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2023年时间频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时间频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时间频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时间频率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

时间频率行业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卫星导航、精密测量、科学研究等领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市场规模分析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全球时间频率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14.2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到2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

其中,石英晶体振荡器和铯原子钟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

以中国为例,中国科学院近几年来加强了对时间频率行业的研究和投资。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时间频率行业总产值达到了32.22亿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到2023年,中国时间频率产业增长将达到11.9%。

市场驱动因素1.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时间频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将推动时间频率行业的发展。

2.航空航天与国防技术的需求。

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对于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无人机等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国防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3.新型科技的发展。

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科技的崛起,将不断增强时间频率行业的需求。

市场前景展望时间频率行业作为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对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需求,时间频率行业还有着广泛的扩展和创新空间。

未来,时间频率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1.技术创新与升级。

厂商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实现对时间频率行业的进一步打磨和优化,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

2.应用领域拓展。

时间频率行业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探索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合作与并购。

将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时间频率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新挑战的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时间频率行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是现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通信、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准确测量频率、时间和相位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频率测量、时间测量和相位测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频率测量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次数。

在通信系统中,频率是指信号波形的周期性重复次数。

频率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阻抗频率测量和计数频率测量。

阻抗频率测量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阻抗变化来计算频率。

具体方法是将信号加到一个频率依赖的电路上,测量电路的阻抗变化。

阻抗频率测量的精度高,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场合,如科学研究和实验室测量等。

计数频率测量是通过计数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周期数来计算频率。

具体方法是将信号输入到计数器中,计数器会记录信号波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个数,然后将个数除以测量时间得到频率。

计数频率测量的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

第二部分:时间测量时间是指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

时间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和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

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是通过机械装置的运动来测量时间。

最早的时间测量仪器是机械钟。

现代的机械钟使用特殊设计的机械组件,如摆轮、游丝等,来实现稳定的精确时间测量。

基于机械系统的时间测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但受限于机械部件的制造工艺和环境因素,无法实现高精度要求。

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是现代科技中最主要的时间测量方法。

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测量使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规律来测量时间。

具体方法是使用特殊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测量电磁波传播的时间差来确定事件的发生时间。

这种时间测量方法精度高,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间的领域,如导航系统和科学研究等。

第三部分:相位测量相位是指两个波形之间的关系。

相位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频率锁相测量和相位差测量。

频率锁相测量是通过比较两个波形的频率差异来测量相位。

具体方法是将两个波形输入到一个锁相环中,通过调整锁相环中的参数,使两个波形的频率一致,从而得到相位差。

频率的测量方法

频率的测量方法
详细描述
石英晶体振荡器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特性。石英晶体是一种物理性质稳定的材料,其振荡频率与 晶体的物理特性有关,因此可以作为高精度的时间基准。通过测量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可以得到高精 度的频率值。
测频法
总结词
测频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信号的周期来计算频率的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 好的优点。
多学科交叉融合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频率测 量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生物医学 、环境监测、安全检测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频率测量技术 的共同发展,促进测量技术和标准的国际 互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THANKS
频率的测量方法
目录
CONTENTS
• 频率测量的基本概念 • 频率测量的方法 • 现代科技中的频率测量 • 频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总结与展望
01 频率测量的基本概念
CHAPTER
频率的定义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 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 (Hz)。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即f=1/T,其中T 是周期。
自动校准和校准技术
自动校准技术
利用自动校准技术,实现测量系 统的自动校准和修正,提高测量 精度和稳定性。
校准技术
利用各种校准技术,如激光校准 、微波校准等,对测量系统进行 校准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测量技术
智能化测量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测量系统的智能化,提高测量效率 和精度。
自动化测量技术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测量系统的自 动化,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误差。

计量测试技术手册.第11卷,时间频率

计量测试技术手册.第11卷,时间频率

计量测试技术手册.第11卷,时间频率
第11卷:时间频率
时间频率技术是计量测试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在不影响测试结果的情况下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测试、分析和处理数据。

