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最新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株的宿主特异性在一定意义上是 相对的。 1997年,香港报告了全球首次发现的人间 禽流感H5N1,跨越了人类/禽鸟之间的界限。 此前,H5N1株仅见于鸟类、鸡鸭等禽类。 此后,其他地方亦不断有禽流感病人的零 星报道。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
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 泌物中,通过谈话、咳嗽或打喷嚏等,以飞沫 或气溶胶形式散播于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即 受染。
因此,流感传播速度极快,流行状况与人 口密集程度相关。病毒污染饮食、餐具、毛巾 等间接传播的可能性也存在。
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病毒极易变
异,感染后免疫保护维持的时间不长。 流感病毒的三个型别之间以及同型
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其流行的 规模。
甲型流感 病毒常常造成 暴发流行或大 流行,故危害 更大,流感的 世界性大流行 已经发生多次, 均是甲型流感
病毒感染引起。 1918年大流行时的临时医院
20世纪发生的人类流感大流行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3d,从患者口鼻排出大量 病毒,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7d;以病初2~3d 传染性最强。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 保护反应。 感染2周内即可产生针对 HA的IgM、IgA、IgG抗体。
它们可以阻断流感病毒对宿主细 胞的吸附和穿入,故有中和病毒、阻 止感染的作用。
一、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 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具 有高度传染性,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某个 地区暴发流行。
尿素凝胶上电泳可得到8个基因片断。
流行性感冒

分类分型
● 1.单纯型流感。最常见。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 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 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 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 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 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流行病学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 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流感具有 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 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 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 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
病理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的化生、固有 层粘膜细胞的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致命的流感病毒性肺炎病 例中,病理改变以出血、严重气管支气管炎症和肺炎为主,其特点是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细胞广泛坏死,伴随有纤毛上皮细胞脱落、纤维蛋白渗出、炎细胞浸润、 透明膜形成、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充血、间质性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的病理改 变。后期改变还包括弥漫性肺泡损害,淋巴性肺泡炎,化生性的上皮细胞再生, 甚至是组织广泛的纤维化。严重者会因为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肺炎,多为弥漫性肺 炎,也有局限性肺炎。流感病例外周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 巴细胞相对升高,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一般重症患者胸部 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肺炎的程度与细胞介 导的免疫反应有关,但免疫病理反应对疾病影响程度仍未清楚。流感死亡病例中 常伴随其他器官病变,尸体解剖发现,1/3以上病例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 肿以及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应。
最新一呼吸道病毒-PPT文档

