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典型债转股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债转股案例

上市公司债转股案例

上市公司债转股案例
以下是一个上市公司债转股的案例:
某上市公司A是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资金链紧张,公司面临着较高的债务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进行资本重组。

公司与债权方进行了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将一部分债务转为股权,使债权方成为公司的股东。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和债权人协商确定了债权转股的价格,并将其纳入一家专门成立的新公司B。

公司B成立后,债权人成为公司B的股东,公司A则成为公司B的子公司。

债转股后,公司A的债务减少,资本结构得到了修复。

通过
债务赋予债权人一定的股权,可以增加债权人对公司的利益关注,促使债权人与公司形成利益一致,提升公司的信用和声誉。

同时,债转股还能帮助公司减轻财务压力,增加公司的资本实力。

通过将部分债务转为股权,可以有效减轻债务负担,缓解公司的资金紧张情况,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运营空间。

此外,债转股还有助于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

债权人成为公司股东后,将更加积极地关注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为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提供支持和建议。

债转股可以为公司在陷入困境时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资源支持,有利于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债转股是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可以帮助公司减轻财务压力、修复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并为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提供支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上市民营企业债转股案例

上市民营企业债转股案例

上市民营企业债转股案例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

债转股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逐渐受到上市民营企业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上市民营企业债转股的案例,探讨债转股对上市民营企业的意义,以及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上市民营企业债转股案例解析1.案例一:某家居企业债转股某家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

为了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决定实施债转股。

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将部分债务转化为股权,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

实施债转股后,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2.案例二:某医药企业债转股某医药企业在研发新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债务。

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企业选择债转股的方式缓解债务压力。

在与债权人协商过程中,企业承诺以未来收益作为还款保障。

实施债转股后,企业顺利完成了新药研发,市场前景广阔,为债权人带来了良好回报。

3.案例三:某信息技术企业债转股某信息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阶段性资金紧张。

为避免债务违约,企业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转股。

债转股后,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债权人权益得到了有三、债转股对上市民营企业的意义1.降低负债率:债转股有助于上市民营企业减轻债务负担,降低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2.提升企业竞争力:债转股使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3.促进转型升级:债转股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空间,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4.保障债权人权益:债转股为债权人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保障其权益。

四、债转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协商与谈判:企业与债权人就债转股事宜进行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2.制定债转股方案: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债转股方案,包括转股比例、价格等。

3.签署协议:双方就债转股方案达成一致后,签署正式协议。

4.实施债转股: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将债务转化为股权。

5.监管与评估: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监管部门和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定期对债转股效果进行评估。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
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债转股是一项重要的政策。

银行债转股是指将银行贷款中的债务转化为股权,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实现银行降杠杆的目的。

近年来,一些银行债转股成功的案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案例:
第一,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在2016年进行了一轮债转股,通过转换贷款为股权,实现了降杠杆并扩大了股东基础。

这一举措不仅为中信银行增加了资本实力,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于2018年率先试水银行债转股,并取得了成功。

招商银行通过将部分贷款转换为股权,降低了杠杆率,增加了股东人数和股东基础。

此举为招商银行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广发银行。

广发银行也于2018年进行了一轮债转股。

广发银行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等方式,成功降低了杠杆率,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本支持。

以上三个案例表明,银行债转股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政策,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杠杆率,增加资本实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银行债转股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 1 -。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案例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案例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案例
那咱就说说长航凤凰这个企业债转股的案例吧。

长航凤凰以前那可是过得挺艰难的,就像一个生病的大汉,欠了一屁股债,气喘吁吁的。

这时候债转股就像是一剂猛药。

那些债权人本来天天担心自己的钱打了水漂,现在呢,他们把债权转成了股权。

这一转可不得了,就好比原来只是借钱给这个大汉,现在直接成了大汉的合伙人啦。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长航凤凰一下子就减轻了债务压力,不用天天被那些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而对于债权人呢,他们也不再只是干巴巴地等着企业还钱,而是有机会从企业未来的发展盈利中分到一杯羹。