这一技术主要使用精密计时器、定时器、移相器等仪器来测量时间,以精度良好的脉冲编码形式输出。

时间频率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表误差的诊断及源解析、电压波的测量与诊断、电源噪声的检测、铁路、公路和空中交通信号的控制和管理、电信信号的采集、知名4G和5G 电信基站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中。

时间频率技术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完整的时间频率系统,以精度高的数据读取、分析和判断。

对于此类系统,它必须能够满足高精度、低误差和快速才能。

具体而言,它能够以较高的精度监测电力系统的时间结构、钳位和性能。

此外,它具有较高的失步度、扩展模态特性、功率分析和傅立叶变换能力,可以预估某种电流、电压和功率的状态,使得它对测点更为可靠、准确。

时间频率技术可以把时间分解为更小的单位,具有更宽广的应用范围和较强的抗干扰性。

另外,它还具备易操作性、可以满足复杂应用环境需求及较低操作成本等优势。

总之,时间频率技术为计量测试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将为计量测试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力与支持,以期达到更高的测试准确性及精度。

测绘技术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引言测绘技术是一门旨在获取、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学科。

而时间则是测绘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测绘过程中,精确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原子钟的应用原子钟是一种通过测量荷电粒子的振荡频率来确定时间的装置。

由于其高度准确的特性,原子钟在测绘技术中被广泛使用。

测绘仪器和设备通常会配备原子钟,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息。

基于原子钟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可确保测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GPS时间同步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代测绘中使用最广泛的定位技术。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电波来确定位置信息。

同时,它还能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数据,因为卫星信号中携带着时间戳信息。

测绘人员可以利用GPS接收器同步仪器的时间,从而保证测量和记录的一致性。

此外,GPS还可用于校正测绘设备的时间误差,提高数据质量。

三、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会对时间测量和校正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速度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发生微小的变化,如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

在测绘中,需要将测量与参考时间进行对比,以确定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因此,测绘人员需要考虑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校正,以确保时间数据的准确性。

四、氢钟的应用氢钟是一种基于氢原子能级跃迁的原子钟。

相较于普通原子钟,氢钟在测量时间上更为准确。

在测绘技术中,氢钟常被应用于关键测量,如全球高精度地形测量、导航系统校正等。

氢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时间基准。

五、温度校正温度是影响时间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测绘设备中的零部件和元件可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微小的形变。

因此,测绘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需要考虑温度校正。

通过在测绘设备中加入温度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并将其应用于时间校正,以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结论测绘技术中的时间测量和校正方法对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概述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概述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概述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是对信号的特性进行量化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在电子通信、无线电、声学和光学等领域中,时间频率和相位的准确测量对于确保系统性能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非常关键。

时间频率的测量是衡量信号周期性的能力,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信号重复的次数。

常见的测量方法有计数法和相位比较法。

计数法是通过计算信号周期内的脉冲数量来测量频率,比较简单直接,但对于信号较高频率和瞬态信号的测量精度有限。

相位比较法是通过将待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者的相位差来计算频率,通常使用鉴相器或锁相环等器件进行测量。

相位比较法具有高精度和宽测量范围的特点,适用于高精度和宽频率范围的测量需求。

相位的测量是衡量信号波形变化和时序关系的能力。

相位是指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或偏移量。

常用的相位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差分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将待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者的起始时间或位置来测量相位,适用于稳态信号和周期性信号的测量。

差分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信号的前后时间差来计算相位,通常使用时钟同步和时间差测量技术,适用于非周期性和非稳态信号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需要考虑到测量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因素。

常见的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计时器和定时器等。

此外,引入校准和校正等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是对信号特性进行量化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更精确、稳定和高速的测量提供了更多选择。

时间频率和相位的测量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物理学到电子通信,从声学到天文学,准确测量时间频率和相位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基础,也是确保系统性能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的关键。

时间频率是指信号在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测量时间频率的目的是了解信号的周期性。

