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文档资料
中国牙膏市场动态

40 牙 膏 工 业2006年第1期・市场・中国牙膏市场动态王海波(罗地亚中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 跨国公司(MNC)的产品已经大幅占有了中国牙膏市场的份额,从2000年的45%发展到2004年的58%,他们是通过纵向拓伸高档品牌而不是兼并以达到临界规模的。
二氧化硅磨料的牙膏能有效释放活性氟是其它传统磨擦剂无法与之媲美的,这就促使有益于牙洞防护的社会效益。
含硅的牙膏的份额已经从2000年的15%迅速攀升到了2004年的40%。
1 牙膏的历史牙膏早在公元前500年的中国就被使用。
现代牙膏于19世纪被开发出来。
一位名叫Peabody的牙医在1824年首次将脂肪酸盐添加到牙膏中。
碳酸钙是在19世纪50年代被John Harris首次应用到牙膏中的。
1950年含氟的磷酸氢钙(DCP)牙膏被研发出来,但仅仅是单氟磷酸盐(M FP)与之配伍。
最显著的改进是在1975年作为磨擦剂推出的二氧化硅,它能与单氟磷酸盐(M FP)和氟化钠(Na F)有很好的配伍,并且能提供大范围的清洁力。
2 具有大地域差异的大市场中国每年的人均牙膏消费大约是200克,花费是016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是400~500克,花费是7美元。
牙膏销售在中国过去5年内出现了每年314%的温和增长。
唯一尚未被开拓的市场似乎是极度贫穷的农村地区,那里的农民还没有形成每天刷牙的习惯。
中国的人均GDP在2003年是1300美元,相当于调整后的购买力平价5000美元。
到2010年, 4000万家庭将每年收入超过418万元人民币(6000美元),相当于按照购买力平价的24000美元,并且足以合格成为以美国标准来看的中等阶级的家庭。
在中国国内,5600美元的上海人均GDP比重庆的超过了5倍。
116万亿美元是中国的经济产出数目。
它在未来的15年预计会增加三倍,在2015年超过日本并且在2039年超过美国。
在2004年,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企业占了美国GDP的2%,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80亿美元的商品。
中华牙膏的前世今生

2003年
中华长效防蛀牙膏上市
2005年
美白类产品健齿白隆重上市
一路创造牙膏销售奇迹,成为 中华历史上的,英雄单品
2011年
中华全线品牌新装上市
2013年
中华牙膏中的新贵 金纯魔力迅白 诞生了
内层蓝色膏体利用物理美白 一次刷牙就能明显美白
外层灰色膏体含美白成分 长久使用持续美白
中华牙膏 大纪事
1912年 中华牙膏品牌前身单位 中国化学工业社 在上海成立
1922年中国化学工业社 生产了中国第一支牙膏
三星牙膏
1954年
中华牙膏投产 从此掀开中国牙膏工业的崭新篇章
1967年 中国化学工业社改名为 上海牙膏厂
70年代
中华牙膏在
膏体
香型
包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量
有了很大改进
1994年
中华被英国联合利华技术投资、并购 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 强强联手 优势互补
2013年
我们参加了联合利华商业精英挑战赛,上面是我们为金纯魔力迅白做的宣传海报
路过的各位帅哥美女们 顺便帮米奇队投个票吧!
