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的文明中国和印度_2638079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国的子产
把中国第一部成 文的刑法铸在了 铜鼎上,其用意 似乎与汉莫拉比 把神谕刻在石碑 上不无二致:任 何人都能查阅, 以防止社会不公。
孔子
汉代刘歆
• “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 官,助人君顺 阴阳,明教化 者也。”
东汉郑玄
• 儒出于诸侯 保氏之官, “掌谏王恶, 而养国子以 道,乃教之 六艺”。
老子
• 儒道两家所论的中国古代 哲学之本体论的本质而言, 他们却是相同的,即都以 “道”作为存在之本和价 值之源。
• “道”本来指人们所走的路:“道, 所行道也。”(《说文》),在当 代语言中就是“道路”、“街道” 的意思。作为道路,它必定有一个 方向:“一达之谓道”,就是道路 必定通达某处,达到一个目的地。 由此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人的行为, 事物的变化,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法则、准则、标准和目的指向。
• “自我意识”(称为我慢, ahamkara),神灵、人类、动物、 植物和无知觉的世界都发自我慢。 “我慢”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它把 自性传输给不同的存在物,其中 “三德”各占不同的比重:圣人处 于有性状态;普通人处于动性状态; 动物处于惯性状态。但无论处于哪 种状态,自我意识都使人陷入痛苦, 而远离神我。
• 孔子的“斯文”之道和“仁”之 道是人文精神以及作为人文精神 之内核的“爱人”,规定的方向 是人对自身的一种灵魂超越;老 子和庄子的“道”则是贯穿天、 地、人的存在之本和价值之源的 “道法自然”。“道”是自然, 它的目的和走向此目的的路向都 是自然。
• “道,可道,非恒道;名, 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 以观其彻。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帝国的统一意味着以暴 力摧毁敌对势力,所需 要的只有一个世界、一 个政权、一部历史和一 种意识形态。
《梨俱吠陀》
• 种姓制度:前三个婆罗门 (祭司)、刹帝利(武士贵 族)和吠舍(农民)是雅利 安人自己的职业,最后一个 首陀罗(奴隶)留给了达塞 人。在这四种种姓之外的是 贱民,称作不可接触的人。
• “自性”具有创造性;作为原初物 质,它有三种形态,称为“三德”: 第一是萨锤(sattva),即有性, 是光明和智慧的状态;第二是罗阇 (rajas),即动性,驱动力和精神 活跃的状态;第三是多磨 (tamas),即惯性,静止的惰性 和心智晦暗的状态。
• “德”(gunas)的双重 性质:一方面是客观的, 因为它们构成了外部世界 的各种现象,另一方面又 是主观的,因为它们维护、 滋养和调节心智活动。
• 孔子之“儒”却是“君子 儒”,指的是具有高尚的 人文精神使命感的知识分 子,而这种人文精神就是 孔子所说的“道”。
“斯文”之道
• 《论语》中以“斯文”之道取 代“天命”,而“斯文”之道 的核心内容是“礼”,包括先 朝传下来的礼乐、典籍、制度 等,而推行此道的手段就是做 官、从事教育和整理典籍。
• 教育就是秉承“有教无类” 的原则,“上大人,孔乙己, 化三千,七二士”(《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经》),广收门徒,不分贫 富。教育的目的是教人怎样 做官,怎样做人。
• “仁”最本真的意义在于“爱 人”:爱父母,爱兄弟,爱家 人。爱表示“孝悌”,而“孝 悌”与“忠恕”具有内在的逻 辑关联,前者指家庭群体中的 亲情,后者指社会群体中的友 谊,而个体人格的实现皆在这 两种人伦关系之中。
“一真”(kevala) • “言语归于徒然,世俗逻 辑失去功效,心智无法理 解。”它是非声音、非形 状、非灵魂、非极乐、非 触觉或任何相似之物。
• 耆那教徒发展了一套详尽的 末世论和宇宙论,把“业” 视为与尘土一样细微的物质 形式,由各种行为的不同性 质所引起,附着于灵魂之上, 阻碍它上升到宇宙之巅。
阿育王
• 朴素、同情、 宽容和尊重 生命。
• “戒杀”的理念:在献祭中杀 死动物被描述为“残忍的”, 是一定要抵偿的罪恶;仪式上 不再有对抗、战车赛、模拟作 战和劫掠,取而代之的是平淡 的圣歌和象征性的动作。这可 以看作是“非暴力”观念的原 始形式。
火神阿耆尼
