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装饰的表现手法

现代陶艺装饰的表现手法
现代陶艺装饰的表现手法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意识的独立和陶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变化和发展过程。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现代陶艺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从传统陶艺中脱离出来,但是基本上是保持传统创作特点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由于艺术工作者长时间受专注陶瓷艺术实用价值的经验模式和日趋狭隘的认识角度的影响,以致在很大范围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陶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停步于实用领

域而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起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陶艺在形态样式上装饰性的突破和材质、色彩、肌理上的变化,开创了一代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然而这些与实用陶瓷形态不尽相同的但又不感觉完全陌生的作品,仍然受到“实用兼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受图案语言的绘画形式所支配。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三种成熟的样式:一是在坚持传统的技艺,讲究制作精良的同时,非常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这一类称为传统陶艺。二是通过创新来追求新意,从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异,追求实验性的效果,即现代陶艺。三是趋重艺术表现性,结合多种艺术手法、风格,探索形式美的各种可能性,笔者把这类陶艺称为前卫陶艺。后两种就是我们习惯命名的现代陶艺。中国现代陶艺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赋予现代人一种富有时代气

息的审美境界,打开了一条表现现代生活个性的艺术通道,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面对着中国现代陶艺繁荣的表面,仍不断暴露出捉襟见肘的难堪和尴尬。同时为了保持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性,不得不思考中国陶艺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定位,以使中国陶艺创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毕加索自1946年起连续两年时间在瓦洛尔从事陶业,在那里他学会了拉坯、施釉和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袁呈燕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一、简述中国传统陶艺 中国的传统陶艺的诞生与发展是以实用为先 导的,因此,中国的传统陶艺必须符合人类心 理的或生理的机能需求。正是这种需求使传统 陶艺极力追求釉面的光洁、无暇.造型的完整、 优美。装饰的富丽堂皇或朴素简练。这种种要 求需要材料和工艺流程规范化。陶瓷工艺品生 产的规范化与审美欣赏的原始化构成了陶艺 最初的传统规范。我们在习惯上把这种陶瓷艺 术称为传统陶艺[1]。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以说传统的制陶工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 展而逐渐进步。在它本身凝聚了人类智慧,而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的文化品格也揭示出东 方传统陶艺最深刻最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 图1 白瓷莲瓣纹陶 中国拥有渊源流长的陶瓷文化,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彩陶文化,还是唐宋以来各大名窑灿烂多姿的制瓷艺术,都极具光芒。如秦代陶俑生动逼真;汉代陶俑优美豪放;唐三彩华丽丰满、富于情趣;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典雅、朴实。尤其是明清两代,制瓷工艺技术空前繁荣,陶瓷制作的分工日益明晰,制作技术更加精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丽、气韵淋漓,绘画技巧成熟,其作品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境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陶艺的历史几乎和绘画一样的悠久,中华民族为世界陶艺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陶瓷艺术传统之中。中国传统陶瓷艺术那高超技艺、娴熟的装饰,以及那完美的造型都表现了创造者的智慧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如(图1)的白瓷莲瓣纹陶体现的就是传统陶艺中的力求完美和精致。中国传统陶艺受传统的影响,着重追求严谨和整齐、刻意求工、力求完美,达到人为加工的完善从而限定在一定的审美标准中没有突破,忽视了材料的自然属性,更忽视了人与陶艺之间的精神关系,而现代陶艺则表现了传统陶艺的否定,以及对传统审美标准、评判标准的的自我突破。 传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曾经发生的和当下正在发生的,等到将来的都可以称作为传统。 二、简述中国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什么?不同的个人都对现代陶艺有着不同的认识,我认为现代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媒介、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强调当代哲学思想、关注人的倩感时间的一种艺术形态[2]。它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与传统陶瓷有着血缘上关系。 现代陶艺是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是从传统陶艺中衍生出来的,现代陶艺中的“现代”一词不仅是指时间上的概念,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和变化,而且是相对的,我们的现代也将成为后人的过去。 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比较晚,自80年代以来,由于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中国现代陶艺才迅速的走出实用美术的价值范畴,更多的打上了反传统的烙印。到了90年代中国陶艺则开始出现了比较纯正的学术探索阶段。中国陶艺家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移用西方现代艺术趣味并不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0136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授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学时: 96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系(部)主任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努力培养引导学生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以生活为创作设计第一源泉的思想,也是培养学生陶瓷绘画能力与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并着决定性作用,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2.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的主导设计思想是创新,教学内容新颖,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理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有机地溶于一体。本课程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行业知识、岗位知识、相关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内容相互融通。 具体理念: (1)、面向职业岗位,关注素质结构 (2)、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职业环境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3.设计思路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的专业课程。