《时间频率测量》课件

《时间频率测量》课件
石英晶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中。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精度和稳定性对于时间频率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高 精度的时频基准。
原子钟
原子钟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 迁的计时装置,能够提供极高 的频率稳定度和精确度。
原子钟利用原子能级之间的跃 迁频率作为计时基准,其频率 稳定度和精确度比石英晶体振 荡器更高。
频谱分析法
通过频谱分析仪测量信号 的频谱,可以获得信号子能级跃迁产生的 频率作为时间频率标准, 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度 ,是国际时间频率标准。
02
时间频率测量技术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一种基于石英晶体的电子振荡器,用于产生高精度、高稳定的频 率信号。
在生物学中,时间频率测量可 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动态行为 和相互作用,例如蛋白质折叠 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05
时间频率测量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研究
原子钟技术
利用原子能级跃迁频率稳 定的特性,实现超高的时 间频率测量精度。
光频梳技术
利用光频梳的频率稳定性 ,结合光学干涉和光谱分 析技术,实现高精度的时 间频率测量。
导航系统中的时间频率测量主要用于确定位置和时间 信息。
其他导航系统如伽利略、格洛纳斯和北斗等也依赖于 时间频率测量技术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电力系统
01
电力系统中的时间频率测量主要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02
时间频率测量可以帮助监测电网的频率和相位,确保电力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智能电网中,时间频率测量还可以用于优化能源调度和需求
时间频率的表示方法
时间频率可以用波形图或频谱图来表 示,波形图展示时间间隔和周期性变 化,而频谱图则展示不同频率分量的 幅度和相位。

频率计的发展现状

频率计的发展现状

频率计的发展现状
频率计是一种用于测量信号频率的仪器,它在科研、工业生产、通信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频率计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目前,频率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化:传统的频率计大多采用模拟电路来进行测量,但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字频率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模拟频率计。

数字频率计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以实现频率范围广泛、测量精度高的需求。

2. 高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频率计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满足高精度测量的需求,现代频率计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算法,如锁相技术、自适应滤波等,可以在更高的精度下进行频率测量。

3. 多功能化:现代频率计除了能够测量信号的基本频率外,还具备了许多其他功能,如相位测量、脉冲计数、频率比较等。

这些功能的增加使频率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4. 自动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自动化频率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频率计可以与计算机、仪器设备等进行联动,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 小型化:随着电子元器件的不断更新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频率计越来越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和使用。

小型化的频率计可以满足移动、便携等特殊场合的需求,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车载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

总体而言,频率计正朝着精度高、功能强大、自动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发展趋势使得频率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陈洪卿(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1时间频率精密测量的目的和意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精度时问频率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参量。

时间的应用范围已经渗透到从基础研究领域(天文学、地球动力学、物理学等)到工程技术领域(信息传递、电力输配、深空跟踪、空间旅行、导航定位、武器实验、地震监测、计量测试等),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诸多重要部门和领域(交通运输、金融证券、邮电通信等)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及。

中国科协副主席、时间工作专家叶叔华院士认为“生活离不开时间频率,它是高新技术的基础”。

“863”高科技计划倡导者陈芳允院士认为“时间频率在工业、交通、电信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计时、工业控制、定位导航、现代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都离不开时频技术和时频测量”。

它“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2003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上,王义道教授作特邀报告“建设我国独立自主时间频率系统的思考”[2]指出:时间频率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命脉;现代化战争中原子钟比原子弹更重要;精密时间频率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导航、制导、定位、天文观察、大地测量、地质勘探、电网调配、电子对抗、交通管理、精密测量、科学研究等领域,设备需求量很大;标准频率与时间信号可以通过电磁波发射、传播、接收,直接为各种应用服务。

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也是目前能够实现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小的物理量。

时间测量的精密度可小于10—18,准确度可达10一15。

这使时间频率在计量、测量领域中起着十分突出的领先和独特作用[3]。

因此,其它的物理量,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物理关系和物理常数转化为时间频率量来进行测量,用时间测量来表征,那么,该物理量的测量精度将会大大提高,并使计量单位趋向于统一。

