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文化的普及弊大于利
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

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谢谢主席!尊敬的主席,在场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开宗明义,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认识意为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简单的说,就是我认识你,并不是认得你的外表就可以了,还要知道你的相关信息才算得上是认识。
不利于是对某人、某事或社会没有益处,不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
随着网络上充斥各种各样的穿越小说,穿越的话题也被搬到了荧屏上,从《神话》的热播,到《宫》的火热,再到《步步惊心》的未播先红,穿越剧在所谓的历史背景下讲述了一段又一段狗血的情感剧情。
对方辩友在立论中言之灼灼,不断地表现穿越剧如何如何有利于人们认识历史,但其观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
我方则认为,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理由如下:第一,穿越剧的本质实为娱乐,没有历史的严谨。
穿越剧的类型定位为宫廷、穿越、爱情、悬疑,但在众多类型中却找不出相关的历史成分。
穿越剧之间的矛盾,早已让各大观众唏嘘不已。
当小朋友问出晴川和若曦是不是好朋友时,对方辩友又该如何解释。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表示现在的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表现手法过于随意。
更有网友评论,人为的篡改历史或是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给予历史评价,本身就是作者撰写穿越小说的通病。
在有小说改编为电视剧加入恶搞元素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试问对方辩友,毫无历史观可言,对历史文化不尊重的穿越剧怎会是有利于众多观众认识历史呢?难道披着历史背景的偶像剧也是一部可以让广大观众认识历史的历史剧?那么说披着羊皮的狼也是羊了,请对方辩友认清本质啊!第二,穿越剧与我们认识历史的作用相违背。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我们从小学习历史知识,为的究竟是什么不知道对方辩友有没有想过,古语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中,我们更知道了为人处世之道和懂得了居安思危。
我方比不否认穿越剧作为宫廷剧中的一种,剧中的某些礼仪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但请对方辩友注意,新的时代,礼仪也要注入新的元素,难道我们要学习的是那种对上司毕恭毕敬,有言却不敢言的礼仪吗?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生的历史快餐,真正的利处又有多少。
穿越剧第三稿

穿越剧对于人们认知历史利大于弊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反方辩友:家晚上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是一个价值判断。
我方的观点是穿越剧对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利大于弊。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首先,什么是穿越剧?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而既然是剧,必定是有虚构的成分。
正如我们所看的,几乎所有电视剧在开头会这样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或者说根据历史虚构。
所以穿越剧是有关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影视作品。
其次,需要指出的,虽说穿越剧近几年才在大陆火热,但穿越剧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寻秦记》、《宫》、《步步惊心》之类,像《终结者》、《回到未来》以及《蝴蝶效应》等等都属于穿越题材。
穿越剧包括历史类,与非历史类。
因此,我们分析穿越剧的利弊时不能管中窥豹,只看其中哪一类,甚至说某一类中的一小部分。
再者,关于历史的认知。
历史即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
认知,根据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即认识并感知。
所以说对历史的认知包括历史知识的丰富和历史观的形成与变化。
我们无论是看书也好,看电视也罢。
不可能脑海里空空荡荡,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思考。
(那种情况,我们只能称之为发呆。
)因而,我们说认知不同于简单的认识,它更需要投入自己的思考。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一.穿越剧为人们认知历史提供了一个平台。
穿越剧通俗易懂,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即便穿越剧的初衷不是为了传播历史知识,但在客观上促使历史大众化。
(所以,我们在看待穿越热时,不要忘了那一庞大群体正接受历史背景的熏陶。
)此外,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剧情亦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
或许,观众看了穿越剧就很想了解发生的那一段历史究竟是怎样,于是翻书、问人、度娘,这又在有意无意中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二.穿越剧的弊处具有可规避性。
对于历史,观众也是有自我判断力的,并不会盲目相信一些明显不正确的事物。
因为范围限定是穿越剧,而此类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构性很强,比如说即使穿越剧风靡一时,大多数观众(孩子说不定会)也不会误以为自己就真的能穿越。
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

