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毒品犯罪 正文

合集下载

2019法考必备考点:毒品犯罪

2019法考必备考点:毒品犯罪

2019法考必备考点:毒品犯罪一、毒品犯罪(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为保护公众健康,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毒品犯罪要求数量较大。

多次进行的累计计算。

走私毒品,是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

走私入境型的走私毒品罪,以毒品到达我国领土内时为既遂,否则为未遂。

贩卖毒品,是有偿转让毒品的行为,既可能是获取金钱,也可能是获取其他物质利益并不要求一定要求营利,即是换钱而不是赚钱。

单纯购买毒品的行为并不成立本罪,但为了出卖而购买的,属于贩卖毒品罪的预备行为,可能同时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吸毒者之间互相交换毒品不成立本罪。

毒贩之间为了调剂各自毒品数量和种类而交换的,成立本罪。

运输毒品,运输行为使毒品离开原处或者转移了存放地的,则为既遂;而不以到达目的地为既遂,但必须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具有关联性。

为了自己吸食,将毒品从甲地带往乙地的,不认为是“运输”。

制造毒品:不仅包括非法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和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也包括以改变毒品成分和效用为目的,用混合等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

为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分装毒品(即量的精制)也属于制造毒品。

以牟利为目的向吸毒的人有偿提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的认定为贩毒。

明知是走私贩卖毒品的人还向其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不论有偿无偿均成立贩毒罪。

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采双罚制。

自然人主体要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可以成为贩卖毒品罪的主体;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

2.责任形式为故意,不要求营利为目的: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是毒品,但不要求具体认识到毒品的名称、化学成分、效用等具体性质。

行为人对毒品的种类认识发生错误,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

误将假毒品当作毒品贩卖的,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不成立犯罪。

明知不是毒品而欺骗他人说是毒品获取利益的,成立诈骗罪。

试论毒品走私犯罪案件侦查

试论毒品走私犯罪案件侦查
阵地和主 战场 。
包括尼 日利 Biblioteka 、加 纳 、肯 尼亚 、苏 丹和 南非等 五
国接 壤 的 边 境 地 带 。 它 的 “ 头 产 品 ” 是 大 麻 。 拳 仅 南 非 的大 麻 种 植 面 积 , 就 超 过 了 8 2万 公 顷 。 此 外 , 非 洲 还 是 世 界 毒 品 贩 运 活 动 的 主 要 中 转
度 地 防 止 毒 品 入 境 。 ”
近 年 来 , 我 国海 关 确 立 西 北 、西 南 、 东 北 、 东 南 关 区 主 战 场 的 定位 和 “ 出西 北 、 固西 南 、 突 巩 强 化 东 南 、 防 御 东 北 ”“四大 战 场 ” 的 缉 毒 战 略
外毒 品对 我 国形成 “ 多头入 境 、全线渗透 ”的复
3 贩 毒 团 伙 不 断 分 化 组 合 , 品渗 透 呈 多 元 . 毒
化 发 展
2 滥 用 新 型 毒 品 人 数 呈 快 速 上 升 的趋 势 . 近 年 来 , 国滥 用 苯 丙 胺 类 和 氯 胺 酮 等 新 型 我
毒 品 的人 数 有 2 . 万 人 , 占2 . % 新 型 毒 品滥 41 13 。
4 毒 品 走 私 手 段 显 得 更 加 灵 活 多 变 . 毒 贩 运 毒 线 路 变 化 不 定 , 来 藏 匿 毒 品 的 部 用
3 毒 品 暴 利 的 诱 惑 与 刺 激 ,导 致 一 些 地 方 走 .
私 毒 品 活 动 猖 獗
国 内 外 毒 情 的 客 观 形 势 和 我 国物 流 、客 流 的 快 速 增 长 , 使 我 国 面 临 的 毒 品 走 私 形 势 日趋 严 重 。2 0 年 全 国 海 关 侦 办 走 私 毒 品案 件 9 起 ,到 01 4 2 0 年 已经 上 升 到 3 8 ; 2 0 年 , 全 国 仅 有 l 08 7起 05 4

