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零件热处理

合集下载

热处理中的轴承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中的轴承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中的轴承热处理技术轴承是机械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轴承的热处理技术是制造高品质轴承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讨论热处理中的轴承热处理技术。

1. 热处理的定义和目的热处理是指将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和形状,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在轴承的热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淬火、回火、正火和表面强化等方法。

而这些方法选择的依据则是轴承所要求的性能和工作条件。

2. 淬火技术淬火是一种将金属加热至高温,然后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的目的是将钢的组织变为马氏体,增加硬度和强度。

在轴承的热处理中,淬火主要应用于内、外圈和滚子等零件的加工。

淬火后的零件硬度高、耐磨性好、抗疲劳性能强。

但另一方面,淬火的缺点是易产生裂纹和变形,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轴承淬火的过程中,需经过多次淬火和回火操作,以减少材料的内部应力和变形,从而保证轴承的品质。

3. 回火技术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将零件再次加热到中低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后产生的内应力和提高零件的韧度和韧性。

在轴承的热处理中,回火主要应用于内、外圈及滚子等零件,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提高零件的韧性。

回火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材料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来决定。

4. 正火技术正火是指将零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持续保温,最后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的目的是使零件的组织达到均匀化,提高零件的强度和韧性。

在轴承的热处理中,正火通常应用于轴承外壳零件的加工。

正火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性能进行确定,以达到设计要求。

5. 表面强化技术表面强化是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用于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的物理、化学、热力学或机械层。

表面强化一般分为热处理、渗碳、硝化、电火花加工和喷涂等。

NO.6轴承热处理知识讲义

NO.6轴承热处理知识讲义

BLSX4型炉(铁路货车轴承套圈渗碳)

适用于G20CrNi2MoA(电渣重熔) G20CrNi2Mo、 G20CrNiMoA 、 G20CrNiMo钢制铁路货车轴承套圈渗碳热处理一次淬、回火。 渗碳炉装盘工位器具的要求:
主 要 尺 寸 mm (长× 宽×高) 560 ×560 ×50 540 × 540 × 390 490 × 490
KH750/12滚筒炉热处理生产线
设备型号:KH750/12 淬火炉功率: 60KW 滚筒直径: 750 mm,12个螺旋 回火炉型号:KAL1000/8 功率:40KW 滚筒直径 :1000 mm,8个螺旋 生产率:110~180 kg/h 前清洗机功率:48kw 热油槽功率:36kw 后清洗机功率:18kw 加工范围:钢球5~30mm,滚子:≤30mm
钢的热处理原理(续)




钢的淬火:将钢加热至临界区(Ac1 或Ac3)以上 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使过冷奥氏 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的一种操作方法。 其目的:1)提高工件硬度和耐磨性 2)与回火配合获得所需要的机械性能 钢的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 度后, 以一定的方法冷却到室温的操作方法 其目的:1)减少或消除内应力 2)稳定组织、稳定尺寸 3)根据工件不同的技术要求,获得所需 要的 组织和性能。
RJGD-200辊底式电阻加热炉

总功率:200KW Ⅰ:68kw Ⅱ:68kw Ⅲ:30kw Ⅳ:34kw 额定电压:Ⅰ:116V Ⅱ:116V Ⅲ:107V 平均生产率:275kg/h 有效工作尺寸:6100×650×200mm 最高温度:950℃ 加工8000型套圈滚道向上、7000型、9000型 轴承内外圈大边必须向下,加工轴承套圈的外 径小于120mm以下必须采用装盘。

JBT 8566-2008 滚动轴承 碳钢轴承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 8566-2008 滚动轴承  碳钢轴承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ICS 21.100.20 J 11JB滚动轴承 碳钢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Rolling bearings ―Bearing parts made from carbon steel―Specifications for heat-treatme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前 言本标准代替JB/T 8566-1997《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和JB/T 8569-1997《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 8566-1997和JB/T 8569-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并把JB/T 8566-1997和JB/T 8569-1997加以合并(1997年版和本版的封面及首页);——增加了渗碳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A);——修改了检验方法(1997年版和本版的第5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健熠、郑晓敏、王智勇、范围广、仇亚军、屠国青、梁林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 8566-1997;——JB/T 8569-1997。

I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滚动轴承 碳钢轴承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符合GB/T 699-1999中的45钢或性能与之相当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的轴承套圈锻造或锻造退火和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以及10、15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含碳量和力学性能与其接近的碳钢制造的碳钢球的渗碳和淬、回火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钢制轴承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