人生来是脆弱 的,不完善的, 必须通过宗教 仪式重建个我, 增进力量,获 得再生。
• 对于圣者和苦行者而言,获得 自由和最终幸福的不二法门就 是遁世,舍弃世间一切:财产、 野心、与世隔绝。人生存于尘 世,皆在痛苦之中,因为痛苦 乃宇宙之必然。痛苦是普遍的, 但对于懂得如何解脱的人来说, 痛苦并不是结局。
• 人类处境通常 被描写为束缚、 枷锁、囚禁、 忘却、痴迷、 入眠或无明。
• 耆那教徒必须时刻意识到 周围一切事物的生命力, 必须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 培养对万物的怜悯之情。 只有实现了非凡的自制和 同情,才能获得开悟。
• 打禅:即一动不动地站立,手 臂垂在两侧而不与身体接触, 严格抑制每一个不利于打禅的 念头或动作,让自己的精神专 注于对一切造物的爱和善意, 领悟到世上万物都是平等的, 这种状态叫“舍”。
• 控制呼吸:这是对生命本能 的最强烈的冲击。修习者首 先要学习慢呼吸,在吸与呼 之间停顿越长越好,使其心 率减慢,看上去像停止了脉 动一样。
• “专注”:即全神贯注于一 点,拒绝思考,将精神集中 于一物或一念,排除任何情 绪或联想,驱赶令他分心的 任何事物。
• “入定”:专注于一境而不散 乱,“我”和“我的”感觉全 然消失,除了冥想的对象,意 识不到任何其他事物,也意识 不到正在冥想的自我。最极端 的入定是感觉即空无又存有, 一种充裕的空虚,一种永恒的 当下,一种死亡之中的生命。
• 雅利安人信奉法律、因果报 应和轮回转世,这是种姓制 度的基本原则,也是印度宗 教制度的基本原则。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 信徒们相信婆罗门是弥漫宇宙的最 高精神,是无孔不入的宇宙的灵魂, 世间其他一切都是幻觉。个人的灵 魂是神的一颗火花,以不同形状出 现在不同的轮回中,直到最终再度 进入婆罗门而获得解放。信徒必须 通过修行、反省、抛弃感觉世界, 把个人灵魂和宇宙灵魂区别开来, 最终获得真理。
瑜伽
• “瑜伽”(yoga)的本义是“用轭 联结”,就是在劫掠开始之前,把 牲畜套在战车上,准备向劫掠对象 发起进攻。但公元前6世纪的瑜伽 已经不是对外部他者的征服,而转 向内部征服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对 造成诸多精神痛苦的无意识的进攻。
帕坦加利
• 五种束缚人们 精神的本能冲 动(vrittis): 无知、自大、 激情、厌恶和 贪生。
笩駄 摩那
• 大雄的苦行修炼只有一个 目的,就是把真正的自我 从身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实现内心的调节和平和的 心境。
• 他相信万物都有灵魂。灵魂是内心 深处的一个发光体,活跃、极乐、 有智慧。动物、植物、水、火、空 气、岩石也有灵魂,它们之所以是 动物、植物、水、火、空气、岩石, 是由于前世的业把灵魂带到了这种 形式之中的。但作为生命形式,它 们和人分享同样的天性,也希望像 人一样被接受,受到礼遇和尊敬。
乔达摩 悉达多
• 苦难是人类生存环境不可避 免的一部分,无论设置怎样 的障碍都无法掩盖它;而一 旦冲破了小心设置的屏障, 我们就再也不能以原来的视 角看待这个世界了。
庄子
“名”是“形名”, 是由人之志欲情欲 而命名,因此成为 观念中的物或道, 也就是为我之物或 为我之道。所以, “恒有欲,以观其 彻”。
• 同一物可分为无名和有名;无名 无欲,是客观自在之物和客观自 在之道,有名有欲,是主观为我 之物和主观为我之道。二者同样 幽深,从“有名”的幽深达到 “无名”的幽深,才能开启“众 妙之门”,认识到广泛的世界了。
“螳螂捕蝉”
庄子理解的“道”
•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 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 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 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 大宗 师》)
•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 詹。”心怀大智慧的人总是表现得宽宏豁达, 而小有才气的人总是要区分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荡然无存, 既美好又盛大,拘于小术的言论,琐琐碎碎, 废话连篇。其实,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东西可 以达成神秘而超然的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正 是事物变化的本质。大智慧是不能定义的; 大智慧能够赋予圣人敏锐和机智,不事先做 任何打算,遇事顺天而行,把自我原则抛于 脑后,最终达到与最深奥、最神圣的宇宙节 奏相合,也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乔荼波陀
