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学课程论文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摘要:城市化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城市的发展不但极大程度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而且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变化。
在概述城市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综述了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城市化;生境特点;生物多样性;影响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Biodiversity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being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world. Urban development not only seriously chang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organisms, but also caused the rapid variance in biodiversit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habitats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effectsof urbanization on biodiversity reviewed, and further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biodiversity was suggested.Key words: urbanization,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habitats, biodiversity, effects前言据报道,至2050年世界人口的70%可能是城市居民,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城镇[1],城市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目前生态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2-3],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研究的比较多,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比较少。
我国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4]。
保护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学论文姓名:林姿余学院:园林学院班级:13级环境设计二班学号:20133895摘要针对我国目前保护生物以及生物发展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的发展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保护生物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的影响。
关键词保护生物生态环境使用价值保护措施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变化,初期建立起来的秩序都可能被未来新的发现所推翻,学科体系在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验证中不断逐渐完善。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恶化趋势尚未扭转IUCN近期的分析报告和国内外的众多保护生物学研究所都在不断警告人类迅速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的高速、毁灭性消失的灾难,研究的紧迫性和时效性更为突出。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
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
还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一):论环境保护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指出了传统的治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治理方法。
基于此,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研究了当前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环境生物技术,探讨了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中的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以南阳市为例,通过两年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学习研究活动,发现工农业活动带来的工业“三废”、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废弃塑料等固废带来的白色污染等等,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大气污染天气频繁出现,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降低,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水资源污染严重,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环境问题必须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如何应用新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2我国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目前已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写入宪法,并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大量单行法律、法规、规章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以及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
如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制订修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同时,环保部门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力度加大。
如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外通报,措辞严厉,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甘肃诸多官员被问责。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天津、山西等7个省市,进行为期一月的督查,对于存在的环保问题,督察组提出严厉批评。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保护生物学是一门致力于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学科。
在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面对诸多挑战,如非法采伐、生物栖息地丧失等,保护生物学仍需不断寻求对策与建议,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栖息地逐渐消失。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全球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消失,这无疑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打击。
因此,保护生物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保护生物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非法采伐是一种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大量珍贵物种因此遭到破坏。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栖息地丧失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城市化、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狭窄。
例如,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海冰融化而面临生存危机。
这些挑战要求保护生物学寻求更加有效的对策来改善现状。
针对当前保护生物学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是关键。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自然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以遏止非法采伐和破坏生物栖息地的行为。
推广生态旅游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意识对保护生物学也至关重要。
人们应当更加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保护生物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压力,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保护地球上日益脆弱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推广生态旅游和提高公众意识,我们相信保护生物学将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为我们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让我们共同参与保护生物学的事业,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保护生物学课程论文讲解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生科院2012级生态班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任课教师:xx摘要:东北虎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本文通过对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以及保护现状的概述,分析我国在其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造成东北虎濒危的原因制定相关的对策和科学的保护措施,以拯救东北虎。
关键词:东北虎;现状;保护措施引言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其中雌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接近350公斤左右,体长为1.73米,肩高0.87米,尾长0.8米左右。
东北虎体色随季节变化,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
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接近呈柳叶状。
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固有“丛林之王”的美称。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0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
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以上。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善爬树,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鹿等大中型哺乳动物,捕食方式以伏击为主。
[1]1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现状1.1野生东北虎的分布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东部山区和朝鲜北部山区。
据1995年冬季俄罗斯对东北虎的调查,在俄罗斯东北虎主要分布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于滨海边疆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
我国东北虎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
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分布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交界,这些个体可能在黑龙江与俄罗斯或吉林省境内相互流动。
吉林省东北虎仅分布于东北部与黑龙江及俄罗斯交界的林区。
朝鲜北部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
保护生物学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杨发生(062)生命科学学院09级2班中文摘要: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生性孤僻,常生于茂密竹林中,被称为“竹林隐士”,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遗产。