甲基金刚脘胺Vs甲型流感、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用鸡胚培养制作流感疫苗
(二)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
与正粘病毒一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的 单负链RNA病毒,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病毒体积大 (-)ssRNA不分节段 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G、F蛋白)
RSV的免疫及预防
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至今未有有效的预防疫苗
5、其他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 风疹病毒 鼻病毒 冠状病毒 呼肠病毒
腺病毒(adenovirus)
线型双链DNA,不分节段 基因组长30000~42000bp,编码约30种 蛋白 病毒无包膜,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约 70~90nm 具12个顶角和纤维刺突
一、冠状病毒
病毒呈多形性,直径80-160nm,核酸为单 正链RNA,不分节段,核衣壳呈螺旋对称。
二、SARS病毒
果子狸
人类SARS冠状 病毒的动物源 性、SARS病毒 可能具有广泛 的动物感染谱
二、SARS冠状病毒
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病原体 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在世界流行的一 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02年11月16日佛山市首报病情后,迅速 形成流行态势。 我国内地发病人数5327人,死亡349人,死 亡率为6.7%
3、副流感病毒 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包膜刺突为G蛋白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 易在冬季流行 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RSV的致病机制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病毒不入血 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 起,易导致气道阻塞 可并发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4完整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4完整版)一、背景及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季节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速度较快,易造成大规模流行。
本方案旨在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流感诊疗方案。
二、诊断1.症状:流感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体征:发热、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4.鉴别诊断:需与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相鉴别。
三、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保暖。
2.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成人每次75mg,每日两次,连用5天。
扎那米韦:成人每次10mg,每日两次,连用5天。
帕拉米韦:成人每次20mg,每日一次,连用5天。
3.对症治疗:发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
咳嗽:止咳药(如氨溴特罗、枇杷膏等)。
喉咙痛:含漱剂(如利咽痛含片、链球菌素含片等)。
4.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四、预防1.接种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可降低流感发病率。
3.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五、预后1.持续高热:体温持续超过39℃,超过3天。
2.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气促、发绀等。
3.精神状态改变:嗜睡、昏迷、抽搐等。
4.心脏损害:心悸、胸痛、血压下降等。
5.消化系统症状:频繁呕吐、腹泻等。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方案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流感诊疗的全面指导。
在流感高发季节,要提高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流感的传播。
注意事项:1.药物过敏处理:有的患者可能对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过敏。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和扎那米韦,在流感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流感防控知识普 及率,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疫苗研发
加强流感疫苗研发,提高疫苗 保护效果和盖范围,针对不
同人群开发定制化疫苗。
抗病毒药物创新
加大抗病毒药物研发力度,探 索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降低 病毒变异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加强免疫力
注重饮食均衡,多吃蔬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毒感染机 会。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状,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避免病情恶 化。
特殊人群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01
孕妇
孕妇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流感,并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应
02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 产生的飞沫中携带病毒, 他人吸入后易感染。
接触传播
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 体或表面,再触摸口鼻眼 等部位,也可能感染。
气溶胶传播
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 中,流感病毒可能长时间 悬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 后感染。
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流行性感冒防控现状总结
疫情监测与报告
疫苗接种
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流感监测网络,通 过实时监测流感病毒活动,为防控策略提 供科学依据。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我国已 普及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并针对高危人 群开展免费接种工作。
2024年流行性感冒课件

流行性感冒课件一、概述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也是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
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流行广泛。
每年流感季节,全球有数亿人感染流感,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二、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排出,周围人群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而感染。
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即感染者接触物体表面上的病毒,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而感染。
三、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长可达7天。
患者常出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1.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持续3-5天;2.咳嗽:干咳或伴有痰液;3.喉咙痛:吞咽时明显;4.鼻塞、流涕:初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涕;5.肌肉酸痛、关节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有关节痛;6.疲劳、头痛:全身无力,头痛明显;7.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四、流感的诊断与治疗流感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确诊流感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重病例需住院治疗。
五、流感的预防1.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积聚;4.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患者:流感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避免传染给他人;5.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六、流感的大流行流感大流行是指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严重公共卫生事件。
流感大流行通常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
流行性感冒

诊断
流感临床表现+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流感抗原检测阳性。 3.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 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 IgG 抗 体水 平呈 4 倍或以上升高。
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 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7.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休克; 4.多器官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治疗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任意 1 条):
(1)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 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二)药物预防
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每日1次 , 使用7天)。
预防
(三)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 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 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 喷咦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咙 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 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 口罩。
中医治疗
( 4 ) 热毒袭肺
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 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2024最新一轮感冒病毒症状

2024最新一轮感冒病毒症状
在2024年,一轮新型感冒病毒肆虐全球,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种病毒以其极
速传播和变异的特性而闻名,使得各国医疗机构和科学家们都非常关注其症状和治疗方法。
下面是2024年最新这轮感冒病毒的症状概述:
症状一览
•流感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烧、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类似于流感。
这些症状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
•呼吸道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喉咙痛、气喘等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有时会伴随胸闷或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症状: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全身乏力和不适: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有时甚至出现全身关节痛和肌肉酸痛的感觉。
感冒病毒的变异
2024年这轮感冒病毒在变异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能力,导致病毒不断适应宿
主并发生改变。
这种病毒变异频繁的情况使得科研人员难以迅速研发出适用的疫苗,给疫情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预防和治疗
•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戴口罩等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方法。
•居家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尽量在家休息,避免和家人过于亲密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如退烧药、抗病毒药等。
总的来说,2024年这轮感冒病毒的特点在于其快速变异和潜在传播性。
尽早
认识到这些症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减缓疫情的传播和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