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钠溶液直接合成冰晶石的研究

合集下载

铝的生产过程

铝的生产过程

铝的生产流程1、矿石提取氧化铝工艺从矿石提取氧化铝有多种方法,例如: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等。

拜耳法一直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氧化铝总产量的95%左右。

70年代以来,对酸法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尚未在工业上应用。

1.1、拜耳法系奥地利拜耳(K.J.Bayer)于1888年发明。

其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温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

溶液与残渣(赤泥)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便得氧化铝成品。

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溶液称为母液,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

拜耳法的简要化学反应如下:由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条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温度。

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

现代拜耳法的主要进展在于:①设备的大型化和连续操作;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③节省能量,例如高压强化溶出和流态化焙烧;④生产砂状氧化铝以满足铝电解和烟气干式净化的需要。

拜耳法的工艺流程见图1。

拜耳法的优点主要是流程简单、投资省和能耗较低,最低者每吨氧化铝的能耗仅3×106千卡左右,碱耗一般为100公斤左右(以Na2CO3计)。

拜耳法生产的经济效果决定于铝土矿的质量,主要是矿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矿石的铝硅比,即矿石中的Al2O3与SiO2含量的重量比来表示。

因为在拜耳法的溶出过程中,SiO2转变成方钠石型的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1.7SiO2·nH2O),随同赤泥排出。

矿石中每公斤SiO2大约要造成1公斤Al2O3和0.8公斤NaOH的损失。

铝土矿的铝硅比越低,拜耳法的经济效果越差。

直到70年代后期,拜耳法所处理的铝土矿的铝硅比均大于7~8。

湿法磷酸副产物制取冰晶石综述

湿法磷酸副产物制取冰晶石综述

的氟化铵 溶 液 。同时 ,析 出 的二 氧 化 硅 经洗 涤 、干
燥后 得 到 白炭 黑 。
高浓 度氟 化铵 溶 液 和铝 酸 钠 溶液 反 应 就 能 制
得 冰 晶石 。制 取 冰 晶石 时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将 铝
酸钠 溶 液 和 氟化 铵 溶 液 反应 ,即可 生成 冰 晶石 结
2010年 12月 第 37卷 第 6期
云 南化 工
Yunnan Chem ieM Technology
Dec.2010 Vo1.37.No.6
湿 法磷 酸 副产 物 制取 冰 晶石 综述
匡 家 灵
(云 南 三 环 中化 化 肥 有 限公 司 ,云 南 昆 明 650113)
摘 要 : 目前 国 内 湿法 磷 酸副 产 的 四氟 化 硅 气 体 主要 用 水 吸 收 得 到 氟 硅 酸 或 进 一 步 加 工 为 氟 硅 酸 钠 ,只 有 少 量 用 来 生 产 氟 化 铝 、氢 氟酸 和 冰 晶石 。主 要 介 绍 国 内 外用 湿 法 磷 酸 副 产 物 生 产 冰 晶 石 技 术 ,分 析 对 比各 种 技 术 的优缺点 ,提出湿法磷 酸副产物 的综合利用思路。
关键词 : 湿法磷 酸 ;副产物 ;氟 ;冰晶石 中图 分 类 号 : X7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4—275X(2010)06-0068-O4
湿法磷酸生产 过程 中副产 的四氟化硅 ,一般用 水 吸收就可得到 氟硅酸 ,再将氟硅 酸制成氟硅 酸钠 。 但 氟硅酸和氟硅 酸钠 的市 场容 量有 限 ,且 都 为粗加 工产品 ,不只经济效 益较差 ,而且不 能合理有效利用 氟硅 资源 。因此 ,当前磷 肥 行业 的 主要 目标 和任务 是 :在 发展磷肥 生产 的同 时 ,如 何 综合 利用 好 氟硅 资 源 、治理好 含氟废气 和废 水就显得尤 为重要 。