1994年4月
中华推出了含钙牙膏
1998年9月
中华推出了氟钙牙膏
里程碑意义: 该款氟钙牙膏牙膏成为唯一一支 人人都买得起的含氟牙膏 使更多中国人拥有了国际级的口腔护理产品
1988年
中华牙膏市场占有率飞跃至21% 稳坐中国第一品牌的宝座 被推选为上海名牌产品
2002年
中医药学会认证中华中草药牙膏具有 “预防上火,健康牙龈” 的功效
牙膏营销策划书

牙膏营销策划书第1篇:牙膏营销策划书“牙牙乐”牙膏广告营销策划书"牙牙乐"牙膏是爱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为配合爱公司的牙膏市场推进计划,特进行本次广告策划,本次策划将为"牙牙乐"牙膏塑造独特的市场形象,并以全新的方式推向市场本次策划书如下:一 :市场分析(一)牙膏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2000 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 2007年中国牙膏产达到 45 亿支 2012 年将达到 59 亿支.近二十年来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92 年):国内品牌三足鼎立1949 年到 1992 年期间中华、两面针和黑妹三大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第二阶段(1992~1996 年):洋品牌小试牛刀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 1995 年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第三阶段(1996~2000 年):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第四阶段(2000 年 ~)中国牙膏品牌寻求突破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在 " 中老年口腔护理 " 和 " 中草药护理" 等细分市场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二)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发展1、第一梯队优势明显:高露洁稳居榜首佳洁士紧随其后这两个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大部.在人们的心目中高露洁、佳洁士几乎成了牙膏的代名词.2、二线品牌竞争激烈:冷酸灵、两面针、蓝天、黑妹等老品牌虽已风光不再但凭借原有的品牌优势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三)消费者分析牙膏虽然是一种家庭消费品但随着国外品牌的进入国内与国外品牌之间在消费群结构上开始出现差异:国产品牌牙膏的主要消费群集中在低收入者以及中老年人;而年轻人或中高收入者则偏向于使用国外品牌的牙膏.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1)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习惯不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使用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老品牌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让他们接受新事物恐怕很难.(2)中外品牌价格有差距.高露洁、黑人等品牌在近几年产品线延伸到各消费层但相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价格还是高了些许.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使用国产牙膏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清洁需求2、消费区域特征分析(1)一线品牌覆盖全国各地.高露洁、佳洁士在全国各地都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地位.(2)二线品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冷酸灵、两面针在成都优势尤为明显;黑人、黑妹在广州表现突出;上海防酸在上海地区一支独秀渗透率甚至高于佳洁士,云南白药牙膏开始被关注和接受,有所影响.(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牙膏市场长期以来被国有品牌所垄断.中华、黑妹、两面针等三大品牌一直以来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外资品牌面对牙膏这一高利润的行业近一两年来冲出了几个外资品牌如高露洁、佳洁士等其以巨大的广告费作为辅垫誓要与国产品牌争一高低.中国消费者的健康观念在不断的改变从以往单一清洁牙齿的工具到补钙的、防酸的、防蛀等各种各样的新牙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市场从原来的三国鼎立的局面一下被划分的七零八落出现了各品牌重新洗牌的现象.(五)未来产品发展趋势几年前国外品牌的进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的竞争格局这些已经奠定了坚固市场根基的国际品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又一批国外品牌也来到了中国准备掀起新一轮的竞争.在今后的牙膏市场中上演的应该是国外品牌之间的争夺市场份额将被重新划分.二: 产品分析我公司为回报广大消费者,特生产出一款牙膏,外型设计独特设计,牙膏口是其它产品的1倍,牙膏是液体,愿意粘在牙刷上,这样的设计为了便于消费者使用,也便于消费者养成节俭的作风,我们的这款牙膏有水果香型,薄荷型,能24小时全天为您服务,白天让您口气清新,散发自信的魅力,夜晚它会为您消灭牙齿中的病菌,维护您牙齿的健康,有各种克数的牙膏为您服务三销售与广告分析 1.公司销售与广告现状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等.为了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本公司已陆续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地设有十几家合资、独资企业.本公司历来崇尚消费者至上的原则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本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开展消费者追踪并尝试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的沟通关系.本公司是一个创新型的现代化企业一贯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注重产品质量及加速原材料本地化的进程.研究开发先进的产品技术创造设计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2.爱公司的市场销售现状1)产品质量:"牙牙乐"牙膏,将以品质为第一位,为消费者生产出放心的商品 2)价格定位:"牙牙乐"牙膏,2-4元不等3)渠道策略:"牙牙乐"牙膏,全国各地的大.中.小超市4)品牌定位:“牙牙乐"将营销目标瞄准儿童广告上频繁出现的是一张张儿童 " 没有蛀牙 " 的笑脸.通过在儿童心目中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来影响父母选择牙膏品牌.四企业营销战略 1 营销目标1)短期目标:通过宣传令消费者认识此产品,并且购买2)长期目标:令消费者对此产品拥有品牌忠诚度 2 市场策略1)产品定位:让消费者节俭,从产品出发让消费者能做到节俭2)诉求对象:单身青年和青少年3)广告主题:”牙牙乐,健康快乐没有蛀牙” 五广告表现1.非媒介针对青少年:(1)用儿童作牙牙乐的宣传各种把活动编成儿歌歌颂对牙齿的保护是快乐又健康的(2)节假日儿童自己购买“牙牙乐”(3)产品推出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指定日期可用旧牙膏换新牙膏.(4)在牙膏的包装内增加类似橡皮小玩具一系列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小物件,分为系列和主题,提高消费者的兴趣。