这企业就像是重新得到了生机一样,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发展,慢慢地又能在航运市场里闯荡了,就像大病初愈的人又开始活力满满地去干活赚钱了。

还有个企业叫锡业股份,这也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锡业股份就像是一个挖矿的大力士,但是之前因为市场波动、过度扩张等原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债转股一进来,就像来了一群新的伙伴和这个大力士一起打拼。

那些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变成股东后,和企业的命运绑得更紧了。

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优化自己的资本结构,而股东们呢,也会更加用心地帮企业出谋划策,毕竟企业好了他们的股权才更值钱嘛。

锡业股份后来就慢慢从泥潭里走出来了,在有色金属市场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

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近年来,银行债转股一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通过银行债转股,可以有效缓解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压力,增强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则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我们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其成功的经验。

1.成功案例2019年,浙商银行成功完成亿级银行债转股,公司实际解决不良贷款余额超过百亿元。

在银行业保增长、防风险的环境下,这一数字非常显著。

浙商银行利用这笔资金,化解了风险不良贷款,提升了资本实力,为稳健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2.银行的利益首先,银行债转股对于银行而言,最直接的利益在于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通过债转股,银行可以获得更多优质资产,回收资产减少不良率,提高银行资本运作能力;其次,银行债转股还有助于提升银行的拓展能力。

资本实力的增强和洗牌会使得银行业竞争更趋向于优胜劣汰,更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

3.债转股的风险控制银行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为此,浙商银行在债转股前进行了充分调研,对转债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严格把控风险。

此外,在资产定位上,浙商银行选择了符合政策定位的优质资产,资产质量可控,能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4.银行联合实施浙商银行在债转股的过程中,与设在境内外的多家公司进行了联合实施。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多方合作,加强资源整合,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提高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5.改革创新浙商银行在债转股的过程中,改革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浙商银行采用国际化的规范,在转债发行、结构安排、信息披露等方面不断创新。

通过规范化发行和产品设计,提高了债转股的市场化程度和履约能力。

总的来说,浙商银行的银行债转股成功案例展现了银行业在债转股中的优势和经验。

在未来的资本流转中,银行债转股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银行需要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完善规范操作机制,发挥优势,借鉴成功案例,将债转股业务做到更加成熟和有效。

债转股案例分析

债转股案例分析

浅识政策性债转股——江西制药公司债转股的案例分析引言:从存量角度看,1999年底国有控股企业的总资产为80471.69亿元,总负债为49495.0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98%;同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73695.9亿元,其中不良资产为24000亿元,高达32.1%,同年GDP为80729.8亿元,国有商行不良资产占GDP的比重为29.7%。

1999年,中国首次组建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

其设立的三大使命是:化解金融风险、保全国有资产、支持国企改革。

其主要目标是专门收购、管理、处置从四大独资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

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债权转股权。

一、债转股定义: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

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

二:债转股意义:目前实施的政策性债转股,其内涵和整个模式已经从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扩展了。

从改革意义来说,债转股的内在含义实际上与十五大所规定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和国有资本实施战略性重组这些改革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为这些改革提供了一个好的契因和条件。

从发展方面看,与解决我们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许多重大难题有密切关系。

债转股不意味着国家或有国家背景的金融机构把企业的烂帐认下来,而是淘汰旧的生产能力、调整产权结构、促进技术设备更新,以及在全社会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

三:债转股优势:1、增加资本活性它把银行不良资产盘活,把银行不良资产分离出去,转为企业的股权,这样,就可大力提高银行的信用地位,从而搞活银行的资金。

债转股经典案例

债转股经典案例

债转股经典案例债转股是指将企业债务转化为股权的一种金融工具,通过债转股可以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提升企业的资本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列举了十个债转股的经典案例。

1. 中国银行债转股案例:中国银行是在2003年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债转股行动。