冰晶石

冰晶石

冰晶石工艺氟化盐作为铝电解的熔剂,对于铝电解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冰晶石和氟化铝能否正常供给,决定了铝电解生产能否延续.铝用氟化盐主要是指冰晶石和氟化铝,冰晶石是炼铝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助熔剂,每吨铝约消耗30~50公斤冰晶石.它可使融熔浴的融点降至1000℃以下,还可作农作物的杀虫剂、搪瓷乳白剂、玻璃和搪瓷生产用的遮光剂和助熔剂、树脂橡胶的耐磨填充剂,还可用于铝合金、铁合金和沸腾钢的电解液及砂轮的配料等.随着我国铝工业的发展,冰晶石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国内生产人造冰晶石的方法目前主要是沿用50年代从苏联学来的传统的湿法生产工艺.其缺点是污染环境比较严重,原材料价格昂贵,成本高.我国也曾引进瑞士和法国采用的氢氟酸或氢氟酸和氟硅酸的复合酸加氢氧化铝和食盐生产方法,并进行过生产试验,但因母液处理困难而未进行推广.因此,寻找新的冰晶石生产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 国内外生产冰晶石的工艺方法1.1 纯碱氟铝酸法(又称湿法)湿法是将萤石和硫酸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加入内热式反应炉,使萤石和硫酸反应生成HF 气体,然后用水吸收得到浓度为27 左右的氢氟酸,经脱硅制成精酸,再将氢氧化铝料浆、纯碱溶液加入反应槽中,控制剩余酸浓度为0.5~1.5g/L,反应完成后,溶液流人到盘式真空过滤机进行过滤,滤饼在转筒中干燥脱水,即可得到人造冰晶石,产品包装入库.按如下主要化学反应生成:CaF2+H2SO4=2HF+CaSO4AI(0H)3 + 6HF= H3A1F6+ 3H2O2H3AlF6 + 3Na2CO3=2Na3AlF6+ 3CO2+3H2O国内大多数氟化盐厂采用该法生产冰晶石.其优点是工艺成熟,技术可靠;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条件恶劣、劳动条件差、原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只能生产低分子比(NaF:A1F3)冰晶石,也是湿法工艺明显的不足之处.1985年,我国湘乡铝厂对该法进行了改进,以食盐代替纯碱进行了工业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进后的工艺与原有工艺相比在设备材质要求及耗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而且可以生产高分子比冰晶石.1.2 干法干法是用气态氟化氢在400 ~700℃下,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氟铝酸(H3A1F6),然后在720℃的高温下与氯化钠或纯碱反应合成冰晶石.无论湿法还是干法合成冰晶石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中间物料氟化氢气体或氢氟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给生产设备材质的选择及环境保护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3 磷肥副产法回收氟的再利用一直是磷肥工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回收含氟废气如果找不到有效的利用途径,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磷肥副产法合成冰晶石工艺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磷肥工业的难题,而且为冰晶石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新路.该法不仅能够制备高质量的冰晶石产品,而且还可以副产具有多种用途的白炭黑产品.利用磷肥副产合成冰晶石的工艺可以分为两类:氟硅酸法和氟硅酸钠法.2.3.1 氟硅酸法氟硅酸一氟化铵中间产物法是将10~12%的氟硅酸溶液用17~18%的氨水中和,氨水的加入量以控制溶液的pH 在8.0~8.5之间为准,保持搅拌反应1h,然后用压滤机分离形成的氟化铵溶液和硅酸,分离得到的氟化铵清液用硫酸调节pH至5.0~5.5,将其送入冰晶石合成槽,加热至90~95℃,保温15min,加入化学计量95%硫酸铝溶液,加完料后,迅速升温至80~85o C,加入化学计量105%的硫酸钠,保温搅拌反应45~60min,控制合成液的最终pH=3.0.经离心分离除去硫酸铵母液后,将含20%左右水的冰晶石于100~ll0℃下进行气流干燥,即得产品.2.3.2 氟硅酸钠法该法是利用钠盐溶液吸收含氟废气得到的氟硅酸钠来合成冰晶石的.按照工艺路线的不同,该法可分为氨一硫酸铝一食盐法、纯碱一铝酸钠法及氨一铝酸钠法.其中氨一硫酸铝一食盐法是在弱碱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设备不需要特殊的材质,产品质量较好,但液量大,比较适合小规模的生产.这里主要介绍氨一铝酸钠法.氨一铝酸钠法是将磷肥厂含氟废气回收制得的氟硅酸钠,加适量水配制成含氟浓度在50g/L左右的溶液,于强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氨水至pH值8.5~9,此时硅胶即完全析出.滤除硅胶,滤液加稀硫酸,调整pH 至5.5,加热至90℃以上,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固体硫酸铝,反应0.5h后,再加入净化的氯化钠溶液,继续搅拌lh使反应完全.