牙膏行业发展趋势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07
contents
目录
• 行业概述 • 市场竞争格局 •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 •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政策法规与环境变化 • 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01
行业概述
牙膏行业的定义与特点
牙膏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各 类牙膏及相关产品的行业。 牙膏是用于口腔清洁、保护 牙齿健康和个人口腔卫生的 日常用品。牙膏行业具有以 下特点
高度竞争性:市场上存在大 量品牌和型号的牙膏,竞争 激烈。
消费者需求多样性:不同年 龄、性别和地域的消费者对 牙膏的需求和偏好不同。
持续创新和变化:随着消费 者需求和科技的不断变化, 牙膏行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 创新和改进。们使用各种天然材料和 草药来清洁牙齿和保护口腔健康。现代牙膏行业的发展始于 20世纪初,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牙 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牙膏的味道和口感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 因素。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口感舒适、味 道清新的牙膏。
消费者对牙膏的购买偏好
1 2
品牌知名度
消费者在购买牙膏时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口 碑好的品牌。品牌形象和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 产生重要影响。
价格合理性
消费者在购买牙膏时也会考虑价格是否合理。价 格适中、性价比高的牙膏更受消费者欢迎。
02
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口腔问题的关注度提高 ,对牙膏产品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和 多元化,包括不同功效、口感、颜色 、成分等方面的需求。
03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为满足消费者对口腔健康的需求,牙 膏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如引入新型口腔护理技术、材料科 学、生物科技等,提高产品效能和用 户体验。
中国牙膏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牙膏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第一章中国牙膏市场的发展及现状不管过去现在,正常的生活始终离离不开衣食住行。
而与“食”息息相关的卫生问题之一就是口腔问题,牙膏因此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处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牙膏商市场行情,特进行此次调查报告,以明晰市场行情。
第一节牙膏市场的发展史牙膏大约经历了140年的岁月,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可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国内品牌三足鼎立1949-1992年期间,中华、两面针和黑妹散打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
但三大品牌几乎没有正面竞争,分别占据这东部、南部和西部市场,相安无事。
2、洋品牌小试牛刀1992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
这个阶段由于外国品牌的价格过高,他们仅仅进入了沿海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
3、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试产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是藏份额和渠道,另一方面他能够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1996年,国产牙膏10强品牌中外合资品牌仅占两席,98年增至四席,00年增加到了六席。
而南天六必治、芳草、两面针等昔日国产牙膏品牌整体陷入颓势。
4、中国牙膏品牌寻求突破冷酸灵、田七、蓝天六必治等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收低啊在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
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在中老年口腔护理和中草药狐狸等细分市场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节市场现状由于洋品牌牙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市场在这输载间山河易帜,致使本土品牌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营销策略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不足以及改善不足,在严酷的现实下寻求心发展。
经过十余载的激烈竞争与反复较量,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明显区分出三大对决阵营:第一阵营是由佳洁士、高露洁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5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力最为强劲。