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长度单位一米的定义。

100 多年前,为适应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为统一国际长度度量单位和标准,成立国际米制委员会,并确定和保持米尺原器,成为现代国际公制计量系统的基础。

长度单位一米的测量精度好不容易才达到10一8[4]。

而今,由光速不变原理和L=CT确定长度,长度单位l米=真空中光在1/299 792458秒时间内传播的距离,这样就可以用时间测量来表征长度测量,其精度就提高到lO一9以上。

作为原始基准的独立定义的长度单位,蜕变成由时间一光速联合定义的导出单位,长度单位就统一于时间单位了。

此外,通过交流约瑟夫森量子效应,从加在约瑟夫森结上的电压V与所产生的交流电频率之间的关系f=(2e/h)/v和国际协定常数值2e/h=483597.9GHz/V,由测量频率求得电压;也可以求得电流、电阻以及温度等等[3]。

随着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以及相关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以时间频率测量为技术支持的无线电测距定位导航、激光测距定位导航技术和业务迅速展,使精确定位导航、精准武器制导等技术成为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方面,所以说作为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标志的原子钟在现代战争中比原子弹还重要。

此外,高精度时间频率测量技术在现代通信(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电力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地震监测、航空航天、深空跟踪、科学探测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需求。

因此,不断发展和提高时间频率测量技术和设备,并推广应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2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的新进展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时间频率测量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平均而言,每过10年,时间频率的测量精度就要提高I-2个数量级。

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其它各种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时间频率测量技术提出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就。

2.1 频率标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自1955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1.10一10的铯原子频标始,1967年达到l*lO一1I,更新了秒长定义;目前已达到I*10—15的量级。

除研制光抽运和激光喷泉铯原子钟外,铷原子频标、氢原子频标、钙原子光频标、汞离子频标等在准确性、稳定性、实用性、可靠性方面各有特色的频率标准也在不断发展更新。

典型的标志之一就是,在最近召开的第16届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的会议上,就“国际秒定义”生成了补充定义,期为一秒[4]。

这也意味着,测量对象无论是微观的原子、量子运动,或是宏观的脉冲星双星运动,只要找到一种可靠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能比测量铯原子更准、更方便使用,就可能成为新的频率标准,更新国际秒标准定义。

北京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武汉数学与物理研究所等等分别在铷、铯、氢原子频标研制不断取得进展,在商品化生产和市场化竞争方面,尚有待加强,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

2.2时间标准UTc的研究与进展时间测量包括时间间隔(对应于秒长一周期一频率)和时刻(由相对于时间历元的若干时间间隔计量)两部分测量。

它们分别由国际原子时TAI实现定义秒长和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确定的世界时UT相互协调,生成世界通用的标准时间系统——协调世界时UTC。

随着原子时比对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天文测量方法、技术测定地球自转运动的精度提高,用UTC确定某个事件发生时刻的精度,已由以前的1微秒提高到现在的好于100纳秒。

与此同时,国际天文学会IAU、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讯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等国际组织都表明,应该把UTC作为国际标准时间(包括对应的时刻/日期)、标准频率的统一参考标准。

这对于。

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快变、争分夺秒的现代化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正在编制的国家标准《标准时间频率信号发射技术规范》将与国际标准接轨,采用相关的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国家标准,并明确定义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UTC+SH。

国际上要求各国标准时间实验室保持的U1.C(K)与国际UTC的时刻偏差应该不大于100纳秒,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保持的UTC(NTSC)与UTC的偏差达到50纳秒以内[5],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3 标准时间频率发播、传输与测量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源要通过各种手段传输给用户,为用户服务。

传输过程中,从发播、传播、中继,到接收、解调和应用,都离不开时间频率测量技术和相关的电子测量控制设备。

无线电、电子测量、信息编码、卫星技术的进步,先后出现短波、长波、微波、电视、卫星等无线电方法发播、传输标准时间频率,它们时间测量和时间同步的精度分别达到毫秒、微秒、纳秒、皮秒。