反应如下:Na2SiF6+ 4NH4OH = 2NaF + 4NH4F +SiO2· nH2O4NaF+ 8NH4F + A12(SO4)3+ 2NaCl=2Na3A1F6+ 3(NH4)2SO4+ 2NH4Cl此时,pH一般下降至l~2,再用氨水调至3~ 4,冰晶石即沉淀析出.静至沉降后,用清水反复漂洗至pH为6~7,然后在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再经干燥得产品.日本中央硝子公司最先于美国专利披露了这一方法,该法的特点是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材质要求不高,且反应产生的氨及部分母液可循环利用,产品质量好分子比高,适合较大规模生产.氟硅酸法与氟硅酸钠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反应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对设备材质的要求不高,且我国磷肥副产品基本上以氟硅酸钠为主,另外氟硅酸钠货源充足、原料易得,因此该法也适合非磷肥厂家生产冰晶石.1.4 碱法)按一定的比例配料,经焙烧、粉碎、浸取后与硫酸铝反应碱法是将纯碱、荧石、硅砂(SiO2而得.CaF2+ Na2CO3+ SiO2= 2NaF+ CaSiP3+CO2↑12NaF+ Al2(SO4)3=2Na3A1F6+ 3Na2SO4碱法的优点是可以克服湿法生产过程中的若干不足之处,例如:湿法需要高质量的萤石精矿粉,全过程对设备腐蚀严重,有害气体和污水对环境危害较大;碱法生产过程中,上述缺点70%即可,全部设备可用钢制,无任何有害气体和污水.都可克服.使用的萤石含CaF2碱法的缺点是由于氟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仅4%左右,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溶液,煅烧时需要提高碱的配比,生产不易掌握,这是迄今没有大型工业碱法生产装置的主要原因.不过将来高质量的萤石精矿短缺时,有朝一日会用碱法利用低品位萤石生产冰晶石,以满足电解炼铝对冰晶石的需求.1.5 煤矸石法煤矸石法是用煤矸石(高岭土)生产人造冰晶石的新方法,是专利人多年来在生产一线中发明的高新专利技术.该专利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其优点是原料价格较低,资源丰富易得;生产成本低而经济效益可观;生产中的母液可以闭路循环使用,无环保危害.“废碴”即石膏、粘土碴等都是制造水泥的原料,尤其是该生产工艺,可以生产高分子比和低分子比的人造冰晶石,高分子比人造冰晶石达到出口外销的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该工艺一改传统的原料,采用煤矿废料煤矸石作为产品中铝的来源,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造福一方、利国利民的项目.该技术使冰晶石生产的成本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这无疑会大大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增强了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有煤矸石、芒硝、萤石资源的地方生产,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生产技术较传统生产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冰晶石的清洁化生产向前迈了一大步.对环境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可贵的贡献,在冰晶石行业是一场革命.因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技术.1.5.1 生产方法的原理将含有30 以上氧化铝的高岭土(粘土)粉碎后在高温下焙烧.然后用硫酸浸取,过滤生成硫酸铝溶液.其化学反应式:A12O3+ 3H2SO4=Al2(SO4)3+ 3H2O硫酸铝与氢氟酸和硫酸钠(芒硝)作用生成人造冰晶石(Na3A1F6),其化学反应式:A12(SO4)3+ 12HF+ 3Na2SO4= 2Na3AIF6+6H2SO4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生产的人造冰晶石,其产品质量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产品.1.5.2 工艺过程(1)氢氟酸的制备首先用硫酸和萤石粉制成浓度为27%左右的氢氟酸,然后用纯碱溶液除掉其中的氟硅酸,制成精酸备用.该工序目前大多数生产冰晶石的厂家都是相同的.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是成熟的工艺过程.(2)用粘土和硫酸制备硫酸铝该工艺过程亦是有多年的生产实践,也是成熟的工艺过程.然后再将芒硝用水溶解与已生成的硫酸铝混合均匀,经过滤制成硫酸铝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备用.(3)合成冰晶石按照化学分子比例,将上述制成备用的两种溶液同时加入合成槽.在不断搅拌下即生成冰晶石,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生成合格的冰晶石产品.其母液(稀硫酸)循环使用.根据上述的三步法专利发明人用不同地区的高岭土(粘土)作过多次试验,都能制成国标一级品和优级品的冰晶石.在国内某地的试验中,用当地产的粘土和芒硝制成的冰晶石经过抚顺铝厂中心化验室化验,结果证明,用该专利技术完全可以生产出国标一级品和优级品的冰晶石.。