试论西部地区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及禁毒方略

试论西部地区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及禁毒方略

西 部 地 区 临 近 世 界 上 两 个 最 大 的毒 源 地 “ 三 角 ” “ 新 月 ” 这 两 个 毒 源 地 的 毒 品 通 过 绵 长 的 陆 地 边 金 和 金 ,
境 线 不 断 渗 透 进 入 我 国西 部 地 区 , 西 部 地 区 首 先 成 为 毒 品 过 境 的 受 害 地 , 时 , 逐 渐 形 成 消 费 市 场 。 西 使 同 又
禁 吸 强 戒 的 力 度 ,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的 实 施 创 造 良好 的社 会 治 安 环 境 将 是 西 部 地 区 面 临 的重 要 任 务 之 一 。 为
问 题 大 量 增 加 。 通 过 对 一 些 地 区 的 典 型 调 查 , 破 获 的 刑 事 案 件 中 有 4 % 与 涉 毒 有 关 , 获 的 刑 事 作 案 成 在 o 查
维普资讯
总第 6 2期 2O O 2年 6月
甘 肃 政 法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n u I s t eo oi c lS in ea d La o r a fGa s n t ut fP l a ce c n w i i t
Ge e a n r lNo. 62
Jn. 2 O u ,O 2
试 论 西 部 地 区 毒 品 犯 罪 的 严 峻 形 势 及 禁 毒 方 略
李 作斌
( 肃 省 公 安 厅 , 肃 兰 州 7 0 0 ) 甘 甘 30 0
摘 要 : 章 分 析 了 西 部 地 区 毒 品 犯 罪 的 严 峻 形 势 后 , 为 针 对 西 部 毒 品 犯 罪 的 特 殊 性 , 须 紧 密 结 合 西 部 地 区 的 自 身 文 认 必
Absr c : t a t Anay i g t e s ro iu t n o r g c i s i s i a, e a t l ont u a , n t e fg f t e e l sn h e ius st a i f d u rme n we t Ch n t ri e p i s o t t t i o h c h h hto s i h c a a trsis we mu tc n c e e wi e fat e fwe t Chia, c n he n t n ra g m e t tc l o e h r ce itc , s o ne tt s t t e urs o s h h h n a to t a i a a r n e n ,a k e b t t ol h h s f c n e r o ft e p o lm , o l tl ole i,O t r vde a g o o i nvr n e tf rwe tCh n ura e a d t o to r b e c mp ee y s v t S o p o i o d s ca e io m n o s i a. h h l Ke y wor s: ug; d Dr P o biin o u r hi t fDr g o

毒品犯罪心理

毒品犯罪心理
6、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毒品犯罪者对本身行为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常常伴随着从毒品犯罪意识开始到犯罪行为实施后的整个过程。对毒品犯罪者而言,从犯罪意识的形成、犯罪行为的完成直到犯罪证据的被查实,恐惧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在公安人员的盘问、查缉时,这种心态特别明显。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常见为手足无措,贼眉鼠眼,目光游离不定,举止生硬僵直,手足不时颤抖,屏息静气,脸色发白,浑身直冒冷汗等。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逛街、买东西时,总怀疑别人在监视、跟踪,担心犯罪行径被人发现,总是小心谨慎地处世。而且对人、对事敏感多疑,有时外部出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刺激也会令他紧张不已,特别是在海关、边防检查口岸进行例行检查时,他们的表情会异常地严肃、紧张;当检查人员的注意力转移时,其脸上的神情才会放松,出了关口,才会如释重负地大出一口气。毒品犯罪特别是吸毒者也能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后果,有时主观上也想尽快终止这些不良行为,远离毒品,从而产生了难以摆脱的恐惧感。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毒品犯罪者因情绪影响而作出的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反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最为普遍。有的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认知能力低下,明辨是非能力差。同时,学校、家长也未能很好地针对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规律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导其成长,从而造成了他们人格、心理的缺陷,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不相符合,由情绪上的敌对性导致心理上的逆反性。主要表现有:法律不允许的事,学校、家长不允许的事他偏要去做,专门对着干。有的人,包括一些成年人,明知沾染毒品是危害国家、社会以及本人的,却依然参与制毒、吸毒的犯罪活动,陷入罪恶的深渊。
2、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毒品吸食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也叫成瘾性。这种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吸毒者的身体和心理上。无论鸦片、海洛因,还是大麻、可卡因等的毒品,都是程度不同地使人形成瘾癖的物质,是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管制的物品。成瘾性是毒品区别于一般毒物的重要依据,其中尤以海洛因的毒害性和成瘾性最大,可卡因、吗啡次之,鸦片相对少些,其他兴奋剂、致幻剂类毒品的成瘾性也不小。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往往很难戒除。即使戒毒后,复吸率也很高。

论述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论述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论述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的成因及对策摘要】2000年以来,西北大部分地区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增加明显,甘肃省已经被国家相关禁毒机关认定为西北地区毒品问题最严重的省份。

由于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吸毒贩毒一体化、境外流入量大、新型毒品猛增、人员结构复杂等,造成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极其艰难,所以针对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的侦破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预防与查处并重的侦查策略,使禁毒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贩毒案件;原因;对策近年来,甘肃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因素和经济发展状况,毒品犯罪案件不断增多,该省少数民族占人数比例大,交通运输路线特殊,使得省内禁毒工作步履维艰,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禁毒力度,大力打击甘肃省毒品犯罪活意义重大。