对有特殊要求的轴承零件以及其他用途的碳钢球,应按产品图样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轴承钢球的热处理方法

轴承钢球的热处理方法

轴承钢球的热处理方法
轴承钢球是工业生产领域中经常使用的轴承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钢球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以下是轴
承钢球的热处理方法。

一、车床球体修磨
在生产过程中,轴承钢球需要经过一定的车床球体修磨,以达到一定
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车床温度和钢球
的真圆度,保证加工精度。

二、碳化处理
碳化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钢球的硬度,耐磨性和抗压能力。

这个过程包
括渗碳和回火两个步骤。

首先,将轴承钢球放到加热炉中进行渗碳处理,使钢球表面形成一层碳化层。

然后将钢球放入回火炉中进行回火,以消除碳化层的脆性,提高钢球的强度和韧性。

三、淬火处理
淬火是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的关键步骤。

淬火时,先将轴承钢球放
入加热炉中进行均热处理,使钢球表面的温度达到淬火温度。

然后将
钢球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使钢球表面迅速冷却,形成马氏体,提高
钢球的硬度和强度。

四、极负载加工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用途的轴承钢球,还需要进行极负载加工。

极负载加工是一种高温高压加工方式,可让钢球表面形成一层合金硬质层,提高钢球的耐磨性和负荷能力。

综上所述,轴承钢球的热处理方法包括车床球体修磨、碳化处理、淬火处理和极负载加工。

通过这些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轴承钢球的硬度、耐磨性和抗压能力,从而保证轴承的稳定运行。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

滚动轴承的‎热处理目的:提高滚动轴‎承强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同时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是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磁等特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Th),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一般是随炉‎冷却),退火可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塑性,消除内应力‎等。

正火(Z),它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鱼切削性‎能。

淬火(C),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温度,保温后放入‎淬火剂中冷‎却,是温度骤然‎降低。

淬火可增加‎金属的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回火,它是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冷却。

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高温回火,中温回火以‎及低温回火‎。

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调质,即是所说的‎淬火加高温‎回火,这样可以得‎到所需的强‎度和韧性。

经过调质处‎理的钢一般‎叫调质钢,多指中碳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

钢中的主要‎金相组织:奥氏体(A)它是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较‎铁素体强,机械性能随‎含碳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它是固‎溶体,所以不论含‎碳多少,塑性都很好‎,而且无磁性‎。

碳素钢在7‎27°C以上平衡‎组织中才能‎看见奥氏体‎,在有些合金‎钢中,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在室温下也‎能得到奥氏‎体。

铁素体(F)它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极‎小,所以也叫纯‎铁体。

其性能也与‎纯铁极为相‎似,即强度、硬度很低,塑性韧性很‎高,在768°C一下又磁‎性。

渗碳体(Fe3C),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高达6‎.69%,晶格结构很‎复杂,其硬度大脆‎性大,强度低塑性‎几乎为零。

普通轴承钢热处理知识

普通轴承钢热处理知识
畸变
畸变量超过规定
退火组织不均匀,切削应力分布不匀淬火加热温度高;装炉量多,加热不均;冷却太快和不均;加热和冷却中机械碰撞
提高退火组织的均匀性,进加去应力退火工序,降低淬火加热温度;提高加热和冷却的均匀性,在热油中冷却或压模淬火,消除加热和冷却中机械碰撞等,采用上述措施后畸变量仍超过规定,可采用整形方法
采用热配碳酸钠水溶液,温度<35℃,或增加碳酸钠水溶液浓度15~20%
表面缺陷
氧化、脱碳、腐蚀抗严重
炉子密封性差:淬火前工件表面清洗不干净或有锈蚀;淬火温度或保温时间长;锻件和棒料的脱碳严重。
改进炉子密封性,淬火前工件表面清洗干净,在保护气体炉中加热或涂3~5%和不应有锈蚀,硼酸酒精,盐炉加热淬火后零件需清洗干净
普通滚动轴承
1.预备热处理
退火组织中对轴承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铬钢轴承再结晶退火加热规范
退组织检查、退火缺陷及防止办法
铬钢轴承锻件的正火工艺
铬轴承钢正火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2.最终热处理
铬钢轴承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
GCr15和GCr15SiMn钢轴承零件的淬火加热温度
GCr15和GCr15SiMn加热保温时间
各种淬火介质应用情况
轴承零件常用的淬火冷却方式与方法
轴承零件淬火后的质规范
稳定化热处理
3.感应热处理
GCr15钢制308轴承套圈感应热处理工艺
套圈在传送带式炉中加热与感应加热的经济和技术比较
感应加热与电炉加热的技术经济指标
钢球淬火加热与保温的温度和时间
1)降低淬火温度;2)按材料标准控制碳化物不均匀程度;3)提高退火质量,使退火组织为均匀细粒状珠光体
显微组织
>6~7级托氏体组织