它是将的陶瓷釉下彩产品制作、陶瓷釉上彩产品制作、陶瓷花纸设计等课程综合在一起,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课程设计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授课过程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高职人才要求和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突出高职特色,融传统陶瓷装饰、现代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典型工作任务融于一体,将陶瓷装饰与陶瓷花纸设计联系起来,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1)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建议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顶岗实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正文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XXX (地址城市邮编) 【摘要】: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必然包涵了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元素等。所以现代人们时尚的生活理念、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特色等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创作产生影响,这使现代陶艺的表现领域得到了拓宽,语后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材质媒介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促使艺术家追求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影响的研究,可以丰富现代陶艺的创作思路,帮助艺术家创作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趣味、富有时尚元素特色的作品。同时有利于现代陶艺更好的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关键词】:时尚;时尚元素;现代陶艺;审美理念 1 引言 时尚代表了一个时期的风尚,是现在社会最流行与前沿的发展趋势,它体现出了不同时期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反映了现在社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轨迹,它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所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意可见的。而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在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部分的同时,也富含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时尚元素等。所以时尚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及对人们的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影响,也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把时尚元素融入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有利现代陶艺更好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这也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时尚及现代陶艺概述 2.1 时尚定义 时尚是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常常提起,经常的讨论,几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它体现的是独特的个性、大胆的尝试,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美好的心情,并且可以给予人们独特的气质、神韵,使人们得到独特的生活品味。笔者认为时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部分人们追求崇尚的生活,它的影响涉及到人们的服饰个性、行为特征、饮食习惯、居住特色,甚至于情感表达、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有时人们会把时尚与流行的观念混淆,其实时尚与流行并不可以相提并论,时尚是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流行,如果大范围的流行,就没有了时尚的意义。所以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可以看成是一门“艺术”,要善于去主动的追求,并善于用理智的思维去掌握运用时尚的核心理念,提取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本质,来丰富完善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品味,而不是盲目的模仿从众。正是人们对时尚的这种不断追求的过程,促使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2 现代陶艺定义 现代陶艺是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思潮中的一朵奇葩,它带有现代艺术思潮的特性,深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因此,现代陶艺是在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现代艺术思想为主流导向的具有时代符号和语言特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衍成。现代陶艺是世界现代艺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一个支流,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一个反映,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陶艺摆脱了实用性、程式化和功能主义的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7580.html,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作者:李慰椿陈景风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陶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断地延续至今,它体现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神,体现 中国亘古不变的陶艺精神。现代的陶艺就是在传统的陶艺技术中不断发展而来的。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是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文化气息时,为现代人把握文化脉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通道,同时也改变现代人的建设艺术生活。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生活;影响;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29-01 现代的陶艺与传统的陶艺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但现代陶艺并非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或是延伸,现代陶艺可以说是在传统陶艺中不断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得到的,它既有传统陶艺的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的文化气息。中国的陶艺技术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相当的丰富,然而现代陶艺才刚刚在中国露出萌芽,其年代并不长久,但是他的内涵十分的丰富而深刻,它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精神领会等方面与传统陶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了解现代陶艺的本质,明白其特性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成为现代人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现代陶艺的本质特征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带有时代的气息。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艺中抽离出来,这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将陶艺从“器”的概念中抽离出来,挣脱古老的,定型的工艺模式,根据陶艺的内涵,开拓的加以挖掘与发展,具有开拓的精神, 与现代的技术文化融合,创造出不同的陶艺产品,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使陶艺偏离了传统陶艺的轨道,拓展了中国陶艺语言和观念的形态,能过极大限度并且不受束缚的充分展示并能够真实的反映作者的创作情感。