒店于1957年在美国华盛顿市开业,在公司的核心经营思想指导下,加之早期成功经营的经验为基础,万豪酒店很快得以迅速成长,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加盟的酒店从一开始就能以其设施豪华而闻名,并以其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服务在酒店业享有盛誉。到1981年,万豪酒店的数量已超过100家,并拥有40000多间高标准的客房,创下了当年高达2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1984年,以公司创办者的名字命名的J.W.万豪(J.W.Marriott )酒店在美国华盛顿市开业。J.W.万豪酒店品牌是在万豪酒店标准的基础上升级后的超豪华酒店品牌,向客人提供更为华贵舒适的设施和极有特色的高水准的服务。此后,在1987年万豪公司收购了“旅居”连锁酒店(Reside nee Inn ),其特点是:酒店房间全部为套房设施,主要为长住客人提供方便实用的套房及相应服务。同年,万豪又推出了经济型的(Faifield Inn )和万豪套房酒店 (Marriott Suites )两个新品牌酒店。至1989年末,万豪已发展到拥有539 家酒店和134000间客房的大型酒店集团。 万豪国际集团在持续快速发展中,又于1995年收购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顶级豪华连锁酒店公司一丽嘉酒店(Ritz-Carlt on )。这一举措使万豪成为首家拥有各类不同档次优质品牌的酒店集团。此后又在1997年,相继完成了对万丽连锁酒店公司。(Renaissanee )的收购。此举使万豪国际集团在全球的酒店数量实现了大幅增长,特别在亚太地区,一跃成为规模领先的酒店集团。 万豪国际集团于1997年进入中国内地酒店业市场,并于此后快速发展。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概述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产品的专业化属性,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因为这样的热忱,李宁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李宁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个冠军团队的背后,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宁公司也是如此。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顺畅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目前,李宁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从1990年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李宁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成为合作伙伴,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李宁人相信:人有无限潜能。运动让人更加自信,敢于表现,不断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有这样的品牌观,并始终不渝地付诸实践:1990年,李宁公司成为第一家赞助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1992年,李宁公司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提供领奖装备,成为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1993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全国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1998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广东佛山建成中国第一个运动服装与鞋的设计开发中心;1999年,李宁公司与SAP公司合作,引进AFS服装与鞋业解决方案,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ERP的体育用品企业;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主板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2005年,李宁公司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2006年,李宁公司成为ATP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 发展历程 1990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项体育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4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李宁LOGO创意

世界顶级运动品牌的发展与其营销经历

世界顶级运动品牌的发展与营销经历 众所周知,阿迪达斯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体育品牌之一,与耐克、锐步等品牌占据了全球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市场份额。阿迪达斯从1920年创立以来(“ADIDAS”商标注册于1948年),既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这些商战中的起落,与其品牌的定位和发展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审视阿迪达斯的发展历史和品牌经营过程中的得与失,对于我国方兴未艾的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初创到世界体育用品一流品牌—— 扩张性的品牌策略频频奏效 阿迪达斯公司初创时,虽然还只是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但其眼光已瞄准了世界大市场。所以,在公司发展早期,阿迪达斯就将产品技术创新作为开拓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动力。“功能第一”,“给运动员最好的”是公司品牌发展的原则。阿迪达斯的创始人阿迪·达斯勒不但是位田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也是位推崇工艺、品质和热衷于创新的企业家和发明家,阿迪达斯运动鞋制作工艺中的许多技术突破都是由他实现的,他先后共获得700项的专利。同时,阿迪·达斯勒也是世界运动鞋制作领域的开先河者。1920年,阿迪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双训练用运动鞋,在他领导下的阿迪达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双冰鞋和胶铸足球钉鞋。阿迪达斯研制

