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协会BIM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智慧建筑运维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要求》标准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

2019年5月22日,由全国智标委牵头组织编写的《智慧建筑运维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要求》标准在石家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谢跃文、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学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主任姜伟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全国智标委副秘书长赵滢主持。
随着智慧建筑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其相关设计与技术标准陆续出台。
在智慧建筑运维阶段,BIM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业委员会立足智慧建筑可持续发展,组织行业约2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智慧建筑运维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已于2018年12月27日成立标准编制组并召开标准启动会。
目前,政府项目和大型项目业主开始关注BIM 技术,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BIM技术,围绕BIM技术的设计与施工行业内相关工程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都有涉及,但是在拥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运维阶段却缺乏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
会上,编制组对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依托于建筑信息模型在智慧建筑设计、施工方面已有基础,梳理在运行维护方面需要的模型建立、数据采集,以及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同时,建议增加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要求两个章节,全面体现BIM技术智慧建筑运行阶段的要求。
会议讨论了标准完善意见和方向,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据悉,本标准将规定智慧建筑运维信息模型应用的总体要求、数据要求、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要求等,适用于智慧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等。
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广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航天科工广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戎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杰防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出席会议。
1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医疗建筑与设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宣朮年E 暨111固正E 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医疗建筑与设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10月24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医疗建筑与 设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疗建筑委员会”)在杭
州召开成立大会。
会议推荐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
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及副秘书长,通过了医疗建筑 委员会工作规则、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和任务,委员
会依托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 究院院长许海涛当选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 会副理事长王国华、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 虎、副总经理张日以及各委员单位共计100余人参会。
会上,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虎
介绍了医疗建筑委员会成立的意义和未来的工作方
向。
王国华宣读了委员会领导机构的批复,对委员 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
许海涛主任委员对委员 会和各会员单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
希望,表示要一起努力推动医疗建筑工作高质量、 高速度发展。
下一步,医疗建筑委员会将联合50余家从事医疗建
筑与设施的委员单位,致力于广泛凝聚全国工程建设领
域各方面力量,共同搭建医疗建筑工程交流合作平台,
推动中国医疗建筑事业发展。
36 工程建ig 标淮化• 2019年第11
期。
基于灰色模型的建筑碳排放预测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节能减碳已经成为国际及国内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 ,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
建筑业作业能耗大户,是我国减排的重点对象。
因此通过研究节能减碳方法对我国发展“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业约占全行业碳排放的近30%,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2022年全球建筑制造业现状报告指出,建筑业碳排放达到近1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19年的峰值还高出2%。
这说明建筑业碳排放的糟糕表现使得其离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越来越远。
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国也有学者对建筑碳排放进行研究。
董莹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梳理建筑领域碳排放相关标准依据、核算方法、计算工具及发展重难点现状,进而对建筑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拆除阶段的节能减碳实施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实现低碳建筑、零碳建筑的措施。
刘月利用LMDI 模型分析了该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赵红岩采用STIRPAT 模型对影响建筑碳排放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 、第三产业增加值、钢材产量、平均运输里程、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等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利用GA-BP 神经网络模型对江苏省在2020-2030年的建筑碳排放进行预测。
常莎莎等[1]基于建筑面积和不同能效等级建筑碳排放强度自下而上建立建筑行业运行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预测建筑行业未来40年建筑碳排放情况。
阮若琳[2]基于离散二阶差分算法提出了一种被动式木结构建筑碳排放预测方法。
付俊华从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理念出发预测该绿色建筑全过程各阶段的碳排放水平。
杨勇基于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和BIM 技术,详细探讨了建筑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提出减少建筑碳排放量的策略,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2018智慧建筑专委会年会成功召开