冰晶石用途

冰晶石用途

冰晶石的用途和特性冰晶石是一种稀有的卤化物矿物,主要成分是氟铝酸钠(Na3AlF6),它在自然界中很少见,曾经在格陵兰岛西海岸伊维图特的大型矿床中发现,但该矿床于1987年枯竭。

冰晶石有着无色至白色,也呈褐色、微红色,很少有黑色的颜色,通常是块状的,粗粒状的。

它的硬度为2.5-3,密度为2.95-3.0 g/cm3,折射率为1.3385-1.34,具有弱的热释光和荧光性质。

冰晶石在电解铝工业中的用途冰晶石在电解铝工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氧化铝(Al2O3)的溶剂,用于精炼铝。

氧化铝是从铝土矿(Al2O3·nH2O)中提取出来的,它的熔点很高,达到2000-2500°C,这意味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加热和保持其液态。

冰晶石可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使其在900-1000°C就可以溶解,从而节省了能源和成本。

冰晶石和氧化铝的混合物称为电解质,它被装在一个大型的钢制槽中,槽内有一个碳质阴极和一个碳质阳极。

当通入直流电时,电解质就会发生电解反应,氧化铝分解为金属铝和氧气。

金属铝沉积在阴极上,氧气与阳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这就是霍尔-埃鲁法(Hall-Héroult process),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铝的方法。

冰晶石在其他领域中的用途除了电解铝工业外,冰晶石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例如:作为橡胶、砂轮等产品的耐磨填充剂,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

作为搪瓷乳白剂,使搪瓷表面呈现出乳白色的光泽。

作为玻璃遮光剂,使玻璃具有防紫外线和隔热的功能。

作为金属熔剂,用于焊接或锻造一些难以溶解的金属。

作为农作物的杀虫剂和农药,对付一些危害作物的虫害。

作为制造烟花的原料之一,使烟花呈现出黄色的火焰。

冰晶石的替代品和人工合成由于天然冰晶石资源十分稀缺,而且开采成本很高,电解铝工业需要大量的冰晶石作为助熔剂,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冰晶石的替代品或人工合成的方法。

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使用氟铝酸钾(K3AlF6)或氟铝酸钙(Ca3Al2F12)等其他含氟化合物作为助熔剂,它们与冰晶石有相似的性质,但价格更低。

铝灰资源化利用生产冰晶石的原理

铝灰资源化利用生产冰晶石的原理

铝灰,听起来像是某种高冷的物质,其实它是炼铝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别看它不起眼,它里面还藏着不少可以“变废为宝”的宝贝呢!冰晶石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铝灰是怎么变成冰晶石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化学知识:在一定条件下,铝灰里的铝元素可以转化为冰晶石。

这个过程有点像魔术,把不想要的废渣变成了有价值的东西。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先把铝灰里的铝氧化物提取出来,然后用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和它“玩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铝氧化物就变成了冰晶石。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控制。

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原料纯度……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所以,想要从铝灰里“变”出冰晶石,还得有一套过硬的技术才行。

这就是铝灰资源化利用生产冰晶石的原理啦。

是不是觉得挺神奇的?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变废为宝”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只要我们用心,没准儿哪天就能从某个看似无用的东西里找到隐藏的价值呢!
1。

烧碱法生产液体铝酸钠的工艺研究

烧碱法生产液体铝酸钠的工艺研究

烧碱法生产液体铝酸钠的工艺研究张小霞【摘要】将颗粒状(为了混料均匀,如果选用片状的氢氧化钠,需要粉碎后进入配料工段使用)氢氧化钠与铝钒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经450~500 ℃煅烧0.5 h,再经溶解、过滤、洗涤、精制得到合格液体铝酸钠.本工艺采用低温煅烧,常压溶解的方法生产液体铝酸钠,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设备简单,损耗低,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并且避免了液体烧碱法生产铝酸钠时的炉内粘接现象;采用自制高效脱硅剂对铝酸钠进行脱硅,可得到高质量的铝酸钠.经精制后的低硅铝酸钠可以进入结晶工序制得氢氧化铝,或用于"氢氟酸-铝酸钠法"和"氟硅酸钠法生产冰晶石"工艺的生产原料,具有较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0(027)013【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固体氢氧化钠;铝钒土;铝酸钠【作者】张小霞【作者单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3.1液体铝酸钠主要用于结晶氢氧化铝,或用于“氢氟酸—铝酸钠法”、“氟硅酸钠法生产冰晶石”工艺的主要原料,对于液体铝酸钠的分解机理和分解动力学研究,文献多有报道,而对于生产液体铝酸钠的工艺研究详细报道还很少。

本工艺以固体烧碱和铝矾土为原料,采用低温煅烧,常压溶解的方法生产液体铝酸钠,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设备简单的特点。

并且采用自制高效脱硅剂对铝酸钠进行脱硅,可得到高质量的液体铝酸钠。

氢氧化钠,采用GB 209-2006标准优等品;铝钒土,采用YB/T5057-93标准优等品;石灰,采用HG/T 2504-1993标准优等品;碳酸钠,采用 GB 210-92标准优等品。