主席,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所谓对历史的认识,指正确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有正确的历史态度和历史思维。
我们今天探讨这个辩题的标准是,能否正确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方面为大家论证:第一,从客观上讲,穿越剧扭曲历史,让我们不能正确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穿越剧娱乐性突出,是古装,偶像,言情,魔幻,阴谋,搞笑的集大成者,吸引了大量喜欢不同类型剧种的观众,而正因为其含有的元素过多,而爱情与娱乐的元素又占了极大块,其历史元素就被挤占所剩无几,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形式,不仅如此,为了娱乐效果,不多的历史元素还要被撰写修改,最后只要时间对了,部分人名对了,就完成一部穿越剧的历史使命。
《步步惊心》导演李国立说:“穿越剧只是一个噱头,只是为了让历史玩出更多的可能性。
”它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商业利益,任意篡改历史,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可见,编剧们为了吸引观众,挖空心思写的剧本中,真实的历史占不了几分。
在《宫锁心玉》中,八阿哥争太子之位是为了一个曾打过他的宫女,《步步惊心》中,九龙夺嫡竟然也是为了一个女人。
试问这样的一部穿越剧,如何能够信誓旦旦的说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呢?第二,从主观上讲,穿越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对历史的主观判断。
从看穿越剧的观众来看,现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有较强判断能力的,不会把娱乐性极强的穿越剧当历史正剧来看,我方承认这点,那么本身就抱着娱乐的心态把穿越剧当做披着历史外衣的偶像剧的观众感兴趣的到底是那段历史呢还是那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如果是后者,我们又能指望他们从中能提升多少对历史的认识呢。
而另一类观众我们也是必须看到的,对于那些历史知识薄弱的人来说,那些扭曲的历史元素伴随着其他被一道吸收了过来,这样的后果不仅仅是没用,更是深深的毒害了。
扭曲的历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历史态度和思维,其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
第三,穿越剧不利于我们形成正确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穿越剧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当下电视剧很令人迷茫啊!《宫》火了,穿越剧就跟着火了,接着,穿越剧越来越泛滥,有古有今乱切换,穿越剧的热播着实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所谓热播便是收视率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而历史则是指经过官方修编的、权威可信的史实;不利于仅表示对受重体没有益处而已,绝非是指有害;认知就是大致对事物准确系统的了解,而非只是凭兴趣去关注某些零星的片段。
鉴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1.穿越剧传达的信息不够确。
就穿越剧本身而言,它是历史的颠覆,穿越剧所谓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穿越,而这实际是不可能发生的,剧情本身就是一种假想,既然是假想,定会歪曲部分历史事实,而这,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产生误导;而穿越剧中所含的历史错误太多,虽然它没有改变大致历史的走向,但不同剧中对造成历史结果的原因却是大相径庭,历史虽在,真想难托啊!再者穿越剧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表现历史,它是集历史、言情、宫廷内斗、偶像、山寨等的大成者,剧中只有一小部分狭隘的历史剧情,为了剧情需要还会被随意改动,要知道,在穿越剧面前,历史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娱乐故,二者皆可抛。
如此这般的穿越剧又怎么能有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呢?2.就穿越剧所针对的广大群众而言,它也是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的。
首先,人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本不会去看穿越剧的人,自然穿越局的种种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而对于观看的人也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穿越剧仅仅含有的一小部分浅显的历史背景自然不会增加他们什么历史知识,而且他们对那些被篡改的历史也不会相信,穿越剧纯粹是仅供娱乐而已,对于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对另一部分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来说,大量错误的历史信息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当孩子们问出晴川是否认识马尔泰若曦的时候,当他们天真的以为八阿哥纯粹是为了爱情而去争夺皇位,最后没有死,只是神奇的穿越到了现代的时候,对方辩友还能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们穿越剧有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吗?如果说看穿越剧就能了解历史的话,那历史难免会被曲解,会失真,就像今年春晚小品荆轲刺秦王里说的,盒饭吃不好顶多闹几天肚子,这玩意儿弄不好坑好几代人啊!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穿越剧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四辩稿

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
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对方辩友的发言可谓妙语连珠,十分精彩。