该行将一部分债务转化为股权,增加了股本规模,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中国船舶债转股案例:中国船舶是在2016年进行的债转股行动,其债务规模庞大,通过债转股得以减轻压力。

此举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实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3. 中国石化债转股案例:中国石化是在2005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石化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4. 中国联通债转股案例:中国联通是在2017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联通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5. 中国重工债转股案例:中国重工是在2014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重工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6. 中国南车债转股案例:中国南车是在2012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南车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7. 中国建筑债转股案例:中国建筑是在2013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建筑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8. 中国电力债转股案例:中国电力是在2015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电力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9. 中国石油债转股案例:中国石油是在2018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该行动使得中国石油的债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10. 中国移动债转股案例:中国移动是在2019年进行的一次债转股行动。

国有债转股案例

国有债转股案例

国有债转股案例国有债转股是指国有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的一种行为。

在中国,国有债转股的实施是为了解决国企债务过重、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等问题。

下面将以中国建设银行的国有债转股案例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长期以来,由于开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建设银行的负债规模逐年增长,资产负债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了其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也对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了一定风险。

为了解决中国建设银行的负债问题,中国政府决定采取国有债转股的方式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是将中国建设银行的债务转化为股权,从而减轻负债压力,并为银行引入民营资本。

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盈利能力,还能够推动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增强银行竞争力。

在债转股的具体过程中,中国建设银行首先完成了债务的审核、评估和转股方案制定等工作。

然后,政府通过在银行的股份方面进行重组,将其授予优先股、普通股或可换股债券,并全面优化银行的治理结构。

同时,银行也积极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引入民营资本,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风险防范能力。

中国建设银行国有债转股案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先,债转股使中国建设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从而增强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债转股还促使中国建设银行推进了市场化改革,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此外,债转股还为银行引入了优质民营资本,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并提高了国有资本的效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债转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股份制改革需要指导和规范,确保债转股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其次,引入民营资本需要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保护制度,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运作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债转股后的资金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国有债转股是解决国企债务问题和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典型债转股案例解析未来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将主要包括钢铁、煤炭、机械以及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而由第三方实施机构发起基金募集社会资本,承接银行债务并获得债务企业子公司股权,最终通过二级市场等实现资本退出将是今后债转股的重要模式。

自2016年10月10日《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市场化债转股项目陆续落地。

现将债转股案例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业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

一、案例梳理(一)《指导意见》出台前案例梳理1.长航凤凰2014年2月25日,长航凤凰披露重整计划,普通债权以债权人为单位,20万元以下(含20万元)的债权部分将获得全额现金清偿;超过20万元的债权部分,每100元普通债权将获得约4.6股长航凤凰股票,确认的普通债权总额为45.74亿元,涉及共计132家债权人。

以长航凤凰股票2013年12月27日停牌价2.53元每股计算,该部分普通债权清偿比例约为11.64%。

根据2015年12月18日长航凤凰恢复上市的首日交易情况,长航凤凰开盘价为18元,股价当日最高冲至21.6元,最终报收21.2元,涨幅1154.44%,当日成交量3.3亿股,成交额达65.64亿元,远超132家债权人45.74亿元的普通债权总额。

而根据长航凤凰重整计划中每100元普通债权分得约4.6股长航凤凰股票,再按当日成交均价19.89元出售进行估算,则长航凤凰债权人所持每100元普通债权换股后可套现约91.5元,其实际清偿比例达91.5%。

2.长航油运2014年11月24日,长航油运公司重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和全体股东让渡股票两部分。

在公积金转增部分,以长航油运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4.8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约16.29亿股。

转增股票不向股东分配,全部用于根据本重整计划的规定进行分配和处置。

转增后,长航油运总股本将由33.94亿股增至50.23亿股。

另外,全体股东按照相应比例让渡其目前持有的长航油运股票,其中第一大股东南京油运让渡其持股总数的50%,共计让渡约9.32亿股股票;其他中小股东让渡其持股总数的10%,共计让渡约1.53亿股股票。