的旋入型钉鞋是个非常革命性的创新,人们甚至认为它为德国足球队1954年获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 zB| 阿迪达斯品牌扬名世界始于1936年在其本土德国柏林举行的奥运会上。此届奥运会前夕,阿迪找到极为希望夺冠的美国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并向他保证钉鞋对其比赛肯定大有帮助,但当时被欧文斯拒绝了。于是阿迪又建议他可以在赛前训练中试穿。结果,使用效果使欧文斯如获至宝,并在正式比赛中使用了阿迪达斯的钉鞋,结果他连夺四枚金牌震惊了世界。虽然欧文斯本身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毕竟在众多跑鞋中选择了阿迪达斯跑鞋参赛。欧文斯的成绩令观众席上的阿道夫·希特勒大为光火,由于全世界对纳粹德国的一致痛恨,拍摄了欧文斯穿着阿迪达斯跑鞋的夺冠照片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确立世界知名体育用品品牌之后,阿迪达斯的品牌发展仍与技术革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阿迪达斯推出了一个附属品牌———“墨尔本”,这个品牌用来命名阿迪达斯新研制的改进型多钉扣型运动鞋。在那届奥运会上,穿阿迪达斯运动鞋的选手共获得72枚金牌,从而使阿迪达斯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农夫山泉的品牌发展史

【摘要】在商品经济发达,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个品牌刚刚诞生便有可能淹没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而农夫山泉却能异军突起三分水市,鼎立十年持续发展。本文从农夫山泉的背景出发,对其十年的品牌发展做简单梳理,从而阐释其成功之道。 【关键词】养生堂农夫山泉品牌发展史 国内瓶装饮用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年都有不少新品牌涌现,但真正能成功打开市场,树立起自己品牌形象的产品却寥寥几家,大部分品牌在“水战”中沉没了。农夫山泉在市场整体处于全面价格战、低利润之时切入,推出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的天然水,形成了独家占有的新概念。 一、坚实后盾——养生堂有限公司 养生堂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生产和经营健康产品的现代化高科技的知名企业,现有员工1万余人,管理人员95%以上拥有高等学历。 公司成功创立了龟鳖丸、朵而、成长快乐、成人维生素、清嘴、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尖叫、母亲牌牛肉棒以及万泰艾滋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等知名品牌及产品。产业横跨保健品、生物制药、饮用水饮料、食品等领域。 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 月26日,2001年6月27日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农夫山泉公司相继建成七座国际领先的饮用水、果汁饮料、功能性饮料及茶饮料生产基地。公司还拥有专业的实验室,长期从事水与健康的研究,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国内的知名科学家进行专项合作,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农夫山泉的这种优质水源的战略选择以及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在全国饮料饮用水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中唯一的民族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04年在全国瓶装饮用水十大品牌中,农夫山泉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六年列第一名。 三、农夫山泉的品牌发展足迹 在饮用水领域,农夫山泉尤其是一个不安分者,同时也是营销界底蕴十足的雄才大略家,它将最平常的饮用水挖掘出许多吸引人眼球的重大事情来,使农夫山泉成为饮用水行业的佼佼者。 1997:横空出世|树立形象 1997年5月,农夫山泉问世,主攻上海、杭州两地市场,以“有点甜”为卖点,凭借其在保健品市场练就的实战经验和大量资金的支持,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的广告轰炸,杀入中国水市并迅速崛起,奠定了农夫山泉在水市场的高档、高质的形象。至7月底,农夫山泉已在上海大型超市包装饮用水单品销售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1998:走向全国|勇夺季军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

探索中国服务贸易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服务进出口贸易开始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会越发地激烈。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在未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制定正确的服务贸易战略,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 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 中国服务业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MD)的评价,中国服务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地位很低。只有对个别指标的评价是呈上升趋势的,对大部分反映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都偏低。 2.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 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相当一部分服务企业尚不具备提供外向型服务的企业机制,眼光仍停留在国内市场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我国对大部分服务业的外资引进持十分谨慎的态度,限制较多。从1998年至2000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平均值来看,超过lO%的只有房地产业,为13.2%;超过5%的只有社会服务业,为6.1%;其他行业都很低。 3.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从地区结构来分析,中国沿海地区服务业较为发达。内陆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现有资源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从进出口结构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顺差转为90年代的逆差;从部门结构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集中于旅游、运输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面对全球发展迅速的保险、金融、通信、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宝马品牌发展历程