但我仍然要指出对方辩友美中不足的几大漏洞。
第一、第二、第三、下面我将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分析。
第一,穿越剧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会导致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变得简单化,片面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表示,国内的穿越剧并没有文学性可言。
我们知道,正如严峰教授所说,目前的穿越剧还停留在了一种肤浅文化之中。
剧中大量的言情、搞怪、宫斗和有悖史实的剧情把历史推向简单化,片面化的一端,会直接影响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第二,穿越剧中所呈现出的故事背景与史实相悖,会误导人们,使人们错误认知真正的历史。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指出,“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过于随意。
”确实,若如《穿越时空的爱恋》所言,那么朱允炆的消失真是因为他穿越去了现代?若如《寻秦记》所言,那么秦始皇焚书坑儒真是为了一个项少龙?若如《宫》所言,那么八阿哥争太子之位真是为了一个曾经打过他的宫女?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穿越剧早已将历史改编的面目全非了,而在这一客观环境之下,人们很有可能被其误导,且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有可能因穿越剧而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不愿接受真正的历史。
第三,穿越剧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历史的传承有消极作用。
正如《步步惊心》导演李国立所说,现在的穿越剧往往只是噱头,只是为了让历史玩出更多的可能性。
单就一个“玩”字我们不难看出,穿越剧对待历史的态度确实不严谨。
穿越剧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而在潜移默化之中,穿越剧所提供的错误的历史背景会严重误导人们对历史的认知,让人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产生错误的评价。
长此以往,历史将不再是历史。
如此下来,穿越剧又如何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呢?考虑到这所有的细节和因素,我方坚持认为穿越剧的热播对人们认知历史是弊大于利!主观价值判断:直白的讲就是人们主观上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往往会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
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有害还是无害?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有害还是无害?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辩论队,就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是否有害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穿越剧作为一种虚构的娱乐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娱乐性。
然而,穿越剧往往在历史背景和人物设定上存在严重的不准确性和夸张性。
这种不准确性可能会误导观众对历史的真实认知,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观念和理解。
其次,穿越剧往往以娱乐为导向,追求剧情的刺激和紧张感,而忽略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研究和真实再现。
观众在观看穿越剧时,可能会将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误认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对历史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也可能导致对历史的轻视和忽略。
观众可能会认为穿越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更加有趣和吸引人,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兴趣的减少。
这种情况下,大众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将受到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历史的重要性被忽视。
综上所述,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具有一定的有害性。
它可能误导观众对历史的真实认知,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观念和理解。
同时,它也可能导致对历史的轻视和忽略。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是有害的。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辩论队的二辩,我将继续阐述穿越剧热播对大众的历史认知是否有害的观点。
首先,穿越剧热播可能会扭曲历史事实和人物形象。
这些剧集往往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基础,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改编和夸张,以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
观众在观看穿越剧时,可能会将这些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误认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
其次,穿越剧热播可能会导致观众对历史的片面理解。
这些剧集往往只关注某个特定时期或人物,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观众在接触到这些穿越剧后,可能会对历史产生片面的了解,无法全面把握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穿越剧热播还可能对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造成负面影响。