根据化验分析氢氧化钠和铝钒土成分含量,进行配料,在固体混料器中按配比混合均匀,在马弗炉内450~500℃煅烧0.5 h,生成杂质成分含量较高的固体铝酸钠,再经溶解、沉降分离洗涤、精制得低硅铝酸钠。

合成工艺对氟铝酸钠结晶性状影响的研究_张明海

合成工艺对氟铝酸钠结晶性状影响的研究_张明海
氢氟酸对生产设备抗腐蚀性有较高的要求硫酸的生产消耗自然资源氢氟酸及硫酸的制备过程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氢氧化铝纯碱等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资源的大量消耗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 1008-7524( 2001) 07-0009- 03
IM & P 化工矿物与加工
IM & P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1 年第 7 期
为正常生产时的熔剂。冶炼铝的生产要求冰晶石 在低温区域有较快的熔化速度, 在高温区域有较 低的熔点和较小的高温热离解。
图 2 为不同合成工艺冰晶石的热工艺特性曲 线。由图 2 知不同合成工艺的冰晶石的热工艺特 性存在差异, 这与冰晶石的分子比、结晶性状、杂 质种类、杂质含量等有关。
理论上和专利报导氟铝酸钠的合成方法还有 氟硅酸法、直接合成法、碱法、碳化法等, 但尚未见
#9#
#试验研究#
IM & P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1 年第 7 期
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工业化生产的文献报道。 3 实验
( 1) 物相分析: 用北京大学生产的 BD98 型 X 射线衍射仪进行 XRD 分析, 结果见图 l。
加热保温 0. 5h 和 10h 后, 粘土卤盐法冰晶石 的 XRD 曲线与图 lc 基本相同, 但主次衍射峰的
强度均增强。衍射强度增加证明有单斜晶系的冰 晶石转变为等轴晶系。XRD 分析表明主矿相仍 然是等轴晶系。
加热保温 10h 后氨化法冰晶石的 XRD 曲线 与图 1d 差异 较大。单斜 晶系 冰晶 石的 特征 峰 1. 94强度的积分值由 937 降至747, 而等轴晶系冰 晶石的特征峰2. 92强度积分值由零变为1 033, 成 为最强峰。XRD 分析主矿相 属于等轴晶系的冰 晶石。证明氨化法合成的冰晶石为单斜晶系, 加 热保温后晶形容易由低级晶族向高级晶族转变。 5 结论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年总目次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年总目次

1 6 5 2 2 5 2 5 5 4 5 6 5 5 5
6 5 1 6 9 1 6 3 2 6 9 2
预处理提高浮选金 回收率试验研究 制备辉钼矿超细微粉试验研究 硫化锌精矿 中铟 的赋存及提取工艺概况
新型有机抑制剂 S N在黄铁矿浮选中分离毒砂 红 透 山不 同性 质 的深 部 矿 石 的选 矿 试 验 研 究 石煤提钒离子交换工艺研究
改性蛭石粉体填充 P 6 A 6微观结构及性能影响研究 5 7 1 鲳 紫色玉髓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呈色机理研究 卯 ∞ 1 5 2 卯 碱石灰烧结法处理含钾砂页岩的试验研究 天然辉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与抗菌沸石的研究 煤系蒙脱土的改性及其结构表征 纤维水镁石的分散性基础研究
选 冶 工 艺 某低 品位铅锌矿 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新型抑制剂 D Z在铅 锌 分 离 中 的试 验 研 究
正 电性硅藻土助滤剂及其吸附过滤作用研究 膨润土在废水处理 中的应用与展望 凝胶型有机膨润土制备工艺研究 碳化法从巴盟菱镁矿 中提取高纯氧化镁
6 9
我国三水铝 石铝 土矿 的矿 物学 特征 研究 紫杂铜电解 阳极 泥中贵金属的回收 5 , 5 m H 9 斑岩型铜钼矿混合浮选优化试验研究 矿业环保 三门峡市矿 山环境 问题初 步研究 矿山开发过 程中地质灾害的产生及 其预防措施
兴隆庄矿高效 洁净煤生产技术 国内领先
订 正
蒙脱石的钠 化改 性 深切怀念本 刊前 主编康玉身研 究员
伯胺 阳离子捕 收剂 的密度泛 函理论研究 某铁矿提高精矿质量 的试验研究 化学精炼提 A 在大冶有 色公 司的实践 g 低 品位软锰矿制备硫酸锰的工业试验研究
降低综采放顶煤工作 面原煤灰分和含矸率 非金属矿专 用浮选机研制 成功 稀土停产保 价凸显联 盟效 应 云南腾冲瑞 滇铁 锌矿 高效采矿方法研究 《 矿产保护与利用) 0 8年 总 目次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