宝马汽车品牌简介以及历史 宝马(BMW)与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驰、标致、雷诺、劳斯莱斯等老牌汽车品牌相比 属于小字辈。但是在20世纪[综述图片论坛]30年代它却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车和豪华轿车 它从二战的破坏和50年代的财政衰退中恢复过来。70年代早期 它再度成为世界高性能和豪华轿车市场上的主角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 宝马(BMW)与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驰、标致、雷诺、劳斯莱斯等老牌汽车品牌相比 属于小字辈。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它却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车和豪华轿车 它从二战的破坏和50年代的财政衰退中恢复过来。70年代早期 它再度成为世界高性能和豪华轿车市场上的主角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 宝马—品牌故事 BMW公司的历史始于1916年 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 1917年还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1918年更名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并上市。 BMW是BayerischeMotorenWerke的缩写。在初创阶段 公司主要致力于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BMW的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 这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但是现任的宝马总裁却更正说 人们总以为蓝白标志是螺旋桨 其实应该是 宝马的总部在慕尼黑 德国的巴伐利亚州 而巴伐利亚州的州旗是蓝白相间的 宝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 宝马就代表了巴伐利亚 代表了德国最精湛的发动机技术。 1923年 第一部BMW摩托车问世。五年后的1928年 BMW收购了埃森那赫汽车厂 并开始生产汽车。之后 BMW将许多汽车制造史上的杰作推向市场 这些产品不断激发

出强烈的感情和人们的渴望 铸就了BMW公司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的杰出声誉。 BMW集团的今天―以高档品牌高效增长当前 BMW集团是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2002年 公司成功销售了超过100万部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 销售纪录首次突破一百万辆 在摩托车业务上 销量超过9.2万辆 再创销售新高。在全球 BMW集团的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一贯以高档品牌为本 正是企业成功的基础。BMW集团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劳斯莱斯)三个品牌。这些品牌占据了从小型车到顶级豪华轿车各个细分市场的高端 使BMW集团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高档汽车和摩托车的制造商。高档意味着“附加值”。BMW集团的品牌各自拥有清晰的品牌形象 其产品在设计美学、动感和动力性能、技术含量和整体品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产品内涵 因此 这些品牌可以给用户提供切实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 BMW集团期望获得较高的单车利润率 从而继续保持赢利性增长 并确保公司在未来的独立地位。 BMW集团将长期贯彻明确的高档品牌策略 在未来几年内 这将体现在大范围内的产品和市场攻势上。在注重各品牌独特性的同时 BMW集团将通过推出新产品进军新领域 并把公司的系列产品推广到更多新市场。籍此 公司将跨入一个全新境界。 到2008年 BMW集团将销售大约140万辆汽车 实现40%的增长。同年 集团的年销售额将突破500亿欧元。 宝马-飞机引擎 (宝马最早的飞机发动机工厂) 宝马(BMW)的全称是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BayerischeMotoren-Worke) 英文是Bavarian Motor Works。它是由一个制造飞机引擎的公司于1916年3月注册的。这家公司第一个成功的产品是由麦克斯·费兹设计的直列六缸发动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装配在德国战斗机上。

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年论文 题目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商务0901 学生王艳红 学号20092221347 指导教师李森 二〇一二年 3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迅速提升,如何快速稳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为提高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积极的鼓励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何种问题并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的办法,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额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统筹政府规划,扩宽贸易领域,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大力吸引外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 rapid promotion, how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the governments concerned. China's economy is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tively encourag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So th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isting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should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trad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ch as service trad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vice trad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s weak and low low degree of ope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widen the trade fields,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ervice trade statistics analysis work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品牌发展历程