全体股东合计让渡约10.85亿股股票。

据此估算,上述转增及让渡股票合计27.14亿股,全部向债权人进行分配,用于抵偿部分债务,共计将抵偿约61.84亿元债务。

照此计算,股票抵债价格约为2.27元/股。

经统计,长航油运债权人申报及核查后的负债共计115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过半负债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进行清偿。

3.华荣能源2016年3月8日,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华荣能源宣布,向债权人发行171亿股股票(向22家债权银行发行141亿股,向1000家供应商债权人发行30亿股),以抵消171亿元债务。

其中,中国银行是其最大债权方,债务总额为63.1亿元,华容能源向中国银行发行27.5亿股股票以抵消27.5亿元债务。

按照华荣能源“以股抵债”的方案,其对银行和供应商等债权人的发行价根据假设股份合并已生效的紧接着最后交易日前最后十个交易日每日收市价的平均市价给出,发行价设定为1.2港元每股(折算成人民币约为1元每股)。

但在2016年3月29日实施每5股合并为1股之后,华荣能源股价依然未能达到1.2港元每股,均价为0.81港元每股,根据该平均股价,债权人通过股权获得的回报仅为拟定债务的66.5%,折损近三分之一。

4.舜天船舶2016年9月29日,国内首家破产重整的上市船企舜天船舶(*ST舜船)9月29公布了包括债转股计划在内的重整方案。

除1.4亿元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和1.9亿元税款债权等获得优先现金清偿外,其余大部分债权均按照普通债权的受偿方案实施。

每家普通债权人所持债权中,30万元以下部分将全部得到现金清偿,超过30万元以上的债权部分,则按10.56%的比例以现金方式清偿。

而剩余部分则将采取债转股的方式清偿,涉及债务总额约71亿元。

在完成债转股后,原债权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而是成为企业的股东。

具体方案为:以舜天船舶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3.870379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约51,993.12万股,转增后舜天船舶总股本将由37,485万股增至89,478.12万股。

上述转增股票不向股东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根据本重整计划的规定向债权人进行分配或处置。

5.中钢集团2016年9月28日,中钢国际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中钢集团的通知,中钢债务重组方案已正式获得批准。

这也意味着,时隔17年后,国内新一轮债转股正式破冰启动,中钢集团成为本轮债务重组当中首家推行债转股的国有企业。

经德勤审计后,中钢集团的债务规模约600亿,在此次债务重组方案中,中钢集团留债规模近300亿元,转股规模近300亿元,而此次债转股并非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而是转为“可转债”。

其中,留债部分,中钢需付息,不过利率较低,在3%左右;转股部分,该“可转债”拥有“债券+期权”的双重特性,期限拟定为六年期,第四年开始,如果企业经营改善,银行可将这笔债券转为股权,分享更多收益,若经营未能改善,银行可放弃行权,只求得债券的固定收益。

(二)《指导意见》出台后案例梳理1.武钢集团(重点关注)2016年10月11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建设银行共同设立的武汉武钢转型发展基金(合伙制)出资到位,基金规模120亿元,意味着首单央企市场化债转股落地。

该债转股的要素如下:实施主体:武汉武钢转型发展基金。

基金共两只,将分阶段设立,总规模240亿元,用途主要是帮助武钢集团降低杠杆率,降低财务成本。

首期武汉武钢转型发展基金(合伙制)由建行行与武钢集团共同设立。

该基金的合伙人结构是,建银国际与武钢下属基金公司做双GP,LP则是建行理财资金和武钢集团自有资金。

LP的出资比例为1:5,武钢出资20亿元,建行出资100亿元。

GP的出资比例约1:2,武钢为100万元,建行出49万元。

建行采用“子公司设立基金”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风险隔离,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将债转股的利益保留在本行体系内。