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它推动了这种陶艺艺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融合了文化情景,不断地与社会总体的审美贴近,体现出了新的文化审美精神,更加贴近人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现代陶艺在不断的吸收生活文化精华的同时,能够根据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的秉承传统文化的优良艺术,反映出现代社会上人们的本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兴关系。现代陶艺强调个 性化、强调感性、强调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摆脱传统陶艺的束缚,用属于时代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去制作陶艺艺术。这种自由的新的陶艺思想方式成为现代艺术创作者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需要借助于物质材料凝固它的存在。这种物质材料有着最具亲和力的一面,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塑造出蕴含着艺术家审美感情的艺术形象。现代陶艺的艺术形象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物质媒介属性 “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是用他的艺术材料、工具来感觉、体验和选择事物对象的……艺术家不仅是有审美感情的人,且是时时带着他的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从而进入创作构思和实践性创作活动的人”。现代陶艺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艺术家对材料及其性能的认识、掌握以及对其所进行的审美加工。材料不同,审美加工方法不同,艺术作品的面貌随之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物质媒介的特殊审美属性,艺术家们自觉寻找和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方法的材质,以得心应手地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使得物质媒介的天然审美属性得到释放和裸露,构成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美学家鲍桑奎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任何艺术家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这种愉快和能力感当然并不仅仅在他实际进行操作时才有的。他的受诱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的特殊灵感”。现代陶艺的物质媒介性,表现为材质(泥性)、色(釉料)等所表现的审美意义,具体表现为材质美、釉色美等等。 材质美,表现为质地美、纹理美和光泽美等能激起人们美感的自然属性。拥抱泥土,回归本色,是当代众多现代陶艺家的内心渴求,有的在这一方面已有成功的探索和卓绝的成就。(二)技巧性 任何一种艺术,如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需要高超的技巧,这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是艺术创作,就需要这种技巧,正如黑格尔所说:“除才能和天才外,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因为道理非常简单,艺术创作就是一个运用物质媒介作为表现手段和载体,把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象传达出来的制作过程。这种艺术技巧,是艺术技能的表现。 所谓艺术技能,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法的能力。所谓专业技术则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色和使用方法的掌握,而专业技法则指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需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三)形象的单纯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在形象地刻画与塑造中,现代陶艺家们追求着形象的单纯性、唯一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四)意念的完整性与静穆性的统一 意念即艺术形象蕴含的内涵,不是通过某一部位显示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体显示出来,而且造型形象的各部分之间,还必须保持和谐的比例关系,包括上下、左右、主次、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诸多关系。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倘如一个现代陶艺家只重视某一局部的刻划和塑造(比如眼睛),而不注重整体性的塑造,则势必失败。 现代陶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外在形象的完整性,它须折射出灵魂之光。这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形成的程式化的造型方法和装饰规则,正是这种和谐性和完整性的表现,这是众多无名的民间艺人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世代相传,不断地被运用、衍变、丰富与发展,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用这些程式化的创作手法创作的艺术作品,在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3届毕业论文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学生姓名:唐前锋 指导教师:谢和平 职称:副教授 专业:材料工程技术 班级:材料1001班 学号: 10700930115 2013年5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并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对其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类,并对各类陶瓷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从陶瓷的晶体结构、陶瓷的成型与烧结、陶瓷的韧化等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陶瓷材料。通过对陶瓷特性及应用领域的总结,对陶瓷材料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展望,揭示了陶瓷材料的应用方向及发展趋势。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were mor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s of its,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eramics were summarized. And from several forming crystal structure, ceramic and ceramic sintering, toughening,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ceramic materials. The cer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ummary, made a new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reveals the application dire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关键字:陶瓷材料结构成型烧结前景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主要区别是它从过去实用加审美的原则走向纯粹的审美需求同情感表达,它扩充了传统陶艺的审美范畴,把粗砺、残缺、怪异的观念引入陶艺,把特殊的烧成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材料把握所演化出具有个人视觉符号的特点引入陶艺。在这样的前提下,陶艺的技术不会因为实用功能的消失而减弱,反而却是由于个性化技术的提倡而变得复杂而多样化。即从过去单一的被广泛审美认同下形成的普遍技术转变为具有个人符号的个性化的技术。随着时代的跟新,也随着人们艺术思维的提高,慢慢就发展成今天材料与想法的艺术结合。 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 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当代陶瓷的变新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关于现代陶艺在中国又被称为“观念陶艺”、“前卫陶艺”,它的特点陶艺家白明是这样表述的 给人仅仅是观念上的怪便!也是意识失态的转变,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