{ 艰苦拼搏期(1998年-2003年)} 创新,无止境 90年代中后期,陶瓷行业进入高歌猛进大发展时期,市场空间扩大。公司顺应时势,果断斥资,高明三洲350亩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形成,在佛山的上元村建立第一个企业展厅。同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科研、营销人才,营销总经理彭长华高瞻远瞩,坚持“创新、求实、高效、拼搏”的科学理念,为顺辉瓷砖迈上快速发展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2002年,推出300x450mm大规格内墙砖产品,这是顺辉瓷砖产品革命性的成功,这一规格产品逐渐成为终端销售主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顺辉瓷砖瓷片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丰富的花色,缔造了中国建陶行业的“瓷片帝国”的神话,并传颂至今。 { 蓬勃发展期(2004年-2006年)} 加速,求发展 2004年,斥巨资在高明沧江建立1100亩的第二个生产基地,正式推出抛光砖产品。从此,内墙砖和抛光砖两条产品线齐头并进,顺辉瓷砖进入了蓬勃发展期,获得了业内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公司不断加强终端专卖店建设和维护,帮助客户完善终端服务体系,体现出超前的战略性服务意识,吸引了更多经销商加盟,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 为紧贴市场的发展,2006年,推出具有行业标杆性的七次布料产品“腾辉石”,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年会成为顺辉瓷砖打造厂商共赢体系的优良传统,“年会营销”成为行业佳话。 { 铸就辉煌期(2007年-2010年)} 2007年9月,公司斥巨资在湖南临湘建立第三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同年又推出行业创新概念石“天籁石韵”系列,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创造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2007年会,大型单一陶瓷品牌专卖店“饰家馆”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全国各地,标志着终端建设步入了新纪元;2008年4月,行业首创抗菌陶瓷专利技术研发成功,标志着产品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顺辉瓷砖开始重视终端活动和事件营销的积极效应,2009年开行业之先河,举办“导购员设计大赛”,成为行业年度活动策划的一大亮点。 2010年,“东风吹来满眼春”为主题的年会,提出“精耕细作”市场战略,持续推进终端建设,协助客户成长,体现出顺辉人谋定未来的远见力和执行力。 { 未来展望期(2011年-至今)} 实力,赢未来 2010年8月,为满足市场需要,“顺辉陶瓷”更名为“顺辉瓷砖”。作为中国建陶行业的先行者,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顺辉瓷砖不断用实践证明自己永远快人一步。 顺辉瓷砖坚持创新理念,协助终端经销商的成长,2009年开展了“产品展示设计大赛”、2010年开展了“导购员全国统考”、2011年开展了“导购达人秀”、2012将开展“设计达人秀”。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物资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爱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进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差不多上以物资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进展对外贸易,物资贸易是我国要紧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进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物资的加工、装配、修理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截了当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形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样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差不多上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那个地点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截了当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酬劳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截了当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样情形下差不多上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依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社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行业与旅行代理、运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

2018-2019-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论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论文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体现。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逆差竞争力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8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5.79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X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X年则达到1345.67亿美元.1985年~201X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2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21%,进口年均增长19.30%。1985年~201X年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速为8.59%,我国的增速要远远高于世界水平。到201X年我国服务贸易世界排名已上升到第7位,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有所增长,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量上看,我国服务贸易及出口总额在总体的国际进出口额市场占有率上一直比较低,维持在2%~4%,仅为美国的18%,英国的38%,日本的54%。而当今世界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75%以上,仍然是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大国,因此,必须认识到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无论是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对数量,还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中国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低下,贸易逆差继续加大衡量一国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般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测算。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贸易竞争力指数越高,说明竞争力越强。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起便从顺差变成逆差,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小于0,2000年~201X年连续为-0.08,到201X年达到-0.07。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竞争力仍然较低,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中国服务贸易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规模增长较快,但是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和国内对服务的旺盛需求,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加迅猛,贸易收支一直不平衡,进出口总额年年逆差,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逆差额更是逐年增大。同时,在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中,除了旅游与其他商业服务项目外,其余项目基本上每年也都是逆差,1997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为56亿美元,2000年服务贸易逆差67亿美元,201X服务贸易逆差86 亿美元,而到了201X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了93.91亿美元,这8年间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在总额上还比较小,不足以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的格局。但是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主动调节出口发展战略,货物贸易不断出现巨额顺差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因此,服务贸易的逆差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新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在我国服务贸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08 ................................................................... .. (1) 世界服务贸易快速增 长 ..................................................................... (1)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蓬勃发 展 ..................................................................... .. (6) 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概 况 ..................................................................... (19) 2007年运输行业发展概 况 ..................................................................... .. (25) 2007年运输服务贸易分 析 ..................................................................... .. (28) 2007年保险行业发展概 况 ..................................................................... .. (31)

2007年保险服务贸易分 析 ..................................................................... .. (34) 2007年广告宣传行业发展概 况 ..................................................................... (37) 2007年广告宣传服务贸易分 析 ..................................................................... (39) 2007年教育行业发展概 况 ..................................................................... .. (41) 2007年教育服务贸易分 析 ..................................................................... .. (44) 2007法律行业发展概 况 ..................................................................... (48) 2007年法律服务贸易分 析 ..................................................................... .. (49) 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 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大国竞争的焦点。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