目前,远距离时间比对测量的最高精度为卫星双向法和激光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到若干皮秒。

这对时钟信号源、传输设备以及比对测量设备的要求都相当高。

我国BPM短波时号的发播控制误差小于O.1毫秒,BPL长波时号发播控制误差小于O.1微秒,北斗一号卫星时号发播控制的误差小于几纳秒。

这些都表明时间频率测量技术发展和进步。

下表1是上世纪末美国对时间频率不同精度的调查结果;下表2是国际电联ITU—R第1011建议书关于不同系统、传输手段所能达到的时间频率传输、测量精度[5]:该建议书也将成为指导我国时间频率用户应用选择的参考标准。

(1)美国ISI调查用户对时间频率准确度的需求(1999)等级时间频率用户数手段低1秒一1毫秒lO一一10—8 >10000 电话短波中1毫秒一10微秒lO~一10—10 约3000 GOES/子午仪高10微秒一50纳秒10—10—5X10—13约1200罗兰C、GPS特高50—1纳秒5X10—13一10’14约200 GPS/光缆超高优于1纳秒优于10。

14 约40 TWSTT/光缆(2)时间频率传输的系统、手段与精度序号传输手段校时准确度频率准确度国外系统国内系统l HF广播1一10 10.6-10。

8/天WWⅧ,JJl『BPM,SXG2 L F广播 1 10—10一10一11 WWVB,DCF77 BPC3 罗兰C l∥S10—12 罗兰C链长河二号BPL4 地面T V广播10 10—1z—10一H 美国行1 0 CcTV行6(共视)5 导航星广播50—500ns lO一10.10—12 GPS 北斗l号共视5—20ns 10q3/天GLONASS6 气象卫星100∥S美G O E S欧洲L A S S O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2004年9月同步广播卫星20∥S印度C T(卫星电视) N卫星电视W T1—10 欧美日澳中、日电话时码10卅/天欧美日(双向) NIM光纤50 km 10—50 10一10-10’17美0 0 0 km lOq3—1014/天微波线路大气多径,必须双向(局部中继) 专用局部视距同轴电缆1—10 几百米几百米搬运钟网络其它2.4 时间频率接收、测量、比对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以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代表的新的卫星授时系统的出现,也把标准时间频率信号的接收测量比对技术和设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此前,用户要得到1微秒准确时间,除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外,还需要一定的操着程序和技术方法,现在GPS定时接收机,只要打开电源开关,无须其它操作,可以自动实现准确度为1微秒或100纳秒的时间信息。

这对于其它各种电子测量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和系统自动化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前面讲到,用时间测量关联其它物理量测量,可以大大提高该物理量测量精度,现在可以说,除去GPS用于导航定位功能外,任何时间频率应用,只要采用GPS技术或类似卫星技术的定时校频功能,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成功。

这也使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世界GPS产业每年有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国产的北斗一号卫星定时接收机业已开发,面向市场,这将会改善GPS时间频率技术和产品占据我国时间频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2004年9月3时间频率领域电子测量技术设备发展展望与标准化时间间隔的测量精度己从过去的毫秒、微秒提高到纳秒、皮秒和飞秒。

频率测量的准确度更高。

它们都由相关的电子测量技术、设备、相关的测量程序(技术规范)加以实现。

用于时间频率测量的仪器设备,除不断提高测量精度外,就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虚拟仪器的概念和技术也已在时间频率测量中显示其优越性。

以GPS技术为代表的国外时间服务系统、技术、产品,业已挤占我国电力、电信、交通、金融、科学研究(包括国防科研)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社稷民生部门的时间频率用户市场。

加入WTO后,其势更盛。

为保护国家权益和我国时频科学技术发展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规范国内时频技术市场,运用时频技术标准化、时间工作管理标准化作为规划、保护的手段,很有必要[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