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一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穿越剧对历史的认识,我认为热播穿越剧的利大于弊。
首先,穿越剧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
这些剧集通常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将观众带入不同的历史时期。
观众在观看穿越剧的过程中,会对历史背景、人物命运等方面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去了解真实的历史。
这种娱乐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娱乐的形式提高观众对历史的认识。
其次,穿越剧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往往融入了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了解历史的途径。
虽然穿越剧中的情节并非真实的历史,但它们往往会借鉴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虚构的方式展现出来。
观众在观看这些剧集时,可以通过对比真实历史和剧中情节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这种对比和思考的过程,有助于观众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最后,穿越剧还可以激发观众对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当观众对穿越剧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可能会主动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真实的历史。
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观众建立起对历史的深入认识,并且激发他们对历史研究的兴趣。
这对于历史教育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穿越剧的热播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
它通过娱乐的形式吸引观众的关注,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并且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历史事件的对比,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
同时,它还可以激发观众对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我坚信穿越剧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
谢谢大家!正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二辩。
我将继续阐述穿越剧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的观点。
首先,穿越剧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年轻人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兴趣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穿越剧的热播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

第二,穿越剧的热播有利于人们获得多元化的视角去认识客观历史。首先,历史专家、学者们在看穿越剧时能够敏感的发现穿越剧中一些不妥之处,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历史,并在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广大喜爱看穿越剧的普通观众提供了一个比较权威的认识历史的视角。而普通观众针对这些不妥之处也有发表舆论的权力,也可能通过反思提出许多个人的主观视角。正是专家学者对穿越剧揭露和群众们对穿越剧的反思丰富了社会人民群众认识客观历史的视角。另外,穿越剧的历史背景是由穿越人物展现给我们的,即越人物的视角认识客观历史。这样多元化的视角显然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的方方面面。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嘉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与对方辩友就“穿越剧的热播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这一辩题进行讨论。开宗明义,所谓穿越剧的热播是指穿越剧以其新颖的情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而收视率飙升,造成穿越剧不断涌现的现象。所谓大于,即指数量上的多于,质量上的优于。而所谓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应当是指人们以多元化的视角去认识过去。因此要判断穿越剧的热播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要看穿越剧的热播能否有利于人们认识到历史的方方面面。基于这样的判断标准,我方坚持穿越剧的热播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利大于弊,并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穿越剧的热播为我们认识历史,传承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利形式。由于穿越剧在影视界掀起的热播潮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了广大社会群众认识历史的积极性,从而通过多种渠道、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历史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穿越剧热播提供的这种认识历史形式具有趣味性,这比借枯燥的历史书籍、历史教育等形式去认识历史要深刻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剧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形式,鲜明标志是其剧情或多或少涉及到穿越的内容。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