一、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成因分析(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境外渗透从地缘环境上看,在西北五省中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版图的中心,地处陇海、兰新两条铁路大动脉的中段,是贯通东西的重要走廊。

甘肃省与多个省份相接,比如青海省、陕西省和内蒙古、新疆、宁夏自治区等,再加上甘肃省有河西走廊,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客观上为毒品犯罪运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运输通道,在甘肃省中,兰州和临夏等地方毒品犯罪尤为严重。

甘肃省毒品犯罪案件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毒品区——“金三角”地区与中国西南边境较近,而甘肃省距离中国的西南地区相邻。

有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缴获“金三角”区域鸦片4.46吨,上升33.1%,约占全国总缴获量的75%。

另外,仅云南省2013年缴获的冰毒片剂余额9吨,比上年增加了25%,我国毒品来源的威胁主要是“金三角”地区所种植的毒品。

二是与甘肃有很大联系的“金新月”地区。

该地区毒品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而且产量也是具有非常高的特点,该地区所产出的毒品会很快的从我国西部地区流入,从而会很快的进入到中国内地。

(二)新型毒品增长趋势迅猛90年代以前,甘肃省毒品犯罪主要以贩卖海洛因为主,2000年以后,新型毒品开始传入,吸食摇头丸、K粉、合成型毒品的人员不断增多。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毒品的分类与危害姓名:陶红艳班级:电讯3班一、摘要: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本文从毒品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二、关键词:毒品种类危害三:正文:(一)毒品的概念与分类毒品一词原意是指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精神药品包括:抑制剂(巴比妥、戊巴比妥、瓦尔米等)、兴奋剂(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和幻觉剂(麦角酸二乙酞胺、二甲基色胺等)。

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比如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婴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而世界卫生组织WTO将当成毒品使用的物质分成八大类: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类和致幻剂类。

(二)几种主要毒品的危害1、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等,系草本类植物婴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即生鸦片,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

吸食时,将熟鸦片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里,翻转烟锅对准火苗,抽吸燃烧产生的烟。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一般说来,最初抽吸几口鸦片烟会令人不舒服,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但紧接着便会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

长期吸食鸦片可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消退,尤其是破坏人体胃功能和肝功能及生育功能,可引起新生儿先天畸形,死亡率高。

吸食鸦片者消瘦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瞳孔缩小,失眠,对事物都无感知。

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公开查缉

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公开查缉

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公开查缉作者:彭艳丽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11期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俗称缉毒侦查,在缉毒案件中会用到很多的侦查措施,包括一般的侦查措施和特殊的侦查措施,一般的侦查措施如询问、鉴定等,特殊的侦查措施并不是对所有的案件都适用,但是在缉毒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如公开查缉。

公开查缉在缉毒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很广泛。

据统计,云南省每年缉获的毒品中有60%来自公开查缉,其中缴获易制毒化学品的90%来自公开查缉。

随着公开查缉的广泛应用和贩毒手段的不断变化,公开查缉自身的不足也随之暴露,本文探讨一下公开查缉在毒品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开查缉在毒品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开查缉力量薄弱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较长,和世界三大毒源地的其中两个靠近,这也是我国毒品问题严峻的原因之一,这也决定了边境地区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堵源截流,金三角地区的西南边境,金新月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堵源截流的主战场在西南边境和西北边境。

仅云南就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拥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而且多有自然屏障,来往边境线的山沟便道纵横交错,每一条道都有可能成为运毒路线,很难控制数千公里的边境线。

即使投入全部的警力,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也不可能全部得到控制,何况目前很多的地方缉毒警察的编制不足,设备装置落后,还要从事缉毒的其他工作,如收集情报、侦查破案和协助破案等。

(二)公开查缉中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公安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安科研投入、科技创新,形成以现代科学技术、高精尖设备、信息化系统支撑公安工作新格局,但整体来看公开查缉的整体科技装备还有待提高,缉毒犬的驯养、使用还很有限。

但从警力不足的实际出发,科技强警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随着毒品犯罪隐蔽性的加强,只有加大查缉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查缉效率。

(三)公开查缉中发现、提取和固定证据的问题公开查缉一般在交通要道、公共运输工具上进行,现场人员多,情况复杂,在查获毒品后,还要及时追查藏匿毒品的携带人,而及时发现、固定和提取证据是查缉工作的难点。

毒品犯罪量刑的若干问题 看

毒品犯罪量刑的若干问题 看

毒品犯罪量刑的若干问题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严重,历来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