国外机械行业的轴承热处理方法的参考

国外机械行业的轴承热处理方法的参考

国外机械行业的轴承热处理方法的参考热处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的加工质量以致最终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同时热处理又是机械行业的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大户。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热处理热处理生产形成的废水、废气、废盐、粉尘、噪声及电磁辐射等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热处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清洁热处理(或称绿色环保热处理)是发达国家热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为减少SO2、CO、CO2、粉尘及煤渣的排放,已基本杜绝使用煤作燃料,重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少,改用轻油的居多,天然气仍然是最理想的燃料。

燃烧炉的废热利用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燃烧器结构的优化和空-燃比的严格控制保证了合理燃烧的前提下,使NOX和CO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及真空热处理技术替代盐浴处理以减少废盐及含CN-有毒物对水源的污染;采用水溶性合成淬火油代替部分淬火油,采用生物可降解植物油代替部分矿物油以减少油污染。

(2)精密热处理精密热处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结构尺寸,利用物理冶金知识及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检测技术,优化工艺参数,达到所需的性能或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充分保证优化工艺的稳定性,实现产品质量分散度很小(或为零)及热处理畸变为零。

(3)节能热处理科学的生产和能源管理是能源有效利用的最有潜力的因素,建立专业热处理厂以保证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是科学管理的选择。

在热处理能源结构方面,优先选择一次能源;充分利用废热、余热;采用耗能低、周期短的工艺代替周期长、耗能大的工艺等。

(4)少无氧化热处理由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替代氧化气氛加热到精确控制碳势、氮势的可控气氛加热,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得到提高,热处理缺陷如脱碳、裂纹等大大减少,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留量减少,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机加工效率。

真空加热气淬、真空或低压渗碳、渗氮、氮碳共渗及渗硼等可明显改善质量、减少畸变、提高寿命。

滚动轴承渗碳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滚动轴承渗碳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滚动轴承渗碳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说到滚动轴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它那种在机器里转来转去的模样,简直是每天都能看到。

说实话,轴承的工作就像是人们平时走路,轻轻松松,却又必不可少,缺了它,机器怎么能顺利运转呢?不过,轴承虽小,却肩负着大任务。

它们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频繁地转动,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所以,制作这些轴承的材料可不是随便选的。

现在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材料,就是渗碳轴承钢。

说到渗碳轴承钢,嘿,那可就有意思了。

什么是渗碳?这可是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

简单来说,就是把钢材表面通过加热的方式,让碳元素渗入钢材表面,让钢材表面变得更加坚硬,就像给它穿上一层铁皮一样。

这样一来,钢材就不容易磨损,承受的压力也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渗碳处理就像是给轴承穿上了一件超强的“铠甲”,使它在面对高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时,依然能“挺胸”应对。

就像咱们平常工作时,戴上了防护装备,安全感满满,做事也能更有底气,不怕任何挑战。

可是,渗碳处理的工作可不能马虎。

温度控制得特别重要。

要想让钢材表面吸收足够的碳,但又不至于把它弄坏,这个温度控制的精确度简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想象一下,一不小心把温度调高了,那钢材表面就可能烧焦,硬度反而下降;反过来,温度不够,那碳渗透得就不深,钢材的表面保护性也大打折扣。

所以,做热处理时,炉子的温度就像厨师掌握火候一样,既不能火大了,也不能火小了。

然后说到时间,哎呀,渗碳处理的时间长短也得控制得恰到好处。

过了这段时间,碳渗透得足够深,钢材表面就会变得硬得像块石头。

但如果时间不够,碳没渗透到位,那钢材的表面就软了,哪能承受得住那些机器的高强度负荷啊?可以说,这就是一场时间与温度的“拉锯战”,每一步都得精准到位,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好吧,咱们聊了这么多处理过程,别以为就这么简单,等着。

咱说,渗碳钢轴承的工作环境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们通常都得在高速运转、重负荷、或者极端环境下工作。