债转股企业:高负债率的钢铁行业央企,也是上一轮债转股企业。

截至16年上半年,武钢集团资产总额1724亿元,总负债为127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106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7%。

预计通过基金降杠杆措施后,资产负债率降低约10个百分点至行业平均65%的负债率。

集团旗下有上市公司武钢股份,集团将与宝钢集团合并。

资金来源:自有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社会资金为主。

武钢和建行出资比例为1:5,即武钢集团出资20亿,建行募集社会化资金100亿,通过分阶段设立两只总规模240亿元的转型发展基金。

基金LP预期收益率5%,强调不刚性兑付。

债转股范围:银行正常类贷款。

转型发展基金资金用途包括部分直接投资武钢集团子公司股权,也包括承接武钢集团到期债务,也就是说基金的用途之一是进行债转股,据悉债转股的债权是银行贷款。

定价:债权方面,基金以1:1的企业账面价值承接债务;股权方面,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经过评估按市场价转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参照二级市场价格做安排。

股权退出机制:预期二级市场为主,附带回购条款。

武钢集团的债转股主要是通过股权基金化实现的,因此退出方式主要是投资的子公司未来上市或者装入主板的上市公司中,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或者通过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上市等方式退出。

此外,建行与武钢签订远期回购协议,双方约定,如果未来管理层业绩不达到预期,国企集团将对股权进行回购,建行方面由此退出。

2.中国一拖2016年10月12日,一拖股份发布公告,国资委已下发批复,同意控股股东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分别将所持一拖股份1675万股、944万股和702万股(合计3322万股)A股股份协议转让给中国华融资产管公司、建行河南省分行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一拖股份总股本不变,中国一拖的持股量减少为4.12亿股,持股比例由44.57%变更为41.24%。

上述三名金融股东所持股份是2001年中国一拖实施“债转股”时形成的。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整合发展中国一拖自身业务资源,中国一拖今年初提出减资回购上述三名金融股东所持的中国一拖全部股权,此次减资中国一拖的注册资本将由31.75亿元减少至30.24亿元。

其中,中国华融减少出资额7623.91万元(约占中国一拖注册资本2.4%);建设银行河南分行减少出资额4298.9万元(约占中国一拖注册资本1.35%);中国东方减少出资额3197.13万元(约占中国一拖注册资本1.01%)。

减资完成后,中国一拖的股东将只剩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洛阳市国资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87.9%和12.1%的股权。

此次减资由中国一拖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其持有的一拖股份A股股票进行支付,也意味着上述金融股东的债权最终变成上市公司的股权,变现能力将迅速提升。

3.中国一重2016年10月12日,中国一重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公开发行A股股票有关问题的批复》。

根据定增预案,中国一重拟以每股4.85元的价格,向公司控股股东一重集团非公开发行31978.2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5.51亿元,将全部用于补足公司因偿还一重集团委托贷款和往来款15.51亿元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一重集团将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全部股份,认购资金来源为各部委历年下拨的国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一重并非将债务转给具有AMC资格的金融资产管理平台,而是与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和债权的置换。

而在中国一重之前,已经有上市公司在试水这种模式,并且得到证监会的受理或批准。

2016年7月22日,西宁特钢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此次定向增发股票初始方案为向青海发展投资、上海穆昭等9名特定投资者发行9亿股、募集资金52亿元,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净资产可增加52亿元,资产负债率可由94.02%下降至73.31%。

2016年9月22日,南京医药发布公告,以债转股方式定增不超20亿获证监会受理,将向控制人新工集团、第二大股东Alliance Healthcare、员工持股计划金融信7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共8名对象以6.55元/股发行不超过30534.35万股募资不超过20亿元,将使用募集资金净额中的17亿元偿还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银行贷款或有息债务,其余部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4.云锡集团(重点关注)云南锡业集团(以下简称云锡集团)是本轮首单市场化债转股地方国企。

2016年10月16日晚间,锡业股份公告,其控股股东云锡集团与建设银行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开展债转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