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多篇)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目录第一篇: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第二篇:**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第三篇:某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第四篇: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第五篇: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正文第一篇: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部门围绕“农业富民”发展目标,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等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全县新发展莲藕6000亩(其中沙地莲藕100亩,藕蟹混养100亩),全县达到17000亩,主要分布在三义寨、仪封乡、城关乡等乡镇;新发展桑蚕3000亩,全县达到8000亩,主要分布在固阳镇、东坝头乡、葡萄架乡、城关乡、闫楼乡和孟寨乡;新发展辣椒4000亩,全县达到xx0亩,主要分布在仪封乡和孟寨乡;新建食用菌大棚3000座,全县达到4449座,主要分布在城关乡、三义寨乡、仪封乡和东坝头乡,新建各类蔬菜大棚1000座,全县达到3200座,其中日光温室大棚xx余座,主要分布在红庙镇、城关乡、仪封乡、许河乡、葡萄架乡、东坝头乡、小宋乡等乡镇。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亮点一:红庙镇夏武营在夏武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第2 页共23 页及附近周边村xx亩土地全部发展蔬菜种植,建日光温室40多座,其他多以小拱棚为主,创出了“平安蔬菜”这个品牌。

XX年以来,夏武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土地这一制约因素,转变蔬菜生产发展方式,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我县的三义寨、张君墓、固阳、南彰、许河、仪封、城关等多个乡镇发展蔬菜种植基地8个,面积达到5000亩,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亮点二:三义寨乡以薛楼、康寨、南马庄等村为主发展莲藕9000多亩;以康寨、侯寨、白云山、南马庄等村为主发展食用菌大棚1000多座。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的基础和前提,对我国的改革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些年,我国农业的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

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改变,农业种植的结构性矛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所以,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已经成为了目前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可以根据地区、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的不同,对农业种植方式进行合理的改善,最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使当地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加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平衡发展,以及农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平衡都非常有利。

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不但稳定了市场上粮食、蔬菜、水果的价格,也满足了种业种植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

有利于将现代化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也能够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对于农业种植的引导政策不够完善我国对于农业生产一直都很重视,而且相继出台了很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无论是在税收、农业技术,还是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这些努力有很多都是指针对某一地区,或者是只针对某一种农作物,缺少整体上的引导。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整体的政策,农业生产要根据市场实时的供需关系进行及时的调整。

但现在有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者,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当季农作物的潮流,这就出现了下一季农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而国家对于这一问题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够科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与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整方式的科学性。

可我国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策略受到了实施地区和实施方式等实际情况的影响,很多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反馈资料当中,都很明显的缺少科学性。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种植业结构已经面临着许多挑战。

农业生产模式的单一化、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因此,对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农业发展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当前,农业生产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的价格却没有相应上涨。

因此,农业生产效益严重不足。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就难以扭转当前的局面。

2.保护和治理环境不合理的农业种植结构已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

过度施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必须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改变过度耕种以及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做法,保护和治理环境。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

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扩大农村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

这将间接满足农民的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优化种植结构将过度依赖单一作物的种植调整为以多元化种植为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通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掉粪污染。

种植绿色农产品也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且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加强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减少对水、土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减缓和适应。

同时,还可以加强环境治理,减少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推动农村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农业深加工、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促进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五、总结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资源保护和治理、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措施的综合采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环境治理、农村经济发展等目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向您汇报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农业产业现有结构的问题进行的调整和优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现将此次调整的目标、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汇报。

一、调整目标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发展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提高生态农业的比重,减少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措施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方式和现代化养殖技术。

2.加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投资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4.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

三、成效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效:1.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能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农作物种植结构逐渐优化,畜牧业和水产品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加大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投资力度,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大全五篇)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大全五篇)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大全五篇)第一篇: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一、土地的获取:一般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1.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2.土地流转政策是鼓励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3.流转的方式:合作、入股、联营、转换、出租、转让、互换、转包等。