哪怕你给它加了装备,它还是得经得起各种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冷 炉冷至650℃后出炉
2~5
2~4 时间/h
4.4.4 快速退火
温度/℃
900~910 780±10
30~50 min 正火
2~2.5 退火
冷却 60~90℃/h 至650℃
时间/h
五、套圈的淬火
5.1
淬火的含义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AcM之间某一温度,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大于临界速度)冷却 下来的热处理过程叫淬火。
总之,通过热处理改变珠光体中碳化物的形状、粗细和分布,
可以控制钢的强度和硬度,在相同的抗拉强度下,球状的珠 光体比片状的疲劳强度有所提高。
2.5 马氏体——C在α -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体心正方晶体。 马氏体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高硬度、高强度, 其硬度随着马氏体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当碳含量达到0.6%时,淬火钢的硬度接近最 大值,但塑性和韧性却明显下降。
825~ 830
830~ 835
835~ 840
840~ 845
保温时间 min
5~7
6~8
7~10
9~12
11~1 5
14~1 6
16~1 8
18~2 0
20~2 4
24~26
5.6淬火加热时间的计算
在淬火温度范围内,还要根据具体工艺条件来确定
具体的温度和时间,淬火加热时间的计算见下式:
t= a√ s
900~920 880~910
890~900 870~890
3.4 正火工艺的其它工艺要求
1) 正火的保温时间为30~50min;
2) 薄壁锻件,散开空冷或吹风冷却即可; 3) 壁厚较厚的锻件,需采用喷雾、浸油或浸
乳化液等手段快速冷却; 4) 不论何种冷却方法,冷速必须≥50℃/min。
3.3 正火的工艺
正火工艺的关键在于选择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由 于正火的目的、正火前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的形态以 及套圈的壁厚不同,正火采用的温度及冷却方法也 有所差异,下表作一简介:
温度℃ 目的 材质 GCr15 GCr15SIMn
消除粗大 网状碳化物 消除不太粗 网状碳化物 或返修退火
细化组织
930~950 910~940
2.4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层片状
组织。 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层片的粗细及形态,对 其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又将层片粗细不同的珠 光体分为普通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另外将片状珠光体中的碳化物熔断后形成球状, 得到球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是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
球状珠光体
t—套圈在连续加热炉中加热时间(min),并考虑装炉量 s—套圈壁厚 a—系数,见下表:
淬火加热用炉 震底式或输送带式 辊底式 鼓形炉
系数a 15 13 12
备注
随着炉子容量、装炉量及其它工艺因素的不同, a值可以偏高20~50%.
5.7套圈的淬火油
1) 普通淬火油,用于中小型轴承套圈; 2) 快速淬火油,中大型、截面尺寸较大的套圈; 3) 超(高)速淬火油,用于截面尺寸较大而又有较
退火过热产生的粗 大片状珠光体,不能直接用再次退火的办法 消除,必须先经过正火消除过热组织后,再 进行第二次退火,否则将造成粗大碳化物。
3)为了满足特殊要求的造成性能
有些轴承 产品要求抗回火性能好,即在淬火后经 200~250℃回火仍需保持较高的硬度。可以 对其施以正火,而后退火。这样可以获得极 细的珠光体组织,这种组织淬火后硬度高、 抗回火性能好。
淬火炉 上料区 输送带
清洗机
回火炉
冷却油槽
6.5 一般回火工艺规范
名称 公差等级 回火设备 回火温度/℃ 回火时间/h
P0 中小型套圈 P4、P6
油炉或电炉
150~170
2.5~3
油炉
150~170
3.5~4
大型套圈
P0
电炉
150~160
6~12
6.6高温回火 有些轴承有特殊要求,如要求在较高温度下要保证 组织、性能和尺寸的稳定。则这些套圈的回火温度 可以比一般的回火温度要高一些,这就是所谓的高 温回火。这些轴承代号后边有符号“T”,铬轴承钢 高温回火温度通常有以下几种:
3) 消除应力
4.4各类退火工艺曲线
4.4.1 低温退火
温度/℃ GCr15 670~720 GCr15SiMn 650~720 升温
4~8 时间/h
4.4.2 一般退火(球化)
温度/℃ 720 升温 770~810
1
2~6 时间/h
4.4.3 等温退火
温度/℃ 升 温
780~810 快冷 680~720