本文从大熊猫的保护成就、现存问题、和保护对策三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大熊猫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大熊猫、保护、现状Abstract:The giant panda is national treasure of China, also is the world heritage. From the giant panda protectio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giant panda protection status.Key words:Giant pandas, protection and status引言:大熊猫的繁殖率较低,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其生理和生化上都已经高度特化,生态位狭窄,食物单一,对环境的波动十分敏感。
再加上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疫病、灾害性气候、猎捕、天敌、和人为干扰因素等,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大熊猫的种群稳定性,使得其种群数量出现负增长。
并且,大熊猫现在是我国的国宝,已经不只是一种生物了,它代表着中国,作为和平使者和友好使者传递着中华名族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所以,大熊猫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
正文:一:保护成就为了保护濒危的大熊猫,中央和地方政府,栖息地的居民以及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
国家分别于1974年、1985年、1998年组织进行了3次大熊猫资源调查。
并与1992年批准正式启动了为期十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工程》。
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在本地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和繁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论文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论文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华南虎生存状况研究摘要: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叫做中国虎,是中国十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
野生华南虎主要生活在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喜食新鲜肉,捕食对象包括业主、野牛和鹿类。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类文明对华南虎生存环境的破坏,华南虎的数量剧减,目前在野外几乎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人工饲养着100多只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华南虎生态系统人类生物多样性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虎亚种,因此也叫做中国虎。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华南虎的命运却着实让人担心。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华南虎种群的数量锐减,到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境内华南虎灭绝。
保护华南虎,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野生华南虎惨淡的生存现状要从建国开始研究。
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
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华南虎标本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
而在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这对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又是一次打击。
之后国务院颁布一些条例规定,将华南虎的保护级别逐步提升。
到1979年,农业部才把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不过这个措施为时已晚,因为据估计,1981年,野生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已经只有150-200了。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穿山甲保护现状与对策(保护生物学论文)

中国野生动物穿山甲的保护现状与对策院系:学号姓名:jinny摘要:论文对世界上穿山甲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资源价值、格和国内外贸易情况作了一般性的分价介绍,重点论述了我国穿山甲的资源现状,资源濒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穿山甲;资源现状;保护战略引言: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又名酸鲤,属鳞甲目( Pholidota )、峻鲤科( 或穿山甲科) ( Manidae )、鱼麦鲤属(或穿山甲属) (manis) , 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由于乱捕滥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已造成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直至枯竭的边缘。
是我国14种重要的药用濒危野生动物之一。
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定为易危级[1](V),国际组织IUCN将穿山甲所有种列入CITES附录II。
保护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不仅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分析我国穿山甲资源现状,探讨保护方略,不仅可以为国际保护组织制定穿山甲国际贸易限额与禁止贸易等级的调整提供依据,也能为科学制订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一分布与习性鳞甲目仅鳗鲤科(或穿山甲科) l 科,现存l属7 个种, 其中有4 种分布于非洲, 3 种分布于亚洲。
中国分布其中的两种, 即穿山甲( M. Pentadactyla)( 或中华峻鲤) 和印度穿山甲( M.crassicaudatus)。
穿山甲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藏、贵州、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台湾、海南以及东南亚各地。
印度穿山甲仅见于云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数量较少。
穿山甲栖息范围较广、在亚热带雨林、针叶林、荆棘林、稠密的灌丛、贫膺的丘陵坡地、荒草地以及草原中均有分布,通常喜欢栖居在海拔50 0 一l o o o m 的中等山地、低山地和丘陵地带。
穿山甲为夜行比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
护
生
物
学
论
文
姓名:***
学院:园林学院
班级:13级环境设计二班
学号:********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保护生物以及生物发展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的发展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保护生物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的影响。
关键词保护生物生态环境使用价值保护措施
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变化,初期建立起来的秩序都可能被未来新的发现所推翻,学科体系在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验证中不断逐渐完善。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恶化趋势尚未扭转IUCN近期的分析报告和国内外的众多保护生物学研究所都在不断警告人类迅速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的高速、毁灭性消失的灾难,研究的紧迫性和时效性更为突出。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
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
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
还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无论哪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他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的使用价值。
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近我查了一些资料,看到了很多很多生物的负面消息,比如:
环境污染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报道,我国1998年废水排放量达到39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 090万吨,烟尘1 452万吨,工业粉尘1 32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7 034万吨,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我国不少河流和湖泊由于遭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导致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森林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空气、地面湿度降低,使许多植物,尤其是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同时由于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和食物,一些动物种类数量急剧减少,以至濒临灭绝。
是非法武装盗猎分子对藏羚羊疯狂的捕杀造成的。
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这些生物遗体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
外来物种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引入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例如,大米草是60年代从美国引进到福建的一种植物,当时认为它有保护海堤、做饲料和燃料的用途。
由于大米草的繁殖能力极强,很快遍布9 338 hm2海滩,致使鱼虾及贝类等水产品遭到毁灭性打击,其中霞浦县200多种生物濒于绝迹。
水葫芦的疯长,使得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的
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森林的超量砍伐、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等,都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影响到物种的正常生存。
例如,过去北大荒(东北的沼泽湿地)曾出现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已随着大规模的农垦而消失。
我国的脊椎动物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约占全部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的67%。
栖息地缩小和破坏已成为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原因。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滥捕乱杀和滥采乱伐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更深层的原因,如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缺乏科学知识,没有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真实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效益在占有、管理和分配上的不均衡等。
总之,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大气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保护措施: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可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等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等等。
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
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 146个,约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8.8%。
到2000年初,我国已经有1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保护物种最好是保护其生存环境。
单纯的保护物种,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
保护物种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护生存环境。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
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
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中国的生态系统有40%处于非常严重的退化状态,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为了我们的唯一生存的家园,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