4.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5.受让方在流转期间内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流转合同到期或者为到期由承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时,受让方有权获得相应补偿。

6.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签订一式四份流转合同。

二、调查蔬菜的生产与消费:1.近年来,蔬菜的人均消费从数量上稳中有降,但存在诸多的不平衡。

2.20年来,我国居民对蔬菜的直接消费总量相对比较稳定。

3.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物消费结构为:粮食、蔬菜、肉类、家禽、水产品、鲜蛋,调查报告《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4.目前我国食用蔬菜达到数百种,普通栽培的有50-60种。

蔬菜的消费主要是鲜菜,最常见的25种菜是:白菜、洋白菜、菠菜、油菜、芹菜、韭菜、空心菜、大葱、菜花、胡萝卜、葱头、生姜、莴笋、蒜头、蒜苔、豆芽菜等。

5.绿色蔬菜消费方兴未艾: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初期绿色食品蔬菜开发较少,每年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产品数仅占全国绿色食品数的5%左右。

6.从数量上看,国内需求总量增长趋缓,目前供大于求,一些大路蔬菜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今后蔬菜的需求在数量上的增长潜力已经不大了。

7.从品质上看,蔬菜的供应尚未满足当前人们蔬菜消费日益增长多元化、多样化、营养化、保健化的需求,今后蔬菜产业的一个方向就是以品质为中心,注重研究消费需求,建立蔬菜品质标准体系,开发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绿色蔬菜。

8.兰州高原夏菜:兰州处于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形成了优良品质,每年的5-10月份盛夏季节产。

2024年葫芦种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葫芦种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葫芦种植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葫芦种植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旨在了解葫芦种植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为种植者、经销商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 调研方法本调研报告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查、访谈和数据收集。

通过对各种渠道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得出了本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3. 市场现状分析3.1 产量和种植面积根据调查数据,葫芦种植业的产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葫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使得产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葫芦种植面积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增长10%。

而葫芦的总产量在同期内平均每年增长8%。

3.2 主要种植区域目前,葫芦的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XX省、XX市和XX市。

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葫芦的生长,因此种植者在这些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3.3 供需关系葫芦种植业的供需关系较为平衡。

由于葫芦的广泛应用,市场对葫芦的需求量稳定增长。

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市场上的葫芦供需关系基本保持平衡状态。

4. 市场发展趋势4.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葫芦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现代人对健康、环保和原生态的需求推动了葫芦种植业的发展。

4.2 产品品质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葫芦种植者在产品品质上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通过选用优质种子、科学管理和绿色生产方式,葫芦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4.3 市场多元化葫芦作为一种多功能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装饰用途,葫芦还可以用于制作乐器、医药和工艺品等。

这种多元化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葫芦市场的发展。

5. 市场前景鉴于葫芦种植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预见葫芦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未来几年内,葫芦种植业有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给种植者、经销商和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机会和收益。

6. 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葫芦种植市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澧县农业调研报告

澧县农业调研报告

澧县农业调研报告澧县农业调研报告澧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部,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县市。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澧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一、澧县农业现状分析1. 农业产业结构澧县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包括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主要板块。

种植业以水稻、蔬菜和水果等为主,养殖业以猪、牛和鱼等为主,农产品加工业以粮食加工、蔬菜加工和畜禽产品加工为主。

2.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澧县农民普遍采用较少农药和化肥的种植养殖方式,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但仍有部分农民未完全按照标准操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

3. 农业机械化水平澧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犁耕、播种、施肥等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

然而,一些小农户还存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重要性。

二、澧县农业发展问题分析1. 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澧县部分农民素质较低,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科学种植、养殖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2. 农业投入不足澧县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改良、农机设备更新和农产品加工能力有限。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强农产品加工的研发和推广。

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澧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主体不明确等。

政府应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制定相关政策规范,保障流转主体的权益,推动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三、澧县农业发展方向探讨1.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澧县可以通过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农产品、培育特色农产品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强化科技支持政府应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为农民提供科学、高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3.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澧县可以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提供多样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闲置。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范文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范文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范文【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了广东省XX县和XX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当地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品种、种植技术等情况。