牙膏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 冷酸灵 冷酸灵是重庆市著名的牙膏品牌,它能在竞争激 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当初的产品定位和广告宣传功不可 没。冷酸灵的广告主题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集中在向受众表 达,冷酸灵能解除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后所遭受的痛苦。这 使得冷酸灵品牌被牢固定位于药物牙膏上,并成为了这方 面的第一品牌。 90 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露洁、佳洁士等 品牌的大举进攻下,冷酸灵仍然坚持了已有的正确主题与 定位,提炼出了一句带给受众直接利益的口号: " 想吃就 吃,冷酸灵牙膏 " ,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诉求点,从而守 住了市场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可惜的是,其后来 " 坚忍不 拔,冷酸灵 " 的口号,以及 " 大象篇 " 、 " 立起篇 " 等广 告策略的失败,让冷酸灵牙膏痛失了不少市场份额。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 中华 1994 年,欧洲日化用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 和上海牙膏厂采取 " 商标使用许可 " 的合作方式, 租赁了 " 中华 " 的商标使用权。联合利华很看重 " 中华 " 的品牌知名度和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影响力。 2001 年 5 月,联合利华更换了中华牙膏的标识, 并推出了各种不同口味的中华牙膏,使之消费群 体向年轻化拓展。
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阶段( 1949~1992 年):国内品 牌三足鼎立
• 1949 年到 1992 年期间,中华、两面针和 黑妹三大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 牙膏市场。但三大品牌几乎没有正面竞争, 各居一隅,分别占据着东部、南部和西部 市场,相安无事。
第二阶段( 1992~1996 年):洋品 牌小试牛刀
牙膏市场未来发展走势
• 几年前,国外品牌的进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的竞争格局, 今天,这些已经奠定了坚固市场根基的国际品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 命力,而又一批国外品牌也来到了中国,准备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相 比之下,国产品牌则显得后势不足。在今后的牙膏市场中,上演的应 该是国外品牌之间的争夺,市场份额将被重新划分。
牙膏行业发展历史

牙膏行业发展历史
牙膏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以下是牙膏行业的几个里程碑:
1. 古代埃及(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的牙膏由古埃及人使用,主要由粉状物质和水混合制成。
2. 古希腊和古罗马(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与古罗马人开始使用牙膏,他们使用了研磨的骨头和贝壳,混合蜂蜡和硼砂。
3. 中国(公元7世纪):唐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了以盐和胡椒粉为主要成分的牙膏。
4. 欧洲(18世纪):欧洲开始使用了以研磨的石头和贝壳为主要成分的牙膏。
5. 19世纪:牙膏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开始商品化生产。
曾经流行的牙膏成分包括肥皂、炭和香草等。
6. 20世纪初:炭和氟化物开始广泛应用于牙膏中,有助于预防龋齿。
7. 1950年代:聚合物材料的引入使得牙膏的质地更加均匀,更易于使用。
8. 1970年代:含氟牙膏的大规模推广,使得牙膏对于预防蛀
牙具有更好的效果。
9. 今天:牙膏行业发展迅速,牙膏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功能,如防蛀、美白、抗敏感等。
此外,还出现了更多天然有机的牙膏产品。
中国牙膏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营销策略选择

中国牙膏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营销策略选择一、中国牙膏市场状况分析1、中国牙膏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规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季节变化较为平稳。
1998 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 28.07 亿支;2000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预计今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49 亿支, 2010 年将达到 54 亿支。
建国后,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1949~1982 年):两大品牌南北称雄。
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期间,上海中华牙膏和天津蓝天牙膏两个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
素有“南有中华,北有蓝天”的美称。
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牙膏定产包销,销售是靠各级百货站分销,基本叫没有竞争。
第二阶段( 1983~1991年):国内品牌雨后春笋。
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自销后,国内新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涌现出两面针、冷酸灵、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黄芩等众多品牌。
它们各执一域,逐渐形成竞争割据之势。
第三阶段(1992~1995):洋品牌抢滩中国市场。
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
短时间内利用强大的营销攻势抢占了中国的高端市场。
第四阶段( 1996~2002 年):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 " 中华 " 和 " 美加净 " 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1996 年,国内牙膏 10强品牌中外资品牌仅占两席,到 1998 年已经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席。
而蓝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国产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中国牙膏品牌重新整合寻求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阶段( 1949~1992 年):国内品 牌三足鼎立
