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白鳍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生物学》课程论文

——白鳍豚濒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XXXXXXXXXXXXX

姓名: 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白鳍豚濒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XX

指导教师:XXXX

[摘要]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水生哺乳动物,是比大熊猫更古老的动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定为功能性灭绝物种,本文分析白鳍豚的濒危原因及人类的保护措施,展现出白鳍豚消失带给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白鳍豚;功能性灭绝;保护措施

1.白鳍豚物种介绍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脉总科、拉河豚科。它在地球上出现于几千万年前的中新世,比大熊猫的出现要早得多。因此可以说白鳍豚是比大熊猫更古老的动物,是现存于世的“活化石”。从进化的角度看,白鳍豚属“二次入水”动物,它与陆生哺乳动物一样,具有恒温、胎生和哺乳等特征。但其身弥呈流线型、后肤退化、体毛消失,同时具有发达的声纳定位能力等,使它适应水生生活。

1.1形态特征

白鳍豚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左右。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1]。

1.2分布范围

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

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2]。后来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最后一次得到证实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1.3生活习性

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3]。

1.4生长繁殖

白鳍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成年白鳍豚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雌性怀孕期10~11个月,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2.白鳍豚生存现状

1985年、1986年调查时,白鳍豚种群数量约有42个群体,283—287头[3]。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30年前,长江约有1000多头白鳍豚,由于江水污染严重,航运繁忙,1986年,白鳍豚仅剩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2000年,白鳍豚仅有20头。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这可爱的生灵,正以倒计时向我们做最后诀别。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鳍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

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3.白鳍豚濒危原因

3.1筑坝和裁奄对大回水区有破坏作用

白鳍豚仅分布在长江三峡以下至长江口169k0m河段内,自在宜昌以上兴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在下荆江实施了系统裁弯工程之后,荆江(枝江—城陵矶)长约401km河段内的水文条件和水流情势发生了变化,受到影响的河段流速增大、河床下切、床面粗化,原有的大回水区遭到破坏。专家们1985年冬、1986年春曾在该河段考察,当时坝下至云池40公里河段内已无适合白鳍豚栖息活动的大回水区,考察时反复搜索,证实白鳍豚分布区域的上限当时已不在宜昌,而是在宜都,距坝下50km处[4]。1990年10—11月,1991年4—6月,专家再次在该河段考察时,冲刷已沿程向下影响到沙市河段.枝城—沙市(9k2m)河段内,宜都清江河口南岸、白洋南岸,枝城魏家河南岸、洋溪关洲、松滋口南岸、姚港北岸,李家渡南岸,枝江南岸,江口南岸,婉市马羊洲、太平口南岸以及沙市野鸭洲南岸、金城洲等13处边滩和江心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