2018智慧建筑专委会年会成功召开高凡【摘要】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中国经济开放发展的领航城市上海。
11月23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智慧建筑专委会”)年会暨“绿色智能建筑研究”课题研讨会如期召开。
会议由智慧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永刚主持。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化》【年(卷),期】2018(000)023【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智慧建筑;年会;绿色智能建筑;中国经济;专业委员会;文化交融;节能协会;交汇处【作者】高凡【作者单位】[1]全国智标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5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中国经济开放发展的领航城市上海。
11月23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智慧建筑专委会”)年会暨“绿色智能建筑研究”课题研讨会如期召开。
会议由智慧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永刚主持。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智慧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永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表示,智慧建筑应以人为本,注重感知需求,希望通过标准体系建立引导智慧建筑规范发展,降低能耗,引领绿色生活。
智能建筑在中国出现、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其相关技术已形成十几个细分领域智能化子系统。
虽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应用核心产品国产化率极低,缺少安全管控,设备、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节能技术缺少创新、高能耗建筑占比高,BIM应用不成熟、缺乏标准支撑。
智能建筑行业仍然道阻且长,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在2017年智慧建筑专委会正式成立。
经过了一年的发展,智慧建筑专委会积极做了许多工作。
此次年会上,智慧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永刚对专委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做了汇报与总结,智慧建筑专委会在2018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上,被授予“2018年度优秀分支机构”。
张永刚表示,智慧建筑专委会今年围绕标准编制、课题研究、行业活动三大工作重点,陆续进行了许多工作,在标准编制方面:在建筑自动化及控制系统、建筑节能改造、BIM技术等领域开展了三项国家标准、一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公共建筑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化技术探讨丁伟浩

公共建筑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化技术探讨丁伟浩发布时间:2023-04-20T02:41:32.26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4期作者:丁伟浩[导读] 针对高效制冷机房当前的发展趋势,结合制冷机房的能效比,提出了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化技术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智能化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化控制柜、机房自动化监控、可视化管理等技术,并对提升能效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收益进行探讨。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机房能效比,为建筑行业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海南翰洋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00摘要:针对高效制冷机房当前的发展趋势,结合制冷机房的能效比,提出了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化技术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智能化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化控制柜、机房自动化监控、可视化管理等技术,并对提升能效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收益进行探讨。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机房能效比,为建筑行业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化;能效比引言公共建筑运行时间长达数十年,每年因高能耗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碳排放不可忽视,因此如何提升制冷主机效率能耗成为了降低公共建筑能耗的关键。
通过中央制冷机房的智能化控制管理,可有效提升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EER)。
同时建立智能化能耗管理平台,整体感知项目实时能耗,从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和评判,从而掌握建筑物的能耗分布情况,运行趋势预测,分析各类设备的能耗水平和能耗结构,建立高效的节能运行模式,优化节能策略方案,实现可持续的节能发展。
1高效制冷机房能效1.1制冷机房能效比制冷机房由制冷机、冷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及其管道系统组成。
制冷机房能效比是制冷机房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总制冷量与全年累计总用电量(制冷机、冷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的用电之和)的比值。
此值越高代表机房能效越高,是评价一个制冷机房效率最为合适的一个数据。
1.2各国制冷机房能效比评价要求(1)根据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规定,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大于5.0为excellent(优秀)。
山东省继续教育协会成立

山东省继续教育协会成立
陈立江
【期刊名称】《继续教育》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山东省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指示精神,回顾总结全省“七五”期间继续教育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八五”期间的继续教育工作任务.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市地人事局长和科技干部处的负责同志,省直各部门人事或教育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陈立江
【作者单位】山东省科技干部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
【相关文献】
1.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在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J],
2.把去产能作为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孔祥忠在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J],
3.共享与创新:学习型社会中的教师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代表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综述 [J], 石连海;袁春艳
4.由江西、山东省旅游摄影协会等单位发起全国旅游摄影协会联盟筹备成立 [J],
张润
5.山东省召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会议暨山东省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测协会检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京成立