在室内环境中的展现现代陶瓷艺术

在室内环境中的展现现代陶瓷艺术

目录 1 现代陶艺进入家居空间 现代陶艺是符合家居空间的客观需求 2 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的陈设方式与要求 (1)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多样化的陈设方式 墙面陈设 橱架陈列 台面布置 (2)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达到的要求 统一的风格形式 合理的空间量 3 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与表现 (1)现代陶艺在不同空间区域应用 门廊中的应用 客厅中的应用 卧室中的应用 书房中的应用 厨房中的应用 餐厅中的应用 (2)现代陶艺在不同家居空间风格表现 传统风格中的表现

现代风格中的表现 混合风格中的表现结语

1 现代陶艺进入家居空间 陶瓷艺术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现代的艺术。在历史中,陶瓷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与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陶艺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时尚的艺术,陶冶情操影响心灵,并给人以纯朴、回归自然的感觉,于是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陶艺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环境,出现在家庭办公场所的设计中。 现代陶艺是符合家居空间的客观需求: 家居空间提倡利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性,创造出符合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居室生活环境。现代陶瓷艺术独特魅力与家居空间的广泛协调性,是其走进今日家居空间的良好前提。现代陶艺以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介入家居空间环境,展现家居空间环境的自然化、艺术化和多元化。陶瓷艺术已经逐步成为美化家居空间的一种文化载体,亦是品位不俗的室内环境的点缀与装饰,这既是现今都市人的追求,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2现代陶艺在室内空间中的陈设方式与要求 (1)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多样化的陈设方式 现代陶艺陈设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陶瓷艺术作品在家居空间中的视觉吸引力与心理感染力,选择了恰当的陈设方式,不仅为整个家居空间增加艺术气氛,也彰显现代陶艺的魅力。 地面陈设: 地面陈设的现代陶瓷艺术在布置时应根据空间环境的具体特点,选择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适宜观赏、且不妨碍人们日常活动的位置。①地面陈设的陶瓷艺术品多为体积相对较大的陶瓷雕塑、花瓶、屏风。由于对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数量上应以少而精的要求布置,同时要注意发挥分隔空间的作用。客厅中一般布置较大的落地陶瓷艺术品,在开放式的阳台等公共活动空间中放置落地陶罐、花瓶,这样可使得室内显得大气,也可在厅室的角隅、墙边或玄关入口旁边,以及走廊的两边及尽端等位置放置。现代居室中,大部分的地面都铺设了地砖或木地板,地面陈设时应考虑与地面色彩的关系,避免同类色调的搭配,可以加一个与之造型相呼应的底座,既突出形体又显得更精致与高雅。

陶瓷的特点与鉴赏

陶瓷的特点与鉴赏 陶瓷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期就有粗糙的陶土器具制作,到宋代社会安定的时候陶瓷工艺达到顶峰,中间有唐朝著名的唐三彩,后有元明清的青花,中国陶瓷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陶瓷文化,从外国人称中国为China就可以看出中国陶瓷的影响力。 陶瓷分硬瓷、软瓷、特种瓷,我国主要生产的是硬质陶瓷,其坯体原料的熔剂少,烧结温度高达1380度。高温烧成的陶瓷一般硬度高白度高强度高,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例如高压电瓷高档餐具化学用具淘瓷甘锅等。 软瓷是指在其坯料中加入了较多的助熔剂(如钾钠锂长石等),使烧结温度下降,以降低窑炉的造价和节约燃料成本,一般烧结温度在1300度以下,更多的在1100--1200度之间。这一般民用瓷较多,例如普通的日用瓷,室内建筑用瓷,卫浴用瓷,美术艺术用瓷等。 特种瓷是以金属氧化物含量较多的瓷质。例如高铝、高镁、高钛、高锆、高铍质瓷等,这些特种瓷都各有其特长,耐高温(低温)高压耐磨擦机械强度特高等。一般用在军事上、航天航空、高速切削陶瓷刀具,发动机缸体材料等。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

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中国的陶瓷文化,在各个时代都有显著的特点,总的来说,制陶工艺是在不断进步的。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