• 个体自我多样 性的信仰也是 由摩耶所造成 的。事实上只 有一种存在, 实存的存在, 那就是梵。
数论派和瑜伽派
• 世界的存在和延续是神我的无知造成 的;由于神我不认识自己,世界上不 可胜数的形式才得以存在、得以显现, 正是神我的这种“无知”,人才感觉 到痛苦和奴役,当神我从束缚中解脱 出来、认识到自我的存在时,被造物 就作为一个整体而融化在原初的物质 当中了。
• 《礼经》阐明了两 条重要原则:第一, 礼仪的效果取决于 每一个参与者尽善 尽美的表演;第二, 只有每个参与者都 充分认识到礼仪的 价值和意义,才能 做到尽善尽美。
尧舜
• 当人们受到礼遇和敬重时,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受 到敬重的价值,因此也能充 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是 所说的把人际关系神圣化能 够赋予他人以神圣的品质的 道理。
• “奥义”——Upanishad—— 一词的本义是“近坐”,就 是圣人坐在灵性禀赋的学生 的近处,向他们传授并非人 人都能学到的知识。而“吠 檀多”一词的字面意思是 “吠陀之末”,指的就是奥 义书所阐述的一系列教义。
• “摩耶”:宇宙是梵通过其 神奇魔幻的力量创造的,因 此不是真实的,是幻象,这 种力量就是摩耶。摩耶等于 无明,被比拟为梦幻。
• 火是第二自我。一旦一个人内 心的火焰(个我)被创造出来, 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永远为 他所拥有,他就会像迪弗一样 创造永恒的个我而不朽。
“隐修者”
“梵行”
• 哲学的基础就在于人类渴 望逃避三种苦难:第一种 是诸天引起的天界之苦; 第二种是自然造成的人间 之苦,第三种是人的内心 或五官引起的身体之苦。
• 遵守五条禁律(yamas): 戒杀、不偷盗、不说谎、 戒欲、戒酒。
• 劝制(niyama):即掌握 特定的身体和精神准则, 如保持洁净,学习导师的 教导(达摩),培养安详 的仪态,对任何人和善谦 恭等。
• 打坐(asana):这是第 一项真正的瑜伽训练:双 腿交叉而坐,背部挺直, 每次要一动不动地坐上几 个小时,意在攻击生命运 动的本能。
• “不智,焉得仁”,只有通 过“智”,人的情感意志才 能转化为自觉、自律的道德 行为,形成以道德为主体的 内在人格,这样才能达到 “仁德”的最高道德标准。
• 颜回所“谓言叹曰”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 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 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 之,未由也已。”
轴心时代的文明 中国和印度
“天帝”
• 天帝是自然现 象的变化和人 类社会活动的最高主宰,它 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存亡,战 争胜负,年成好坏,以及生 儿育女、风雨阴晴等。人们 逢事必卜,乞灵于天帝。
黄帝
• 黄帝就照此理周游天下,依照罗盘上的四 个方向巡 视。尧帝则不必躬亲,派遣下 属到四方巡视。而舜帝则不出都城,在都 城四门举行仪式。到了周朝,皇帝在宫殿 里修建了专门行四季之礼的殿堂,只需在 殿堂内站在东南西北四个位置即可。他要 在不同的季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冬季穿 黑衣,站在西北角;春季穿青衣,站在东 北角;秋季穿白衣,站在西边;夏季穿缙 衣,站在南边。君王拥有最高的权力,但 不能为所欲为;他的职责是遵循“天道”。
• 神我,也就是真正的自 我,是永恒的,独立的, 自由的,渴望得到解脱。
• 数论派对自我和神我的认识标志 着人类的自我意识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他们认识到生命就是苦 (dukkha);生在世俗化的世界 里就是忧伤和痛苦;而越是认识 到这个世界的“苦”,就越是渴 望获得神我,就越想要通过修习 摆脱日常生活的遮蔽,培育一种 更加伟大的自我意识来超越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