• 1949 年到 1992 年期间,中华、两面针和 黑妹三大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 牙膏市场。但三大品牌几乎没有正面竞争, 各居一隅,分别占据着东部、南部和西部 市场,相安无事。
第二阶段( 1992~2019 年):洋品 牌小试牛刀
• 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 中国市场, 2019 年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 中国。在这一阶段,由于外国品牌的价格 过高(约为国产品牌的 3 倍左右),他们 仅仅进入了沿海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
第四阶段( 2000 年 ~ )中国牙膏 品牌寻求突破
• " 冷酸灵 " 、 " 田七 " 、 " 蓝天六必治 " 等 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 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他们避开 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在 " 中老年口腔护 理 " 和 " 中草药护理 " 等细分市场上大做文 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 中华 1994 年,欧洲日化用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 和上海牙膏厂采取 " 商标使用许可 " 的合作方式, 租赁了 " 中华 " 的商标使用权。联合利华很看重 " 中华 " 的品牌知名度和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影响力。 2019 年 5 月,联合利华更换了中华牙膏的标识, 并推出了各种不同口味的中华牙膏,使之消费群 体向年轻化拓展。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 、 高露洁 高露洁一直占据着牙膏高端市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 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程度加 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下降,高露洁更是 牢牢地占领了牙膏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通过与中国牙防协会等医疗机构的合作, 以及广告中身着白大褂的 " 牙医 " 对消费者 的谆谆诱导,高露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 树立起了 " 牙科专家 " 的品牌形象。
牙膏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2019 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 28.07 亿 支,比 1949 年增长了 133.6 倍, 2000 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 提高到了 2.8 支,有关专家预计, 2019 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 45 亿支, 2019 年将达到 54 亿支。 近二十年来,中国 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佳洁士 佳洁士比高露洁晚进入中国市场三年,一 直处于步步落后的境地,近几年来,佳洁士和高 露洁在中国的营销战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虽 然和高露洁一样,佳洁士都是定位在了高端市场, 但是与高露洁的专业形象不同的是,佳洁士将营 销目标瞄准儿童,广告上频繁出现的是一张张儿 童 " 没有蛀牙 " 的笑脸。通过在儿童心目中树立 的良好品牌形象,来影响父母选择牙膏品牌。宝 洁公司还想让少年儿童在 " 佳洁士 " 的产品和广 告中成长,形成对佳洁士的品牌忠诚和消费习惯, 培养潜在的市场。
第三阶段( 2019~2000 年):洋品 牌洗牌中国市场
• 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 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 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 " 中华 " 和 " 美加净 " 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 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2019 年,国内牙 膏 10 强品牌中外资品牌仅占两席,到 2019 年已 经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 6 席。而 " 蓝天六必治 " 、 " 芳草 " 、 " 两面针 " 等昔日国产 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牙膏市场未来发展走势
• 几年前,国外品牌的进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的竞争格局, 今天,这些已经奠定了坚固市场根基的国际品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 命力,而又一批国外品牌也来到了中国,准备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相 比之下,国产品牌则显得后势不足。在今后的牙膏市场中,上演的应 该是国外品牌之间的争夺,市场份额将被重新划分。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 冷酸灵 冷酸灵是重庆市著名的牙膏品牌,它能在竞争激 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当初的产品定位和广告宣传功不可 没。冷酸灵的广告主题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集中在向受众表 达,冷酸灵能解除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后所遭受的痛苦。这 使得冷酸灵品牌被牢固定位于药物牙膏上,并成为了这方 面的第一品牌。 90 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露洁、佳洁士等 品牌的大举进攻下,冷酸灵仍然坚持了已有的正确主题与 定位,提炼出了一句带给受众直接利益的口号: " 想吃就 吃,冷酸灵牙膏 " ,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诉求点,从而守 住了市场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可惜的是,其后来 " 坚忍不 拔,冷酸灵 " 的口号,以及 " 大象篇 " 、 " 立起篇 " 等广 告策略的失败,让冷酸灵牙膏痛失了不少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