国 建筑 节能 协 会分 支机 构管 理 办 法》 对 分 支机 构 的设 立 .分 支 机 构 的审批 程 序 分 支 机构 的行 为规 范 要 求 .分 支机 构 组织
分 支 机 构 的 日 常 管 理 工 作 等 作 了 相 应 规 定 。 据 郑 坤 生 在 《 会 协
中 国 建 筑 节 能 协 会 拟 设 立 分 支 机 构
根 据 《中国 建筑 节 能协 会 章程 ( 案 )》 ,协 会 将设 立 若 草
干 专 业 委 员 会 ,作 为 分 支 机 构 在 理 事 会 领 导 下 开 展 活 动 。 《中
会 长 副会 长
郑 坤生 ( 房和 城 乡建设 部 ) 住 李 秉仁 ( 房 和城 乡建设 部 ) 住 王 有 为 ( 国 建筑 科学 研 究院 ) 中 杨 榕 ( 房 城 乡建设 部科 技 发展促 进 中心 ) 住
关 注 与 大 力 支 持 。 仇 保 兴 副 部 长 在 讲 话 中提 出协 会 成 立 后 应 重 点开 展 六 大 方 面 的 工作 并 提 出 了加 强 自身 建设 的三 点 希 望 《 话全 文 另发 )。 讲
根 据 会 员 代 表 大 会 通 过 的 协 会 章 程 和 郑 坤 生 会 长 的 报
助 政府 部 门搞好 行 业管理 和 行业 规 范 ,参 与政 府在 建筑 节能 政
策 法 规 、技 术 标 准 、 试 点 示 范 等 方 面 的 积 极 开 展 工 作 ,为 政 府 决 策 提 供 咨 询 建 议 , 同 时 努 力 提 供 高 效 优 质 服 务 积 极 吸 引 企 业 参 与 ,依 法 维 护 行 业 和 企 业 的 合 法 权 益 使 协 会 真 正 成 为 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

寧术年会暨周年专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10月24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
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
来自全国检测与试验领 域的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设备厂家、设计院、
施工单位等10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在致辞中指出,检
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联合检测与试验专
业工程建设领域各方面力量,团结和组织全国检测与试
验专业标准化工作者,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 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制定国际标准,在“一带一路”和
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发出中国声音,不断提高我国检测与 试验专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科学技术水平和标准化工作者 的素质,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会上,宣读了《关于同意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第
-届委员会负责人候选人人选的批复》。
现场推举并表 决通过了张仁瑜当选为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 亚春等12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王景贤当选为秘书长, 孙彬当选为常务副秘书长,常务委员有32人,委员70人。
成立大会之后,召开了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 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
及协会标准管理办法。
34 工程建15标旌化-2019年第11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BIM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与BIM 技术的结合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在筹备组负责人于洁及张亚立、林波荣、曾宇、孙成群、李百毅、张学生、王晓军、俞兴扬筹备组委员会的积极响应下,经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批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BIM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成立大会于9月15日上午在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八会会议室召开。
大会共两项议程,第一项议程由BIM专委会秘书长张亚立做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并为全体会员介绍BIM 专委会的工作细则以及发展方向;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李德英秘书长宣读有关BIM专委会成立的批复。
第二项议程由各会员单位代表发言,阐述各会员单位关于BIM工作的现状以及对BIM专委会的倡议等。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李德英秘书长在他的致辞中谈到,设立BIM专业委员会是必要的、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随后对BIM在建筑行业全过程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希望协会能够创造更好的平台,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使BIM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各会员单位随后进行了发言。
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做了题为《BIM与建筑节能》的发言,介绍了清华大学关于全生命周期中数据的传递以及设备参数化数据库的研究,通过两个成功的案例,分享了通过建模进行绿色建筑节能模拟的经验。
北京鸿业科技有限公司王晓军总经理的发言提到了在方案设计的早期就进行性能分析的必要性,通过统一的模型进行多种节能分析具有巨大的优势,并介绍了鸿业建筑性能分析平台的应用情况。
张吉礼院长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对BIM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从教学做起,建立了高水平的BIM研究与实践教学中心,获得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西南交通大学的李百毅博士从一个暖通设计师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五大建筑管理体系,BIM总控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沟通效率,跨越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防火墙,更好的实现了建筑意图。
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的黄旭董事长也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BIM实践和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服务理念。
最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BIM中心主任于洁做了题为《BIM与绿色建筑》的发言。
发言中谈到了BIM技术是产业升级、产业链整合与发展、建设行业管理提升和城市大数据管理的基础,随后分享了全流程正向设计的成功案例,从建筑、城市管廊到轨道交通系统,BIM技术大有可为。
针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利用BIM技术手段对建成建筑进行“验证”,即提供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中国院在BIM设计领域坚持正向设计,研究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信息与数据传递的真实性,提供CBIM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国内进行了成功的推广发展。
BIM技术是当前建筑行业的新兴技术,对于建设行业是挑战,也是机遇。
各单位积累了实践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BIM技术在中国发展的还需解决的许多问题。
BIM专委会的成立,既是各方交流的平台,也希望通过各单位的力量,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一起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BIM与绿色建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