多年来司法实践已形成了一些毒品犯罪量刑的共识和经验,但如何在毒品犯罪量刑中贯彻罪刑均衡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罚当其罪,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拟就毒品犯罪量刑中常见的重要问题作一粗略分析,以期与大家共同探索毒品案件量刑疑难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毒品的数量与量刑毒品数量直接反映出毒品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对定罪、量刑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某些毒品犯罪中,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毒品数量具有犯罪构成要件意义,未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就不能定罪。

但整体上看,毒品数量对量刑的影响比对定罪的影响更大,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毒品数量与量刑的关系也是更为突出的问题.毒品数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重要情节。

刑法分则根据毒品数量大小,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

确定了毒品数量,就可以直接依据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找到对应的法定刑幅度。

如果毒品系同一种类的,确定毒品数量的方法较为简单,可以直接相加,累计计算。

如果毒品系不同种类的,特别是有新类型毒品的,如何确定毒品的数量就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目前,我国明确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已有240多种,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更多达600余种,涉案的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

但刑法典只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规定了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3种常见毒品的数量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制定的《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进一步对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大麻、可卡因、吗啡、度冷丁、盐酸二氢埃托啡、咖啡因、罂粟壳8种毒品,明确了“数量大”、“数量较大”的标准。

但是,对于大量的新类型毒品,司法解释尚未规定量刑的数量标准和换算方法。

不同种类毒品的换算,要求确定某一种类的毒品作为基准物。

在美国,大麻是最流行的毒品,市场占有量最大,美国便以大麻作为毒品换算的基准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_________ 江西警察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论毒品犯罪 系 部: 法律系 中 队: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起讫日期: 江西警察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警察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I

摘 要 被世人称为“幽灵、瘟疫、魔鬼”的毒品,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吸毒易使人形成瘾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持有毒品往往具有强大的经济诱惑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毒品大有泛槛之势。毒品的泛滥,不仅会严重威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严重败坏社会风尚,直接导致或诱发各种犯罪。鉴于此,毒品犯罪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大社会公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制止毒品泛滥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打击毒品犯罪已成为各国司法机关所共同面临一项严峻的任务。本文结合国外和我国的毒品犯罪的历史、现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了自已的观点。文章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系统回顾了我国毒品犯罪的历史,并对东西部毒品犯罪状况加以比较分析,得出他们的异同。其次从社会道德风尚、经济因素、政治行为角度分析了我国的毒品犯罪的成因。再次分析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与防范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毒品犯罪;成因;分类;治理预防 II

Abstract Narcotic drugs named as ghost,pestilence and devil definitely suffer human health and life. Narcotic drugs which are easy to be addicted are overflowing globaly because of having huge profits from smuggling,traffic transport and drug-making. Over-flowing drugs not only threate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suffer people's health,but also undermine social prevailing custom and cause directly crimes. It is well known internationally that drugs crimes axe big malignant tumours in society. Preventing narcotic drugs from overflowing is the shared hope in the world. Combat against drugs crimes is important task for judicail organs of all countrie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his view in the thesis by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drugs crim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content of thesis is as follows: Part one: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global drugs crimes,then systematically looks back the drugs crimes history of our country,analyzes comparative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and concludes their differences. 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rugs crimes from social prevailing custom,economy and governence,and then shifts to the causes in China. Then it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types of drugs crime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gainst drugs crimes in a comprehensive and preventive way.

Keywords: Drugs crimes; Cause; Type; Countermeasures and Prevention II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 一、我国毒品犯罪现状................................................................................................ 1 (一)东部毒品犯罪现状.................................................................................... 1 1、制贩“摇头丸”案件不断发生.............................................................. 1 2、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犯罪严重.................................................................. 2 3、东部地区非法走私毒品出境的现象还很严重。.................................. 2 (二)西部毒品犯罪现状.................................................................................... 2 1、境外毒品从南北两个方向向西部地区渗透加剧.................................. 2 2、西部地区已形成了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 3 3、西部地区的麻黄素和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出渠道严重...................... 3 二、我国目前毒品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3 (一)巨额利润的刺激........................................................................................ 3 (二)开放的空间和方便的地理条件................................................................ 4 (三)国际贩毒活动影响和渗透........................................................................ 4 (四)大陆吸毒人数日益庞大............................................................................ 4 三、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 5 (一)毒品种类不断更新且传播极快................................................................ 5 (二)毒品犯罪的国际化.................................................................................... 5 (三)武装贩毒、枪毒同流................................................................................ 6 (四)毒资洗钱形形色色.................................................................................... 6 四、我国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与防范........................................................................ 6 (一)应将禁毒提升为重要的国策.................................................................... 7 (二)实行统一领导、强化综合治理................................................................ 7 (三)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建立三级预防体系................................................ 8 (四)提高缉毒的设施和装备的水平................................................................ 9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