陶瓷图案装饰的分类与构图形式

陶瓷图案装饰的分类与构图形式 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无论是宋代的刻瓷,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五彩(古彩)瓷,清代的粉彩瓷,还是近现代的艺术陈设瓷、陶瓷壁画都会看到图案艺术的魅力。它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它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装饰着美伦美焕的陶瓷。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还非常广泛地、深入地影响着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对推动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瓷图案的概念 陶瓷图案是工艺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工艺美术形象。它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在造型、构成、色彩等方面适合于陶瓷工艺和审美目的一种设计形象或装饰纹样。它既是自然形象的“浓缩”和“升华”,又是一种受陶瓷用途、造型特点、瓷土、釉彩烧制温度等工艺限制和规律性极强的艺术形象。就陶瓷这种工艺载体应用来说,可分平面体图案和立体图案。平面体图案通俗讲的是指在平面物体上所设计的装饰纹样。如在瓷板、瓷盘、陶瓷壁面等等上面的设计图案。立体图案是指具有三维空间的瓷器物体上所作的图案造型、构成、色彩设计。如在瓷瓶、陶艺、镶器、瓷柱等上面所设计的图案。 陶瓷图案装饰按照其所装饰纹样主题来分为:几何图案、花卉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风景图案。 几何图案是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图案纹样。从大量的传统青花瓷、粉彩瓷上的装饰可以看出,装饰在口沿、颈、足部连续式的辅助纹。如回纹、龟背纹、菱形方格纹被大量地采用,它与器物的造型很协调,具有统一而又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 花卉图案主要是把大自然的花卉进行变形和换色,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加以夸张、减化、取舍、修饰使形象更简练、完美、生动、特征更明显,使其造型和色彩更富于理想化。如我们常在瓷瓶、罐腹部或肩部绘变形牡丹、莲花、菊花、并配缠枝卷草纹。 人物图案是把人物形象、动态、服饰进行概括提炼、夸张、和谐有机的配合,设计出的装饰图案。在设计人物图案时,我们不但要了解人物的自然属性,如男、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囊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首先下力气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为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标准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课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三学期 占有学分:6分 1 前言 1.1 课程描述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Photoshop绘图软件的操作,并能使用绘图软件来表现设计思想,表现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交流。着重培养建筑装饰从业人员的常用绘图软件设计表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Photoshop绘图软件概述,绘图软件的工具与运用方法,表现图的构图、实用透视作图法与色彩,设计草图表现技法,以及其它各种绘图软件表现技法等五部分组成。 熟悉表现图的构成要素,理解各表现技法的具体要求,掌握分类表现技法和技巧,具有能选择运用适宜的表现技法进行设计表现;具有对表现图的明暗、色调、材质的分析与表现能力,具有表现图透视与构图的能力,具有快速地表现其设计构思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设计岗位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直接配合的相关课程是:《建筑装饰效果图》等课程。 1.2 设计思路 设置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根据2012版教学计划。 服务项目:本门课在专业中的主要工作项目是提供设计方案、施工资料。 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系统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课业资源:这门课实施所需相关资料如:教材、规范、多媒体课件、设计方案案例、教学软件以及绘图工具等。 评价方式:是理论考试+过程考核+成果考核。 总控学时:96课时(理论32课时,课内实践64课时) 2课程学习目标 1)熟悉Photoshop绘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2)表现图的构图、实用透视作图法与色彩; 3)具有绘制表现图透视图线稿的能力;