2. 问卷调查:针对中药材种植户,设计了问卷,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中药材种植规模:根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中药材种植规模呈现出以下特点:小规模种植户居多,占总数的80%以上;种植面积多在10亩以下,仅有少数种植户达到数十亩;中药材种植以农户种植为主,一些规模较大的中药材企业也逐渐兴起。

2. 中药材种植品种:调研结果显示,中药材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黄芪、人参、当归、川芎等。

其中,黄芪种植最为普遍,占总体的40%以上。

而其他一些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较小,品种单一,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中药材种植技术:通过对中药材种植户的调查显示,中药材种植技术相对滞后。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普遍缺乏科学管理,对种植技术了解不足,导致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影响市场竞争力。

4. 中药材种植市场:中药材种植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中药材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大多只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能力。

中药材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量大,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的议价能力较弱。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2.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 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 建立中药材种植联合体,整合资源,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综合效益。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当前中药材种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中药材种植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种植规模小、种植技术滞后、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

只有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民素质、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完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推动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
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
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
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
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
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
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
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
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
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
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
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5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
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
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51.2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
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
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
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
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
面积扩大。201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5年
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
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5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5年增加2.57万亩,增幅
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5年增加1.48万亩,增幅
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5年粮食、经
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5年的
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
和26.16:73.84。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
分别达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
夏扩秋”效果显著。三是经作内部结构变化大。通过经作结构的调整,
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
业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
的比重由2015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15年的23.7:
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
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15年蔬菜面积较2015年增加了10.12
万亩,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发展。一是全
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
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到5.18万亩,新发展蔬菜1.5万亩,
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达到7
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生产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
千亩密刺黄瓜生产基地,以平堡为主的千亩反季节西甜瓜生产基地,
以刘川为主的千亩洋葱生产基地,以东湾、乌兰为主的万亩辣椒生产
基地,以及高扬程灌区10万亩早熟洋芋生产基地,乌兰河靖两千亩
绿头萝卜基地和永新千亩大蒜基地等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瓜菜专
业化基地生产格局。二是实施和完成农业建设项目。2015年以来,
我县申报实施农业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3718.66万元,其中:国
家投资2185.9万元,地方配套195.4万元,自筹1325.28万元。通
过项目带动,温室蔬菜种植、枸杞栽培、旱作农业等一系列优势高效
栽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深
加工能力。已建成长河食品、神农米业、白塔精淀粉、三农源脱水蔬
菜、阳光蔬菜保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个,其中省市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12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投资规模1.8亿元,完
成订单农业13.5万亩,带动农户4.45万户。目前枸杞、籽瓜深加工
生产线项目正在积极申请立项。四是不断加快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
设进程,向标准化发展。已建成东湾大坝和刘川张滩两个无公害蔬菜
生产中心示范区和北湾、平堡、乌兰、糜滩、五合、北滩等10个示
范点。同时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突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
绿色食品资格和品牌的申报认定。我县生产的茄子、辣椒、洋葱、青
刀豆、双孢菇等14种农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今
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三)基地建设逐步加快,规模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一是搞好30
万亩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2015蔬菜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无
公害优质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8万亩。二是进行10万亩籽瓜基地建
设。示范推广籽瓜栽培10.5万亩,完成高湾无公害籽瓜产地认定工
作。三是狠抓5万亩枸杞基地建设。从宁夏农科院等地引进、繁育宁
杞1、2、3号等优良品种,在北滩、五合、东升、靖安等乡大面积
示范推广种植,全县枸杞栽培达到4.88万亩。四是高产高效模式化
栽培示范面积稳中有升。2015年达到13.56万亩,其中洋芋种植8.5
万亩。完成地膜覆盖14.28万亩,示范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1.013万亩,2015年达到6.1万亩。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明晰,种植业结构逐步
优化,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