影视剧剧情基本以此为线索展开历史过去事实的记载普及①大面积地传布: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法律常识。
个人思考的问题穿越剧与历史剧的区别,它的独特特点?当年历史剧热播与穿越剧热播有无共同点。
穿越剧是否只是历史剧中“戏说”的一个变形?当代受众的关注动机,看点在哪里?单纯的穿越剧还是穿越偶像剧?穿越剧由于其创造特点有许多错误,历史剧中非正统也有或多或少的错误,能不能通过错误来说他的弊端?历史剧分4大类对层出不穷的各类电视历史剧文本可采用四分法,一是电视历史“正剧”①, 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 风格严肃庄重, 展现天下兴亡、治国安邦的朝政大事, 给人以“正史”、“正传”的“真实性”感觉, 同时又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戏剧张力, 典型文本如《康熙王朝》、《太平天国》、《汉武大帝》。
二是民间野史剧, 取材上偏离正史, 更多依据野史与民间传说, 风格诙谐幽默, 充满着民间智慧。
民间野史剧是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它从民间文化、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 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因素编织剧本,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
民间野史剧叙事采用零度视角, 从民众角度解说历史。
典型文本如《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
《铁齿铜牙纪晓岚》。
三是革命历史剧, 它取材于中国近现代革命史, 是为弘扬革命历史、纪念或怀念革命史上的先辈而创作, 具有鲜明的思想指向和积极的教育宣传功能, 它比历史正剧具有更多的严肃性和庄严感, 它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表现必须服从主流的道德评判体系, 并严格遵循有关的创作要求, 不能随意戏说或编造。
典型文本是《吕梁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
四是“戏说”风格剧, 这类电视剧常常大量复制都市剧中的各种流行元素, 又常常是以所谓的爱情为核心元素,铺陈的是当代人伦世相, 编织的是离奇的古代传奇故事, 不乏滑稽谐趣。
在这类剧作中,历史被漫无边际地扩充与稀释, 剧情纯靠生编硬造, 利用电子媒体的视听特性追求悬念、感官刺激, 大打“感情牌”, 煽情和滥情, 给人以子虚乌有的“野史”、“外传”之趣, 但它以“奇”夺人, 以情节取胜, 符合大众文化消费需要。
典型文本如《还珠格格》、《皇宫宝贝》等等。
错误举例:历史剧中的错误:电视剧汉武大帝剧情:匈奴军臣单于是伊稚斜的父亲,伊稚斜杀害军臣单于夺走王位!正史:军臣单于是伊稚斜的哥哥,军臣单于是自然死亡!电视剧康熙王朝剧情:清军攻占taiwan,延平郡王郑经自杀!正史:郑经在打taiwan之前就已经病死!电视剧大清风云(不算正剧)剧情:剧中的主角之一,大清重臣范浩正正史:根本没这个人穿越剧中的错误:剧情:八阿哥和九阿哥被削去宗籍,剧中称八阿哥被改名为赛思黑,九阿哥被改名为阿其那。
正史:八阿哥被改名为阿其那,九阿哥被改名为赛思黑。
剧情:剧中阿哥们读书的地方写着“上书房”。
正史:“上书房”是道光年间才改的,之前都叫“尚书房”剧情:太子府里竟然摆着唐三彩。
正史:唐三彩在古代是冥器,专门用来随葬的。
穿越剧的特性(一)叙事方式定位在历史剧和戏说之间,更容易让人接受穿越剧脱胎于穿越小说,而穿越小说的艺术起源无外乎是历史故事,作者根据历史故事改编加上自己的想象和丰富,一部穿越小说的情节已定。
故事中,穿越的主人公大部分是通过自己对历史的已知去帮助古代人达到某个目的,亦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想改变某种结局。
比如《步步惊心》中的马尔泰若曦就意图通过自己对历史的已知,想去缓和“九子”之间的矛盾,但最终却只能是增加了故事的情节,却没有改变历史的结果。
这种叙事方式,没有了历史剧的枯燥,也不如戏说历史那般矫揉,使得观众在看电视剧的同时也会关注历史的真实,在轻松中化解了真实和虚幻的矛盾,达到对历史的顺从。
(二)以情感戏为支撑表现历史观念的冲突,吸引观众现代人回古代,最大的矛盾就在于现代和古代的观念冲突,而观众跟随现代人穿越后,最想看到的也是这些冲突。
时代的差异,可以导致人们观念的不同,但是人的情感却不会改变,于是情感戏称为表现剧中历史观念冲突最有力的支撑。
《步步惊心》里,马尔泰若曦带着现代人“我的生活我做主”的观念回到大清,当看到十阿哥被皇上赐婚要取自己并不爱的明玉格格时,她看到了古代人的悲哀,于是想逃离这个紫禁城,寻找自己的幸福;在皇上将她赐给十四阿哥时,不愿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的她公然抗旨,被贬到浣洗局为太监洗衣服。
若曦通过在自己的努力在古代寻到了自己与四爷短暂的幸福,这种情感戏的冲突和观念的冲突融为一体,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肯定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给观众了一个合理的交待。
(三)人物形象鲜明,吸引受众从近两年的穿越剧来看,穿越的主人公大都因为与所处环境的格格不入而显得十分个性和鲜明。
《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精灵古怪的小丸子,《神话》中给古代人灌输现代人的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英雄的陆小川,《宫锁心玉》中温柔智慧的洛晴川,还有《步步惊心》中清新淡雅、坚守原则的马尔泰若曦,这些角色都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同时,电视剧的导演在选演员时,也将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更加美化,选择了一些当红的年轻演员,比如胡歌、杨幂、刘诗诗,这些演员虽还属于新人,但凭借自己的演技和出众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好感,也为角色的形象增加的几分鲜明和个性。
(四)满足受众新的心理需求《步步惊心》这类穿越剧的观众大部分都是网络穿越小说的粉丝,即大部分是经常使用网络的8O后和90后。
为什么这些观众都热衷于回到过去寻找“麻醉”呢?——现世生活不能给出足够的幸福感大概是一大原因。