宋代陶瓷艺术的特点

陶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也是中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瓷器鉴定当然也是文物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陶瓷工艺在唐、五代“南青北白”的基础,在当时商品流通、城乡庶民生活及官廷御用的合力推动下,其产量与质量都超越前代。 在花色品种和纹饰图案上,宋代陶瓷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形成自由奔放、雅俗共赏的时代风格。宋代的陶瓷生产遍及各地,南北皆有名窑,其中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均窑为北宋时“五大官窑”是专供皇家用品的窑场,规模较大,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并与活跃的民窑相辉映,开创了宋代陶瓷“南北各异”、“官民有别”的多元格局。 宋代陶瓷的艺术成就以烧造定窑的白釉印花、耀州窑的青釉刻花盒划花、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彩盒白釉秞上划花、清泉窑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为标志,而黒釉的兔毫、油滴、剪纸镂花等新兴品种与装饰手法的出现,也代表着此一时期陶瓷工艺的巨大进步。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 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 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内容摘要:在黑白装饰画设计与创作中,对于技法的灵活掌握与恰如其分的选择,是能否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视觉形象的重要方面。文章认为,除了不断从自然的形态中摄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外,更应该着重考虑如何生动地将视觉形象呈现于画面中,以使画面上的每根线、每个块、每个空白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点线面明暗关系工具肌理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艺术,它以黑白两色为造型手段,通过点、线、面组合来表现形象,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通过概括、提炼、归纳和抽象,人们将丰富的色彩最大限度地简化为黑与白两大元素,使它具有简洁、纯朴、充满活力的美,并产生独特的魅力。它吸收了版画艺术的风格及图案的格律节奏,是将有形与无形相互补充,并把装饰与自然融贯一体的黑白装饰画种类之一。黑白装饰画制作方便、工具简单、效果明显又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 装饰画设计中,技法的表现是装饰语言的技巧再创造,画面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符号、每一个元素的组合、每一个形象的处理,技法都是相当重要的。不同的造型特征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要引入恰当的表现技法去体现。 1.点绘法。在黑白装饰画技法中,点绘是主要手段之一。点有很多种,不同的点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可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利用点的大小、疏密、轻重、聚散,表现黑、白、灰的色阶,从而表现明暗、光影和层次。当它做大小渐变以及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时,能够产生静止、夸张、运动等多种感觉。点的疏密、聚散,不仅可以表现出浓淡,而且可以表现立体感。以点的疏密来强调、表现立体感时,将会增强形态的趣味性和形式美感。用点塑造出来的物象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细密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2.组线法。线是黑白装饰造型中极有情感和表现力的形态要素,线自身的刚柔曲直、长短粗细、浓淡枯润、抑扬顿挫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排列上,有平行排列、非平行排列。平行排列,有等距排列、不等距排列和渐变排列等。在排列组合上,线可从粗到细,可有规则地粗细交替,也可无规则地粗细交替变化。在排列方向上,可垂直、水平、倾斜和不同方向排列或交叉组合。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缓急等排列,可以形成空间、体积和构成感。 3.剪影法。剪影法是模仿民间剪纸效果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装饰艺术,能刻画出既有条理又非常概括的图形。剪影法要求形体间穿插合理,主要以粗线和面为造型语言,黑白相互转换变化,相互衬托,有着浓厚的北方民间艺术风格,一般多用来表现人物、动物、花卉植物等题材。 4.综合法。综合法是把点、线、面三者有机地运用在同一画面中,运用不同形状的点,粗细、曲直等各异的线,大小、方圆等不同的面,进行装饰画创作。纯线条的组合看来未免缺乏厚重之感,而单纯的色块则过于平板。综合技法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复杂的画面层次。在指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熟练使用疏密、虚实等形式美法则来增强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效果。 5.光影法。明度的两极是白与黑,中间是程度不同的各种灰色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光影法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注重光影、明暗关系的处理,能很好地表现画面空间感和实体感。 6.平光法。平光法不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而是把物象本身的固有色的明度作为处理黑白、明暗关系的依据。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平光法注重图形本身的塑造,有外形清晰、明确的特点。 7.拓印法。拓印法巧妙利用如植物自然生长的纹理变化,根据画面需要把叶、草、树皮等拓印到纸上,再进行整理补绘,制作出富有美感的装饰图形。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这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1.2现代陶艺的由来与发展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覆盖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的高速技飞速发展,以致产生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和其他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 一、对陶瓷材质的认知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陶艺创作的基本材料是粘土。在古代我们的先民把制陶称为“埏土”、“搏埴”。远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在偶然中发现火的威力可以改变泥土的性质。并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它帮助人们逐渐摆脱了野蛮生活,向文明社会迈进。先民们通过长时间制陶经验的积累,虽然对泥性的掌握已经是得心应手,但他们仅把制陶视为一种生存技能,而缺失对泥土材质本身进行深度挖掘。 当现代艺术观念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对艺术的认知和追求也发生了改变,陶瓷的材质特性也进一步被挖掘。特别是在对待黏土的态度上,现代陶艺家较之传统陶瓷匠人对黏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认为黏土是现代陶艺创作的物质载体,因此陶艺家十分重视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黏土的自然特质。 二、对创作形式的追求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实践中掌握制陶的经验。但传统陶瓷艺术在工艺上一直以追求实用性、装饰性、工整性、规则性为终极目标。因而在形式上容易给现代人单调、呆板的感觉。传统陶瓷种类庞大,有日用器皿、祭祀明器等,具体的可分盘、瓶、罐、碗、壶、动物、人物等等,但器物无论造型上如何变化,从功能上看,主要还是追求实用性。考古材料研究表明,人类早期的陶瓷造型都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先前可能是利用自然物体略加改造就作为器物使用,尔后就摹拟形象造型;因而传统陶瓷造型多数是摹拟当时某些植物形态成型,少数摹拟动物、人物和器物成型;再以后,就在原有器皿造型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逐渐摆脱自然形象或参照自然物体的部分形象,加以改进和再创造,使之更实用、美观。如:传统的鸡头壶、冬瓜瓶、柳叶瓶、芭蕉瓶等等,以用来美化人的生活,并带来美的享受,并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典范。 三、对个性追求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