3.5正火处理的设备
正火可以在箱式电炉、井式电炉、推杆式电炉等炉
子内加热。见下表简述:
应用范围 批量不太大的中小型工件
正火加热设备名称 RJX型箱式电炉
备 注 1、对小型套圈和滚动体返修品需装箱密封 2、一般温度不超过950℃ 1、工作室直径2070mm,深1610mm,功率 180KW,分上下两区加热,最大装载量 2000Kg 2、加热910~920℃,保温1.5~2h 两个加热室,第一个用于正火、第二个用于退火
5.3 淬火工艺—工艺曲线图
温度/℃ Acm A”c1 升 温 冷却 保温
时间/h
5.4淬火工艺过程
套圈
进炉
加热、保温冷却源自 5.5 轴承钢套圈的常规淬火工艺温度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和许多因素有关,如套圈尺寸、淬火后 性能要求等,一般对于含碳量1.0%的轴承钢来说,淬火加 热温度见下表所示:
保温2~5h,然后迅速冷却至680~720 ℃,保 温2~4h,然后冷却至室温。
4.2.4快速退火——快速退火是指具有正火组
织的工件加热至一般退火温度经短时间保温 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过程。温度范围在 780±10 ℃,保温2~2.5h,以60~90 ℃/h的 冷速冷却至650 ℃。
4.3退火的目的
3.2 正火的目的:
1)消除网状碳化物
网状碳化物是由于停轧 或停锻温度过高、冷却过慢而使碳化物沿奥 氏体境界析出所致;线条状组织是停轧或终 锻温度太低,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的缘故, 网状碳化物及线条状组织在退火过程中不能 完全消除,便会保留在成品套圈组织中,降 低轴承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2)返修退火的不合格品
轴承套圈热处理 工艺及设备简介
轴承套圈热处理工序有: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 附加回火、 各道工序对轴承套圈性能的影响不同,下面
分别介绍。
三、套圈的正火
3.1正火的含义
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30~50℃,保
温一定的时间,使其组织完全奥氏体化,然 后使用空冷或者吹风冷、喷雾冷等手段,以 获得细片状珠光体或索氏体组织的热处理过 程,叫正火。 铬轴承钢的温度在800~900 ℃之间。
1) 获得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
火热处理做好预准备。
为后道工序的淬
2) 把硬度降低到最有利于切削加工的范围
锻造或 热轧后的套圈硬度一般在255~340HB之间,这种 硬度不利于车削。退火后硬度可以控制在 170~220HB之间,为车加工提供良好的车削加工 性能。 消除机加工或冲压加工时在零件中形 成的剩余应力,为零件提供稳定的尺寸和精度。
钢材牌号 套圈有效壁厚 mm 2.0~3 .5 GCr15 3.5~6 .0 6.0~9 .0 9.0~1 2 12~1 5 GCr15SiMn 15~1 8 18~2 1
<2.0
<12
21~25
淬火加热温度 ℃
835~ 840
840~ 845
845~ 850
850~ 855
855~ 860
820~ 825
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叫回火。
6.2
回火的目的
回火可以减轻淬火内应力,防止开裂,稳定
组织,从而稳定尺寸,还能在硬度稍有降低 的情况下,大大提高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 力学性能。
6.3回火工艺—工艺曲线图
温度/℃ Ac1 升 温 保温 冷却
时间/h
6.4套圈的淬、回火流程图
5.2
淬火的目的 轴承钢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隐晶或细小的 马氏体、细小而分布均匀的碳化物及少量残 余奥氏体所组成的显微组织。 一般淬回火情况下,轴承钢显微组织中马氏 体占80%以上,碳化物占5~10%,残余奥氏 体占9~15%左右。具有这种组织的轴承钢的 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都很好。 经过回火,还可以使轴承钢获得一定弹性、 韧性、尺寸稳定性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1.3 套圈热处理工序
退火钢
未退火钢
锻造
退火
车加工
淬火 冷处理
正火
回火
抛丸 磨削加工
精研
二次回火
轴承套圈热处理中
几种常见的“相”
二、轴承钢热处理中的“相”
2.1 铁素体——α -Fe,体心立方晶体。 铁素体的塑性很高,屈服强度很低,非常容
易塑性变形。
2.2 奥氏体——γ -Fe,高温下C溶于铁素体
180KW非标准井式电 炉
较大批量
RJT-1100联合 双室式推杆电炉
大批量、大型及壁厚工件
四、套圈的退火
4.1
退火的含义 把钢加热到下临界点A’C1以上或略低于 A’C1(即钢的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后缓冷下来,这一过程称为退火。轴 承钢的基本退火形式为球化退火。 铬轴承钢的A’C1为700~800度左右。
轴承零件的热处理
高碳铬轴承钢 轴承套圈热处理
一、轴承套圈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1.1铬轴承钢 铬轴承钢是含碳(C)1.0%左右,加入少量铬 (Cr)元素,有的还加入少量硅(Si)锰(Mn)元素 的低合金钢。在典型的GCr15钢中,硅锰元 素不是做为合金元素加入的,对钢的组织和 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