笔者是80后的人,2002年《穿越时空的爱恋》播出时就曾经被吸引过,所以当看到近两年掀起的穿越热潮时,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从20世纪初诞生的电视剧类型,直到十年后才开始受捧。
经过思考,笔者浅显的认为时间是这个问题最终的归结点。
十年的时间,成长了~代人,人们批评的矛头从80后指向了正在成长起来的90后。
90后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普及最大化的结果,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对个性的追求更加强烈,吃着快餐长大的他们对文化也有着一种“速食”追求,同时作为正在成长的一代,面对成长的压力,他们难免会产生逃避的心理,甚至对未来缺乏信心。
而看似成长起来的80后却因为这十年的成长和变化又产生了新的心理问题,他们努力拼搏,却发现自己的进与这个社会进步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追求纯真的爱情,却看不到永恒的希望。
无论是高唱“鸭梨很大”的90后,还是幸福感缺乏的“蚁族”80后,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个“穿越梦”,而穿越剧就是他们梦的寄托,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世界里,他们可以脱离现实的束缚,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都变的更加自由。
另外,通过历史的透视镜来观看现实,对于提升观众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也有很积极的意义。
穿越剧的影响:(一)影响人格在网上,很多人提出,现在穿越剧的流行会使得年轻女性观众过度沉迷于剧中女主角那种争宠、幽怨,甚至自轻自贱的心境,进而影响女性人格。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以培表示,需要对这些年轻一代目前的阅读环境负责。
他指出,正统作家不把这些小说归于文学的范畴,而仅仅是消遣,所以不屑于写。
这就像一个孩子吃泥,你不让他吃,那就应该给他一块巧克力,而我们现在的阶段,是没有巧克力。
(二)文化肤浅目前电视上热播的穿越剧大多改编自网络小说。
一位网络写手称写穿越小说最为容易,主人公是现代人,拥有现代的思想,他们的穿越实际就是作者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去看待古代,不需要考虑古代过多的繁文缛节。
如果是架空历史的小说就更简单了,作者不需要具备大量的历史知识,甚至可以完全按照言情小说的思路进行写作。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这一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绝大多数穿越小说没有文学性可言。
”他还指出:“穿越小说其实最见功力,丰富的文史知识是必备的修养。
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取信于人。
”(三)误读历史《宫》培养了一批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粉丝”。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海英认为,粉丝们迷恋的雍正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有差别的。
中国古代男人看待女人,正如刘备说的“妻子如衣服”。
皇帝有三宫六院,怎么能指望他对某个女人专情?能宠爱一时已经是不错了。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不可全信。
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对近期影视创作的乱象提出反思。
他指出,“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网友回答:1、穿越只是影视剧形式的一种创新表现。
穿越剧不是历史剧,它不应承担传播历史知识的功能,因此公众在欣赏穿越剧时应有一定分辨能力。
2、能否正确认知历史,无关于影视剧是否玩穿越。
如果有人看穿越剧误解历史,只能说常规的历史教育不够。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历史教育。
这样不但不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反而能在历史的戏说中收获一种创新的愉悦。
3、前面说过穿越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就像用电脑有人说会影响中国人的书写能力,但是我们能因为这个理由抛弃电脑吗?在使用电脑的同时,加强汉字书写训练才是正道。
同理,今天讨论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穿越,而是如何加强历史教育。
穿越无罪!由于现代的客观原因对历史的失真毋庸讳言,历史从本体的角度讲是客观的,它是过去时间状态中物质、精神文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定事实。
但是,从主观认知的角度,历史同样存在于人类的思考与描述中,同样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后人的言说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从产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角度来说,电视、网络媒介传播娱乐无可厚非。
但是,当传播娱乐走向制造娱乐,以致失去对客观真实的判断力甚至不去寻求真实,而把幻想当作真实并尉然成风则值得警醒。
同样,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走红是电视媒介和观众共同的娱乐需求,但是,若架空历史的调侃滋生出的自娱自乐,在各种媒介为了寻求热点吸引眼球的合谋下,形成制造娱乐的伪语境和自我复制的伪热点则是可怕的。
穿越剧的英雄主义。
在剧中,这些现代时空中看似荒诞不经的奇遇在另一个历史时空则成为合理的存在,于是看似离奇的穿越故事让人们摆脱了现实的羁绊,让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穿越历史拥有了身处于国家命脉中心的地位、与历史名人甚至帝王将相相识相知的际遇,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成为见证人或改写者。
因此,穿越的传奇成就了普通人的英雄梦,充分契合了虚拟自我认知的重新界定,并进而满足了虚拟自我价值的实现。
深层思考:,“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